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味,炎黄魂
古往今来,山茶,芬芳之萦,精气之纯。古有陆羽嗜茶,黄金罍,白玉杯,但取一瓢西江水。今之茶魂传承,犹百年炎黄气概,头颅抛,碧血洒,红动神州。
茶生瘠土,但养浩然,水向石边流出碧,风从茶旁过来香。缠路山茶,拂城芳香,韵味漫楼台,茶神笼太穴。而茶之得韵,在于茶之韧性,辛亥之韧,茶之韧也。
余爱植茶,一如植人。十年茶树,百年树人。古有陶渊明旧宅柳条舒,五柳淡泊;和靖孤山梅香散,剪蕾明志;谪仙狂兴,金龟换酒,桃花潭水寄深情;板桥种竹以修身,敦颐嗜莲以养德。而辛亥百年,如载茶自励,其时愈久,其神弥远。神州植茶,亦扬古风,亦养古德。茶修而不折,瘦而不弱,亭亭玉立,直挂山丘,任尔凄风苦雨摧。辛亥英魂则行得正,坐得端,放浪江湖远而不易志高远,炎日曝晒,天炙地龟裂,地贫碧魂载。辛亥豪情万丈,何畏远方枯木竹棘翻腾,近处风霜雨雪雷滚?翘首挺胸,毅力铁打。辛亥若茶,出贫瘠之地而不染贫瘠之堕,此茶之亮节。躺他日身陷混沌昏沉,则常忆辛亥傲岸,近墨则避其黑,保己朱赤之身,不随波竞逐。风入袂,月盈怀,数杆茶枝桠,百载不老青。野径茶枝草灼烁,国魄萦绕碧溪泊。卿与山茶为邻,久仰星空,自思量,还藏英气。驱除鞑虏,尽舞狂雨吹芭蕉,何时神州浣绿装?
余爱植茶,一如去腥。今之社会,欲壑难填,拜金崇利,叹终日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及时倾读几书辛亥史,饮一剂还魂茶。呜呼。少年何比辛亥?谁肯击楫中流?热血当年,鞑虏鼠畏,山崩之,地震之,海啸之,泥石流之,山峰为之破碎,海河为之荡波。乾坤运转,武昌揭竿,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动山岳于神州之外,辛亥一事,俯仰难却。纵蛮笺万迭,难笔其微茫。孰视今日,少年如辛亥者少,而自私自溺者多。山茶,自然之绿,何时眼前绿满九洲?日以品茗修茶,可去浮华聒噪。绿阁秀帘,茶叶畅饮清新水。古茶推窗,红叶铺肩。茶之韧性,人亦仰之。当年多少英杰,忧心国事沧桑,一身皓洁,红心向国,碧血为民,怎肯为钟鸣鼎食左右?哪愿为山珍海味紧锁?国欲培栋梁,必先韵其爱国之怀,勿为私心自锁。山茶青石秀,清新精气浓,诗写茶精,赋兴中华,万里江山诗云沾茶影,谁记一屋黄金青铜臭?
余爱植茶,一如植国。国欲昌盛,则必自洁。怀古伤今,腐肉政治,乱臣贼子,沽清正之名,暗结虎狼之旅。袁氏哀鸣,悲夫战火流烟,北洋割据,哀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辩乎善恶之举,定乎虚实之为。逸仙英豪,展鸿雁于青云,民主革命虽坠亡而欣欣,为国生,为国亡,怀报国重任而不觉其沉,耿耿全然无乏意。国之举者,如能运山茶之浩然,得茶之精气,则苦后必甘。百年爱国诗,百年伤痛史。而百年之后,视之,中华神州傲然起,雄赳赳,气焰焰……
山茶歌,山人唱,山人亦非居隐者,怀握爱国事,终日难以忘,目染茶荫,耳闻风音,鼻沁茶芳,舌沾西江水,手扶紫砂壶,吞吐清新之气,百年辛亥,尽归山茶芳。
- 上一篇:饮茶文化与禅宗
- 下一篇:一盏清茶滋养出的心灵独白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