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一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通常来说,中国的儒释道三家文明里面,儒家基本上偏重治世,佛教偏重治心,道家偏重治身。实际上,这三家在养生、调心、治世方面都有不同层面的表述。比如说,佛教就开示了许多法门来调养我们的身体,其中,息道观是自佛祖经历代祖师一直流传至今的基本法门,又称“安那般那”,教授如何数呼吸之旨。因为,佛祖告诫我们:生命在呼吸间。所以,养生也必须调好呼吸,一口气不来就是来生。怎样调和一呼、一吸,入吸、出吸以及安息,这里面我们的身体在气脉、气息上得到了及时的调节,身心就会得到改观,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良好的环境里面,身与心都能轻安自在,相互协调。这些佛经中都有很多的表述,包括大乘的许多经典里面也记载了,天台宗有“童蒙止观”与“摩诃止观”。我曾看过经典里面记载,如何有效地从有相观到无相观渐次修习达到相应的定境,本人还练习过,收效甚好。首先,要观我们的身体,第一步是“有相观”,先观鼻端白,也就是观鼻子上有一个白点(晶莹剔透的),因为鼻子的位置比较特殊,道家也有这方面的观想(庄子也懂)。长久观想,心不旁移,我们的心就能够有所规范,从外求回归自我。然后,再观下丹田,感觉里面象有泉水从沙子里面流出,久而久之,再做有相观的第三步。最后,从有相观进入无相观,就是从有相到无相,无相才能无我,无我才能解脱,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观想法。
当然,我们讲到的观心,则是佛教里面最重要的法门。养生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养心,尤其是《心经》,再三告诫我们,身体是由五蕴集合而成的幻有状态,由物质方面的色身如血肉、骨骼等,以及由精神层面的受、想、行、识作用所组成。其中,精神层面的作用较大,特别是我们在修炼过程中,指挥我们身心的还是我们的意识,如果能把意识调好,那我们的五蕴之身也就清静了。特别是《心经》讲过了,要照见五蕴皆空,物质的我和精神的我都是缘生缘灭的,毕竟空无,所以,禅宗把身体看成是个臭皮囊。虽然如此,但禅宗又强调要借假修真,可见,养生还不能仅限于身体方面的“养生”,更应该侧重于心灵的净化与定力的培养,即身心同步,这一点可从佛陀摒弃苦行而得到印证。佛陀曾经告诫我们“苦行非道”,我们应该把身心作为一个整体来呵护。久视、久站、久坐、久行,都有可能伤害我们的感官和神经系统。长期一个姿势,我们的身体也会出问题的。佛陀在悟道前,曾遇到了久视外道,在跟外道学习过程当中,并没有悟到真理,反而影响了视力。后来,他又遇到了另一个外道,教他经常用眼睛看着太阳,结果眼睛都被灼伤了。还有事火外道,用火烧身体,期望消解业力,解脱生命,结果除了痛苦,心境并无进步。佛教很多经典都有调整心灵方面的法门,有心灵方面的训练和智慧,重在不为物所转,可以说,佛是大医王,能治种种病;佛说种种法,为对种种心。《六祖坛经》讲了,什么叫禅?外离相名禅,内心不乱名定,既不乱也不着象,这就进入了禅定的状态。禅要求在一个平静的状态里面,去除我们的杂念,让我们的杂念转变为静虑状态。这样,对世界的认识就会不偏不倚、不增不减,否则,不是增益,就是损减,就这样,我们带有色眼镜看世界,产生种种错误的行为,种下苦果。无际大师《心药方》说: “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何名十味? 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愈。”
许多的高僧通过禅坐的训练,长期打坐,导致了他的身心非常的安详与自在,赵州老人120岁还在行脚参学,为了了却心中最后的疑问。但是,他回来以后呢,感悟到,白白浪费了草鞋钱。实际上,心灵家园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不用到处去跑。正像佛祖所说的,我们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太多,执着太多,乌云太多,飘来飘去,结果影响了我们的佛性之光不能全然的张显。佛陀是佛性全部彰显者,菩萨是大部分彰显者,而我们一般人的佛性基本没有彰显,大多处在无名状态。
人生总会有种种局限、种种追求和执著,所以容易产生烦恼和痛苦,不得自在。按照《心经》给我们昭示的“得大自在”意境,指的就是运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发现来自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五蕴之身,都是虚妄分别所呈现的,当体即空。一旦照见“五蕴皆空”, 便能达致“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得大自在、得大解脱。我们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生命摆脱一切枷锁,放下一切包袱,使我们的身心真正能够生活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中。所以,从真正意义上看,养生应该以养心为要、为主,以得大自在为旨归,使得色身和心灵都能自在、祥和,这才是我们生命的真义所在。
当然,在通往大自在的途中,我们还有很多的资粮要去准备,首先要从观世音菩萨《心经》的空境入手,离一切相,远离颠倒梦想,得大自在。这种自由、自在,表现在五个方面: 1.寿自在:即寿命自在,众生寿命长短难得自在,而破除了烦恼、照见五蕴皆空的菩萨们就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死,能在寿命长短、生死来去的大事方面获得自由,俗语有说:言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非短,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极致代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所以能够获得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老子曾言:吾之有大患,唯吾有身。由于普通人身心不自在,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人意处无二三”,有限的生命总会有许多的欲望,而时空方面的烦恼与障碍,让我们的目的不能一一实现;2.生自在 :即受生自在,菩萨能够随类化生而得自在,众生随业迁流六道轮回,不得自在。菩萨随处而应,“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有受生的自在,凡夫不具备这种特质,所以要照见五蕴皆空,才可以逐步获得受生的自在; 3.色自在: 即物质自在,菩萨能于物质转变自在,极乐世界就是“意成天”,念力不可思议。普通人难以做到,如果把物质理解为财富的话,大多数的人都有自由支配物质的渴望,但不是人人都成为富翁; 4.心自在 :即心灵自在,指菩萨能够随心自在自为,也能随顺法律、规律而为,随顺菩提心而发展,随顺净化心灵方向发展,而我们凡夫不知心为何物,甚至不知心在哪里,如何能把握这颗心呢?5.智自在:即智慧自在,凡夫没有无漏智,当然谈不上自在。菩萨证得空慧,可以任运发挥无漏智慧,说法度生,自他两利。能观自在,度一切苦厄,就能获得某种相对的自在,还不是大自在。“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度一切苦厄”、 “远离颠倒梦想”,才能获得寿自在、生自在、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那才是大自在。
联想到今天我们探讨的养生的课题,如上所述,如果我们的寿是自在的,寿命相连,命亦自在。应该说,经过修炼,心灵能够帮助我们的生命得以健康延长,自在之心能够减少由于五欲所带来的损耗,促进身体自在安康。许多人临死的时候不想死,但很无奈,不得不死;有的人死得不自在,很痛苦,睁大眼睛,在痛苦中去世;有的人修养与善业多,在安详中去世;许多高僧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去世。唐代有一个祖师,叫普化和尚,他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徒弟,天天喊着要走,他一会儿说要从东门死,有很多人就跟着他到东门去看,结果没有死。他又说,我死的时候希望化缘一件“直裰”,就是大褂,料子比较好点的衣服。后来,这话传到临济义玄祖师那里,临济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就让人买了一口棺材给老和尚。老和尚很欢喜,带着棺材到西、南门,嚷嚷要死,结果没有死,等到了北门的时候就没人跟了,老和尚就自己趟到棺材里面去了,引来了许多人观看,可这个老和尚很久很久还是不出来,大家就想一探究竟,结果打开棺材一看,大家都惊了,怎么什么都没有,就在此时,听到空中有一阵铃声响起,这是大家熟悉的铃铛声。因为,老和尚生前喜欢拿一个铃铛到处摇晃,人家还以为他是个疯子呢。自古以来,禅宗里面,这种事情很多,有的人站着死,也有的躺着死,还有拿大顶的死法,很自在,很安详。那么投胎呢,众生是随业力投胎的,菩萨则是随愿力来投胎、成就的,在愿力中度生死,就在烦恼的此岸和涅槃的彼岸之间,来回不断的作为我们的舟楫,渡过烦恼之河,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我想佛教里面关键是自在,简言之,就是要着自己生命的主人。一个是寿命自在,第二个是“受生自在”,菩萨是“变异生死”,众生是“分段生死”。
所以,要言之:养生必须与养心相结合,养生必须以养心为核心,养生必须身心同进步 ,养生必须以得大自在为旨归。
今天,我们欢聚古剑山,本人是第二次来到这里。我深感这座山既是一座神奇的山,又是一座生态的山,又是一座活跃着智慧的山,是一座一种人文之山,这里隐含着丰富的氧气,是个天然大氧吧。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智慧和佛教文化底蕴,如果能够把100平方公里的古剑山按照一个大的生态指标去打造,比如说,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作为重庆的后花园,就能真正发挥到很好的作用,为重庆人带来好的去处,真正成为心灵的、精神的家园。刚才,我讲的心灵环保,关键就是要求我们从心灵上做减法,而不能做加法,不断的让我们的心回到简单,由浮躁回到轻安,由杂乱回到清静,真正找到自我,让我们的心态回归清净。如果说,古剑山做到了这点,就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养生的圣地;古剑山的开发,才是合理的开发,和谐的开发,保护性开发,智慧型开发,人文型开发,可持续开发,必将对人类、对社会、对重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产生深远而久远的影响!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 上一篇:修行人要有随时为死亡做准备的观念
- 下一篇:传统文化应为当代年轻人传递什么?
- 净界法师:佛教妙音是什么意思?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仁德上人:心坏歌
- 仁德上人:心忏歌
- 本源法师:佛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入世的
- 太虚大师:学佛者第一步需要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 界文法师:佛教的慈悲观怎么理解?
- 妙江法师:“科学”、“贸易”、“单位”这些名词都出自佛教
- 静波法师:心灵的灯光
- 大安法师:佛教“牧牛”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修心
- 大安法师:佛教经典与道教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 印光大师:佛教以孝为根本在大乘经中多有阐发显明
- 宏海法师: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净界法师:佛教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 觉真法师:佛教因果论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价值
- 界文法师:佛教是如何看待慈心禅的?
- 法云法师:幸福来源于心灵的满足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秘诀就是早发现并除掉自己的习气毛病
- [红茶]红茶有哪些?红茶的种类
- [禅宗公案]只履归西的故事
- [生活故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哲理故事]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 [佛与人生]远离颠倒梦想
- [佛学常识]过去七佛都有谁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问题就是由于粗心大意而犯下的缺点错误
- [华严经]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 [绿茶]六安瓜片产地在哪里?功效有哪些?
- [禅宗五家]临济宗杨歧派创始人方会大师简介
- [生活故事]明心见性,缘起性空
- [哲理故事]心体澄澈,意气和平
- [哲理故事]享受人生,珍惜活着的光阴
- [佛与人生]生灭无常
- [佛学常识]佛有哪三身
- [其他汉传法师]把了了常知比喻成第一人格那“我”就是第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