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恃才傲物,谨慎方能成事
不恃才傲物,谨慎方能成事
一天,文惠君见庖丁杀牛,赞其技术了得,可庖丁对他说:“虽然我技术很精湛,但每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依然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里,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由此而知,技术再精湛的人做起事情来也还是要小心谨慎的,所以人们不要自认为本事高、学问大、技术精,就妄自尊大、马虎大意,而要像庖丁那样谨慎、小心。
人们为人处世“谨慎”,并不是要一个人养成自卑和胆怯,甚至颓废的坏习惯,而是指这个人不恃才傲物,甘愿平凡,不被光怪陆离的世俗侵扰。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是这样一个终身谨慎的人。
郭子仪一生为唐朝屡建奇功,因平定安史之乱而名扬天下,80多岁还依然活跃在沙场上,而且举国上下,享受极高的威望和声誉。但他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谨慎行事,从不居高自傲。
郭子仪的宅邸里从来没有家丁守门,任何人都可以到内院去找他,而不需通报。
有一天,郭子仪在院中正在给夫人梳头,突然有人来拜访他,看到堂堂一个护国大将军竟然给女人梳头,这在封建社会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很快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到处流言飞语议论纷纷。
郭子仪的儿子们对满朝上下的议论忍受不了了,于是找到父亲问他为什么家中不设家丁,还给女人梳头。郭子仪只是哈哈一笑道:“府院中不设家丁看门,说明我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到内院来找我,说明我心怀坦荡。朝中像我们家族如此显赫尊贵的没有几个,如果我不这样行事,那距离无妄灾祸就不远了。”
李光弼是与郭子仪同朝为官的著名将领,二人曾经一同在朔方镇当过将军。但因为性情、脾气不合,这两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太好,而且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皇帝提升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这下就让素与郭子仪不合的李光弼犯了难,他一直怕郭子仪刁难他,曾经好几次想调到别的方镇去,但未可得。后来有一次,玄宗让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
郭子仪认为满朝文武大将中最能担当此任的应属李光弼,于是就向玄宗推荐了李光弼。但是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想借刀杀人,目的就是要他死,可圣旨已下,朝廷的命令又不能不从,于是无奈之下在临行前找到了郭子仪,对他说:“今日皇恩浩荡,我赴死甘愿,但求你不要伤害我的妻子儿女,可以吗?”李光弼的一席话让郭子仪顿感委屈,自己本是出于公心,怎奈让李光弼误会,于是流着眼泪说道:“李将军,如今国难当头,我原是器重将军,才向圣上推荐的你,我愿与你共赴疆场杀敌,哪里还记得什么私愤啊!”李光弼听后非常感动,于是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尽释前嫌。
郭子仪就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体现了他为国为民,绝不恃才傲物的个性,他每前进一步都很小心,唯恐一个不留意,给那些想要非议他的人留下把柄。世人能真正做到郭子仪这样不傲物、谨慎行事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尤其是文人都有些恃才自傲的情结,而且还总是把自己划归到“圣人”的高度。唐代就有一位文章学识一流却嫉世傲物的人物,他就是萧颖士。
萧颖士诗歌文章一流,而且在当时颇有些名望,据说曾经有人劝萧颖士的家仆另找一户人家,但这位家仆却对别人说:“我已经服侍我家主人十年了,并不是说我没有地方可去,而是因为我太佩服他的才华了。”
萧颖士的才华还一度闻名海外。当时,大唐广开门户,吸引海外各国使臣来唐交流,其中日本就经常差遣大使来唐,曾有一位使者说:“我国的民众希望请萧先生到日本去当国师。”
但如此才华横溢、闻名诸国的萧颖士却一生仕途不顺,一直得不到重用,自从19岁中了进士后,他的生活就充满了坎坷。而令人惊异的是,像这样一位才学俱佳的人才竟几次被“问责”丢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绩较差”,没有“执行力”。
天宝年间,萧颖士补秘书正字,奉使至赵卫间搜求遗书,但很长时间他都没有去复命,于是被弹劾免官。其实搜求遗书并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情,但是萧颖士就是做不来,清高的他也不去做,便落了个丢官的命运。后来,萧颖士又被召为集贤校理,但办事仍然不力,又被贬官。世人给他的解释是:“不肯谄事宰相李林甫,受其排斥。”后来,他自己作了一首《伐樱桃树赋》讽刺权贵,终于被免除了官职。
其实,萧颖士之所以连续被贬官,并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自身傲慢所致。
有这样一个故事,萧颖士考中进士后,自恃学富五车,为人非常傲慢,而且经常提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自己一边喝酒一边吟诗,极为散漫。
有一天,突遇狂风暴雨,萧颖士看到一个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避雨。当时,萧颖士也在一旁避雨,他看那个老头好像显得很尊贵的样子,便讥讽起来。
不一会儿,大雨停了,道路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华贵的马车,迎那位老人上了车。
此时,萧颖士才慌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萧颖士听后大惊,回到家中沐浴更衣,去王尚书的府上求见了好几次,但尚书大人都对他不理不睬。他又用心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
王尚书这才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然后责备他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但萧颖士并没有就此改掉自己恃才傲物的坏毛病,依然我行我素,傲慢无比,最后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的任上。
古语曰:“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萧颖士正是不懂得“行谨”和“言谨”,才落得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下场,如果他能有郭子仪的胸怀和言行谨慎的作风,那么凭借他的才学,必定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番大作为。
- 上一篇:我度众生,众生亦度我
- 下一篇:为学如做人,体人方能察己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为老公念心经,菩萨真的加持为其开智慧了
- 学会心平气和
- 夫妻姻缘天注定,能改变吗?
-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
- 梅兰芳父亲倾囊布施 终获善报
- 当代最受欢迎的佛学大师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却很幸福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悭与舍,堕落转生为牛的弟弟与成就阿罗汉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观」离「瞋念」
- 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简和尚的故事
- 菩萨的化身
- 算命与改运的故事
- 一个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紧去做吧!
-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伤害
- 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济公和尚重建净慈寺的神话传说
- 缺点的功德
- 菩萨与鸟窝
- 伪善世界不可信
- 恶妇害婆终害己
- 同样供养跛脚修行人,善人得金银,恶人得毒蛇
-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忏》的神奇来历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译文、寓意
- 鸽王自救,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点
- 道信大师倒插柏的传说
- 武则天、献明肃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断,只会犯下可笑的错误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其他汉传法师]佛教的宗旨是什么意思?
- [白茶]白茶是属于什么茶类,为什么叫白茶?
- [禅宗典藏]《参禅警语》的作者是谁?
- [哲理故事]欲用人,先容人
- [生活故事]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佛与人生]学会专注做事,能让你更快乐
- [佛学常识]盂兰盆节如何起源的
- [其他汉传法师]“知见立知”和“知见无我”是什么?
- [乌龙茶]武夷岩茶属于什么茶?武夷山岩茶的分类
- [禅宗公案]草木成佛
- [生活故事]轻轻一撩 心火燃烧
- [哲理故事]有忍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 [佛与人生]悦纳苦难,将心事交付清风浮云
- [佛学常识]佛得道节是如何起源的
- [本性法师]生命如昙花
- [普洱茶]普洱茶适合什么人群喝?
- [禅宗思想]“评唱”是如何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