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旨归 >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后序

  净土十疑论后序

  宋左宣义郎陈瓘述

  人的心性根机无有常态,因此法门亦无一定。心念与法门有万千的差别,其根本就在于此。如果能够信此念佛法门,则能普遍信受一切法门,这就是《华严经》之所以说有十种信心位之缘故。如果疑此念佛法门,则一切皆起疑惑,这就是智者大师为何要说《十疑论》的关系。若是出离疑惑而入信心之门,一旦信入则永远信入,不离于当下此时,即得到一个究竟之处。

  西方极乐净土者,即是究竟安乐之处也。此安乐处有说法之主,名为无量寿,此佛说如今现在说法,未曾有刹那间断之时,只是因为疑惑而障碍其耳根,则如聋者而不能听闻,因为疑惑障碍其心念,则其心昏昧而不能觉了。众生因为不闻不觉,而安住于恶劣之习性。因此赞叹不念佛之行,随喜于粗心邪见,任意妄指极乐莲胎,以其为虚伪荒诞。终究不能思惟忆念自己此分段生死之身,是从何而得,自何而来?而自己所处的母胎牢狱之污秽浊恶,其真实性又何在呢?只是随意凭借著自己茫茫的业识,以一个四大五蕴虚幻色身之境,而自我隔离于真性本际之外。执迷于此世界虚幻之境,否定排斥彼极乐莲胎而执此凡质肉胎,三世轮转生生不断而不能灵明不昧,永远断绝成圣之路。

  以如是众生迷昧之缘故,释迦如来生起大慈愍心,于污秽的五浊恶世之中,发出广大深妙之音声,赞叹彼极乐净土最上殊胜微妙之乐。于众生生死的大海之中,为伟大有力之船师,以广大的般若法船乘载众生,令其趋向于极乐解脱彼岸。释迦世尊如是昼夜普度众生,无有一刻休息之时。

  然而阿弥陀佛之彼岸,本来亦无生死涅槃、彼国此土之分。释迦如来之法船,实在亦无能度所度、西往东来之相。譬如一盏明灯,分照于八个镜面之上,镜子有东西不同的方向,而光明的影像则无二无分别。阿弥陀佛如今说法,遍照于十方世界的光影之中;而释迦世尊以方便善巧,独独指向于西方之明镜。因此已经到达彼岸者,乃可以忘却彼岸此岸之分别;尚未证入一真法界者,又怎么可以泯除东方秽土与西方净土之差异呢?于此净土之心地法门之中,若是未能究竟其意者,不要滞著于方向处所,也不要分别彼此,只有应当正念而真实信受而已!此乃是东土释迦、西方弥陀两位圣人之深意,而为智者大师之所信受者也!

  信心者,乃是万善之母;疑惑者,乃是众恶之根源。能够顺从万善之母,能够铲除众恶之根,则前面所谓的受障碍之众生,虽耳聋而可以再度听闻,虽昏昧而可以再次觉醒。尚未出离生死者,得以超脱生死;尚未往生净土者,得以往生净土。顺从此土释迦世尊之教诲,跟随著西方阿弥陀佛的广大誓愿,而回头过来帮助释迦世尊之教化。虽在此土而能遍历十方,即于西方而普遍入十方之诸镜。

  自从释迦、弥陀二位圣者建立此念佛法门以来,如是修行而成就者,有如恒河沙数。云何而不相信?云何而犹自怀疑?能够自己深信之后,又以种种方便善巧,令诸未信者无不相信者,此就是智者大师之所以为大慈大悲也。明智大师中立,学习智者大师之道,不随顺其著书作论,而随顺其大悲心,所以又再重新增印此论。并且在其前附上杨次公之序文。吾乃申论广述其说,以帮助其流传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