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与人为善真和忍

与人为善真和忍

  生活本是简单的,而有些人却在生活中耍小聪明,搞权术,为自己的一点利益而损害他人,不顾公共利益。如果每个人都带着虚伪的面纱,生活在尔虞我诈的世界里,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又该如何才能让这样的世界变得更好呢?

  人与人平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无根本的利害冲突,“得理不饶人”会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无理搅三分”更会无端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导致家无宁日、邻里不和,最终孤立的还是自己。只有学会宽容处世、真诚待人,才无愧于心,无愧于相信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东汉时期的阎敞,与太守第五常是知心朋友。后来第五常奉旨进京为官,临行前,他将一大笔钱交给阎敞,让他代为保管。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也没见第五常来取钱,阎敞常为之挂念,却没有打探到好友的任何消息。

  有一天,突然有一位年轻人求见,说自己是第五常的孙子,阎敞喜出望外,马上接见,见其相貌的确很像第五常。第五常的孙子说,他祖父赴京后不幸去世,临死前告诉他曾有30万贯钱存在好友阎敞那里。由于当时尚年幼,便未前来取回祖父的财产,今特来向祖父的好友提起此事。当阎敞听说好友已经去世多年,心里不禁十分悲痛,但看到好友的孙子如今已长大成人,并仪表堂堂,便隐去了自己悲痛的心情,忙把好友当年存的钱如数奉还。

  第五常的孙子一看,竟然有130万贯,不敢贸然接受,他说:“祖父明明告诉我只有30万贯,现在为何如此之多?”阎敞说:“这钱确实是你祖父交给我收藏的原物,至于与他说的数目不对,也许是他病中神志恍惚,一时不记得具体的数目了,你就不要再怀疑,赶紧收下吧。”第五常的孙子这才感激地点头收下。

  阎敞真诚地对待朋友,并信守诺言,这段友情不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时也不为利欲所扰,可谓令人敬仰。我们都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对待自然要“真”,对待他人要“真”,对待自己也要“真”。真实和真诚是为人处世的第一原则。只有真实,我们才能很好地交谈,更多地了解彼此;只有真实,心里才能坦荡,我们才能活得明明白白、潇潇洒洒。独处时,对待自己就更要真,不能自欺欺人,要正确地看待自己,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狂妄自大,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无论世界何等喧嚣,都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过一种真正平静祥和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我们还应该学会“忍”。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千百年来留下的古训。话虽如此,意思是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不要冲动,要懂得忍,但这并不是毫无原则地去忍——对有些事情要忍,对有些事情无须忍,我们要仔细冷静地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1935年,季羡林先生乘西伯利亚铁路的火车经苏联赴德国,途中经过中苏边界上的满洲里时,需要停车4小时由苏联海关检查行李。入境检查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是一种国际惯例,但是,当时苏联的检察人员却认为,这些人要去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恐怕没有好人,必须严查,以防万一。检查的苛刻程度甚至超乎想象,就连季先生在哈尔滨买的一把最粗糙的铁皮壶都被当成了检查的首要对象。检查人员拿起铁皮壶这里敲敲,那里敲敲,季先生当时有点无法容忍,就想要发火。

  。他身旁有一位老外,看到季先生当时的神态,就在他耳旁悄悄地说了句:“Patienceisthegreatvirtue(容忍是伟大的美德)。”季先生听后会心一笑,稳定了一下心绪,对那位老外微笑着表示致谢。一场风波由此被平息,多年以后季老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还深有感慨,觉得容忍是人的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对很多人来说,容忍就像戒烟,是一件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然而若能忍过一时,则必然会出现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的境地。

  荀子曾说过:“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意思是说:大丈夫贤明则可容纳软弱无能的人;知识丰富就能容纳愚昧无知的人;博大精深能容纳浅薄的人;德操纯粹则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一个人能否真诚和宽容地对待他人,是衡量其是否称之为君子的重要标尺,自古以来,真诚善良和宽容大度便是做人的美德。无论自己遇到何种不如意,只要心中常存一个“忍”字,便终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