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凡事都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希望得到幸福,也要想到别人得到幸福,起码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来对待他人,倘若自己所不想为的,却硬要强加给他人,这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还会使事情陷入僵局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确应该遵循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一种体现。
孔子提倡“恕”道,在这里,“恕”有两层意思,首先就是要“恕自己”,而后才“恕他人”,能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地做到了“仁”。所以,做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应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恕待人。如果别人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需要换位思考一下:若是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又会如何?能否处处做得完美?
宋代的陈谏议有一匹劣马,性情极为暴烈不逊,不能够被人驾驭,因为有人接近而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陈谏议走进马厩,却没有看到马,于是就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被少爷牵出去卖给商人了。这位少爷叫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在翰林院任学士一职。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都不能管住这匹烈马,商人又怎么能驯服它呢?你这是把祸害移到别人身上啊!”训斥过后,陈谏议马上命人去追赶商人牵回那匹马,并把买马的钱退还给商人。他早已作好打算,即使把那匹马养到老死也不准再卖出去。当时的人们都称赞陈谏议有古人的仁人之风。
陈谏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据史料记载,陈尧咨非常喜欢马,家里也养了很多马,然而对于这样一匹性情暴烈难驯服,又踢伤咬伤很多人的马,家人十分不喜欢,担心这样下去会有更多家人受伤,因此他才会把它卖给商人。而陈谏议让属下追回这匹卖给商人的马,表现了他淳朴、忠信、宽容的仁人之心,也用不言之教使自己的儿子得到了教育。
宽容是一种美德,但是一个人要拥有这种美德,首先就要有一种豁达的心态。能否宽容别人在于自己心灵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这种人生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多一些宽容和相互理解,彼此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社会就会变得更融洽、祥和。有佛语说得好:“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还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你永远要做到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于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快乐。”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宽恕和放下是多么重要。当然,也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如果不愿意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自己,那么自己首先就不要用这种方式去对待别人,做好与人为善才能与己为善。
一个国家的白人政府推行所谓的“种族隔离”政策,也就是对不同肤色的种族区别对待,政策规定,黑皮肤的人不允许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要知道,很多想法一旦形成文件被贯彻执行,就会产生一种强制效应,即使有些人并不赞同这些观点,久而久之也会被同化。逐渐地,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了,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连见面说话也觉得要高黑人一等,对黑人时常冷嘲热讽,嗤之以鼻。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白人女子在沙滩上晒日光浴,在暖暖的日光照射下,她慢慢睡着了。当再醒过来时,太阳早已经下山了。此时的她觉得肚子很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想吃点东西。进门后,她选了一张靠窗的椅子坐了下来,15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侍者前来招待她点餐。她坐在那里委屈地看着侍者们忙着招待那些晚于她进来的顾客,而对她却理都不理。她十分不解,在继续等待了很久仍没有人过来招呼她时,她怒气冲冲地想过去责问那些招待们。
当她站起身,正想去吧台时,看到前面的一面大镜子。镜中的自己已经被太阳晒得皮肤黝黑,看到这样的自己,她的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此时此刻,她才真正体会到那些被白人歧视的黑人每天都是怎样一种自卑而又无奈的心情。
这个故事虽是一件小事,讲的却是宽容的待人之道,人生在世,不能只想着自己,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以外,还要对他人给予恰当的关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强加于他人。每个人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并设身处地地替他人考虑考虑,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去做,自己做了这件事情都会很痛苦,为什么要让别人再痛苦呢?
每个人即将做一件事的时候,都要首先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以一种推己及人的态度,设身置地为别人考量一番,当你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时,别人会感觉到你的好意,并回以同样的信任和诚心。要记住,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就会相处得更加和谐、融洽,这样的人生才会充满快乐与温情。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为老公念心经,菩萨真的加持为其开智慧了
- 学会心平气和
- 夫妻姻缘天注定,能改变吗?
-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
- 梅兰芳父亲倾囊布施 终获善报
- 当代最受欢迎的佛学大师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却很幸福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悭与舍,堕落转生为牛的弟弟与成就阿罗汉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观」离「瞋念」
- 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简和尚的故事
- 菩萨的化身
- 算命与改运的故事
- 一个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紧去做吧!
-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伤害
- 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济公和尚重建净慈寺的神话传说
- 缺点的功德
- 菩萨与鸟窝
- 伪善世界不可信
- 恶妇害婆终害己
- 同样供养跛脚修行人,善人得金银,恶人得毒蛇
-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忏》的神奇来历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译文、寓意
- 鸽王自救,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点
- 道信大师倒插柏的传说
- 武则天、献明肃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断,只会犯下可笑的错误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其他汉传法师]佛教的宗旨是什么意思?
- [白茶]白茶是属于什么茶类,为什么叫白茶?
- [禅宗典藏]《参禅警语》的作者是谁?
- [哲理故事]欲用人,先容人
- [生活故事]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佛与人生]学会专注做事,能让你更快乐
- [佛学常识]盂兰盆节如何起源的
- [其他汉传法师]“知见立知”和“知见无我”是什么?
- [乌龙茶]武夷岩茶属于什么茶?武夷山岩茶的分类
- [禅宗公案]草木成佛
- [生活故事]轻轻一撩 心火燃烧
- [哲理故事]有忍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 [佛与人生]悦纳苦难,将心事交付清风浮云
- [佛学常识]佛得道节是如何起源的
- [本性法师]生命如昙花
- [普洱茶]普洱茶适合什么人群喝?
- [禅宗思想]“评唱”是如何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