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五卷
第五卷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甲二、正文。这以下我们就正式说明《灵峰宗论》的内容。正文当中的第一科,乙一、发心篇第一。这一科主要是说明我们因地发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地真正发心,讲这两个主题。我们这一科当中分成三科:总标、别明跟结劝。
先看第一科,丙一、总标。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好,那么我们把这个论文分成三大科,第一段我们先看总标: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修行人经过一生的修行,我们到临命终时候有两个差别的果报,第一个就是成佛作祖,他能够在今生当中成就佛道或者成就祖师,换句话说呢,成就种种功德庄严;第二种情况就是堕坑落堑,临命终的时候生起了颠倒,堕落到三恶道去受多生多劫的痛苦。这个“堑”就是一个很深的坑,深坑就比喻三恶道,一个火坑。那么基本上我们把修行的果报分成这两个差别,一个是成佛作祖,一个是堕坑落堑。那么这两个差别果报是怎么来的呢?它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自然而有的,那么是怎么产生的呢?所争只一念间。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在我们一念心性的迷悟所造成。
佛法的生命观是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说生命是由因缘所创造出来的,那么这个因缘的主要因素就是我们一念的心识,万法唯识——说一切的万法唯独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一念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那么这个心识在缘起万法的时候,它跟业力是互为因缘的,换句话说呢,我们一念的心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呢就创造很多的业力,如果我们跟染污的境界接触就创造了罪业,假设我们跟三宝的境界接触我们就创造功德。所以这个心识一动,它就是创造业力;业力在创造的时候,它又在熏习我们的一念心识,它对我们心识的功能它能够有熏习的功能,它改变我们的心的功能。所以心识创造了业力,但是业力也在改变着心识,这两个互相地影响,互为因缘。我们可以举两个不同的例子。比如说,假设我们内心当中是依止烦恼,经常地随顺烦恼,那么烦恼一动,当然就是一个杀盗淫妄的罪业,可能是一个轻的罪业,也可能是一个重的罪业,总之就是一个罪业。那么这个罪业一造作了以后呢,它又熏习我们一念的心识,使令我们心识里面那个恶的功能增长,那么增长的时候你又很容易再造第二次的罪业,那么这个第二次的罪业又再熏习我们的心识、增长我们心识的恶的功能。那么慢慢地、慢慢地,在心识当中就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恶法的功能,那么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我们内心的罪业就变现出地狱的刀山油锅出来,我们就在那个地方得果报。假设我们心识是依止的一个清净心,那么清净心一动它就是一种善业,这个善业的造作它又熏习我们这念心,使令我们这念心更加地良善,如是地辗转,临命终的时候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现前,我们就在极乐世界的莲花里面莲花化生。
所以呢,生命的本质是心识跟业力辗转的因缘而生起的,但是当我们去追根究底的时候呢,主要的关键还是一念的心识,心为业主,心识是主宰着业力的方向。所以当我们在判定果报的时候呢,它的关键点还在一念心性的迷悟,这个大方向是这个地方决定的。这一段是一个总标。
这以下第二段、引证。把前面的观念引用儒家的教理加以证明: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这以下蕅益大师引用两段的儒家的经文,第一段: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儒家的经典上说,我们一念的心识有两个主要的功能:第一个,人心。这个人心就是一种随顺于私欲的烦恼,我们个人的欲望,随顺于我们私欲的烦恼。那么第二种是道心,随顺于理性的一种正念。那么基本上,儒家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两种的差别功能,我们也有善良的心识,也有邪恶的心识,这两个相貌不同。人心的相貌就是惟危,是危殆难安,势力很强大;道心的相貌是微弱难明。换句话说,我们一般人的内心状态,烦恼的势力强过于正念的势力,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要造罪业比较容易,要去创造功德就比较困难。所以儒家的思想,它以这样的一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开展出克己复礼的修学方法。就是说你要随顺于礼,你一定要克制自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随顺自己的心情,我们是容易造罪业的,所以必须要克制。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这当中提出了两个人,一个是狂,就是一个狂妄的、很凶的人,第二个是一个圣人。狂跟圣的差别就是,一个是罔念,就是即使你是一个圣人,那么你放纵你的心念,你就变成一个狂妄的人;你本来是一个狂妄的人,你能够克制你的欲望,你就能够慢慢地成就一个圣人。所以说,这个狂人跟圣人就在你心念的调伏上面的差别,你心念上的善恶来做判断。这一段是蕅益大师引用儒家的经典来说明前面的观念。
这以下做个总结: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前面是引证,这以下举出一个例子来,说在舜跟跖,这两个人是同一时代的人。舜当然是一个很贤明的国君,勤政爱民,造福了很多很多人的福利。跖是一个很凶恶的大盗,在山区他聚集了九千多人,到处杀人、抢劫,为害人民。在这两个众生的一期生命当中,一个人是利益了众生,另一个是伤害众生,那么他们两个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利与善之间也。”就是说他们这两个生命发挥了不同的功能,第一个是一个贤良的国君,一个是一个凶恶的大盗,他们两个都当然有大智慧、大威德了,他们两个之间的差别就是一个是利益、一个是良善。就是说,一个人他一生当中他追求的是他个人的私欲,他以这样子为他一个生命的目标,以个人的私欲为他生命追求的目标,所以他发动出来的就会去伤害众生,他不能克制他的欲望。那么另外一个人呢,他心中念念是心存良善、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以他的身口意发动出来的就是造福人民的事业。所以关键点还是一念心的一个利跟善之间的差别。
我们佛教把生命体分成了三类,一个是正定聚,一个是不定聚,一个是邪定聚。正定聚就是你那一念心对于佛法的道理——业果、空性、真如的道理已经如实地安住了,遇到任何的染污的境界来刺激你,你都能够随顺于真理而活动,这个是圣人的境界,正定聚。第二个是不定聚,不定聚的众生的心念是不决定的,他遇到了染污的境界他就造罪业,他遇到了清净的境界他就创造功德,所以他内心当中是不决定。第三个是邪定聚,内心的烦恼跟邪见特别地坚固,遇到了三宝的境界乃至遇到佛的大善知识的境界,他还是一样会生起恶念的。那么这个佛法它把生命分成三大类,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它可也是完全以心念来判断,它不是说:诶你这个人拜了三千拜,你入正定聚,你拜了一拜,你入不定聚。它不是看你外表的事业的差别,是以你内心的迷悟,以这个为一个生命的一个判定的标准。
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关键点是看一个人存心的差别。这段是一个总标。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别释。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们修行,当然在三宝当中主要是积功累德。积功累德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有些人他欢喜受戒学律,以持戒来庄严自己的身口意,戒波罗蜜的功德;有些人听教看经,以止观来庄严自己的功德;有些人他是参禅,参宗坐禅。那么当然,这三个法都是佛陀跟历代祖师所传下的正法,都是一个广大的资粮。但是呢,这样的一个资粮会因为我们因地发心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果报,这以下有五个差别:
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说我们在持戒或者是研究教理或者是修止观的时候,我们的存心是为了名利——我希望我这样的一个造作能够在我今生当中创造广大的声名、得到很多的利养,那么,这个时候你依止这样的心境去持戒、看教、参禅,这个时候是一个三途的种子——地狱、恶鬼、畜生的种子。利名心它本身是一个烦恼的心所,你依止烦恼的因缘来持戒、依止烦恼的因缘来修止观,那么所有的善法它就加持在这个烦恼的境界上去了。在律上说,我们因地发心不正,不发菩提心,发世间的名利心来持戒修福,那么这个持戒修福的善法会因为你这个染污的贪欲的烦恼所染污,那么你这个果报呢未来是在三恶道,你可能到畜生道做一只牛、羊、猪、狗,那么在牛羊猪狗当中呢是享受那个粗恶不净的饮食跟资具。就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在因地的时候你依止的发心是染污的,所以你就在这种不净的地方得果报,就是这个意思。
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前面的修持它依止的是烦恼,那么这以下依止的邪见,对一切法有一种自性见,执着取向。比如说我们念佛也是一样,念佛应该是要追求的是一心不乱,感应道交是以一心不乱的功德做基础。但是这个念佛人整天就是向外攀缘,老是想见到佛像、见佛的现前。印光大师说,你这个念佛啊,你内心当中不能向内去调伏你的散乱心,依止攀缘心来念佛,念佛就是想要看到佛、看到极乐世界的出现,那么这样子呢是人天魔外种子。这个主要的就是一种邪见,不能把一切法会归到一念的心性。一般啊,这个喜欢感应神通的人,这种种姓,他下辈子容易变成鬼神道,好一点的话呢,不破戒啊,就是佛教的护法,如果是破戒的话就到魔道去了,那么这个就是他内心当中没有依止一个正法,心外求法来修行。
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前面两个发心啊依止烦恼跟邪见,那就在三界里面得果报,杂染的境界,这以下是清净的法界了。但是这个清净的法界,一味出离,他就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一心一意地只是要追求出世的涅槃,那么这样子变成了一个二乘的种姓。
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能够有这个自觉觉他,自觉主要是一个自利的功德,为了上求佛道;同时有大悲心,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下化众生。那么这样子是菩萨种子。前面的一味出离,他这个心是心净,但是呢,发心比较小;真实自觉觉他心,他的发心比较大,自利利他。
看第三,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前面的菩提心还是一种世俗菩提心,它还是在这个有相的境界分别,这以下的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它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它是怎么回事呢?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它从自利的角度,能够从一念的心性从有相的境界往“自觉圣智”(自觉圣智就是我们一念的清净心)上趣入,就是摄用归体;那么从利他的角度,又能够以一念清净的光明的心依体起用、发起大悲心。总之呢,彻其源底,能够会归到一切法的本源。然后呢,“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
“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就是菩萨行者他读诵大乘经典,他能够解第一义谛,他能够明白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我们一念的分别心啊,当然在作用上有各式各样的差别,这个人贪烦恼重、这个人嗔烦恼重,这个人布施的善根强、这个人持戒的善根强,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差别的作用都把它剥开来,然后把一念的心性会归到它最初那个明了的觉性的时候,那种如的境界跟佛那个如的境界是无差别的。他从这个地方体悟到以后呢,开始去发菩提心。有一天密勒日巴尊者在说法,说法的时候呢,当然他为众生说法主要是人类啊,为他的弟子说法。刚好有一只小狗走过去了,这个时候他马上停下来为这只狗加持。走了以后,弟子就说,师父啊,它是一只狗,您为它加持有用吗?密勒日巴尊者说,你们看它是一只狗,就是凡夫眼睛看到就是一种外表的因果的果报相,密勒日巴尊者说,我看到的是它的佛性,看到它现前一念心性跟诸佛那种即空即假即中那个如的境界是没有差别的,我看到的是它现前一念心性。所以说呢,前面的“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这种世俗菩提心经过般若波罗蜜的引导以后,它就能够提升到一种“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那个平等的大悲心,这个叫胜义菩提心。
我们持戒、听教或者坐禅,就是你这样的善法,因为你不同的发心的引导,你未来的果报就有这五个差别。我们现在在研究《百法明门论》,《百法明门论》那个别境、那个欲,“欲、胜解、念、定、慧”那个欲,欲就是一个希望,这个心所是很重要的。在唯识学上说,我们的心念当中每一个念头不一定能够创造坚定的业力的,不一定。那么什么样的业力对我们的生命有决定性、有主宰性呢?就是由这个欲、由希望所引导的业力,这样子的业力是很有力量的。比如说,我们有时候去外面,随便的一个善法、慈善事业,有因缘我们就做了,这样的慈善事业不一定马上能够在我们生命当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假设你心中经常有这样一个希望,由这个欲的引导去造作身口意的时候,这个业力就很大。
那么这以下五种的发心,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类。前面的两类,它这样的一个做法主要的是追求、心中的希望就是五欲的境界,就是这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的境界,五欲的境界。他希望,为什么持戒、为什么听经、为什么修止观呢?他心中希望得到的是世间的五欲。那么第二种,他心中的欲是一种偏空的涅槃,追求一种出世间的涅槃,这当然更殊胜了。那么第三种,这个菩提心啊,他心中的希望是无上菩提。所以说呢,三种不同的希望它引导这样的善法就会趋向于不同的果报,大方向有这样三个差别。
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就是假设我们心中的希望是正确的、是清净的,你所带动的善法都是正确的;假设你心中的希望是邪恶的,那么你所带动的善法都被你这个邪恶的心识所染污了,一切法邪。
关于这一点啊,我们看附表五,解释“一切法正,一切法邪”。我们用《法句经》两句的偈颂来解释这一段话。先看第一句: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那么这个偈颂我们把它分成两大段,第一段是一个总说,第二个是别示。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这算是一个总说。诸法,主要指的是十法界的染净因果,有六凡法界的杂染因果,也包括了四圣法界的清净因果,那么这些都是叫诸法。那么这些诸法是怎么产生的呢?意先导,意主意造作。那么虽然这一切法是由身口意的造作,但是呢,我们的心念它是一个引导者,就是身口的造作是由心念来引导的,而且引导了以后呢是由心念来主宰的,真正是心念在主宰业力的,而且心念是一个真正的造作者。换句话说呢,身业跟口业只是一个工具,意业它是一个真正的先导者、主宰者、造作者。就像经典上讲一个比喻,说牛跟车,车子就比喻我们的身口二业,牛是牛车的一个方向,这个牛车为什么会走,是因为有牛,这个牛就是我们心念。牛是决定这个牛车往东边走、往西边走,这个牛是一个决定者,它是一个先导者、主宰者、造作者。那么这一大段先说明我们身口意的相互关系。
这以下别示。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假设我们今天造了一个业,我们怎么判断这个业对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影响呢?这以下告诉一个判断方法,[C1] 就是说,你依止的是一个染污意,你在造作这个业的时候呢,是依止的一种烦恼。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是贪或者是嗔或者是痴的烦恼,那么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口业,你讲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种行为,那么这样子的因地一定会让你在来生当中成就痛苦的果报。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像车轮一定会跟随前面的兽足,兽足是决定着车轮的方向。
在《法句经》上说,讲一个小故事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渔夫,他有一次到很远很远的外海去打渔,就抓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黄金色的金鱼,非常地漂亮,这个渔夫看到这个金鱼非常美丽,不忍心把它给杀掉,就献给了国王。国王一看,哎呀,这鱼实在太漂亮了。然后就用音乐、玄妙的音乐来供养这只黄金的鱼,把它放在皇宫前面。那么这个鱼一听到音乐的时候,它随着音乐起舞,它嘴巴就张开,一张一开地。这个鱼嘴巴一张开就发出很臭秽的味道,大家都忍受不住,整个宫殿就弥漫一个臭秽的味道。那么这国王就很奇怪,这只鱼外表这么庄严,怎么会嘴巴那么臭呢?就把这只鱼就带到佛陀的前面,请佛陀说明这个因缘是怎么回事。佛陀说,这只黄金的鱼在迦叶佛的时代是一个比丘,而且善能说法的比丘,对佛法有很深的理解,善能说法,但是,他说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住持正法、续佛慧命、利益有情,他是为了增长他个人的名利。所以他说法到最后的时候呢,虽然受到别人的恭敬,也增长他的贪欲跟他的慢心。他要做错什么事,比丘纠正他,他就反过来说,你到底懂多少呢?用这样“你到底懂多少”来责备对方。那么乃至有一次他在诵戒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参加他的诵戒的行列,大家都离开了,因为他这个人呢没有内心的道德,大家就离开了。然后他就口出恶言,他说,你们这些人呢没有一个人懂经律论的……种种诽谤三宝的话。那么因为这个比丘虽然他在说法的时候呢造了一个善业,但是他依止的是内心的烦恼,终究跑到三恶道去了,变成一个鱼的果报。他曾经去毁谤三宝的罪业,所以就嘴巴特别臭;那么他曾经虽然造了善业,这个善业的因缘使令他有这个美妙的外表。所以说呢,我们在因地的时候依止的是染污意,这个大方向就是一个痛苦的,大方向。
再往下看。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那么这个地方也是一样,一切法是我们心念是一个先导者、是一个主宰者、是一个造作者。假设我们今天依止的是一种清净心,无贪、无嗔、无痴的清净心,或者慈悲心,那么所发动的语业或者是身业,是则乐随彼,我们一定会因为这样的业行成就安乐的果报,这以下讲出一个比喻:如影不离形,影子是不能离开我们的身体的。
“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在《宗镜录》它也讲出一个小故事是说,它说佛陀灭度以后,有一个行脚的比丘,行脚比丘来到塔庙以后看到佛塔,他对佛陀的感恩心啊,他绕塔三匝,赞叹佛陀的功德,由于佛陀的出世法,开显众生的智慧。那么他临走的时候他为了表达对佛陀的感恩心,一个行脚比丘什么都没有,唯一的、他最珍贵的就是他脚底下破旧的草鞋。他就很虔诚地把他的草鞋脱下来,挂在佛塔的前面,表示他对佛陀的供养,他供养以后内心感到非常满意,就离开了。离开以后没多久,又有一个行脚比丘来到这个佛塔,他看到了佛塔,也是忆念佛陀的恩德,散发出对佛陀的感恩,佛陀的说法使令众生世间的黑暗当中出现了光明,那么他也是绕佛三匝。那么临离开的时候,他看见这么庄严的佛塔前面挂着两个破旧的草鞋,他觉得这个是对佛塔的不恭敬,把草鞋拿下来把它扔掉了,扔掉以后他也是很满意,就离开了。永明延寿大师说,这两个人对佛塔做出了相反的事情,一个是把破旧的草鞋挂上去,另外一个是把这个草鞋丢掉,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这两个比丘的业行呢?永明大师说,这两个比丘的功德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他们两个的行为是出自于对佛陀的一念感恩心,是供养心,虽然他们的表现法不同,但是他们的情况都是“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那一念引导业行的那一念心啊是供养的心情。所以说呢,永明大师的判断,这两个比丘的功德是完全一样的,是无差别的。
所以从这段的学习我们就知道,我们在未来怎么判断这个业是清净的、是染污的?就是以我们那一念的心念。所以说,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这个是说明我们在修行的刚开始,我们一定要先端正我们的因地发心。因为因地的发心它会引导着我们所有的业力。假设我们在因地发心有错误,我们赶快调整,要马上调整,因为我们所有的业行是由我们前面的念头来做一个先导者、主宰者、造作者。这段的大意是这个意思。
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请主任慈悲开示,如果一个人他一直造善业,然后熏习他自己的业种子,到临命终,如果他造恶业然后到临命终的时候,然后由他的业力变现出那些三恶道果报,比如说像地狱业,那一个人他可以看到他自己本身都在受无量的苦,那属于由他自己心性变现出来自己受那个果报。但是如果说人道或者说在其它道的时候,我们说做恶业或者做善业,到临命终变现出来的果报为什么两个不一样的种子熏习出来的东西会看到外面的器具、外在的那个依报世界是一样子的?
它是这样子,我们一念心性循业发现。清净本然,但是受业力的熏习啊,循业发现。就是你这个心念啊,你一开始依止的是染污意,那么你去造作的时候,你所有的业行就加强这个染污意,就像滚雪球,你慢慢地烦恼势力越来越重。所以我们刚开始因地发心不正的时候你感觉不出来,但是你已经过了十年、二十年以后啊,你因地发心不正的人啊,他这个身口意就会不一样,就会不一样,他这个修行的方向也会不一样,就会不一样,那慢慢慢慢地,他后来的差别就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大的时候,到临命终的时候,他的罪业啊,当然它不是变现刀山油锅了,变现刀山油锅谁会去投胎呢?因为这个投胎是爱取的烦恼在投胎,它会变现他所贪爱的五欲的境界,这个人要贪女色,它就变现出女色的样子,这个人他贪钱财,它就现出珍宝的样子,然后,他动了一念的爱取,一投胎,事实上就变成刀山油锅了,它是这样子的。就是你有各式各样的业力,它这个罪业就变出一种中阴身出来。所以,你刚开始的因地发心很重要。
在西藏有一个喇嘛,他离开了僧团到山中去闭关修行,修了三年。修了三年,他的师兄弟说,很久没有看到这个喇嘛了,就带了很多信徒去看他,捎了一封信给他,我什么时候、哪一天、哪一月、哪一日去看你,这个喇嘛一听到,哎呀,三年都没下山了,他很多的师兄弟、他的信徒要来看他,很高兴,去打扫他的佛堂,打扫很干净。打扫完以后他突然间想,诶,我为什么打扫我的佛堂呢?他开始审查他的因地发心。哦,我打扫这个佛堂为了要得到信徒的赞叹、供养。他发觉他因地发心不正,他非常后悔,他拿了一把泥土往这个佛堂地上一甩。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公案。当然,今天,他那个泥土表面上是洒在佛堂上,事实上他是在对治他当初的那念烦恼。所以,有一个大仁波切说,说某某喇嘛这把泥土甩得好!甩得好。当然我们不是说要你去大殿里面甩泥土了,就是说,他今天在对治的是他心中当初那一念的发心。换句话说呢,持戒、参禅、听教,这个法本身不是错,而是引导你的这样的善法的心念、你本身的方向这个掌舵者没有掌握好,你没有发菩提心,那么整个业力就带动到染污的境界去了。所以,这个喇嘛他是真正通达佛法,他知道这样的因缘是不好的,如果这个念头你不对治,增长广大以后他迟早到三恶道去,所以他那把泥土所甩的是甩在他心中的烦恼上,是这个意思。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C1]31:19
- 上一篇:《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四卷
- 下一篇:《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六卷
- 怎么修因缘观?观察因缘的相貌
- 佛陀用长行和重颂这两段来说明三界火宅
- 无声也是一个声音
- 什么是意业?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 什么是口业?天乘十善业之口业
- 什么是身业?天乘十善业之身业
- 念佛人为什么要把心带回家?
- 下定决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发心跟正见这两科是基本功
- 修持首楞严王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 在修首楞严王三昧过程中要从不迷、不取和不动下手
- 临命终时要记住:往事不堪回首
- 怎么把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念佛的功德
- 如何才能往生?对娑婆世界的爱取调伏到很低
- 只有自己想改变的人才能改变
- 什么叫破坏善根?淫戒的问题是什么?
- 修学佛法是要靠自己觉悟、远离妄想的
- 如何对待痛苦?三界的三苦分别是什么?
-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