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茶文化的起源
韩国茶文化的起源:韩国自新罗善德女王时代(632-646)即自中国(唐朝)传入喝茶习俗,至新罗时期兴德王三年(828),遣唐使金大廉自中国带回茶种子,朝廷下诏种植于地理山,促成韩国本土茶叶发展及促进饮茶之风。
高丽时期(936-1392),是韩国饮茶的全盛时期,贵族及僧侣的生活中,茶已不可或缺,民间饮茶风气亦相当普遍。当时全国有庆尚道6个茶区、全罗道28个茶区等共计35个茶产地。当时的名茶有孺茶、龙团胜雪、雀舌茶、紫笋茶、灵芽茶、露芽茶、脑原茶、香茶、蜡面茶等。王室在智异山花开洞(今庆尚南道河东郡)设御茶园,面积广达四、五十里,此即为俗称的「花开茶所」,所产茶叶滋味柔美浓稠有如孺儿吸吮的乳汁,所以称为「孺茶」。
李朝(1392-1910)取代高丽之后,强调伦理儒学,提倡朱子之学,佛教、神仙思想及茶道等皆被排斥,于是茶荒廃、茶道中衰。到了朝鲜末期,丁若镛、草衣禅师、金正喜等人大力提倡饮茶、种茶、著书及将茶与艺文结合,频临廃绝的茶道才再度兴盛起来。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韩国除拓展茶产业外,并在1940年代以梨花、淑明女子专门学校为始,全国47所高等女校设置日本式茶道课程。日据时期结束后,这些日式茶道转变为韩国式,茶道界除在日常饮茶外,也积极从三国以来的茶道典籍中找出自己茶道的特质。
韩国原为农业国家,近几十年来经济持续发展,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成为亚洲发达国家之一。人口4400多万,全国为单一的朝鲜族,有华人3万。1992年韩国与我国建交。韩国曾举办过世界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和第14届亚运会。
韩国是邻邦,我去过两次。1996年6月24日去汉城,参加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参观茶文化书画展及茶具展,观看茶礼和高丽五行献茶礼。会后去庆州佛国寺街名胜古迹游览,还去蔚山参观现代重工业(造船厂)。2002年10月1日去釜山,出席第四届国际名茶品评韩国大会暨茶文化交流,参加国际名茶评比,在会上作了世界茶叶贸易演讲,参观中、韩两国名茶展。会后,随团去庆尚南道的河东、花开和全罗南道的宝城,参观茶始培地、制茶工场、茶实验场和茶园。
从理论上学习和实践中看到,大韩民国茶文化有三大特点,一是广大民众参与的社会性;二是继承传统的历史性;三是不断创新的时代性。
韩国生产和消费茶叶不多,全国茶园2万多亩,产量1500吨,进口茶也很少,人均年消费仅33克。但茶文化兴旺,广大民众积极参与。主要反映在全国性的民间社团组织多,一些大学设茶文化课,民众入会和学生学茶文化的多,每年在各地举办茶文化活动。按资料显示,全国茶文化社团组织有韩国茶人联合会、韩国国际茶叶研究会、韩国茶生产联合会、陆羽茶经研究会、茶道协会和中国茶文化研究会等,其中以茶人联合会会员和组织活动最多。
我曾询问过汉城一公司老板。他说,韩国茶人联合会有50万会员。这一数字令人吃惊,但仔细一想也有缘由。韩国经济发达,国民收入高,能广泛开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社会活动。据韩国观光公社公布的资料:2002年下半年文化节内容就16个:美容泥浆节、青瓷文化节、恐龙节、科学节、莲花节、萤火节、人参节、武术节、假面舞节、国乐节、螺细漆器节、襄阳松茸节、地平线节、旅游文化节、传统美味海鲜酱节和泡菜节等。而茶文化最有特色,民众参与的人多,活动地址档次高。汉城那次会议在市中心的世宗文化会馆国际会议厅,成人茶艺表演在昌庆宫,高丽五行茶礼在礼香。釜山这次会议在五星级乐园海滨大饭店多功能厅。
在韩国,一些大学设立茶文化课程,有的设立茶学系,专门研究茶文化,包括中国陆羽《茶经》。釜山女子大学开设茶文化课、设茶道馆,湖南大学设生活礼节、茶道,松源大学开茶道课,韩瑞大学设茶学系,还有韩国茶道大学院。
韩国茶人联合会在全国设有许多分支机构,以及其它社团组织,每年在首都、直辖市和各道(省)、市都开展茶文化、茶礼、茶书画和茶具展等活动。
韩国的民族史有5000多年。三国时代已有植茶之说,新罗时代开始有了茶文化,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成为民族文化的根。茶文化曾因受到战事频繁和内乱的影响逐渐衰退,继后又在西欧文化的激浪中消沉。1948年8月15日大韩国民国成立。随着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复兴。首先是继承和发扬优秀茶文化,确定茶礼的中心是“和、敬、俭、美”,以体现心地善良,以礼待人,俭朴廉政和以诚相待的传统美德。韩国茶人联合会于1979年1月20日成立,1981年把每年5月25日定为茶日,年年举行茶文化祝祭。
成人茶礼是韩国茶日的重要活动内容。韩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礼节,礼仪教育是韩国用儒家传统教育民众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冠礼(成人礼)教育,就是培养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人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 成人茶礼是通过茶礼仪式,对刚满20岁的男女进行传统文化和礼仪教育。成人茶礼进行顺序有父母及宾主入场,行相见礼,献烛,献香,献花,献果,对成年致祝辞和成人答辞,最后是茶礼中冲泡品茗。高丽五行茶礼是古代茶祭的一种仪式。历史悠久的高丽茶礼,在王朝时代就继承新罗茶文化传统,茶叶成为功德祭、新雨祭中的祭品。五行茶礼中的五行是东方哲学,五行包括五行茶道(献茶、进茶、饮茶、口契 茶、饮福),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色(青、白、紫、黑、黄),茶五味(味、甘、酸、辛、碱),五色茶(黄茶、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五常(信、仁、礼、仪、智),五行(土、木、火、金、水)。五行茶礼设置祭坛、五色幕、屏风、祠堂、茶具。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