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六祖坛经讲话 第二 般若品 问题讲解
六、怎样从般若中生出智能,灭却尘劳烦恼?
在《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主要就是要我们从般若自性中生出八万四千智能,来灭却八万四千的尘劳烦恼,所以惠能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
在佛教里,我们常常听到“八万四千”这个数字:八万四千不一定不多不少就是八万四千,八万四千的意义,就是表示很多。
随代慧远大师曾对八万四千作了这样的批注,他说:“诸佛菩萨普度众生,有三百五十个法门,每一个法门里面,各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等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法门。每一法门当中,皆能降伏众生的四大(地、水、火、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此就有二万一千个法门,这二万一千个法门又对治众生的欲、有、见、无明等四种毛病,于是二万一千乘四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有八万四千,正好对治八万四千的烦恼。
其实,在工商发达、科技文明的现代社会里,现代人的烦恼应该不只有八万四千;可以说,时代越进步,增加的烦恼也越多。譬如,现代人出门乘坐汽车,万一汽车抛锚,真是“汽车者,气死人也”。有时乘坐公共汽车,左等右等,迟迟不来,等公共汽车也是好气人。因此,汽车虽然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增加了我们的烦恼。现代人利用电话传达讯息,本来是很方便的,但是用多了,难免也会受到电话的干扰,又增加了电话的烦恼。现代的人住公寓里面,像鸽子笼一样,不容易和大自然接触,公寓里面也有很多的烦恼。所以,现代人的烦恼,应该不止八万四千。
不过,前面说过,八万四千的烦恼,我们不一定要从数字上去认定,由于佛教的数字常常只是一种象征,离开数字之外,我们应该去领略它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譬如,在佛教里,常常说我们要一心念佛、一心不二。为甚么要“一心不二”?就是不要三心二意的意思。上香要上三炷香,拜佛要拜三拜。为甚么?因为三炷香、三拜就表示对三宝的尊敬,是表示对三学、三慧、三种般若的重视。我们供佛要供四果,“四”是代表四圣谛、四如意足、四阿罗汉果。我们供菜要供六碗菜,“六”是代表六度。念佛连续七天,叫做打佛七,参禅连续七天,叫做打禅七,“七”就是代表一个周期。
此外,十回向表示十大愿:礼拜时,有人拜十二拜,这就表示我要效法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念佛时,有人手持十八颗的念珠,表示十八罗汉;二十四颗,表示二十四诸天;三十二颗,表示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四十八颗,表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百零八颗,表示一百零八大愿,度一百零八烦恼等。
佛教的数字不但蕴涵特殊意义,尤其学佛者若能藉着法数名相深入佛教义理,不失为一大方便法门。兹以一到十的数字,举例说明:
1.一心求法。(一心:指如来藏心,即绝对无二的心性。)
2.二谛圆融。(二谛:第一义谛、世俗谛。)
3.三学增上。(三学:戒学、定学、慧学。)
4.四恩总报。(四恩:国家恩、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
5.五戒均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6.六度共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
7.七财具足。(七财:信、戒、惭、愧、闻、施、慧、称为七圣财。)
8.八道并行。(八道:正见、正语、正命、正念、正思惟、正业、正精进、正定,称八正道。)
9.九品同登。(九品:即九种等级──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10.十愿圆满。(十愿:指普贤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总之,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烦恼,这只是以数字来象征、说明,其实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们的心能制造贪瞋痴烦恼的毛病,同样也能生出功德、智能,所谓“披毛因它成,成佛也由它”;学佛就是为了调伏这颗散乱的心,为了净化这颗染污的心,所以又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果我们的自心能常生功德智能,自能灭却无明烦恼,是则当下即是佛国净土。
七、《金刚经》与禅的关系如何?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一再提到《金刚经》;《金刚经》不但与《六祖坛经》有很重要的因缘,与禅宗更是关系密切。
禅宗自六祖大师以后,分为“南顿北渐”,即所谓南宗禅与北宗禅。南宗禅是以《金刚经》印心,北宗禅则以《楞伽经》印心。六祖大师是南宗顿教的开教祖师,《金刚经》与他本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六祖大师最初在故乡岭南,就是因为听人念诵《金刚经》而契入佛法;后来到了黄梅亲近五祖,也是因为听五祖讲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茅塞顿开,彻悟本自清净的自家面目,于是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印心,成为禅宗六祖。《金刚经》从此取代了达摩东来以“《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的传统地位,并为中国禅学开启了历久不衰的黄金时代。
讲到《金刚经》与禅的关系,首先应该对《金刚经》做一番认识。《金刚经》总共有五千多字,主要的宗旨在于说明“空”。所谓“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这个“无”就是“空”。但是空并非世间一般所谓甚么都没有叫做空;“空”是建设“有”的,空是涵盖空有不二的无,这个“无”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宗旨。
说到禅,禅是甚么?禅是自我,禅是生活,禅是艺术,禅是幽默,禅是我们的自心本性,禅是无。所以,禅宗所表达的境界,也是一个“无”字,与《金刚经》的主旨可以说非常的契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如果能有一点《金刚经》的般若,有一点禅的幽默、禅的自然,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风光。就如同在菜里放了盐巴,菜的味道就会更加美味可口;又如在客厅里插了一盆花,顿时能使满室生香,增色不少。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生活里有般若、有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般若,则心中充满愚昧、妄想、颠倒、执着,那就是苦恼的世间;假如有了般若,就好像有了光明一样。在佛教里面讲般若光、智能光,光能照破无明、黑暗、烦恼。有了禅,生活就能自然、洒脱、自在,就不会紧张、烦恼。所以,有人说:“若将禅心过生活,何愁烦恼不能了?”
在《金刚经》里的经文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甚么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因为我们的心虽是一个,可是这一个心如《大乘起信论》说“一心开二门”,也就是说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但因无明妄动而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的相状,因此就有一种是真如心,一种是妄想心、生灭心、无明的心。
我们平常生活在妄心里,日夜攀缘五欲六尘,充满无明妄想,念念生灭不已;过去的心已灭,现在的心念念不停,未来的心未生,所以说三心不可得。
过去有一位德山禅师,他在北方听到南方弘扬禅宗的顿教法门,特地做了一部《金刚经》的疏钞,想要批驳“顿悟成佛”的说法。
当他带着《青龙疏钞》南下,在路上肚子饿了,见到小店里有一个老婆婆在卖茶点,德山禅师上前要买点心充饥,老婆婆说:“禅师!你担子里面装的甚么?”
“我担子里挑的是《金刚经》的批注。”
“你是研究《金刚经》的呀!我有一个问题请教你,如果你能回答得出来,今天的点心就由我供养。”
德山禅师一听,一个老婆婆能有甚么了不起的问题,就说:“好!你请问,有甚么问题啊?”
老婆婆说:“禅师!《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禅师:现在你要吃点心,是点的甚么心呢?”
德山禅师被这个老太太一问,哑口无言。
所以,禅不是从知识上去理解的,它是透过修行证悟,是从生活里获得的体验。
在战乱时,有一团军队,到一个寺院里抢劫,寺院里的出家人看到盗匪放火烧房子,纷纷跳到佛殿的屋顶上。
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住持快川禅师就问这许多参禅的人,他说:“你们大家赶快加紧用功,我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在熊熊大火当中,我们如何大转*轮?’”意思是说,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如何才能把握自己,安住身心?如何能够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快川禅师逼着大家,“快参!快参!”正在大家犹豫的时候,快川禅师就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所以,参禅那里需要找山明水秀的地方,只要把心里面的妄想、无明、烦恼熄灭下来,在大火里面也可以转*轮,在大火里面也会感到身心清凉。所谓“心若起时,不随它起,起心自觉;心若去时,莫随它去,去心自觉;心若住时,莫随它住,住心自觉”。
因此,我们在生活里面,“若自了了自知,不住一切处,即明了了尽本心,亦名了了尽性”,这就是所谓“无所住心,无所生心”。在佛门的证悟上讲,这就是证到无生法忍。所谓无生法忍,就是不生不灭,不会受世间的无常颠倒。我们悟道以后,禅的这一“无”,就可以说是无限、无量、无边,也就是让我们进入到无限的世界、无边的空间,乃至超越时间、空间。所以《金刚经》也好,禅也好,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能够超越。
八、如何内外不住、来去自由?
《金刚经》讲到“无住生心”,我们的心平常住在甚么地方呢?住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面。我们的心一天到晚攀缘外境,不是喜欢各种美色,就是执取各种声音、各种味道。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说,我们的心不但不要让它住在六尘上,而且要不住内,不住外,任它来去自由。
心要如何才能不住内,不住外呢?六祖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谓菩提,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菩提是不假外求的。我们现在讲求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间的现象界做种种的分别了解,而禅、般若、智能,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去开发。例如禅宗的禅师们,你看他打坐的时候,闭起眼睛来,不看、不听,心不向外攀缘,但是他心内的世界比心外的世界更广阔,更逍遥,更自在。
所以,讲到“道”,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悟,也不是靠打坐就能够开悟,而是要用心。心好比明镜,久被尘劳、垢秽污染,当我们把垢秽慢慢擦拭后,清净的心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因此,六祖大师说参禅不在打坐,禅不只是坐。打坐当然是静心,是一种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打坐对于我们的健康、养性、参禅都有帮助,但是,开悟不是绝对靠打坐。所以,六祖大师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原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禅不在坐卧,禅要用心体会,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
平常我们的生活都是向外面贪求,不知道自己心里有宝藏。所以过去有一位禅师说:“我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点绘意,无一点彩色,画也画不成,偷也偷不得。其像本自人,清净非佛身,虽然是一身,分身千百亿。”这意思说的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就是我们的禅心。所以,《六祖坛经》主要就是要我们找回自己的心,找回自己的真如自性。
我们的心在那里呢?《楞严经》讲到阿难尊者“七处征心”,就是找他自己的心在那里。这是佛陀为了破除阿难的妄想缘心,使他的妄心无所依止,因此就阿难尊者所说心在内、心在外、心在中、心在无着等七处,予以论破,以显此心遍一切处,无在无不在的妙净。
我们每个人本自具有的真心,不但无所不在,无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六祖大师不但要我们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谓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能,超越轮回生死;所谓不住涅槃,就是要有大慈大悲,服务人间,救度众生。也就是要悲智双运,体悟中道。唐末五代的云门文偃禅师,曾经参学于睦州(浙江建德)的道明禅师门下。当他前去参学的时候,就在他从外面一脚正要跨入门槛时,道明禅师出其不意的用力把门关上,云门大叫:“唉哟!好痛喔!”
道明禅师说:“谁在喊痛啊?”
云门禅师答道:“老师!是我。”
道明禅师问:“你怎么痛啊!”
云门禅师回答:“我脚在里面。”
道明禅师又问:“脚在里面,那你人在那里?”
云门禅师答道:“我在外面。”
道明继续再问:“你人在外面,脚怎么会在里面呢?”
云门这时候忽然觉悟到,原来本性是没有内外之别的。
世间的内外、你我、善恶、大小等,在禅者的眼中,都是虚妄对待的;凡夫众生因为有这些内外的分别假相,所以被虚妄对待紧紧束缚,无法超越,就会痛苦。因此,六祖大师说,我们的心要不住内,不住外,如此才能来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处。
九、所谓善知识,要具备那些条件?
在《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一再地教诫信徒、弟子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
在佛门里,通常把师长们称为“善知识”。此外,同参道侣、护法善信,都是修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善知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形相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都可以称为善知识。
在修持的道路上,善知识对我们有莫大的影响力,因此经典里譬喻善知识如大地,可以承载长养我们;如高山,可以为我们依靠;如乳母,可以守护我们,不令作恶;如良医,能医治我们种种烦恼病苦;如勇将,能灭除我们一切诸恐怖;如船师,能令我们度越生死瀑流。由此可见善知识的重要。
佛陀就是一个伟大的善知识、伟大的教育家;佛陀时而讲空,时而说有;时而论相,时而谈性;主要的就是为了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所施设的权巧方便。
六祖惠能大师也是一个伟大的善知识、伟大的教育家。六祖大师对弟子的教育,有时候委婉曲折的予以开导,有时候则施予当头棒喝的教育,这也是善知识。
因此,所谓善知识,有时候不一定全然用慈悲的爱来摄受你,有时候也要用力量来折服你。如同一个小孩子,需要母亲的慈爱呵护,也需要有父亲的威严教导;严厉就是力的折服,慈爱就是爱的摄受。世间上的万物,固然需要春天的和风、夏天的细雨,才能生长;但是,有时候也需要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才能成熟。因此《禅林宝训》有两句话说:“姁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使万物孕育、成熟。
同样地,在佛教里面,我们亲近善知识,并不是一味的要求慈爱,禅宗说,打骂是教育,有时候威严的呵斥,也是一种教育。因此,一个善知识的条件,要有功德心,要有供养心,要有宽容心,要有慈悲心,要有智能的心,要有教育的心。善知识自己对佛法要有体证,要能通达如实的真如自性,要有慈悲、怜悯的心,要能方便权巧地为我们演说佛法。这就是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做一个善知识应有的条件。
十、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传给我们一个证悟的法门,这个法门叫无念法门。
念,就是分别;无念,就是不分别。在《六祖坛经》里面,讲到十种分别,这十种分别如何把它调和起来,让它没有分别。有时候,看起来是两个极端,例如“有”和“空”;但是在无念法门里面,“有”和“空”不是两个,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真空生妙有,妙有即真空。把这两个极端调和起来,就是无分别。
现在我把这十种无分别,一一做个介绍:
1.顿渐无别:
禅有“南顿北渐”之别,“顿”就是即刻开悟的顿超法门,尽管你是一个凡夫,一样可以立地成佛;“渐”就是慢慢的修,慢慢的学,是逐渐、逐渐地明心见性。好像学生读书,有的是天才儿童、资优生,他可以跳级,不必逐年晋升;但是一般人就必需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读完初中,然后才可以上高中。
不过,在佛法里,无论顿、渐的根性,在我们的真如自性里,所谓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都能见性。所以,在《百喻经》里有个故事说:有一个村庄里缺水,必需要到五里路之远的地方去挑水,大家觉得路好远喔!这一担水得来不容易,于是就向长官反应。后来,长官说:“以后我们这一条路的名称不要叫五里路了,就叫三里路好了。”村庄里的人听了都好高兴,心想:“以后再也不必走五里路,只要走三里路就可以有水喝了。”
其实不管五里路也好,三里路也罢,都是一样那么远。因此,即使“顿”根的人,也不能以为“善小而不为”,还是需要聚集很多的大善小善;就是开悟了,也还是要修行。至于渐修根机的人,当然更要积功聚德,如此才能功果圆满。
2.迷悟无别:
惠能大师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这是说,人有迷悟,法没有迷悟。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有人问他:“你几岁了?”
他说:“四岁。”
“胡子都白了,怎么才四岁呢?”
“我确实四岁,因为我信仰佛教,追求真理才四年,我觉得这四年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我说四岁。”
过去的几十年岁月,因为迷而不悟,因此对老公公而言,这样的岁月毫无意义。不过,迷和悟其实并没有分别,迷悟只是正反的两面,由迷才有悟,迷悟无别不是胡涂,不是笼统,而是一种超越。
三湘才子张剑芬居士曾作一对联:“迷即众生悟即佛,二不成双一不单。”实是深体“迷悟无别”之妙的佳句。
3.智愚无别:
惠能大师说:“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世间上的人,有的人很聪明,很有智能,有的人愚痴无智,其实,本体则一。尽管怎么样的愚笨,只要有心,人以一知,我以十知,能够多用一点工夫,总是能成,所以说“智愚无别”。
4.邪正无别:
在世间上,有好人、坏人,有善恶、邪正等分别;但是在真理里面,所谓“法无善恶,善恶是法”,有时候,是佛法的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是佛法,例如:金钱本身没有好坏,使用不当,钱财是罪恶的根源;使用得当,可以造福人群。又如感情,处理不当,造成烦恼、痛苦;处理得当,则慈悲普爱世间,这也是对人间的一种贡献。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人有正邪,法无邪正。
5.净秽无别:
禅宗有一则公案:赵州禅师和徒弟文偃禅师为了信徒供养一块饼,师徒决定打赌,看谁把自己比喻成最髒最贱的东西,谁就赢得这块饼。
“你是师父,就由你老人家开始比吧!”文偃禅师说。
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只驴子。”
文偃禅师接着说:“我是驴子的屁股。”
赵州禅师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便。”
文偃禅师不甘示弱地说:“我是粪便里的蛆虫。”
赵州禅师无法再比喻下去,反问道:“你这蛆虫在粪便中做甚么呀?”
文偃禅师回答:“我在粪便里避暑乘凉啊!”
《般若心经》云“不垢不净”,《维摩经》亦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肮脏的污泥也能长出清净的莲花,因此,清净和污秽是一如不二的。
人我无别: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有很多的苦恼都是从分别人我而来的。我们常常会计较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我喜欢的,那是我不喜欢的。由于有这种种的妄想执着,因此产生苦恼。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人我相互存在的关系,例如,这个世间上如果没有人,只有我,谁供应我生活所需?因此人我之间应该相互助成,因为人我无别,人我是一体的。
道魔无别: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说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只要有一念悔心向善,也能转魔成佛。当初佛陀座下的弟子鸯伽摩罗,过去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恶人,但在真理之前,只要一信佛,马上成为大善人;三迦叶(优楼频楼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本来都是有名的外道,但是被佛陀道德的力量摄服以后,也可以转魔成佛。因此,一个人罪恶不可怕,迷惑也不要紧,只要懂得转念,就能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恶为善。
是非无别: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分别太强烈,就有斗争,就有痛苦。是非,其实只是立场的差异、看法的不同罢了。我们处理是非的态度,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能够不怕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管他是是非非,我一如也,是非自然止于智者。
爱瞋无别:
“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爱与恨常常纠缠不清,有的时候,两个人今天爱得难分难舍,明天却势如水火;有时今天恨他恨得要死,将来不一定需要他的帮忙。因此爱恨不要太强烈,何妨“禅心一任娥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瞋”。
世出世间无别:
佛教有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有的人太过强求出世的生活,因此显得枯寂无趣。其实,太过执取世间的五欲六尘,固然慾壑难填;过份排拒,则不免冰冷空洞。所以,最好能将世间、出世间调和起来。平常所谓“生活佛教”,就是要用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一样在世间生活,只是把佛教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在救度众生的事业上。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生活是在于我们处理的,我们要过超越的生活,不要被生活牵着鼻子走。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虽是在世间生活,而能不为世间所执,不为世间所迷,这就是禅宗六祖大师要我们过的一个“有无不二”,无分别、无念法门的生活。
- 上一篇:六祖坛经讲话 第三 决疑品 经文.注释
- 下一篇:六祖坛经讲话 第二 般若品 译文
- 昔生未了今须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释
-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的解释
-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的解释
- 修桥铺路又斋僧,戒杀放生第一因的解释
- 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的解释
-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的解释
- 金鸭香消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的解释
- 天地销归何处去,微尘幻现奈他何的解释
-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的解释
-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解释
- 性定伏魔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的解释
- 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的解释
- 梦里堆藏总是金,一场富贵喜难禁的解释
- 人来谤我我何当?且忍三分也无妨的解释
- 生死河边箇破舟,七穿八落半浮沉的解释
-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的解释
-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的解释
- 怀恨难入菩提道,应修宽恕及慈悲的解释
-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的解释
-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的意思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发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
- 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