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功夫
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功夫
证严上人
人,都是凡夫,当境界现前时,难免会有烦恼,但是只要有耐心、耐力,这种困境就能突破。回顾慈济世界三十年的来时路,有很多坎坎坷坷的难行道,不过「甘愿 做、欢喜受」,在每一个烦恼的困境突破后,都会觉得很坦然而自在。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因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型态起了大转变,教育的思潮也有了多元的看法,很多老师动辄得咎,心中难以平衡的会想起,以前念书时,学生对老师是如何的尊敬、服 从,而现在的老师,却要顺从学生;以前念书时,最怕的是老师,偶而犯一点错,父母就会说:「你这么不听话,明天我去告诉你的老师。」我们听了,立刻就乖乖的。
当时,只要一提起「老师」,学生就会惧怕三分。可是现在不同了,老师稍微惩罚一下学生,学生反而会「我要回去告诉爸爸,叫爸爸给你好看!」这是时代的大转变啊!所以现在有些老师,都有「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他们以这种应付的心来对待学生。心里想:反正孩子不是我的,只要能平安过日子就好。
但是,真正富有教育精神,关心社会教育的好老师,在这种环境中真的会很难过,他们眼睁睁地看学生不听话、学坏,心里实在很不好受,也很烦恼,这就是现在教
育的障碍和困境。虽然如此,但是,我们更不能放弃教育的本份,要有爱心、能用心的展现大智慧,突破困境,做到两全其美,既能使学生获得正常良好的教育,也能使家长高兴的接受,做到这样才能进一步影响家庭和整个的社会,这才是我们真正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童言童语令人深思
前阵子大陆在「导弹」演习,引起社会的惶恐和紧张,连幼稚的心灵也有所感受。台北有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天告诉妈妈说:「妈妈,社会这么乱,万一发生战争,我往生了,你一定要继续参加慈济,缴功德款救人,师公说世界上有两件事要及时,孝顺要及时,为善也要及时,所以,要记得帮我缴功德款哦!」
妈妈听了,一则忧,一则喜,觉得小女孩小小年纪,就这么忧世,让妈妈好心疼。欢喜的是孩子心地很善良,知道两件事不能慢,要孝顺,要为善,让人欢喜,也看 到孩子未来的人生,很有希望。妈妈安慰小女孩,说:「不会啦!只要记得口说好话,手做好事,脚走好路,心想好念,就没事啦!」
你看!静思语已落实在家庭中,孩子能把静思语用来提醒世间有两件事不能等,妈妈也能即时用静思语安慰女儿,不论是年幼的孩子,还是慈爱的妈妈,他们都生活在静思语中,这都是老师用心播种后的成果。
勇敢乐观的男孩
有的人觉得孩子会学坏,都是家庭的问题,有问题的家庭,才会有问题的孩子。其实,不一定是这样,要多看教育的环境是怎么样,这才重要。慈济医院病房里有个孩子,生长在一个问题家庭,却有很健康的心态。
这个孩子家住大甲,是我们慈济帮助的个案之一,孩子的父亲年轻时,没有尽到丈夫和爸爸的责任,妈妈无法忍受家里的贫穷,和不负责任的丈夫,因此,夫妻就离婚了。孩子由爸爸抚养,但是一个男人,要带孩子谈何容易啊!所以就把这个孩子带回去给自己的父母养育,他仍然过着很没有规律的生活。几年前,他的肺部出现问题,慢慢严重到常常会吐血,失去工作后,已经没有生活的能力,慈济开始去帮助他。两、三年来,这位爸爸的身体经过调养,已经慢慢的康复了。
过年前,我们在大甲举办照顾户的年欢会,让大家来围炉,这位爸爸也把他的儿子带来参加联欢会,孩子这时已经十二岁了,体格很瘦,脸色苍白,手臂很大,因为 他的肩和手臂上长了两个很大的瘤。吃饭时,瘤忽然爆开,鲜血喷流出来,流了很多血。在场的人很紧张,孩子却面不改色的接过大家给他的卫生纸,很勇敢的压住伤口止血,一面笑着说:「不要紧的!」
原来他手臂上的瘤已经两、三年了,刚开始只是一小粒而已,阿公阿嬷以为是生小疮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也没有特别注意,等到这颗瘤长得越来越大时,才找乡下的草药来敷抹。不过,情况越来越恶化,直到病情很严重,他们才将孩子送到医院治疗,医生治疗后,他们觉得没有什么效,又把他带回家,阿公阿嬷到处去问神、找乩童、找草药等等,一拖就是两、三年。
瘤越长越大,年欢会那天看到他时,已有十几公斤这么大,慈济人看了很不忍心,他爸爸说:「我没有钱,没有办法啊!」但是,慈济人以「尊重生命」、「救命第一」为先,马上陪孩子和爸爸到慈济医院医治。到了医院,医生帮他检查后,护士要帮他打针时,在他肿胀的手臂上却找不到血管,因为,他的手已经胀到找不到血管了。孩子看护士很紧张,还笑笑的安慰护士说:「护士阿姨不要急,我不痛啊!你放心的找,放心的打我都不痛呢!」他表现得很自在、很欢喜,没有皱一点眉或叫痛,连紧张的脸色都没有。
住在医院里,他每天都感恩护士阿姨的照顾,感恩志工师姑们的关心,他时常说:「谢谢您!感恩您们!」并且他还发愿,等病好起来的时候 他也要当委员,还要 跟师姑一样的当志工。后来,他真的「拿」着这只重重的手,到每一间病房去当志工,辅导病患,他说做志工要及时。
有一个年纪和他差不多的癌症病人,常常对妈妈发脾气,他就去辅导他。他还会去找年龄比他大的人,有因车祸之后而无法接受事实的,他也去辅导。有一个阿公,七、八十岁了,一进医院来就一直发脾气,不肯说话,经过他辅导以后,阿公心里想:「这孩子都可以这么乐观,我还担心什么呢?」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也想:「他都可以接受事实,我为什么不行?」于是,因为他,整个病房里的朝气提升了,他带给病人非常好的正面影响。
后来,医生说这孩子的手要赶快截肢,不然,细菌会感染到他身体的内脏,他知道了就说:「锯就锯,锯了手救了命,还能减少负担。」他真的很乐观啊!截肢以后,他一边袖口是空的,就时常故意一边走一边把袖子晃啊晃的,逗人欢喜,他继续到各个病房当巡回志工。
教育应是整个大社会的教育
这孩子成长的家庭虽然破碎而不单纯,但是,因为他和阿公阿嬷住在乡下,乡下的人心比较纯朴,所以,他每天在单纯的大环境中熏习成长,因此,天生俱来的清净智慧,没有受到家庭小环境的影响、污染,所以他很乐观、健康、乖巧、懂事。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学坏,是因为家庭出现问题,其实许多问题的原因,应该是现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出在哪里?是出在教育。不过,教育不是只限制在学校里,而应该是整个大社会的教育问题。
用平常心看待家庭有问题的孩子
我们不要因为家庭有问题,就用有色彩的心态来看孩子,愈是家庭有问题的孩子,我们更要用很平常的心来看待他、教育他。给孩子真正的平衡,孩子需要的是我们的关心,不是宠爱和偏护。
以上两个个案,一个是顺境,有很健康又单纯的家庭;一个是逆境,家庭虽然不单纯,却能保持乐观、健康的心,他们都保有善良、清净的智慧,这表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很期待老师们也能用爱去抚平学生不平衡的心态,将每个人天生俱来的清净智慧,启发出来。
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功夫
老师们,宇宙之间是人生的「大」大学,每一天的日子,就是每一个人生的一本大笔记,我们要怎样来翻开每一天的日记,就要看我们自己在这「大」大学的环境中,用怎样的心境去用功,去精进不懈。所以,我们要怎样写出一篇篇真实、动人、漂亮的人生日志呢?这就要看我们人生努力的方向了。
总之,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功夫,要真正很用心的去了解,不只是了解一个孩子的心理,还要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了解整个社会的环境,这样才有办法做到真正圆满的教育。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