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决疑论》讲记 八
《净土决疑论》讲记(八)
释印光造论 释传印讲记
《婆沙论》,具称《十住毗婆沙论》,亦称《十住论》,共十七卷,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法师译。十住,即菩萨十地。菩萨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这是圆教十信位断见惑及界内尘沙惑(初信位断见惑,七信位断思惑,八、九、十信位断界内尘沙惑)而后进住于佛地之位。是即开始破无明惑、证常寂光法身为“入理般若”;能在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现八相成道度众生为“住生功德”。《十住毗婆沙论》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中初地和二地修行功德的论。[1]《华严经传记·卷一·论释第五》(共五卷,唐·法藏集)记:“婆罗颇密多三藏云:西国相传龙树从龙宫将经出已,遂造大不思议论,亦十万颂,释此经。既冥机未启,不测其指归也。《十住毗婆沙论》十六卷(今传者为十七卷),龙树所造,释《十地品》义。后秦耶舍三藏口诵其文,共罗什法师译出。释《十地品》内至第二地,余文以耶舍不诵,遂缺解释。相传其论,是大不思议论中一分也。”(《大正藏》第51卷156页中)
本论第九品为《易行品》。有问者说:菩萨修行,要达到“阿惟越致地”(不退转地)者,须要“行诸难行,久乃可得”,在这中间,颇有退堕到二乘地的危险。“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答曰:“行大乘者,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接着以偈颂的形式,举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佛名,谓“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如《宝月童子所问经·阿惟越致品》中说。”
“问曰:但闻是十佛名号执持在心,便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更有余佛、余菩萨名得至阿惟越致耶?答曰:阿弥陀等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更有阿弥陀等诸佛,亦应恭敬礼拜,称其名号。今当具说无量寿佛……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以偈称赞:
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我今身口意,合掌稽首礼。
金色妙光明,普流诸世界,随物增其色,是故稽首礼。
若人命终时,得生彼国者,即具无量德,是故我归命。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威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彼国人命终,设应受诸苦,不堕恶地狱,是故归命礼。
若人生彼国,终不堕三趣,及与阿修罗,我今归命礼。
人天身相同,犹如金山顶,诸胜所归处,是故头面礼。
其有生彼国,具天眼耳通,十方普无碍,稽首圣中尊。
其国诸众生,神变及心通,亦具宿命智,是故归命礼。
生彼国土者,无我无我所,不生彼此心,是故稽首礼。
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
彼国诸众生,其性皆柔和,自然行十善,稽首众圣王。
从善生净明,无量无边数,二足中第一,是故我归命。
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是故我归命。
彼佛本愿力,十方诸菩萨,来供养听法,是故我稽首。
彼土诸菩萨,具足诸相好,以自庄严身,我今归命礼。
彼诸大菩萨,日日于三时,供养十方佛,是故稽首礼。
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十方现在佛,以种种因缘,叹彼佛功德,我今归命礼。
其土甚严饰,殊彼诸天宫,功德甚深厚,是故礼佛足。
佛足千辐轮,柔软莲华色,见者皆欢喜,头面礼佛足。
眉间白毫光,犹如清净月,增益面光色,头面礼佛足。
本求佛道时,行诸奇妙事,如诸经所说,头面稽首礼。
彼佛所言说,破除诸罪根,美言多所益,我今稽首礼。
以此美言说,救诸著乐病,已度今犹度,是故稽首礼。
人天中最尊,诸天头面礼,七宝冠摩足,是故我归命。
一切贤圣众,及诸人天众,咸皆共归命,是故我亦礼。
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自度亦度彼,我礼自在者。
诸佛无量劫,赞扬其功德,犹尚不能尽,归命清净人。
我今亦如是,称赞无量德,以是福因缘,愿佛常念我。
我于今先世,福德若大小,愿我于佛所,心常得清净。
以此福因缘,所获上妙德,愿诸众生类,皆亦悉当得。”
(《大正藏》第26卷41—43页)
按论意,所谓“丈夫志干”者,是指“闻佛所说诸深经,即能通达第一义”的“利根深智之人”。龙树菩萨说:“若有福德利根者,但直闻是《十地经》,即解其义,不须解释;不为是人而造此论。……若人钝根懈慢,以经文难故,不能读诵,(所谓)难者:文多难诵、难说、难谙,若有好乐庄严语言、杂饰譬喻、诸偈颂等,为利益此等,故造此论。”(《大正藏》第26卷22页上、中)这里说明造论目的,是为利益“钝根懈慢”的人。
而本论主要是说地上菩萨的通途之道(即“难行道”),其《易行品》所说的“易行道”,则是一个例外。如果依通途的“难行道”,说为利益“钝根懈慢”的人,那么,在《易行品》中,所说“怯弱下劣”者,就是根基更差的人了。自龙树菩萨造此论,揭示出“难行道”和“易行道”之要义,传来东土,北魏昙鸾大师以来,净土诸家,皆广为引据。我们要明确认识自己是根基很差的人,切不可高心自负以为看经、懂得一些道理,就是上根利智了。
印光法师论文说,龙树菩萨“广造诸论,偏赞西方”,除如上所述的《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也是他的具有代表性的鸿篇巨制。《大智度论》于姚秦弘始六年(404)五月,由鸠摩罗什法师始译于长安之逍遥园,共为一百卷,本论是大品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全经为90品、27卷)的释经论。《大智度论》卷七,释经论曰:
是菩萨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常现在前。复次,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者。如说:昔有五百估客入海采宝,值摩伽罗鱼王[2]开口,海水入中,船去駃(同“快”)疾。船师问楼上人:“汝见何等?”答言:“见三日出,白山罗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船师言:“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一是实日,两日是鱼眼;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了矣。”各各求诸天神以自救济。是时诸人各各求其所事,都无所益。中有五戒优婆塞语众人言:“吾等当共称南无佛。佛为无上,能救苦厄。”众人一心同声称南无佛。是鱼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得宿命智,闻称佛声,心自悔悟,即便合口,船人得脱。以念佛故,能除重罪,济诸苦厄,何况念佛三昧!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复次,常念佛得种种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大正藏》第25卷109页上、中)
《大智度论》卷九,释十方无量诸佛常度众生常说法,众生所以不见不闻者,因自身罪垢故。如论“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中,(诸佛菩萨)何以不来?答曰:众生罪重故,诸佛菩萨虽来不见。又法身佛常放光明、常说法,(众生)而以罪故,不见不闻。譬如日出,盲者不见;雷霆振地,聋者不闻。如是法身常放光明常说法,众生有无量劫罪垢厚重,不见不闻。如明镜、净水,照面则见,垢翳不净,则无所见。如是众生心清净则见佛,若心不净则不见佛。今虽实有十方佛及诸菩萨来度众生而不得见。”(《大正藏》第25卷126页中)
观论文意,正与《华严经》所说“诸佛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诸佛影现中”相合。《大智度论》卷九,复举出修西方净业者,临终感应佛来,以证实有十方诸佛。论曰:“复有一国有一比丘,诵《阿弥陀佛经》及《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人欲死时,语弟子言:‘阿弥陀佛与彼大众俱来。\’即时动身自归(顶礼),须臾命终。命终之后,弟子积薪烧之。明日,灰中见舌不烧。诵《阿弥陀佛经》故,见佛自来;诵《般若波罗蜜》故,舌不可烧。此皆今世现事。如经中说,诸佛菩萨来者甚多,如是处处;有人罪垢结薄,一心念佛,信净不疑,必得见佛,终不虚也。”(《大正藏》第25卷127页上)
《大智度论》二十九卷,陈说没有到达“不退转”地位的菩萨,必须常不离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不离于佛,而结以念佛生西,故得不离于佛。如论曰:
……常欲不离诸佛者,菩萨世世所生,常值诸佛。
问曰:“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菩萨未入菩萨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坏败,欲度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开水),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声闻、辟支佛,虽有涅槃利益,无一切智故,不能教导菩萨。诸佛一切种智故,能教导菩萨。如象没泥,非象不能出,菩萨亦如是。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
“复次,菩萨作是念:我未得佛眼,故如盲无异。若不为佛所引导,则无所趣,错入余道。设闻佛法,异处行者,未知教化时节行法多少!”
“复次,菩萨见佛,得种种利益。或眼见心清净,若闻所说,心则乐法,得大智慧;随法修行,而得解脱。如是等,值佛无量利益,岂不一心求欲见佛!譬如婴儿不应离母,又如行道不离粮食,如大热时不离凉风、冷水,如大寒时不欲离火,如度深水不应离船,譬如病人不离良医,菩萨不离诸佛,过于上事。何以故?父母、亲属、知识、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利益;佛利益诸菩萨,离诸苦处,住世尊之地……”。
问曰:“……云何得如愿,不离诸佛?”
答曰:“以众生有无量劫罪因缘故,不得如愿。虽行福德而智慧薄少,虽行智慧而福德薄少,故所愿不成。菩萨求佛道故,要行二忍,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二行和合故,何愿不得?以是故,菩萨世世常不离诸佛。”
“复次,菩萨常爱乐念佛故,舍身受身,恒得值佛。譬如众生习欲心重,受淫鸟身……习嗔恚偏多,生毒虫中。是菩萨心不贵转轮圣王、人天福乐,但念诸佛。是故,随心所重,而受身形。”
“复次,菩萨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见阿弥陀佛。”(《大正藏》第25卷275页下-276页上)
禅宗第十二祖马鸣菩萨(约公元前后之际的人物)造《大乘起信论》(梁·真谛译为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为二卷),尽管被疑为此非马鸣菩萨所造[3],然而,本论洞明如来藏缘起的要旨,阐述凡夫及菩萨发心进修的行相。全论有因缘、立义、解释、修行信心和劝修利益等五分,体系完整,逻辑严密,若非大菩萨,绝难吐露此等与三世佛共同语言。龙树菩萨(公元2-3世纪时人)造《释摩诃衍论》,卷一谓:“马鸣菩萨,若剋其本:大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菩萨。”(《大正藏》第32卷594页下)马鸣菩萨所造《大乘起信论》阐明大乘起信之理,全然与以真如实相为本体的念佛法门吻合。如论曰: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大正藏》第32卷576—577页)
本论第四“修行信心分”,实叉难陀译本简称“修信”,谓修行五门[4]以成就四信[5]。论文末后曰: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大正藏》第32卷583页上)
三藏经典的结集,举行于佛陀入灭的当年。昔日,释迦如来化缘周讫,八十岁时,示寂于拘尸那伽罗,此云“吉祥草之都城”,为古印度末罗国力士城,位于印度北方邦戈勒克布尔镇(Gorakhpur)以东55公里处。大迦叶尊者时在灵鹫山毕波罗窟入禅,闻知佛陀入灭消息,立即率领徒众前往。途中,竟有“摩诃罗”(愚而无知)比丘说:“那老人灭度了,从此可以放任随意,不必再受管束了。”大迦叶尊者察觉到,大师逝去,结集遗教当为第一要务。于是,让在家居士、长者、大臣等人操办荼毗以及分取舍利诸福德事。出家弟子须住持三宝续佛慧命。遂召集五百位无疑解脱大阿罗汉,利用当年夏安居期的三个月间,由摩揭陀国阿阇世王为檀越,供养大众,在王舍城郊外的灵鹫山七叶窟,进行三藏经典的结集工作。
其时,阿难尊者仍居学地,尚未证得阿罗汉果,而他是必须参与结集的人,大迦叶尊者观机施教,督促阿难以七日为限,终于获证四果(大阿罗汉),参加结集。因“多闻第一”,证得“闻持旋陀罗尼”(忆持而不忘失),所以,如瓶泻水一般地由“如是我闻”到“作礼而去”诵出每一部佛陀说过的经典,是为经藏。律藏由“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诵出。由摩诃迦旃延尊者诵出“论母”(摩怛里迦),是为论典的纲要。[6]在三藏的结集过程中,由大迦叶尊者为主持人,当诵完一部,遂即以“羯磨”(会议表决)方式征求大众是否有误,如有误即行订正,如无误,即“是事如是持”予以表决。由是以来,师资相授,皆尚忆持。
佛灭后一百年左右,因东印度毗舍离比丘开许捉持金银钱等问题,由西印度的耶舍长老比丘发起,又举行了一次七百人参加的第二次结集。这次结集主要是为整肃戒律方面的问题,所谓“十事”?[7]被定为非法。三藏教典见诸文字大约是佛灭后一百五十年的时候。因缘时至,大乘佛教渐以盛行,“贝叶经”开始出现。贝多罗(Pattar)树叶,纤维细密而富有韧性,不易损坏。刻写在贝叶的三藏经典,作为佛教的载体传来中国,译为汉文,流传至今,这里包含了大小乘经律论以及净土诸经论,这是本师释迦世尊的法身舍利,是大迦叶、阿难尊者等历代祖师传佛心印的标记。而净土法门,为一切修持行门的总归处,倘无净土一法,不唯三界众生无以脱离生死苦海,即使等觉菩萨亦须由此以圆成佛道。
诸大乘经中,被目为诸经之王的《华严经》,乃是毗卢遮那佛于菩提场初成正觉,七处九会一音顿演的称性法门。统唯一真法界,圆该万法,唯是一心。是为诸佛极证的果海,亦即众生本有的心源。而由凡达圣,始终不离乎于念佛。如本经卷十四《贤首品》贤首菩萨应文殊菩萨问答,演畅修行胜功德,偈曰:
若常修习波罗蜜,则能具足摩诃衍;
若能具足摩诃衍,则能如法供养佛;
若能如法供养佛,则能念佛心不动;
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
(《大正藏》第32卷72页下—73页上)
本经卷十九《夜摩宫中偈赞品》,觉林菩萨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同上,102页上、中)
本经卷第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离垢幢菩萨颂言:
如来大智光,普净诸世间,世间既净已,开示诸佛法。
设有人欲见,众生数等佛,靡不应其心,而实无来处。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成就白净法,具足诸功德,彼于一切智,专念心不舍。
导师为众生,如应演说法,随于可化处,普现最胜身。
佛身及世间,一切皆无我,悟此成正觉,复为众生说。
(《大正藏》第10卷123页中)
由是可见:净世间、诸佛法、佛境界、白净法、诸功德、无我法等,归宗结顶,唯一“念佛”而已!一部《华严经》,不唯对我等凡夫,包括了诸贤圣菩萨,亦唯念佛发愿回向往生西方净土而已!如本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如前述。
《法华经》,乃佛应世度生到最后阶段,总结教法,开权显实,会三乘归一乘,是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的妙典。如本经《方便品》,释迦本师全部家珍,呈心吐露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大正藏》第9卷7页)是即佛出世度众生的究竟本怀,便是让一切众生返本还源,成就佛道。须知,“佛”字这一名号概念本身,便已经包含了“佛知见”一切功德,罄尽无余。释迦如来恳切叮嘱舍利弗及诸弟子说:“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同上)为阐明此义,佛复以重颂偈语说一百二十偈。如说:
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
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大正藏》第9卷8、9页)
蕅益大师在他所著的《灵峰宗论》中,开示无云法师说:
举手低头,皆成佛道,开示悟入,妙在不别觅玄奥。无相不离有相,解脱不离文字,究竟不异初心。若以生灭心观一切法,设有一法过涅槃者,亦是生灭数。若以不生灭心会一切法,“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岂得漫云塔是土木,经是纸墨邪(音义同“耶”)!急荐取可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一,莆田广化寺版92页)
关于佛一乘法,方便说二三,蕅益大师说:
《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远离、知足等法门是也。有出世上上方便:十波罗蜜、四摄、四辩、八万四千三昧、总持等是也。有不思议胜异方便:信自性中实有西方现成佛道之弥陀如来、唯心中实有庄严之极乐世界,深心弘愿,决志求生。不唯上上方便(出世间上上方便)是其资粮,将世出世一切方便(前三种方便),无非往生左券。此法门中,点铁成金手段,不历僧祇,顿阶不退,名绝待妙法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二·示王心葵》,莆田广化寺版96页)
蕅益大师膺禅、净、台、教之祖,临终时自言居“名字即佛”位。吾人观此评述《法华经》方便法门一段文字,对于世出世间,权实深浅乃至究竟的修行法要,可谓言简意赅,彻法源底;实为诸佛之心要,实为众生之指南,的的实为千古不刊之论也。(待 续)
【注 释】
[1]《十住毗婆沙论》,共三十五品。由第一初地品至第二十七略行品解释菩萨初地;由第二十八分别二地业道品至第三十五戒报品解释菩萨二地。(《大正藏》第26卷20页以下)
[2]摩伽罗鱼王:亦简作“摩竭”,此云鲸鱼。雄曰鲸,雌曰鲵。大者长十余里。庄子云:吞舟之鱼失水,则蝼蚁而能制之。(《翻译名义集》第89页,台北市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版)
[3]学者们狐疑《大乘起信论》,主要是翻译人和造论者的问题。关于翻译:一、关于翻译本论的地点,记载不一。《历代三宝记》卷一,记本论于梁太清四年译于富春陆元哲之宅,而题为扬州智恺所作的本论序文则说梁承圣三年岁次癸酉九月十日译于衡州始兴郡建兴寺。又,隋·彦琮《众经目录》卷一,则记为译于陈世。诸说不一。二、本论中有些名词术语与真谛所译经论不一致。谓被肯定为真谛所译的《摄大乘论》、《佛性论》、《金光明经·三身论》中的法身、应身、化身,或法身、受用身、变化身,在本论中则为法身、报身、应身。又,《摄大乘论》中,烦恼障、智障,在本论中则为烦恼障、智碍。三、隋·开皇十四年,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卷五,将本论编入“疑惑部”,注云“《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
被疑关于造论者的问题:一、在马鸣菩萨传记中,没有记载他造此论。二、“阿梨耶说”到无著时代才开始倡导,在龙树以前的马鸣不可能说此,又如“如来藏缘起说”,也是在龙树以后才兴起,若将此论归为马鸣所造,则有违于教理发展史实。三、唐·惠均《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谓北地的诸论师认为本论是“昔日地论师之所造”。四、贤宝《宝册钞》卷八:“《探玄记》卷三《私记》(新罗青丘珍嵩)云,马鸣《起信论》一卷,是依《渐刹经(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而造此论。”五、玄奘法师曾将此论译为梵本,后又由实叉难陀译为汉文。并谓西藏大藏经中未收此论。(以上引据于日人望月信亨《佛教大辞典》第4册3256页)
总之,这些怀疑,或有某种史实,亦均无伤于《大乘起信论》的洞开正法眼,如日辉光。其实,佛出世前,远于吠陀文化时代,《梨俱吠陀》中载《无有歌》,内容即宗唯识、十二因缘、《大乘起信论》阿赖耶识缘起思想源渊,实可上溯于此。(参见日本·木村泰贤《印度哲学宗教史》大*轮阁1981[昭和56]年版159页)
[4]修行五门:施门、戒门、忍门、精进门、止观门。
[5]成就四信:(一)信根本,乐念真如法性;(二)信佛具足无量功德;(三)信法有大利益;(四)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6]论藏:论,谓“阿毗昙”,为大迦叶尊者自结佛所说论,及阿罗汉所造诸论。(静修《教观纲宗科释》第63页,1981年天台山国清寺版)
[7]十事非法:1、以角器贮盐,隔宿而食;2、日影过中二指,仍可进食;3、于一村乞食已,复向他村更乞食;4、于住处不随众同一说戒;5、任意赞同某事不与众僧一致;6、沿习旧习,不论是否合律;7、足食已,又食生和合食物;8、饮半发酵的米、果酒类;9、衬身坐具不如律制按四周边缘;10、可以捉持金钱。
以上十事,于第二结集时,虽被依律定为非法,然而东方(毗舍离)比丘的这些作法,似乎并没有改变,终于分化成为上座部(印度西方比丘为主)、大众部(印度东方比丘为主)。
- 上一篇:《净土决疑论》讲记 九
- 下一篇:《净土决疑论》讲记 七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