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二)主讲者圣号

  ‘观自在’,梵语是:阿缚卢枳伊湿伐罗。阿缚卢枳,译言观;伊湿伐罗,译言自在。意思是说:这位菩萨能够自由自在的观察人间的心意,解救人间之苦难,故名观自在。

  在华严经说,菩萨有十种自在:

  一、命自在:命是生命、寿命,人的寿命长短,皆由各人的宿业而定。寿命已尽,则欲生不得;寿命未尽,又欲死不能。是以人的生死,绝对不可能由自己来决定。但地上菩萨,已经分证佛的法身慧命,可以随意安排自己寿命的长短,为度众生,万劫不长,机缘既尽,一日亦不短。生死自由,来去自在,是命自在。

  二、心自在:众生的心念,妄想杂乱,心猿意马,最难控制。地上菩萨,已除诸烦恼缚结,分断无明,故能善自调伏其心,收摄妄念,入定出定,如意自在。

  三、财自在:人的财富,是由宿世福业报得,不可强求。可惜迷途众生,不明因果,不知修福,反而终日营营役役,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每贪多务得,甚至为了增益个人的财富,不择手段,损人利自己,作诸恶业,自食其果,而不自觉。地上菩萨,由于多劫修福,积聚功德,因行既深,果报亦胜,资生财物,无须营求,自然丰富满足,不仅拥有无量珍宝严饰自己,如意享用,亦以无量珍宝,救济穷苦群众,如意自在。

  四、业自在:一般众生,日常身口意三业的造作,非善则恶,由于或善或恶的的行为,所造作的善恶业因,来决定自己受报好丑的命运,绝对没有选择的自由。地上菩萨,断诸烦恼,具足善行,故一切利生事业,皆可以自由操作,或现神通,或演说妙法,一切畅通无阻,皆得自在。

  五、受生自在:众生轮回生死,被宿业所牵,或上生天界,或堕落地狱,六道升沉,不由自己。地上菩萨,断诸业缚,故能随心所欲,乘愿受生,或往生十方佛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或示现天上受生,教化天人,但天宫非乐;虽入地狱,救济众生,而地狱也不苦,故能受种种生,随缘教化,自由自在。

  六、解自在:一般众生知见不正,对于事物的理解,彼此互异,而又我执坚固,自是非他,遂启发争端,导致思想冲突,无法和平共处。地上菩萨,惑将尽,智将圆,胜解现前,助佛教化,心得自在。

  七、愿自在:愿是一种意志的力量,众生意志薄弱,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埸,往往被境所转。地上菩萨,愿力弘深,既能以愿导行,以行满愿,愿行一致,又能随愿往生,随愿度生,随愿广作佛事,利益众生,无往而不利,自由自在。

  八、神力自在:六道众生,有时亦可以报得神通,但只是短暂而非永恒,二乘圣人的神通,虽是永恒但非无限。地上菩萨的神通妙力,无尽又无限。威力难思,随意变化,游戏人间,无所障碍。

  九、法自在:法是佛法,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但地上菩萨,分证佛的功德,通达佛法秘藏,得大辩才,善说法要,能观机设教,为诸众生,演说无量法门,自在无碍。

  十、智自在:地上菩萨,以始觉智,照本觉理,如楞严经所说:‘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得一切种智,能与佛妙觉,融会贯通,于一念中,能现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无所障碍,自由自在。

  此经所说的观自在,除了具足以上所说:十种自在之外,还含有以下三种意义:

  一 、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时,能不假分别,不假思索,直接彻底的照见五蕴皆空,亲证实相理,明明了了,没有丝毫的间阂与障碍,故名自在。

  二、观境自在:当菩萨修习般若的观智,到达至深至圆的境界时,便能运用般若的真理智慧,照彻真理的本体;而深达实相,究竟了知此实相理,充塞宇宙,无所不在。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万物皆本乎此理,理外无物,物外无理,事理圆融,通达无碍,故名自在。

  三、作用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究尽实相,洞悉真谛,而证得法身理体。继之从体起用,随缘赴感,观机设教,恒常往返于生死涅槃之间,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神妙作用,深入世间,寻声救苦,无所障碍,故说曰自在。

  由于菩萨能以般若真空的智慧,洞悉事物之真相,通达诸法实相理,亲证法身;继而从体起用,济物利生,广度有情。若自利,若利他,无不自由自在,不受环境所牵制,不为人事所困扰,所向无敌,无往不利,俱得自在。新译时代的译经法师,根据菩萨的实际功德,故译名观自在。

  在旧译时代,则译名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号称观世音,在悲华经、楞严经、以及法华经的记载,其原因有三:

  一、宿世悲愿:悲华经说:距离释迦牟尼佛很久之前,有佛出世名宝藏如来。当时有位转轮圣王的太子名不询,信佛甚笃。有一次:恳请宝藏如来到宫中受供养,于三个月中,殷劝侍奉,一粥一饭,一茶一水,太子必恭必敬,无不亲自奉上,不曾假手于他人。最后,宝藏如来问不询太子,欲何酬报?太子说:‘世尊,世间无常,物质虚伪,不堪留恋。弟子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尽未来际,救度众生,令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但愿世间所有苦恼的众生,当其在苦恼煎熬中,能够称念我的名号,我就立即寻声救苦,协助众生脱离灾难,获得快乐。慈悲的佛陀,这就是我的愿望,你能鉴我愚诚,满我所愿吗?’

  宝藏如来,非常嘉奖太子的伟愿;即赐给他‘观世音’的名号,并鼓励他,尽未来际,深入人间,‘观’察‘世’人求救之‘音’声,而施予救济;令诸众生,离苦得乐。当时的不询太子,就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因为菩萨曾在宝藏如来的面前,立下寻声救苦救的悲愿,所以宝藏如来赐给他‘观世音’的名号。

  二、因中自利:在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亲对佛说:世尊,在过去很久以前,我曾供养一位观世音如来;承观音如来,教授给我一种‘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的修行方法,因而启发了我内在的智慧光明。同时在强烈的智光照耀中,超越世出世间,再不为一切时间和空间所限制,我认识了宇宙,也认识了自己,而获得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众生之心,与诸众生,同一悲仰的殊胜功德。于是启发了我内在的仁慈本性,对于一切苦恼的众生,不期然而然地产生无限的悲悯与同情。

  自从那时候开始,我便步著十方如来的后尘,常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种种方法,来深入世间,寻声救苦,利乐有情。当时的观世音如来,非常赞许我善得圆通法门,即于大会中,赐给我观世音的名号。由于我能观照耳根,听觉之性圆照法界,十方众生,凡称念我的名号,无不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不假作意,平等拔苦与乐,因此,我‘观世音’的名号,便遍十方世界,遐迩俱闻了。

  根据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的自述,其所以号称观世音的原因,完全是由于他在因中修行的时候,以一心三观之观智,观于一境三谛的真理。观空不著空,观有不住有,根尘俱消,空有圆融,获得听觉圆通,六根互用的特殊功能,所以古之观音如来,赐给‘观世音’的名号。

  三、果上利他:观世音菩萨,不但是一位由消极跨进积极,由超世而入世的大乘实践家; 亦是冷暖人间的褓母,茫茫苦海的慈航。他‘观世音’圣号的建立,不但是基于宿世的本愿,和因中克己修证的自利工夫; 亦是基于果上积极利他的功德。在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无尽意菩萨请问佛:‘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由是证知,观世音的圣号,也是基于果上利他的功德妙用而建立。

  综上可知,菩萨圣号的建立,不外是由于自利利他的功德。菩萨在自利时,不忘利他;而利他时,亦不失自利。因为菩萨之所以克己修证,原因是要达到利他的愿望;而在积极利他的行动中,又能庄严佛道功德。不过,据自利方面解释:观世音三个字,则‘观’是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这能观之智,包括一心三观;所观之境,包括一切善音、恶音,有漏音、无漏音,二边音、中道音,甚至一境三谛。菩萨以一心三观的智慧,观于一境三谛的真理,圆三观于一心;三观同时,无前后,无差别,无次第,圆观圆证,故名观世音。

  若据利他方面解释:则‘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是指菩萨寻声救苦的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机是指九法界众生,称念圣号哀恳求救之声音。菩萨秉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观九法界众生称念的音声,而来援助,无苦不拔,无难不救,无乐不与,故名观世音。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所以观世音的含义,是含有自利利他,悲智双运的意思。

  (三)菩萨的意义

  菩萨,梵语具足云‘菩提萨埵’;菩提译觉,萨埵译有情,合言为:‘觉有情’。

  若据自利方面解释:觉,是指菩萨觉悟之心,有情,是指菩萨自己;因为凡是具足知情意之精神活动的生命,都名有情。所以,菩萨不是指泥塑、木雕,玉琢的偶像,而是综合知情意于一体的生命。虽然,但菩萨并不是一般迷情的众生,而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因为菩萨是人间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圣者;他不仅具有超情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同时对于佛陀的无上觉道,由景仰,而进修;因进修,而获证。当其分证佛的无上觉道,处于自受用三昧中时,自见内心朗然大觉,与佛无异,故名觉。但尚有微惑未尽,于出定后,就有微细生灭,识情流动,故名有情。

  总之,在自利方面说:菩萨,该是一位头脑清醒,理解力强,既能觉悟人生真理,又能深达宇宙万物之真相;于事于理,于性于相,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认识,不糊涂、不困惑、不迷信的圣者。

  若约利他方面解释:觉,是指菩萨所证的觉道:有情,是指被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即是说:菩萨的为人,不止自觉、自利,又能觉他、利他。既能积极扩展利他的同情心,慈悲心,去拔苦与乐,给予人间无限的温暖;又秉承无边的愿力,将自己所证的觉道,去觉悟一切众生,所谓:‘以斯道,觉斯民’。使一切有情,都同归觉道,同得解脱,同到彼岸,共同离苦得乐,因名觉有情。

  再约自利利他双方面解释:则‘觉’是菩萨‘上求佛道’的自行功德,‘有情’是菩萨下化众生的利他事业。菩萨一方面上求佛道之‘觉’以自利,另一方面又下化‘有情’以利他。自利是自觉,利他是觉他;自觉是智,觉他是悲;自觉觉他,悲智双运,是名觉有情。

  根据菩萨的意义,我们应该知道,菩萨非指那些代表菩萨的圣像,更不是甚么主人祸福,或三头六臂的神祗;而是具有深度的智慧力、高度的理解力、广度的观察力,以及具有无限的同情、无量的悲心、无边的弘愿的救世者。他既能勇猛精进勤修与体证佛的觉道,又能以慈悲普济之恩德,施于有情;以世界人类的苦恼为自己的苦恼,以世界人类的忧患为自己的忧患。一举一动,无不以利益众生为出发,一进化退,都以救济苍生为准的,所以被称为菩萨。

  假如我们能够这样做,我们就是菩萨。现在,观世音菩萨,就是能够以精深的觉智,观察诸法实相理,得大自在;又以高度的悲心,观众生苦,施以救济。不但自觉,更能觉他;不止自利,而且利他,自利兼他,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早已圆满究竟证得佛道的大觉圣者,不过迹门示现菩萨身,助佛教化而已。所以被称名: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五、五蕴皆空义

  ‘观自在菩萨’,是能修观之人,亦是主讲此经的说法主。‘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所修的法门。‘行’是观行或功行,不但宗教,贵在实行;即使是世间一般学说,或是做人做事,都不可以只重于言,而不重于行;最低限度,亦应该做到言行一致。何况,崇高的哲理,如非实行亲证,又怎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呢?

  大智度论说:‘智目行足,到清凉池。’智目,是智慧的眼睛,亦即是正确的理论;行足,是实践之足,亦是正确的行为。没有实行为伴的理论,是灰色的理论,而且是靠不住的空谈;没有理论为依据的实践,则是跛形的,盲目的实践,前途是非常的危险。所以佛教,是十分注重目足双资,解行并进。唯有解行并进,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统一,智慧之眼睛与正确的行为一致;也唯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始可以发掘宇宙的原理,亲证人生的真谛。

  开发智慧的程序,可分为:闻慧、思慧、和修慧三个不同的阶段:

  闻慧,是从耳根听闻佛法所得的智慧;这种智慧,虽然不错,但是从外来的,非是内烁的,不能说是真正的智慧。

  思慧:是由思考所得的结果。用心思考所听闻的佛法,再加以理智的分析,名思慧;这种思慧,相等于哲学家由思考而得的知识,属于哲学的领域。

  修慧:是根据自己实践所获得的智慧,这从理论到实践所证得的智慧,是属于宗教的领域。在三慧中,修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真实的。但由于我们实行的浅近或久远,所得的智慧故有深浅的不同。

  观世音菩萨,由闻而思、而修、而证。不但从深思熟虑中,彻底认识般若真空妙理;同时运用观照般若的真智,来观察宇宙人生的真谛,深达实相般若的理体,而证得般若真理的智慧。由于他的实践,非浅近仓卒,而是经历久远,深入实际,早已到达智慧的彼岸,故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有两种不同:一是世间实际之时,例如说:某年、某月、某日;二是但约时分的一刹那。经文所说:‘时’字,是指后者而言。即是说:观世音菩萨,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而证得实相般若,深入真空的一刹那之时,亦即是‘观听圆明,自在无碍’之时;亦即是万缘俱寂,无证无得之时;亦即是物我双忘,境智合一,实相般若理体显现之时,故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一)人体的组织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得的结果。照见,是能观之智;五蕴,是所观之境;皆空,是以能观之智,观于被观之境,所获得的结论。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以甚深微妙般若真空的智慧,照见五蕴诸法,原无自性,其性即是真空,所以说:‘五蕴皆空’。

  五蕴的‘五’字,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种。‘蕴’是积聚义,积聚色等五种元素,而组织成我们具有灵魂与躯壳的身心。一般哲学家,对于宇宙人生组织的看法,人言人殊。希腊初期的哲学,有以水为化生万类的原质者。如伊阿尼学派中德黎说:水是万物本体,因为水有生气,有活力,时而结冰,时而化水,变动不居,其力弘大,故能产生万物。

  但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则说神是宇宙人生的创造者。及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后,专志于哲学研究的康德、尼采等哲学家,都认为宇宙人生的元素,即吾人之心,因而产生绝对的唯心论;而马克思等,郄主张宇宙元素是唯物的。总之:唯心论者,以宇宙是一个‘包罗万有,贯通一切,完全理性’的心。但唯物论者,则以为整个宇宙人生,都是物质的东西;除了物质及其规律外,更无甚么意识的作用,心亦不过是物质的一种而已。

  佛陀,认为宇宙人生的元素,不外是物质的条件,配合识心的活动。即是说:人类原始本具的真心,由一念不觉的无明,幻现心理与物质的现象(唯识学所说见相二分);于是因境牵心,由心取境,遂幻现宇宙万有,情与无情诸法。所以人身的构造,是综合精神与物质于一体的。但这种精神与物质混合的说法,并非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所主张的心物二元论,而是佛经所说的五蕴论。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