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明妙智永嘉觉禅师语录
御制序
古人遇时节因缘,每云言下大悟。夫言下大悟,悟不在言也。韩卢逐块,乃于言中求悟;梦到驴年,是为执指求月者。黄梅、曹溪密室夜分传衣授受,究何曾道一字耶?迨后黄梅送曹溪至九江驿边,两人共语,曹溪云:“只合自性自度。”黄梅云:“如是!如是!”夫既自性自度,则黄梅何授?曹溪何受乎?虽然,此正黄梅所授,曹溪所受也。永嘉之于曹溪,更可分明举似天下后世。夫永嘉参承,止一宿耳,故谓之一宿觉。今观其问答语,永嘉全是逆水之机,毫无顺水之意。然则曹溪何授而永嘉何受乎?不知永嘉正从此得曹溪法乳,不可诬也。盖使有一实法与人,而曰法乳,直同马生马,驴生驴耳。若此,魔外别生魔外,又如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尚,安得称慧命哉?
永嘉言句,西竺推为东土大乘论,朕披览之,嘉其修悟双圆,乘戒兼妙,自浅之深,浅深一致,实惟宗徒指南,爰加删订,刊示十方丛林焉。
雍正十一年癸丑四月望日
永嘉集
师,水嘉人也,姓戴氏。卯岁出家,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于四威仪中,常冥禅观。后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诣曹溪。
初到,振锡携瓶,绕祖三匝,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祖云:“如是!如是!”
于时,大众无不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
师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祖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祖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渭一宿觉矣。
回住温江,学者辐辏,号真觉大师。著《禅宗悟修圆旨》,自浅之深。庆州刺史魏静辑而成篇,目为《永嘉集》。
慕道志仪第一
先观三界,生厌离故;次亲善友,求出路故;次朝晡问讯,存礼数故;次审乖适如何,明侍养故;次问何所作为,明亲承事故;次瞻仰无怠,生殷重故;次数决心要,为正修故;次随解呈简,为识邪正故;次验气力,知生熟故;次见病生疑,堪进妙药故;委的审思,求谛当故;日夜精勤,恐缘差故;专心一行,为成业故;亡身为法,为知恩故。
如其信力轻微,意无专志,粗行浅解,泛漾随机,触事则因事生心,缘无则依无息念。既非动静之等观,则顺有无之得失,然道不浪阶,随功涉位耳。
戒骄奢意第二
衣食由来,长养栽种,垦土掘地,盐煮蚕蛾,成熟施为,损伤物命,令他受死,资给自身。但畏饥寒,不观死苦,杀他活己,痛哉可伤!兼用农功,积力深厚,何独含灵致命,亦乃信施难消。虽复出家,何德之有?
噫!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绝尘之行,徒为男子之身,而无丈夫之志,但以终朝扰扰,竟夜昏昏,道德未修,衣食斯费,上乖弘道,下阙利生,中负四恩,诚以为耻。故智人思之,宁有法死,不无法生。徒自迷痴,贵身贱法耳。
净修三业第三
贪、瞋、邪见.意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口业;杀、盗、淫,身业。夫欲志求大道者,必先净修三业,然后于四威仪中渐次入道,乃至六根所对,随缘厂达。境智双寂,冥乎妙旨。
云何净修身业?深自思惟,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检摄三愆,无令漏失,慈悲抚育,不伤物命。水陆空行,一切含识,命无大小,等心爱护。蠢动蜎飞,无令毁损。危难之流,殷勤拔济,方便救度,皆令解脱。于他财物,不与不取,乃至鬼神,随有主物,一针一草,终无故犯。贫穷乞丐,随已所有,敬心施与,令彼安隐,不求恩报。作是思惟,过去诸佛,经无量劫,行檀布施,象马七珍,头目髓脑,乃至身命,舍而无吝。我今亦尔,随有施与,欢喜供养,心无吝惜。于诸女色,心无染著,凡夫颠倒,为欲所醉,耽荒迷乱,不知其过。如捉花茎,不悟毒蛇。智人观之,毒蛇之口,熊豹之手,猛火热铁,不以为喻。铜柱铁床,焦背烂肠,血肉縻溃,痛彻心髓,作如是观,唯苦无乐。革囊盛粪,脓血之聚。外假香涂,內惟臭秽,不净流溢,虫蛆住处,鲍肆厕孔,亦所不及。智者观之,但见发毛爪齿,薄皮厚皮,肉血汗泪,涕唾脓脂,筋脉脑膜,黄痰白痰,肝胆骨髓,肺脾肾胃,心膏膀胱,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屎尿臭处,如是等物,一一非人。识风鼓击,妄生言语,诈为亲友,其实怨妒,败德障道,为过至重,应当远离,如避怨贼。是故智者观之,如毒蛇想,宁近毒蛇,不亲女色。何以故?毒蛇杀人,一死一生,女色系缚,百千万劫,种种楚毒,苦痛无穷。谛察深思,难可附近。
是以智者切检三愆,改往修来,背恶从善。不杀不盗,放生布施,不行淫秽,常修梵行,日夜精勤,行道礼拜,归凭三宝,志求解脱,于身命财,修三坚法。知身虚幻,无有自性,色即是空,谁是我者?一切诸法,但有假名,无一定实,是我身者,四大五阴,一一非我,和合亦无,内外推求,如水聚沫,浮泡阳焰,芭蕉幻化,镜像水月,毕竟无人。无明不了,妄执为我,于非实中,横生贪著,杀生偷盗,淫秽荒迷,竟夜终朝,矻矻造业,虽非真实,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作是观时,不以恶求,而养身命,应自观身,如毒蛇想。为治病故,受于四事,身著衣服,如裹痈疮,口餐滋味,如病服药。节身俭口,不生奢泰,闻说少欲,深乐修行。故经云:少欲头陀,善知止足,是人能入圣贤之道。何以故?恶道众生,经无量劫,阙衣乏食,叫唤号毒,饥寒切楚,皮骨相连,我今暂阙,未足为苦。是故智者贵法贱身,勤求至道,不顾形命,是名净修身业。
云何净修口业?深自思惟:口之四过,生死根本,增长众恶,倾覆万行,递相是非,是故智者欲拔其源,断除虚妄,修四实语。正直、柔软、和合、如实,此之四语,智者所行。何以故?正直语者,能除绮语;柔软语者,能除恶口;和合语者,能除两舌;如实语者,能除妄语。
正直语者有二:一、称法说,令诸闻者,信解明了;二、称理说,令诸闻者。除疑遣惑。柔软语者亦二:一者安慰语,令诸闻者,欢喜亲近;二者宮商清雅,令诸闻者,爱乐受习。和合语者亦二:一、事和合者,见斗诤人,谏劝令舍,不自称誉,卑逊敬物;二、理和合者,见退菩提心人,殷勤劝进,善能分别菩提烦恼,平等一相。如实语者亦二:一、事实者,有则言有,无则言无,是则言是,非则言非;二、理实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涅槃常住不变。
是以智者行四实语,观彼众生旷劫已来,为彼四过之所颠倒,沉沦生死,难可出离。我今欲拔其源,观彼口业,唇舌、牙齿、咽喉、脐响,识风鼓击,音出其中,由心因缘,虚实两别。实则利益,虚则损减,实是起善之根,虚是生恶之本。善恶根本,由口言诠。诠善之言,名为四正;诠恶之语,名为四邪;邪则就苦,正则归乐。善是助道之缘,恶是败道之本。是故智者要心扶正,实语白立,诵经念佛,观语实相,言无所存,语默平等,是名净修口业。
云何净修意业?深自思惟:善恶之源,皆从心起。邪念因缘,能生万恶;正观因缘,能生万善。故经云:三界无别法,惟足一心作。当知心是万法之根本也。
云何邪念?无明不了,妄执为我,我见坚固,贪瞋邪见,横计所有,生诸染著。故经云:“因有我故,便有我所;因我所故,起于断常六十二见,见思相续,九十八使,三界生死,轮回不息。”当知邪念,众恶之本,是故智者制而不随。
云何正观?彼我无差,色心不二;菩提烦恼,本性非殊;生死涅槃,平等一照。故经云:离我我所,观于平等,我及涅槃,此二皆空,当知诸法,但有名字。故经云:乃至涅槃,亦但有名字。又云:文字性离,名字亦空。何以故?法不自名,假名诠法。法既非法,名亦非名,名不当法,法不当名,名法无当,一切空寂。故经云:法无名字,言语断故。足以妙相绝名,真名非字。何以故?无为寂灭,至极微妙,绝相离名,心言路绝,当知正观还源之要也。是故智者正观因缘,万惑斯遣,境智双忘,心源净矣,是名净修意业。此应四仪,六根所对,随缘了达,入道次第云尔。
奢摩他颂第四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阒尔无寄,妙性天然,如火得空,火则自灭,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十生。
其辞曰: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本真空的的。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若以知知寂,此非无缘知,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无缘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为无知,不同于木石。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以手安然故,不同于兔角。
复次修心渐次者,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若以知知知,知知则离物,物离犹知在。起知知于知,后知若生时,前知早已灭。二知既不并,但是前知灭,灭处为知境,能所俱非真,前则灭灭引知,后则知知续灭,生灭相续,自是轮回之道。
今言知者,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断续,中间自孤,当体不顾,应时消灭,豁然如托空,寂尔少时间,唯觉无所得,即觉无觉,无觉之觉,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冥然绝虑,乍同死人,能所顿忘,纤缘尽净,阒尔虚寂,似觉无知,无知之性,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领会难为。
入初心时,三不应有:一、恶,谓思惟世间五欲笔因缘;二、善,谓思惟世间杂善等到事;三、无记,谓善恶不思,阒尔昏住。
戒中三,应须具:一、摄律仪戒,谓断一切恶;二、摄善法戒,谓修一切善;三、饶益有情戒,谓誓度地一切众生。
定中三,应须别:一、安住定,谓妙性天然,本自非动;二、引起定,谓澄心寂泊,发莹增明;三、办事定,谓定水凝清,万像斯鉴。
慧中三,应须别:一、人空慧,谓了阴非我,即阴中无我,如龟毛兔角;二、法空慧,谓了阴等诸法,缘假非实,如镜像水月;三、空空慧,谓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
见中三,应须识:一、空见,谓见空而见非空;二、不空见,谓见不空而见非不空;三、性空见,谓见自性而见百性。
偏中三,应须简:一、有法身,无般若,无解脱法身;三、有解脱,无法身般若。有一无二故不圆,不圆故非性。
又偏中三,应须简:一、有法身般若,无解脱;二、有般若解脱,无法身;三、有解脱法身,无般若。有二:无。故下圆,不圆故非性。
圆中三,应须具:一、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二、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三、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
举一即具三,言三体即一,此因中三德,非果上三德。欲知果上三德:法身有断德,迩闪断惑而显德,故名断德;自受用身有智德,具四智真实功德故;他化二身有大恩德,他受用身于十地菩萨有恩德故。三种化身于菩萨、二乘、异生有恩放。三谛四智,除成作智为缘俗谛故。然法无浅深,而照之有叫昧;心非垢净,而解之有迷悟。创入初心,迷复何非浅?终契圆埋,达始何非深?迷之失理而自差,悟之失差而即理,迷悟则同其致,故有渐次名焉。
复次,初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二、串习;三、接续;四、别生;五、即静。故起念者,谓起心思惟世间五欲及杂善等事;串习念者,谓无心故忆,忽尔思惟善恶等事;接续念者,谓串习忽起,知心驰散,义不制止,更复续前思惟不住;别生念者,谓觉知前念是散乱,即生惭愧改悔之心;即静念者,谓初坐时,更不思惟世间善恶及无记等事,即此作功,故言即静。
串习一念,初心者多;接续、故起二念,懈怠者有;别生一念,惭愧者多:即静一念,精进者有。
串习、接续、故起、别生四念为病,即静一念为药。虽复药病有殊,总束俱名为念。得此五念停息之时,名为一念相应。 一念者,灵知之自性也。然五念是一念枝条,一念是五念根本。
夏次,若一念相应之吋,须识六种料简: 一、识病;二、识药;三、识对治;四、识过生;五、识是非;六、识正助。
第一、病者有二种:一、缘虑;二、无记。缘虑者,善恶:二念也,虽复差殊,俱非解脱,是故总束名为缘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此二种名为病。
第二、药者亦有二种: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此二种名为药。
第三、对治者,以寂寂治缘虑,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药对破二病,故名对治。
第四、过生者,谓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缘虑。因药发病,故云过生。
第五、识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缘虑;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缘虑,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唯历历,兼复寂寂,此乃还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后一句是,故云识是非也。
第六、正助者,以惺惺为止,以寂寂为助.此之二事,体不相离,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正,以杖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后方行。修心之人亦复如是,必先息缘虑,令心寂寂;次当惺惺,不致昏沉,令心历历。历历、寂寂,二名一体,更不异吋。譬夫病者欲行,阙杖不可,正行之时,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亦复如是,历历、寂寂,不得异时,虽有二名,其体不别。
又曰乱想是病,无记亦病;寂寂是药,惺惺亦药。寂寂破乱想,惺惺治无记;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复还生无记;惺惺虽能治无记,而复还生乱想。故曰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寂寂为助,惺惺为止。思之!
复次,料简之后,须明识一念之中五阴。谓历历分别,明识相应,即是识阴;领纳在心,即是受阴;心缘此理,即是想阴;行用此理,即是行阴;污秽真性,即是色阴。此五阴者,举体即是一念;此一念者,举体全是五阴。历历见此一念之中无有主宰,即人空慧;见如幻化,即法空慧。是故须识此五念及六种料简,愿勿嫌之。如取真金,明识瓦砾及以伪宝,但尽除之。纵不识金,金体自现,何忧不得?
毗婆舍那颂第五
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无能生,虽智而非有;了无所了,虽境而非无。无即不无,有即非有,有无双照,妙悟萧然。如火得薪,弥加炽盛,薪喻发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
其辞曰:达性空而非缚,虽缘假而无著。有无之境双照,中观之心关历落。若智了于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花空,是了花空眼,若智了于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智虽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无了境智。境空智犹有。了境智空智,无境智不了,如眼了花空,及以了眼空,非无了花眼,花空眼犹有,了花眼空眼,无花眼不了。
复次,一切诸法悉假因缘,因缘所生,皆无自性。一法既尔,万法皆然。境智相从,于何不寂?何以故?因缘之法,性无差别故,今之三界轮回,六道升降,净秽苦乐,凡圣差殊,皆由三业、四仪、六根所对。随情造业,果报不同,善则受乐,恶则受苦。故经云:善恶为因,苦乐为果。
当知法无定相,随缘摄集,缘非我有,故曰性空,空故非异,万法皆如。故经云:色即是空。四阴亦尔,如是则何独凡类缘生,亦乃三乘圣果皆从缘有。是故经云:佛种从缘起。足以万机丛凑,达之者,则无非道场;色像无边,悟之者,则无非般若。故经云:色无边故,当知般若亦无边。何以故?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无能生,则内智寂寂;了无所了,则外境如如。如寂无差,境智冥一,万累都泯,妙旨存焉。故经云:股若无知,无所不知。如是则妙旨非知,不知而知矣。
优毕叉颂第六
夫定乱分岐,动静之源莫二;愚慧乖路,明暗之本非殊。群迷,从暗而背明,舍静以求动;众悟,背动而从静,舍暗以求明。明生则转愚成慧,静立则息乱成定。定立由乎背动,慧生因乎舍暗。暗动连系于烦笼,静明相趋于物表。物不能愚,功由于慧;烦不能乱,功由于定。定慧更资于静明,愚乱相缠于暗动。动而能 静者,即乱而定也;暗而能明者,即愚而慧也。如是则暗动之本无差,静明由兹合道;愚乱之源非异,定慧于是同宗。宗同则无缘之慈,定慧则寂而常照,寂而常照则双与,无缘之慈则双夺。双夺故优毕叉,双与故毗婆奢摩。以奢摩他故,虽寂而常照;以毗婆舍那故,虽照而常寂;以优毕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说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说真而即俗;非寂非照故,杜口于毗耶。
复次观心十门:初则言其法尔;次则出其观体;三则语其相应;四则警其上慢;五则诫其疏怠;六则重出观体;七则明其是非;八则简其洤旨;九则触途成观;十则妙契玄源。
第一、言其法尔者,夫心性虚通,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鉴之则以千差。 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消,佛眼之功圆著。是以三谛一境,法身之理恒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脱之应随机:非纵非横,圆伊之道玄会。故知三德妙性。宛尔无乖,一心深广难思,何出要而非路?足以即心为道者,可渭寻流而得源矣。
第二、出其观体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第三、语其相应者,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与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心与空不空相应,则爱见都忘,慈悲普救;身与空不空相应,则内同枯木,外现威仪;依报与空不空相应,则永绝贪求,资财给济。心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实相初明,开佛知见;身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依报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香台宝阁,严土化生。
第四、警其上慢者,若不尔者,则未相应也。
第五、诫其疏怠者,然渡海应须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须入观。非观无以明心。心尚未明,相应何日?思之,勿自恃也。
第六、重出观体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无,不知即 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无。
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是有是无,即堕是;非有非无,即堕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双非破两是,是破非是,犹是非。又以双非破两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绵微难见,神清虑静,细而研之。
第八、简其诠旨者,然而至理无言,假文言以明其旨;旨宗非观,藉修观以会其宗。若旨之末明,则言之末的;若宗之未会,则观之未深。深观乃会其宗,的言必明其旨。旨宗既其明会,言观何得复存耶?
第九、触途成观者,夫再演言辞,重标观体,欲明宗旨无异,言观,有逐方移。移言,则言理无差;改观,则观旨不异。不异之旨即理,无差之理即宗,宗旨一而二名,言观明其弄引耳。
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宁执观而迷旨?达教之人,岂滞言而惑理?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议者,可谓妙契环中矣。
三乘渐次第七
夫妙道冲微,理绝名相之表;至真虚寂,量超群数之外。而能无缘之慈,随有机而感应;不二之旨,逐根性以区分。顺物忘怀,施而不作,终日说示,不异无言,设教多途,无乖一揆。是以大圣慈悲,随机利物,统其幽致,群籍非殊。中下之流,观谛缘而自小;高上之士,御六度而成大。由是品类愚迷,无能自晓,或因说而悟解,故号声闻。原其所修四谛而为本行,观无常而生恐,念空寂以求安,患六道之轮回,恶三界之生死,见苦常怀厌离,断集恒畏其生,证灭独契无为,修道惟论自度,大誓之心未普,摄化之道无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运,因乖万行,果阙圆常,六度未修,非小何类?如是则声闻之道也。
或有不因他说,自悟非常,偶缘散而体真,故名缘觉。原其所习十二因缘而为本行,观无明而即空,达诸行而无作,二因既非其业,五果之报何酬?爱取有以无疵,老死亦何所累?故能翛然独脱,静处幽居,观物变而悟非常,睹秋零而入真道。四仪庠序,摄心虑以恬愉;性好单栖,憩闲林而自适;不忻说法,现神力以化他;无佛之世出兴,作佛灯之后焰。身惟善寂,意玩清虚,独宿孤峰,观缘散灭,利他不普,自益未圆,于下有胜,于上不足,两非其类,位处中乘,如此辟支佛道也。
如其根性本明,玄功宿著,学非博涉,解自生知,心无所缘,而能利物,慈悲至大,爱见之所不拘,终日度生,不见生之可度,一异齐旨,解惑同源,人法俱空,故名菩萨。原其所修六度而为正因,行施则尽命倾财,持戒则吉罗无犯,忍辱则深明非我,割截何伤?安耐毁誉,八风不动。精进则勤求至道,如救头然。自行化他,刹那之顷无间。禅那则身心寂泊,安般希微,住寂定以自资,运四仪而利物。智慧则了知缘起,自性无生,万法皆如,真源至寂。虽知烦恼无可舍,菩提无可取,而能不证无为,度生长劫,广修万行,等观群方,下及谛缘,上该不共,大誓之心普被,四摄之道通收,总三界以为家,括四生而为子,悲智双运,福慧两严,超越二乘,独居其上,如是则大乘之道也。是以一真之理, 逐根性以阶差,取益随机,三乘之唱备矣。然而至理虚玄,穷微绝妙,尚非其一,何是于三?不三之三而言三,不一之一而言一。一三非三尚不三,三一之一亦何一?一不一,自非三;三不三,自非一。非一一非三不留,非三三非一不立。不立之一本无三,不留之三本无一。一三本无无亦无,无无无本故妙绝。如是则一何所分?三何所合?合分自于人耳,何理异于言哉?
譬夫三兽渡河,河一宁从兽合?复何独河非兽合,亦乃兽不河分。河尚不成三河,岂得以河而合兽?兽尚不成一兽,岂得以兽而成河?河非兽而何三,兽非河而何一?一河独包三兽,而河 未曾三;三兽共履一河,而兽未尝一。兽之非一,明其足有短长; 河之不三,知其水无深浅。水无深浅,譬法之无差;足有短长,类智之有明昧。如是则法本无三,而人自三耳。
今之三乘之初,四谛最标其首,法之既以无差,四谛亦何非大?而言声闻观之,位居其小者哉。是知谛似于河,人之若兽。声闻最劣,与兔为俦,虽复奔波,宁穷浪底?未能知其深极,位自居卑,何必观谛之流,一概同其成小。如其智照高明,量齐香象者,则可以穷源尽际,焕然成大矣。故知下智观者,得声闻果;中智观者,得缘觉果;上智观者,得菩萨果。明宗皎然,岂容图度者矣?是以声闻见苦而断集,缘觉悟集散而观离,菩萨了达真源,知集本无和合。三人同观四谛,证果之所差殊,良由观有浅深,对照明其高下耳。是以下乘行下,中上之所未修;上乘行上,而修中下;中行中下,不修于上。上中下之在人,非谛令其大小耳。
然三乘虽殊,同归出苦之要。声闻虽小,见爱之惑已祛,故于三界无忧,分段之形灭矣。三明照耀开朗,八万之劫现前,六通纵任无为,山壁游之直度,时复空中行住,或坐卧之安然,泛沼则轻若鸿毛,涉地则犹如履水,九定之功满足,十八之变随心.然三藏之佛,望六根清净位,有齐有劣,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佛尚为劣,二乘可知。望上断伏虽殊,于下悟迷有隔,如是则二乘何咎,而欲不修者哉?如来为对大根,引归宝所,令修种智,同契圆伊,或毁或誉,抑扬当时耳。凡夫不了,预畏被呵,宁知见爱尚存,去二乘而甚远?虽复言其修道,惑使诸所不祛,非惟身口未端,亦乃心由谄曲。见生自意,解背真诠,圣教之所不依,明师未曾承受,根缘非唯宿习,见解未预生知,而能世智辩聪,谈论以之终日,时复牵于经语,曲会私情,纵邪说以诳愚人,拨因果而排罪福,顺情则嬉怡生爱,违意则以储怀瞋。三受之状固然,称位乃俦菩萨;初篇之非未免,过人之衅又萦。大乘之所不修,而复讥于小学。恣一时之强口,谤说之患铿然,三途苦轮,报之长劫,哀哉吁哉!言及怆然悲酸矣。
然而达性之人,对境弥加其照;忘心之士,相善不涉其怀。况乎三业之邪非,宁有历心于尘滴?是以鉴玄之侣,净三受于心源;涤秽之流,扫七支于身口。无情罔侵尘业,有识无恼蜎螟,幽涧未足比其清,飞雪无以方其素。眷德若羽群扬翅,望星月以穷高;弃恶若鳞众惊钩,投江瀛而尽底。玄曦惭其照远,上界恧以缘消,境智合以圆虚,定慧均而等妙。桑田改而心无易,海岳迁而志不移,而能处愦非喧,凝神挺照,心源朗净,慧解无方,观法性而达真如,鉴金文而依了义,如是则一念之中,何法门而不具?如其妙慧未彰,心无准的,解非契理,行阙超尘,乖法性而顺常情,背圆诠而执权说,如是则次第随机,对根缘而设教矣。是以叙其纲纪,委悉余所未明,深浅宗途,略言其趣,三乘之学,影响其分位耳。
事理不二第八
夫妙悟通衢,则山河非壅;迷名滞相,则丝毫成隔。然万法本源,由来实相;尘沙惑趣,原是真宗。故物像无边,般若无际者,以其法性本真,了达成智故也。譬夫行由通径,则万里可期,如其触物冲渠,则终朝域内。以其不知物有无物之畔,渠有穷虚之域故也。是以学游中道,则实相可期,如其执有滞无,则终归之边见,以其不知有有非有之相,无有非无之实之故。
今之色相纷纭,穷之则非相;音声吼唤,究之则无言。迷之,则谓有形声;悟之,则知其圆寂。如是慢真谛不乖于事理,即事理之体无真;妙智不异于了知,即了知之性无智。然而妙旨绝言,假文言以诠旨;真宗非相,假名相以标宗。譬夫象非雪山,假雪山而类象者,此但取其能类耳,岂以雪山而为象耶?今之法非常而执有,假非有以破常;性非断而执无,假非无而破断。类夫净非水灰,假水灰而洗净者,此但取其能洗耳,岂以水灰而为净耶?
故知中道不偏,假二边而辨正;断常非是,寄无有以明非。若有若无言既非,非有非无亦何是?信知妙达玄源者,非常情之所测也。何时者?无妄非愚出,真不智生。达妄名真,迷真曰妄。岂有妄随愚变,真逐智回?真妄不差,愚智自异耳。夫欲妙识玄宗,必先审其愚智;若欲审其愚智,善须明其真妄;若欲明其真妄;复当究其名体。名体若分,真妄自辨;真妄既辨,愚智迢然。是以愚无了智之能,智有达愚之实。故知非智无以明其真妄,非智莫能辨其名体。何者?或有名而无体,或因体而不施名,名体混绪,实难穷究矣。是以体非名而不辨,名非体而不施,言体必假其名,语名必藉其体。今之体外施名者,此但名其无体耳,岂有体当其名耶?譬无兔无角而施名,此则名其无角耳,岂有角当其名耶?无体而施名者,则名无实名也。名无实名,则所名无也。所名既无,能名不有也。何者?设名本以名其体,无体何以当其名?言体本以当其名,无名何以当其体?体无当而非体,名无名而非名,此则何独体而玄虚,亦乃名而本寂也。
然而无体当名,由来若此,名之体当,何所云为?夫体不自名,假他名而名我体;名非自设,假他体而施我名。若体之未形,则名何所名?若名之末设,则体何所明?然而明体虽假其名,不为不名而无体耳。设名要因其体,无体则名之本无。如是则体不名生,名生于体耳。今之体在名前,名从体后,辨者如此,则设名以名其体,故知体是名源耳。则名之所由,缘起于体。体之元绪,何所因依?
夫体不我形,假缘会而成体;缘非我会,因会体而成缘。若体之未形,则缘何所会?若缘之未会,则体何所形?体形则缘会而形,缘会则体形而会。体形而会,则明形无别会;形无别会,则会本无也。缘会而形,则明会无别形;会无别形,则形本无也。是以万法从缘,无自体耳。体而无自,故名性空。性之既空,虽缘会而非有;缘之既会,虽性空而不无。是以缘会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无,无而不无。何者?会即性空,故言非有;空即缘会,故曰非无。今言不有不无者,非是离有别有一无也,亦非离无别有一有也。如是则明法非有无,故以非有非无名耳,不是非有非无。既非有无,又非非有非非无也。如是何独言语道断,亦乃心行处灭也。
劝友人书
婺州浦阳县佐溪山朗禅师召大师山居书
自到灵溪,泰然心意。高低峰顶,振锡常游。石室岩龛,拂巾宴坐。青松碧沼,明月自生。风扫白云,纵目千里。名花香果,蜂鸟衔将。猿啸长吟。远近皆听。锄头当枕,细草为毡。世上峥嵘,竞争人我。心地未达,方乃如斯。倘有寸阴,愿垂相访。
答朗明禅师书
自别以来,经今数载,遥心眷想,时复成劳。忽奉来书,适然无虑,不委信后道体如何?法味资神,故应清乐也。玄觉粗得延时,钦咏德音,非言可述。承怀节操,独处幽栖,泯迹人间,潜形山谷,亲朋绝往,鸟兽时游。竟夜绵绵,终朝寂寂,视听都息,心累阒然。独宿孤峰,端居树下,息繁餐道,诚合如之。然而正道寂寥,虽有修而难会;邪徒喧扰,乃无习而易亲。若非解契玄宗,行符真趣者,则未可幽居抱拙,自谓一生欤。应当博问先知,伏膺诚恳,执掌屈膝,整意端容,晓夜忘疲,始终虔仰,折挫身口,蠲矜怠慢,不顾形骸,专精至道者,可谓澄神方寸欤。
夫欲采妙探玄,实非容易。决择之次,如履轻冰,必须侧耳目而奉玄音,肃情尘而赏幽致。忘言宴旨,濯累餐微,夕惕朝询,不滥丝发,如是则乃可潜形山谷,寂累绝群哉;其或心径未通,瞩物成壅,而欲避喧求静者,尽世未有其方。况乎郁郁长林,峨峨耸峭,鸟兽呜咽,松竹森梢,水石峥嵘,风枝萧索,藤萝萦绊,云雾氤氤,节物衰荣,晨昏眩晃,斯之种类,岂非喧杂耶?故知见惑尚纡,触途成滞耳。是以先须识道,后乃居山。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但见其山,必忘其道;若未居山而先识道者,但见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则道性怡神,忘道则山形眩目。是以见道忘山者,人间亦寂也;见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必能了阴无我,无我谁住人间?若知阴入如空,空聚何殊山谷?如其三毒未祛,六尘尚扰,身心自相矛盾,何关人山之喧寂耶?
且夫道性冲虚,万物本非其累;真慈平等,声色何非道乎?特因见倒惑生,遂成轮转耳。若能了境非有,触目无非道场,知了本无,所以不缘而照。圆融法界,解惑何殊?以含灵而辨悲,即想念而明智,智生则法应圆照,离境何以观悲?悲智理合通收。乖生何以能度?度尽生而悲大,照穷境以智圆。智圆,则喧寂同观;悲大,则怨亲普救。如是则何假长居山谷,随处任缘哉!况乎法法虚融,心心寂灭,本自非有,谁强言无?何喧扰之可喧,何寂静之可寂?若知物我冥一,彼此无非道场,复何徇喧杂于人间,散寂寞于山谷?是以释动求静者,憎枷爱杻也;离怨求亲者,厌槛忻笼也。若能慕寂于喧,市廛无非宴坐。征违纳顺,怨债由来善友矣。如是则动夺既毁辱,何曾非我本师?叫唤喧烦,无非寂灭。故知妙道无形,万像不乖其致:真如寂灭,众响靡异其源。迷之则见倒惑生,悟之则违顺无地。阒寂非有,缘会而能生;峨嶷非无,缘散而能灭。灭既非灭,以何灭灭?生既非生,以何生生?生灭既虚,实相常住矣。是以定水滔滔,何念尘而不洗?智灯了了,何惑雾而不祛?乖之则六趣循环,会之则三途迥出。如是则何不乘慧舟而游法海,而欲驾折轴于山谷者哉?
故知物类纭纭,其性自一。灵源寂寂,不照而知。实相天真,灵智非造。入迷渭之失,人悟谓之得。得失在于人,何关动静者乎?譬夫未解乘舟而欲怨其水曲者哉。若能妙识玄宗,虚心冥契,动静常矩,浯默恒规,寂尔有归,恬然无间,如是则乃可逍遥山谷,放旷郊廛,游逸形仪,寂泊心腑,恬澹息于内,萧散扬于外,身兮若拘,其心兮若泰,现形容于寰宇,潜幽灵于法界。如是则应机有感,适然无准矣。
因信略此,余更何申?若非志朋,安敢轻触?宴寂之暇,时暂思量,子必诳言无当,看竟,回充纸烬耳。不宣。同友玄觉和南。
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丈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旨任情征。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峰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新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盘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使锋刀常坦坦,假铙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
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萧洒。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
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
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忽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默吋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士,菩提达磨为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法双忘性即真。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尤入。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沉狮子住。境静林间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大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人海算沙徒自困。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亦愚痴,亦小骇,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狮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销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干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曰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道螳螂能拒辙?大象不游于免径,大悟不拘于小节。
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