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小止观》讲记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我们把总论再讲一下,就是刚才讲到为什么要学静坐?静坐能产生如何的功效?我们还是用书的方式,把这观念重新消一下:正文P.1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我们想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了!现在很多人,我们劝他学佛修行,他回答:心好就好!为什么一定要归依?为什么一定要吃素?为什么一定要学佛打坐呢?心好就好了!这句话虽然没错,但我们可以反问他一句话:心好!如何才叫做好呢?
¨ 何谓心好?
每个人对好的定义不一样,那些杀人犯也认为他杀得理直气壮的,他也不觉得他错,而认为是他该作的事情,这事情好不好?牵涉到我们个人的判断。就像:基督教所认为的好,就是要信天主才是好,其它的都不好!世间人认为要赚钱,赚愈多愈好!所以怎样叫做好?你要有正确的佛法的知见,才知道它怎样叫做好。
自净其意的净,我们简单讲:就是一般人讲的心好。心怎么才叫做好?如果没有经过一种很深刻的思考甚至深刻的体验,我们不知道怎样才叫好?第二个更现实是:你知道何谓好,就好了吗?那更遥远哩!对不对?我们知道不要生气,结果你还是生气;知道不应该贪,结果贪心就是没办法把它摆下!所以说心好就好,我们承认!但你知道何谓好吗?你能够真的叫你自己好吗?不可能!所以好,要有好的理论作引导,而且要有好的方法去修正,才有可能慢慢好的。
所以如果不经过佛法智慧的引导,不经过深切扎实的修行,要心好!只是一种口号,没有意义也!要真正下过功夫,才知道何谓好!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没有错,坏事不要做,好事多做,真正要做得到,要有佛法的正确观念与知见以及修行的功夫,这样才是所谓的佛教。
所以自净其意,可以讲得比较浅,也可以讲得很深,讲的深─像大乘、空宗、有宗、小乘、天台、华严愈讲愈深。你要说好,不是那么容易定义能够掌握的,要经过很深刻的修行才能确定。其次我们看:
夫泥洹真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泥洹就是佛法最后所求的目的,或者翻译为涅槃,涅槃平常我们是翻译作圆寂。圆是圆满;寂是寂灭。很多人了解到涅槃,只是了解到寂灭,而没有了解到圆满;要圆满而寂灭,才叫做涅槃;所以圆满是要在理、事都能够做得很圆满,这以后我们会再详细的了解。要达到佛法最后的目的,也就是刚才所讲的禅定静坐,最初禅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则伏结之初门,观则断惑之正要。
¨ 止观
结就是烦恼障的意思,我们刚才说到,有人身体状况不好,气血不顺,他就会有很多情绪,对不对?所以我们常讲:这个人打结了,而且这个结可能在身体的某个地方。有人说:这个人头脑好象不通了。真的就是不通,线路不通,就是想不出来。所以用打坐的方法,能够把烦恼结、身体的结疏通,因为身体有结,所以心里也有结;因为心里有结,所以身体也有障碍,身心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要用定、用静的方法来疏通这个结,来使刚才所讲的业障习气像水中这些沙子能够沈淀,沉淀之后身心才能静,才能清楚明亮。
观,其实就是指智慧。众生的烦恼,其实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贪瞋痴的烦恼;一种是知见上的迷惑,所谓的常、乐、我、净,这些观念上的错误,因为观念上的错误,才会产生不好的行为;因为不好的行为,才会造成身心上种种的结。因此佛法最重要的,是在于澄清一些基本的观念,观念清楚,结就自然能够慢慢消掉,而烦恼亦会慢慢消掉。
佛称为觉悟。觉悟到什么?觉悟到我们这个迷惑的根本。这也就说:止观是指定慧而言,有止有观才能使定慧能够圆满成就。正文P.1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质
刚才讲到修定对五蕴─色、受、想、行、识都能有所助益。爱养心识之善质,我们可以从刚才所讲受、想、行、识的变化去分析,「受」能够让情绪能够稳定;「想」让思想、记忆、判断能够圆满;「行、识」─使意志能够集中,智慧能够增长,这是从正面讲的,对不对?伏结之初门,只是消极说能够把这些烦恼结消掉;爱养心识,是指从正面能得到如何的好处而讲的。
¨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跟断惑之正要,刚好是一正一反,反的能够断,正的这些正见才能体会出来,也就说当我们心如止水、心如明镜的时候,才能看到这世界的真相;如果一盆水很脏或水很不稳定,所有世界的景相在里面都产生偏差而变形了,我们就看不到这世间的真相!所以观是策发神解之妙术,这是止之后观照这个理,观照事就能够看得清楚、客观而公正!
止是禅定之胜因,观即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止是禅定是胜因,观即智慧之由藉。是指定慧二门,所以对修行而言,不出定慧二法,有人也许会问:佛法不是讲,戒定慧吗?其实可以用定慧来说明。我们现在花一点时间,把戒定慧三学的关系说明一下。有一种说法,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种讲法很普遍,但这种讲法并不是很圆满的。
¨ 三学关系
我们现在以戒开始先讲:
(一)戒为何能生定?心能够定,最重要的是我们心中要能够问心无愧,以佛法最重要而言,就是问心无愧,心才能定。我们常讲:『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如果亏心事做多,一忙的时候还不觉得,一静下来的时候,他就会自己不安了,所以人如果没有好好守戒,你心真的要定,业障就来了!过去所做的这些坏事,影像就不断地出现,你就没办法安坐,也有很多人希望好好修行,但是他的业障就现行了;所以要有戒的基础,才能修定,这是从戒而讲定。再从戒而讲慧,慧就是没有烦恼。戒行不好者,心不能安,心不能安,怎么可能没有烦恼,所以要有戒才能成就定慧。这是以戒为基础,讲定慧。
(二)以定为基础讲戒跟慧:有时候我们心里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如果业障习气一来,你就做不得主,对不对?刚刚说:我们对佛法的了解其实也算不少,为何不能表现得很好?因为有业障在,所以要用定的方法,才能降伏业障习气,才能守好该守的戒。所以这时候反而是由定来成就戒,人在定中是不可能犯戒的,在定中没有贪瞋痴的烦恼,当然不可能犯戒的,所以讲到定共戒,讲到道共戒,由定而能够守戒;由定发慧,这我们刚才已讲过了!
(三)以慧而言讲戒:无智慧者,根本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不该做;释迦牟尼佛是成道之后才开始制戒的,再为后来这些比丘、比丘尼定戒,所以戒是什么?就是遵守智慧的原则,表现我们的身心行为,没有智慧引导,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所以要有慧才能真正的守戒,否则那种戒就变成为一种束缚。不能从内在体会这些法,只是从戒去守,就变成束缚,很多人就觉得变成很不自在,所以要有慧才能有真正的戒。
那由慧而能够定呢?有很多人常问:我的心要怎么收摄?我说:你要收到那里呢?收到口袋里吗?要收在什么地方?其实就禅而言,心没有收摄的问题,只是不要攀缘、不打妄想就好了!
佛法所讲的,心本来就是心包太虚,心遍一切处!所以没有要把它收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只是我们一直处于妄想执着里打转,所以要暂时把这些境界隔开,使我们不要产生攀缘。反之,如果你的心不攀缘,心放在哪里就不是问题。所以一个有智慧者知道,世间本来是如梦如幻的!就不会产生一些妄想,自然就不会产生攀缘,所以在任何状况心都能够在定中,这是由慧讲到定。三学─不管是从何开始或从定慧入门,最后一定是三个都能够圆满,才是所谓的佛法。偏于定、偏于慧、或者偏于戒,都不是圆满的。
所以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所以真正能够成就定跟慧,才能对自己有帮助,才能去帮助别人。
故法华经云: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 以此度众生,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我想这文字很清楚!
故经云: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 如果放眼看今天的台湾佛教:
(1)修信愿者多,尤其表现在净土法门;就是要信佛、拜佛、拜忏,在很多的仪轨上花很多时间,重信愿的,在整个佛教占了很大的部份;但信愿不足以表现佛法的特色,因为其它的宗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他们一样是有信愿。你说:你是到天堂去,我们是到极乐世界去!他们说一样嘛!还是有地方去,还是有主可以依嘛!所以单单强调信愿,不是佛法的特色。
(2)另外有一些人是偏重于福德方面的培养,是说做一些善事,善事其它的人,其它的宗教也在做,所以也不足以表现佛法的特色。
(3)所以只有真正的定,尤其是智慧,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所以我们看目前在整个台湾佛教,因为偏重于修信愿、修福德者很多,所以好象佛教徒有很多;但真正有正知正见的不会太多;有正知正见,以及找到正确的修行法门的人就更少!所以我们要学佛,尤其已经出家了,要真正掌握我们该努力地方向。我们信愿其实已有了,如果没有真正的信愿,你不可能到佛学院念书,不可能出家,有了信愿之后,就要进一步修定慧;如果你只有信愿,没有修定慧,等于只是把根扎下去而已,不进一步求开花结果,所以真正入了佛门之后,在于修定慧,定慧成就了,可庄严自己又可度众生。
所以这句话『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反正都是偏差的。我们刚才又讲到:福德,如果没有智慧而修福德,是有漏的福德;我们今天也看到很多人,他们也做善事但人家讨厌他,对不对?他做了很多事情,他家还怨他,为什么?他自己也做了很辛苦。为什么?因为没有智慧!因为他都用自己的观念去做善事,认为你这个人应该吃什么药?他不吃啊!吃得很辛苦;你这人应该做什么事情,应该如何?我们刚才讲到,因为自我中心太重!虽说善事,但不能很细心的了解别人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所以不能做好善事,或者做过之后,就有这种我已经替你做善事啊!我对你有恩、对你有德,对你怎样子!这样的观念会造成别人的负担。
所以如果没有真正的定慧要修福德,即使修的很辛苦,还是很有限的,因为是有漏的;反之,有定慧成就者,不用刻意修福德,他的福德很自然就愈来愈多!为什么?因为福德的大小跟心量有很大的关系,心量愈大的人,福德自然就广。那么,心量如何才能广大?跟观念有关;观念清楚了!业障消除了!心量就自然能够大、能够广。所以就我的观念而言,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福慧双修没有错!但福慧,不是各别来修的,说现在修福,等一下修慧,不是这样子!有智慧者,自然能够以他的智慧去成就他的福德,因为有智慧者,自然能够表现出慈悲,自然能够表现出对众生的关怀,而且他所做所为,一定对人家有帮助,所以自然能使福德慢慢圆满,也就说福慧双修是一个大原则,但下手处,我认为还是从定慧里去下手,比较根本。
愚狂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可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真正的佛法是讲中道;偏于定或偏于慧、偏修福德、偏修信愿,都是偏一边!真正的佛法要使这些都能圆满而统一,这才是真正的佛,才是真正的果。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 定、慧、果位、之间
声闻如果就原始的意义来讲:是指听闻佛法者,都是声闻,大乘菩萨其实也是声闻,因为也是听闻佛法的。为什么讲声闻之人,定力多故?因为在传统上认为小乘人都是比较自私的、比较封闭,所以不见佛性;何谓佛性?恐怕各家各派的说法不太一样!但我们可以说见不到圆满的果位,因为他只有定,不能够证圆满的果位称为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十住,我想各位都可以了解何谓十住菩萨。我们常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我们以佛法所讲的信解行证来了解何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信─十信:指信心。
解─十住:住是指住于理,我们对佛法有深切的信心是不够的,进一步要能够了解这个理,而且使这个理住在心中;如果这个理能够住在心中,表示这个理能够掌握的很清楚,而且不会忘失,不会退转,这才叫做住。有时候我们好象懂了,过了一段时间又不懂了,这不叫住。所以我们讲到真正的住,刚才讲解有两种:一是解慧,一是证慧,此指解慧而言,十住。
行─十行、十回向:我们最初修行大部份是以自修、自利为出发点,如果只是单单自修而言,不可能证得圆满的果位,一定要从自而他,从理而事,才能圆满,所以回向─我们知道是回自向他、回理向事。这样才能慢慢圆满。所以十行,十回向,都是指行而言;但前者偏重于自修、自利;后者偏重于利他。
证─十地就是证的意思。我们常讲:『见一分佛性,证一分法身』,就是初地;见二分佛性,证二分法身,就是二地。证得愈圆满,就是从初地可以慢慢到十地,一到十,只是圆满层次的差别,也就说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刚好可以用信解行证来说明得蛮清楚的。
所以十住菩萨是解,对佛理能够解,但因为修行的力量不够,所以虽见佛性,而不明了。知道有佛、有圆满,但因为修行不够,所以不能亲自体悟,而不明了!最后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要定慧等持,有定有慧。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慢慢到了十地,才能定慧等持,才能了了,见于佛性,见于佛果。
此而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也,行人修因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旨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这也就说,真正的学佛,真正修行,一定是从止观去入门的。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
所以,止观法门,可以讲得很浅,也可以讲得很深。讲的深─到最后成佛才算圆满;讲浅─刚开始如何盘腿?如何调身?如何调心?我们这次的《小止观》是从浅,从最基本的讲起。
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
真正的佛法是行的功夫比较难,要了解佛法其实并不难。以我个人所体验的,佛法其实很单纯,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复杂,可是你要做的好,不简单!我常说:就像我们投篮一样!我们都知道篮框就在哪里!但没有经过很深刻的练习,你就是一投,还是在外面打转;佛法常讲得很简单:放下!提起,就是几句话,你还是放不下,提不起功夫。所以真正难的,不在于佛理的明了,而在于我们行持的功夫不够!我个人为什么后来会修禅,会以静坐作为我个人主要的行门功课,这牵涉到我个人修学的历程。
在我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看经、看论、看到后来我觉得说,再看下去也没有用,因为观念大概差不多了,到某种地步之后,好象在文字里面,且已形成一个系统,但没办法做更进一步的突破,我再看很多经,好象也没多大的用处,所以我想现在再做其它的事情,不是光靠看经就可以的,一定要从实修下手。最初我看到人家在打坐、念佛,我都说盲修瞎练!盲修瞎练!你什么也不懂跟人家坐,装模作样,就像我们常说葫芦,很多人都像依样画葫芦一样,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壳子而已!如果我们真的不能够深入佛理,就在这些地方做,真的依样画葫芦;但如果对于理下了一番功夫之后,你觉得理已经把握住,不能再进步,就是行持的功夫不够!
因此我才会想,应该比较专心做行持的功夫,因此才能亲近家师,然后学打坐,进禅堂。当然,在经过一番的打坐、参禅之后,所感受到的佛法跟以前感受不一样!以前也可以讲得很多、很圆满!但感觉上重点比较没办法抓得很稳。经过打坐之后,会感受到的更清楚,刚才讲到是:很多人的知见听了很多,但一盘散沙,对不对?为什么?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它去沉淀、结晶;沉淀结晶的功夫是靠定,不是靠动,很多人用思考,想、想、想!你再怎么思考,都是在片断里作功夫,要用静的方法,让它自然沉淀、让它自然的去结合、去统合;所以当经过修行的方法,使我们片断的对佛法的这些名相、知识,经过统合之后,所见到的佛法绝对会不一样!我也常跟人家讲:我看的佛经、佛论,不算很多;比一般有些人专门看佛经的,不算很多;但我自认为比别人好一点的是能够通、能够化。主要是从修行上的体验,而能够通、能够化。所以我还是希望,我们既然能够学佛出家,应该在自己的行持上,多下一点功夫!
若心称言旨于一瞬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侧!
如果一瞬间能够跟佛法相应,那你的智慧就能无穷无尽了!我们很多人说佛经有六千多卷,这么多啊!但我们可以回想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顿悟,也只是一瞬间而已,你为什么不去学那一瞬间,而要去学那六千多卷,多么累!其实他真正了解的一瞬间,就能把世间法跟佛法统合起来!智证无量,经过行持,然后才能统合,所以其实佛法不是很复杂,对不对?因为一瞬间就知道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花了这么多的时间,而不知道呢?所以我们今天为止,还有经、论,还有善知识,跟释迦牟尼佛当时一个人,好象已经好很多了;可是事实上我们还是不知道,所以这里讲到:在一瞬间跟佛法相应,对于整个佛法能够掌握住,你看什么经论都好象在说你自己家中的事一样!当然就很清楚,很贴切!
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已何益者哉!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要自己去修行、去证、去悟的。所以我们提到一些修行的观念,打坐─很多人很希望在打坐的时候得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感受变化,但我常说:如果你在蒲团上坐得很好,这不是真功夫;因为一下坐就不见了,下次你再打坐时,不知道到那里去了。所以很多人喜欢追求这些神秘的体验,没有也烦恼─别人有我没有;有也烦恼─为什么?因为一下子就不见了;真正的功夫,是打坐一年、半年之后,我们的身心起变化了!我们任何一个时刻,好象都不觉得进步,但经过半年、一年之后,会觉得我们的情绪比较稳定了,观念比较开朗了,这样的进步,才是真进步!因为不会一下子不见了!反而是更稳定、更现实的;这也就说真正修行的功夫,真的是日积月累的,我们现代人,都希望快餐、速成,讲什么顿悟,这最后都是害人的,因为不肯老实去做功夫,只是想顿悟,很多时候很容易被这些鬼、神所利用。所以我们也不要想,我打坐老半天,没有什么变化,便以为不是这根器,其实不会,如果你老实坐上半年、一年之后,身心慢慢变化,那种变化是不知不觉的,这样过一些时日,我们慢慢就能有佛法的一些体会跟体验。
今天主要是就观念而言,下次在廿五方便中,直接讲调和,讲打坐的基本姿势、打坐的方法,打坐要注意的。第一具缘,第二呵欲,第三去盖这也是属于观念的问题,慢慢讲没有关系。也就说我希望能把基本的观念讲清楚之后,就讲一些坐的基本的方法,坐的姿势,在下次讲过之后,大家就可以自己坐了,慢慢坐,会有一些问题,我们再慢慢深入、讨论。所以下一次上课,我们是在禅堂里面讲,基本的东西─蒲团、毛巾稍微准备一下!大家下次上课之前,请先把调和第四的部分看一下!这样讲课,会顺一点!
具缘第一 呵欲第二 弃盖第三 调和第四
方便行第五 正修行第六 善根发第七 觉知魔事第八
治病患第九 证果第十
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禅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行之,可以安心免难,发生定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讲记 禅定静坐的观念
-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讲记 打坐之姿势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