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七十三日(三):不舍一切烦恼
安居第七十三日(三):不舍一切烦恼
我们还来说第五门。前面把“不舍一切苦恼众生”的“不舍”做了一个提示,对这个“不舍”我们一定要认识它,它是真正的平等。
我们有前面舍九界的平等,回归一真的平等,那么现在的不舍就是平等。这个次序一颠倒,那这个不舍的平等就认识不清楚了。所以这个不舍也是无为,一切时处平等无为守护。我们都知道,我们所有的烦恼是造作出来的,就是不如理的造作,就是不合理的、不应该的作为。你说我不舍这个造作,不舍这分别,这是个平等守护,所以这个回施门称为回向门,依平等守护,无为守护,来随顺佛愿利益烦恼、众生。
这个烦恼跟众生不搅到一起比较好处理,为什么呢?搅在一起就很繁杂,要是单单说烦恼、造作,你很好看得见,即你很好认知清楚。所以不舍一切烦恼,我们很容易看住这个烦恼了,或者说我们在回向这样一个念佛的功德中或念佛的作为中,不舍烦恼。烦恼来了,你可以去不舍它,你去念佛。你不要往众生上去摊,就是你现前越是大的烦恼,你越容易盯住它,越容易解决。解决这样一个烦恼,不跟众生搅在一起,这个烦恼是谁呢?实际是我们自心烦恼。那你用回向,把你这个念佛的功德回向你现前的烦恼,实际就是不舍这个烦恼,让烦恼与你这个念佛的功德去契合。
你去实践实践,哪怕是一个两个三个烦恼的现前,你通过实践就知道这个平等的功德怎么会生起来。实际烦恼本身,其本性是不可得的,这个道理我们是理解的,但你不在你的现行烦恼中去处理,去作为,你就认为没有用。你用了,才能有用!你不用,怎么有用呢?
怎么用呢?烦恼生起的时候,用念佛回向给它,不要把它搞复杂,不要扯到众生,不舍一切烦恼,我就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这个烦恼。有的人说我身体有病了这是个烦恼,或者是固执了,或者跟人闹矛盾了,或者看不顺眼了,或者别人看我不顺眼了等等。我怎么不舍呢?你最好找一个你现前的比较突出的一个烦恼,你可以用一段时间去作为,你可以认知它,由此可以觉悟这种无为的平等性,以及阿弥陀佛的无碍力,也就是自性的无碍力。那么这不过是依佛愿来回向众生,不舍众生,我们都知道佛愿就是不舍众生而利益众生,你不舍它就可以利益它,所以这个地方的等观特别重要。因为我们学过观察门了,所以把念佛与烦恼等观,就很容易产生事实。这个事实是什么呢?——你用了才行,不用就不行,要去用,要去实践。
大部分人都会这样说,这个佛法的道理我太明白了,但是我不会用,我用不上,烦恼一来,身体障碍一来,用不上啊。因为实际是你没有用过,或者说我们没有去训练过。那现在烦恼一来,你就一个烦恼,等观它,我就象持佛号一样我等持着你!没有人说我有烦恼我抓着不丢的,但你这一次就开始抓着不丢,因为前面四门已经训练你你舍九界的方便了,你已经会舍了,那这一次你抓着不丢,这个烦恼你去等观它,就是不要去排斥它,也不要去随它跑,你就看着它,怎么看它呢?用念佛回向它。你做一分钟也行,半分钟也行,一念也行。
这个回向是十分有意义的,实际它是个作为的方式,你要是没有这个等观的能力,你就用念佛回向。你要有等观就很简单,烦恼跟念佛是一样的,这个“不舍”,即就是一样。我们要是在第五念门能看到世间之一切,出世间之一切,其质一切,那我们就得大方便了,就得这个所谓的等持方便。
在一个密乘的法本中,有这样说——若人修持中遇到极重之疾病、灾难、违缘等,当守护其如入四禅。就是疾病来了,灾难来了,违缘来了,要守住它,象像第四禅,不能舍弃。干什么呢?它是一个修法。
这个等观也是修法。要是前四门你很纯熟了,对此很容易听得懂;要是前四门不太成熟,说等观我们可能还是不好认识。等观是个什么名词呢?——平等的、无为的审观,不去造作的、不排斥、不取不舍的观察。你说这有难度吗?实际不难的。假设前四门我们认真去实践过,这一点都不难;假设没有去实践过,有点难度。要是智慧观察过的,这很简单的。智慧观察,正念观彼,这个“正念观”就是等持观,等持什么呢?通过二十九种观察来作等持,不过是把这二十九种的功德摊到一切时处了,那么这就是回向,把极乐世界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时处,包括烦恼。前四门这个基础还真是要熏修,不熏修到第五门就有制约了。
不舍,比较容易听得懂,但是不舍的作用是什么呢?——它要作用在一切烦恼、众生的这样一个次序上去。这一切比较泛一些,说烦恼大家一下就知道了。实际一切要求是最高的,不舍要求高,一切是要求最高的,那么烦恼是有针对性的。前四念门中说舍九界之杂缘,并弃九界,唯佛是念,是让我们步入一真,若一真的心地成熟了,那烦恼也是一真,这一切都是一真。所以这前四门,我们要是没有认知,可以反过去,去实践实践,或者拿出几分钟去实践它一遍都行,从身业口业意业智业去观察,去作愿、去称赞、去思维。
要是你还做不下去,那怎么办呢?那就可以把前四门分化出来作,好比说我因为对待烦恼了,我就念阿弥陀佛这个“无对光佛”来作这个不舍的回向;好比说别人让我不喜欢了,忧伤了,让我痛苦了,那就念“欢喜光阿弥陀佛”不舍这个烦恼,回向给它,一直让他跟这个欢喜同化。这就是返到前四门中,拿前四门的功德回向给第五门。
若还不行,你可以思维这个烦恼的来源,然后在前四门中找一个方法回向给它,这是完全可以的。第五门中有这样的次序要求,就是说假设我们对第五门中的不舍的修持做不到,我们可以用前四门中的念佛功德,不管是礼拜赞叹作愿观察的功德,回向给现行烦恼,若自若他之现行烦恼。我们往往认为这个“不舍一切众生”可能讲的是其他有情,你先从自身的现行烦恼做起,来解决,这样比较好一些,那么在别人烦恼的时候,这前四门你也可以运用出来。
第五门的不舍烦恼,我们可以这样去观察观察。在此处的观察可以举例子,你可以找你自己的例子。不舍,恰恰是你的福报,前面的舍是很重要的,那是你转身的地方,已经转身了,你已经知道你心地的法界了,这个地方的不舍就是的福德。所有的业报烦恼都是我们的福德,觉悟的福德,觉悟的机会,都是现行的觉悟的机会,这机会来了,可以用你前四门的功德回向给它。因为这个造作的东西我们很容易看得出来,不管哪个方面一定是你习气的造作、习惯的造作,或者习惯的固执,若是受他人的冲击,环境的冲击,若是自己心地不如理的成分生起来了,它就会有这个烦恼。学佛不解决现行烦恼实在是没啥意思,那这个法也没啥意义了。
我们用十五分钟来就这个问题谈一谈,大家可以说一说,你好比说我就不理解也可以说一说,理解也可以说一说,死角也可以说一说。
问:师父,那个等观,是不是比如我烦恼了,我念佛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烦恼,看得清清楚楚的,然后我继续念佛,在念佛中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过后,知道这个烦恼,也不被它牵扯进去,这样叫等观?
慈师答:
嗯,对,不排斥它是第一个,不舍嘛,然后去观察它,你要是顺性观察,直接就就解决了,顺佛愿观察也就解决了,那有的人这个地方做不起来咋办?我们就可以观察这个烦恼生起的因缘。还有个名词叫等持,我们这个平等的心理是很简单的,它不存在着取舍,此处的“不舍”实际说也就是不取舍。不取舍,他就会观察。你看一般我们有病、有难缘、有烦恼就急急地想解决它,想逃避它,想把它给处理掉,此处就不允许了,因为它就是福德。为什么说是福德呢?它是你觉悟的机会,你不能舍了。
前四门的训练主要是舍,舍众生杂缘,归入弥陀的智海愿海,归入他的二种清净,纯熟之后我们再回观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切,反而都是我们的福德因缘了,因为你在这一切杂缘中已经知道它本不可得,它的无染性,或者是你已经有正念智慧观察的善巧了,那么观这个烦恼是极方便的。要是前四门熏修过是很方便的,若是依观察门来看烦恼,很容易知道它的生灭,很容易。
关键是你要有个烦恼的例子就比较好讲一些,我们的烦恼太多了,好比说你有一个现行的例子,我们就好来解决它。
提问者:我可以举个例子,我这个人对别人不记仇,也没什么嗔恨心,这几年的状态就是一件事情发生了,当时会烦恼,也会冲击人,但一般说过以后就不会再记着了,这次回来我对事情就更淡一些,好象我也没有恼别人,但是有人对我就莫名地有很大的烦恼,我有点不理解。我说我就不理吧,但天天就面对面地看见这样的事。
慈师答:
怨憎会,没问题,这都没有问题啊,这怨憎会是烦恼不是烦恼呢?实际要是智慧的人,怨憎来了,真是就刚好解决这个怨憎,即它的出处。它一定有出处的,你要是没有作为,那对方一定有出处,他一定有个来源对吧?那你就可以问他的来源了。我们可以找来源,你要是观察不到就可以交流交流,找对方问一问,说咋的了?咋的过不去了?大家都剃光头了,不是同行是冤家吧?他总得有个出处,好比说有的人传是非啊,有的人找麻烦啊,或者对方真是对你有成见啊,这都可能,但这都可以谈一谈。我们过去说象这一类两方面造成的事情,就可以见见面,既面对嘛。
这个面对,你可以去看看自己的“五德”嘛,对不对?实际出家人的修行跟简单呐,好比说被谏、谏人皆以五德而思维——被人谏我了,我生烦恼了,那我看看自己有没有五德呢——不爱不恚不怖不痴,我知道法,知道什么因缘跟别人交流。这虽是执事五德,但谏人的时候、被谏的时候,这五德也是很好用,当事人嘛,也很起作用。什么“德”呢?这是出家人的五种宝藏,不以爱憎心,不以愚痴心,不以嗔恨心,知法,知道时节因缘,那一交流就好了。这不应该是烦恼,这应该是怨憎会了,两家碰头了,见了面谈一谈,因为这是两方面造成的,不是你思想问题,思想问题我们查一查。下去谈一谈好吧?
问:我请教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回向,烦恼的时候我念佛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但就是有的时候想起家里人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有点惭愧或烦恼起来,但我试着用念佛去回向他们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作用力有没有?
慈师答:
我听得懂了,你坐下。
出家功德的回向,乃至念佛的回向,乃至持戒功德的回向,这每一条,一切世间福德因缘不能比,这个没有问题的,这是很如实的,世尊在许多经典上说到这个出家功德,我不知道你们学《出家功德经》了没有?
提问者:还没有。
慈师答:
这个出家的功德与持一戒,乃至说念一佛的功德,世俗的一切福德因缘是不可及的,即没法类比。那你说它是出世功德,但我们要在入世中得到福报的。的确是这样子的,就是说这个出世的功德回到入世中,入世中的福德是没办法跟它比的。因为不管是出世入世,这个福德因缘就类比而说是有大小的,那么出家的这个功德只能佛去赞叹,我们没法赞。象你说的,比如我们在家完成对父母的孝顺,不管是孝心孝养孝敬等等作为,那普通的人都可以做得到,也可以作为,但你要说以出世的功德,以智慧,以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因为念佛的功德与出世间的善巧是不退转的,而任何世间的福德因缘皆是生灭法,这是绝对没问题的。但是出世的功德非是生灭法,那么你回向给他的福德因缘,这种加持力是不退转的。
象我们在世间孝敬父母,这个是真了不起。假设你道业有成,你不光是可以利益你现世的父母,也可以利益累劫的父母。因为我们世间只对此生父母有认知,但对累生累劫的父母我们没有认知,我们对“如母有情”的认知不够。为什么认知不?因为我们没有天眼,没有宿命,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一个生命阶段,但是我们对无量劫以来有情之间的互为轮回、互为转换、互为怨亲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没有认知的。象我们这样的人群,不用八万劫,三万劫、两万劫、一劫、两劫都看完了,即大家在这个亲情上肯定都没有扯断过,要不然没有这样的集体因缘。这是不可思议的。
一般我们在世间的福德因缘上,只能对自己的现生父母做一点孝敬,但是对他人产生掠夺、挤压、排斥、减损,对自己家的人,可以增加他们的福德因缘,可以给他们一点利益,但是会减损其他人。而出世的出家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念佛的功德,它会不减损任何有情地利益有情,要是我们道业有成,那可以利益我们累生累世的父母,给他们带来出离三界、不再轮回的福报。那世间这个生灭的财富与变异的亲情是很很微弱很微弱的,因为我们这一生的福德因缘和亲情因缘都是很薄弱很薄弱的,随时都会变化,一转身都不相识了,一转身可能此亲就成仇人了,成了冤家了,成了对头了。为什么呢?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生命相续的头绪。所以出世善巧是能审观生生世世的法则的,那出家的功德、念佛的功德,即使就你一念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你现有的父母,那你这一生穷其孝敬心,也没有你念这一句佛号回向给他们的这种真实的功德有意义。从究竟意义上说。
我们可以细细地、认真地去审观这个事情。因为出世的功德是顺性而立的,它不会散坏,它不会退失,但世间有为的福德因缘会生灭,会变化,会衰减。所以,我们把念佛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出家的功德点滴地回向给自己的亲人,那都是不可思议的善巧,比我们在家里孝敬要大无穷倍。对此你下去可以细细地观察,不是夸耀,这是究竟利益上说。
《出家功德经》可以看一看。“一人得道,九族升天”这类说法实际一点儿都不是夸耀的说法,象大目犍连证果以后去帮助自己的母亲,后来他的母亲升天,等等这些事情肯定是自然而成的。因为你道业有成了,你度化自己的亲人是必然的。那我们在世间纠缠在这些所谓的世俗的孝敬上,不是不行,但是太短暂了,内容太少了,你就是满孝敬你父母,又能孝敬点什么呢?内容很少,也很短暂,变异性很强,衰减的状态也很容易观察得到的。
所以我们今天有出家的因缘,必然的我们有意无意地就把这个福德因缘回向给自己的亲人了,即使不是故意的也回向给他们了。他们会得到一个很好的祝福。因为我们知道,持一戒,就有五个护法来守护你,你受了沙弥戒,再不守戒那你也要守几条戒的,那这些护法神就识得我们,就会给我们增加善巧。过去说受五戒,就有二十五个善天去守护这个人;受三皈,一般就有九个善天来护持你,引导此人不堕三途。你说有的人就没有皈依,或者有的人看着是皈依了,但心里满想的是世俗、外道心,满想的怎么在佛法中盗一点利益,然后好去做外道事,那这样的人,善神不护持你。所以,我们能受十戒,能出家,这个福德回向给亲人是没问题的,下去我们慢慢地接触一些经典也好,慢慢地在现实中也可以观察一些事情。没问题。
慈法法师讲于放光寺戒堂
岁次辛卯六月二十八2011年7月28日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