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四七第一日
四七第一日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平时不注意这个问题。人命无常,死时不分男女老少,社会上多少枉死的,如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等经常有意外发生,所以人命是脆弱的。
人身得来不容易,世上众生,在人道的究竟有多少呢?我们只看到那些庞大的动物,还有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无量无边众生,但人类有多少?很少。因此人身难得,不要自暴自弃,得人身是无量劫修十善、持五戒来的;杀人的马上堕落,不能做人了;发神经病的更麻烦,「宁可终生不悟,不可一日着魔」,着了魔就麻烦了,胡思乱想。
小西天有位尼众,读了很多书,就是执着心太重,文字障好厉害,谁都讲不过她,歪理辩驳,我问她:「看什么经?」她说:「看六祖坛经。」「经中讲些什么?」「本来无一物。」着境了!执着文字,什么境也没有,什么因果也没有,什么戒也没有,本来无一物。我平常说:这个心在眼曰见,在耳曰闻,那你就不要执死这个东西,若执着眼睛就是心,耳朵就是心,那就只见物不见心,不见灵性;眼睛与耳朵是物不是心,用功不要弄错,错了就麻烦呀!
为什么要回光返照呢?反闻闻自性,反观观自心,要明心见性,迷了性就变成了心,悟了心就变成了性,心与性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心在操作。你想做什么?我想成佛,那你就要多拜佛,多看经书,但光拜佛光看经书是成不了佛的,你看释迦佛他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还不是要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你们研究教理,道理归道理,用功不在书本上,书本没什么作用的,要反闻闻自性,反观观自心。
你们一天到晚管好自己的妙明真心,不要向外驰求,一切都是无常的。昨天热得要命,今天又冷又下雨,变化无常;人跟气候一样,遇到好环境就见异思迁,喜欢追求,遇到不好的就烦恼或愤愤不平。昨天那位比丘尼就是这样,她带来的那个徒弟,本来是师父的徒弟,到她那里便成了她的徒弟,所以别人说她不对,徒弟一天到晚跟着她,自己找烦恼,别人也烦恼,这就是迷,被境界所迷就真可怜了!
我们一天到晚都要观察,你走路时观察「拖死尸是谁」,有心在指挥,如果你没有心怎知走路?腿不是心,手不是心,但心不离身,心不离口,六根门头的出入都是心的作用。我们现在很多事情都被境界牵着走,若要自己做得主,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腿子不痛了,散乱心没有了,这就是清净的境界,就有定力了。
有人问祖师:「心以什么为主?」祖师说:「心以觉为主。」觉就是觉察,觉察反观「念佛是谁」这个东西。心里没有觉悟,就是生死,就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以什么为根呢?以贪嗔痴为根。你贪睡就是懒,睡多了生病生烦恼。两人同住一房间,你要看书他要睡觉,你要静他要动,两个人就产生无明烦恼。猫生了小猫,一天到晚守着它不动,这就是痴爱小的;鸟在树上做巢生小鸟,到外头去找食物来喂小鸟,小鸟长大了离巢高飞,这就是无明烦恼,这就是贪瞋痴,一切众生都是如此。
成佛是以觉悟为根本,我们现在就是没有觉悟。戒就是戒你的妄想,你坐在禅堂里什么戒都持好了,根本不存在什么戒不戒,根本没有打妄想的地方;出了禅堂六根向外攀缘,一切都是妄见。你不动,没有因也就没有果,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因此要时时刻刻觉察。小乘是「自觉」,大乘是「自觉觉他」,佛是「觉行圆满」。
释迦佛在雪山修行,六年参学外道,最终发现婆罗门所修之苦行是不究竟的,最究竟的是禅。像我们在禅堂参话头是不立文字,立地成佛,当下就明白了自己的心,有如风吹云散,亳光满天,一天到晚身心安乐,自由自在,你走我也走,你睡我也睡,你做我也做,一点烦恼也没有。有的就不行,被障碍了,这也烦恼那也烦恼,坐也不是睡也不是,被妄想所牵,被境风所转。那位尼众就是一天到晚想想想,想得人也糊里糊涂就出事了,所以我们不要去想,不要去求开悟求成佛,只要好好地盯着自己,不离自性,不离开自己的清净妙明真性。
经过一段时间在禅堂里打坐观察,坐下来有定力、有力量、不动摇,这就是功夫了。过去的祖师,香一点燃他就走了,圆寂了,这就是功夫;有的一入定,就没有一点念头,寸丝不挂,要走就走,鬼神找不到,连佛也看不见。所以你要懂得这些东西,祖师所讲的《语录》要好好去体会。
我们不要求神通,神通也是虚幻的,到了那个境界自然有神通。有求就不行,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你求它干什么呢?心明亮了就有神通,心里黑暗哪来神通呢?身心静透了,自然有神通,不须去求,有了神通也不要生欢喜心,执着它则被它所转也不行,所谓一句话头如上方宝剑,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寸丝不挂,只有一句话头提起,什么也不管它,天例下来压你不死的!
公案很多,讲不完的,都是要你自己好好用功。提起话头来——参!
- 上一篇: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三七第七日
- 下一篇: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五七第四日
- 投胎是个大问题,信愿坚固就不会走错路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修炼你的福德因缘,否则无法往生极乐
- 拜佛真的就能消除业障吗?
- 不传之法的秘密就是看好自己,就是回光返照!
- 生死这个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
- 佛源老和尚开示中秋普茶
- 不紧点严点,成不了才的,严师出高徒!
- 佛教中的“打妄想”是指什么?
- 管好自己,好好地学习,好好地用功
- 好好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一点也不空!
- 修行用功要靠觉悟
-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初七第一日
-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初七第二日
-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初七第三日
-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初七第四日
-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初七第五日
-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初七第六日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