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论蛋奶非素食
吃素,原为悯彼痛苦,养我仁慈,油与肉,有何分别?肉汤亦当不食。然众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则令其常素。否则,令持十斋,六斋,食肉边菜耳。此乃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实义也。汝既以病苦之故,愍念众生之苦,当吃净素,勿以口腹,为心性累。凡属有知觉者,皆不宜食。虽无知觉,然有生机,如各种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无碍,然亦系取彼脂膏,补我身体,亦宜勿食。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何苦用钱买祸(以食肉欠杀债,故云买祸)而求补益耶。吃荤之人,若肯吃素,定规会少病强健。以肉食有碍卫生,素食有益健康卫生故也。
鸡卵(鸡蛋)之可食否,聚讼已久。然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何以故,有谓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无雄之卵,不会生雏可食。若如所说,则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种邪见,聪明人多会起,不知皆是为口腹而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怜悯也。晋支道林博学善辩,与其师论鸡卵之可食否。彼以善辩,其师不能屈。其师没后,现形于前,手持鸡卵,掷地雏出。道林惭谢,师与卵雏俱灭。此晋时所决断者。(佛法初入中国,大小分弘。大乘一切肉均不食,小乘则食三净肉,五净肉。三净者,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加自死,鸟残。鸟残者,鸟兽所食之余也,为五净也。至梁武帝时,悉依大乘,永废小乘。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为论耳)
《复真净居士书》
牛乳取之于牛,虽不伤生害命,然亦有损于牛,固宜不食。食亦不涉犯戒之咎。
芥辣椒姜,是辛非荤。何得云,俱各辛臭,有似葱韭乎。岂非无事生事,乱说道理乎。
芥辣椒姜,是辛非荤,椒,姜,芥,素食人均宜服。辣椒固宜少食,以食多则于人无益故也。
《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凡属有知觉者,皆不宜食。虽无知觉,然有生机,如各种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无碍,然亦系取彼脂膏,补我身体,亦宜勿食。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何苦用钱买祸(以食肉欠杀债,故云买祸)。而求补益耶。吃荤之人,若肯吃素,定规会少病强健。以肉食有碍卫生,素食有益卫生故也。虾酱最毒,万不可吃。以做时,系于海边掘一大坑,于五六月间,捞诸虾子,及诸小鱼,倒于坑中。烈日晒之,全坑发滚,臭闻数里。凡蝇,蚁,蛇等,好是味者,皆自投入悉死之。待其发透,用磨磨过,装篓发卖。吃荤之人,当做宝货,可怜可怜。此系一僧,见其做法,为光说之。汝既吃素,纵不能令全家吃素,当令少吃。不可买活物到家中杀,家中日日杀生,便成杀场,大不吉祥。
《复鲍衡士居士书》
「鸡卵,吃素之人不可食,以有生机故。即无生机,亦不可食,以有毒质故也。有谓无雄鸡之地,卵无生机,此地甚少。昔一人好食鸡蛋,久 则腹中余毒,生许多鸡卵及小鸡。诸医不识其病,张仲景令煮蒜食之,则吐出许多鸡子,及已有毛并无毛之鸡。令一生勿再食,食则无法可治 。可知鸡卵之祸大矣」!(按福州吃素佛弟子,往往患乏滋补,藉口无胚之鸡卵,不具生机,尽可食噉,相习成风,贻误不鲜,几等於破戒,故弟子特恳大师开示此文,宜广刊登,庶可警人,弟子罗智声谨注)。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一·复罗智声居士书二》
「蛋不可食!邪见之人云:“无雄卵之蛋(没有受精的鸡蛋)可食”,切勿听信此言。又蛋有毒,以鸡常食毒虫故」。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二·复唐陶鎔居士书》
●一切蛋奶皆属荤腥不可食,经论为证:
蛋类荤素决断
果斌法师 辑录
了悟子 修订
【按语】 一切蛋类皆属荤腥,不可食用,食之即同杀生。乍看这种观点有点“武断”,其实此说非笔者自创,乃历代祖师之共说也。印光大师对吃蛋荤素与否,曾举支道林的故事以示众,其文末云:“鸡蛋可食否,此晋时所决断者。”且有经论为证。笔者整理了《大藏经》中对吃鸡卵与否的相关经文论题,期望读者阅读本文后,能将鸡蛋荤素与否做一彻底了断,不再因贪恋其极低的“营养”价值而破戒(鸡蛋的营养成分低于豆类素食,美其名为营养,实在是不合逻辑只为贪其荤味也),以免去投胎鸡肚还债,那时后悔晚矣。
果斌 敬撰于华梵大仑山1997.10.26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第十八:复有众生,从生至老,无有儿子,孤立独存。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为人暴恶,不信罪福。百鸟产乳之时,赍持瓶器,循大水渚,求拾鸿鹄、鹦鹉、鹅、雁诸鸟子卵,担归煮啖。诸鸟失子,悲鸣叫裂,眼中血出。故获斯罪。《楞严经》:“清净比丘及诸菩萨,於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於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显识论》云:“一切出卵不可食,皆有子也。”(《大正藏》第三十一册页882上)
【按】释尊和祖师在有很多经论中都教导我们“一切卵不可食”,如果要学佛,却对佛祖的教诫置若罔闻,实在令人费解。吃鸡蛋也好,什么蛋也好,要想到人家失子的痛苦。有人胡说没有受精的卵不是生命,不管是不是生命,百鸟众生可是视之如子。
“凡属有知觉者,皆不宜食;虽无知觉,然有生机,如各种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无碍,然亦取彼脂膏,补我身体,亦宜勿食。”(《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页81,复鲍衡士居士书)
“蛋亦不宜吃,以有生之机,且有毒。张仲景医书云,有好吃鸡并蛋者,后腹中生鸡及蛋。仲景令其吃熟蒜(生蒜则不可),尽吐出而愈。仲景令毕生勿再食(动物与蛋),食则无可救药矣。”(印光大师复湘阴黄颂平居士书)
“鸡卵之食否,聚讼已久,然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之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何以故?有谓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无雄之卵,不会生雏可食。若如所说,则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种邪见,聪明人多会起,不知皆是为口腹而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怜悯也。晋·支道林(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为论耳)博学善辩,与其师论鸡卵之可食否,以彼善辩,其师不能屈。其师没后(师亡后),现形于前,手持鸡卵,掷地雏出(有鸡雏从卵而出,飞翔饮啄),道林惭谢,师与卵雏俱灭。此晋时所决断者。”
按:此事本出《释门自镜录·卷下》,支道林见师之梦示,犹未能全戒鸡卵,后复食卵,遂梦有夫妇二人,跪支道林前云:“有子三十,明日供厨食,从师乞命,愿垂矜救。”乃衔鸡子从支道林前扣破,皆有白衣儿从内而出。道林觉已,深自悔责,遂蔬食终身。(详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页813下—814上)。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二》页346—347,复真净居士书)
“吃鸡卵之偈,乃妄人伪造,不可依从!”(《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二》页485,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鸡卵,吃素之人不可食,以有生机故。即使无生机,亦不可食,以有毒质故也。有谓无雄鸡之地,卵无生机,此地甚少。昔一人好食鸡蛋,久则腹中余毒,生许多鸡卵及小鸡。诸医不识其病,张仲景令煮蒜食之,则吐出许多鸡子,及已有毛并无毛之鸡。令一生勿再食鸡蛋,食则无法可治。可知鸡卵之祸大矣!”(按:福州吃素佛弟子,往往患乏滋补,借口无胚之鸡卵,不具生机,尽可食啖,相习成风,贻误不鲜,几等于破戒。故弟子特恳大师开示此文,宜广刊登,庶可警人,弟子罗智声谨注)。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一》页222,复罗智声居士书二)
“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彭泽李锦新,偕谢、汪二人,同往九华晋香。舟过大通,李、谢登岸,汪独居船中,见卖灰包蛋者,价极廉,因购数十枚藏舱内,意欲带回家后用以佐餐也。夕抵茅坦,天明上山,汪忽僵卧不能动。惊问其故,亦不自知,但觉周身蠕弱如绵。强扶之坐,旋即倾倒。众谓此必心有不诚,受护法神谴,速当自省悔过。汪乃沉思曰:‘得毋昨日误买鸡蛋所致乎?’嘱代弃之,李等上山礼佛,并代为忏悔。汪在舟中,梦被人拘,呵曰:‘远道来礼菩萨,安可贪小利,带荤物,幸能悔过,免汝无罪。’迨李等回船,汪霍然愈矣。更沐浴上山,尽敬而返。”
按:此等事类,敝邑彭泽,蕞尔之地,即不可枚举。不唯本人夹带荤物,即使家中人或买鱼买蛋,虽未曾食,而进香者必有感觉,于衣衾中,现鱼鳞、蛋壳等,故莫敢不敬,此诚大士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也。不敬者有谴,则至诚者暗中获福,宁有限量。姑记一则,以例其余,至他处灵应,有李圆净所编《地藏灵感录》为证,因不在九华范围,例不能繁引矣。——许止净谨识。
(印光大师修订《四大名山志》页211—212,【九华山志·卷四】之“买蛋神责”。台南和裕出版社印。82、8)
“蛋不可食!邪见之人云:无雄卵之蛋可食,切勿听信!又,蛋有毒,以鸡常食毒虫故。”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二》页539,复唐陶镕居士书)
“五荤何在?葱韭蒜以无闻,蛋虾子而未嗜,罗卜青菜为无上清斋,黄荠野藿当珍馐妙味,素口之道通矣。”
(来果禅师《参禅普说》页56。台北众生文化出版。85、2)
“乡村之精舍,廛市之伽蓝,以经忏为家物,以酒肉为佛事。每日三时,用鱼肉充饥,取葱蒜治味,说鸡蛋不是荤腥,言茭头即是素菜……若信吃斋之言,断无此等恶习。”
(来果禅师《十界因果录》页135)
广钦老和尚的道场承天禅寺则明文规定:严禁携带荤食、烟、酒、蛋等进入。莲因寺的忏公师父一再开示:“鸡蛋不能吃!”(见莲因学院发行的忏公师父开示录音带)
近代高僧、观音化身宣化上人说:“吃斋吃个蛋没有关系?没有关系?等你当鸡去的时候,就知道是直接从吃鸡蛋而来的。”
“佛弟子有吃三净肉的,也有吃肉的。你要是嘴馋,愿意吃营养的东西,那又何必来问我?”
“如果要吃蛋的话,那也可以去吃肉”。 (录音带誊稿)
“梁时有人常以鸡卵白和沐云,使发光,每沐辄破二三十枚,临终但闻发中啾啾数千鸡雏声”。
—详于《广弘明集·卷二十六》,《大正藏》第五十二册页294上。和《法苑珠林·卷七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册页841中。
“南北朝周武帝宇文邕,好食鸡蛋,一餐数枚。有一位监厨官,常与武帝进食。武帝亡,丞相杨坚即位,称文帝国号隋。此武帝时代之监厨,亦常与文帝进食,开皇期间,监厨忽然暴死,三日后复苏说:他到了地狱,见到武帝与阎王,阎王问监厨:汝为武帝作食,一日煮几粒鸡蛋?监厨实告:不记数。阎王说:既然不记,向武帝迫出即知。忽见庭前有铁床并狱卒数十名,皆牛头人身,拉武帝倒卧铁床,狱卒用铁梁压武帝身,武帝之两胁剖裂处,出鸡蛋十余斛。后来武帝向监厨说:回后向文帝语,仓库玉帛金银,皆我所储,我生时灭法,令下地狱受极大苦,请以此玉帛为我作大功德”。
—详于《法苑珠林·卷九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册页978下—979上。和《冥报记·卷下》,《大正藏》第五十一册页796下—797上。
“唐魏州武强人齐士望,贞观二十一年死,经七日而苏醒,云:初死之后被引见阎王,判官对士望曰:汝生平好烧鸡子,宜受罪而归,即命人送出其门,出城见一城有鼓吹之声,士望不觉即走入,城门即闭,其城内无任何屋宇,遍地皆是热灰,士望不知所计,热火烧灼其足,异常痛苦。后士望四顾城门欲令其门开,凡经一日,有人命门开,遂放士望出。后而复苏,不敢再轻视鸡子无命也”。
—《法苑珠林·卷七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册页842中。
“唐武德中,遂州总管府记室参军孔恪暴病死,一日而苏,自说被收至阴官府之事。狱官问:何故复杀鸡卵六枚?曰:平生不食鸡卵,唯忆小年九岁时寒食日,母亲每与六鸡卵煮食之。官曰:然欲推罪母也。恪曰:不敢。官曰:汝杀他命,当自受之,言讫忽有数十人来抓恪将出去受刑,命鞭主司一百,倏忽鞭讫,血流溅地。后官谓恪,汝应先受罪,后令汝回阳七日,可勤加修福追修。后恪即苏,大集僧尼行道之忏悔法,精勤苦行。至第七日,与家人辞决,俄而命终”。
—《法苑珠林·卷七十一》,《大正藏》第五十三册页825中和《冥报记·卷下》,《大正藏》第五十一册页799中—下。
近代宣化上人说:“吃斋吃个蛋没有关系?有关系!等你托生鸡的时候,就知道果报是直接从吃鸡蛋而来的。”
《楞严经》:“清净比丘及诸菩萨,於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於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靴”就是皮靴,“履”就是皮鞋,“裘”就是皮袍,“毳”就是鸟兽的细毛,“乳”就是牛奶,“酪”和“醍醐”是由牛奶造出来的。如是比丘,于世真脱:像这一等的比丘,在这个世界上是真正得到解脱了。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他把他所有的宿债都还了了,不会再来三界了。何以故:什么道理呢?服其身分:你所穿的衣服、食用的物品,例如丝绵,这与众生的生命都有关系,这叫“身分”。皆为彼缘:这都是和这种畜生有一种因缘的。你如果不想做畜生,就应该和它断这种因缘。 人类是从光音天来的。因世界上有劫火洞烧,烧得没有人了。经过的时间不知几长久了,在这个时候,光音天上有天人在空中飞,飞到地球上来了。一吃百谷,怎么样?足不离地:因为百谷是从地下生出来的,人吃了世界上这百谷,就足不能离地了。一般说是地心有吸力,其实就是人吃这些个东西吃的,吃了,就在地上了。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必定要使身、心和一切畜生的生命以及所有它身上有关系的这一种业,都不可以造的。身心二途,不服不食:身也不可以杀生,心也不可以杀生,也不穿有众生生命的衣服,也不吃众生生命的肉。我说是人真解脱者:我说这个人是一个真正的解脱人。 ——宣化上人讲述《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 上一篇:你有这种想法,西方就去不了
- 下一篇:印光大师论惭愧
- 印光大师:心净就能往生净土
- 印光大师:念佛发光属于魔境
- 印光大师: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印光大师:教人念佛则往生品位很高
- 印光大师:家长应该如何教导孩子?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印光大师:念佛人静坐时也必须念佛
- 印光大师:念佛不能恳切的原因是什么?
- 印光大师: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印光大师: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印光大师:念佛法门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号就可以仗佛慈力
- 印光大师:生病时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印光大师:一切法门都是依仗自力
- 印光大师:文殊菩萨证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印光大师:礼拜佛菩萨时心中默念或开口称念都可以
- 印光大师:念佛人要能依照净土三经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印光大师:每天的功课都应当回向法界众生
- 印光大师: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计划,更应该有往生计划
- 印光大师:富贵使人迷惑,有权力还不变初心的能有几人?
- 印光大师:每日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印光大师]心净就能往生净土
- [乌龙茶]漳平水仙是什么茶,怎么制作出来的?
- [禅宗五家]万松行秀是怎样使曹洞宗宗风大振的?
- [哲理故事]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
- [宗门故事]是法平等,惟政禅师的慈悲
- [佛与人生]追着别人的幸福跑,你永远不会幸福
- [佛学常识]法相宗缘何而来
- [其他汉传法师]众生的自性又叫佛性,具备不缺不少的了了常知
- [普洱茶]普洱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普洱茶名的来历
- [禅宗典藏]《指月录》是怎样一部禅门经典?
- [佛经故事]世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
- [哲理故事]常释怀,做人何必太较真
- [佛与人生]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 [佛学常识]什么是六相
- [其他汉传法师]一计漂亮常知歌
- [红茶]古树红茶的功效、作用与工艺
- [禅宗五家]临济宗在元代保持着怎样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