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 九

  佛法修学概要(九)

  净界法师主讲

  (二)增长不增长业。

  这一科讲到戊三、业果种类。第一科讲业的种类。第二科讲果报的种类。业的种类分成三段。第一段讲善不善无记业。这是第二段增长不增长业。

  「起造诸业,令业种子增长者,谓之增长业;若虽起身语等业,而不令业种子增长者,谓之不增长业。增长业定受异熟果,不增长业不定受异熟果。」

  什么是增长业?起造诸业。我们身口意的活动,在整个业的造作当中,业的势力很强大,能够使令我们阿赖耶识善恶种子的势力增长,这个叫做增长业。这个势力强大,它能够增加我们善业或恶业的力量,这种业力叫增长业。

  若虽起身语意等业,而不令业种子增长者,谓之不增长业。另外一种情况是说,我们身体虽然有活动,或者嘴巴也讲话,意业也是有起心动念。但是这个业的势力非常的薄弱,它不足以使我们善恶业的种子增长,这样子叫不增长业。它没有增长善恶业的功能。

  增长业定受异熟果。假设我们造的业力是属于增长业,这个业力一定会影响我们三界的果报。它是「定」,决定。

  假若它不属于增长业,不定受异熟果,不决定,可能是会,可能是不会。这个地方的不定,多分来说是不会受果报。这个不增长业如果你不再去增长它,这个业力,它不足以去得果报。

  「不增长业依【瑜伽师地论】列有十种:『一、梦所作业。二、无知所作业。三、无故思所作业。四、不利不数所作业。五、狂乱所作业。六、失念所作业。七、非乐欲所作业。八、自性无记业。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除上十种,其余诸业,皆有增进长养业种之力量,名为增长业。」

  根据【瑜伽师地论】列出十种不增长业的情况。一、梦所作业。我们在睡梦当中也会造很多的业,可能会造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也可能会造一些在梦中诵经、念佛、做一些布施持戒的善业。但是在梦中所做的业都是不增长业。它不能决定我们的果报,它没有那个力量,来决定我们来生的果报。它业力太薄弱。这个梦中所作业,指的是在睡梦之中的独头意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都不活动,只有第六意识。为什么独头意识在梦中是不增长业?因为在梦中的时候,第六意识的形象是暗钝的。虽然我们在打坐止观的时候,也是独头意识。也是第六意识来分别法义,但是那个时候是清醒的,第六意识的功能是明了的。这个梦中意识就是有点像畜生道那个意识,畜生道整个生命当中,它的心识都是暗钝愚痴的,心识不明了。所以畜生道造的业是不能得果报的。梦中意识亦复如是。因为作梦当中意识太暗钝了,所以造善造恶不足以去得果报。假若我们从梦中醒过来,醒过来是说,你已经听到外面的声音了。虽然你还在睡觉,但是你已经隐约听到外面的声音。换句话说,已经不是独头意识,可能是五具意识。第六意识有耳识,就不是梦中意识。醒过来以后,你对于梦中的境界加以追忆、随喜,从这个时候开始落入增长业。就是说你醒过来以后,对于你梦中所造的善恶业,开始随喜,去回忆它。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落入增长业。梦所作业是完全要在梦中。不过我们修行人对梦境要注意,看了凡四训的意思,尤其是修忏的人,要注意梦境的变化。你经常作梦,梦一些颠倒的境界、黑暗的境界,从高处往下坠,这个都是不吉祥的境界。你要梦到光明的、吐出秽物,从地上往空中飞、轻飘的,这梦境就是好的,消业障的。虽然梦境本身不能决定我们的果报,但是从梦境当中可以观察到自己业力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出来的。

  二、无知所作业。第二种不增长业是你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可能你被催眠了。被魔术师所催眠、或者被鬼神所迷惑,或者是药物,特别的药物所迷惑,使另你失去正常的知觉。这种情况所造的善恶业都是不增长业。无知,在没有知觉情况下所造的业。

  三、无故思所作业。「思」是一个心所有法,就是令心造作。我们这一念心在所缘境当中,一次一次的去观察分别,一种造作叫作「思」。「思」有三种次第,一个是审虑思,对所缘境的一种考虑,这件事是对的呢?错的呢?要不要做呢?是一种审虑的阶段。这个心是不决定的。第二个决定思。经过审虑以后,思心所变成一个决定的情况,叫决定思。第三个动发胜思。到动发胜思的时候,思的势力就决定了,一定要造作了。而到了动发胜思带动的业力就是很强大的业力,一定是增长业。这种情况是你没有经过思心所的范围就去做了,讲一句白话来说,不是故意的。这件事情在事前没有经过你的分别、没有经过你的观察。举一个例子,我去散步,踩到地上的昆虫,我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换句话说,我踩死它的整个行为,没有思心所的成分在里面,完全不是故意的。这种情况不能使令你到三恶道去,只会影响到你跟他的一个别报。因为这个是无故思。无故思的情况下业力是很薄弱的,它不足以影响你的三界总报。

  四、不利及不数所作业。不利跟不数中间要加一个及,两个都要具足。你造这个业的情况之下,你的心不是很猛力。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主动的。在这个环境之下,在那个因缘之下,透过别人的劝说,勉强去做。做了以后,马上忏悔,一生中只造了一次,不是去数数的造作。你造的时候也不是有心去造的,是在这个环境之下逼不得已,造了以后,你深重的忏悔,下定决心永远不在造作了,一生只造一次。在一种不利的情况,在一个不是数数造业的情况下,这种业也是落入不增长业。它也不足以影响你的三界总报。

  五、狂乱所作业。精神错乱,已经不能够分别这个人是谁?那个人是谁?在律宗说,精神错乱,看到火以为是黄金,会去抓这个火。这种情况所造的善恶业,都是不增长业。在律宗,精神错乱所造的罪是不结罪的。

  六、失念所作业。念也是心所有法。「念」是心于所缘,铭记不忘。把它记住不忘失。譬如说,我持八关斋戒,过午不食。平常很注意这件事情,但是突然间今天忘掉了。因为你是一时的忘失,不是在放逸的状态之下。你是平常经常在持的,只是今天突然间忘掉了,所犯的业也是不增长业。一时的失念,一时的忘失,不是长时间的放逸情况之下而造成的。这样子也是不增长业。

  七、非乐欲所作业。你做这件事情,不是你心中的意愿。不是你的意愿,你怎么做呢?说我是被国王、盗贼所逼迫。从头到尾完全没有这样的意念。这个就是非乐欲所作业。假设你刚开始的时候是被强迫,但是做到一半,开始有意愿了,起欢喜心了,从这个时候落入增长业。从头到尾完全没有任何的欲乐,完全被逼迫的情况,这种业是落入不增长业。孔子的传记,孔子周游列国,他先到卫国。卫灵公很尊重孔夫子,给他很多的俸禄。但是卫灵公毕竟是个昏君。他听他的夫人南子的话,这个夫人是个放逸的女人。他劝他的夫君不要重用孔子,讲了孔子很多的坏话。卫灵公只是供养孔子,但不去重用他。孔子想,我周游列国的目的是要实践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是来接受供养的,志不在此,就离开了卫国。到其他的国家去,施展他的抱负。到卫国边境的时候,发现有些盗贼集合在那个地方,准备要叛乱,要去攻打卫国。孔夫子觉得说,君臣的名份是固定的,做臣子的不能去打这个君王。他就回到卫国告诉卫灵公请他注意。他回去的时候被盗贼包围了,问:你要去那里?孔子说:我要回到卫国去。他说:你不可以回去。回去,你把我们情况跟卫灵公讲,我们大家就完蛋。他就恐吓孔子说:你要到卫国去,我就把你困住不让你走。孔子说:好,我不到卫国去,我到其他国家去。孔子就离开。离开以后,这时候子路驾车。孔子说:我们到卫国去。子路说:夫子,我们刚刚答应人家的事情可以反悔吗?孔夫子说:这种强迫的盟誓是不必遵守的。所谓的盟誓是双方面心甘情愿,共同的意愿结的,才叫作盟誓。拿着刀子来恐吓我,不能构成盟誓。我看这段的时候,孔夫子有智慧。他后来赶回去告诉卫灵公,卫灵公就把盗贼消灭掉。因为一个国家的安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五伦是很重要的。虽然对于乱臣贼子,一时的伤害。但是它能够使令天下,大家能够知道伦常。对众生来说,有一个生活的标准,长久来说还是重要的。

  孔夫子很多作为,譬如说,祭祀的时候要杀羊。有人就说,杀羊有伤慈悲心。孔夫子说:你爱这只羊,但是我爱这个礼。因为古时候的人,道统的维持,有一定的制度。

  非乐欲所作业,这个业的行为,虽然你做了,但是不是出自你心中的意愿,这个业的力量不足以影响你的总报。

  八、自性无记业。非善非恶。去散步、剪指甲、剪头发,这种业也不是善也不是恶,这种业,我们一生做很多很多。这种业不能影响我们整个果报的。不能影响三界果报的。这八个都是属于不增长业,九到十是修行的事情。

  九、悔所损业。你曾经造了一个很重大的罪业,但是你至诚的忏悔。这种忏悔的力量把业的势力给破坏了,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让你重报轻受。忏悔的过程中可能会让你多病,或发生小的车祸,小的灾难。但是就消灭你整个三恶道的果报。就是由忏悔的力量,折损了业的势力。忏悔当中,律宗讲出五个方法,缺一不可。第一个要请佛菩萨为证明。就是请一个忏悔主。小乘的忏悔,对手忏,一定要请一个比丘沙弥,一个通梵行的,一定要请一个人。但是大乘的忏法,取相忏,因为他认为佛菩萨没有灭度,第一个一定要请佛菩萨当忏悔主,请佛菩萨为证明。譬如说,大悲忏,就请观世音菩萨为忏悔主。八十八佛,请普贤菩萨。一定要请一个忏悔主,请佛菩萨为忏悔主。第二个,说己罪名。你要把自己曾经所犯的罪业,发露出来。我在什么时候犯了什么样的罪业?第三个立定誓愿。表达了以后,在忏悔主面前说,从现在开始,宁舍生命,决不再犯。坚定的誓愿,断恶念的

  相续。第四个讽诵经咒。只有誓愿是不够的,一定要有一个修行的方便,或者是诵法华经金刚经,诵大乘经典,或者是持咒,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等等。第五个,如教明证,就是说你需要有一些瑞相,譬如,作梦的时候,在梦中洗澡,把身体洗的很干净,这个也是好现象。梦到你吐出秽物,排出秽物,梦到你全身光明的从地上往空中飘,或者在梦中见到佛菩萨,遇到听法的因缘,在诵经,或者在梦中遇到僧宝,佛法僧三宝。这种瑞相都表示你的罪业已经消灭了。五个方法,第一个请诸佛菩萨为证明。第二说己罪名。第三立定誓愿。第四讽诵经咒。第五如教明证。

  忏悔法门能够折损我们的业力,使令这个业力变成不能够得果报的不增长业。忏悔是很重要的,普贤菩萨、等觉菩萨尚且要忏悔业障,经常要拜佛修忏,忏除我们无始劫曾经所造成的罪业。

  十、对治所损业。前面的忏悔是偏重在事忏,针对某一件事情,某一件罪业来忏悔。这个对治所损业是针对理忏。就是回光返照我们这一念能忏悔的心,我们这一念心是假借因缘所生的,所以他的本性是毕竟空的,修这个我空的智慧,来调伏我们心中的烦恼。「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理忏偏重在你的烦恼,对治烦恼。譬如说,你在家的时候曾经依止贪或瞋的烦恼,造了很重大的罪业。你开始修行以后,开始对治贪瞋的烦恼。心若灭时罪亦亡。贪瞋的烦恼经过你修四念处,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去调伏,慢慢它就停止活动。这个时候你的业就会有变化。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建了一个烦恼的等流性,被你破坏以后。你所带动的相关的业力就变成不增长业。这个是理忏。前面的事忏偏重在所缘境,偏重在所造的罪业的发露。理忏偏重在回光返照,能造业的心。偏重在对治这个能造业的心。当然这比较根本的,修止观的意思。

  「除上十种,其余诸业,皆有增进长养业种之力量,名为增长业。」这个地方根据【瑜伽师地论】提出十种不增长样。基本上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说,它本身就是不增长业。换句话说,你在造这个业的时候,第一个你的心是暗钝的,頛弱的。第二个,你的次数只有一次两次,不是经常造做的。心頛弱、次数也少,它本身就是不增长业。譬如说,你在一种无知的情况,精神错乱的情况,失念的情况,偶而犯一两次。这一两次都不是一种故意的,不是在一个很明了的情况造的,本身就是不增长业。这是一到八的情况。其次,它本身是增长业,这个业在造的时候,你很清楚,而且造的次数还不是一次两次,数数现

  形,都无惭愧。它本身是一个强大的增长业,但是你学习佛法以后,透过你的忏悔,透过你的对治,转成不增长业。经过修行,改造业的势力,这种情况也落入不增长业的两种情况。看【瑜伽师地论】是分成两大类,第一个是本身是不增长业。第二个是经由修持的过程,忏悔对治而转成不增长业的情况。

  问:?

  答:审虑思,决定时,这个时候心决定了,我一定要造做了。动发胜思就是驱动你的身口去做。动发胜思的时候,这个事情已经不能够停下来。到动发胜思的时候就一定要带动身业口业去做,这件事一定要做了。审虑思的时候,还不决定,别人在劝他的时候,还会改变。动发胜思就一定要做了。

  问:?

  答:鬼神引生的精神错乱也有可能,本身四大不调也有可能。脑神经衰弱,精神耗损太多,也可能。过去的业障也可能,三种情况都可能。第一个业障,过去造了重大的罪业。第二个、不是罪业,冤亲债主找上门,鬼神障。第三个四大不调的障。

  问:?

  答:四大不调也有可能。譬如说,这个人胡思乱想,修行时不修止,整天动、动、动,那也是有问题。所以止很重要,经常让它安住。无分别,不动。不要让精神一直在那里分别,不要,让它停下来。这个止很重要。

  (三)定不定业

  第一段解释标题。第二段解释内容。

  「定不定者,为定受异熟果与不定受异熟果之业。」

  定业是业的势力一定要使令你受异熟果报,这种业力势力很强大,一定要得果报。

  不定业是说,业的势力馁弱,不一定要受果报。以下列出四种:

  「此有四种之别」前面三种属于定业,第四种是不定业。「一、顺现法受业-以猛力之意乐方便所作,现生感异熟果之善不善业。及今世作业,今世受报。」

  顺现法受业,今世作业,今世受报。他在造业的时候,以猛利,心非常的猛利坚固,不管造善造恶。主动积极,内心猛利坚固。猛利坚固的心所引生的种种的方便,种种的方法所造作的善恶业,不要等来生,现生就会有果报出现,就是异熟果。这种业力就是顺现法受业。今生造作,今生受报。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大部分是业要很强,不管是造恶业,不管是修持,今生就要马上有果报出现。今世作业,今世受报。可以分成两种情况来说明。

  一、他今生的果报还是一个花报,结果之前的一个开花而已。譬如说,阿阇世王,他受提婆达多的怂恿。提婆达多说:我现在要作新佛,你要作新国王。你把你父亲害死,你作国王。我们好好合作,好好的住持这个天下。阿阇世王就相信提婆达多的话,把他父亲频婆娑罗关起来,把他活活饿死。犯了杀父的忤逆罪。阿阇世王作了国王以后,晚上就睡不着觉。经常睡觉就起恐怖心。经常不睡觉是不得了的,睡眠是最好的补药。经常没睡好觉,火气上升,全身长满了毒疮。后来他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耆婆带他去跟佛陀忏悔。阿阇世王杀了父亲,现生就出现毒疮的果报。这还不是正式的果报,没那么简单。正式的果报在无间地狱。这个毒疮只是一个花报,就是得果报之前的一个开花,还不是正式

  的果报。所以今生造业,今生受报可能是个花报。

  二、【楞严经】,宝莲香比丘尼犯了邪淫罪,犯了邪淫罪以后,她起邪见。说这个淫欲的行为,非杀非盗,又没有伤害别人,有什么过失呢?邪见造的业就不得了了,没有惭愧心。现生就出火,把他色身烧死,就直堕地狱去。现生堕地狱,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但是【楞严经】就提到,佛在世的时候,宝莲香比丘尼犯淫欲,谤法,毁谤戒律,毁谤正法。这种情况今生造业,今生就得果报。

  【净土圣贤录】就有这种情况,有人念佛,念了一年、两年、或者三年,净业成就了,他就往生净土去了。事实上,他今生的果报可能都还没有受完,他可能应该活到七十岁、八十岁,但是他放弃不要。因为他净业成就,他的业力,强者先牵。他净土的业力,把他的业力先抢过来,递夺过来。就是今生造业,今生就得果报,不必等到死掉。这种情况都是业要很强大,才可以。这是第一种定业的情况,今生造业,今生受报。叫顺现法。现生的法就去受业。

  「二、顺生受业-谓由今世造业,次生感异熟果之善不善业。」

  这种情况就比较一般性,说我今生造业。我今生是带业修行,通身的业障。修行的时候,腰也痛、头也痛,多病。但是没关系,深信因果,皈依三宝,每天不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一辈子死掉了,死了以后到极乐世界去,或者到天上去,享受健康庄严安乐的色身。就是今生积集善业,但是今生果报没有现前。什么时候现前呢?次生。来生的时候去受你今生所造业的果报。这种情况是很多很多的。今生造业,来生得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个地方要说明一下,牵涉到临终的关怀,临终的开导。有两种人不必临终开导,开导也没有用。一个是大善人,他净业成就了。别人怎么去干扰他,对他没有影响。树,它整天往西方开,往西方长过去,不管从那一个方向砍掉,它一定往西方倒下去。这是决定的,净业成就。他就算发生车祸死掉,他也往生阿弥陀佛国。这种大善人不太需要临终关怀,助念,不太需要。大恶人也是很难,这个人也是一天到晚造罪业,那个树往东边开展,你怎么样去砍他,他一定往东边倒的。大善、大恶人,临终关怀意义不大。但是普通的人,一生当中造了善业,可也造了恶业。临终的时候,真妄交攻,不晓得是善业起现形,还是恶业起现形,还不是决定的时候,这个时候临终开导就非常重要。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什么叫临终助念呢?就是帮助他生起正念。我们现在临终助念搞错了,这个人躺在床上不能讲话了,搞不好眼耳鼻舌身,败坏到一定程度了,声音都听不很清楚。这时请法师去,怎么开示?临终助念是这个人住进医院的时候,身体还能够听得到声音,病痛还不会很严重,这个时候就该是要给他开导,心理建设,劝他万缘放下,一心归命极乐世界。所以临终助念要早一点作。第二个,假设他非佛教徒,这个时候,要让他生起善念。【瑜伽师地论】说,要让他回忆今生曾所作过的善事。你说:某某人,你记得吗?你在过去某一个时候,什么处所,你去做过什么善事,你记得吗?对对。然后你不断的想这件事情,他忆念这个善事,至少能够生到人天去。忆念善业往生善处,这是起码的。让他忆念他的善事,但是这个善事是要他曾经作过的。如果他是佛教徒,那最好,直接念佛。生起正念,不是善业而以。不要忆念善业,善业可以忆念,要紧的忆念弥陀。你要告诉他,阿弥陀佛的功德,弥陀在你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能救拔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在临命终的时候,透过善知识的开导,能够把他一生中的善念调动起来,让他先起现形。这个就是今生造业,来生得果报的情况。

  「三、顺后受业-为由今世造业,第三生以后感异熟果之善不善业。」

  今生造业,但是业的势力很薄弱,来生还是不能得果报,或者第三生、第四生、或者第几生得果报,但是这种情况一定会得果报的,这个业都是要得果报的,叫定业。决定要得果报。

  「四、不定受业者-谓由今世造业,而受报之时分不定之善不善业。」

  你今生造业,业的势力很薄弱,得果报的时间不决定,你如果不去增长它,它就不决定。受报的时间不决定,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是你的心力很馁弱,次数也不多。

  第二个是因缘不具足。特别是别报来说。

  譬如说,唐朝悟达法师,他在作沙弥的时候,他的道场来了一个印度的出家人叫迦诺迦比丘,身体生了重病,全身发臭没有人管他。他就很小心的去为他洗衣服,照顾他的起居。慢慢,这个比丘身体好转,要离开的时候,就说,我很感谢你照顾我。这比丘说: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到四川茶拢山,茶拢山前面有一个大松树,你称念我的名字,我就会出来。原来他是一个大阿罗汉迦若迦尊者。交待完以后,就离开了,就走了。悟达法师时间久也把这件事情忘掉了。悟达法师到唐朝,唐懿宗的时候,受到礼遇,奉为国师。国王送他一个檀香做的禅椅,请他升座,请他讲经。当时皇帝领着文武百官,堂堂一国之尊向他顶礼,这个时候悟达法师起了一念骄慢心,下座以后,膝盖长了一个人面疮。人面疮看起来跟人的脸一样,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嘴巴里面还有牙齿,还可以吃东西,每天固定要喂他东西。定期发作的时候,很痛很痛的,找很多医生都没有用。后来悟达法师想到,

  在作沙弥的时候,有一个比丘说有什么事可以找他。他放弃国师之位,带着随从的东西,到四川茶拢山去找迦诺迦尊者。称念他的名号以后,这位尊者果然现前。悟达法师就如是如是跟他报告,迦诺迦尊者是个阿罗汉,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原由,叫他修忏。修忏以后,尊者就加持三眛法水。你把这个法水洗人面疮,人面疮就会消失掉。正要洗的时候,人面疮讲话了:法师,您是三藏法师,应该读过历史。汉朝,汉景帝的时候,当时有两个大臣,一个袁盎一个晁错。你前身是袁盎,我是晁错。你忌妒我的才华,在皇帝面前说我的坏话,使令我被皇帝腰斩。腰斩的时候,我发下一个毒誓,生生世世,我放不过你。晁错死的时候,发下毒愿。但是死了以后,灵魂在虚空中飘来飘去,一直要找你报仇,没有下手的机会。因为你后来生生世世做了十世的出家人,持戒清净,道德崇重,让我没有下手的机会。等到这一世你起了一念骄慢心,我才有下手的机会。我特地去查历史,汉景帝到唐懿宗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你看他等他九百多年。等到那一世,他起了骄慢心,德行有亏了以后,才有报仇的机会。所以说顺不定受业,他受果报的时间不决定,是因缘不具足。事实上他业的势力是很强大的,但是因缘不具足。因缘不具足只能够讲别报,你跟他个人的恩怨,如果是总报,那么一定是有因缘的。别报的情况之下,可能是外在的因缘不具足。

  这个叫定业与不定业的情况,定业有三种,不定业有一种。

  问:?

  答:【楞严经】上说,冤冤相报不会刚好的,你今天杀他,他下辈子来讨回去,可能会讨多了。讨多了以后,你以后去找他。所以叫作业果相续。【楞严经】上说,你今天吃我的肉,下辈子我吃你的肉,不会刚好的。你可能会多吃,你那个时候只是一个小动物,我吃你几斤。我现在是个大动物,吃那么多斤,下次还要讨回来。【楞严经】说,为什么生命会相续?是我们跟众生的业太复杂。生命的相续,有三种相续,第一个是业的相续。第二个果报相续。最重要是无明的相续。

  问:?

  答:中阴身的时间很短,可能还没办法想到这件事。一般会找众生有问题,鬼神道最多。因为诸天是有道德的。天人道德非常良好,当然,他很多冤家在人道,他不会跟你计较。到地狱的人,他想找你也没办法找。畜生道要找你也是困难。但是到鬼神就麻烦,鬼神有宿命通,有报通。刚好你做人,他做鬼神,这件事就有问题。鬼神道就有这个问题,所以要沟通一下。怎样用慈悲心,世间上的事情,人都是一个很理性的动物,众生都是情绪化的。他的怨气,一时没办法解开。他明明知道找你报仇,他也得不到好处,但是一时气愤,他也无所谓。人情绪化的力量很大,佛法对这件事情,尽量修慈悲观,慈悲无障碍。我们面对障碍,不管是烦恼障,冤亲债主的障碍,要紧的皈依三宝,多多的皈依三宝。通身靠倒,念佛念法念僧,相信三宝的功德能够救拔你。你不要去管他,但是你一心一意的相信三宝会救拔你,三宝会保护你。多皈依三宝。我们一个贫苦的人家,根本没办法去处理障碍,但是我们依靠大富长者,这件事情有办法。多皈依三宝。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讲一些好话,把功德回向给他,一方面你再多皈依三宝,三宝是光明的。你经常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有光明就不容易有障碍。

  问:?

  答:多念阿弥陀佛,念佛有光明,不会有黑暗,少打妄想

  己二、果报种类

  前面一段讲到业的种类,以下讲果报的种类。果报的种类有三种,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

  「一、异熟果-谓十业道,一一皆依事及三毒上中下品,有三三等。本地分说此中,上品杀生等十,一一能感那落迦;中十一一感生饿鬼;下十一一感生旁生。」

  首先解释异熟果的名称,先解释「熟」。什么叫作熟呢?因到果叫作熟。譬如说,你拿米去煮饭,米经过电饭锅的过程转成饭,米变成饭叫作熟。你造的业种子变成果报了,这样子的过程叫作「熟」。

  「异」叫作差异。你的业种子要变成果报,有三种的差异。第一个时间有差异。你造业跟得果报时间不是同时的,得果报的时间比较久,可能是今生,可能是来生,乃至多生得果报,时间有差异,异时而熟。第二个异类而熟。这两个性质是不一样,因地是通三性,善恶无记。果报无记。第三个是变异。因地到果是有变异的情况。可能你造的业是一个短小的业,但是你受果的时候,受了很多果报。也可能你的因地造的业很多很多,忏悔了以后,果报变得很小。因到果之间的数量不会完全相等,变异的情况。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不管是时间、数量、性质都有变化。所以在唯识学安了一个「异」字。异熟果,这个异是三界的总报,十业道,身三口四意三。这个十业,不管是善业、恶业,他都是一个道路,能够趋向可乐、不可乐果报。十业,每一个业道都依止他所造的境界,三宝的境界、父母的境界、师长的境界,这个业就重了。因为这个都是上品的田,田很肥沃,你随便播一个很小的种子,他长出很大的水果。对于三宝、师长、你剃度的师父,造了一个很小的罪业,果报很大。造了一个很小的善业,果报也是很大。约着外境。第二个约着内心。内心烦恼的强弱。约着内心、约着外境,上中下品开出来有九品。上里面又分成上中下,三三九品。【本地分】说,如果是上品杀生等十业,就感那落迦;感地狱。中品感饿鬼,下品感畜生。

  第二个等流果。等是前后相等。流是相续不断。果报是前面引生下来的。等流果有两个,一个是领受等流果。一个是造作等流果。领受等流果,一般讲余报。花报、果报。果报受完以后,剩余的果报叫余报。

  「谓出恶趣,次生人中,如其次第。」造杀盗淫妄的罪业,到三恶道去受果报,受异熟正式的果报。但是异熟受完以后,离开了三恶道,生到人道里面来,还有一些剩余的果报。以下就是配置的十恶业。第一个「寿量短促」。这个是杀生的余报,一生当中多病、短命,吃再多的药,病都治不好。跟杀生的余报有关系,要多修慈悲观,放生。第二「资财匮乏」。这跟偷盗有关系。你今生很努力的去工作,但是总是没钱,或者说你的钱很不坚固,很容易被丢掉、破坏。地震一发动的时候,这个人的房子,十层楼全部都坏掉了。这种情况跟过去的偷盗业有关系,使令你的资财不坚固。华严经的一个祖师,杜顺和尚,有一天一个包包丢在路边,旁边的人很紧张,说:法师你赶快去找他说:没关系,我的东西没有人会拿的。果然,他去了以后,那个东西原封不动放在那个地方。同参道友就说:老和尚,你怎么知道东西人家不会拿呢?他说:我观察我过去,三生当中都没有犯偷盗罪。这不容易,三生不犯偷盗罪。他因为不偷盗的缘故,他的东西放在路中间都没有人会拿。他没有这样的业力,就不会得这样的果报。「妻不贞良」。这跟邪淫有关系。妻子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不贞良的情况。「多遭毁谤」。恶口。这件事情明明不是我做的,但是很多人就说是我做的。经常会受到一些不合理的毁谤,当然什么事情要多多检讨自己。行而不成,反求诸己。这件事情会出现在我的身口意当中、会出现在我的生命当中,一定跟我有关系。这是你过去恶口,你经常用恶口骂人。你做人的时候就容易遭人家毁谤。「亲友乖离」。这个两舌有关。过去你经常挑拨是非,去破坏人家的感情,这个时候你的眷属不容易和。我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三言两语就合不来。就是你的同参道友跟你在一起不会太久,亲属很难和合,怎么回事呢?过去有两舌的业力。你过去经常挑拨是非,就会有这种依报。「闻违意声」。这跟绮语有关系。你跟你的朋友讲话,跟你的同参道友讲话,他明明没有这个意思,但是你总觉得别人在说你的坏事。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我讲这句话没有其他的意思,但是这句话经过你的耳朵以后,听到以后,你就觉得这句话是针对我来的。闻违意声,就是你过去讲一些绮语,使令人家忘失正念,这个时候你也容易有问题。「言不威肃」。这跟妄语有关系。你经常打妄语,讲一些不真实的话。你要讲正经的话,为众生说法,人家不相信你,讲话没有威德。跟口业有关系,有四个恶口、两舌、绮语、妄语。以下跟贪瞋痴有关。「贪瞋痴三,上品猛利。」的贪烦恼、瞋烦恼、邪知邪见,辗转增胜,这是过去生的根由。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要杀生等事。」前面领受等流果指的是余报,这个地方造作等流果是就着等流习性。譬如说,你这个人爱乐杀生,小孩子看到蚂蚁,一定要把他弄死。说:你为什么要把他弄死呢?他也讲不出所以然。瞋心重。有些小孩子很有布施心,他有东西就愿意分给别人,可见得这个人过去布施的业造的很重,内心的等流性还在。我们修行人也是各式各样,有些人喜欢打坐、有些人喜欢诵经、有些人喜欢拜佛、有些人喜欢解门、有些人喜欢行门,这个都是过去的等流。你过去世在这个地方造作的特别多,今生你愿意做这个事情,就很主动的愿意去做这件事情。等流果、等流习性,这个也是由前生引生的。

  「三、增上果」前面的异熟跟等流主要约着你个人的或者是总报,或者是别报,依你个人的情况。以下是约一种共业所感的大环境,不是你个人,你的共业,大家共业所感的环境。以下有杀盗淫妄的增上果。

  「谓由杀生,能感外器世间所有饮食及药果等,皆少光泽,势力、异熟及与威德,并皆微劣,难于消变,生长疾病,由此因缘,无量有情,未尽寿量,而便中夭。」

  假设过去有杀生的业力,我们来到人间以后,感到外在的环境、饮食、饭菜或者中西药、或者水果。皆少光泽。外表看起来,没有光泽,不是很好看。不但没有光泽,其中的养分,就是势力,异熟,颗粒的大小。还有它的威德,药物水果产生的功能作用,并皆微劣,难于消变。就是比较差,很难消化,增长疾病。由此因缘,无量有情,未尽寿量,而便中夭。很多很多人因为这样子就死掉了。我们举中药为例,现在中药的药书是明朝、清朝古人写出来的,这个地方几两,那个地方几两。但是现在的药材跟古时候的药材已经不一样,现在药材势力比较差。所以说,我们根据过去的药方来开药,会发现要在我们的身体当中跟病毒一接触,就差那么一点点,因为现在的药性比以前的药性差。但是谁知道要重新调整也不知道?那个药方都不容易写的。这个地方拢总来说,要忏悔自己的杀业。我们过去有杀业,就比较容易招感水果、药物比较低劣的情况。

  「不与取者,为众果甚少,果不滋长,果多变坏,果不贞实,多无雨泽,雨多淋涝,果多干枯及全无果。」

  假设过去生有偷盗的业,使令我们招感的环境,众果甚少。我父亲种的时候,生很多水果,到我们这一代的时候,水果减少,我们这一生偷盗的业比较重。果不滋长。发育不良,不但少长的又小。果多变坏。水果一下子就变坏。过去的水果放很久,现在的水果放两三天就坏掉了。果不贞实。水果的肉很松散、不坚实。多无雨泽,雨多淋涝。雨水太少了,旱灾。或者雨水太多了,整个作物就腐败了。果多干枯及全无果。水果都干掉了,没有水分,或完全都没有水果。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应该忏悔过去有不予取,有偷盗的增上果。

  「邪行者,谓多便秽,泥粪不净,臭恶迫迮,不可爱乐。」

  假设我们有邪行的业力,我们招感的环境有很多的便粪、泥粪,不清净的地方。不但是颜色不清净,还有很多臭恶的味道,迫迮,是逼迫我们,感到没办法接受。我们过去邪淫的业越重,环境会比较脏,会比较脏乱。你看欲界天的天人,欲界天起码都是修十善业,过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绮语、妄语、恶口。贪瞋痴烦恼很薄弱。天人的环境,水果又大又甜美,没有渣,吃下去不必排泄大小便。所以天人不排大小便,天人没有厕所这件事情。他们只吃不排泄的,水果是完全消化,东西是完全消化。天是一层天比一层天干净,因为往上一层,欲心就欲淡泊。忉利天比四天王天环境干净,兜率天比刀利天干净,层层干净。到了色界天,完全没有欲的心理,完全是三眛的境界。色界的天人,色身完全是光明的,没有比欲界的色身更干净。众生的果报有不干净的情况,或环境有不干净,这个跟邪淫有关系。

  「虚妄语者,谓农作行船,事业边际,不甚滋息,不相谐偶,多相欺惑,饶诸怖畏,恐惧因缘。」

  假设过去有妄语的业,今生的情况,农作行船,事业边际。农业,行船指的是商业的往来。事业边际。指相关的事业,或者是农业,或者商业相关的事业。不甚滋息。不能够很繁荣,顾客很少。或者是不相谐偶。人跟人之间相处,不能够协调。不相谐偶的相貌是什么?多所欺惑,饶诸怖畏,恐惧因缘。人跟人相处,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间都不信任对方。我害怕你,你害怕我。很多很多怖畏、很多很多恐惧的情况。人跟人之间互相欺骗、互相恐怖,跟过去的妄语有关系。

  问:?

  答:果报有很多的差别,因地也有很多的差别。跟共业有关系。跟你住众、信徒、使用寺庙一些相关的人,可能都有一些偷盗的增上果。我们犯了偷盗罪以后,我们的财产受用物,会不牢固。容易被火灾、风灾、各式各样的天灾所破坏。住众是主要因缘,还有信徒有关系,会去受用这个寺庙的相关人员,都有关系。跟偷盗有关系。基本上,我们今天造了一个业,就具足了三种果报。譬如说你造了杀生,第一个,你可能会因为杀生到三恶道去,异熟果。第二个还有等流果,你造了生以后,你到了人间来会使你短命多病。其次你到人间招感的饮食水果药物都会比较差,这个就是增上果。所以每造一个业就具足三种果报,这三种果报是同时具足。这个业还没有得果报之前,你忏悔还是有效果。忏悔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等流性,造作等流果。等流性你不忏悔,他会继续造恶,像滚雪球一样。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改变业力,罪主要要先改变心境。你从现在开始发菩提心,断恶修善,你的命运就会改变。因为心为业主。心为业主有两的意义,第一个你造业的时候,心是一个领导者,他主宰者。第二个改变命运的时候,也是由心。不管造业是它,改变业力也是它,都是由心。因为心是整个业力的引导者,它一改变整个业的大方向都改变。中国的古书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户人家住在山上,这户人家是三代同堂。有一天老人家往生了,要埋葬,请地理师来看。儿子很辛苦的从山下把地理师请到山上来。地理师来的时候,祖师会规矩,先到屋里面喝杯茶。地理师来的时候,很口渴,要喝茶的时候,他们在茶当中洒上一层粗糠,稻米的壳子。地理师吹了很久才把这个壳子吹掉,喝了几口。他想这户人家真是不懂礼貌,请客人喝茶上面放一层粗糠。很生气,一时的生气就做了一个很不好的地理给老人家。过了几年,地理师想,当时也不应该这样,人家只冒犯我一点,我就做了凶宅给人家,恐怕自己良心不安。就去找山上的人家看一看,能够做一些弥补的工作。上山一看,这个房子盖大了。很讶异,就进去,主人讲:你真是我们的恩公,做了地理以后,我们家就兴盛了。地理师也是莫名其妙,我当初做的这个地理,也不是好地理怎么会让你们兴盛呢?地理师就说:我那天从山下走上来的时候,很口渴,喝的那杯茶洒上一层粗糠是什么道理?主人说:是这样子的,因为一般人从山下走上来口渴,喝的很急,容易呛到,所以洒上一层粗糠在上面让你慢慢吹,喝的速度慢一点不要伤害到身体。地理师:哎呀!原来是这样。一念的慈悲心,转这个凶宅成福地。一念的慈悲心。地理师终于明白,为什么他做的明明是一个凶宅,但是却使令这个家族兴盛,慈悲无障碍。佛法的意思说,缘起,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念的善心生起的时候,相应的可乐果报都会出现。反过来,心灭则种种法灭。我们一念的恶念消失,相关的一些罪业。「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则种种法灭。你尽量调伏恶念,这时候你的罪障就容易改变。虽然过去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从那里下手。根本上是从内心下手。尽量的栽培善念、尽量的断除恶念。当然最好的善念是发菩提心。你真正在佛前发菩提心,在三宝面前,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不可思议。我发觉佛法这个道理很妙,你说我这样子发这个愿,我吃亏了。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表面上你吃亏了,结果你占了最大的便宜。因为你这样的菩提心发动了以后,像太阳一出来,真正是消业障。佛法说,我们罪障要依止无明才能够生长、才能够存在的。这个无明就是自我。所以你能够报着一种牺牲小我,完全为了佛教、为了众生。你能够发这样的菩提心,那你业障消的最快,发菩提心。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研究很多很多业的差别、果报的差别,但是你一定要掌握一个关键,「心为业主」。你现前这一念明了的心,是一个造业的主宰者,是改变业力的主宰者。你要下手就从这个地方下手。「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道理就在这个地方。

  问:?

  答:「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这个自在,它可以决定受不受报,这是一个。他可以受报也可以不受报。他如果不受报,有业障现前,他可以入涅槃,阿罗汉都有这种境界,他可以不受报,暂时不受报都可以。第二个他受报的时候,没有痛苦的感受,受而不受。佛陀的受是大般涅槃。听说这个马麦到佛陀的嘴巴里面去,佛陀入食口成甘露味。佛陀舌头跟马麦接触的时候,他感到吃甘露味。就是说,佛陀的环境不管怎么改变,他内心当中永远是常乐我净,这是不能改变的。他那大般涅槃是决定性的,他那个受报是外表的受报。不要说佛,阿罗汉都能够一切法不受,阿罗汉吃马麦,他等于是没有吃东西一样,他不受,不受一切法。色界、无色界、欲界都还有受,凡夫一定有受,最多到舍受。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还有喜乐,这个喜乐太粗了,干扰禅定,把这个喜乐给舍掉,到四禅以上就是舍受。四禅到四空都是舍受,到了阿罗汉,他连舍受也没有,他不受。佛陀完全是乐受,他不是不受,是乐受,常乐我净的受。佛陀在受报,当然是有过去的业力。但是佛陀是得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他在因果当中得大自在。没有一个佛是还有罪业的人,没有这种事。「业尽情空」,他是给大家看的。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我们的因果是不自在,业报现前的时候,一点都不自在。但是要入圣位以后,完全不一样,业还是在,但是你自在。譬如说,阿罗汉被盗贼抓住了,这个盗贼要去污辱阿罗汉、伤害阿罗汉的时候,他可以马上入涅槃。他是怎么样?他是慈悲心,怕你杀阿罗汉,犯五逆罪。一个修空观的人,他当然没有我,他当然不会痛。有时候考虑到要给众生一些启示,一些教育,他会选择受报。但是一个重点,他受报的时候,绝对没有苦受。阿罗汉怎么样,一切法不受。他可能会失掉禅定,阿罗汉生病的时候,会失掉禅定,可能没有神通。但是他圣道的力量,是不会退失的。他那个我空的智慧,无我我所的智慧,是不会退失的。他永远可以跟外境不受,阿罗汉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阿罗汉在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他的内心跟色声香味触法境界接触的时候,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一切法不受。他没有痛苦的感受,没有快乐的感受,完全是一种涅槃寂静乐。但是佛陀就不得了,就不是寂静乐。那是常乐我净,大般涅槃。所以我们看到圣人在受报,那状态跟我们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