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衍那的巴米扬大佛
梵衍那的巴米扬大佛
在克什米尔以西的阿富汗境内,曾有一个国家叫梵衍那,地处今天的巴米扬地区。巴米扬是阿富汗著名的佛教圣地,巴米扬省的首府,位于中部巴米扬河谷。这里是兴都库什山的重要关隘,南北商旅的必经之地,也是佛教徒的朝圣之地。
法显大师和玄奘大师都曾朝礼梵衍那国,并在各自的著作中留下了生动记述。《大唐西域记》说梵衍那“多小川泽”,“众池澄碧,林树青葱”,“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光晃耀,宝饰焕烂。东有伽蓝……伽蓝东有鍮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鍮石是一种矿石(一说黄铜),产于波斯国,像黄金一样不会发黑。用鍮石塑造的佛像非常庄严。
巴米扬海拔2591米,群峰终年白雪皑皑,夏季凉爽宜人。市区西南的斑迪·阿米尔湖由五个小湖组成,湖身狭长,从飞机上俯瞰整个湖区,好似镶嵌在崇山峻岭间的宝石。
这里是佛教造像的盛地。东北郊外的山崖上遍布6000余座大小石窟,窟内雕画着数以万计造型生动的佛像和壁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石窟群中有两尊傍山巨佛,以浮雕手法雕成。东大佛雕凿于公元5世纪,高53米,体态丰满,颈部粗壮,身体比例匀称;通肩式大衣轻薄,衣纹线分布均匀,赤足而立,没有台座。西大佛雕凿于公元1世纪,高38米,头、颈、躯干和四肢略显粗壮;通肩式大衣有多重衣纹,颈胸间尤为密集;脸型方正,颈项垂直;肩部平直,胸部挺阔。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佛顶平台可站立百余人。两尊大佛气势宏伟,端严温和,令世人无不赞叹崇敬。
然而由于地域、文化和战争的种种原因,石窟在建成后的千百年中,经历了无尽的风雨沧桑。历史上有记载的大规模破坏,前后共有四次。第一次发生在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军队征服巴米扬期间;第二次是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踏上了这块土地,巴米扬石窟没能躲过这次战火的劫难,城陷寺毁后,石窟已面目全非;第三次是在19世纪,占领巴米扬的英军炮击了两尊大佛,从此他们肢体残断,满目苍夷。而在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两尊大佛再次遭到了塔利班武装的炮轰。原本千疮百孔的佛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只剩下佛形的洞窟默默地矗立在风沙中。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而崇尚和平之处却常常被战火和硝烟缠缚。历史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将这种两面性呈现给世人。贵霜王朝尤其是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梵衍那是受到佛法恩被的地区。这里“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说出世部”,人民“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敬”,当地三处风格多元的佛教石窟使得萨珊王朝、东罗马拜占庭艺术和吐蕃、吐火罗的文化要素在此浑然一体。这里的佛教也对汉传佛教及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时期来自大月氏国的高僧支谶、支曜、支亮、支谦等把大量佛经和优美翻译带到了中国[1];犍陀罗造像风格传播到这里后,也影响了西域及中原地区的石窟造像……这里又是兵家纷争之地,政权更迭,战火常燃。随着嚈哒人[2]、阿拉伯人、蒙古人的相继入侵,梵衍那的佛教在寺院倾颓和佛像毁坏中销声匿迹。
巴米扬大佛被炸当晚,我与四位同参共同组建了“佛教造像基金会”。这个基金会虽然没有做出杰出的事业,但当时愿望是非常清净的。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