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回家
近几年,常常往返于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不仅身心疲惫,旅程的辛劳与时空的变换,更令我不时感慨人生无常,有如梦幻。独在异乡之际,想起故乡门外青山,家中白发爹娘,心中难免恻然。现代社会的物质主义与快节奏,总能让人觉得无所依归。而面对十丈红尘,种种生相,人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希冀与疑惑:
回家、回家、我要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所谓“家”,就是身心栖息的地方。家,是疲惫时可以休憩的角落;是精神紧张时可以宣泄释放的地方;是受伤时能够得到疗治、抚慰的庭院。家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家庭安定则社会安定。家,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小时候依靠父母的家;长大结婚后又要构建组合属于自己的新家;而当子女们长大成人,又将离开父母,为自己的“家”打拼—如此,小家不断循环建立,形成社会大家庭。然而放眼社会,现实中的小“家”并不安稳,越来越多的婚姻破裂、情感危机,子女长大后的劳燕分飞,使人们在悲欢离合中不断煎熬。很多人在感情破裂,家庭分崩离析之际,会感到人生迷茫,家庭幸福有如梦幻泡影,由此开始怀疑“家”的安全。
其实,家有小家、大家之别,世俗之家和觉悟之家之分。“小家”者,个人自我之家;“大家”者,民族祖国之家。这些都属于世俗之家,难免无常。而觉悟之家,则是对世俗之家的超越,为究竟极乐之处。
我们学佛,就是要在这艰辛无常的生活中寻找一个永久的家。虽然因为超越于物质与精神层面而极其不易,但只要我们能看破、放下世间的功名利禄,去追求另外一种意识形态,让自己的精神达到最高的觉悟,就会抵达智者的终归处—真正的极乐之家。
无论是小家、大家,或是世俗之家、觉悟之家,都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辛劳,予以珍惜,这需要有一个过程,更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否则很难克服逆境情障、逾越有限的时空观念。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曾在世间劝导世人,四十九年间,佛陀宣说了八万四千种方法,并将其总结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释迦佛告诉世人: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有因必有果,因果相报,真实不虚。而这种因果循环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明显。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尽量改正自己的身、口、意方面的不好习气,心存善念,口说好话,身做善行,每年每月每天,乃至每时每刻,都应该如此,不仅为家人、为亲人、为朋友担负责任,同时也给自己种下善因。若果能如此,就必能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也是世人所愿意回去的“家”。
而当我们历经世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最后才终于明白:世事如梦幻,万物皆无常。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最终还是要赤裸裸地离去。所谓钱在银行,人在天堂,往往直到生命终结,我们才发现,世间的功名利禄和你没有丝毫关系,唯有平时的善业恶业紧随其身,随顺因果业力招感新的果报体,之后再建立新的家庭,而这种“家”,仍将重新循环普世意义上的家庭行为。
世间小家如此危脆,三界犹如火宅,不能长期依靠。物质的家庭总有崩塌的时候,情感的家庭也难以长久,依靠人心与因缘建立起的家庭,在历史长河与宇宙万物中不过如昙花乍现。世界上,有没有永恒的“家”?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有。那便是觉悟极乐之家,是慈悲智者的化现,这才是我们真正依靠的“家”。阿弥陀佛是大家长,他有四十八愿,只要有人发愿、持其名号即可到达觉悟极乐的家。极乐之家物质富裕,金银琉璃砗磲等七宝铺地,池有八功德水,洗去我们过去的垢秽;极乐之家精神富有,大家长阿弥陀佛每天慈悲地为我们宣说人生究竟的道理以及如何才能永久常住这个安稳的大“家”。只有长期安住这个大“家”,我们才能亲证大家长的用心,自我才能找到真正的“家”。并由此生起无限的慈悲,悲悯仍在世间的父母、兄弟、姐妹乃至所有众生,不忍他们受苦受难,因而决定倒驾慈航,来到世间劝说他们尽早离开无常的小家,同归极乐之家,共住最安乐、最安稳、最长久的真正家园—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讲回家,一是要回世俗之家,所谓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和睦夫妻,关怀儿女;二是要回寺院之家,观察无常,提起道念,积累功德,以回到究竟觉悟的极乐之家!
近几年,常常往返于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不仅身心疲惫,旅程的辛劳与时空的变换,更令我不时感慨人生无常,有如梦幻。独在异乡之际,想起故乡门外青山,家中白发爹娘,心中难免恻然。现代社会的物质主义与快节奏,总能让人觉得无所依归。而面对十丈红尘,种种生相,人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希冀与疑惑:
回家、回家、我要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所谓“家”,就是身心栖息的地方。家,是疲惫时可以休憩的角落;是精神紧张时可以宣泄释放的地方;是受伤时能够得到疗治、抚慰的庭院。家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家庭安定则社会安定。家,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小时候依靠父母的家;长大结婚后又要构建组合属于自己的新家;而当子女们长大成人,又将离开父母,为自己的“家”打拼—如此,小家不断循环建立,形成社会大家庭。然而放眼社会,现实中的小“家”并不安稳,越来越多的婚姻破裂、情感危机,子女长大后的劳燕分飞,使人们在悲欢离合中不断煎熬。很多人在感情破裂,家庭分崩离析之际,会感到人生迷茫,家庭幸福有如梦幻泡影,由此开始怀疑“家”的安全。
其实,家有小家、大家之别,世俗之家和觉悟之家之分。“小家”者,个人自我之家;“大家”者,民族祖国之家。这些都属于世俗之家,难免无常。而觉悟之家,则是对世俗之家的超越,为究竟极乐之处。
我们学佛,就是要在这艰辛无常的生活中寻找一个永久的家。虽然因为超越于物质与精神层面而极其不易,但只要我们能看破、放下世间的功名利禄,去追求另外一种意识形态,让自己的精神达到最高的觉悟,就会抵达智者的终归处—真正的极乐之家。
无论是小家、大家,或是世俗之家、觉悟之家,都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辛劳,予以珍惜,这需要有一个过程,更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否则很难克服逆境情障、逾越有限的时空观念。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曾在世间劝导世人,四十九年间,佛陀宣说了八万四千种方法,并将其总结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释迦佛告诉世人: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有因必有果,因果相报,真实不虚。而这种因果循环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明显。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尽量改正自己的身、口、意方面的不好习气,心存善念,口说好话,身做善行,每年每月每天,乃至每时每刻,都应该如此,不仅为家人、为亲人、为朋友担负责任,同时也给自己种下善因。若果能如此,就必能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也是世人所愿意回去的“家”。
而当我们历经世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最后才终于明白:世事如梦幻,万物皆无常。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最终还是要赤裸裸地离去。所谓钱在银行,人在天堂,往往直到生命终结,我们才发现,世间的功名利禄和你没有丝毫关系,唯有平时的善业恶业紧随其身,随顺因果业力招感新的果报体,之后再建立新的家庭,而这种“家”,仍将重新循环普世意义上的家庭行为。
世间小家如此危脆,三界犹如火宅,不能长期依靠。物质的家庭总有崩塌的时候,情感的家庭也难以长久,依靠人心与因缘建立起的家庭,在历史长河与宇宙万物中不过如昙花乍现。世界上,有没有永恒的“家”?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有。那便是觉悟极乐之家,是慈悲智者的化现,这才是我们真正依靠的“家”。阿弥陀佛是大家长,他有四十八愿,只要有人发愿、持其名号即可到达觉悟极乐的家。极乐之家物质富裕,金银琉璃砗磲等七宝铺地,池有八功德水,洗去我们过去的垢秽;极乐之家精神富有,大家长阿弥陀佛每天慈悲地为我们宣说人生究竟的道理以及如何才能永久常住这个安稳的大“家”。只有长期安住这个大“家”,我们才能亲证大家长的用心,自我才能找到真正的“家”。并由此生起无限的慈悲,悲悯仍在世间的父母、兄弟、姐妹乃至所有众生,不忍他们受苦受难,因而决定倒驾慈航,来到世间劝说他们尽早离开无常的小家,同归极乐之家,共住最安乐、最安稳、最长久的真正家园—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讲回家,一是要回世俗之家,所谓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和睦夫妻,关怀儿女;二是要回寺院之家,观察无常,提起道念,积累功德,以回到究竟觉悟的极乐之家!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
最新更新
- [其他汉传法师]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着安详自在快乐
- [普洱茶]陈皮普洱、橘普和柑普一样吗?
- [禅宗公案]割了我老僧的头去
- [生活故事]虚空可曾对你眨眼
- [哲理故事]顾其短,扬其长,宽容可育人
- [佛与人生]观照当下
- [佛学常识]贤劫千佛的说法由何而来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箴言
- [红茶]什么是格雷伯爵茶?
- [佛遗教经]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的解释
- [禅宗典藏]“禅宗语要,尽在五灯”说明《五灯会元》怎样的特点?
- [哲理故事]心中宽和,则世界和乐
- [佛经故事]百善孝为先,孝子割肉济父母
- [佛与人生]活着是为了什么
- [佛学常识]奇光如来的形象如何
- [其他汉传法师]生死是自然规律,那自己在世间留下了什么?
- [红茶]什么是宁红金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