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法源寺:北京城内现存最古老佛寺
若说,我在北京去得最多的寺院,莫过于法源寺了。一则,它距离我家算是最近的一处寺院;二则,多年前我以父母的名义,给寺院修缮募款捐赠了一尊紫檀佛像,永久供奉在拥有北京最大卧佛雕像的卧佛殿,因此也多了一份惦念。每次到法源寺,如果可能,我都少不了到卧佛殿去参拜,拜佛的时候,也就等于拜父母了。
如果听说过清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行刑处菜市口,基本就知道了法源寺的大概位置。从菜市口往西南不远处,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就到了如今改造一新的法源寺门前的绿化广场。广场南端耸立了一座白塔,上面的雕刻提示着这是“悯忠寺”遗址纪念碑。
“悯忠寺”即是法源寺的最初雏形。这名字顾名思义,就带有纪念忠烈的味道。实际也正是如此,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不顺服高句丽的阵亡将士,诏令在此立寺纪念。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赐名悯忠寺。也就是说,这里原本就是唐朝的一个烈士陵园。安史之乱时,一度改称顺天寺,平乱后恢复悯忠寺名称。唐末景福年间(892-893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并增建“悯忠阁”。阁甚雄伟,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悯忠阁”至今还在,算是这一原名的最直接的提示。
辽清宁三年(1057年),幽州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悯忠寺被毁,但不久即奉诏修复,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明朝正统二年(1437年),寺僧相王容法师募资进行了修葺,易名为祟福寺。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称法源寺,使之成为真正的佛教寺院。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法源寺奉诏再次整修,竣工后乾隆皇帝亲自来到法源寺,御书“法海真源”匾额赐寺,此匾至今仍悬挂在大雄宝殿之上。传说乾隆皇帝还在寺内写下了“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的诗句。这便是“法源寺”名称的由来。
1956年,中国佛学院在这里成立。1963年,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僧教徒会议也在这里召开。1980年,国家再次拨款修复寺庙,并创办了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后来中国佛教组织的管理机构中国佛教协会也挂牌于此,这些都使之成为中国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中心之一。
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七进六院,是北京城内保存下来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寺庙建筑群。其风雨沧桑,几度毁修的经历,仿佛以身说法,宣讲了佛教所说的无常。
与皇家的因缘令其地位尊崇,而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则使其名声显赫。
宋钦宗赵桓被金兵俘虏北上,就曾囚居在这里。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宋遗臣谢枋得抗元失败,遁隐建宁(今福建省建颐县)唐石山中,后被元军所俘,押至大都(北京),拒不降元,也在此寺绝食身亡。明末时期的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凌迟三天而死,死后尸骨又被剁为齑粉。当地老百姓不了解真相,以为他真是叛国卖国的乱臣贼子,纷纷以能吃到他的肉为荣。此时只有袁崇焕一位佘姓部下相信他们的督师大人是被冤枉的,冒着生命危险将袁崇焕残存的骨肉收集起来,存放到了法源寺。
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慈禧杀害,他们的尸体据说是京城大侠大刀王武偷偷运了回来,寄放到了法源寺。如此说来,法源寺聚集了历史上多少的悲凉!
清代的法源寺就以其花木见胜,誉满京都。寺内种植的牡丹达百余种,前庭后院种满了丁香,每到春末夏初,牡丹万紫千红,丁香芬芳浓郁。尤其是丁香,号称“香雪海”,曾与崇效寺牡丹、恭王府海棠一起并称京畿三大花事。每岁花开时节,寺僧必备素斋,邀集文人名士赏花,召开“丁香诗会”。民国年间,印度文坛泰斗泰戈尔来中国,当时由著名诗人徐志摩、林徽因陪同,就曾参观了法源寺中的“香雪海”。
如今可惜牡丹不再,所幸丁香仍盛。走入法源寺,古树如盖,丁香满院,翠竹萧萧,松涛阵阵,给京城这个闹市平添了一处难得的雅静。
尽管法源寺在历史上极富盛名,地位尊贵,但对今天佛教之外的人们,早不如前。但台湾著名大作家李敖的一部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后来访问北京时点名游览法源寺,不仅使法源寺一度成为京城旅游热点,更是让法源寺闻名世界。
- 上一篇:天台宗祖庭:当阳玉泉寺
- 下一篇:佛山仁寿寺:闹市藏古寺,老树生灵芝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