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经故事 >

叹父德行喻的原文与翻译

[佛经故事] 作者:僧伽斯那/王孺童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1〕,兼行布施。”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念〔2〕,言:“我父德行〔3〕,复过汝父。”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4〕,初无染污〔5〕。”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

  犹如世间无智之流〔6〕,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致毁呰〔7〕。如彼愚者,意好叹父〔8〕,言成过失,此亦如是。

【校注】

  〔1〕实语:梵satya-vāda,指真实之言语。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四《初品》中《菩萨释论》:“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小而大,妄语地狱。我今守实语,宁弃身寿命,心无有悔恨。”卷四九《释发趣品》:“实语者,是诸善之本,生天因缘,人所信受。行是实语者,不假布施、持戒、学问,但修实语,得无量福。实语者,如说随行。问曰:‘口业有四种,何以但说实语?’答曰:‘佛法中贵实,故说实。余皆摄四谛,实故得涅槃。’”

  〔2〕“念”,《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本无。

  〔3〕德行:梵guna。指道德之行法。隋智《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二:“具足诸德之行,名德行具足。”北宋知礼《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五上:“先王之德行者,先王道德之行。”

  〔4〕淫欲:梵maithuna,指行淫的欲望。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不净行学处》:“言淫欲者,谓两相交会也。”明一如《大明三藏法数》卷一三:“谓欲界众生,多于男女互相染着行于欲事,故名淫欲。”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三五《释报应品》:“淫欲为诸结之本。佛言:‘宁以利刀割截身体,不与女人共会。’刀截虽苦,不堕恶趣。淫欲因缘,于无量劫数,受地狱苦。”

  〔5〕染污:梵klista,指男女行淫之事。北宋法天《佛说七佛经》:“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从兜率天下降阎浮处母胎时,未曾得闻母有染欲,色等五尘而无所著。’尔时世尊而说颂曰:‘菩萨处胎时,令母心清净,不闻染污名,远离五欲过。’”

  〔6〕“智”,《普宁藏》、《径山藏》本作“知”。

  〔7〕毁呰:梵pamsayati,指毁谤非议。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五:“毁呰语者,谓于他人为毁辱事。”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九:“毁呰,《说文》:‘呰,呵也。’《礼》云:‘呰者,莫不知礼之所生。’郑玄曰:‘口毁曰呰也。’”

  〔8〕“好”,《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本作“存”。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在众人面前赞叹自己父亲的德行,他说道:“我的父亲十分慈悲仁爱,从不伤害别人,也从未偷盗过他人财物,说话从来实事求是,并且常行布施。”当时有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听过他的这番话后,便暗自思忖,并说道:“我父亲的德行,要远远超过你父亲。”大家便问道:“你父亲有什么德行,也请你具体说说。”这个愚人便回答道:“我父亲从小就断绝了淫欲之心,身体从来没有被男女之事染污过。”大家说道:“如果你父亲从小就断绝了淫欲之心,又怎么能生出你来呢?”这个愚人被当时在场的众人所大大嘲笑。

  这就好比世间没有智慧的一类人,想赞美别人的德行,但又不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不但没有达到赞美的目的,反而败坏了对方的声誉。如同譬喻中的那个愚人,本意想赞美自己父亲的德行,但说出的话反倒成为毁誉的过失之辞一样。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