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佛教徒弘扬外道典籍
——从《文昌帝君阴骘文》谈起
一、前言
近几年来,一些法师和居士印赠流通大量佛经,使很多没有佛法的地区得闻正法,对于弘扬佛法、净化人心起到很大作用,功德很大,实在是续佛慧命的好事。可是也有人用信徒的助印款,印一些外道典籍,如《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等宣传宿命论观点的书。即使有劝善之功,但由于所宣传的宿命论与佛教的缘起论完全背离,所以为不如法。本文拟用佛教的教理与《阴骘文》进行分析比较,再据佛陀对于弟子印送修学外道书籍的态度,最终得出结论。
二、《阴骘文》简介
《文昌帝君阴骘文》(以下简称《阴骘文》),这本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其广泛和深远,与《太上感应篇》、《关帝觉世真经》同为过去社会上十分流行的劝善书。此文的作者不详,是道教劝善书的一种,简称《阴骘文》。“阴骘”一词源于《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意谓冥冥之天在暗中保护人们。 文昌本古代星名,帝君指梓潼帝君。宋元道士造作的《清河内传》及《梓潼帝君化书》称玉皇大帝委任梓潼神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司文人之命。旧时士大夫往往于科举考试前向其卜问功名。
此文是假托文昌帝君的名义制作的善书,约成书于元代。其内容结合道教人生哲学和伦理学,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久之即得神灵赐福,所谓:“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是种天人感应的报应论。
《阴骘文》尤其强调做阴功,积阴德,即暗中施德于人 ,暗中做有德行的事。它要求人们多积阴功阴德,做好事不要张扬,只要悄悄去做,自然得到上天的福佑。一旦伤了阴骘,自己及后代就会遭受恶运,受到上天的惩罚。
《阴骘文》宣扬的“阴骘”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响很大。对很多人来说,行善的目的就是累积阴德,以求改变命运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人们在劝人行善时,总是叫人“积阴德”为子孙后代着想。如果你“缺德”就会引起天怒人怨,不得善名,还会为子孙后代留下债务。
《阴骘文》还提倡三教合一,帝君叫人们“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印造经文,创修寺院。”
三、佛教的因果观与《阴骘文》中的承负说
1.《阴骘文》中的承负说
《阴骘文》要求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这段话中包含了道教的承负说。早期道教信奉的《太平经》中,有大量关于承负的内容。所谓承负,即今人受到的祸福归结为祖先行为的善恶,同时今人的善恶行为也会使后代得到相应的祸福结果。这种因果关系,从后代角度说是“承”,而从先人的角度是“负”。“承负说”是古代天人感应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种独特的报应论。
古代的天人感应也包含了一种报应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善恶,都回从天得到相应的反应,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未必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太平经》的“承负说”,就是要解决这种疑难问题。它在《解承负诀》中非常明确地提出:“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这是什么原因呢?它回答说:“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这就是说,这种善恶报应的反差,是来自其祖先所行功过的差异,前者是承负先人之过,后者是承负先人之功。那么自身行为的善恶与报应又有什么关系呢?它说:“能行大功完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这是说,先人虽有过错,只要自身的善行很多,抵消了先人所积之过以后还大大有余,那么就可避免先人的“余殃”了。反过来也是如此,尽管先人积有功德,但如果自身的恶行太多,先人所积功德也抵消不了,就该自己受到恶报了。如果自己死后尚有余罪,即由自己后代的儿孙来承受此报应。这样就使善恶报应如一根链条,环环相扣。自身要承负五代,后负五代,前后共十代为一个承负周期。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可见,承负说肯定天要赏善罚恶,一个人是行善还是做恶,一定会有报应的。
根据以上所说,我们可以把《阴骘文》的因果报应分为三种:一是承受先人的善恶报应,可称之为先世报;二是自身行为的善恶在自身生前遭受报应的,可称之为现世报;三是自己行为的善恶由将来自己的子孙后代得报应的,可称之为来世报。
2.佛教的因果观
佛教的因果观与《阴骘文》中的承负说是有本质区别的。
首先,《阴骘文》的承负说认为,人的福祸是由于自身的行为善恶而感得上天的赏罚,从而把上天看成是人类的主宰者。人们行善的目的就是为了迎合巴结上天,希望获得他的赐福。但佛教认为一个人得到乐或苦的果报是自己行善或造恶感招来的。如《增一阿含经》云:“尊者阿难闻提婆达多兴起恶心向如来身,身坏命终入阿鼻地狱中;尔时,尊者阿难悲泣涕泪不能自胜。世尊便说斯偈:如人自造行,还自观察本;善者受善报,恶者受其殃。世人为恶行,死受地狱苦;设复为善行,转身受天禄。彼自造恶行,自至入地狱;此非佛怨咎,汝今何为悲?”这就是说,人的命运完全由自己掌握,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不仅是天神就是诸佛菩萨也无法左右你的吉凶祸福。
其次,《阴骘文》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在本人生前受报,而且如果没有报完还会延及到自己的子孙继续承担。佛教的因果观却认为,受报者仍然是实施者本人,即使是父子至亲,也不能互相替代,他们因业力的不同而感受苦乐之报。如《起世经》经云:“此之苦报恶业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作、非汝兄弟作、非汝姐妹作、非国王作、非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恶业,今还聚集受此报也。”另《般泥洹经》云:“相须所作好、恶,身自当之;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这就说明自作自受与果报不可互代的道理。
再次,《阴骘文》的承负说还认为,如果一个人今世的善恶要超过祖先遗留下来的功德与罪过,那两者之间就可以相互抵消。而在佛教看来,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苦果,不能将功折罪。佛在《增一阿含经》中云:“夫人修其行,行恶及其善;彼彼自受报,行终不衰耗。如人寻其行,即受其果报;为善获其善,作恶自受报。为恶及其善,随人之所习;如似种五谷,各获其果实。”
综上所述,《阴骘文》的承负说确是融合佛道有关报应的阐述而成的善恶报应,既主张家族承担自己的功过,也宣扬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佛教的因果报应是建立在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基础之上。佛教认为业发生后不会消除,它将引起善恶等报应,所谓“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佛教认为,业报是自作自受,果报是自招的,也是不能互代的。
四、佛家的行善与《阴骘文》的广行阴骘
《阴骘文》强调“广行阴骘”,即暗中施德于人,暗中做好事。行善的目的就是累积阴德,以求改变命运和得到上天的福佑,尽管要求不张扬、不宣传,但其中明显带有功利色彩。而佛教则认为行善要不执著于善,更不可藏有私心,禅家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虽未祈求上天的赐福,但因果不昧,自然感得吉祥如意的乐报。
五、佛弟子印赠修学外道典籍有违菩萨戒
在《瑜伽师弟论》卷七十五摄抉择分菩萨地之四,对此问题有明确开示:“若以叶纸书似正法及外道论,或先已书,授彼信解众生手中,或劝他与,当知有罪。菩萨唯应劝彼弃舍手中异论,或令书写诸佛圣教,或自欲知彼不坚实,不应开示。”
这是说,如果用纸书写相似佛法和外道论典劝人信受,无论是自己亲手给别人还是劝其他人流通,都是违犯菩萨戒的。菩萨应该劝人弃舍各种异论(不同于正法),用这些纸来书写诸佛的正法。纸张一词是个概说,其余金钱等也与此相同。如果用信徒的金钱去印送外道异论,都是违犯菩萨戒的。这件事情,我们应引起高度警惕。
对于热衷于学习上述外道典籍,菩萨戒中也明确禁止,如《菩萨地持经》卷五菩萨地持方便处戒品之余中说:“佛所说弃舍不学,反习外道邪论、世俗经典,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上聪明,能受速学;若久学不忘;若思维知义;若于佛法具足观察,得不动智;若于日日,常以二分受学佛经,一分外典。是名不犯。如是菩萨善于内典,外道邪论,爱乐不舍,不作毒想,是名为犯众多犯,是染污起。”
这是说,如果菩萨对于佛说经典放弃不学,反而热衷于学习外道邪论和世俗书籍,即为违犯菩萨戒。但在五种条件下不犯:一是此人非常聪明,对于所学内容很快就能掌握。二是此人长期学习佛典后忆持不忘。三是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四是对于佛法有坚固不动的智慧。五是能合理安排学习内典与外典,每天用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学佛经,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外典。须指出此地的外典,是指度众生所需除内明以外的四明(声明、工巧明、因明、医方明),并非外道邪论。如果不属于上述五种情况,即使学修再用功,也属于违犯菩萨戒。
六、总结
做为佛弟子,学习和弘扬佛法是“家务事”。放着自己的本份事不去做,却跑去宣扬外道典籍,即使有些劝善利益,也为不明智之举。也许有人会说,有些外道相当于佛教的人天乘,这也是不懂佛教的人的见解。佛教与外道建立的基础与归属都有明显的区别,须知五乘佛法均建立在因缘因果的基础上,佛教的人天乘只是趋向解脱的中转站,而外道则把升天看做最究竟的归宿,两者有根本的分歧。因此为佛弟子应依教奉行,切莫弘扬外道典籍。
参考文章:
陈霞博士 《道教劝善书研究》,巴蜀书社,1999出版。
宗舜法师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 上一篇:夏会本《无量寿经》小议
- 下一篇:依止善知识是修道的根本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静波法师:不去执着又能做好事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 本源法师:佛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入世的
- 静波法师:佛教徒不被人看重的是什么?说的和做的是两回事
- 太虚大师:学佛者第一步需要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 界文法师:佛教的慈悲观怎么理解?
- 妙江法师:“科学”、“贸易”、“单位”这些名词都出自佛教
- 大安法师:佛教“牧牛”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修心
- 明海法师:佛教徒可以烧纸钱给亡人吗?
- 大安法师:佛教经典与道教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 印光大师:佛教以孝为根本在大乘经中多有阐发显明
- 宏海法师: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净界法师:佛教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 净界法师:为什么佛弟子做慈善事业和外道做慈善的结果不同?
- 梦参法师:要宣扬正法,千万别上邪魔外道的当
- 觉真法师:佛教因果论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价值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