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七)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七)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
“阿难尊者以及法会大众,聆听了佛陀关于‘因缘所生\’和‘自然而有\’的彻底开示,心中的疑惑得以消除,更深地觉悟了‘诸法实相\’。”
“大家都感到身心轻安,从未有过的殊胜。”
【心悟实相】应当理解为:更深地觉悟了“诸法实相”。
因为,前文第三卷末,阿难尊者已经初步觉悟了“如来藏妙真如性”,开悟了“法身”,那就是“诸法实相”。此刻,借助于世尊的谆谆教诲,阿难尊者的悟境进一步加深了。
随着悟境的升华,阿难尊者内心颇为感动,也不由得感念佛陀的慈悲恩德。于是他:
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于是阿难尊者再次流出感激的泪水,五体投地礼拜佛陀之后,双膝跪地双手合掌,恭敬地向佛陀说道:具有无上广大悲心的清净宝王啊!您真是善于开导我心。”
“您能够运用这种种因缘,方便地提携与鼓励大众,引导一切沉沦于生死黑暗的众生,让他们出离苦海。”
这是阿难尊者在楞严法会上第五次流泪,也是最后一次。这种缘于法喜和慈悲的感动,非亲身经历者莫知。此处的“悲泪”,与“悲伤”无关,而是对世尊广大悲心的深深感激,毫无疑问,这也启发了阿难尊者的广大悲心。
什么叫做“悲心”?
答: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就是说,发愿给予众生安乐,叫做“慈心”;发愿救拔众生脱离苦难,叫做“悲心”。合称为“慈悲”之心。
那么,佛陀的“慈悲”表现在哪里呢?
答:几乎没有保留地布施自己的圆满智慧,为一切众生指引出修行解脱之路,而不求任何回报。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也应当如此,贡献出自己的修学经验,以慈悲心宣扬佛陀的教法,而不贪求各种名利与回报。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应当如此。在能力不具备的时候呢,那就老实修学,独善其身。即便在独善其身之时,也不应当遗忘广大的慈悲心。
此后,为何阿难尊者在楞严法会上不再哭泣流泪了呢?
答:见地已经透彻,慈悲心已经具足,粗重的思维分别基本降伏,世间俗情也就越来越少了。
真正的“明心见性”之人,犹如日出必有光明一样,其世间感情必然越来越平淡,而代之以“慈悲心”和“平等心”。他的心境呢,必然越来越透彻光明,越来越宽容开朗,越来越有智慧,能够看破当下的执着,融化当前的烦恼。
即便如此,他也只是初步认识到了“诸法实相”,还不曾显现出本有的无尽功德,还需要择路还家。
阿难尊者正在此处,于是,他继续向世尊请法,请问修行入门之法: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
“世尊,如今我虽然承蒙您慈悲法音的开导,悟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满十方世界,它包含并孕育了十方无量国土,那清净庄严众宝所成的佛国。”
【妙觉王刹】指报身佛及其净土。
所谓的“如来藏妙觉明心”,正是圆满法身,它是无相的,不属于任何实有法;同时,它也是妙用无穷的,可以显现出,或者说孕育出无量无边的虚空和佛国净土。“妙觉王”是指净土当中的佛陀,属于“报身佛”。而秽土当中的佛陀,例如释迦牟尼佛,则属于“应身佛”。
法身无相的缘故,本来没有名字;称之为“法身佛”,已经属于方便之说了。“报身佛”乃是“法身”的圆满显现,具有无量的光明相好,如如不动,长居净土,不可思议。“应身佛”则是“报身佛”的应化分身,是替“报身佛”来广宣教法,广度众生的。
因此,三身佛本是一身,名为“圆满法身”。在佛陀,叫做“圆满法身”,彻底觉悟的缘故;在众生,则名为“如来藏妙觉明心”,或“如来藏妙真如性”,只是具有,而并未完全觉悟的缘故。
此时的阿难尊者,不同于一般众生,他已经初步觉悟了“如来藏妙觉明心”,这都是世尊慈悲说法的恩赐。
咱大家也是一样,承蒙世尊如此妙法之恩赐,只要您认真学习,反复观察,必将会“明心见性”,初步觉悟“如来藏妙觉明心”。那么,此后该如何进一步修行,才能够如实证入呢?
对此,阿难尊者说道: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如来您前面呵责我,仅仅多闻强记是没用的,不如踏实修习‘无漏法\’。”
“在您的启发下,我如今已经开悟‘如来藏妙觉明心\’;就好比一个漂泊不定的人,忽然承蒙天王的慈悲,赐予了一座华美大宅。”
“可是,面对着如此广大之宅院,我必须先要找到门,才可以进去呀。”
【旅泊之人】漂泊不定的人。其中隐含着漂泊流浪,无家可归的意思。
【天王】既可以是人间的“国王”,也可以是天神当中的“天王”。
最初开悟“如来藏妙觉明心”的人,不一定懂得如何用功,如何实修“无漏善”,才能够契入实相。因此,悟后需要学习经论,或者参学善知识。在这里,阿难尊者替咱大家向佛请问悟后实修之法,也就是见性后的成佛之路。
阿难尊者继续说道: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但愿如来您不要舍弃大慈悲心,继续开示我们这些法会当中,所有仍在无明昏暗里的弟子们,如何才是舍弃小乘,毕竟成就如来‘无余涅槃\’的根本发心之路。”
“让我们这些有学声闻,从哪里下手修行,才能够降伏宿世以来的攀缘习气,得到总持法门,并入佛知见呢?”
【无余涅槃】也叫做“无余依涅槃”,相对于“有余依涅槃”而立名。烦恼已尽,已经到达不生灭之本来,名为“涅槃”。其中,虽到达涅槃,而尚有所依之色身存在,名为“有余依涅槃”。既到达涅槃,也灭尽了所依之色身,名为“无余依涅槃”,简称“无余涅槃”。
与声闻、缘觉的“无余涅槃”不同,所谓的“如来无余涅槃”,也叫做“无住涅槃”,或者“大般涅槃”,指佛陀以大智慧而不住于“生死烦恼”,以大慈悲而不住于“无余涅槃”。佛陀灭尽了一切烦恼和妄想,常住于如如法性;同时又可以千百亿化身于无量世界,方便利益众生。远非二乘人进入“无余涅槃”后的“灰身灭智”可以相提并论。
如此境界实不可思议,一切学佛人都应当发广大愿,愿成就此“如来无余涅槃”。像这样,既能够彻底超越生死苦海,又可以随缘广度众生,才叫做圆满的佛陀。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阿难尊者这样请法之后,再次五体投地礼拜佛陀。法会大众们都一心一意地,恭候佛陀的慈悲教导。”
于是,世尊便准备为大家开示阿难尊者所问的“本发心路”,引出了所谓“初心二决定义”之内容: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
“这时,世尊由于慈悲怜悯法会当中的二乘人,他们虽然想发菩提心,但对于菩提心尚未自在明了。同时,也是为了将来佛陀灭度以后,指引那些末法时代想要发菩提心的众生,为他们开示无上佛乘的微妙修行之路。于是,世尊对阿难尊者和在座大众说道:”
所谓的“无上乘妙修行路”,就是指发起真实菩提心,从而开始的成佛之路。其中,“无上乘”就是佛乘,而“妙修行路”则从发起“真实菩提心”开始。
有人问:发起“真实菩提心”,这不算困难呀,人人都可以吧?
答:非也。“真实菩提心”也叫做“胜义菩提心”,只有在“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发起,那已经相当于“初住位”菩萨了。所谓的“初住”,全称叫做“初发心住”,其含义就是:最初发起“真实菩提心”,得以安住不生灭法性。
此时的阿难尊者,已经初步“明心见性”,也已经发起了“真实菩提心”,详见第三卷末,那个著名的偈子,既是“赞佛偈”,也是阿难尊者的“发心偈”。其中所发起的菩提心,是以“不历僧祇获法身”之“不生灭性”为“因地心”,以“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做道场”之“圆满佛果”为“果地觉”,同时,他也发愿要度尽娑婆世界的众生。这就是典型的“真实菩提心”。
但是,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修行,才能够迅速契入如来的圆满正觉,阿难尊者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才有了这次请法。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你们既然决定要发起真实菩提心,对于诸佛如来所行的‘妙三摩提正修行路\’必须要持之以恒。”
“那么,你们首先应当明白,最初发起正觉之心的时候,有两种必须要抉择的重要法义。”
【发觉初心】最初发起正觉之心,也就是初发真实菩提心,简称“初发心”。
在佛经当中,所谓“初发心菩萨”通常是指“初发心住”的菩萨,即“初住”菩萨;如《华严经》等等大乘经典所说,“初发心菩萨”之功德不可思议,为诸佛所赞叹,就是指“初住”菩萨。而像咱大家这样的,初学大乘佛法的人,即便发了“菩提心”,通常还属于“世俗菩提心”,应当叫做“凡夫菩萨”。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如何是‘初发心\’时,两种必须要抉择的重要法义呢?”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阿难,第一种必须要抉择的法义是:如果你们真要舍弃声闻境界,发心修行菩萨乘,以期入佛知见;那么,就应当仔细观察你这个‘因地发心\’,看看它与如来的‘果地觉\’,到底一样还是不一样。”
这第一种需要抉择的重要法义,就是反观自己的“菩提心”,即“因地发心”,看看它和如来的“果地觉”是否一致,是否同属于“不生灭心”。
发心成佛,就好比春种、夏长、秋收一样,首先要选对“种子”播种下去;其次,需要正确地除草、施肥、浇水,等等;最终,才会丰收。
这第一种决定义,就好比“选种子”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发的必须是“佛心”,将来成就的才会是“佛果”。
有人问:我也有佛心吗?什么是我的佛心呢?
答:您如果没有佛心,从哪里蹦出来这个问题呢?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大家都有佛心。如何是您的佛心?如果您像阿难尊者一样,通过学习《楞严经》而开悟自己的“不生灭性”,也叫做“不生灭心”,那就是您的佛心了。请好好努力吧,此事无人可以为您代劳,因为“彼此身心,本不相代”呀。
关于第一种决定义,世尊如此抉择: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阿难,如果在因地的时候,以思维分别的‘生灭心\’为根本修行之因,去求证无上佛乘的‘不生不灭\’之大涅槃和清净法身,这是不可能的。”
【生灭心】指一切分别心念。
【不生不灭】指如来的“大涅槃”和“清净法身”。
一切“因果”之妙理,都遵循着“因果一致性”的规律,所谓: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清净因得清净果,染污因得染污果;生灭因得生灭果,不生灭因得不生灭果,等等。
因此,大家在“因地”修行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自己本有的“不生灭心”,以这个心来发起“真实菩提心”,作为咱成佛的种子,经过勤奋行持,将来,因圆果满,才会成就相应的“不生不灭”之圆满法身佛。
这就是修行之“因果”。虽然咱的“不生灭心”不属于“因果”,如来的“圆满法身”也不属于“因果”;但是,仅就修行的过程来说,从凡夫到成佛,还是会遵循“因果”之规律。以最初觉悟的“不生灭心”为因,将来才会圆满成就“不生不灭”之佛果。
那么,大家本有的“不生灭心”或“不生灭性”到底在哪里呢?
答:就在一切世间生灭法当中,其中蕴含着“不生灭性”;就在咱的“五蕴”烦恼之“生灭念”当中,其中蕴含着“不生灭心”。
因此,要想找到“不生灭性”,首先要充分了解世间的一切“生灭法”。透过“生灭法”之现象,才好观察并觉悟其中的“不生灭性”。
世尊继续说道: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
“因为这个缘故,你首先应当观照察明世界上的一切可造作之事物,认识到,它们都是有生有灭的。”
【照明】观照察明。
【器世间】指“物质世界”,即一切众生所生活的外在环境,也叫做“国土世间”。而“一切众生”则名为“众生世间”。
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阿难,你来观察世界上的一切可造作之事物,哪里有永远不坏的呢?但是,却从来没听说过‘虚空\’会朽烂毁坏。”
“为什么呢?因为‘虚空\’不属于任何造作,所以才从始至终不会毁坏与消灭。”
在这里,世尊用“世间可作之法”来比喻“色身”和“思维心”;用“虚空”来比喻“不生灭性”。为咱大家指明了观察寻找“不生灭性”的方向。那就是,犹如“虚空”包裹着一切“世间可作之法”,它无形无相而不会坏灭一样;咱的“不生灭性”不在别处,正是它包含着咱的“色身”与“思维心”,它无形无相而不会坏灭。
它也就是咱的“妙明真心”,如第二卷所说,它包含着一切身心与外境,乃至于宇宙天地,无不尽在其中。
可是,为何大家却找不到这个不生灭的“妙明真心”呢?因为,咱的“妙明真心”,或者说“妙觉明心”,它被地、水、火、风“四大”所分隔,而显现成了咱的“见、闻、觉、知”;并因此而发生了五种浑浊,即“五浊”。
以是因缘,所谓的“妙觉明心”,就在咱的“见、闻、觉、知”当中,也就在咱的“五浊”当中。认识它,需要智慧观察。
以下,为了引导大家找到本有的“不生灭性”,世尊首先来开示“五浊”。这就好比,为了找到“清水”,不妨先打来浑浊的“河水”,静置澄清之后,自然就有了“清水”。
世尊继续说道: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像这样来观察,那么,在你的色身当中,那些坚凝之相属于‘地大\’,湿润之相属于‘水大\’,暖触之相属于‘火大\’,动摇之相属于‘风大\’。”
“由于这‘四大\’之缠绕,就把你清净圆满的‘妙觉明心\’,分隔成了眼根之见、耳根之听、鼻舌身三根之觉和意根之察知。”
“就这样,从‘四大\’缠绕开始,有了‘六根\’之见闻觉知,最终,发生了五重浑浊。”
在“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这六种作用当中,可以合并为四种,即:眼根之“见”、耳根之“听”、鼻舌身三根之“觉”和意根之“知”,称为“见、闻、觉、知”。也就是世尊所说的“为视为听为觉为察”。
“六根”之见闻觉知,都发源于本来清净圆满的“妙觉明心”。就这样,从“四大”开始,到“六根”形成,最后,便发生了五重浑浊,即“五浊”。
下面,世尊将具体开示“五浊”,以便大家能够透过“五浊”找到不生不灭的“妙觉明心”,用它来发起真实菩提心,作为“因地心”,来求证如来的“果地觉”。
世尊说道:
- 上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六)
- 下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八)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九)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八)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十)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六)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五)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四)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三)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二)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一)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二)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一)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七)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九)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八)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六)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五)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四)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三)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七)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