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书信集 贰、述怀篇
【贰、述怀篇】
一、慧净述怀
我身烦恼重无戒无定慧虽修种种行无一能成就
如此愚恶人必堕地狱机弥陀愍念我为我发弘愿
五劫之思惟永劫积苦行我若不生者誓不成正觉
今既悟此事不疑不迟虑一念心归命弥陀光摄取
佛入我心中我住光明里犹如火烧木一体不相离
一九八九年春
二、不论如何
不论如何,弥陀救度,犹如金刚,永不改变。
不论如何,弥陀念我,如母忆子,永不舍离。
不论如何,弥陀时刻,与我同在,永不嫌弃。
不论如何,造恶众生,需要弥陀,慈悲救度。
不论众生,如何污秽不净、虚假谄曲,弥陀救度,永不改变。
不论众生,如何贪爱瞋憎、愚痴狂恶,弥陀救度,永不改变。
不论众生,如何罪深障重、苦恼强盛,弥陀救度,永不改变。
不论众生,如何五逆谤法,缺乏修行,弥陀救度,永不改变。
因有弥陀,使人安心,使人希望,使人善良。
因为不论如何,不论如何,
南无阿弥陀佛都必救度。
南无阿弥陀佛都必救度。
三、与佛同在
四、为弥陀尽形寿
以和为贵
以忍为高
不以苦为苦
不以难为难
为弥陀尽形寿
为弥陀献身命
带众生出轮回
带众生归故乡
五、示法友往外地弘法前夕
生活 —— 简单,朴素。
语言 —— 诚恳,和蔼。
威仪 —— 安详,稳重。
凡事感恩,不论顺逆。
凡事真心,诚能感人。
直言直行,无有谄曲。
奉行谦敬,不起慢心。
不好奇,不攀缘,不巴结信众。
不购置身外之物,不托信众购物。
不任意收受信众供养。
凡与人言,不谈世事。
与女众说话,不可言笑,不可过近,不可过久。
不听轻音乐,不听流行歌曲,闲时应以念佛为事。
上街不东张西望,不涉足繁华场所。
饮食简便,少上餐馆。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
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六、示同参书
玉不琢不成器,玉愈磨愈光。
责善者,朋友之道也。
偶有过犯,要「立即」、「断然」地承认,莫找理由掩饰,此能养德。
无过德也,过而能发露亦德也,皆受人敬重。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旁人眼光雪亮。
守大体 —— 此言此行可言可行否?不可则止。
有分寸 —— 若可言可行,亦适可而止。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此言此行,护法神欢喜赞叹否?
谦受益,满招损,谦卦六爻皆吉。
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古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弃子之骄态与多欲,此皆无益于子之身。」
有一位道德家遇到庄松而言:「娑婆苦境,人当忍辱。」
庄松曰:「承蒙教益,非常感谢;可悲的是我不一样,不是我忍辱,是请人家忍辱我;若人不宽谅我,我虽碎身也不足酬还。」
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功多者常轻傲,有过者常戒惧。
守口莫犯,慈念众生;
直心无伪,加厚于人。
虽有名誉,其心常等;
虽闻恶名,心亦不恼。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以待己之心待人,
以责人之心责己。
学佛大悲心。
七、示同修病中书
(之一)
病者善知识也,我依此病故,深生道心。亦依此病故,知无自力,唯有放开双手,任凭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净二○○四年四月十五日
(之二)
众生受大苦,悉是佛之苦,恒时欲利益,犹如一子故。
盲聋不见父,父母常见子;众生虽不见,实在弥陀前。
净二○○四年四月十六日晨
(之三)
不知我病之重,则不能感谢高明的医生。不知烦恼病重,则不能感谢释迦、弥陀、善知识的深恩。
庆哉我身之病!
越感自身苦,越愍同苦人;越生悲愍心,越知弥陀佛。
知悲者,能悟佛之慈悲。
喜哉我心之病!
净二○○四年四月十六日午
八、弥陀讲堂缘起
弥陀本愿主动平等无条件
众生念佛至心信乐欲往生
夫,久远实成之本师本佛,为拯救十方众生之常没常流;示现法藏比丘,超发四十八愿。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愿行成就,功德圆满。成为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自在无碍之南无阿弥陀佛;身遍、心遍、无碍遍,浩浩荡荡存在于宇宙之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救度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之任何众生。众生得闻弥陀本愿,愿生彼国,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无不乘佛愿力,皆得往生,齐同不退。免生死无常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妙乐。
如是既殊胜又简易之本愿,十方三世,诸佛虽多,尚未曾有;是以弥陀本愿,名为「超世别愿」、「逾诸佛愿」。法门虽多,唯有弥陀超世本愿,方能度尽十方众生;以故,十方三世诸佛之出现世间,必以弘扬弥陀本愿为其本怀。是故释尊于 《无量寿经》,欲说本愿之前,先于〈序分〉宣告而言:「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既说本愿之后,复于〈流通分〉立誓而言:「经道灭尽,特留此经。」因此,宣说弥陀本愿之 《无量寿经》,亦名为「佛本怀经」、「佛特留经」。以佛本怀故,凡弘扬弥陀本愿者,十方诸佛皆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欢喜赞叹,护念不舍。
此本愿法门,印度者龙树、天亲,特为立论阐扬;中国者昙鸾、道绰、善导,亦皆著书弘传;日本者源信、法然,专门开宗立教而广布;以上诸祖,或是弥陀示现,或为菩萨再来。今,台湾省者:现有台中县潭子乡之佛子释信愿,堪为佛门龙象,净宗义虎;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禀承慧净之余绪,抱悲愍之怀,发广大之志, 「以弥陀佛愿为己愿,以善导师心为己心」;「誓弘本愿传三世,愿布名号遍十方」。所谓「道业有成,龙天推出」,今,时节因缘已到,得蒙四众护持,十方捐输,于本乡之兴华一路,购此良地。欲建讲堂,专弘弥陀本愿;提倡念佛,导归极乐家乡。且秉持佛门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之旨,设立 「助念团」、「法物流通处」、「儿童读经班」、「急难救助基金」等,以期济世利物,净化人群。
世间之事,因缘具足则成,因缘互缺则败,佛教道场亦然。是以,仰祈弥陀诸佛加持,菩萨龙天拥护。并恳请社会贤达,十方善信,发菩提心,行方便事,舍世间不坚之资财,培出世无尽之福慧:使讲堂早日完成,众生齐蒙救恩。将见佛天云护,吉庆骈臻;富寿康宁,子孙贤贵。
南无阿弥陀佛
弥陀讲堂导师释慧净率弟子信愿暨众莲友谨立
佛历二五四四年弥陀佛诞十一月十七日
- 上一篇:慧净法师书信集 简介 编者序
- 下一篇: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简介 编者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