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树见行人几回老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树见行人几回老
开春后很少有时间正常坐香,总在出坡(僧人劳动)。出坡绝大多数是种树,自己虽然很疲劳,但是想到百年树人,十年树木还是很开心的。经过几个月的劳作,种下的树基本都活了,看了让人格外高兴。
大殿前,有一株据说是四祖道信大师种的柏树(后人命名为祥云柏*),按年头来算,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我们常常在树下缅怀祖师的道德。很多人通过这株祥云柏,希望得到祖师的加持,得到好的福报,老树有知一定是会有求必应的。
我们总是在向外索求,向世间可索求的事物索求,忘记自家如意宝珠。这让我想起大珠慧海*禅师开悟的公案:
一日,大珠慧海禅师参马祖。马祖问:“从何处来?”
大珠慧海禅师道:“越州大云寺来。”
马祖道:“来此拟须何事?”
大珠慧海禅师道:“来求佛法。”
马祖道:“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
大珠慧海禅师道:“阿那个是慧海宝藏?”
祖道:“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大珠慧海禅师一听,当即“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身心踊跃,礼谢马祖。(《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有句很有名的话:“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老树历经人世间的冷暖,见证了多少人间的风风雨雨,给了多少人的荫佑鼓励。更难能可贵的是,老树抵挡了多少人和自然带来的破坏。即使在大炼钢铁的时代,也没有被砍伐去烧火炼钢,可见其不一般的品质。
佛照禅师曾说:“松柏千年翠,不入时人意。牡丹一日红,满城公子醉。”我们总是忽略身边的荫佑,去追求热闹的虚幻。其实我们的生命何曾片刻离开过空气?而好的空气却正是这些坚忍不拔的松柏们提供的。这不就是老树在向我们演扬它的般若智慧吗?
种树虽然很让人疲乏,但自己的内心是很快乐的。不管是坐香用功还是出坡做事情,只要念念明白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灵光总是在放光现瑞。不光是种下让后人得到荫佑的大树,而且种下了自己和他人的般若智慧。
正是自己的心态调整得好,所以很多人羡慕自己,当然也有人认为自己很傻。其实不管是什么,只要自己努力去做,都会功不唐捐。憨山大师不是有句话:“但得心源归湛寂,任纵世事付痴憨。”
想起佛光祖师的话:“深深耕垦在今朝,贵在它日长异苗。后代不见前代力,却言南垄自肥饶。”所以我们不能等待,我们要深深耕垦,要种下一片绿荫,要种下一片般若。
* 延伸阅读 【大珠慧海】
- 世间第五个不易!
- 张秀才的开悟偈
- 明一法师:得失是非障禅眼
- 话头疑情有区别
- 与祖师同行
- 与祖师同行 壹 信者皆相应 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 与祖师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佑边寻思去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凡圣的秘密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识得声外音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花并非无百日好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桂花禅香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踏雪寻梅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笑问客从何处来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山深因少客来游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破五通仙眼喻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吃饭睡觉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哭笑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参禅不如吃粥饭
- 南禅七日(1)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三
- 景德传灯录 第一卷
- 五灯会元 第一卷
- 授菩萨戒仪轨(一)
- 南禅七日(2)
- 碧岩录 第一卷
- 南禅七日(4)
- 南禅七日(3)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上)
- 指月录目录
- 南禅七日(5)
- 指月录卷之一
- 南禅七日(6)
- 南禅七日(21)
- 南禅七日(7)
- 南禅七日(9)
- 宗镜录(1-4)
- 南禅七日(8)
- 南禅七日(10)
- 禅关策进(上)
- 南禅七日(11)
- 南禅七日(12)
- 南禅七日(13)
- 南禅七日(14)
- 南禅七日(19)
- 南禅七日(20)
- 南禅七日(16)
- 南禅七日(18)
- 南禅七日(17)
- 南禅七日(15)
-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的政治观
- 五灯会元 第二卷
- 五灯会元 二十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三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 指月录卷之二
-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
-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