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讲故事之感应篇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不灭绝及遭大祸者。以拿救命之钱粮,自己受用,坐视饥民饿死。纵令散施,皆作大弊,用遮面孔。此等人,天地间岂能容其生存乎?以故尽皆死亡灭绝也。闻上次陕西旱灾,在上海筹去一、二十万,彼当权者悉自发财,以开汽车路,用遮面孔。此种心行,比虎豹豺狼尚恶万倍。只知现利,不惧后祸,诚可怜悯。历观古今放赈,凡有侵蚀,决无善报;凡能尽心尽力者,子孙决定发达。——摘自《复郑子平居士书》
育王之塔,晋武帝太康三年,有僧慧达,乃利宾菩萨示迹。礼拜请求,从地涌出。遂建阿育王寺,供于殿内石塔中。塔门常锁,有欲睹舍利者,均随之而跪。塔主请塔出,先令居中跪者睹。次则遍令随跪者睹。虽一日随睹数次,亦不以为烦。其塔高一尺四寸,周围亦只尺余。塔之中级内空,中悬一实心钟,钟底正中,有一针,舍利附于针端。四面有窗,华格栏遮,手不能入。即于华格孔中睹之。其舍利之形色大小多少定动,均无一定。平常人睹,多见是一粒,亦有见二三粒者。有见舍利靠钟底不动者;有见一针下垂至寸许者;有见忽降忽升,忽小忽大者;有见青者黄者赤者白者;及一色之浓淡不同,并二色相兼之各种异色者;有见色气黯然者;有见色气明朗者。不独人各异见,即一人亦多转变不一。又有见莲华及佛菩萨像者;亦有业力深重,完全了无所见者。见其小时,每如小绿豆大,亦有见如黄豆大枣大者。明万历间,吏部尚书陆光祖,笃信佛法,极力护持。与亲友数人来睹,初看如小豆大,次如黄豆大,次如枣大,次如瓜大,次如车轮大,光明朗耀,心目清凉。彼亲友所见亦甚好,但无陆之奇特神妙耳。时舍利塔坏,塔供库房,陆遂发心重修塔殿。须知如来大慈,留此法身真体,俾后世众生。种出世根。以由睹此神异,自可生正信心。从兹改恶修善,闲邪存诚,以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直至复己本具佛性,圆满无上菩提。此如来示现不思议相,曲垂接引之本心也。——摘自《阿育王佛舍利塔记实》
明朝崇祯年间,辛巳年,当涂县官圩这个地方,有山东一个瘫子到了这里,用手代足,讨饭于街市上,行人多厌恶他。瘫子虽病而负气,被骂詈,辄不平。闻塘桥庵有修行僧水谷,往诉以乞食艰难之苦。谷曰:“汝能发心出家,仗慈悲大力,或有施主。”瘫子从之,遂剃发,受斋戒。虽行乞,不茹荤血;虽被辱骂,安忍而受。谷又教以念观世音名号,兼持《准提咒》,受持逾二年。戊子秋,忽梦一老妪呼之曰:“汝起汝起。”瘫子云:“我是瘫子,何能起?”老妪以手扯其两足,觉直而不拳,晨起瘫病遂愈,居然一昂藏之僧矣。取号曰半崖,遂有供养之者。观音大士,唯以寻声救苦为事。从古至今,其蒙感应而离苦恼者何止百千万亿也!而载籍所传,乃亿万中略见一、二而已。—— 摘自《致谛闲法师问疾书》
周灵王子子晋,学仙,过七日,于缑山出现,已到晋朝。故有《诗》曰:“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几、读平声,近也。从周灵王至晋彼出时,将及一千年耳。)又吕纯阳遇钟离权于邯郸逆旅中,钟劝其学仙,吕意欲得富贵后方学,钟与一枕令睡,则梦中由小至大,以至宰相,五十年富贵荣华,世所罕有,子孙满堂,其乐无央,后以一事与上意不合,遂自引退,乃醒。睡时逆旅主人煮黄粱米粥,梦中出入将相,做许多大事,经五十年之久,及醒,黄粱粥尚未煮熟,此不过仙人所现,尚能于一念中作五十年境界事业。况佛为天中天,圣中圣,诸大菩萨已证法身之境界乎?—— 摘自《复盛机师书》
长洲彭家,自清初以来,科甲冠天下。其家状元有四、五人,有同胞三鼎甲者。而世奉佛法,虽状元宰相,犹日诵《感应篇》、《阴骘文》,以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之鉴。苏州范家,自宋文正公以来,直至清末,八百余年,家风不坠,科甲相继,可谓世德书香之家。凡发科发甲,皆其祖父有大阴德。若无阴德,以人力而发,必有大祸在后,不如不发之为愈也。历观古今来大圣大贤之生,皆其祖父积德所致。大富大贵亦然。其子孙与富贵,止知享福造业,忘其祖父一番栽培,从兹丧祖德以荡祖业,任其贫贱,此举世富贵人之通病。——摘自《与永嘉某居士书》
宋阿育王寺一僧,欲修舍利殿,念沂亲王有势力,往募,所捐无几,愤极,以斧于舍利殿前断其手,血流而死。即时,其王生一子,哭不止。奶母抱之游行,至挂舍利塔图处则不哭,离开又哭,遂将其图取下,奶母常向彼持之,则永不哭。王闻而异之,遂使人往育王问其僧,则即于其子生日,断手流血而死。彼王遂独修舍利殿。及年二十,宁宗崩,无子,遂令彼过继,为皇帝四十一年,即宋理宗也。此僧之死亦属惨死,使无常哭不止,见舍利图则不哭,人谁知此子乃僧断手惨死者之后身乎?——摘自《复周颂尧居士书》
西域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国。)由宿业故,身婴恶病,其苦极酷,不能忍受,欲行自尽。适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降,谓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国王,恼害众生,当久堕恶道。由汝宏扬佛法,故以此世间小苦,消灭长劫地狱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国有僧名玄奘,当过三年来此受法。”戒贤论师闻之,遂忍苦忏悔,久之遂愈。至三年后,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说其病苦之状。其说苦之人哽咽流泪,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将谓戒贤非得道高僧。或将谓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惨病,佛法有何灵感利益乎?不知皆是前因后果,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齐之故也。——摘自《复周颂尧居士书》
昨一女弟子来,为一姓汪女弟子带些食物,言:汪氏前两月,一日初黑,忽来二十余强盗,各持手枪来抢。其屋楼上下住七家,彼在楼中间。因将电灯息却,其夫妻跪佛前求。而佛前之灯若有一人吹灭。强盗打门不开,遂不打。余六家通抢了,唯彼未失一物。可知念佛之人平常尚能逢凶化吉,况临命终时往生西方之利益,比此大得不可说其形相倍数乎?当常念为幸。——摘自《复刘德护居士书》
民八、九年,一军士杨某,人极忠厚好善。在陕镇嵩军中作营官,吃长素,能背诵《金刚经》,日念数遍。在军十年,打仗四百余次,通身大小未带一伤。初欲告退,以刘镇华、憨玉琨皆属同乡,不许彼退。一年开往河南打赵倜,彼遂私遁。从兹朝五台、峨眉、九华、普陀。至普陀,往法雨寺,与光言及彼之心行。惜无学问,未能阐扬大法,随机利人也。—— 摘自《复姚维一居士书》
冯梦华,一老探花,曾做过安徽巡抚,后来专门办赈。所写之字,平常人认不到一半。一年与我写来,我即说彼之过。后与我写,则用楷体,问及与人,犹是照旧。其人颇厚道,而儿子孙子通死完,过继的孙子也死。彼八十四岁方死,死时重孙始三、四岁。亦可谓景况凄惨矣。岂天特酷待厚德之人乎?缘此老一生,喜写草书。与人信札,非用尽心力,按文义推测,则不识者多。其中难免有误,以故致受此报也。学医,若习惯过为潦草之书,后来或于医方亦用此套,则危险之极。——摘自《复杨树枝居士书四》
湖南马舜卿,系回回,(回回之皈依者,唯此一家人。)彼夫妇与五儿女皆函祈皈依者。民十八年秋来信言,彼妇生五儿女,初二次尚平安,三次即血崩,四、五次更甚。今不久要生,傥再血崩,即无命矣,祈为说救济之法。光令志诚念观世音菩萨,临产虽裸露不净,切勿以为不可念。又须出声念,不可默念。彼又祈为胎儿预取法名。光信到,彼夫妇同看,其妇即念,次日即生,生时仍念,安然无苦。彼即回信言出于意料之外,菩萨真可谓大慈大悲也。——摘自《复宅梵居士书》
曹崧乔云,一仙人附人体看病,一大家之老妈稍似半身不遂亦去求看。未至前,仙人云:“汝勿来,汝遭残主人米饭食物太多,不久当全身疯瘫而死。”仆婢多不知好歹,在大家人家做事,不知爱惜米谷什物,其折福折寿事日不知有几多次。——摘自《复江易园居士书四》
《蕅益大师见闻录》载湖北一生员,权理五殿阎罗王事。一夜至阴间,见一簿,载其妻盗杀邻鸡,连毛一斤十二两,因折其簿角记之。醒问其妻,何得盗杀邻鸡。其妻不承任,曰:“汝还瞒我,阴间簿上已载,汝盗杀邻鸡,连毛一斤十二两。”妻言:“院中晒东西,鸡来吃,以物掷之,即死,尚未动。”令称之,果一斤十二两。令持鸡,并一鸡之价钱以还,为彼说其来历,祈勿见怪。其夜入阴,视簿则折角仍旧,一字已无矣。阴间实有主掌之人,然亦不同阳间繁难。以案簿皆自现自消,并非有人登记勾消耳,故阴间无错误。其有以彼省某人,误勾此省同名之某人者,乃籍此不宜死之人,倡明实有阴间地狱刑罚等事,以期世人生信耳。—— 摘自《复某居士书》
曹崧乔云,其父读书时,一同学乃富翁子,极笨,先生与彼教,彼尚未会,其父听之,即可背。该富翁子早夭,后见其来,而忽不见,崧乔乃生一女。今已三十一岁,极聪明,读书绝不费力。初为富翁子,后为同学孙女,人之轮回诚可畏也。此但换个男女相,全体改变者当有十之八九矣,哀哉。——摘自《复念佛居士书》
庄公七年,恒星不现,夜明如昼,非佛出世,何以当之?不知非常之人诞生及非常之法流布,皆有非常之瑞。岂唯如来方有,而其余法身大士示现概无乎?禅书记南岳让生时,白气属天,太史上奏。则此祥瑞,其轶逸不传者不知凡几。——摘自《复丁福保居士书五》
乾隆辛巳,豫省黄河溃决,陆地水深丈余,民间庐舍半被淹没。陈留县有曹姓者,居宅沈没三昼夜,咸谓无生理矣。及水退,墙舍并未崩塌,眷口亦安然无恙。众问之,云:“日来唯觉雾气弥漫,不见天日,初不知在水中也。”有司见而异之,询其有何善行。曰:“每年租课所入,除衣食足用外,尽以济邻里之贫乏者,至今未尝少替。已历五世,百有余年矣。”宪司俱赐匾额,以嘉其异。水固无情,而鬼神护佑,虽全体淹没,而未见其水。是知人有实德,天有奇报。彼剥削百姓脂膏,以求子孙富贵者,率皆灭门绝户,而其神识,当永堕恶道,无有出期,可哀也已。——摘自《复潘对凫居士书三》
张某,善画虎,故屡养虎。前养一虎已死,前年又买得一始生之小虎。日须以牛肉喂之,一年当吃二只多牛。乃玩物丧志,又令虎吃牛。实造杀业。光谓其友曰:“宜劝彼以素食喂之,勿令吃牛。又彼日日画虎抚虎。恐来生托质虎身,则可怜矣。”是日其人与其儿女并一狗同来,狗尚欺虎,其儿女均可抚虎。去年来时,尚不及一岁,已狠不小。来时提一洋铁罐,有时不听招呼,则将洋铁罐口向之,则便顺从。盖以其口大,恐吃他故。光一向不喜瞎张罗,故于从小养之虎完全不介意。若是以道德所伏者,尚可称述。此绝无称述之价值。—— 摘自《复许焕文居士书二》
附:民卅二年十一月十六日罗鸿涛居士敬记曰:王薳居士《予与印光大师因缘》篇曰:“亡友张善子,畜一虎,在网师园,予偶言于师,师以野性难驯,终恐杀人。予以皈依请,师首肯。为说三皈,并赐法名格心。自是虎遂柔伏,未几化去,亦一异缘也。”陈海量居士于此文加以案语,有云:“善子擅画虎,畜一虎自娱,师见之曰:‘此虎凶心尚在,当慎之。’皈依未久虎毙,殆仗大师慈力加被,已脱畜生道欤?”大约当日焕文居士远道亦闻有此说,故具书大师而询之。而大师之答书老实开示,丝毫无自矜之意。大师一生,以不要学大派头为主旨,观于此书而益信。
前年各处虎疫甚剧,陕西澄城县寺前镇附近死数百人,一弟子村中有五、六十家人皆令念佛,只死两个坏人,余均无恙。甘肃甘谷何鸿吉居士提倡念佛,凡念佛处,疫不入境。——摘自《复穆宗净居士书二》
苏州杨鉴廷因于城门向东洋兵鞠躬,心念观音圣号,其人不喜鞠躬,即以刀砍下,及至头则成平的。头皮已破,血流许多,而顶骨一毫莫伤。若非刀转为平,则头已成两块矣。此盖前生怨家,今以破头皮了之。是知最危险之时世,当以念佛为主。彼矜奇竞异者,皆不注重在救苦难,注重在显己之智识高超耳。——摘自《复陈慧恭居士书》
光绪十二年中秋日,下南五台山,往北京红螺山。未动身前,即闻太原遭洪水灾。至九月初至太原,始有人行之小路,因进城以观其象。系六、七月间,一日起蛟水,在城西傍城南流,势甚汹涌。巡抚某登城看,令开炮。打一炮,一打即时水涨几倍,顺城南流。城门已关,幸未进城。南关为进京大道,街市甚长,冲得房屋、树木、墙垣一无所有,成一片新涂田,平平坦坦,无一人不遭此一炮之劫。而损失财物,不知有几万万。可知鬼神敬德非畏威。无德之人效法,必致水神兴怒,而洪潮涌波,则民居危险之极矣。只宜领众恳求,忏悔求勿伤民物为祷。纵令无益,决不至酿成大灾也。表明此义。庶不致后之居官者遇此,不谅己德,徒效王威,以招祸害民也。——摘自《复钱士青居士书一》
谨按:印光大师为《武肃王作射潮发隐颂》,函示某居士之文曰:“武肃王射潮而潮退,乃水神感王保民之德,并非畏王强弩之威。后世无王之德,欲效王之威,未见其可。”
寿昌经禅师,闽人,生时难产,其祖于其窗外念《金刚经》,只念出金刚二字,即安然而生。其祖喜,因为取名慧经,冠亦不另取名,后出家亦不另取名,此乃明万历间高僧。是知女人临产,当志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无一不安然而生者。—— 摘自《复罗智声居士书三》
陕西弟子马昆山,业西烟于兰州多年,人极诚笃,不知佛法。四年前由陕西同业李仙涛之劝导,遂归依三宝,吃素念佛。前年秋兰州火药局爆炸,其日烟业同行,于明水楼敬神唱戏。昆山厂中百余人去尽,唯副经理之子一人在厂。此亦不自知其所以然者。去后不久,靠城之火药局爆炸。城外几道街房屋,通皆震塌,伤人无数。仙涛厂中,唯副经理之子所住房未倒。昆山厂中,唯供佛一座房,巍然独存,玻璃亦未破裂,余皆倒尽。由此因缘,兰州人士渐生信心,昆山因兹信心益加增长。——摘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重刻序》
云南张拙仙来函,言其外孙生一年零八月,于四月间念佛而逝。平时常到佛堂拜佛已,即围绕念,余事皆不顾。又其次女出嫁时,婿家送双鹅行奠雁礼,彼即放生于华亭山云栖寺,已三年矣。彼二鹅每于晨昏上殿做课诵时站殿外,延颈观佛。今年四月,雄者先亡,人不介意。后雌者不食数日,彼来观佛,维那开示,令求往生,不可恋世。彼遂为念佛数十声,鹅绕三匝,两翅一拍即死。拙仙因作《双白鹅往生记》。噫,异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鹅尚如是,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摘自《复周伯遒居士书二》
去年一弟子曹运鹏在安徽广德作县长,因办一案杀过人,其党侣谋报仇。彼于十一月间退回上海,至腊月十三来十人至其家,问彼在不。其妻言出外去。其妻与女十九亦皈依光,见其形势志心念观音。匪搜其箱得二千元一摺子及百余元现洋,遂坐其家候彼回。彼回家,见十人各执手枪。问其所以,言特来报仇。问为何事,言为办杀彼之人。问以何故行杀,遂言上宪发来杀令。彼云:“此系上宪之命,非曹某自杀。”匪徒不以为然。问汝等可认得曹某否,云认得。相谈许久,匪徒不耐烦,谓大家曰:“我们且去,明天再来。”遂去。曹运鹏与匪谈说许久,问认得否,言认得,而竟不认得。且不问汝是什么人而去,期以明日再来。匪去后,运鹏打电话于银行,令勿给钱,恐匪又来,挟家同往青岛去矣。—— 摘自《复谢慧霖居士书八》
今年有一小女年九岁,得一怨业病年余,中西医看之无效,光令念观世音菩萨,并令饮大悲水,兼洗其患处,旬余即愈。一小男十一岁亦如是。当大急难时作佛事,当愈简便愈有益。故曰:“愈病不在驴驼药,救急还须海上方。”——摘自《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一》
昔山东一人夜偷二郎神藏,次日神附人,谓:“我之藏被人偷去。”问:“是何人?”言:“此人厉害的狠,通身都是毛,头上长一只脚。”言:“此人我们找不到,只好你老人找。”后其人在野地抽大解,见一小狗在旁,狗向粪门一咬,肠拉出来。其人言:“我偷藏时,恐神认得,反穿皮袄,头上戴一只棉袜子。”方知通身是毛,头上一只脚之话。乡间小民无利不求,所以塑像切不可装藏,若装,后必被愚人所毁。宝岂有许多?名目而已。而害人之祸,便基于装藏之时。——摘自《复施元亮居士书四》
一个出家僧亏空常住钱财,置办私产。死后托生为牛,就耕这块田。等到牛死后,托梦给他的徒弟。命令他把牛剥皮蒙鼓,送于文殊寺,上面书写其名与这个事实,让做佛事的时候敲打,他的业力便可快速消除。否则纵使田变成沧海,他的业力尚且不能消灭。(白话文)——摘自《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民国二十一年在报国寺关房,西华桥巷吴恒荪之母病势危急,恒荪在北京,急打电令归。其妻令人到报国求光加持大悲水,光即念三遍,令持去,服之即回机。无危险相。恐恒荪著急,急打电,云病已莫要紧了,恒荪遂未归。其小儿九岁,生未两月,遍身小疮,春则更厉害,经年不断,医亦无效,因求大悲水服之即愈。因是每有人求,日日总念几遍。后求者多,即用大器盛。前年避难到灵岩,当家言大悲水还要持。光谓现无瓶可买,且无买瓶费,当以米代之。香灰,则前在报国亦备,以远道水不能寄,灰则一切无碍。若当地则不用灰。无锡秦效鲁三种病,医不好,以大悲水吃,擦,得好,遂归依。—— 摘自《复张觉明女居士书八》
一人会做素菜,凡打佛七,皆叫他做菜,彼日日听念佛声。后其子将死,即曰:“我要死了,然不能到好处去,你把你的佛与我,我就到好处去了。”其父云:“我不念佛,那有佛?”其子曰:“你佛多的很,你只要说一声,我就好去了。”其人曰:“那随你要多少,拿多少。”其子即死。自谓素不念佛,何以有佛。明白人谓:“汝做菜时所住之屋近念佛处,日日常听大家念佛,故亦有大功德。”此系无心听者。若留心听,功德更大。—— 摘自《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九》
苏州景德路合发纸店郭振声,民十九年陪彼本家一老头来皈依。光为彼说,现在是一个患难世道,当至诚念佛并念观音圣号,即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次年腊月去上海,上海战事起,不能回苏。至二十一年春。火车路断,坐小火轮,绕嘉兴回苏。但轮船来去,常被强盗抢。振声怕抢,心中默念观音圣号。不久强盗来,一船人通抢得精光。振声大胖子,穿的皮袍子,在人众中,强盗并不问他。可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决定能蒙菩萨加被,不至或有意外之祸。—— 摘自《复吐福备居士书二》
一老人率其女(年二十五)同来皈依,言其女害腿肿,有七、八年矣。光令念观世音菩萨,以消宿业。又令买木瓜,无鲜者则买木瓜片笼之,不四、五日完全好矣。又南方害大脚疯者颇多,以鲜木瓜用布笼于腿上,其肿即消。若无鲜者,以药店干木瓜片笼之,亦有大效。——摘自《复志梵居士书一》
苏州一贫家妇,生子死去,其夫到医院请西医来开肚皮,西医要二百元方肯开。其家办不到,西医去。隔壁乃开医学馆之馆长家,伊夫妇皆皈依光,其妇闻之去看。令其家念观音,伊亦帮他念。不久产妇活而儿子生矣。—— 摘自《复王悟法居士书三》
朱进士,以听《金刚经》四句偈,生欢喜心,不久梦随五人,坐车至一家。五人皆饮汤,彼欲饮,其领彼之人不许饮即醒。心甚异之,访至其家,云生六狗,有一死者,以此专持《金刚经》。至八十九岁登树说偈,乃跳下立化。——摘自《复温光熹居士书十 》
镇海桕墅(地名)方文年之子,名子重,上前年,年十九,生肠痈。中医没有治,西医云非开剖不能治。其父母不肯,遂不治。其母通文理,因看光《文钞》,吃素念佛。一家大小并佣人通常素。唯文年尚未全素,亦大为减节。其母一老娘姨(其人贤极,在方家数十年,其子亦好过,有孙请回家住,彼以同主母修行,不肯回去,主母亦不以娘姨待,作为朋友看待。)拼命念佛,念观音,兼念《金刚经》。三日内自溃,脓血从大便出。五日全愈。至诚念佛诵经,消除宿业,有如此者。世人只知造业,不知消业之法,则可怜矣。—— 摘自《复章道生居士书一》
海盐徐蔚如,(一向在京)以博学内亏,得一脱肛病,已二年余。每大便后,须睡一刻,候自升入方敢动。民国八年正月,大便后有要事,刻不容缓,即坐车出门,因受磨,遂永不升入。七昼夜痛如针砭,无一刻稍息。七昼夜未能合眼。先虽念佛,亦不减轻。遂发大菩提心,谓此病苦极,愿我多受点,总愿世间人勿得此病。遂至诚念佛,未久睡著,醒而病愈,从此断根。此病乃宿业,由以此大菩提心,消此宿业,故病即断根。——摘自《复章道生居士书一》
宋朝陈企杀过人,一日见其人来,知来索命,急念阿弥陀佛,怨鬼即站到不前来;愈念的狠,怨鬼即去。陈企遂认真念佛,又活数十年往生西方。尚回来附其孙女身,说他往生事。家人谓汝在家,未画像,肯现像,当画以供养,便现西方之像。——摘自《复净善居士书四》
湖南一女人生产,怨鬼附体,发狂大笑,咬自己手上肉几口还笑,其公婆看见,没办法,遂大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其人遂若呆不笑,而儿子生矣。盖志诚念观音,怨鬼遂去。——摘自《复净善居士书四》
汉献帝时,曹操为丞相,专其威权。凡所作为,无非弱君势,重己权,欲令自身一死,子便为帝。及至已死,曹丕便篡。而且尸犹未殓,丕即移其嫔妾,纳于己宫。死后永堕恶道,历千四百余年,至清乾隆间,苏州有人杀猪出其肺肝,上有曹操二字。邻有一人见之,生大恐怖,随即出家,法名佛安。一心念佛,遂得往生西方,事载《净土圣贤录》。夫曹操费尽心机,为子孙谋,虽作皇帝,止得四五十年,国便灭亡。而且日与西蜀、东吴互相争伐,何曾有一日安乐也?下若两晋、宋、齐、梁、陈、隋,及五代之梁、唐、晋、汉、周,皆不久长。就中唯东晋最久,仅一百三年。其他或二、三年,或八、九年,一、二十年,四、五十年,即便灭亡。此乃正统。其余窃据伪国,其数更多,其年便促。推其初心,无非欲遗子孙以富贵尊荣;究其实效,反令子孙遭劫受戮,灭门绝户也。——摘自《与卫锦洲居士书》
光于光绪二十一年春,往育王寺拜舍利近三月,从去至后,日常随看者即附之看。其色若天台菩提拿红了的色,数十日不改。但其大小上下,随看随变。忽小忽大,其大若绿豆,小则或减三分之一之量。于光绪三十一年,因事往育王,又一睹。其大若黑豆,其色若黑豆上起白霉,紧靠钟底不动。光以黑色又加白霉,意谓或是年必死,然亦无吉无凶。—— 摘自《复袁常居士书一》
吾一弟子,数年前在四川,至一友人家,闻妇人叫得伤心,因问何故。曰:“妇生子已两日生不下,恐命不能保。”彼谓:“急令产妇念观世音圣号,汝于天井,焚香跪念,管保即生。”其人即与妇说,又复自念,未久儿生,妇犹不知。及闻儿哭,方知已生。妇言:“初欲生时,见一人以布兜其下体,故生不出。及念观世音圣号,见其布已脱,故生出尚不知,闻哭方知已生耳。”——摘自《〈重印达生福幼二编序〉》
唐宰相陆象先(苏州人)之弟,病于京师,国医无效。一僧求见,云能治,令取净水一盏,向之念咒几句,含水噀之,立即全愈。谢以诸物皆不受。曰:“我名智积,汝后回苏,当往灵岩山会我。”后其人至山问之,无有名智积者,心甚惆怅。遍观各殿堂,见壁间画像,乃为己治病之僧也。因特建智积殿,而寺复中兴。——摘自《〈灵岩开示法语〉序》
道场山万寿寺者,五代高僧伏虎志逢禅师所建之大道场也。禅师于峰顶结庵行道,一夕宴坐,毫光烛天。四方人士,谓遭回禄。次晨往观,见师深入三昧,知为放大慈光。由是善信感化,各输净资,营建寺宇。成大丛林。咸谓师为地藏菩萨化身,故又称其山为小九华焉。自后代有高人,住持其中。—— 摘自《湖州道场山万寿寺募化长年斋米疏》
江西吉安吴南浦居士,本宿根深厚,自少经商沪滨,心存慈善。奈全不知佛法,反目信佛为迷信。其室人张氏,虽具信心,而不识邪正,从而相劝,亦难启发。民国二十年,被匪绑至匪窟,愁苦交迫,寻思无计,遂忆及张氏劝信佛法之语,因而望佛慈救,冀出匪窟。讵知佛法不可思议,佛慈如母忆子,感应道交,捷如桴鼓。忽来巡捕,为救旁人之票,误走地方,即将伊救出,不费分文,安然脱险。乃知佛法有灵,略启信心,遂往普陀等处进香礼佛。二十二年,与室人张氏,偕一子,乘汽车,行至途中曲处,忽一西人少女,从旁横来,适与车撞,被车横压,仆跌车下。伊父子三人,吓得魂不附体,汗流浃背,意谓此女已成三段。急念观世音菩萨,以期佛慈加被解救。及停车下看,但见该西女,仰卧车下,恰在四轮当中,随车拖走数十步。一时巡捕市民云集,该女父亦寻至。将女援起,只见其满脸通红,了无伤痕。旋经检验,毫无损伤,女即随父而去。居士经此二险,大启信心。二十三年,特来向光求授皈依,遂为取法名曰慧云,张氏法名曰慧贤,继而进受五戒。从此信心真切,精进修持,复在灵岩各处广作功德。又数男名下,连得数孙女,艰于男孙。至二十四年,适居士六十寿期,长儿媳遂生一麟儿。各亲友群相道贺,居士因已长斋奉佛,则自己寿诞,及孙儿弥月,皆用素筵,毫不动荤,以为戒杀吃素倡。今复以千圆印《净土五经》,赠送结缘,请光述其信佛因缘而为之跋。普愿未发信心者,见闻起信,已发信心者,因而增长。必期人人信佛,同生西方,同圆种智,以慰诸佛普度众生之本怀焉。——摘自《印送五经》跋
观音大士,恩周法界,随类现身,寻声救苦,多有深蒙加被,而不自知者。今夏五月,以所印之《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寄苏州西林居士陆寿慈。彼阅至第二卷《救苦门》,不禁有感于中,方知幼时难地获生者,皆大士慈力加被也。遂略叙其事,函致于光云:“予家太仓,少孤,赖祖母寡母教养,母持观音斋,常诵《观音经》、《大悲咒》。咸丰十年,予年十四,从母胡太君,挈吾家三口居乡间伊宅,未几城陷。予携箧有《大悲忏》,从母之妣张太君,命予钞其咒文,由是记诵不忘,日念若干遍。及从母他徙,即依三图毛姓亲戚住。至秋,贼大出,肆掠焚杀。一日午餐,适贼至。祖母年高不能逃,予随母逃向后园竹丛中,贼持矛后追,予母子急跳于河,适有树根,且捉以待,见贼向竹中乱戳一阵而去。闻背后人声,回顾见数贼立河干,摇旗呼哨,若绝不见吾母子者,少选贼去,乃出。及今思之,犹不胜惴惴焉。次年十月,将绝粮,贷钱千四百,雇船往璜泾访族祖竹楼翁。未至而日已暮,船夫推予上岸,并掷所携物于岸而去。日暮途穷,无可为计,不禁痛哭。村媪袁太君怜之,令宿其家。次日命其子伴予谒竹楼翁。翁固贫士,急公好义,有声庠序,聊借行医,以期糊口。一见甚叹慰,许为设法,令多待几日,遂居袁氏月余。及翁资筹妥,送登海船,因到上海,承亲戚引至南门外翠微僧舍,时李相国统兵驻此,得由佣书以进。太平后迁居苏州,勉成家业,得免为沟中胔,幸哉。感念从母,袁媪,及族祖之恩德,不啻生死肉骨,终身不敢忘,犹不知经咒之感应也。今读《大士感应颂》诸事迹,始知脱离锋镝,每遇急难,辄逢善人,皆由吾母持斋诵经,感菩萨大慈大悲神力覆护之所致也。《普门品》云: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信然。冀一切善信至诚念菩萨名,及《观世音经》、《大悲神咒》,自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以及业消智朗,障尽福崇,生入圣贤之域,死登极乐之邦云。愿法师愍我愚诚,作感应记,附入《文钞》,普令同人,咸生正信,共沐慈恩。” ——摘自《陆西林居士感应记》
安徽沈翊仙居士,向不知佛。丙寅春,金陵起金光明法会。遂入会随喜。读《金光明最胜王经》,觉理义精妙,愿常受持。因请一部,日诵一卷,十日一周,周而复始。夏间从军赣地,军事纷繁,不能诵经,但默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圣号而已。八月赣战失利,全军覆没,唯彼一人,得全身命,方知佛慈广大,感应无差。冬初归家,特辟静室,供佛,及观音圣像,晨夕礼念,以期消除宿业,增长善根,生为三业清净之人,没登九品宝莲之位。——摘自《沈翊仙居士脱难记》
福建永春,古称桃源,山川秀丽,民俗淳朴。邑东十里,地名东关,与泉州南安毗连,有溪横其间,宽若干丈。宋时即建石桥,以利行人。然水甚冲激,遇大风雨,桥辄倾圮,每数十年,或百年,桥必重修,具载县志。邑人崇奉佛教,于桥正中建亭,供观世音菩萨圣像,令来往者,同种善根。清光绪三十四年,岁在戊申,洪水为灾,桥全毁灭。当将毁时,适值半夜,风雨洪暴,桥头一店主陈某,年五十余,颇好善信佛,已熟寐矣,忽闻叩门声甚厉,大呼速往桥上捧菩萨出,遂惊醒,而叩声益厉,连呼速去。急开门,则了无有人。见水势汹涌,桥摇荡有声,若将仆者。风雨扑面不之顾,驰往桥亭,捧菩萨出,甫离桥,闻崩裂声,则桥正中一段,已随波浪去矣。其人言,初亦不知何以能奋勇如此,殆有神助者然。噫,异矣。邑人李元贤之父继如公,经商星洲,家道颇丰,热心公益,乃与星洲侨友,倡捐重修。至民国甲寅,桥始告成。迨至丙辰,又遇风灾,桥亭与梁木毁焉。乡民遂奉菩萨于附近庙中,而世道荒乱,桥事无过问者。元贤之母黄太夫人,往庙烧香,经过其地,惄焉伤之,意欲重修。夜梦菩萨,现金色身,璀璨庄严,语之曰:“唯汝能为我重修此桥,并以祀我,可速为之,以福汝子孙。”由是观之,足见菩萨唯以利益众生为念,而一见圣像,即种将来成佛之善根,故特示修桥,而兼令供奉圣像也。太夫人遂驰书谕贤,备款复修。乃举邑人某某董其事,至癸亥二月工竣,当地人士,为悬匾联颂之。仍奉菩萨于桥亭,由是因缘,香火益盛。—— 摘自《永春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在昔陵云寺处,水势湍急,行舟每致撞破,为害甚大。唐初,海通禅师见而愍之,欲为救护。遂于山上,錾一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坐像,高三十六丈,所坐莲华,不在数内。由师愿力,感佛慈加,水改其道,靠山之处,涌一沙洲,而居人焉。师意以弥勒为当来世尊,慈无能胜,造此大像不徒仗佛慈力,救护行舟;深冀见闻之人,纳于八识田中,为现生发心修行,往生西方,将来回入娑婆,辅弼龙华之一大因缘。——摘自《四川乐山县大佛陵云寺创建藏经楼功德碑记》
民国九年,常州庄思缄朝普陀,以所携米佛三尊见示。其像微妙庄严,世无伦匹。系天然生成之立像,其米下之糠蒂尚存。——摘自《四川乐山县大佛陵云寺创建藏经楼功德碑记》
杨佩文,江苏淮安县城人,今夏以孙未周岁而殇,颇痛惜。一居士劝其入普济莲社念佛,并令阅《文钞》,《嘉言录》等,顿生信心,念心颇纯切。至九月下旬晚课时,见佛前油灯,结一莲花,花心有一黑珠,后花落而珠流于案,大粟米,色如翡翠。颇以为异,而不知其为何物。遂持至莲社,亦无识者。十月中旬,以书并此舍利寄光,求证明。光即以小磁盒盛之,令护关师及三四俗弟子看。时其质,大于初开封时有二三倍。亦不甚介意,即供于佛前。次晨早课毕视之,已无有矣。遂即报书彼莲社,谓此系精诚所感之舍利。昨看毕供佛前,今晨视之无矣。或复归原所,祈为详察。后得彼书云,莲社家中,俱无所有。而佩文愈生正信,知佛法不可思议,求皈依。——摘自《杨佩文居士得舍利记》
四川邓奠坤,乃法政学堂毕业生,狂悖特甚。民国初,专门毁坏佛教,无论神庙佛寺,悉率其徒党拆毁。后忽知非,力行改悔,来普陀求皈依。住上海居士林八年,精进修持。前年沪战,彼住林中,不惊不动。林前后左右,均成一片焦土,林中所落大小炸弹,无一开炸。足见人能改过迁善,佛菩萨即为嘉奖而保护之。—— 摘自《江苏吴县佛教会通告各寺院僧众巽言》
江易园居士因大升轮船失火,欲作佛事。光劝他念佛七日,又令彼公司主事者,陪念到底。以念佛利益,比他种佛事功德殊胜。欲令烧死之人,得真实利益,故令作专一念佛也。
又去年李云书居士,因其弟妇病重,来太平寺欲作佛事。我劝他打念佛七。其弟妇之病,经许多医生医不好,末后一医生悯其受苦难堪,令吃快活药以速死。云书因为设法求佛加被,故此来与光商。光令打念佛七。不久光回山,亦不知得何利益。至今年四月初七,光往居士林看谛闲法师,李云书亦来,言去年当打佛七第一天,他的弟妇得了一梦,梦见在三圣堂同僧众在一处念佛,工夫甚久,且甚清爽,病遂渐轻。云书对彼说:“我在太平寺为你念佛,不是三圣堂。”彼弟妇言:“不是太平寺,是三圣堂。”后来打听方知太平寺是普陀三圣堂下院。可见有病之人,若能念佛,必蒙佛力加被,令病痊愈,此其证明一也。今年七月间,李云书自己有病,当病重时,请数居士念佛,后以昏迷不懂人事乃止。继思去年弟妇打佛七事,着人至太平寺访我,及真达和尚。因我二人同在普陀,遂寄信祈来沪打佛七,择于七月十四日开坛,二十日圆满。光十三日即与云书信,十七日彼回信,云已好了八九了。现在李云书病体全好,只是体气尚未复原。李云书如此重病,藉佛七加被,得以痊愈。灵验如此,此其明证者二也。——摘自《净业社开示法语》
佛灭后,有一居士以纯乳煮粥,供养一大德。大德啜之而叹。居士问故。答曰:“居士之粥虽为美味,然不如佛世饮水。以我福薄,众生报劣,是以叹耳。”佛福德厚,水胜乳味。众生福薄,乳不及水。末世众生福更薄。—— 摘自《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民十几年,潘对凫重修济南净居寺,开光唱戏,来客甚多。一人领一小孩,在井边看。小孩堕下井,立使人下井捞,水面无一物。用竿子遍井底搅,亦无一物。其人回家,则小孩在家里睡,如痴如呆,衣服尽湿。问何以到家,云不知。因刻一碑,盖一亭,名其井为圣井。—— 摘自《免难轶闻》
江西木商袁恭宏,被匪所获,缚于客厅柱上,门上加锁,俟时而杀之。渠自意必死,乃默念观音圣号。良久入睡,醒而身在野地,仰首见星辰,遂得逃脱。——摘自《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清乾嘉间,有三禅僧,为同参。死后,一生江苏,为彭文章;一生云南,为何桂清;一生陕西,为张费。三人,唯彭记得前生事。后入京会试,俱见二人,遂说前生为僧事。二人虽不记得,一见如同故人,成莫逆交。—— 摘自《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苏州吴引之先生,清朝探花,学问道德相貌俱好。民十年,朝普陀会余,自言伊前生是云南和尚。以烧香过客,不能多叙,亦未详问其由。十一年,余往扬州刻书,至苏州一弟子家,遂访之,意谓夙因未昧。及见而谈之,则完全忘失了,从此永无来往。迨十九年,余闭关报国寺,至十一月,彼与李印泉、李协和二先生来。余问:“汝何以知前生是云南僧?”伊云:“我二十六岁做一梦,至一寺,知为云南某县某寺,所见的殿堂房舍,树木形状,皆若常见,亦以己为僧。醒而记得清楚,一一条录。后一友往彼作官(张仲仁先生,尚知此人姓名。)持去一对,丝毫不错。”余曰:“先生已八十岁,来日无多,当恢复前生和尚的事业,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庶可不负前生修持之苦功矣。”伊云:“念佛怎么希奇?”余曰:“念佛虽不希奇,世间无几多人念。顶不希奇的事,就是吃饭,全世界莫一个人不吃饭,此种最不希奇的事,汝为什么还要做?”伊不能答,然亦不肯念。伊问二位李先生:“君等念否?”答曰:“念。”伊仍无下语。至十二月三十夜,将点灯时去世,恰满任八十岁。此君前生也很有修持,故今生感得大功名,大寿命。今生只尽伦常,佛法也不相信了,岂不大可哀哉?——摘自《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唐李源之父,守东都,安禄山反,杀之,李源遂不愿做官,以自己洛阳住宅改做慧林寺,请圆泽做和尚,伊亦在寺修行。过几年,李源要朝峨眉,邀圆泽同去。圆泽要走陕西,李源不愿到京,定规要由荆州水道去。圆泽已知自己不能来矣,遂将后事一一开明,夹于经中,尚不发露,遂随李源乘船去。至荆州上游,将进峡,其地水险,未暮即住。忽一妇,著锦裆,在江边打水,圆泽一见,双目落泪。李源问故。圆泽曰:“我不肯由此道去者,就是怕见此女人。此女人怀孕已三年,候吾为子,不见则可躲脱,今既见之,非为彼做儿子不可。汝宜念咒,助我速生。至第三日,当来我家看我,我见汝一笑为信。过十二年,八月十五夜,至杭州天竺葛洪井畔来会我。”说毕,圆泽坐脱,妇即生子。三日,李源去看,一见,其儿即笑。后李源回慧林,见经中预道后事之字,益信其为非平常人。至十二年,李源预到杭州,至八月十五夜,往所约处候之。忽隔河一放牛孩子,骑牛背,以鞭打牛角唱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李源闻之,遂相问讯,谈叙。叙毕,又唱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乘牛而去。——摘自《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山西闻喜县,一弟子叶滋初,骑骡行于大岭间,一边高峰,一边深涧,雪冻成冰,遂跌下涧。半崖有一株大树,恰落到树之中间,得以无虞,否则粉身碎骨矣。此树何由而有,乃观音所示现也。——摘自《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镇海李觐丹之子,为洋行买办。得吐血病二年,有时吐,即不吐时,痰中亦常带血。一日,为匪绑去。觐丹畏惧异常,全家念观音求救,复请法藏寺僧助念。后匪索银五十万圆,李家只允五万,匪魁谓非五十万不可。然每说五十万时,头即作痛,竟以五万圆赎回。且自匪绑去,不但不吐血,连吐痰也不带血了。二年多之痼疾,由被绑而全愈矣。——摘自《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极其敬惜字纸。后梦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汝何惜吾字之勤也,当令曾参来汝家受生,显大门户。”后生子因名王曾,连中三元,为名宰相。没后谥文正公,封沂国公。—— 摘自《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
张永夫,善诗性介,死而友盛青嵝,葬于灵岩山麓。越十八年,青嵝诞期,一少年翰林来贺,即永夫后身也。—— 摘自《诗人张永夫后身》
光昔看《法苑珠林》,忘其在某卷,有二、三页说锡箔(此即金银)及焚化衣物(此即布帛)等事。其文乃唐中书令岺文本记其师与一鬼官相问答等事。其人仿佛是睦仁蒨,初不信佛及与鬼神。后由与此鬼官相契,遂相信。并令岺文本为之设食,遍供彼及诸随从。睦问冥间与阳间,何物可相通。彼云金、银、布帛可通,然真者不如假者,即令以锡箔贴于纸上,及以纸作绸缎等,便可作金及衣服用。锡箔一事,虽非出佛经,于天理人情颇相符合。尚不以为然,便欲全国之人废除此事。倘真提倡,或受鬼击。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专以多烧为事,亦不可。当以法力心力加持,令其变少成多,以遍施自己宗亲与一切孤魂则可。——摘自《复金振卿居士书》
普陀,乃大士应化之地。历朝敕建,举世钦崇。而尤与总戎,有大因缘。往古则不及详,近世有大功勋于此山者有三:明万历间,总戎侯公继高,讲武之暇,纂修山志。护持流通,拳拳于兹。国初以来,海氛不靖,山寺颓败。至康熙廿八年,世道升平,翠华南幸。总戎黄公大来,启奏名山废坠状。随即赐帑敕修,而黄公未经一年即升尊爵。次年总戎蓝公理莅任,奉旨监造。鞠躬尽瘁,竭力经营。佛事王事,一肩担荷。前后两寺,为立生祠,永随大士享受香火。而于黄公,亦设祠祀之。其他武臣,护持此山者多难枚举。良由武臣,每当两军对垒,锋矢交驰之际,多默念大士,密蒙护佑。由之立战功,致太平,故致然也。纵时属靖谧,亦藉大士威力,镇军威于遐域,消祸乱于未萌。唯其沐恩也深,故其报恩也切;唯其报恩也切,故其食报也厚。如黄、蓝二公,及近世曾、彭、左等诸公,莫不皆然也。——摘自《与张莲胜总戎书》
去腊廿四夜印刷公司走电,前面正房,物屋一空。帐簿皆未持出,幸未伤人。光损失在二千多元。以彼居心奸刁,只印五千(订一万)《文钞》、二万(订三万)《宝鉴》,云通印完,已发出大半。成本甚大,要支钱,待钱到手,方将单子寄来,只发出三千多《文钞》、一万三千多本《宝鉴》。钱已使过千余元,言明年开春印。岂知天地鬼神不容,先日单子寄来,次日即遭火灾。光之书有在钉作处,有在后面小屋,均未烧。—— 摘自《复周伯遒居士书五》
光幼时闻老人云,吾乡三、四十年前,各自皆调杂戏。(即平民子弟及工农等人,于闲时唱者。)但不唱武戏,余与唱戏全同。有请唱者,须自具一切妆器具,但去空人。又须具全帖磕头奉请,以不受钱,当上客待。迎来送去,大家以此为乐。后以每调杂戏,必遭旱灾,从此遂止。——摘自《复康寄遥居士书二》
妙悟律院,乃前朝古刹,清咸丰时,已败坏不堪。兵燹后,只存破屋三间。明禅老人不惜心力,为之兴复。又得安静师之继述,则成一净业道场。但以产业无多,不能普纳海众,而朝暮课诵,经声佛号,固与诸方丛林了无有异也。当最初建立时,地痞辄来搅扰,意欲侵占,明老持之以忍,遂得消其戾气。后犹占去院右若干地,不久则家败而不能有,售与他人,其人亦不能有,乃售与本院。因开沟渠,掘出钵铃等法器,知道场地基,龙神守护,占者俱不吉祥,复得归还原主耳。愚人不知因果,每欲侵占寺产,而不知其龙天怀瞋,冥冥之中,折福折寿,所损实重也。刻论其因果,俗人尚轻,僧人更重。但俗有身家,其报易见,僧止一己,其报难知。——摘自《金陵妙悟律院垂裕记》
溯自法流中国,历代帝王,无不崇奉。唯三武灭佛,而随即更兴。譬冬之冻闭坚固,正成就其春夏之发生畅茂耳。杲日当空,只手焉遮?仰面唾天,反污己身。三武者:魏太武、周武帝、唐武宗也。先皆深信佛法,极意修习。魏武信崔浩之蛊惑,周武听卫元嵩之谗谮,唐武信李德裕,及道士赵归真之诬谤。毁灭未久,而主者助者,皆罹极殃。魏武废教后,不五、六年,崔浩亦族,己亦被弑。嗣帝即位,复大兴之。周武废教后,元嵩贬死。不五年而身感恶疾,遍体糜烂。死未三年,隋文受禅复大兴之。唐武废教后,不及一年,归真被诛,德裕窜死,武宗服道士金丹,疽发背死,宣宗复大兴之。宋之微宗,初亦甚信佛法。后听道士林灵素之妖妄,遂改佛像为道相,称佛为大觉金仙,称僧为德士,著道士衣,凡作法事,居道士后。下诏不久,京城大水,直同湖海。君臣惶惧,敕灵素止水,愈止愈涨。忽僧伽大圣现灵禁中,帝焚香乞哀。僧伽振锡登城,水即顿涸。随敕复佛旧制。不六、七年,父子被金虏去。金封微宗为昏德侯。二宗皆死于五国城。夫佛乃三界大师,四生慈父,圣中之圣,天中之天,教人以返妄归真,背尘全觉,了幻妄之惑业,复本有之心性。尚感恩报德护持流通之不暇,岂可任一时之势力,灭众生之慧眼,断人天之坦路,掘地狱之深坑?宜其即目交报,永劫沈沦!贻诮将来,以为殷鉴。——摘自《潮阳佛教分会演说一》
南通费慧茂居士,搜求唐、宋、元、明、清五朝,名笔所画观世音圣像一百四十二尊。以最上宣纸,用珂罗版,印一千部。期见闻者,同生正信,同念圣号,同消宿现之恶业,同种菩提之善根。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谋而应。良由众生心之本体,与菩萨之心,息息相通。由众生背觉合尘,遂成通而不通之象。若众生一念生信,虔持圣号,背尘合觉,返迷归悟,又成不通而通之象。以故凡遇极大险难,举念即获感应。—— 摘自《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
智者大师,久证法身。十地等妙,均莫能测。乘宿愿力,示生斯世。降灵之夕,神光烛天。眉分八采,目耀重瞳。由蕴非常之德,故现非常之相。是为梁武帝大同四年戊午岁也。甫离襁褓,卧必合掌,坐必向西。遇像必礼,逢僧必敬。盖欲为世模范,必谨之于其初也。弱冠出家,遍研经论。越三年,是为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闻慧思大师在光州大苏山,特往礼谒。思师一见即叹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授以普贤道场,令修法华三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豁然大悟,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摘自《亲昌石城寺重建智者大师衣钵塔记》
何君素精科学,知其万能,而不知各国互相残杀,乃万能之效果也。及至因病失明,而万能无效,竟以绝不注意之念佛一法及所传之洗眼法得以复见天日。因兹生信心,请讲《弥陀经》,将由此因缘精修净业,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近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远则渐次进修,以至圆满菩提,成无上道也。—— 摘自《复张觉明居士书二》
黄涵之作宁、绍台道时,发心吃长素,劝其母亦吃,为备素菜,则但吃白饭。涵之函旬作何法方可。光示代亲至诚忏悔,业消则能吃矣。未一月而长素矣。
戚则周之女,年十九,双目失明,伸手于前亦不见。来信以告,时彼在三圣堂,得信即欲回家,送其女于杭州尼庵。光令写信与其女,令至诚念观音圣号,未一月亲自写信告愈矣。
一女人于十六岁时得气疼病,每日必二、三次发,发时辄疼得要命。今年五十六岁,来求皈依。光令至诚念观音。并与一药方,即《文钞》中《戒烟方》,但不加烟。彼即熬一料,头一次吃,气便不疼。四十年之群医莫能为力之痼疾,一经一次吃药,即完全好矣。非至诚念菩萨名号故?得遇此方乎?
此三者,皆用力少而得效大,乃诚也。—— 摘自《复章道生居士书三》
光博地凡夫,然每有言梦见,或有训饬者,此皆由彼之诚心,感观世音菩萨应机为现。非光能为人现身于梦中也。——摘自《复张觉明女居士书》
清苏州孝廉曹锦涛,精于岐黄,任何险证,无不著手回春。一日,欲出门,忽有一贫妇跪门外,泣求为其姑医病。谓家道贫寒,难请他医,闻公慈悲为怀,定可枉驾为治。曹公遂为往治。曹公归后,贫妇之姑枕下白银五两,不知去向,想为曹公偷去。妇登门询之,曹公即如数与之。贫妇归,其姑已将银取出,妇大惭愧,复将银送还谢罪。问:“公何以自诬盗银?”曹公曰:“我欲汝姑病速好耳,我若不认,汝姑必定著急加病,或致难好。故只期汝姑病好,不怕人说我盗银也。”其居心之忠厚,可谓至极无加矣。所以公生三子,长为御医,寿八十余,家致大富。次为翰林,官至藩台。三亦翰林,博通经史,专志著述。孙曾林立,多有达者。曹公甘受盗名,救人性命,而善报在于子孙。若自己更能替子孙念佛,求三宝加被,令子孙亦各吃素念佛,善报当在西方矣。彼唯利是图之医,纵不灭门绝户,则已微之微矣。——《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宋圆通本禅师,会下有二百个大彻大悟的门人,余则百数十及十个者多多矣。今则求一、二个大彻大悟者而不可得。善知识出世,乃一切众生之善业所感。大家俱造恶业,故善知识不复多见。—— 摘自《复卓智立居士书四》
上海附近曹行镇一妇,每念佛,其婆辄骂而阻止,妇仍不改。久之其婆亦念佛,亦皈依。今则其婆比媳更加精进。——摘自《复方圣照居士书六》
夫关帝者,在生时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殁后皈依智者,愿为伽蓝,护持佛法。自智者至今千三百余年。天下丛林之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愿宏法者,关帝一一护持亲近。
关帝护法心切,以京师乃天下枢机之地,高人名士咸来莅止,遂现身说法,请谛公之开示。祛彼在家我慢邪见之凡情,振兴劣僧无惭无愧之鄙念。古人称:“如来不舍穿针之福。”曰:“如八十翁翁作舞,为教儿孙故。”关帝此举亦然。——摘自《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四明鄞县东,小白岭镇蟒塔者,唐会昌初,其岭有巨蟒,作祟肆毒,行人患之。时天童住持,厥名藏奂,乃五泄之子,马祖之孙,洵属大士乘愿示生,一生奇迹动人景仰,实天童开宗之始祖也。闻其妖异,即往度脱,先施以食,令身安乐;次为说法受戒,令心开悟,兼有所依。所施之食,原属有馅馒头,以法力故,化为无量,蟒食不尽,悉变为石,遍布山间,及与地中。今其遗迹,为馒头石,表白里黑,形质酷肖。其蟒既受法食,又闻法要,遂得消除业障,脱离蟒身。师即依法焚化,拾其余骨,瘗于岭冈,建塔其上。六楞七层,高十余丈,中藏佛像,及诸经咒,以期其蟒,仗佛慈力,速证法身,凡彼种类,皆不兴作,以故名为镇蟒塔焉。—— 摘自《重造小白岭五佛镇蟒塔功德碑记》
昔隋时仁寿中,此山有毒龙焉。以业通力,变形为羽人。携丹货于长安,诈称仙术,以欺愚俗。谓此药之灵,服者立升于天。呜呼!无知之民,轻信此语,凡服此药者,不知其几何。安知堕彼羽人之穴,以充口腹耳。而一方之民,尚迷而不悟。唯我大士,以悲愿力,现比邱身。结草为庵,止于峰顶。以妙智力,伏彼祆通。以清净风,除其热恼。慈念所及,毒气潜消。龙获清凉,安居岩穴。民被其德,各保其生。由此灵贶达于朝廷,以其于国有功,于民有惠,建寺峰顶,而酬酢之。大士以慈风法雨,普济含灵。慧日净辉,破诸冥暗。于是搢绅向慕,素俗钦风。割爱网以归真,弃簪缨而入道。大士尝居磐石,山猿野兽,驯绕座隅,百鸟聚林,寂然而止。如听法音,久而方散。建寺之明年,六月十九日,大士忽示无常,恬然入灭。异香满室,愁雾蔽空。鸟兽哀鸣,山林变色。于是寺众闻于朝廷。中使降香,奉敕赙赠,以崇冥福。茶毗之际,天地晦冥。期须之间,化为银界。忽闻空中箫鼓响,山岳摇,瑞云奔飞,异香馥郁;忽于东峰之上现金桥,桥上列诸天众,各竖幢幡,及雨金华,纷纷而不至于地;最后于南台上,百宝灿烂,广莫能知,冲天无际,影中隐隐现自在端严之相。慈容伟丽,缨络铢衣。天风飘飘,焕然对目。尔时缁白之众,千百余人,咸睹真仪,悲喜交集,莫不涕泣瞻衣,称名致敬,始知观音大士示迹也。清气异香,经于累月。左仆射高公具奏其事。皇上览表,嘉叹久之。收骨起塔,御书牌额,锡号为观音台寺。拔赐山林田土,方广百里。每岁降御香,度僧设供,大崇法化。至唐大历六年,改号为南五台山圣寿寺焉。五代之世,兵火连绵。诸台殿宇,并遭焚毁。虽有残僧坏屋,尚与木石共处矣。至宋太平兴国三年夏,前后六次,现五色圆相,祥云等瑞。主僧怀伟具申府尹,被奏天庭。敕赐金额,为五台山圆光之寺。由是增修宝殿,绘塑真仪。诸台屋宇,上下一新。嗣续住持,香灯不断。法雨所沾,水成甘露。台南数百步,有石泉焉。注之方池,色味甘洁。能除热恼,能润焦枯。或时亢旱,迎请者相继于道途。感应如期,州郡已彰于简牍。怀生蒙祐,草木沾恩,自昔迄今,声华不泯。大圣以悲愿力,福被一方,而一方之民,亦不忘于慈祐。每遇清明之月,及夏季忌辰,不远百里,陟嶮登危。皆以净心踵足而至者,何啻百千万耶?扶老携幼,阗溢道路,相继月余。各以香花音乐,缯盖幢幡资生之具,持以供养。于是头面顶礼,致敬致恭。睹相瞻仪,旋绕赞叹。莫不洗罪蒙福,弭障沾恩,岂徒为奔走跋涉而已哉。——摘自《南五台山圆光寺观音菩萨示迹之记》
安徽婺源江易园居士,品尝兼优,志行高尚,久膺教职,悉心讲授,以过劳故,民国十年遂成笃疾,上海诸医,皆莫能治。其于佛法,概无信向。一友悯其病苦,劝其吃素念佛,并念《金刚经》,略述念佛念经利益。易园信受奉行,则不药而愈。感激之极,息心研究,方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不可思议之事。遂取下手易而成功高之净土法门,极力提倡于其乡。三四年来,生信念佛者甚众,有瞽目重明者,有笃疾即愈者,有预知时至,念佛坐脱者。前年婺源亢旱,祈祷无灵,率众念佛,甘霖即降。因兹起佛光社,喧传远近。邑人和筱鹏者,明敏笃实之士也,身膺教职,景仰易园之学行。蒙易园委曲训诲,彼遂如沐时雨,如坐春风,随即悉心研究,极力劝化。由婺源而休宁,而歙县黟县,而祁门,遍访各处高明特达信望所归之士,令其展转化导,阅时大半年,共介绍四百余人入社。安徽各地,风气未开,筱鹏半年倡导,便能令多数人生正信心,修持净业,若非各具佛性,宿受佛恩,其能如是也耶?—《〈宏化日记〉序》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印光大师 著述
- 上一篇:印光大师讲故事之诫诚敬篇
- 下一篇:印光大师讲故事之辩异篇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