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菩萨行果 第三节 修断
第三节 修断
一、所修胜行—六波罗蜜多
菩萨于诸行位中,修习无量法门,若随类摄,六种波罗蜜多可以摄尽;所以六波罗蜜多,是菩萨的正道,也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总行。如《解密经》经中佛告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到彼岸。’六度的意义很多,诸大乘经论中广有解说,这里略说十二义如下:
一、辨列:1、布施,有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财施是布施一切财物,资益有情的根身。无畏施是帮助有情解脱水火野兽等和人为的逼迫等灾害恐怖,资益有情的心意。法施是为有情宣说如理的正法,使有情知道止恶修菩,断染证净,资益有情的善报。2、持戒,有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律仪戒,即菩萨所受的防非止恶的戒法,包括五戒、十戒等七众所受的别解脱戒。摄善法戒,即菩萨所应修学的六波罗蜜多等善法学处。饶益有情戒,即菩萨应以善法资财神通等利乐有情等学处。3、忍辱,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种。耐怨害忍,即菩萨能忍耐他有情对于自己所作的怨对损害。安受苦忍,即菩萨自己修行道法的时候,于所遭受的饥渴寒热障碍等苦痛,能安然忍受,修道不退。谛察法忍,即菩萨对于甚深难解的法义,能以坚忍的意志审谛观察思惟,以求悟入。4、精进,有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三种。被甲精进,即于所修善行发起大譬意乐,勇悍不退,如古人入阵打仗,先行被宠铠甲,即有威力,不生怯弱。摄善法精进,即正修行善法时进趣不息。饶益有情精进,即为利乐一切有情作诸事业,勇悍策进。5、静虑,有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三种。安住静虑,即远离昏沉掉举等障定法,引生轻安寂静的等持现前,而能安住领受其乐,故名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即由定力为依止,引发种种神通功德。办事静虑,即由定为依,消除有情的饥渴寒热水火疾病等痛苦,成办有情一切的利乐事情。6、智慧,有缘世俗谛慧、缘胜义谛慧、缘饶益有情慧三种。缘世俗慧,即通达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的五明智慧。缘胜义慧,即通达人法二种无我真实的智慧。缘饶益有情慧,即为有情作助伴等俱行的妙慧。
又《解深密经》等,说十种波罗蜜多,即从第六度中开出后四度。第七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此有两种:一迥向方便善巧(般若),二拔济方便善巧(大悲)。第八愿波罗蜜多,此有两种: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第九力波罗蜜多,此有两种:一思择力(思慧),二修习力(修慧)。第十智波罗蜜多,此有两种:一受用法乐智,二成熟有情智。就六开十来说,则第六度唯是无分别智,后四度皆是后得智摄,唯缘世俗故。
二、出体:施以无贪及相应思并彼所起三业为性,戒以受学菩萨时的三业为性,忍以无嗔、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精进以勤及彼所起三业为性,静虑但以等持为性,后五皆以择法为性。此是约自性出体而说,若并眷属来说,则每一度皆以一切俱行的功德为体。
三、释名:波罗蜜多得名,有总有别。总名者,波罗蜜多是梵语,波罗是彼岸义,蜜多是到义,随顺中国的语法,译言到彼岸。彼岸指佛果位的菩提涅槃,乃至一切的所知境界;由六波罗蜜多可以觉了一切事理性相诸所知境,达到佛果位的菩提涅槃,所以名波罗蜜多。《解深密经》说,由五因缘故,说名波罗蜜多:一、无染著故,即不染著波罗蜜多诸相违事。二、无顾恋故,即于一切波罗蜜多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系缚。三,无罪过故,即于如是波罗蜜多,无间杂法,离非方便行。(间杂法,经中自说四种:(一)无悲加行,(二)不如理加行,(三)不常加行,(四)不殷重加行。非方便行,经说但摄财物饶益众生,便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四、无分别故,即于如是波罗蜜多,不如言词执著自相故。五、正回向故,即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罗蜜多,回求无上大菩提果。释别名者,《摄大乘论》说:于因中能破悭腾,于果中能裂贫穷,引得广大财位福德,故名为施。于因时能息灭恶戒,引得等持;于果时能息灭恶趣,引得善趣,故名为戒。能灭尽自己忿怒怨仇之心,及能无恚地自住安稳和不损于他而令他安稳住,故名为忍。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故名精进。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如理的真实知法和如量的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四、辨相:布施等十种波罗蜜多之所以得名波罗蜜多,是有一定的因缘条件的,否则普通的善心凡夫和修解脱行的二乘人,也能修行布施持戒等,是否也可以称他们所行所作就是波罗蜜多呢?不能,这些人之所行,只能叫布施等,不能称为波罗蜜多。如《成唯识论》说:‘要由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姓。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虽。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但名施等)非到彼岸。’
五、不增不灭:波罗蜜多,总有十种,分之为二:(一)说明六度无增无减。(二)说明后四度无增无减。六度由两义因缘故,数目确定,即(一)由于饶益有情,(二)由于对治烦恼。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是饶益有情的波罗蜜多。精进、静虑、般若,是对治烦恼的波罗蜜多。所以数目确定,无增无灭。如《解深密经》说:‘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施设如是所应学事,但有六数?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二因缘故。一者饶益诸有情故,二者对治诸烦恼故。当知前三饶益有情,后三对治一切烦恼。前三饶益有情者,谓诸菩萨由布施故,摄受资具,饶益有情;由持戒故,不行损害、逼迫、烦乱,饶益有情;由忍辱故,于彼损害、逼迫、恼乱,堪能忍受,饶益有情。后三对治烦恼者,谓诸菩萨由精进故,虽未永伏一切烦恼,亦未永害一切随眠,而能勇猛修诸善品,彼诸烦恼,不能倾动善品加行;由静虑故,永伏烦恼;由般若故,永害随眠。’
下面说明后四度数目无增无减。如《解深密经》继续说:‘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施设所余波罗蜜多,但有四数?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与前六种波罗蜜多为助伴故。谓诸菩萨,于前三种波罗蜜多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之,安置善品。是故我说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与前三种而为助件。若诸菩萨,于现法中烦恼多故;于修无间,无有堪能,羸劣意故,下界胜解(欲界散位胜解)故,于内心住,无有堪能。于菩萨藏,不能闻缘善修习故;所有静虑,不能引发出世间慧,彼便摄受少分狭劣福德资粮,为未来世烦恼轻微,心生正愿;如是名愿波罗蜜多。由此愿故,烦恼轻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蜜多,与精进波罗蜜多而为助件。若诸菩萨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因缘故,转劣意乐成胜意乐,亦能获得上界胜解,如是名力波罗蜜多。由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是故我说力波罗蜜多,与静虑波罗蜜多而为助伴。若诸菩萨于菩萨藏,已能闻缘,善修习故,能发静虑,如是名智波罗蜜多。由此智故,堪能引发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智波罗蜜多,与慧波罗蜜多而为助伴。’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腾,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六、与三学相摄:十波罗蜜多与戒定慧三学互相摄持者,如《成唯识论》卷九说:‘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广大,如余处说。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发首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健行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缘,对治堪能,引发作业,如余处说。慧学有三:一、加行无分别慧,二、根本无分别慧,三、后得无分别慧。此三自性,所依因缘,所作行等,如余处说。如是三慧,初三位中,种具有三,现唯加行。于通达位,现二种三。见道位中,无加行故。于修习位,七地以前,若种若现,俱通三种。八地以去,现二种三,无功用道,违加行故。所有进趣,皆用后得无漏观中,任运起故。究竟位中,现种俱二。加行现种,俱已舍故。若自性摄,戒唯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若并助件,皆具相摄。若随用摄,戒摄前三,资粮、自体、眷属性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精进三摄,遍摄三故。若随显摄,戒摄前四,前三如前,反守护定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七、加行:菩萨将修习六波罗蜜多时,要用什么加行才能进行修习呢?那就必须以自利利他的二利心来进习。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百零二卷说:‘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当作是念:我若不行布施波罗蜜多,当生贫贱家,尚无势力,何由成就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不护净戒波罗蜜多,当生诸恶趣,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不修安忍波罗蜜多,当生诸根残缺,容貌丑陋,不具菩萨圆满色身。若得菩萨圆满色身,行菩萨行,有情见者,必获无上正等菩提;若不得此圆满色身,则不能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懈怠不起精进波罗蜜多,尚不能获菩萨胜道;何由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上?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心乱不入静虑波罗蜜多,尚不能得菩萨胜定,何由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上?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无智不学般若波罗蜜多,尚不能得诸巧便慧,超二乘地,何由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又此经卷第三百五十一说:‘诸菩萨摩诃萨于此六种波罗蜜多勤修学时,恒作是念:世间有情,心皆颠倒,没生死苦,不能自脱,我若不修善巧方便,不能解脱彼生死苦。我当为彼诸有情类,精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菩萨以此作念思惟,即能于六种波罗蜜多勇悍地精勤修习。
八、修习:修习差别,略有五种:(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乐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
(一)依止任持修,依止是依仗义,任持是不散义,即依仗五种法而修习六度。由种姓力等四种能摄持六度不散不没,故名依止任持修。此有四种,如《对法论》卷十二说:‘依止任持修复有四种:一、依止因修,谓由种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二、依止报修,谓由胜自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二、依止愿修,谓由本愿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四、依止简择力修,谓由慧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
(二)依止作意修,如前论说:‘依止作意修亦有四种:一、依止胜解作意修,谓于一切波罗蜜多相应经教,起增上胜解。二、依止爱味作意修,谓于已得波罗蜜多,见胜功德,起深爱味。三、依止随喜作意修,谓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随喜。四、依止喜乐作意修,谓于自他当来胜品波罗蜜多,深生愿乐。’
(三)依止意乐修,如前论说,有六种意乐:一、无厌意乐,二、广大意乐,三、欢喜意乐,因、恩德意乐,五、无染意乐。诸菩萨以恒河沙界满中七宝和以恒河沙等身命,于刹那顷,或经恒河沙等大劫布施一有情乃至一切有情,皆令彼于菩提速成;修行这样差别施时,菩萨意乐犹不满足,是名无厌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展转相续无一刹那有退有断,乃至证得无上菩提都是如此,是名广大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于施所摄诸有情所生大欢喜,是名欢喜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布施时,观察布施所摄一切有情,于我己身有大恩德,不见己身于彼有恩,由彼一切有情助我证得无上大菩提故,是名恩德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虽于无量诸有情所兴大施福,而不希求报恩和当来异熟果,是名无染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施时,所得异熟施诸有情,不自为己;又以此福,共诸有情回向无上菩提,是名好善意乐。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具此六种意乐,修行余度也是这样,准此例知。
(四)依止方便修如前论说,复有三种,即由无分别观察三轮皆清净故,由此方便,一切作意所修诸行速得成满。观三轮清净如《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百二十九说:‘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为方便,具行六种波罗蜜多:行布施时,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施及施物;行净戒时,不得净戒,不得恶戒,不得持净戒者;行安忍时,不得安忍,不得忿恚,不得行安忍者;行精进时,不得精进,不得懈怠,不得行精进者;行静虑时,不得静虑,不得散乱,不得行静虑者;行般若时,不得般若,不得恶慧,不得行般若者。’这就是说,能行所行及彼行修,皆无我无人,亦无色声香味触法,无住生心,则三轮皆清净了。
(五)依止自在修,如前论说,亦有三种:一、身自在,即诸如来的自性身和受用身。二、行自在,即诸如来的变身,由此能示现一切有情和一切种同法行故。三、说自在,即能宣六波罗蜜多一切差别义,无有滞碍。诸菩萨缘求依止此三种自在故修行六波罗蜜多,故名依止自在修。
九、净相:修行波罗蜜多清净之相,《解深密经》中说有总别二种,如彼经说:‘总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当知七种。何等为七?一者,菩萨于此诸法,不求他知。二者,于此诸法,见已不生执著。三、即于如是诸法不生疑惑,谓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终不自赞毁他,有所轻蔑。五者,终不骄傲放逸。六者,终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终不由此诸法,于他发起嫉妒悭腾。
‘别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亦有七种。何等为七?谓诸菩萨,如我所说七种布施清净之相,随顺修行:一者,由施物清净,行清净施。二者,由戒清净,行清净施。三者,由见清净,行清净施。四者,由心清净,行清净施。五者,由语清净,行清净施。六者,由智清净,行清净施。七者,由垢清净,行清净施。是名七种清净相。
‘又诸菩萨,能善了知制立律仪一切学处;能善了知出离所犯;具常尸罗;坚固尸罗;常作尸罗;常转尸罗;受学一切所有学处。是名七种戒清净相。
‘若诸菩萨,于自所有业果异熟,深生依信,一切所有不饶益事现在前时,不生愤发:亦不反骂,不嗔不打,不恐不弄,不以种种不饶益事反相加害;不怀怨结;若谏诲时,不令恚恼;亦复不待他来谏诲,不由恐怖,有染爱心而行忍辱;不以作恩,而便放舍。是名七种忍清净相。
‘若诸菩萨,通达精进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进故,自举凌他;具大势力;具大精进;有所堪能;坚固勇猛;于诸善法,终不舍轭。如是名为七种精进清净之相。
‘若诸菩萨,有善通达相三摩地静虑;有圆满三摩地静虑;有俱分三摩地静虑;有运转三摩地静虑;有无所依三摩地静虑;有善修治三摩地静虑;有于菩萨藏闻缘修习无量三摩地静虑。如是名为七种静虑清净之相。
‘若诸菩萨,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行于中道,是名为慧;由此慧故,如实了知解脱义门,谓空、无愿、无相三解脱门;如实了知有自性义,谓遍计所执,若依他起,若圆成实三种自性;如实了知无自性义,谓相、生、胜义三种无自性性;如实了知世俗谛义,谓于五明处;如实了知胜义谛义,谓于七真如;又无分别离诸戏论,纯一理趣多所住故,无量总法为所缘故,及毗钵舍那故;能善成办法随法行。是名七种慧清净相。’
十、相摄:诸菩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有相资相顺,互相助成的意义,故一一度皆摄一切波罗蜜多。如《摄大乘论》说:‘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决择,云何可见?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如是所说有何意趣?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更互相助的意义,如修布施时,于三业防非止恶,就是持戒;能忍受诸苦困难,就是安忍;于布施勇猛策励,就是精进:意无扰乱地专心布施,就是静虑;于布施能善了知业果相属,是为智慧。这样修行布施,即有其余诸度随转。若修习戒度时,远离悭腾、忿恚、懈怠、散动、邪见,如是戒中,即有余度随转。修习所余波罗蜜多,亦如是说。如有颂说:‘施时无贪无犯戒,无嫉无恚起慈心,诸来求者便施与,无无倦乱无异见。’诸度相摄的意义,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五十九中广有解说,可翻阅参考。
十一、分位:六波罗蜜多,五位皆具,但在修习位中,其相最显。在资粮和加行两位中,若是顿悟菩萨所修六度,种子通有漏无漏,现行则唯是有漏。若是渐悟菩萨所修六度,则种子与现行俱通有漏无漏二性,以渐悟菩萨已得生空无漏观故。在通达位中,种通有漏无漏,现行则唯是无漏。于修习位,七地已前所修六度,种子与现行,俱通有漏无漏,以尚有有漏心行间杂起故。八地已去,种通漏无漏二种,现行唯是无漏。以纯无漏观任运无间地现起故。究竟位中,若现若种,俱唯无漏。此六度行,由于因位中三劫修习有别,故三劫得名亦别:一、名波罗蜜多,即初无数劫,此位菩萨所修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所损伏,未能伏彼烦恼,由此烦恼不觉悟地会起现行,故但可名波罗蜜多。二、名近波罗蜜多,即第二无数劫,此位菩萨所修施等,势力渐增,非烦恼伏,而有力能伏除烦恼,由此烦恼要故意才能现行,渐近大菩提果,故得名近波罗蜜多。三、名大波罗蜜多,即第三无数劫,此位菩萨所修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除一切烦恼,由此烦恼永不现行,无功用地任运修行六度,修一一行中皆起无量行故,所以得大波罗蜜多。
十二、胜利:六波罗蜜多的胜德果利,诸大乘经论中广有赞说,今依《解深密经》说:‘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一者,于此波罗蜜多正修行时,能舍悭腾、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趣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三者,于此正修行时,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一切有情。四者,于此正修行时,于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诸爱果异熟。’
言其果利,由于修行六度而为殊胜因,即能招感当来世种种妙果,远即大菩提,近即人天等胜报。故《华严经》第五卷颂说:‘佛威神力遍十方,广大示现无分别,大菩提行波罗蜜,昔所满足皆令见。昔于众生起大悲,修行布施波罗蜜,以是其身最殊胜,能令见者生欢喜。昔在无边大劫海,修治净戒波罗蜜,故获净身遍十方,普灭世间诸重苦。往昔修行忍清净,信解真实无分别,是故色相皆圆满,皆放光明照十方。往昔勤修多劫海,能转众生深重障,故能分身遍十方,悉现菩提树王下。佛久修行无量劫,禅定大海普清净,故令见者心欢喜,烦恼障垢悉除灭。如来往昔诸行海,具足般若波罗蜜,是故舒光普照明,克殄一切愚痴暗。’此即赞说由修行六度胜因,具足佛位果德。
又《解深密经》说:‘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果异熟?善男子!当知此亦略有六种: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怨无坏,多诸喜乐;四者,为众生主;五者,身无恼害;六者,有大宗叶。’如其次第配属六度:由施力故,得大财富:由持戒故,往生善趣;由忍辱故,无怨无坏,多诸欢喜;由精进故,得大尊贵身位,为众生主:由静虑故,伏除烦恼,感得身无怨害;由般若故,广解五明,得大宗叶。宗叶即宗族。
又《杂集论》第十二卷具说六度各得五果,如彼论说:‘功德者,谓依五果无量无边称赞胜利,皆名功德。谓:能永断自所对治,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夫用果;于当来世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等流果;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富财,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随其次第,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
又《成唯识论》第九卷说:‘有漏有四,除离系果。无漏有四,除异熟果。而有处说具五果者,或互相资,或二合说。’此中后因句,即会释《杂集论》所说六度各得五果义,是依无漏资助有漏亦得异熟,有漏资助无漏亦得离系;故说六度各得五果,是‘互相资’。或依有漏无漏二种合说,故得五果;非有漏无漏体各能亲得五果故。
六度义海,非说可尽,略述十二要义,以显殊胜。欲学菩萨行者,于此六度,必须修学,以此能摄尽一切善法故。如《摄大乘论》说:‘如是相摄,云何可见?由此能摄一切善法。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是其相故’,即六度自相,如无贪等善心所,是六度自相所摄。‘是随顺故’,即与六度随转的增上缘,如信惭等善心所,是六度随顺法所摄。‘是等流故’,即六度的果法,如六神遇及十力等诸余功德,皆是六度等流果摄。故一切善法,皆摄入六度,六度中慧为自性的,皆名为智,非慧为体的,并名为福,六波罗蜜多就通相说,俱通福智二种。若约则相说,前五度是福德,第六一度是为智慧。于此六度,若为利益他有情而修习者,六度皆是利他行。若为自利而修习者,六皆自利。六度与三学,若随用摄,戒学摄前三度:布施是戒的资粮,戒是戒学自体,忍是戒的眷属。定学摄定。慧学摄慧。精进三摄,遍策三学故。由此可知,菩萨修习六波罗蜜多,即具足一切善法,也就是具修福智、二利、三学等一切功德。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说:‘若菩萨摩诃萨,欲于诸法不借他缘而自悟解,欲能成熟一切有情,欲于佛土能善严净,欲疾安坐妙菩提座,欲能降伏一切魔军,欲疾证得一切智智,欲转法转脱有情众生老病死,证得常住毕竟安乐,应学六种波罗蜜多。’
二、所断二障
(一)我法二执
菩萨所断,总有二种,即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依我法二执为根本而生起,故今先说我法二执。
一、我执:一切我执,略有二种:一、俱生我执,二、分别我执。俱生我执的生起,不依赖外缘,它是从无始时来,由第六第七两识的虚妄熏习内因种子力故,恒常与五蕴身俱时生起,故名俱生。这又有二种:一、常相续生起的俱生我执。此执在第七识上,依于第七识生起的执用,缘虑第八识的见分以为所缘的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的俱生我执。此执在第六识上,依于第六识生起执用,缘虑诸识所变的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执为实我。这两种俱生我执,是无始时来熏习的惯习势力,体相微隐,行粗极细,故很难断除,要在见道以后的修道十地位中,数数不断地修习殊胜的生空观,才能除灭。
分别我执,既须借待内因种子的势力,亦由现在的外缘条件助成生起;它是非与身俱时而有,要借待外缘的邪师和邪教及自己心中的邪思惟分别,然后才能生起,故名分别我执。此执唯在第六意识中有。这亦有两种:一、缘邪师邪教所说的蕴相以为所缘的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这是即蕴计我,以为常住,如二十句等。二、缘邪师邪教所说的我相以为所缘的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这是离蕴计我,即执五蕴之外另有一个常住的我体存在。这两种分别我执,行相粗猛,容易断除,在真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灭。
二、法执:一切法执,略有二种:一、俱生法执,二、分别法执。俱生法执的生起,不依赖外缘,是无始时来,由第六第七两识的虚妄熏习内因种子力故,恒常与有情五蕴身俱时生起。由于此执是不借待邪师和邪教及自己内心邪分别,任运自然地与身俱时生起,故名俱生。这又有两种:(一)常相续生起的俱生法执,此执在第七识中,依于第七识生起执用,缘虑第八识以为本质境,生起自心上的影像相分心相,执为实法。(二)有间断,此执在第六意识中,依第六意识生起执用,缘虑诸识所变的蕴处界总相或别相以为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执为实法。这两种法执,行相微细,故难断除,要在见道以后的十地位中,数数不断地修习殊胜的法空观,才能除灭。
分别法执,既须借待内因种子的势力,亦由现在外缘条件助成生起;因其不是与有情根身俱时而生,要借待邪师邪教及自己内心中的邪思惟分别才能生起,故名分别。以分别法执,唯在第六意识中有。这亦有两种:(一)缘虑邪教所说的蕴处界相以为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二)缘虑邪教所说的自性(数论计)实性(胜论计)等相以为本质境,生起自识上的影像相分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此二法执,行相粗故易断,入初地入心真见道时,观一切法的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二)烦恼所知二障
一、烦恼障: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身心,不令出离生死苦海,故名烦恼。障是覆蔽义,即烦恼覆蔽涅槃不得解脱,是名为障,烦恼即障,故名烦恼障。其体即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的一百二十八个根本烦恼,及彼根本烦恼同类所引起的等流诸随烦恼。一百二十八数是,见道所断惑有十种,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种烦恼,各障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之理,故有四十。障色界四谛理的只有三十六个,因为色界无嗔烦恼,于每一谛下除去嗔惑,故成三十六。障无色界四谛理的烦恼,与色界相同。总合起来,障三界四谛理的烦恼共有一百一十二个。更加上修道所断惑十六种,即成为一百二十八数。十六惑是:欲界六个,上二界各五个。贪、嗔、痴、慢、身见、边见,是欲六惑,上二界无嗔,各有五惑,故三界修道所断惑合有十六个。等流随惑,即二十种。此上所说,唯是自性出体,若据眷属,即同时相应的诸余心心所及五蕴,亦皆是烦恼障摄。
二、所知障:此障之体,同烦恼障;即遍计所执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其数与烦恼障同。由烦恼依于所知障立,能依所依,故数相等,此从所障以立障名。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是所应知的境界,由障障彼所知之境,碍能缘心,令心于境,不能解了,障大菩提,是所知之障。若论正障,烦恼障障生空,所知障障法空。若论兼障,则互彼此,当知经教依殊胜作用而说各有所知障。
还应该知道,轨我执法的萨迦耶见,体无有异,同一种生;现行见分,亦复同一,但以义用有别,故分为二:如一眼识体,缘青黄两境,即是两行相生。唯烦恼障,发业润生,体是缚法。其所知障,义即不然。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其所知障则不如是。补特伽罗我见起位,彼法我见亦必现前,因为我执必依法执而起,如先要迷杌等认识不清,然后才会错误地执为是人等故。能持自体说名为法,即一切法皆持自体。有常一用,方名为我,非一切法皆是常一,如计外境非情诸物为法,而并不计为是我故。是故可以知道,人执起时,必带法执;法执起时,不必皆带人执。这烦恼所知二障皆有分别起和俱生起的差别,分别起的粗,俱生起的细。强思计度而生起的,名为分别;与身俱生任运而起的,名为俱生。分别的二障先断,于见道时一时顿断;俱生的二障后断,修道位中分分断,至金刚心时才能断尽。二乘人唯断烦恼障,大乘人则双断二障。
三、伏断位次:灭现行名伏,除种子及习气名断。断的意义,约能断说,是除害义;约所断说,是不续义;自类相生的种子后生的作用不相续,即是断惑。过去未来的法无体,故无所断;现在惑智俱起,亦无所断;但由教行因缘引起正见相应的能治心,此心生时,所治惑种即灭,智生惑灭同一刹那,犹如世间明生暗灭,断惑义成。烦恼所知的分别二障,资粮位渐伏,加行位顿伏。少分伏名渐伏,犹有余故;全分伏名顿伏,更无余故。资粮位伏其粗者,由胜解力折伏;加行位伏其细者,由四寻思四如实观制伏。因邪师邪教所引起的名粗,由自分别所引起的细。分别二障的种子与习气,俱初地断;即于真见道位中的无间道断除种子,解脱道断除习气。
俱生烦恼障种,亦即修道所断的烦恼障种,由于不障十地,和菩萨须留惑济生,所以不除,但伏现行不起,直待将成佛时,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习气则于十地间地地除之。总起来说,俱生烦恼的现行,地前渐伏,以道力微劣,失念的时候,烦恼现行尚得起故。初地以上,能顿伏尽,如同阿罗汉一样,令永不现行。但菩萨为了化度众生,在前七地中,由故意力,使烦恼种子暂生现行,虽暂现起,而不为过失。如《解深密经》说:‘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定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因此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但应该知道,故起烦恼的,是不怖烦恼的悲增菩萨。有怖烦恼的智增菩萨,则不起烦恼。到八地以上,道力胜故,纯是无漏观心相续生起,则无论是智增菩萨与悲增菩萨,烦恼都毕竟永不现行了。
俱生所知障种,亦即修道所断的所知障种,于十地中渐次断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才永断尽。习气则于解脱道中永断。此障的现行,地前加行位能渐制伏,乃至十地才永伏尽。八地以上,与前六识俱起者,不复现行;无漏观心及果相续,违彼障故。无漏观心即第六识中人法二空相本智,果即后得与灭尽定。八地以上,人空无漏恒时相续无有间断,法空无漏多分相续少分间断,故能令第六识中法空无漏不起的时候,唯人空无漏现前,对第七识法执来说,即为粗观,不能制伏细执,故第七识俱生的法执,仍能现行。若法空无漏智及彼所引起的后得智和灭尽定位,则能伏令不起。
- 上一篇:第四章 菩萨行果 第二节 行位
- 下一篇:第四章 菩萨行果 第四节 果德
- 受持五戒的意义与功德
- 佛教基本知识
- 第四章 菩萨行果 第四节 果德
- 第四章 菩萨行果 第二节 行位
- 第四章 菩萨行果 第一节 菩萨乘的发心和誓愿
- 第三章 声闻行果 第二节 果
- 第三章 声闻行果 第一节 行
- 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二节 果
- 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一节 行
- 第一章 教理 第六节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 第一章 教理 第五节 十二有支
- 第一章 教理 第四节 四谛
- 第一章 教理 第三节 蕴处界三科
- 第一章 教理 第二节 五位百法
- 第一章 教理 第一节 佛法僧三宝
- 禅宗大意·十五、漫谈参禅
- 禅宗大意·十四、《心灯录》谈三玄三要
- 禅宗大意·十二、公案的启示
- 禅宗大意·十一、见性成佛
- 禅宗大意·十、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