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一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通常来说,中国的儒释道三家文明里面,儒家基本上偏重治世,佛教偏重治心,道家偏重治身。实际上,这三家在养生、调心、治世方面都有不同层面的表述。比如说,佛教就开示了许多法门来调养我们的身体,其中,息道观是自佛祖经历代祖师一直流传至今的基本法门,又称“安那般那”,教授如何数呼吸之旨。因为,佛祖告诫我们:生命在呼吸间。所以,养生也必须调好呼吸,一口气不来就是来生。怎样调和一呼、一吸,入吸、出吸以及安息,这里面我们的身体在气脉、气息上得到了及时的调节,身心就会得到改观,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良好的环境里面,身与心都能轻安自在,相互协调。这些佛经中都有很多的表述,包括大乘的许多经典里面也记载了,天台宗有“童蒙止观”与“摩诃止观”。我曾看过经典里面记载,如何有效地从有相观到无相观渐次修习达到相应的定境,本人还练习过,收效甚好。首先,要观我们的身体,第一步是“有相观”,先观鼻端白,也就是观鼻子上有一个白点(晶莹剔透的),因为鼻子的位置比较特殊,道家也有这方面的观想(庄子也懂)。长久观想,心不旁移,我们的心就能够有所规范,从外求回归自我。然后,再观下丹田,感觉里面象有泉水从沙子里面流出,久而久之,再做有相观的第三步。最后,从有相观进入无相观,就是从有相到无相,无相才能无我,无我才能解脱,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观想法。

  当然,我们讲到的观心,则是佛教里面最重要的法门。养生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养心,尤其是《心经》,再三告诫我们,身体是由五蕴集合而成的幻有状态,由物质方面的色身如血肉、骨骼等,以及由精神层面的受、想、行、识作用所组成。其中,精神层面的作用较大,特别是我们在修炼过程中,指挥我们身心的还是我们的意识,如果能把意识调好,那我们的五蕴之身也就清静了。特别是《心经》讲过了,要照见五蕴皆空,物质的我和精神的我都是缘生缘灭的,毕竟空无,所以,禅宗把身体看成是个臭皮囊。虽然如此,但禅宗又强调要借假修真,可见,养生还不能仅限于身体方面的“养生”,更应该侧重于心灵的净化与定力的培养,即身心同步,这一点可从佛陀摒弃苦行而得到印证。佛陀曾经告诫我们“苦行非道”,我们应该把身心作为一个整体来呵护。久视、久站、久坐、久行,都有可能伤害我们的感官和神经系统。长期一个姿势,我们的身体也会出问题的。佛陀在悟道前,曾遇到了久视外道,在跟外道学习过程当中,并没有悟到真理,反而影响了视力。后来,他又遇到了另一个外道,教他经常用眼睛看着太阳,结果眼睛都被灼伤了。还有事火外道,用火烧身体,期望消解业力,解脱生命,结果除了痛苦,心境并无进步。佛教很多经典都有调整心灵方面的法门,有心灵方面的训练和智慧,重在不为物所转,可以说,佛是大医王,能治种种病;佛说种种法,为对种种心。《六祖坛经》讲了,什么叫禅?外离相名禅,内心不乱名定,既不乱也不着象,这就进入了禅定的状态。禅要求在一个平静的状态里面,去除我们的杂念,让我们的杂念转变为静虑状态。这样,对世界的认识就会不偏不倚、不增不减,否则,不是增益,就是损减,就这样,我们带有色眼镜看世界,产生种种错误的行为,种下苦果。无际大师《心药方》说: “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何名十味? 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愈。”

  许多的高僧通过禅坐的训练,长期打坐,导致了他的身心非常的安详与自在,赵州老人120岁还在行脚参学,为了了却心中最后的疑问。但是,他回来以后呢,感悟到,白白浪费了草鞋钱。实际上,心灵家园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不用到处去跑。正像佛祖所说的,我们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太多,执着太多,乌云太多,飘来飘去,结果影响了我们的佛性之光不能全然的张显。佛陀是佛性全部彰显者,菩萨是大部分彰显者,而我们一般人的佛性基本没有彰显,大多处在无名状态。

  人生总会有种种局限、种种追求和执著,所以容易产生烦恼和痛苦,不得自在。按照《心经》给我们昭示的“得大自在”意境,指的就是运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发现来自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五蕴之身,都是虚妄分别所呈现的,当体即空。一旦照见“五蕴皆空”, 便能达致“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得大自在、得大解脱。我们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生命摆脱一切枷锁,放下一切包袱,使我们的身心真正能够生活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中。所以,从真正意义上看,养生应该以养心为要、为主,以得大自在为旨归,使得色身和心灵都能自在、祥和,这才是我们生命的真义所在。

  当然,在通往大自在的途中,我们还有很多的资粮要去准备,首先要从观世音菩萨《心经》的空境入手,离一切相,远离颠倒梦想,得大自在。这种自由、自在,表现在五个方面: 1.寿自在:即寿命自在,众生寿命长短难得自在,而破除了烦恼、照见五蕴皆空的菩萨们就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死,能在寿命长短、生死来去的大事方面获得自由,俗语有说:言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非短,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极致代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所以能够获得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老子曾言:吾之有大患,唯吾有身。由于普通人身心不自在,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人意处无二三”,有限的生命总会有许多的欲望,而时空方面的烦恼与障碍,让我们的目的不能一一实现;2.生自在 :即受生自在,菩萨能够随类化生而得自在,众生随业迁流六道轮回,不得自在。菩萨随处而应,“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有受生的自在,凡夫不具备这种特质,所以要照见五蕴皆空,才可以逐步获得受生的自在; 3.色自在: 即物质自在,菩萨能于物质转变自在,极乐世界就是“意成天”,念力不可思议。普通人难以做到,如果把物质理解为财富的话,大多数的人都有自由支配物质的渴望,但不是人人都成为富翁; 4.心自在 :即心灵自在,指菩萨能够随心自在自为,也能随顺法律、规律而为,随顺菩提心而发展,随顺净化心灵方向发展,而我们凡夫不知心为何物,甚至不知心在哪里,如何能把握这颗心呢?5.智自在:即智慧自在,凡夫没有无漏智,当然谈不上自在。菩萨证得空慧,可以任运发挥无漏智慧,说法度生,自他两利。能观自在,度一切苦厄,就能获得某种相对的自在,还不是大自在。“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度一切苦厄”、 “远离颠倒梦想”,才能获得寿自在、生自在、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那才是大自在。

  联想到今天我们探讨的养生的课题,如上所述,如果我们的寿是自在的,寿命相连,命亦自在。应该说,经过修炼,心灵能够帮助我们的生命得以健康延长,自在之心能够减少由于五欲所带来的损耗,促进身体自在安康。许多人临死的时候不想死,但很无奈,不得不死;有的人死得不自在,很痛苦,睁大眼睛,在痛苦中去世;有的人修养与善业多,在安详中去世;许多高僧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去世。唐代有一个祖师,叫普化和尚,他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徒弟,天天喊着要走,他一会儿说要从东门死,有很多人就跟着他到东门去看,结果没有死。他又说,我死的时候希望化缘一件“直裰”,就是大褂,料子比较好点的衣服。后来,这话传到临济义玄祖师那里,临济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就让人买了一口棺材给老和尚。老和尚很欢喜,带着棺材到西、南门,嚷嚷要死,结果没有死,等到了北门的时候就没人跟了,老和尚就自己趟到棺材里面去了,引来了许多人观看,可这个老和尚很久很久还是不出来,大家就想一探究竟,结果打开棺材一看,大家都惊了,怎么什么都没有,就在此时,听到空中有一阵铃声响起,这是大家熟悉的铃铛声。因为,老和尚生前喜欢拿一个铃铛到处摇晃,人家还以为他是个疯子呢。自古以来,禅宗里面,这种事情很多,有的人站着死,也有的躺着死,还有拿大顶的死法,很自在,很安详。那么投胎呢,众生是随业力投胎的,菩萨则是随愿力来投胎、成就的,在愿力中度生死,就在烦恼的此岸和涅槃的彼岸之间,来回不断的作为我们的舟楫,渡过烦恼之河,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我想佛教里面关键是自在,简言之,就是要着自己生命的主人。一个是寿命自在,第二个是“受生自在”,菩萨是“变异生死”,众生是“分段生死”。

  所以,要言之:养生必须与养心相结合,养生必须以养心为核心,养生必须身心同进步 ,养生必须以得大自在为旨归。

  今天,我们欢聚古剑山,本人是第二次来到这里。我深感这座山既是一座神奇的山,又是一座生态的山,又是一座活跃着智慧的山,是一座一种人文之山,这里隐含着丰富的氧气,是个天然大氧吧。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智慧和佛教文化底蕴,如果能够把100平方公里的古剑山按照一个大的生态指标去打造,比如说,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作为重庆的后花园,就能真正发挥到很好的作用,为重庆人带来好的去处,真正成为心灵的、精神的家园。刚才,我讲的心灵环保,关键就是要求我们从心灵上做减法,而不能做加法,不断的让我们的心回到简单,由浮躁回到轻安,由杂乱回到清静,真正找到自我,让我们的心态回归清净。如果说,古剑山做到了这点,就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养生的圣地;古剑山的开发,才是合理的开发,和谐的开发,保护性开发,智慧型开发,人文型开发,可持续开发,必将对人类、对社会、对重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产生深远而久远的影响!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