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修证指要 《禅门锻炼说》要略 十 精严操履
禅门修证指要 《禅门锻炼说》要略 十 精严操履
向上一路,千圣不傅,如大火聚,谁敢正眼而觑?如涂毒鼓孰能侧耳而听?机先制电,已属迟疑,句下精通,犹为狂见。此何事也,而偲偲问操履、踽踽论功勋哉?
然初祖云:“行解相应,名之曰祖。”云居膺祖曰:“那边会得了,却向这边行履。”涌泉曰:“见解人多,行解人万中无一。”
则知从上诸祖,未尝以行解为二事也。良以有行无解,即操履精纯,不了阶级,纵有修为,皆名痴福;有解无行,即见地超卓,犹是担板,虽有悟门,皆属狂慧。一者有目无足,一者有尾无头,均之非究竟也。
为长老者,务在锻炼人材,料揀偏全,权衡首尾,欲令学人成始成终,果何道哉?
学家道眼未开,先令参究,以锻其解,敲骨打髓,痛下咸锥,而行互缓问,所谓“但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也。大事既明,即令操履以锻其行,鸟道玄路,脚下无私而解始诣实,所谓“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也。
然主法者不用纲宗眼目,微细勘人,徒取一知半解,遴选人材,则俗禅中有二种岐路:
以主人公为禅者,止认身田主宰动转施为,以为佛祖大机大用,无顺无逆,一切皆是,谓之作用是性。由此优侗习气窃发,遂至不择饮啖,不揀净秽,以为大道者矣。有人规正,则曰:痴人,佛性岂有二耶?是谓以黐胶门而成魔业者也。
以豁达空为禅者,止认本来无物,泯默莽荡,以为自己安身立命,无佛无祖,一切皆空,谓之向上巴鼻。由此颟顸,邪见得便,遂至不避讥嫌,不顾罪福,而肆行无忌者矣。有人呵谏,则曰抖子,犹有这个在乎?是谓以铁铲禅而灭因果者也。
此二者,虽学者之谬,而亦师家之过也,以其不用纲宗锻人,而止取光影,互相印授,根器陋劣者,遂生邪见而祸法门矣。师承正,则学者之行解必端,而递代相承,如以器傅器而源深流长矣。师承不正,则学者之行解必邪,而相袭成风,如鸟焉成马而积薄流卑矣。
何谓师承正?道眼通彻而又重操履。虽为长老,凡事一同乎众,洁其身,苦其志,夙兴而夜寐,以勤苦先德为规绳,而冰霜金玉,道行内充,丛林得以矜式,斯之谓正也。
何谓师承不正?道眼疎狂,而心轻操履,一居师位,凡事不同乎众,美其馔、蠺其衣,早息而晏起,以晏安鸩毒为灑落。而持蛮拗呵斥修行,一众无所取则,斯之谓不正也。(中略)
盖长老怀邪诡行,固非一端,而最异者,行不喻庸人而以假气魄作真佛法,辄呵骂佛祖,鞭挞鬼神,而妄拟夫德山临济;身现居博地而以因中人冒果地相,每焚毁经像,践蹋圣贤,而自比於丹霞佛照皓布裩;无南泉归宗大随等之彻一眼目,而信意杀伤,自云龙象蹴踏;无罗什、宝志、布袋、济颠、酒仙、蚬子等之大权示现,而妄餮酒肉,以致破坏律仪。
殊不知古圣逆行,有古圣之现相;佛祖破执,有佛祖之出身。(中略)今荷担法门者,无古圣之神通,而徒袭其迹,无佛祖这灵异,而但恣其贪,岂非师蠢狐种,自陷波旬,退人正信,而败坏法门也哉。(中略)
沩山曰:“参学人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现业流识,法当净除。”晦堂曰:“余初入道,自恃甚易,退而自省,矛盾极多,遂力行三年,方得事事如理。”乃至赵州四十年不杂用心;香林四十年打成一片;涌泉四十年尚有走作。皆悟后事也。
先德非不知逆行顺行为大人境界,而勤苦操履,至老而不倦者,识法者惧也。然则锻炼衲子,使为后人标榜,法门楷模,精严行解,盖可忽乎哉!
- 南禅七日(1)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三
- 景德传灯录 第一卷
- 五灯会元 第一卷
- 授菩萨戒仪轨(一)
- 南禅七日(2)
- 碧岩录 第一卷
- 南禅七日(4)
- 南禅七日(3)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上)
- 指月录目录
- 南禅七日(5)
- 指月录卷之一
- 南禅七日(6)
- 南禅七日(21)
- 南禅七日(7)
- 南禅七日(9)
- 宗镜录(1-4)
- 南禅七日(8)
- 南禅七日(10)
- 禅关策进(上)
- 南禅七日(11)
- 南禅七日(12)
- 南禅七日(13)
- 南禅七日(14)
- 南禅七日(19)
- 南禅七日(20)
- 南禅七日(16)
- 南禅七日(18)
- 南禅七日(17)
- 南禅七日(15)
-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的政治观
- 五灯会元 第二卷
- 五灯会元 二十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三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 指月录卷之二
-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
-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