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文讲义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

  文珠法师讲述

  甲、讲经因缘

  乙、解释名题

  丙、作者简介

  丁、别解文义~一、绪论—序分

  丁、别解文义~二、正论—正宗分

  丁、别解文义~三、结论-流通

  甲、讲经因缘

  发起讲解此‘劝发菩提心文\’的因缘,远在一九九一年一月,当时本人在主理祖庭重建落成,返美经港,应大屿山宝莲寺的邀请,主持佛学讲座时,仇净芬居士,即请本人下次来港,一定要到净基佛学会讲经。后来,钟太在长途电话中告诉我,仇居士想请我讲发菩提心文。但在藏经中,有关于发菩提心文的经论很多。例如:佛说出生菩提心经,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文殊师利问菩提心经,龙树菩萨造的菩提心离相论,天亲菩萨造的发菩提心经论,莲花戒菩萨造的广释菩提心论。还有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以及西藏宗喀巴大师写的,法尊法师译的修菩提心七义。当然藏经中有关菩提心的经论,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其中简洁明了,动人心弦的作品,该是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而阐述发菩提心,修二利行,内容最丰富的,该是天亲菩萨造的‘发菩提心经论\’。此经论有上下二卷,共十二品,非短时间,可以讲完。

  今年初,仇居士托朋友将省庵大师所作的‘劝发菩提心文\’,及两本讲义,送到美西佛教会,始知仇居士要请我讲的,是省庵大师所写的‘劝发菩提心文\’。因此,即以上述有关菩提心的经论,作为参考,写成这篇讲义,为大众讲解,并刊印流通。

  乙、解释名题

  无论任何经论,或世间书籍,皆各有其名题,今天要讲的,虽非经非论,谨是祖师的论文,当然,亦有其名题。本论文的名题,是‘劝发菩提心文\’。在此六个字中,前五字是本文的别名,文之一字,属于通名。如云栖大师写的戒杀放生文,龙舒大士写的净土发愿文等。现在,先解释本文的别名。别名中劝字,是劝导,劝化,劝勉,属于教。发是启发,激发,及发起,属于机。菩提心三字,是本文的主题,亦是本文所说的中心思想。无论是教,是机,皆以菩提心为中心,为目标。但何谓菩提?何谓发菩提心?因何要发菩提心?我认为在解释本文之前,应该有详细解释的必要。

  一、何谓菩提

  梵语菩提,中国唐朝以前的旧译时代,译名‘道\’。唐朝以后,新译名‘觉\’。大智度论说:‘菩提,名诸佛道。’大乘义章言:‘菩提胡语,以翻名道。’安乐集亦言:‘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但唯识述记则言:‘梵语菩提,此翻为觉。’本人认为:菩提即是觉道,亦即是诸佛所证正觉之道。在能证方面说:是觉,在所证方面说:是道。

  但此道,非普通世间之道,非二乘人所证出世间小乘之道,亦非大乘菩萨所修的菩萨道,而是诸佛所证无上菩提的佛道。此中言觉,非世间一般人的知觉,或错觉,非外道的邪觉,非二乘的偏觉,非菩萨未圆满的正觉,而是诸佛智德圆满,究竟觉悟的无上正等正觉。

  因为一般人的知觉,是妄非真;外道的觉,是邪非正;二乘的觉,是偏非中;菩萨的觉,虽正未圆;皆非究竟。唯佛与佛,以始觉智,证本觉理,智极理圆,并基于平等之理,本乎平等之心,教化众生,平等拔苦与乐,故言正等;佛自觉己圆,又能觉他,二利究竟,觉行圆满,十界众生,无过其上者,因言:无上正等正觉。此无上正等正觉之道,就是本文所讲的菩提。

  但若据众生本具的理性而说,可分为真性菩提,实智菩提,及方便菩提三种:

  一、真性菩提:即是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在有情言,名之为佛性;在无情言,名之为法性。无论佛性或法性,俱皆真实而且常住。众生虽然迷此佛性,流转三界六道生死,变成为苦恼的众生,但此性不灭,不减;诸佛虽然悟此佛性,了生死,出三界,证菩提,成为正觉的佛陀,但此性亦不生,不增。至于法性,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如水之湿性,火的暖性,地的坚性,风的动性,以及宇宙万物的个别的特性。物之相虽生灭无常,物之性则永恒不变。此不变而能随缘,虽随缘而又不变的真性,原是生佛体同,圣凡无二,物我一如,既无去来,亦无生灭,因名之为如如理,亦即是众生的本觉理体,因此,被名真性菩提。因为此真性的法身理体,周遍法界故,是以理为道。

  二、实智菩提:实智,即是真实的智慧。此真实的智慧,是依据众生本具的理性而起的始觉智,还照众生本具的本觉理,理智一如,不假修成;而且能够如实了知本觉理体,能灭妄归真,能转识成智,因此,被名为实智菩提。即是诸佛所证的根本智,以其智光能够圆照法界而无遗,故是以智慧为道。

  三、方便菩提:方便,指权巧方便,佛以实智证理,以权智鉴机,随顺众生种种根性,而施设种种方便,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权巧启发,众生内在的智慧,令众生去妄存真,共证理性菩提,因此,被名为方便菩提。即是依根本智,所起的后得智,以其妙用无边,故以对机施教为道。

  若据诸佛证德言:菩提有法身菩提,有报身菩提,及应身菩提。法身菩提,即是如来藏性。此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所不在,无处不遍,如水之在地,如电之在空,万物共品,诸佛共证。报身菩提:是十地位满的菩萨,果证真常,灵明觉照,恒于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涅乐境界中,自我享乐。应身菩提:是诸佛菩萨,随顺众生的机情所示现的应身。若然众生机情成熟,佛即示现八相成道。如释尊降生于释氏王宫,去伽耶城不远之处,坐菩提树下,于金刚座上,证得无上菩提,转*轮,教化众生,利益有情,即是应身菩提。

  若据菩萨修证的过程而言:有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是指十信位的菩萨,能够真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言。

  二伏心菩提: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能够调伏心中烦恼,进修诸波罗蜜言。

  三明心菩提:进入初地或以上的菩萨,能观照诸法实相理,心地明了,因名明心菩提。

  四出到菩提:八地以上菩萨,修诸般若,断惑证真,心不执著,而出离三界生死,到达涅槃彼岸,名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等觉菩萨,断尽最后一品无明,降诸魔障,证无上道,名无上菩提。

  今本文所讲的菩提,是真性菩提,是法身菩提,亦是无上菩提。

  二、何谓菩提心?

  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名菩提心。’大日经疏言:‘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慧。’可知菩提心,即是追求佛道之心,亦即是正觉之心。如果有人以正觉之心,勤求佛所证之道,自利兼他,终必成佛;因此,菩提心是成佛的真因,亦是广修智慧,积聚功德的原动力。十方诸佛,皆因菩提心而积集诸功德,亦因菩提心而成佛。

  华严经弥勒菩萨曾经盛赞菩提心的功德,如华严经言:‘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生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故,……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无匮乏故;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菩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永安隐故;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贪爱毒故,…。’最后弥勒菩萨告诉善财童子:‘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得生故。’

  所以,在菩萨道上,菩提心等如父母,等如导师,良友,善知识,能给予一切菩萨的训导,抚养,指示,与协助。又等如坚利的武器,能令菩萨降伏魔军,杀烦恼贼。又等如伏藏,等如涌泉,令诸菩萨,成就功德法财,出生无量智慧, 又等如良药,令诸菩萨,治疗身心重病,解除无明恶毒,最后能出生三世诸佛。可见菩提心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对于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非常重要。

  三、何谓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即是建立趣向佛果菩提的意志,发起追求无上菩提的心愿。虽然,真性菩提,人皆本具,但凡夫迷而不觉,若然值遇佛法,或闻善知识开导,藉此增上胜缘,发明本具的真性,知道生佛平等。既痛恨自己无始时来,从迷积迷,不觉不知,枉受轮回;又怜悯众生,不识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沉溺生死,受无量苦。于是发起大悲心,誓必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众生以利他;使自己与众生,共出苦海,同证佛道,就是发菩提心。否则,即使是自己喜欢修学佛法,但不喜欢利他,于利他心,不能发起,于大乘法,不能修持,要求佛道,亦不可得。因为,自己喜欢修学佛法,仅是自利之心,非菩提心;若但利他,不求佛道,亦仅是大悲心,非菩提心。必须自利兼他,且志在成佛。发愿我与众生,皆共成佛道,以所修的一切善根功德,回向众生及佛道,方名发菩提心。

  菩萨持地经言:‘菩萨发心,而作是言:我当求无上菩提,安立一切众生,令究竟无余涅槃,及如来智。如是发心,求菩提道。’又菩提心观释言:‘当于自心,如实观己,然后发起方便,观于众生。知诸众生,于自觉性,不如实知,起于疑妄,颠倒执著,受于种种轮回大苦,我由是故,起大悲心,令诸众生,于自心法,如实证觉,是即名为菩提心。’读此可知,发菩提心,即发起自觉觉他之心,亦是立志希望,自己与众生,同出轮回,共证佛道之心。甚至为求佛道,为饶益众生,而牺牲自己的一切安乐,勤修六度,实行四摄,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

  四、因何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因缘,各人不同,或因自己,或因他人,或由顺境引诱,或因逆境激发。虽然,逆境往往令人悲伤,消极,但有时却能令人发奋向上;是以顺逆二境,皆可以成为发菩提心的增上缘。

  大方便佛报恩经言:‘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其事非一,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或因施心,或因悭心,或因喜欢,或因烦恼,或因恩爱别离,或因怨憎和合,或因亲近善知识,或因恶友,或因见佛,或因闻法,是故当知,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各各不同。’在出生菩提心经中说:‘一切众生,若欲成就人天福报,须发菩提心。欲灭诸有苦,须发菩提心。欲供养诸佛,广修福慧,须发菩提心。欲断烦恼,得菩提,了生死,证涅槃,更须要发菩提心。’

  又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说:‘若人想作转轮王,帝释,或梵王,增长人天胜福报,光明照世间,应当发起菩提心。有人想断除三界颠倒行,减除一切罪,不生诸苦恼,远离诸魔事,不见诸魔相,应当发起菩提心。有人欲修诸梵行,断诸烦恼,证无漏道,应当发起菩提心。有人欲证菩提,转*轮,饶益一切众生,更应当发起菩提心。’

  在天亲菩萨所造的发菩提心经论中说:有四种因缘,令人发菩提心:

  一、思惟诸佛发菩提心:意思是该:思惟十方诸佛,未成佛时,与我等无异,内心充满烦恼,困惑作业,受无量苦。但因发菩提心,勇猛精进,勤求佛道,勤修苦行,积集功德,舍身命财。求一切智,结果自拔,超出三界,度生死苦海,终成正觉,得无上菩提。彼既丈夫我亦然,不应自卑生退屈,诚应学佛,自拔自济,因此,故发菩提心,趣向佛道。

  二、观身过患发菩提心:观察自己,由五阴四大和合而成的色身,污秽不净,无常迅速,为无明烦恼所覆,造诸恶业,轮回生死,永无止息,因生厌离,发菩提心,求佛果菩提。

  三、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因见众生为烦恼所缚,为生死所缠,为众苦所逼,广作恶因,不知悔改,不修善因,不集善法,报堕三涂,长期受苦,求出无由。因此,为慈悲愍念众生,欲拔其苦,而发菩提心,勤求佛道。

  四、为求最胜果发菩提心:最胜果即是佛所证的无上菩提,因见佛法身清净无染,集诸功德,具足十力,四无所畏,成就一切智,能从实施权,方便善巧,救济群迷,因此发菩提心,行菩萨,求证佛果无上菩提。

  菩萨持地经说:有四种缘,四种因,四种力,令菩萨发菩提心。四种缘是:一是萨于诸佛菩萨功德,或神通变化,亲见亲闻,而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二虽不亲见亲闻,但由闻法,欢喜信乐,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三虽不闻佛法,但见法灭,为护持正法,发菩提心。四、虽不见法灭,但见恶众生,为烦恼所逼,为救众生而发菩提心。

  四种因是:一因种性具足:即是本具佛性,因缘成熟,自发菩提心。二因诸佛菩萨善友所摄:从佛闻法,或由善知识劝导,而发菩提心。三因大悲心:悯念众生,生死苦恼,恒思救济,而发菩提心。四因不畏生死苦:菩萨为度众生,利益有情,恒住生死,于无量生死苦,心不怖畏,反而激发菩提心,愿代众生受苦,而发菩提心。

  四种力是:一自力:自己自动自觉,发菩提心。二他力:因他劝导,而发菩提心。三因力:宿习大乘善根为因,今得见佛闻,便发菩提心。四方便力:由亲近善友,闻法鼓励,而发菩提心。

  菩萨由于四缘、四因、及自力、因力而发菩提心,当然坚固不动,决定究竟。若由他力,及方便力而发心,则不坚固,动向不定,若遇四事,便会退失菩提心。四事是:一种性不具,二恶知识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四于生死苦生怖畏心。

  至于本文作者,省庵大师,则别举十种因缘,应当发菩提心。(留待下文解释) 正因为省庵大师,恳切陈词,写成此文,详述应发菩提心的原因,而劝导我等,当发菩提心。能劝是祖师,所劝是我等众生;又能发是我等众生,所发是菩提心。机教相投,能所并举,因名:‘劝发菩提心文。\’

  丙、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莲宗九祖省庵大师。大师法名实贤,字思齐,号庵。江苏常熟县人,俗姓时,母张氏,生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八日。父早逝,自幼喜欢素食,母知其宿值善根,七岁时送往常熟清庵,礼容选大师为师。十五岁正式剃度,二十四岁受具足戒于杭州昭庆寺。师聪敏好学,所读经书,过目不忘,且严持净戒,精进办道。

  早年亲近渠成法师,转讲法华经玄义,并随从绍昙法师,学习愣严、唯识。对性相二宗,悉能通达。后往崇福寺,追随灵鹫和尚,参究念佛是谁?四个月后,心有所悟,对人言:‘我梦觉矣\’。自此深入经藏,善说法要,备受灵鹫和尚所器重。欲传衣钵,继任住持,师辞不受,禁足于真寂寺,日研佛经,晚持佛号,昼夜精勤不懈。三年后,众请讲法华经,师乃升座,辩才无碍,听众无不欢喜踊跃,得益不鲜。

  后去宁波阿育王寺,瞻佛舍利,感佛舍利放光,遂发心于二月十五佛涅槃日,集众举行涅槃法会,广修供养,亲燃指供佛,发四十八愿,作劝发菩提心文,勉励四众,共发菩提心,续佛慧命,广度众生。后于杭州梵天寺,屏绝诸缘,掩关念佛,专修净土,定每日念佛十万声。

  雍正十一年,腊月八日,即告大众,明年四月,吾当往生。自此益精进念佛,雍正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告众,我月初曾见西方三圣,今日复见,大概往生时至。即书偈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遂沐浴更衣,结跏跌坐,一心念佛,不进饮食。十四日中午,面西念佛,安然而逝。世寿四十九,僧腊二十五。一代高僧,忽离人间,徒众悲不自胜,师忽开眼对大众言:‘吾去即来,生死大事,各自要净心念佛。’言毕,合掌称佛名而寂。

  师生前虽曾住持永福,普庆,海云,仙林,梵天等寺,因最后圆寂于梵天寺,梵天寺是杭州古刹。因名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沙门,是梵语,译名勤息,即是说:出家人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因为此劝发菩提心文,是古杭梵天寺的住持出家僧,实贤所撰述。故作者名题是:古杭梵天寺沙实贤撰。

  丁、别解文义

  此文虽非经非论,亦非律学,但义涉经律论三藏,理括大乘,因其劝人发成佛之因心,勤求佛果菩提,利己利人,可视之为经、为律、为论,而研究学习之。故今释此文,亦如释经,有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自从不肖愚凡实贤起,至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止,是本文的绪论,等如诸经的序分。自此菩提心诸法中王起,至是为发菩提心十因缘也止,是本文的正论,等如诸经的正宗分。如是十缘备识以下,是本文的结论,等如诸经的流通分。

  一、绪论——序分

  本文绪论,可分为二点,一是总明愿是修行的根本,二是别明愿是立行的标准。

  (一)总明愿是修行根本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 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初句是祖师自谦之词。不肖,表非圣贤;愚下,显非上智;凡夫,谓是凡庸之辈。因省祖当时在大涅槃法会中,对众宣读此文,法会大众,根机高下不等,或有诸佛菩萨降临,或有圣贤乘愿再来,因肉眼不识,故发言谦逊,不敢自高,谓自己一非圣贤,二非上智,仅是凡庸之辈而已。僧、表明自己的身份,梵语僧伽,简称僧。译名和合众,是出家修行者的通称,和合有理与事之别。事和有六:一身和同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是僧团共住的规则,故僧团亦名六和僧。理和,指无为之理,为大众共修之目的。意思是僧众聚会,共学无为法,共证无为理。今实贤祖师,宗教兼通,解行相应,悲智双运,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专修净土,临终自知时至,实是圣僧。由于自谦,故言:‘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

  ‘泣血稽额\’,是显示省祖内心的恳切至诚,祖师因愍众生,本同佛体,竟因一念之迷,流落生死,不肯学佛,不求出离,故悲伤涕泣,血泪交流。稽颡,即是头顶礼拜。祖师既知生佛同体,故等视众生,为未来诸佛,不但悲感同情,而且头面顶礼,而作佛想,故言:‘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

  ‘当世净信男女等\’,是祖师劝发菩提心的对象。‘现前\’指当时涅槃法会大众,当世,可以说是:当时之世,亦可以说是:当来之世。信是信心,净是清净。因为祖师,不但希望涅槃法会大众,及当时世间一切具足清净信心的男女,能发菩提心;更希望当来之世,甚至末法时代的众生,皆能够发菩提心。因此,以极端至诚的态度,悲哀的心情,沉痛的语调,普告当时法会现前大众,及当时世间一切群众,同时普告当来之世,末法时代一切众生。

  ‘唯愿慈悲,少加听察’,是表明祖师的心愿。唯愿,即唯一的愿望,听,是留心听其言;察,是考察思惟其言所诠的义理。可以说:听是闻慧,察是思慧。听而不察,即闻而不思,将何以修证?故祖师深恐当时法会大众,轻浮不信,不肯接受其苦口婆心的忠告,因言:‘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即是唯一愿望,希望大众,发慈悲心,愍念其一番至诚恳切的苦衷,提起精神,稍加注意,留心听其所言,考察其义,信受其劝告,共发菩提心。

  尝闻人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此总明愿是修行的根本。‘尝闻\’二字,表示本文所讲要义,非出自祖师的主观,而是从大乘经典得闻,今谨代佛宣扬而已。‘入道\’即是进入佛道。‘要门\’,是进入佛道主要的正门,大门,非傍道或小门。凡欲进入佛法菩提之道,其主要的正门,就是‘发菩提心\’。若能发菩提心,自然可打开入佛知见的正门,进修佛道。若不发心,即使普通天道,人道,甚至日常锁碎的事务,亦不可能成办,可见发心,是为一切行门的根本。故曰:‘入道要门,发心为首。’

  发心,仅起步耳,我们学佛修行,必须继发心之后,实践急行,方达目的。然行无愿力支持,一旦逆境当前,必生退心。当知世间任何事业的建树,皆应当先发心愿,坚立意志,方抵于成。何况佛道遥远,魔障重重?是以发心,进修佛道,当先立愿。如释尊因中修行,立四弘誓愿,药师如来立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立四十八额,普贤菩萨立十大行愿。结果,终证佛道,广度众生,成熟有情。因此,发菩提心,行菩提道,首要急务,该是立愿,故说:‘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可成’。发菩提心,勤求佛道的人,立愿当然志在广度众生,是以四弘誓愿中,第一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为度众生,所以要断烦恼,要学法门,要成佛道。如金刚经言:‘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则,三界众生尽度矣。故说言:‘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之心字,指菩提心。此菩提心,是众生本具的正因佛性。无始时来,埋没于烦恼丛薮中,无由显发,今遇善知识劝导,发明本具正因佛性。正因理心性既发,则了因慧心,及缘因善心,自可相继而发。然则,凭借缘因,善心,所积集的一切功德,断惑证真,发明心地,使了因佛性显,成就般若智,了达真如实相理,令正因佛性出缠,法身理体得以显现,圆满佛果功德,自可成就正等正觉。故言:‘心发,则佛道堪成。’

  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此是反显示发心立愿为修行根本。广大心,简非二乘人所发自利之心。因为二乘圣人,虽发心持戒修行,断惑证真,愿出三界狱,愿度生死海,但其目的,仅求自利,发心不广,不得名为广大心。

  此广大心,即是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己志愿成佛,亦希望法界有情, 同出苦海,共证菩提;而实行六度法,平等救济一切众生,方名广大心。

  愿曰坚固,即坚定不移,不摇动,不退屈的意志。修行人在菩提路上进行,无论遭遇任何逆境,任何阻力,任何打击,或付出任何代价,任何牺牲,亦应该坚持初心,不生退意。如经言:‘假使热铁顶上旋,终不退失菩提心’。如是坚决进修,精进办道,广度众生,于利他行为中,完成自利功德。求离二死,永断无明,福慧具足,自可成佛。否则,发心不广,立愿不坚,纵经尘点劫数,长时间修行,亦难脱离生死苦海,仍在六道轮回受苦,虽有修行,结果,徒劳无功。

  楞严经言:‘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二种根本,指真本及妄本。妄本,是依识心妄想心而修行。真本,是依菩提心,真实心而修。是以发菩提心,立坚固愿,是修行的根本。否则:‘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故华严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此引经典作证,支持其言论。华严经,是佛初成道,于三七日中,为大机众生,所转的无上*轮;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显事事无碍,事理圆融的境界。其中有段经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诸善法,包活世出世间的善法。世间善法,是五戒、十善,以及一切有益世道人心的道德行为。出世间的善法,是指佛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以及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法门。若不发菩提心,立志成佛,或已发菩提心后,因隔阴之迷,或因逆缘退心,即使仍然进修善法,亦将变成魔业。如欲界魔王,亦修十善业,及修世间禅定,因不发菩提心,但求自利,故报为魔王。即使修习四谛、十二因缘、及三十七道品的佛弟子,因忘失菩提心,但求自利,亦很容易为魔所转。如楞严经五十重魔的境界,皆是修行人的障道因缘,故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如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曾经发菩提心,后因逆境忘失,修诸善法,尚且成为魔业。何况根本未曾发菩提心?不曾立志成佛?更容易为魔所摄,沦为魔鬼眷属。‘故知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如来乘,是指一佛乘。佛说法教化众生,可分五乘:一人天乘:说五戒、十善之法。二声闻乘:说四谛法。三缘觉乘:说十二因缘法。四菩萨乘:说六度、四摄、诸波罗密法。五最上乘,即一佛乘,亦即是如来乘,说佛性本具,人人皆可作佛。然欲学如来乘,得证佛果,成就无上道,当先发菩提心,立四弘愿,培养纯正的心智,实践菩萨道,修六度万行,所谓:‘上求下化,悲智双运’。对于菩萨的心愿,不可或缺,更不可以懈怠缓慢,应即发心,急速起行。

  (二)别明八相为发心标准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然字,是承上起下之词。前言:‘发心为首\’,‘立愿居先\’,但末言明发何心,立何愿?因为众生心愿的行相差别多,其损益利害亦殊,若不明辨当愿当立,或发邪心,立邪愿,将误入歧途,未获其利,先受其害。因此,省祖特别提出忠告:‘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意思是:于众生众多心愿差别的行相中,若无善知识指出邪正,真伪的分野,以及大小、偏圆的利蔽,将如何能去邪趋正,止伪从真?又如何得知所发之心,所立之愿,是大是小,是偏是圆?今祖师特别提出,众生心愿的行相,可分为八种。故言:‘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在众生心愿差别的行相中,有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八相的分别。而此八相,可归纳为四对,邪正一对、真伪一对、大小一对、偏圆一对。前两对是为世间凡夫说,为凡夫修行者,开智慧眼,免邪正不分,真伪莫辨,而盲从邪教,伪修瞎炼,误己误人。后两对是为出世间圣者说:出世圣人,不明圆理,偏于事行,祖师特别提出大小、偏圆之教,鼓励二乘,及别教菩萨,回小向大,舍权入实,趋向佛道。‘云何\’二字,是征起,‘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总标心愿八相。以下各别分释: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此是说明心愿八相中邪正之一对。末法时代,众生福属障重,虽发心修行,但不能息心达本源,内证真心,反而舍本逐末,妄用识心,分别向外务求,或求利养,或求名闻,或贪世间五欲物质享受,或但求自利,希望获得来世福乐的果报。如是发心,如是立愿,皆名为邪。特别是世间,种种旁门左道的邪教,往往假托佛教的观音菩萨,或弥勒大圣之名,引诱徒众,蛊惑无知。甚至有人自称活佛,伪说一生解脱,何止贪求名闻利益,五欲享受,简直欺诳世人,误害无知,使人丧失正道,堕落魔眷,诚应口诛笔伐。可惜一般愚夫愚妇,受其迷惑,奉献财色,还要发毒誓,守秘密,不许告人,实在邪得可以。若然正法,自然可以公开宣傅,堂堂皇皇,击法鼓,树法雨,那有恐怕人知之理?凡秘密进行,不能公开,或自称活佛,或说一生解脱的人,皆名之为邪。

  反之‘既不求名闻利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因为一个真正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自然不贪求世间名闻利养,以及一切五欲尘劳的享受,更不希望人天果报。为的是了生死,证菩提,自利利他,是以止息妄想扳缘,向内寻求真心,开佛知见。内则明心见性,外则悲愍世人,唯一的心愿,是为了生死,为证菩提。

  古德说:‘此心未明,如丧考毗,此心既明,更如丧考毗。’意谓学佛修行,未能明心见性,长期流浪生死,受无量苦,内心苦恼,固然犹如丧失父母一般的悲哀。然一旦明心见性,心中更倍觉凄苦,因为明心见性,知道自己原本是佛,本具佛性,与十方如来,无二无别;但因妄念,受生死苦,今虽觉悟,然悟道容易断惑难,生死未了,宁不可悲?若能心心念念,为求了生死,证菩提,发愿我与众生,共出生死轮回,法界有情,同证无上菩提,如是发心,如是立愿,方名之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此明众生心愿差别八相中,真伪的一对。初句是自利,次句明利他。发心学佛,第一要务,是上求佛道,第一任务,是下化众生。对此要务,对此任务,必须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心心念念,无有疲倦。虽闻佛道长远,在时间言:要经无量劫,勤苦修学;在空间言:要遍十方,利益众生,成熟有情。虽然众生刚强,难调难伏,但并不因众生难度,而生厌倦之心,或生退怯之想。如宝积经说:常精进菩萨,曾为救度一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然此一众生,犹不受化,常精进菩萨,仍无一念弃舍之心。故言:‘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

  ‘如登万仞之山\’等四句,是用譬喻显示菩萨度众生,求菩提,必须本著无畏的精神,不畏佛道遥远,不畏众生难度,不畏生死苦恼,而恒住生死,以种种方便,教导众生,不舍任何恶劣众生。难度而能度,难行而能行,如登万仞之山,必须以无比的勇气与毅力向上扳,力求前进,不生退屈,务求到达终点之顶为止。又如上九层高之塔,一定要到达最高的一层,以便俯览四野全景,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如是发心,自度度人,不畏难,不退缩,方名之为真正的发心。

  ‘有罪不忏\’以下,是明心愿虚伪的行相。有心作恶,名之为罪,无心之失,名之为过。人非圣贤,谁熟无过,凡有罪过,理应忏悔,若然有罪不肯忏悔,有过不肯除灭,反而覆藏己过,隐慝其罪,外表好像清净无染,戒定慧似乎具足。实则内心充满贪嗔痴等烦恼,浑浊自性,懈怠放逸,虚度时光,一曝十寒,始勤终弃。所谓:‘三分钟热度\’。这种矫情造作,‘内浊外清,始勤终怠’之人,虽有好心,行诸好事,例如:参加济贫运动,慈善筹款,社会公益等事,亦非纯正出于慈悲,而多是夹杂著贪名好利之心而为之。甚或为了沽名钓誉,以求显贵。‘善法\’指五戒、十善之法,或出家人修习四禅八定等善法。但因贪嗔未除,愚痴所误,戒行不净,造诸恶业。加以过去所作罪业,不肯忏除,致使所修善法,为罪业所污染,成为有漏种子,不能完成清净无漏功德。如是发心,谄曲不真,名之为伪。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此是众生心愿差别八相中,大小的一对。学佛的人,必须具有广大胸襟,伟大抱负,学佛的大悲心,学菩萨的大愿行。如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如阿难尊者:‘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不管亲疏,不分种族,不问贵贱,无论难易,一律平等教化,此界他方,人间天上,地狱鬼畜,皆平等拔苦与乐,如是三界九有,四生五类,众生度尽,我愿方尽。‘众生无尽,我愿无穷’。能如是发广大之心,行菩萨之道,饶益众生,方可名之为大。

  反之,若然‘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求自利,不肯度人,便是小乘的行为。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众生,五趣杂居,有男女,有性欲,有善恶,有好丑之分,有贪嗔痴之念,未离色欲及贪欲,因名欲界。

  色界,指欲界六天以上的四禅天,初禅有梵众,梵辅,大梵三天。二禅有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三禅有少净,无量净,遍净三天。四禅有无云,福生、广果三天。广果天外,有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等五不还天。无想天外道所居,五不还天,是三果圣人所居。以上十八天无欲念但有形色,因名色界。

  无色界,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天不但无欲念,且无形色,唯余识心,故名无色界。

  三界,是六道众生聚居之处,由于惑、业、苦,循环不已,故生死轮回不息,无法出离,犹如牢狱。众生于三界牢狱中,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如冤家之牵缠,无时或已。二乘圣人‘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急于自度,无暇度人,但求自利,不能兼他,由于精勤修道,一旦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不肯再来三界,广度众生,故言:‘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自利之心,不能广度众生,因名之为小乘。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此说众生心愿八相中,偏圆之一对。偏是偏于空有二边,不能居中。二乘执空,未能从空出假,入俗利生是偏于空:权乘菩萨执有,虽能发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不畏生死,不舍众生,但因不知万法唯心,心外无法,见有佛道可成,见有众生可度,见有能修之我,所修之法,执众生是我所度,佛道是我所成。谓之‘愿度愿成 是偏于有’。\‘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即是著相度生,不能无住生心,离相布施,如是发心,偏于有不能会归于中,名之为偏。

  若能深达实相,知自性即众生的自性,亦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佛性。此性迷时为众生,悟时即佛道。佛与众生,其性无二无别。是以众生,是自性中的众生;佛道,是自性中的佛道。虽愿度生,非离自性,另有众生可度,故言:‘自性众生誓愿度\’。虽愿成佛,非离自性,另有佛道可成,故言:‘自性佛道誓愿成\’。度生成佛,非离自性,别有一法可得。故言:‘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以虚空之心\’以下,是以虚空广大之义,以形容菩萨的心、愿、行、果、皆广大周遍。即依虚空如是广大之心,发如是广大之愿,修如是广大之行,证如是广大之果。

  广大的心,是发成佛之心。如经言:‘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能与法界众生,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广大的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度尽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众生。

  广大的行,是广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法门,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证广大之果,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虚空非有,行愿非空,即无修而修,无证而证。虽修虽证,犹如虚空,无相可得,即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无修而修,无证而证,是离相生心,无相布施。如金刚经说:‘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故言:‘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金刚经言:‘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言:‘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不著于有,不执于空,空有不二,事理圆融,可名之为圆教。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此八种,是指前所辨心愿八相,邪正,真伪,大小,偏圆等四对。修行人能辨别了知,此八种发心的差别相,自然当知加以审度考察,明白邪、伪、小、偏,皆非善美,若发邪、伪、小、偏之心,则因地不正,果招纡曲,是生死根本,诚应去之。至于真、正、大、圆、之心,既善且美,是成佛的真因,必定可以达到自利兼他的心愿,及觉悟成佛之目的,应该取之,继而发之。故言:‘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云何,是征释上文‘则知审察\’之意。何谓审察?又将如何审察?审是审详,察是考察,审详考察自己所发之心,于前文所说心愿八相中,究竟是属于那一种?是正?抑或是邪?是真?抑或是伪?是大?抑或是小?是偏?或是圆?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是征释前文‘则知去取\’之意。云何是征?所谓以下是释成。去取之法,即邪、伪、小、偏、四种心,应去之舍之;正、真、大、圆、四种心,应取之发之。如是去邪取正,去伪取真,去小取大,去偏取圆,发正、真、大、圆之心,方得名之为真正发菩提心。

  二、正论——正宗分

  (一)总明发心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初二句是赞叹菩提心的功德,亦是说明本文的宗旨。本文作者省庵祖师,目的在于劝人发菩提心,是以菩提心,是本文的中心思想。然则,何谓菩提心? 祖师言:‘此菩提心,诸善中王。’诸善,概括世间有漏善,及出世间无漏善。

  有漏善指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四禅八定等。五戒,是人道中善;十善,及味禅,是欲界天善;四无量心,及四禅,是色界中善;灭色归空,修习禅定,是无色界中善。此等善皆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因名有漏善。

  无漏善,指三无漏学,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及菩提心。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四谛,十二因缘,是二乘所修之善。六度,四摄等,是菩萨所修的善。菩提心,则是佛道中善。能统摄一切善法,能出生一切如来,故属于善法中王。此为善法之王的菩提心,是成佛种子,原本含藏于一切众生,八识田中,属正因理心性。此理性,虽然众生本有,如缺乏因缘的协助与激发,是不可能显现的,故法华经说:‘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三乘。’由佛的三乘教法的因缘启发,则正因理心性显,可证真性菩提;了因慧心性显,可得实智菩提;缘因善心性显,可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显诸佛法身,可证法身德;实智菩提,成诸佛报身,证般若德;方便菩提,现诸佛应身,证解脱德。由于菩提心的发起,可得三菩提,可证诸佛三身,可获诸佛三德秘藏。准是可知,发起菩提心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今言因缘,略有十种’。发菩提心的因缘很多,古往今来,学佛的人,甚至过去、现在的诸佛菩萨,最初发菩提心,皆各有其不同的因缘。而诸经所说关于发菩提心的因缘,亦多不同。今省庵祖师说:发菩提心的因缘,约略共有十种。

  ‘何等为十\’以下,是征释十种因缘。

  ‘一者念佛重恩故\’,人生于世,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导之恩,朋友有提携之恩,众人有互助之恩,但皆不及佛平等大悲,拔苦与乐之恩。因为众恩,仅惠我于一时,佛恩却惠我于永劫。众生恩仅助我生活所需,解我现实的困苦;佛恩却能除我烦恼逼迫,断我生死忧患,令我享受无上菩提正法乐于永恒。故佛恩高如须弥,深如巨海,诚应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图报佛恩于万一。所谓:‘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因此,为报佛重恩故,我们应发菩提心。

  二者念父母恩故’,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必须凭借现前四大色身,所谓:‘借假修真\’。但此色身,父母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欲报亲恩,当发菩提心。

  ‘三者念师长恩故\’,父母仅能生我色身,师长能生我慧命。如无世间师长教导,焉知做人的道理,又如何充实知识,何来谋生技能?如无佛教师长的开示与接引,如何懂得佛法,如何明自真理?又如何据理起行,断惑证真?故亲恩当报,师恩更要报,我们为念报师长的恩德,应当发菩提心。

  ‘四者念施主恩故\’,此是就出家僧众言。出家人既不务农,亦不经商,生活所需,全凭施主供给。如无施主供养,如何解决生活所需?又怎能安心办道?今能万缘放下,专心修行,皆拜施主所赐。是以念报施主恩,应当发菩提心。

  ‘五者念众生恩故\’,众生恩有两重关系,一是无量劫来,在六道中轮回受生,皆有父母。是以一切众生,可能是我们过去生的父母,皆有恩于我。其次是人不可能独立生存,必须彼此互相依赖,互相供给,虽曰: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似不相关,实则彼此互相协助,互有恩惠,故为念报众生恩,应当发菩提心。

  以上五种,是外在的因缘。学佛人必借助前五种外助因缘,始可以专心修行,成就道业。但学佛人之目的,志在了生脱死,然欲了生死,又当自尊自重,忏悔业障,改往修来,求证无生,续佛慧命。因此,以下五种:是发菩提心的内在因缘。

  ‘六者念生死苦故\’,众生之苦虽多,其中最甚的莫过于流浪生死,求出无由。一切众生,轮转六道,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尤其苦恼的是受业力所牵,时而牛胎,时而马腹,一失人身,永劫沉沦,实在可悲。今既幸得人身,又得闻佛法,自当精进,勤求佛道,以谋解脱生死苦,超出离六道轮回。是以为念生死苦,当发菩提心。

  ‘七者尊重己灵故\’,己灵,是指众生自己本具的灵性。众生本具的灵性,即是佛性,与佛无异。如华严经言:‘善哉!善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昔因无知,随逐颠倒妄想,作业流转,致使灵性隐没,枉受生死痛苦;今既得闻佛性平等之理,自当珍惜,自当尊重,不该再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应该力争上游,进修佛道,积功聚德,使灵性显现,佛性抬头。是以为尊重己灵,当发菩提心。

  ‘八者忏悔业障故\’,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思其后过。业,是指我们身口意三业,业障,则包括烦恼障,业障,和报障。因烦恼而作业,因业而受报。故众生由于无始时来,不知本具灵性,用诸妄想,起惑做业,因业感果,流转三界六道,障生善处,障学善法,障出生死,障成佛道。今既求出轮回,希望拾回灵性,觉悟成佛,自当忏悔往昔身口意三业所作吸种种罪业,誓不再造,以解除菩萨道上的一切障碍,希望顺利进趣菩提,是以我们为忏悔业障,应当发菩提心。

  ‘九者求生净土故\’,婆婆世界,属于五浊恶世,虽然忏悔宿业,内障消除,但外在环境逼迫,恶友牵连,未证无生,难免为境所转,故当求生净土,见佛闻法,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学习进修觉道的方便,学习利益众生的技巧,直至证无生忍,得不退转,然后再来娑婆,广度众生,满菩提愿,是以为求生净土故,应当发菩提心。

  ‘十者为念正法久住故\’,正法,指佛的正法,亦即是佛所说的教、理、行、果。若然佛所说的教理行果,能久住于世间,令善根众生,因信得解,依解起行,因行而证。如是转展传受,何止有益于个人身心,更可改善社会,建立人间净土,促进世界永久的和平,是以为令法久住,应当发菩提心。

  (二)别释发心十因

  (1)念佛重恩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以下是特别详细说此明发菩提心的因缘。第一种就是念佛重恩。十方诸佛,皆有恩于众生,但娑婆世界众生,由释迦牟尼佛,直接教化,故但言:‘释迦如来\’之恩。

  释迦是梵语,译名能仁,意思是说:能施仁德以利他,是表佛的大悲。牟尼,译名寂默,以其寂静默然,故能内发智慧以自利,是表佛的大智。

  如来,是佛果十种通称一。如、是如如不动。六道众生,依业受报,来三界六道受生,恒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所动,故来而不如。二乘圣人,断我执烦恼,出分段生死,证真空涅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不肯再来三界度生,故如而不来。菩萨则不同于二乘,沉空滞寂,肯来入生死,度众生,故非二乘之如;又不同于凡夫,随业受生而来,而是乘愿再来,故非凡夫之来。但有诸佛证理究竟,如理而来,成等正觉,利乐有情,因名如来。

  又依如来三身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见金刚经)是法身如来。‘一切智名如,正觉明来’(转*轮经)是报身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成实论)是应身如来。释尊三身具足,因名如来。

  ‘最初发心\’,指婆婆教主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位居凡夫,与我等众生无异,后因遇古之释迦如来,降生人问,当时今之释尊,身为陶师,名大光明。古之释迦如来,知陶师学佛因缘成熟,于是率领座下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等四大弟子,前往陶师家借宿一宵。陶师见佛及弟子,相好庄严,威仪具足,生欢善心,供养承事;佛为说法,即发菩提心,愿将来成佛,如古之释迦如来。当时四个助理工人,亦心生欢喜,愿于陶师将来成佛时,为其座下弟子。今之释尊,即当时的大光明陶师,今之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及富楼那,即当时助理陶师的四位工人。今省庵祖师言:‘谓我释迦最初发心\’,是指释尊于久远劫前,在古之榉迦如来时,发菩提心言。

  ‘为我等故行菩萨道。\’释尊之所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目的在救度众生,愿代众生受苦,因此,自从发菩提心后,经无量劫,行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受苦无量。故言:‘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初句明自己所作恶因。佛见众生,由于无知,造诸五逆十恶等不善业时,生大悲心,悲哀愍怜,用种种权巧方便,施以教化,欲令众生,止恶行善,可惜我等愚痴固执,不肯信受,不知悔改。

  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

  众生既不知信受佛法,不肯改恶从善,既造诸恶业,则由恶业之因,必招感地狱苦果。佛见众生,执迷不悟,作诸恶业,堕落三涂,更加悲伤痛惜,甚至愿意以身代受。如八大人觉经说:‘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可惜因果定律,自作自受,不可替代,是以佛虽慈悲,亦无法救拔我等业障深重的众生。

  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是说诸佛慈悲,不舍众生。当我等地狱报尽,再生人道时,佛仍然慈悲不舍,复以种种权巧方便,为我等说法,令我等种植善根,甚至生生世世,随逐我等左右,教化提携。虽然我等业障深重,不肯接受佛的教化,佛亦心心念念,思以挽救,绝无暂时放弃教化舍离我等之心。

  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

  祖师自悲,生不逢时。佛初出现世间,于印度八相成道之时,我等尚因恶业牵连,沉沦三涂,无缘见佛闻法,痛失解脱良机。今虽恶报已尽,得生人间,回复人身,可是佛早已入灭,无福亲近供养承事。所谓:‘佛出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懊恼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能不遗憾?

  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

  此是祖师自述内心悲喜的情怀。师说:虽然我因罪障因缘,生于末法,不能亲见佛的金色身,亲闻佛的教化,但又庆幸今于末法时代,懂得舍俗出家,修持佛的正法,得列为三宝之一的僧宝之数,更有福于今日躬逢佛的真身舍利,顶礼供养,得以灭罪生福,实是不幸中之大幸。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

  ‘如是\’,指于悲喜交集之余,心中不免思惟,庆幸自己宿生曾种善根,否则,今生何由得闻佛法?不闻佛法,又焉知自己多生多世,曾经受佛的深恩?

  此恩此德,丘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此总结念佛重恩,应发菩提心。诸佛修因,累劫行菩萨道时,施于众生的恩德,高逾须弥,深如巨海,诚非邱陵山岳可能比喻,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实无以报答佛此恩此德于万一。如华严经说:‘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坐遍三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是以省庵祖师言:‘此恩此德,邱山难喻’若然不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学佛的平等慈悲,饶益法界有情;则纵然粉骨碎身,亦难酬答佛恩于万一。

  ‘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是菩提心的内容。以平等慈悲之心,实践菩萨道中,六度,四摄,及诸波罗密法门,使佛正法,广宣流布,建立正法幢于世间,以救度世间一切苦恼众生。如是自利兼他,自然可以觉悟成佛。文中‘自非\’,‘岂能\’,皆是反显之词。我等曾受佛深恩的弟子,若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即使粉骨碎身,亦难以酬答佛恩。是以念佛重恩,为发菩提心的第一种因缘。

  (2)念父母恩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为报佛恩,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可。然行菩萨道,又非凭借父母所生的色身不为功。父母不但生我,且养我育我,教导我,此恩此德,岂可不报?中国古人,力倡孝道,所以说:‘百行孝为先\’,而佛教更重视孝道。虽然,佛教主张人割爱辞亲,出家修行,但此举并非违背孝道,更非不报亲恩。反而是更积极于孝道,广报亲恩。

  佛经说:‘大孝释迦佛,累劫报亲恩。’佛教报恩,不止于今生父母,同时念及过去,甚至未来父母。今生父母,固应孝敬,过去父母,甚至未来父母,亦应孝敬。人道中父母应该孝敬,其他五道中的父母,亦应孝敬。然欲孝敬三世父母,尽报六道父母的恩德,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可。是以念报父母恩,为发菩提的第二种因缘。

  念及父母深恩,内心不觉悲戚不已,故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怀胎,固然辛苦,及胎儿出世,三年哺养期间,母亲‘推干去湿、咽苦吐甘\’,不知付出多少心血,精神,时间,以及金钱,抚养教导,然后才得长大成人。一般父母对于子女的希望,当然是聪明才智,能继绍父业,甚至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此外就是:‘生有所养,死有所葬。’不忘春秋二祭,使一脉香烟,缀承不绝。若然子女,自甘堕落,一事无成,或不能生儿育女,继承香火,或子女对自己不孝,不敬,则抱憾终身,甚至死不瞑目。故言:‘只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途既失,重罪难逃。

  此说明出家人未能尽世俗为人子者应尽的责任。出家,即割爱辞亲,舍弃世俗之家,进入佛门,成为释尊座下的弟子。阿含经言:‘四河入海,同一碱味,四姓出家,同称释子。’是以凡是出家,为佛弟子的人,皆名释子。但释子亦有释子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若然出家,未能严守禁戒,如说修行,未能弘法利生,度己度人,则有失释子的职责,仅足滥于充数,名称上是释子而已。故言:‘滥称释子\’。

  沙门是梵语,译为勤息,是出家人的通称。意思是说:出家释子,应该昼夜六时,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沙门有四种:

  一胜道沙门:即能勤修三学,息灭三毒,自断烦恼,成就自觉胜道的沙门。

  二示道沙门:能以自证真理,开示他人,令他人得入圣道,如舍利弗等诸大弟子。

  三命道沙门:又名活道沙门,即依佛出家,能多闻佛法,止恶修善,内调烦恼,使智慧的命根生长。如阿难等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四污道沙门:即是坏道沙门。指犯戒比丘,滥受信施。前三种是名符其实的沙门,后一种只是忝号沙门而已,实非真正的沙门。

  清朝佛教,龙蛇混杂,能真正号称释子,号称沙门的出家人不多。省庵祖师见当时的一般僧众,既不肯如说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以自利;更不能弘扬法,开示众生以利他。反而扳缘权贵,追逐名利,毁诸梵行,故言:‘滥称释子,忝号沙门。’此等沙门,何止未尽佛子应有的责任,抑亦未尽为人子的责任。因为,为人子者,父母在堂,应晨昏定省,供养珍肴,以满其口腹,以补充其体力。父母亡,则葬之以礼,春秋二祭,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礼。’今因出家,远别乡井,辞别父母,‘甘旨不供,祭祀不给,生不能养其口’,若然道业成就,尚可以导父母之灵于善道,或荐导父母先灵,早登极乐。

  黄檗禅师等。檗禅师,字希运,二十岁出家,五十岁未归。家中慈母,因念爱子,时常感伤流泪,致双目失明,仍念念不忘其子,逢出家人到访,必设斋供养,并亲自动手为出家人洗脚。因为其子希运禅师,左脚有一痣。其母希望在为出家人洗足时,以辨认是否儿子。有一天希运禅师路过故乡,被其母请回家中供养,并亲为其洗足。禅师恐被母摸著红痣,不能脱离母子私情,因此,将右脚给其母亲洗两次,使其母亲当面错过。虽然,其母曾向其查询儿子的行踪,并说于三十年中,因忆念儿子,以致双目失明,但希运禅师,仍然硬著心肠,不肯认母。只说:‘你的儿子我是认识的,他现在在山西。’其母托他带信,教儿子回来一次,以慰其思念之情。

  希运走时,离家不远,遇见熟人,此人来对其母说:‘你的和尚儿子回来了,你应该很高与,因何不留他多住几天?’此时其母,始知刚才那个和尚,就是他的儿子,赶紧向西追去,追至清福河,因双目失明,堕溪淹死。当时希运禅师,正在渡河,救母不及,悲伤而言:‘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语。’就在河边为母举行火葬,举火时为母说法:‘我母多年迷自性,如今华开菩提林,当年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时两岸观众,见其母亲现形于烟火中,转作男身,升天而去。一夜,梦见其母说:‘当年若受你一粒米,当堕地狱,何有今天?’再拜而去。这就是凭借个人的道力,超荐母亲的见证。可惜今之出家人,既未能弘法利生,亦未能精进办道,仅滥称释子,忝号沙门,未存道力,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更未能凭借自己的道力,导父母识神生天,对于世间的孝道言:是为损失孝道的职责;对于出世间的道业言:又未能得到实益。可谓‘两途皆失\’,实在罪过,无法逃避责任,故言:‘两途既失,重罪难逃。’

  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以下是结成应发菩提心的因缘。‘如是思维\’指想念到‘两途既失,重罪难逃’,能不深感内疚,而思有以补救?然补救之法,最好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广度众生,令自己与他人的父母俱得度。莲池大师说:‘父母恩重,过于山邱,三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是以唯一补救的方法,就是发愿自今以往:‘百劫千生,常行佛道。’

  佛之道无他,唯上求下化而已。若能发愿,生生世世,上求佛果菩提外,即于‘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常行菩萨道,然则:不惟一生父母蒙受其益,得以超度,即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何止自己一人父母得以超升,即人人父母,亦尽可超升。因为无论今生,或多生父母,无论自己或他人的父母,凡未能超越三界,了脱生死者,无量劫来,或在此界,或在他方,六道受生,恒处生死轮回受苦,无法出离。今既悔悟以往,未尽人子、释子之责,而发愿自今以后,生生世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令六道众生,皆沾佛法利益,尽得出离生死苦海,共登佛道彼岸,自然可以报答自他三世六道父母的恩德。因此,念父母恩,是发菩提心的第二种因缘。

  (3)念师长恩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父母虽然生我,养我,使我长大成人,但关于学问知识,谋生技能,皆赖师长教导,是以师恩用于第三。

  师长可分为二:一是世间师长执掌智育,及德育的职责。二是出世间师长,尽觉世牖民,拔苦与乐的义务。人无世间师长教育,何止无法培养德智,增长知识技能,以创基立业,且不知礼仪,不懂廉耻,将类于禽兽。人无出世间师长教导,既不能进德修业,明心见性,觉悟成佛,利己利人,更不能超越三界,而永劫沉沦,轮转六道生死,长期受苦。故省庵祖师言:‘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当今之世,私欲氾滥,曲解自由,毁弃正义,不认道德,不知礼教,致使人与人之间相处,日益艰险,人与人争,国与国争,时刻升级,人生苦恼,社会混乱,亦与时俱增。追究其原因,皆由世间师长,偏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德育的培养所致。特别是末法时代,佛门龙蛇混杂,邪师说法,如洹河沙,正见不申,正法不扬,致使世人不明因果,不守戒律,不懂佛法,不知修行,不肯利他,不得解脱。皆因出世间师长,未能克己自修,未能积极济世,未尽弘法利生的责任所致。

  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礼,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此结成念报师恩,为发菩提心的因缘。世间礼义繁多,如接待之礼,嫁聚之礼,丧祭之礼等等。且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殊,若想精确尽知,世间各国民族的种种礼仪,实不可能,故言:‘粗知礼仪\’,是明世间师长之恩。

  佛法深奥微炒,广大无涯,三乘五乘,各宗各派,即使竭尽毕生精力,亦无法尽解。何况人的智慧有限,时间有限,所知障特别重。所谓:精通三藏,实是再来菩萨的事,并非一般凡夫俗子,或初发心出家的人所能及。但能略解佛法,懂得修行,知因识果,已然不易。故言:‘略解佛法\’,此显示出世间师长的恩德。

  ‘袈裟\’,译名解脱服,或言壤色衣。有五衣、七衣、大衣之分。佛制比丘,比丘尼,三衣不离身。‘戒品\’指佛所制种种戒律,沙弥、沙弥尼、固有其戒律不同,比丘,比丘尼,亦各有其应守的戒律,此外有在家五戒,菩萨戒等,品类众多,因名戒品。

  无论在家或出家的佛弟子,在求戒时,必须由戒师传授及证明,始得戒体,始可以身披袈裟,显示僧相;或记别在家修行,与世俗人有异。是以袈裟披体,戒品沾身是说明求戒时,三师七证的恩德。 因身受世出世间的师长,以及求戒时三师七证等数重恩德,故言:‘此重恩从师长得\’。

  ‘若求小果,仅能自利’,是指小乘圣人的意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解脱道,但能自利,未能利人,因名小乘。师恩浩荡,岂是仅证小果,但求自利,可能酬报?是以今为报师恩,诚应立志勤求大乘,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普利人天\’。普利人天,即‘众生无边誓愿度\’。若能度尽众生,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自可总报师恩。是以念报师恩,是发菩提心的第三种因缘。

  (4)念施主恩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装,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施主\’,梵文陀那钵底,陀那,译名施,钵底译名主,合称施主。简称檀那,或檀越。意思是:布施供养三宝,能超越贫穷苦海。翻译名义集曰:‘梵语陀那钵底,唐言施主,今称钵那,讹陀为钵,去钵底留那也,又称檀越者,檀即施也,此人行施,越贫穷海。’在家佛弟子,因尊敬三宝,以饮食财物,布施供养,令出家人,衣食无忧,以安心办通,成为出家人的助道因缘,理应感恩图报,故施主恩居第四。

  衣食住行,是人生存必备条件,虽身出家,亦不例外。若缺乏衣食,及居住环境,或失却行动自由,绝不可能修行办道,或弘扬佛法。世间人,无论士、农、工、商,终日奔波劳碌,熙往攘来,无非是为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佛陀为使出家弟子,能专心办道,及集中精神,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亦为令在人家佛弟子,有机会广种福田,因制戒出家弟子,不得从事世俗各项谋生事业,不得积蓄金钱,日常生活一切所需,皆由在家佛弟子供给。

  佛遗教经言:‘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又云:‘于四供养,知量知足。’四供养,是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出家人,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皆由施主供给。故省庵大师言:‘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装,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

  此陈述世人谋生不易,而出家人坐享其成,若不发心修行,实有负施主,将难逃果报酬还。‘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是指农夫施主。贫农之家,披星戴月,日晒雨淋,垦土锄地,劳苦耕耘,结果,除去交给田主租值,及种子肥料等开支,所余五谷,尚不足以维持一家数口温饱。然出家之人,则坐享其成,受彼饮食供养,有时犹感未能称心满意,特别是中国大丛林寺院中的清众,往往是十指不沾水,百事不操心,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回顾贫农劳苦终日,尚难糊口,能无愧于心?

  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

  是指织工施主。纺是纺纱,织是织布。现代纺织业,非常发达,出产布类,品种繁多,精美绝纶,而制造成衣,亦用机器裁剪缀纫,既精美,又省力,可是古之纺织业,则尺缕寸丝,皆由人工制造,贫苦之人,终年辛劳,往往衣不蔽体,生活维艰。而出家人,则安然享用四季衣服,尚有多余,宁知得来不易,而加爱惜?本来佛制僧众,三衣一钵度春秋。但佛教传入中国,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四季气候冷暖不一,故僧衣亦分四季厚薄。不过,理应知足,但求蔽体御寒,不应贪美求多。

  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

  指寒苦施主言。贫穷人家,用茅草竹木所造成简陋之室,名荜门蓬户。由于家贫,终日劳碌,为口奔驰,故言:‘扰攘终身\’。而出家人凭佛之福,栖身之处,是广大宽敞的寺院,庭园幽深清雅,优哉悠哉,度其岁月,环境如斯,若不及时修行,何止可惜,简直是愧对施主。

  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

  此以僧俗比较,激励道心。彼劳,指农夫,织工,及穷苦人家,以勤劳辛苦所得衣食,财物,用以供养三宝,令我等出家僧人,衣食无缺,过著清闲安逸的生活,若不精进修行,能于心安乎?又彼等农工穷人,从辛劳勤苦中所得的利润,自己省吃俭用,用来供养滋润我等身体,使我等出家人,得以温鲍,若然懈怠放逸,不知进修,于理顺乎?

  本来,贫农苦工,及一切贫穷之人,皆由宿世悭贪,不肯布施所致。今若能勤苦积财,用以供养三宝,正是在福田中播种,将来必得富贵收获,将可超越贫穷苦海。何况在家佛弟子,四事供养三宝,是尽在家佛弟子,护法的责任。如果出家僧人,亦能勤苦修行,将所积功德,回向施主,或精研教典,以法布施施主,或广度众生,以尽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责任,正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虽受其供养,亦可心安理得,无需愧咎自责。否则,信施难消,来世必需酬还。

  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自非\’是从反面假定。上求佛道以自利,是运智;下化众生以利他,是运悲。利他是修幅,自利是修慧,自利利他是因,‘福慧二严\’是果。菩萨修因,广修六度,四摄,可令‘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当其二利究竟,福慧二严,佛道可期时,更能使所有檀越信施,皆沾佛法恩光。令六道四生,共受佛法恩赐。

  假如:若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而懈怠放逸,则信施难消,即粒米寸丝之少,来生仍需酬还,而且在酬偿宿债时,必有一定的分量,丝毫不能幸免,绝对不可以逃避因果恶报。故古德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食而不修行,披毛戴角还。’能不怵然惊心?

  据说:昔日有一僧人,隐居山中茅屋,一心修习禅定,以求明心见性;其生活所需,皆由其信徒母女二人供养。岂料寒暑迂易,转瞬二十载,仍未悟道,心生惭愧,欲往他方参学,与徒辞行。其徒诚意挽留,愿终身供养。师以心地未明,信施难消;且为了生脱死,非外出参学,访求善知识指导不可。

  母女二人,见师去志已决,唯有恳请师多留数日,以便做一纳衣与师御寒。师允其所请,母女二人归家,即裁缝纳衣,一针一句阿弥陀圣号。衣成,再包四锭马蹄银子,送师做路费。师受其供,并决定次日起行。当晚,仍然坐禅如故。半夜,忽有一青衣童子,手执旗帜,随后数人鼓吹而来,同时有数人,扛一朵大莲华,至师前,童子请师上莲台。禅师心想,数十年来,只修禅定,未修净土,何以接往西方?恐怕是魔来扰乱,置之不理,童子再三劝请,并谓时限已到,不可久延。禅师取一引磐,插在花台,时候已到,彼等鼓吹而去。

  次晨,其徒母女家中,马母产下一引磐。马夫以为怪事,告知主母。母女二人,认得引磐,是师傅之物,不知何因而入马腹?不觉惊疑,遂往师处,问师曾遗失何物?师言:‘不失。\’母女二人,出引磐言:‘此是师物,何以从马腹出生?’其师见物闻言,汗流浃背,而作偈言:‘一袭纳衣一张皮,四个元宝四个蹄,若非老僧定力足,几为汝家作马儿。’遂告以夜间所发生之事,并将纳衣及银锭还徒而去。由此故事的启示,出家人何止要如法修行,精进道业,还要明心见性,自利利他,始可消受信施供养;否则,非酬还不可。所以,为报施主恩,是发菩提心的第四种因缘。

  (5)念众生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

  众生,指含有知、情、意的生命而言。此有情生命,由外在的地、水、火、风等色法,及内在的受、想、行、识、等心法,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故名众生。众生遍于十法界,天上是著乐的众生,修罗是嗔痴的众生,三途是受苦的众生,人道是苦乐交参的众生,二乘是自了生死的自利众生,菩萨是自利兼他的大道心众生,佛是福慧具足的无上众生。今言众生,除佛以外,指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自从无始时来,迷失本性,流落生死,生生世世,于六道中,曾互为父母眷属,彼此互相有恩。故省庵大师言:‘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

  一切众生,虽然曾经互为父母眷属,但因隔阴之迷,又没有宿命智,因此彼此互不认识。即使是现实生活中,或因事隔多年,或因脑部受伤,失去记忆,对于自己亲人,亦不复认识,何况事隔多生多世?佛经说:阿罗汉圣人,转生人间,尚有隔阴之迷,而菩萨亦有出胎之昏,不过彼等圣人,凭借往昔善根功德,一遇机缘,即可恢复记忆。我等凡夫,长期沦落生死,生生世世,改头换面,自然互不认识。但‘以理推之\’,确曾互为父母眷属,‘彼此有恩。\’岂能不念恩图报,以酬其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