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五篇 百丈、南泉及沩山门下 香严智闲
第五篇百丈、南泉及沩山门下 香严智闲
香严智闲(西元?─八九八年)
曹溪惠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沩山灵佑──香严智闲
梁邓州香严山智闲禅师,青州人也。身裁七尺,博闻强记,有干略,亲党观其所以,谓之卅︰「汝加力学,则他後成佐时之良器也。」
俄尔,辞亲出俗,既而慕法心坚,至南方礼沩山大圆禅师,盛会咸推闲为俊敏。(以上录自《宋高僧传》卷一三,《大正藏》五○.七八五页上─中)
佑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卅︰「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本分事试道一句来,吾要记汝。」
师懵然无对,沈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佑皆不许。师卅︰「却请和尚为说。」佑卅︰「吾说得,是吾之见解,於汝眼目,何有益乎?」
师遂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乃自叹卅︰「画饼不可充饥。」於是尽焚之卅︰「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
遂泣辞沩山而去。抵南阳覩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
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木,以瓦砾击竹作声,俄失笑间,廓然惺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云︰「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说却,何有今日事也。」仍述一偈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一一,《大正藏》五一.二八三页下─二八四页上)
附录:语录摘要
(一)疎山三十年倒屙
僧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师卅︰「万机休罢,千圣不携。」
此时,疎山在众,作呕声卅︰「是何言欤?」师问︰「阿谁?」众卅︰「师叔。」师卅︰「不诺老僧耶?」疎山出卅︰「是。」
师卅︰「汝莫道得麽?」卅︰「道得。」师卅︰「汝试道看。」卅︰「若教某甲道,须还师资礼始得。」
师乃下坐,礼拜,蹑前语问之。
疎山卅︰「何不道︰肯重不得全。」
师卅︰「饶汝恁麽,也须三十年倒屙。设住山,无柴烧;近水,无水吃。分明记取。」
後住疎山,果如师记。至二十七年病愈,自云︰「香严师兄记我三十年倒屙,今少三年在。」每至食毕,以手抉而吐之,以应前记。
(二)香严上树
一日谓众卅︰「如人在千尺悬崖,口衔树枝,脚无所踏,手无所攀。忽有人问︰如何是西来意?若开口答,即丧身失命,若不答,又违他所问。当恁麽时,作麽生?」
时有招上座出卅︰「上树时即不问,未上树时如何?」师笑而已。
(三)会即便会
师问僧︰「什麽处来?」僧卅︰「沩山来。」师卅︰「和尚近日有何言句。」
僧卅︰「人问如何是西来意?和尚竖起拂子。」师闻举,乃卅︰「彼中兄弟,作麽会和尚意旨?」僧卅︰「彼中商量道︰即色明心,附物显理。」师卅︰「会即便会,不会着什麽死急。」僧却问︰「师意如何?」师还举拂子。
(四)语录
1.问︰「如何是香严境?」师卅︰「花木不滋。」
2.问︰「如何是声色外相见一句?」师卅︰「如某甲未住香严时,道在什麽处?」僧卅︰「恁麽时,亦不敢道有所在?」师卅︰「如幻人心心所法。」
3.问︰「如何是道?」师卅︰「枯木里龙吟。」僧卅︰「学人不会。」师卅︰「髑髅里眼睛。」
(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一一,《大正藏》五一.二八四页上─下)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