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信仰与教义

  圣严法师:佛教信仰与教义

  一、佛教的发源和流传

  (一)发源于印度

  二千五百年前的一位释迦族的王子出家,经过六年的修行,开悟成佛,并将他所体悟到的解脱生死和一切烦恼的方法,向当时的印度社会,宣扬了四十九年,最后以八十岁的高龄,离开人间。我们称他为佛,也就是彻底觉悟了一切宇宙和人生道理的人。这是佛教的开始。

  (二)中国佛教

  佛教在印度,经过五百年的流传,才通过西北印度,由中国的新疆地区,传遍中国。在中国东汉明帝的时代,已经有了关于佛教传入的文字记载。在中国经过五百多年的传播及发展,由于和中国儒家及道家文化的相互激扬,便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共有十三个宗派,那是由于不同的高僧所依不同的佛教的经典和论典,从各种不同角度,发挥了他们的见解。其中最能表现中国文化特色的,是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华严宗到了中唐(公元九世纪)以后,便和禅宗合流,天台宗到北宋时代,虽曾一度复兴,但却未能继续发展。到了近世,谈起中国佛教的寺院或僧尼,百分之九十九,均属于禅宗。虽然尚有修学天台、华严和净土念佛的人,他们的出身,却不能与禅宗无关。

  近代的中国佛教界,出过四位伟大的高僧,那就是以持戒著称的弘一(一八八○一一九四二)、以念佛著称的印光(一八六一一一九四○),以热心教育及弘扬教义著称的太虚(一八八九一一九四七)、以禅定著称的虚云(一八四○一一九五九),他们四位均对近代的中国佛教有过极大的贡献。但是,今日传来北美的佛教,则以禅宗的影响力最大。

  (三)美洲佛教

  目前在北美弘扬佛教的人数并不多,系统却很繁杂。因为印度的佛教曾以三个不同的时代,三个不同的姿态,分向三个不同的地区传播。那就是早期的印度佛教,传向锡兰和缅甸;中期的印度佛教,传向中国;晚期的印度佛教,传向中国西藏。而在这三个不同的区域,又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性格,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锡兰和缅甸的佛教,属于小乘,大乘佛教之中,又有显教和密教之分。中国的属于显教,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属于密教。中国佛教又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今天的北美,是各系佛教汇集的地方,但是仍以禅宗是受北美社会的欢迎和爱好。今天在北美传播禅宗的人,不论他们是来自哪一个国家,禅的根源是中国国,直到近代,在中国最风行的仍是禅宗。中国人在北美弘扬禅宗最有力的则为十六年前到旧金山的度轮法师(宣化老和尚),他是虚云和尚的弟子,现在不仅于西岸各城巿有分院数处,且已创立了一所法界大学,经常有数十位出家弟子跟随他修行。在美国东岸,则为现在由本人住持的美国佛教会大觉寺,由于前任住持仁公法师(仁俊长老)的促劝及副会长沈公家桢居士的赞助,虽然由我教禅,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同时也颇艰苦,前途则极乐观。我们分别开设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特别班、精进班、学生之中,已有人准备发心出家,终身修行,并且由学生发行了一份《禅》(chanMagazine)的英文杂志。

  至于这次我来多伦多的因缘,当然要感谢侨领吴侠民先生的邀请,我之认识吴先生及为我担任粤语翻译的简许邦先生,则是由于詹公励吾长者的介绍。

  詹公其人,虽非禅宗的传人,他与近代中国禅宗最伟大的禅师虚云老和尚之间的因缘,却十分深切,从阳明山中华大典编印会印行的《虚云和尚法汇》附录《虚云老人末后诗札》的内容,特别是第十三札《梦中茶话》及第十六札《告别绝笔》,均可见出詹公与虚老之间感应道交,非同寻常。詹公一生乐善好施,但他并非百万富豪。十数年前,他发大弘愿,愿以二十英亩农地,捐出作为发展国际佛教的建筑用地。近一年来,经过与本人的数度倾谈,更发弘愿,决定捐出他的一块面积近七十七英亩的农场连农舍,请中国高僧主持,筹建虚云禅寺,以利传播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成就僧俗四众修行禅法。

  七十七英亩的土地,对一般人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对一位修行的有道高僧而言,毋宁是一桩麻烦的事。要保持它永远属于十方大众的产业,要从各方面募款建造寺院,要教导住在那里修行的人,要培养更多后继的人才,要维持他们的生活。这项任务,至为艰巨,否则就会辜负这位施主的愿心了。可是,出家人虽不经商,也不得为了薪水而为任何人工作,他的悲愿以及为报佛恩而能尽形寿献身命的信力,必定能感得护法龙天的加被,把这块农地经营在为在北美传播中国禅宗的一座大本山。同时,也不仅是因为詹公或中国禅师要传播禅的方法,乃是由于在北美的中国人需要它,北美的本地人也需要它。佛教是被这需要的潮流卷来北美的,在座的诸位以及广大的北美大众,才是请佛教来这里的主人。能有这么多的支持者,前途当然是极其乐观的了。

  这绝不是空想,凡是真正接触过佛教的人,他就不会反对佛教的传播,尤其是禅,它是中国文化最光辉的一部分,它不是宗教,它不必要求你改变什么,也不要求你做任何不希望做的事。它却能够使你从实际的生活中,得到身体平安健康和心理的平静明朗,也能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为佛教的支持者和传播者。

  二、佛教的信仰

  很多人都认为佛教的信仰是迷信。其实,当你听过一些佛教对于信仰的解释之后,你就会明白,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非常合理的。

  (一)三宝

  佛教的信仰,以三宝为中心,不像一般人误会佛教的那样,认为佛教是崇拜鬼神的宗教。

  佛教的信仰,可以分作自信和信他的两面,然都是以三宝为主。三宝,意思是宝物,有救济贫困的功能,佛教则用三种宝物,救济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一般而论,人的自信心是有限的,往往由于财力、智力、权力的限制,对于宇宙人生乃至小到对于平日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没有自信心去解决和克服。这种人,首先需要有一种外在的依靠,才能帮助他克服难关,那就是信他的力量。

  (二)信他

  佛教给你信仰的,称为住持三宝

  1.佛宝——二千五百年前出生在印度的一位王子,出家修行而开悟了的那个称为佛陀的历史人物。

  2.法宝——由那位成了佛的印度王子,把他自己开悟的方法以及用他的智慧观察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理说了出来,只要我们照着他所说的方法做去,我们也能开悟。

  3.僧宝——凡是佛教徒,如果他能负起修行佛法并且传播佛教的责任,便称为僧宝,虽然不限定出家人或在家人,事实上只有出家人才能完成僧宝的使命。在这三宝之中,如果无佛,我们根本无从知道离苦得乐的方法,如果无僧,这些方法便无人示范修行,也无人把这些方法传流到现在。而我们信佛及敬僧的理由,即是为了学习修行的方法。当然,佛教也鼓励我们崇拜圣贤,佛教称他们为菩萨,譬如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等,也都是是信他的对象,并且灵验非常多。但这仍在三宝之内,一切的菩萨都是僧宝,一切的佛都是佛宝。佛教被人误为迷信的最大的原因,乃是由于许多信佛教的人,只是信佛信僧,没有懂得修行的方法。事实上,如不学习方法,信佛信菩萨,虽可得平安,却不能开悟而离苦得乐。唯有学习了方法,认真地修行之后,始能由信他而产生自信的力量。

  (三)自信

  即是信自己。这是在信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从修行的经验中,确切地体悟到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本来和佛无别,所以必将能够成佛。但这自信的仍是三宝,我们称它为自性三宝:

  1.自性佛宝——佛的意思是觉悟,人人都具有觉悟的可能性,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就是清净的佛性,只因为被外在的八风所吹,心理受了影响,产生了种种烦恼,把清净的佛性遮盖信了,所以称为凡夫。所谓八风,是指利益、损失、毁谤、荣誉、称赞、讥笑、痛苦、快乐。一个人,如果能够到达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他就解脱了一切的烦恼,虽然尚未成佛,他已见到了他的自性佛宝

  2.自性法宝——在没有开悟之前的人,修行的方法,是靠他人传授的,当你开悟之后,你会发现,修行的方法本来就是现现成成的,和每一个人的本性是分割不开的。这个方法,包括理论的和实践的两部分,理论的部分,可以比做地图,实践的部分,可以比做上路向目的地前进,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不是落于纸上谈兵式的研究,便是落于盲人骑瞎马戒的苦修。未悟之前,法在心外,所以需要求师问道,开悟之后,法在心内,从你心中流露出来的,就是解脱烦恼的方法。不必另外再向佛经里去寻求,但却绝对是与佛经的观点一致。因此,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一共向当时的信众们说了四十九年的修行方法,最后宣布,他并未说出一字。也就是说,他没有创造出任何方法,一切的方法,原来就是存在着的,他只是在发现这些方法之后,向大家指点出来而已。

  3.自性僧宝——佛与法,既在我们每一人的自性中具备了;僧,当然也不例外,僧的意思是融洽无间,和合一致,即消除了烦恼之后的状态,所以称为"清净和合僧"。烦恼是从我们的肉体及精神方面的不满足和不顺利而产生的,所以信佛的人,要解除烦恼和痛苦,首先必须从渐渐地省察和消除贪心、瞋怒、不明是非的三方面着手。尤其像出家人,他们不求任何东西,甚至将他们最宝贵的身体也施舍出来,称为舍身出家,所以称为僧宝。但在他们没有断除烦恼之前,仅仅是凡夫僧,断了若干烦恼的,称为贤僧;将要断尽一切烦恼的,称为圣僧,像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即是圣僧;纵然是成了佛的人,也是僧宝之一,所以释迦牟尼佛仍对他的弟子们宣称,他也在僧的数目之内。有很多人,不晓得佛与菩萨的区别,现在,相信诸位已经明白,菩萨是成佛之前必经的修行阶段的人,佛是菩萨修行到圆满时的最高阶段的人。佛的身份是最高最圆满的,但他仍可为了适应各类的众生,化身为凡夫,化身为鬼神,化身为菩萨,所以在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是古佛的再来,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不同类别的化身,其实,他有千手千眼,也有万手万眼,他有千万种不同类别的化身。化身的方式,则有托胎化身及变现化身的不同,不论哪一种方式的化身,当他在你面前出现的时候,他是你的亲戚朋友和家族中人,是普通的人。他可能用正面的方法来协助你,也可能用反而的方法来激励你,不论正反,都是对你人格的培养和事业的成功有益。因此一个信佛教的人,他看所有的人,都是救助他离苦得乐的菩萨。一个开了悟的人,也能自觉到他自己是与僧宝不可分割的,所以也能自然而然地负起了菩萨所应负起的使命。

  有些知识分子,读了几种禅宗的书籍之后,知道了自性三宝的境界,高于住持三宝,所以自称信仰自性三宝而用不着住持三宝。像这些人,佛经里有一个寓言说到:曾有一个愚人,见到三层楼的建筑物后,即要求一位建筑师,单为他建第三层而不要底下的两层。诸位想想看,这是可能的吗?因此,我要告诉诸位,先从信他的基础上入门,等你根据所学的方法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之时,自信的功效便会自然呈现在你面前的。

  三、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经典实在太多,多得使你无法以业余的时间来读完它。我们中国的法师,希望读遍全部的佛经,最常用的方式是把自己和社会的世俗环境隔离,关在寺院中的一间房内,经过数年的阅读和体验,才能对佛经的全体有若干程度的了解。

  像我本人,就是经过六年这种生活的人。至于一般的人,譬如目前有好多在大学里专门研究佛教经典,并且向学生教授佛经的学者,他们很少能对全部的佛经做总体的研究,同时由于他们缺少修行的实际经验,故也无从确切地了解佛经,充其量,他们是从文字的表面上得到一些印象而已。但是佛教的教义,从原则上说,并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困难,它的根本思想,仅仅四个项目:苦、空、无常无我

  (一)苦

  一个人,如果没有苦难的感受,便不容易对自己作警惕,更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所以在美国有一所学校,在训练学生道德生活的课程中,使每一个学生均有一周的时间来体验生理而能有残障时的痛苦。也就是分别地将学生们,或者蒙上眼睛,或者绑起腿子,或者捆住双手。结果这些学生的同情心特别高,彼此间的互相精神也特别显著。

  当然,在人类的思想之中,也有不承认佛教所说的苦是真理的,我们无意要说服任何人,佛教只希望把佛所见到的真理,告诉愿意知道佛教的根本教义是什么的人们。在佛经里面,对于苦的观念的说明,有几种不同的分类,今天我想介绍的是五分类,即是:

  1.苦苦——包括四个形态的苦的现象,那是人人都知道的:生、老、病、死。以现在人的知识判断,婴儿初生之时,尚无知觉意识的作用,应该是不知道苦或不苦的,所以这个生字,是指出生这个事实而言,由于生而为人,便因他有了身体而注定了必将会病、会老、会死的前程。有的人未老即死,或者终其身不知病为何物,但他不能不死。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原因即在对于死亡所感到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痛苦所致。年轻的人,体魄特别强壮的人,比较不容易接受宗教信仰,原因即在于他们对于苦的感受不太强烈。

  2.坏苦——有人反对佛教主张的"人生在世,有受皆苦"的说法,他们认为,人生虽有痛苦的遭遇,但也同样有欢乐的场合,譬如"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对于这一点,佛教并未忽略,佛教却想进一步地为你指出:天下没有不谢的花朵,人间亦无不散的筵席。若从世间相的生起、完成、变异而复归于消失的这个事实来考察,虽有偶然的美景良辰,它的结局则终归于消失。所以有些人在没有成功之前,吃尽千辛万苦,到达成功之际,又会患得患失,尚未引退之前,便已忧虑到退休之后的下一步应该如何走法的问题。总之,世相是经常变迁的,不可能让你抓住一样使你觉得绝对可靠的东西。

  3.求不得苦——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在受到挫折之时,会以"天下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这句话来宽慰他自己。生在世间,不可能一无所求,最基本的是求食物、求衣着、求异性。其次若有余力,则求名望、求财富、求权势。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的欲望也越高。有些人不为他们自己求任何东西,却又不能不为他人的利益而求。事实上,有求必应的,在世间是不多的,在你求得之先,必已付出了相待的代价。

  4.怨憎会苦——在人世间,往往是好景不常而又冤家路窄的事很多。你所喜欢的事物,很难保全不变;你所厌恶的事物,又偏偏常常在你的生活中出现。

  5.爱别离苦——不论是父母骨肉、夫妻眷属、亲密的朋友,生离和死别乃是最能使人断肠的苦事。有的人,你爱他爱得好苦,他却并不爱你;有的人虽然相爱,却有不得不分离的情况发生;有的人虽然终身相守,却不能避免死亡的有先有后。

  以上五种苦相,即是我们的人间相,因为我们的身心是过去世的行为留下来的结果,佛教称之为苦因与苦果。如不及时中止,因果的循环,便无了期。中止苦因的方法,便是修行,此到下一次再讲。

  (二)空

  佛教被称为空门,故在香港,有些赌钱的人,就怕早上在街头遇到僧尼,他们迷信空门中的光头会使他们输得既空又光。其实,佛教的空,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如果不懂佛教所讲"因缘"二字的道理,你就无法懂得佛教所讲的"空"是什么意思。所谓"因缘",是指世间事物的形成和毁灭,均有它的因素,佛教称这种因素为"因",又将这种因素与因素之间所发后的关系,称为"缘"。正由于一切的事物和现象,无一不是集合了许多因素而完成的,如把各种因素分解开来,任何一种特定事物和现象,均不可能存在。佛教要人去除烦恼的方法,首先使你明白世间的事物,无一不是暂时由各种不同的因素集合而成的幻象,这些幻象,使你幻觉到它们的存在。其实,除了因素,并没有事物,因素在变,事物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致于对称心的事物起贪心,对不满的事物起怨恨了。可见,佛教所讲的"空"字,并不是一切都没有的意思,而是要你在努力促成其事之后,不要把它摆在心里,那是去除烦恼的最好方法。因此,由"空"的意义的说明,也必须了解,它会告诉我们如下的两种意义:

  1.无常——一切事物的现象,既都是暂时的各种因素的聚和散的活动,只要因素的位置和形状有变动,事物的聚和散的活动也就跟着变动,佛教把这种聚散活动的相状,分为"生、住、异、灭"的四种形态。这四种形态,从来不停留,所以是无常而不永恒的。

  2.无我——人类的烦恼多过于其他的动物,只因为人类的自我观念,比其他的动物更强烈。自我的观念,带来自私的行为,凡是遇到和这自私的行为相抵触的事物,便会引起烦恼。构成自我观念的基本因素,便是我们的肉体,再渐渐地向外扩张,有了我的财产、我的家属、我的名誉、我的事业、我的权势、我的思想,等等。人们为了维护这些"我"及"我的"观念,努力奋斗,也为了这个我而招致烦恼。从"因果"的观点上说,佛教是鼓励我们积极向上的;从"因缘"的观点上说,佛教是主张放弃我见的。世间一切事物,包括每一个人的身心在内,无一不是由因缘促成的幻象,根本找不到"我"的观念可在何处生根,所以是"无我"。但是,此处仅从理论上给你分析,使你明白,你的"自我"并不可靠,也不实在,当你有任何痛苦而无法立即解决的时候,不妨试着想想,至少可以使减少一些因痛苦而引起的怨恨和忧郁。至于亲自来体验"无我"的身心境界和宇宙境界,那是要在开悟之后。要想开悟,必须亲自修行。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三日讲开加拿大多伦多巿中山纪念堂

  (圣严法师:《佛学入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