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愿:人民寿命无量愿
第十五愿:人民寿命无量愿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大家请看第十五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是人民寿命无量愿。
我们在第十三愿中,看到阿弥陀佛发愿是自己寿命无量,这是为了给极乐世界的众生做依靠。这一愿,是国中天人寿命无量,是给往生的众生一生成佛的基本保证。
我们常说,寿者,福之基也。一个人福报再大,社会地位再高,他的能力再强,家庭再幸福、再美满,但是身体不健康,突然去世,寿命尽了,那这所有的福报都是没有基础的了,无法再受用。所以,寿命是所有福报的基础,就像一栋高楼大厦,装修的再富丽堂皇,地基一坏,整个的高楼就会塌下来。极乐世界也是这样,他有种种殊胜的功德。我们在经中看,它的依正庄严,宫殿、楼阁、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美妙的胜境,但是如果人到了那里之后,不久寿命尽了,那就像玉杯无底。就好比一个珍美的玉杯,但是没有底,再好的杯子也不能使用。也就是说,极乐世界再美好,但是还是要死,死是退缘的根本,一旦死魔降临,就无法增上菩提,只能退失道心,退失佛道。所以,阿弥陀佛发此国中天人寿命无量愿,那极乐世界的人,就可以安心地在那里听经闻法,想听什么法就可以听什么法。在沐浴的时候,水在说法,风吹七宝行树,宝网罗网等等的一切都在说法,都在帮助众生来做增上缘,做成佛的因缘,一切时、一切处,极乐世界都是在为众生做成佛的增上缘,而且寿命又是无量,我们想想,成佛怎么没有保障?怎么不快速的呢?
我们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寿命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我们刚刚修行有了成绩,找到一点感觉了,寿命到了,然后隔阴之迷,再回来的时候,因为我们前世修行,修的福报,这样会使我们去安逸的享福,而不能去延续我们前一世修行的基础,接着往上继续修行。而且,由于这一世学佛,来世的福报会非常大,我们说这个福报能障慧,如果来世没有好的因缘闻到佛法,反而倚福去造业,倚仗这个福报反而要堕落。要想在这一生,了生死、出轮回,只有生到极乐世界去,到了极乐世界了就不退转了,而且寿命无量,决定能够当生成佛。所以《大集经》中说:“末法亿万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国中天人,寿命无量。”
阿弥陀佛在愿文中还说,除其本愿,修短自在。阿弥陀佛考虑到有的众生,在往生极乐世界之前就发愿,到了极乐世界,马上回去去度脱有缘的众生。就像我们今天,有好多的居士发愿,看到师父弘法的工作这么庄严,又看到师父这么辛苦,也就发愿往生以后,一定要跟着师父再来娑婆度化众生。我们也有好多学佛的众生也发愿,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再回娑婆巧把尘劳做佛事。所以阿弥陀佛考虑到有的众生这些愿望,所以他发愿,让往生之人,随自己的本愿修短自在。有的人想成佛以后再去度众生,那么在极乐世界,他的寿命就长一些,在极乐世界一生成佛,成佛以后再回来度化众生;有的人发愿,证了阿罗汉果就回来度众生,那他的寿命就短一些,证了阿罗汉果这么长的时间;还有像十一祖省庵大师,在临终的时候,他的弟子们流着眼泪说,愿师住世度人,省庵大师睁开眼睛对他们说,“我去了就来,生死事大,你们各自净心念佛”,那么他在极乐世界的寿命就会更短,去了马上就回来;也有一些人,在往生之前,没有发回来度众生的大愿,我们有些居士跟师父说,师父娑婆世界太苦了,我一定往生极乐世界,我再也不来了,像这种他只是一心求生净土,但是他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受阿弥陀佛和诸上善人们的提携,他的大悲心就会生起来。想起这个娑婆世界,还有这么多有缘的众生,还有这么多的家亲眷属还在受苦,所以他也发大悲愿,回到娑婆来度众生。所以无论是怎么样的本愿,都能随自己的心意,随心所意修短自在。
那这里大家肯定会生起疑惑,极乐世界的众生舍自己的寿命回入娑婆,那他会不会有死苦呢?唐朝的怀感法师在《释净土群疑论》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舍彼命,愿生秽土,救苦众生,虽死非苦也,以心欣乐,愿舍报,修慈悲故。”是因为他们由佛愿力加持,已经得了无量寿,都是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的大菩萨们的境界,他们是以欣乐心,自愿舍寿去修菩萨行,其实,并不是真的这种死,只是在极乐世界来示现寿终。等他到了我们娑婆世界,或者到了他方世界,自己的度化众生的因缘尽了,本愿完成了,再回到极乐世界继续修行,直至成佛。那我们可以怎么理解呢?无论他们到他方任何的世界,其实他们还是极乐世界的菩萨,只不过是为了慈悲本愿,来示现度化我们罢了。这个我们一定要明白。好多老菩萨们,一到年龄大了,一谈到生死的问题,特别回避的,特别回避这个问题,总觉得还想再活几年,还想再好好的享受人间的这种福报,我们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就不知道极乐世界的这种自在,这种寿命是永恒的,直至成佛。其实没有一个尽的,到了极乐世界,它是一真法界,到了那里没有尽,你就成佛了,所以没有一个死的,没有一个寿终的,直至成佛。阿弥陀佛的大愿,不但能够帮助极乐世界的人,随自己的本愿修菩萨行,得无量寿,一生成佛。也对我们这些在六道轮回的凡夫,有非常殊胜的利益。要知道这些已经往生的这些众生们,回入娑婆度众生,他们智慧高明,神通无碍,能够知道我们这些业障凡夫的无量劫,这些所做、所行,就是说能够随机随缘度化我们。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他们都了了清楚,能够观机逗教,善巧方便的帮助我们放下内心的执着,对往生净土生起信心,而且能够护佑我们精进念佛,不受邪魔外道的干扰。到我们临欲命终的时候,已经往生的家亲眷属,还可以随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好多居士说,师父你一定要走在我们后面,好给我们助念,这样我往生会有把握。我就跟他们说,其实错了,师父走在你们前面,到极乐世界做菩萨了,来给你们助念更有力量的。我们众生就是不明白这个理,大家好好想想,师父到了极乐世界,那是菩萨的境界,然后再帮助你们助念,再帮助你们降服一切的干扰,降服一切的魔力,在这种阿弥陀佛的加持下,护佑你们,让你们临终无障碍,这样往生就更方便的,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的。
像慧远大师在临终的时候,他在庐山莲社中,先往生的像佛陀耶舍,慧持、慧永这些出家人,还有刘遗民居士,都跟在阿弥陀佛身边一起来接引慧远大师。他们见到慧远大师,都上前来作揖问讯,并且说,师早发心,何来之晚?当时莲社是慧远大师发起的,召集大家一起精进念佛,精进求生极乐世界,他发心最早,所以他们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到极乐世界去,都来迎接他了。所以大家不要在乎往生的早晚对你们的帮助,大家只要知道,我们只要往生了,到了极乐世界以后,我们肯定忘不了,因为我们阿弥陀佛的加持,同参道友的这种护持,我们忘失不了我们的菩提心的,一定会来迎接,会来帮助我们的这些有缘的众生的。我们念佛的时候,他能帮助我们心清净,帮助我们放下欲望;我们往生的时候,他能帮助我们降服欲望的魔力,能够帮助我们得清净心,求生极乐世界。从已经往生的人来看,去极乐世界比在娑婆世界要好的多。师父非常向往极乐世界的,只不过可能化缘未尽,还要在娑婆多待一段时间,化缘尽了以后,师父也是尽此一报身,我再来时,必脚踏莲花。所以我们不要贪恋家人亲友,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不但能回来度脱他们,而且还能更好的给他们做示现,来帮助我们无量劫以来的这些有缘众生,脱离苦海,修成佛果。
我们现在想弘法,想度众生,但是与极乐世界的人比较起来,所能做的,跟大家说,真的是微乎其微。所以师父经常跟大家说,身教胜于言教。你每天念佛,每天放下,让大家看到你的洒脱,看到你的自在,而不是说,你每天去给别人说教什么,每天都是用佛法去约束别人,而不是管好自己。佛法是心法,管好我们自己,为大众做模范、做楷模,为大众做示现,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度化众生。蕅益大师就说:“自未能度,云何度人,如被漂者,如拯岸行”。这话非常的深刻,你自己还没得度,你自己一身的习气还没改,老给别人做说教,你有什么能力去把别人教化过来?就像我们自己还在河里挣扎,就像我们自己一身的淤泥,老跟别人说,要干净、你要清净,度脱不了别人的,我们只有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才是度化众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 上一篇:第十四愿:眷属无量愿
- 下一篇:第十六愿:国无不善愿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