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原序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原序
去年夏天,我从印度经南洋回到阔别了八年的祖国,本想在国内随缘做些佛教文化事业,可是到了十月间,内战由东北华北而漫延到长江流域。我因为不大习惯过战乱的生活,又不会应变,所以在本年二月间,就离开武昌佛学院和我心爱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去到长沙。本来还想在四、五月间再回到武昌。那晓得时势不允许;于是我就打算决定过一过行云流水的生活。在长沙先是住在龙王宫华严精舍,后来我又移住在湖南船山学社,朝夕与社长周逸(木崖)、社友向恺然,刘约真、谭云山、王仲厚、柳敏泉、朱长松诸先生,悟性、大定、自智诸法师,论道讲学,那时的情景,是其乐融融,其喜洋洋,不知人间尚有火药味!
时间如石火电光般地过去了!四月杪我便到了羊城,在六榕寺挂搭十余日。曾游光孝、海幢、大佛诸寺古迹,昔时道场庄严,今日公园马廐,殊可悲叹!一日想去朝礼虚大师驻锡过的白云寺,行到郊外,闻道已是古寺无踪迹,白云渺然去!扫兴而归。
五月初抵香港,学友巫纪文君相迎,住宝莲下院,为众结缘,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皈依三宝品》。其后,数月遍游香港所属名山教区,私心所爱者为大屿山。
六月间大埔墟慈祥、果圆二法师请讲《唯识三十论》。七月,东莲觉苑王学仁、林楞真二居士亦请讲此论。前后由黄本真与仪模笔记,听众多以印行笔记为请,遂再为修正而成斯册。
近十年来,我很少阅读中国文的佛书,尤其是大乘佛学的经论。这次讲演本论的目的,原为启示初学,一结法缘,并没有想作学术的讲解,所以讲时也没有去多翻参考书,只凭记忆,称兴而谈,故在正题之外,大谈中国和印度过去的佛法大势,以及现代思潮和佛学的关系。这样讲法也可以说是新玄谈——好像那古今大法师讲经,高登法座,先来一回谈玄说妙一样。起初恐听讲者不感兴趣,因为我自己听经是最不喜欢听谈玄说妙的。不过,这两次讲演,因为有点历史性和学术比较研究性,所以听众还不感到疲厌。
在讲解的时候,为了初学者易于了解起见,故对专门术语,在不违反原意之下,多用现代术语说明。第二编中,第一章绪论,第三章第四节的能变识的次第,和第四、五、六三章的叙言,是我加写的。其余的部分是就原笔记稍为改定而已。
凡是一种学说思想都有其历史的背景和发展,佛学亦如是,佛学的唯识学派也是如此。又,我们想要知道一种学说对人类思想生活有什么影响,或者说一种学说对人生有无价值,就必须从历史去研究,因为历史是反映人类生活思想的。我们看一种学说在过去历史上发生了多大的影响,就可以知道这学说有多大的价值。唯识学派,从三世纪至七世纪的五百年内,在印度学术思想界里,是很有势力的,它给印度哲学史上划了一个新的时代,换言之,世亲建立了新的思想;真谛、玄奘、窥基,将这学派传来中国,在六、七二世纪中的中国佛学史上也发生过极大的影响,这些星毫无可怀疑的史实。
言唯识学或曰瑜伽唯识学派,应包括说一切有部的思想,因为唯识学是从有部学说中产生出来的学说,弥勒、无著的思想也是基于有部思想的。探求唯识学中重要思想,如阿赖耶识和末那识、圆成实性、法性身土、自性涅槃、业果流转等思想;又应该探究印度六派哲学中共同的业与解脱的学说,以及吠檀多派哲学中的梵我思想;然后才可以知道唯识思想的源源本本。
唯识哲学是「有」的哲学,因为唯识学主张一切法通过「识」的关系,皆是存在的。真理是圆成实有,事相是如幻假有。唯识哲学又是「变」的哲学,因为主张一切有为诸法——宇宙万有,皆识所变。变是转变义、活动义、非常义,但要知道不动就不会「转」,也不会「变」,故变必要动。又一切有为诸法,在唯识学上也名为「行」,行就是变的意思,谓五蕴有为诸法,刹那生灭,变动不停。由此义故,说有为非常,非常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我无。由悟入无我,证得二空真如,获得二转依果。
瑜伽唯识学上说无分别智所行境界——「胜义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所谓如是境为最第一,真如无上所知边际。齐此一切正法思择,皆悉退还,不能越度」。此中所说的离言境界,就是中观学派所说的无所得正观、性空真如,天台的般若实相,贤首的事事无碍法界,禅宗的见自本性。由此,应该了解佛法上各宗各派所说的所证的,那种绝对性的真理境界是相同的,没有你高我低的,不同的只是说明的方法而已。在说明理性与殊事上,唯识学派是条理井然;中观与禅是直接简明。除了这绝对性的真理之外,还有相对的殊事。唯识是特别偏重说明相对性诸法的存在,中观与禅是特别偏重说明绝对性的性空真如。至于修证上所用的方法,除了因个性的关系,或有不同,其所证悟的境界又是相同的。因此,佛法中不论说理说行,都是殊途同归的。
本书得香港王学仁、林楞真、慈祥、果圆诸道友之助,才能迅速出版:又承老友大醒法师题封面:付印后由仪模负责校对,演培、续明二法师从旁佐助,私心甚感,统此志谢。
佛历二四九三年(公元一九五0年) 一月
叙于香江荃湾鹿野苑之明常楼
- 上一篇: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法舫法师行传
- 下一篇: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一章 绪论
- 佛学与中国文化
- 南传吉祥经
- 南传大藏经之总目录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法舫法师行传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一章 绪论
- 佛学:中国文化血液中最哲学的分子
- 佛教对人生的看法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上篇 第一章 今日研究佛学之现状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上篇 第二章 从现代思潮看唯识学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上篇 第三章 从中国佛学史看唯识学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二章 论题之建立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三章 唯识大意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四章 了境能变识(知识论)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五章 思量能变识(人生论)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六章 阿赖耶识(本体论)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七章 理性的唯识论
-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八章 实证的唯识论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