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宋畺良耶舍译。另有异译一种,已佚。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十六观)...[详情]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下
刘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译
西湖灵芝崇福寺释元照述
第六总观四。初正明二结示三彰益四显邪正
初正明二。初别观宝楼二总观四种
初别观宝楼四。初示数二诸天作乐三天乐悬空四乐音说法
初示数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阁
众宝国者总召彼土也。一一界者准小本即池岸上。经云四边阶道上有楼阁等
二诸天作乐
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伎即乐人
三天乐悬空
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如宝幢者言其量也
四乐音说法
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即赞三宝
二总观四种
此想成已名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承前楼观兼牒前三即为总观。若别若总各逗机缘。此观依报收无不尽。言粗见者即思惟也。下文若见此者即正受也
二结示
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三彰益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破障除疑
四显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并如前释
次就后十观正报中四。初如来劝嘱二三圣现身三夫人为未来申请四如来广明
初如来劝嘱三。初劝听二许说三重嘱
初劝听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如上观依意在观正故重劝嘱
二许说
佛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
娑婆众苦非观佛三昧无由可脱名脱苦法。三界为苦器六道是苦报
三重嘱
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二三身现身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前文光台现土令韦提见以为依报发请之端故云以佛力故见彼国等。今三圣共临以为正报发请之由故云因佛力故得见佛等。佛立空中二圣侍立。三圣立像斯为明据。阎浮金色犹不可比。则知其光不可尽见
三夫人为未来申请二。初见佛设礼二白佛申请。初见佛设礼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
二白佛申请
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即白释迦也。菩萨存心不专为己。虽令我见意在未来
四如来广明
就下十观大分为四。如上已明今依次释
第七华座观二。初正明观行二总劝谛观
华座观者欲瞻尊境先观坐处。如对君上目视阶陛
初正明观行三。初总示依处二别列庄严三结示
初总示依处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
华依于地。显是台座非池莲也
二别列庄严二。初华叶二华台
初华叶六。初色二脉三光四示量五显数六明珠光
初色
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
二脉
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
其文工巧故如天画
三光
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
四示量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
二百五十由旬讨有万里
五显数
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
六明现光
一一叶间各有百亿摩尼殊玉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明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光形如盖下覆其地
二华台三。初明台体二台外校饰三台上宝幢
初明台体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台
即莲心也。释迦毗楞即如意珠。出生无尽皆如人意故云能生
二台外校饰
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文列四宝。甄叔迦此云赤色宝。梵即翻净
三台上宝幢三。初明幢体二明宝幔三珠光
初明幢体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
即上台面四向立柱。上擎网幔以覆佛顶
二明宝幔
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官
夜摩即欲界第三空居天。彼天华光庄严最胜故多取为比
三殊光四。初示数二珠光三光色四其色变现
初示数
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二珠光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
三色光
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
四其色变现
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其色变现为三。金台珠网华云也。更有别相故云随意等
三结示
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结文可知
二总劝谛观五。初推本因二明由渐三教纯一离杂想四示益五简邪正
初推本因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阿弥陀佛昔为国王遇世自在王佛弃国出家。法名法藏。发四十八愿。彼国依报境界身寿光明种种庄严一切果相皆愿所成。岂唯华座。寄此点示使知净土即佛愿体。愿由心发即佛心体。故知愿力理绝言思矣
二明由渐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
不先华座则观佛不成
三教纯一离杂观
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
一一观之贯下五种。花叶及幢皆有珠光。台不明光在文少略。镜中见面喻其无差
四示益
此想成者灭除五万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灭罪除疑此是观佛最初方便灭罪犹少。次至像观灭罪乃多。后至佛观得无生忍即破无明
五简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解同前
第八像观二。初结前标后二正示观
法
初结前标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观佛
众生无始未识真佛多见形像故使先观。以像表真观佛易就
二正示观法三。初通示想
佛之意二正明想佛之法三结示
初通示想
佛之意四。初明佛身普遍能应物心二明行者想成即具佛体三举彼果德令信因心而结劝修因须依果德
此一段经我佛如来欲明佛观故于像观之首先叙观佛之功。即是开示众生成佛要道。一经妙旨唯在此文。后学讨论宜须精究。此而不了余竟何言
初明佛身普遍二。初征二示。初征所以者何
观佛其利安在
二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此中正说弥陀以法身体同故言诸佛。华严云一切诸佛身即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此明诸佛果证法身无所不遍。则与众生因地法身无二无别故。众生作想佛身随应。疏云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能入众生心想中如白日升天影现百川故。想佛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如势至圆通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明佛常念众生。若子逃逝虽忆何为。此明众生不念有应无感也。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此明众生念佛感应道交也。此实弥陀世尊同体大慈悲善根力随缘赴感应物垂形。不思议用。苟明此理佛入何疑
二明行者想成即具佛体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就中初二句示心境相应。次三句显因成果相。下二句释成上义。是心者即指行者观佛之心。由观佛相相现心中。此心即具佛之相好。此据小身丈六为言。其功若此。若观八万四千相好心具亦尔。教令观佛其功若此。众生依教修因感果始于此心故云是心作佛。恐谓修成佛从外得。只由此心当体是佛故使建修无不果满故云是心是佛。若不尔者生彼国已具三十二大人相好自何而得耶。当知今日想佛之心相好果德悉已具足。莲胎孕质即是此心是证菩提不从他得矣。三举彼果德令信因心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正遍知者十号之一也。出世法无不究尽。深广无际故喻如海。佛德无边略举遍知以摄余者。果人万德皆心想生。意勉下凡专勤修习功不虚矣
四结劝修因须依果德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只由观佛功德高深故劝系想。前则通举诸佛。此则别指弥陀结归今经正意。故云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即十号中略举三号。委释如别
二正明想佛法三。初别明三像二总明三像三显益
初别明三像二。初弥陀像二二菩萨像
初弥陀像三。初见像色相二见国土庄严三诫令谛观
初见像色相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
以像表真从易至难故。若画若雕随人见熟即以为境。坐彼华者即前华座
二见国土庄严
见像座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
即前依报
三诫令谛观
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观掌中者言其明了也
二二菩萨像又二。初观华座三观形像
初观花座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
如前莲华者即佛所坐者。据菩萨身计应须减
二观形像
想一观世音菩萨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亦作金色者即菩萨身同前佛色
二总明三像二。初眼见胜境二耳闻说法
初眼见胜境又二。初三像放光二遍见三像。初三像放光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
三像放光光色照树
二遍见三像一一树下复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遍见三像无处不有
二耳闻说法二。初众音说法二忆持不忘
初众音说法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流水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水光树禽风鼓乐器并如前示。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故云妙法
二忆持不忘
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有合者名为粗相见极乐世界
谓所闻之法不乖教典故云合也。修多罗此翻契经。违教即妄合法犹粗。对下三昧以分粗妙
三结示
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准上经文明列三像。或谓二菩萨无像观者未知何意
三显益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文有二。一除罪障二近三昧。即下佛观像观若成真身必见故云现身即得
第九佛观二。初蹑前起后二显所观境
初蹑前起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
此与像观皆有蹑前起后次第之文。意使正修不容异彻。自昔科为真法身观。今准下结云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必应指彼弥陀果佛色相即法身耳。下二菩萨其例颇同
二显所观五。初正明二结益三劝修四结观五简辨
初正明三。初示身相二彰言略三示所证
初示身相七。初显身色二示身量三眉毫量四眼色量五毛孔量六明项光七相好
初显身色
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
浮檀金色
百千万亿夜摩天喻其大也。阎浮金言其自体也
二示身量
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佛身无量机见有殊。文中所举假以数量显非数量。欲彰佛身不可定故。即下文云如前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又云或现大身满虚空中。举此证前知无限量。蠡杯酌海丈尺量空。是可得乎。喻可见也
三眉毫量
眉间白毫右旋婉转如五须弥山
右旋婉转其状如珠。一须弥高三百三十六万里纵高亦尔。五须弥共一千六百八百八十万里。疏引宝性论佛眉毫方圆三百六十万里。疑是误算一须弥也
四眼色量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
一大海八万四千由旬四大海共三十二万六千由旬
五毛孔光
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
光即身光也。一一毛孔光如须弥。演即流也
六顶光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百亿大千言其量也。化佛菩萨即应现也
七相好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丈六之身则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今弥陀身相好光明三量八万四千则其数无量不可算矣。下示光明遍照摄生。即是弥陀慈悲心体。问不念佛人佛光摄否。答念与不念光无不摄。但念佛者与光相应摄取往生定无退堕。智论云。譬如鱼子母若不念子则烂坏。楞严所谓佛念众生如母忆子但子于母有忆不忆耳。又如盲人在日轮下日无不照盲者不见。不念佛人亦复如是
二彰言略
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
其光相好兼上身项二光。化佛即圆光所现。言不能尽忆想方见。心眼即意思也
三示所证二。初观一佛二观佛身
初观一佛
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见多佛者法身体同。念佛三昧从此得名
二观佛身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见佛心者身为心相故佛无一切心唯有大慈悲。慈者与乐悲即拔苦。众生无尽佛大慈悲亦无有尽。智论云。慈有三种。一众生缘慈。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二法缘慈。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对治。三无缘慈。无心观理而于平等第一义中自然安住。后一据理体前二约事用。今举无缘义收三种。谓诸佛心不住有无不依三世。平等大慧常照法界。以此摄生生无不摄。不由缘起故云无缘。即前所谓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也
二结益
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
舍身他世生彼土已即证无生。故知此观若成则上品上生明矣
三劝修二初劝观二教入处
初劝观
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智者即自修观之人。依前观法即是谛观。以修此观往生得忍功深利大故劝系心。故般舟经众生问佛何因缘故得生此国。弥陀答言。以修念佛三昧得生彼国也
二教入处二。初观一相二观一佛
初观一相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多相自具者眉毫一相总诸相故。若据经文即观五须弥量故云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即知非丈六眉毫
二观一佛
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
多佛授记者皆蒙印可授记作佛
四结观
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
一切之言或总指所见诸佛或别在弥陀诸相。二释并通
五简辨
作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文可解
第十观音观二。初结前标后。二正示观法
初结前标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复当观观世音菩萨
二正示观法四。初示
境二结观三劝修四简邪正
初示境九。初观身二观光三观冠四观面五观臂六观手七观足八指同九简辨
初观身三。初身量二身色三顶髻
初身量
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
二身色
身紫金色
三顶髻
顶有肉髻
二观光二。初顶光二身光
初顶光二。初光量二光中变化
初光量
顶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
二光中变化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
如释迦者丈六身也
二身光
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
五道众生合修罗故。菩萨垂形五道救苦众生故于光中现其色相
三观冠二。初观体二冠中化佛
初观体
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
毗楞伽即摩尼珠也
二冠中化佛
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冠中化佛以表带果而行用
四观面
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
五观臂
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
六观手
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
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七观足二。初举足相二下足相
初举足相
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
轮有千轮号千辐轮
二下足相
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
即踏莲华金刚摩尼二宝所成
八指同
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
九简辨
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二结观
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真实色身即应身也
三观修四。初指前劝观二彰功力三举闻以况四教次观。初指前劝观
佛告阿难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
当作是者即上诸相不可异故
二彰功力
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
不遇诸祸除现难也。除无数劫罪破往业也
三举闻以况
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闻名获福如普门品广说
四教次观
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
从上至下以为次第
四简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解同前
第十一势至观四。初观行相二结示
色身三彰益四双结
初观行相三。初身相二行相三坐相
初身相五。初身量二观光相三观天冠四观肉髻五指余相
初身量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如观音者亦八十万亿那由他也
二观光相二。初顶光二身光
初顶光
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
百二十五由旬计五千里此即光体照则倍之
二身光三。初示色量二有缘得见三因光得名
初示色量
举身光相照十方国作紫金色
二有缘得见
有缘众生皆悉得见
修此观者即有缘人
三因光得名二。初从光立名二从威势为名
初从光立名
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
因见菩萨一毛光即见十方诸佛光。从光立名
二从威势为名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以光照众生拔苦与乐。从威势为名。无上力者即十力也
三观天冠三。初华二台三台中现土
初华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
二台
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
三台中现土
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
四观肉髻二。初色相二瓶光变现
初色相
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
钵头摩此云赤莲华
二瓶光变现
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
五指余相
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谓面臂手等
二行相二。初十方震动二动处庄严
初十方震动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
二动处庄严
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他方动处宝华高显与极乐无异
三坐相二。初国土动摇二分身说法。初国土动摇
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
即本国也
二分身说法
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侧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具举上下含摄中间诸佛刹土。三圣化身来集填空说法化导
二结示色身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观
同前所辨
三彰益
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即是破障
四双结
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结前观音势至二观。不处胞胎等者脱娑娑苦生佛净土宝莲孕质永绝胞胎。从顶至足总摄身相故云具足。文牒二名故知双结
十二十三两观前观依报第六总观。今此普杂亦即总观三圣。普观则先观自身后见依正。杂观则唯观正报大小不同。先别后总摄机斯足。对文可见
第十二普观三。初示观相二结名义三彰感应
初示观相二。初想自身二明普见
初想自身二。初蹑前二起后
初蹑前
见此事时
二起后四。初起心往彼二莲中跏坐三想花开合四花开光照。初起心往彼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二莲中跏坐
于莲华中结跏趺坐
三想花开合
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
四花开光照
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
二明普见二。初圣众满空二依正说法
初圣众满空
见佛菩萨满虚空中
佛菩萨者即三圣也
二依正说法
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出定之时忆持不失
水鸟树林依报说法。及诸佛者正报说法。仍须合教以验真妄
二结名义
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双结依正故得普名
三彰感应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三圣常来安慰印可
第十三杂观三。初拣机二示观法三结示
初拣机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
若欲者则拣非欲不预此法也
二示观法二。初观佛一观二菩萨
初观佛五。初先观小身二后观大身三举像况真四身量不定五指余诸相
初先观小身
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顺此方机故观丈六。不言坐立应是立像
二后现大身
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
所及然彼如来愿力故有忆持者必得成就先所说者指前佛观。凡夫心劣虽不能观。仗佛愿力有想必成
三举像况真
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想像获福观真可知
四身量不定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
佛无大小随机有异
五指余诸相
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
金色圆光如前佛观。宝莲即花座观
二观二菩萨二。初示同异教令辨识二明随侍以显须观
初示同异教令辨识
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
身同众生即彼徒众中下二辈形相全乖。诸大菩萨则有相滥。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等。但观首相可辨二圣。观音冠有立佛势至髻有宝瓶
二明随侍以显须观
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
助佛行化即影响众由常随侍故必观之
三结示
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三圣不同大小有异故云杂想也
十四已下三种观彼徒众。三辈九品并所观境。因明生相人多惑之。今谓文中所叙并是已生彼国之人。当本修因感果之相以为三种近观之境。又云为令识位有上中下即是大本三品也。今谓大本三品皆标发菩提心。可对今经上三品耳。中下二品则非所对。况复因行与今全别。寻经校之方知不尔。今明上三品即彼菩萨众也。中三品即彼声闻众也。下三品即彼人民众也。三辈九品摄尽彼方圣凡之众。又复三辈各分高下如后具明。第十四上辈有五。一发菩提心大乘心也。二解第一义大乘解也。三修行诸行大乘行也。四深信因果大乘信也。五回向往生大乘愿也。如此五法上三品中出没互见。上品上生具五。经明三心三行是也。上品中生有四。唯缺大行。经云善解义趣是也。上品下生有三。缺于解行。经云但发无上道心是也。若无第一不为上品。若无四五即不往生。故上三品即摄补处不退初心诸大菩萨也
第十四上辈三。初上品上生二上品中生三上品下生
初上品上生三。初标二释三结
初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
二释四。初修因二感胜缘三见已得生四生后益
初修因二。初发三心二修三行
初发三心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发三心者菩提心也。亦名无上道心。一至诚者。求佛菩提决定坚固至佛不移也。二深心者。于大乘法闻思修习至佛不已也。释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故云深也。三回向发愿所修功德普施众生至佛无尽。若对三聚初即摄律仪无恶不断故必至诚。二即摄善法无善不修故必渐深。三摄众生无生不度故必回施。若对三佛初是断德法身佛也。二即智德报身佛也。三即恩德应身佛也。果有三佛因必三心。不可缺一。余广如别
二修三行二初列行相二示时限
初列行相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发上三心必修三行。然有径修三行义具三心故云复有三种众生等。一不杀是诸戒之首故别标之。具诸戒行此上品中须纳大乘菩萨戒。依善戒经先受五十具后受菩萨戒故云诸戒此即对上至诚心也。二读诵经典不唯读诵必须学解发生智慧。此即对深心也。三回向发愿对上可知。仍加六念即念三宝及戒施天名大乘六念也
二示时限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少至一日多至七日举少况多欲彰功胜。则知菩萨大行一念能行犹为佛种。况一日七日宁不往生耶
二感胜缘三。初众圣来迎二弥陀光照三众圣同音
初众圣来迎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数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
精进勇猛即能感也。精进不懈勇猛不退。阿弥下彰圣应。佛与大众共集其前。七宝宫殿即佛居处。金刚台即莲华座。下云此紫金台如大宝华是也。但此金刚与下为异。二圣共执付与乘之
二弥陀光照与众接引
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三众圣同音赞叹劝进
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三见已得生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得生所感圣境故必欢喜。形留神往有如蝉蜕。十万亿土刹那即至彼佛威神众生业力。易躯换报如反掌耳
四生后益五。初见佛菩萨二闻法得悟三游历十方四获记还国五证总持门
初见佛菩萨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
生彼即见与下为异
二闻法得悟
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
说妙法者大乘法也。得无生忍即断证也
三游历十方
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
承事诸佛习学方便
四获记还国
于诸佛前次第授记还到本国
即佛观云诸佛现前授记是也
五证总持门
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陀罗尼此翻总持。一能持善二能遮恶。即于无量法门无不通达
三结是名上品上生者
二上品中生三。初标二释三结
初标
上品中生者
二释四。初修因二感缘三得往生四生后益
初修因二初行业二发愿
初行业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上二句示缺行也。善下彰有解也。第一义者了达诸法毕竟空寂。由从缘起无自性故出过诸法故云第一。心不惊者不狐疑也。信因果者诸法虽空善恶因果无毫差也。如此信解方契大乘岂有谤耶
二发愿
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回此功德向彼庄严故云回向。若无愿求纵有信解不出轮回
二感缘三。初众圣来迎二赞叹安慰三授手接引
初众圣来迎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
紫金台亦即莲花
二赞叹安慰
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
从法化生故名法子
三授手接引
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三得往生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弹指一念经文互
举
四生后益九。初经宿花开二身变金色三宝华承足四众圣光照五开悟深法六下台礼赞七不退菩提八游行十方九得忍获记初经宿花开
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
二身变金色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
准大本中彼土众生身皆金色。此中特标必应殊异
三宝华承足
足下亦有七宝莲华
四众圣光照
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
五开悟深法
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
六下台礼赞
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
七不退菩提
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即七日已得不退转
八游行十方
应时即能飞行偏至十方历事诸佛
具六神通故能飞行
九得忍获记
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
一小劫者亦据此土一增减为言
三结是名上品中生者
三上品下生三初标二释三总结
初标上品下生者
二释四初修因二感缘三得生四生后益
初修因二。初有信发心二回向愿求
初有信发心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
显无解行
二回向愿求
以此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国
义同前释
二感缘
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
金莲花亦即台座赞言清净者既发大心必离诸恶故
三得生
见此事时即见自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不言时限同前一念
四生后益五。初华开二见佛三闻法四游历五入位
初华开
一日一夜莲华乃开
二见佛
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
三闻法
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
四游历
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
五入位
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百法明门者华严云初地菩萨于刹那顷得百三昧见百诸佛。神通能过百佛国能动百佛世界。光明遍照百佛世界能成就百众生能知过去未来百劫能入百法门能现百身。复为一身以百菩萨庄严眷属。若仁王经有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等。欢喜地即初地。初登圣果多欢喜故
三总结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三品行相如上已明。今更重分。浅深有异。一临终接引异。上生佛菩萨接中生与千化佛接下品下生五百化佛接。二所乘华座异。上生金刚台中生紫金台下生金莲花。三见佛闻法异。上生到即见闻中生经宿下生七日至三七日。四花开异。上生已开中生经宿下生一日一夜。五证入异。上生到彼即证中生一小劫下生三小劫寻文可见
第十五中辈三品此摄四果声闻众。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等。问彼国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何有小乘声闻耶。答此土声闻则有二种。一者定性谓沉空滞寂取灭度者。往生论云二乘种不生即此类也。二不定性谓中间回向。已经开显知常获记。虽是声闻不住小果。法华真阿罗汉涅槃出家菩萨净土声闻即同此类。已闻大教发菩提心。但先学小乘闻说苦空无常无我发其本习先证小果终归大乘。此三品中上生常持五八十具四种戒行。中生亦持四戒但一日一夜。下生孝养仁慈。上二专持佛戒并有回向愿求。下一止依世教故但临终遇善。三阶行别故分高下
第十五中辈三初中品上生二中品中生三中品下生
初中品上生三初标二释三结
初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
二释四。初修因二感缘三得生四生后益
初修因二。初明行业二示愿求
初明行业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
五八在家二众戒。诸戒即包十具出家五众戒。五戒者一不杀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加三。六不著花鬘缨络香油涂身七不坐高床及不歌舞倡伎八不过中食。淫断邪正名加净行。齐一其心故名八齐。禁闭诸根亦名八关。广如律中。然此四戒或道或俗各持。或出家兼具。既持净戒必离众过。五逆过中之大故特标之
二示愿求
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善根为因生彼是果
二感缘三。初众圣现前二光明照触三说法开悟
初众圣现前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
二光明照触
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三说法开悟
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赞叹出家即明此品。多收道众。离苦者近离尘缘远清烦惑
三得生
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往生极乐世界
坐莲礼佛识神即脱
四生后益三。初花开二闻法三得道
初花开
莲华寻开当华敷时
合有见佛文略不明
二闻法
闻众音声赞叹四谛
赞四谛者顺所习故。苦集二谛世间因果是所断。灭道二谛出世因果是所证。四法皆实故并名谛
三得道
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阿即翻无罗汉为生。结惑已尽不受后有故言无生亦云应供杀贼。如别所明。三明者过去宿命明现在漏尽明末来天眼明。三皆洞彻独得称明。六通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如意六漏尽。六皆无壅故总名通。八解脱亦名八背舍。一内有色相外观也(不怀内身骨人而观外色不净此位在初禅)二内无相外观也(怀灭内骨人观外不净得入二禅)三缘净背舍身作证(除外不净定心清洁名缘净以无著心受三禅乐名身证)四虚空处背舍(灭四禅色心缘无边空而入定知无常苦空心厌背故)五识处背舍(舍空缘识入定知无常生厌背)六无所有处背舍(舍识缘无所有入定知无常生厌背)七非有想非无想背舍(舍无所有缘非非想入定知无常生厌背)八灭受想背舍(背灭受舍诸心心数法入定休息名背舍)余如法界次第
三结
是名中品上生者
二中品中生三。初标二释三结
初标中品中生者
二释四。初修因二感缘三得生四生后益
初修因二。初行业二愿求
初行业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
文略五戒前略十具。前后互见必具四戒。沙弥戒即十戒。前八戒中分七为二。加不捉金银钱宝。具足戒即大僧大尼所受戒。七支具发遍该生境故云具足
二愿求
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薰修
持戒净业以求净报。持戒成德名称远闻。故喻如香
二感缘二。初见佛众圣二闻空赞叹
初见佛众圣
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
放光照触持花迎取
二闻空赞叹
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三世诸佛并劝持戒断恶修善。故今持戒即是随顺
三得生
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花合即生亦一念顷
四生后益三。初见佛二闻法三获证
初见佛
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
文叙赞叹理合先见
二闻法
闻法欢喜
闻法亦即四谛苦空无常等下品同然
三获证
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须陀洹此翻逆流谓逆生死流即初果也
三结是名中品中生者
三中品下生三初标二释三总结
初标中品下生者
二释四。初修因二。遇缘三得生四生后益
初修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执劳侍奉顺色承志故名孝养父母。儒教以为百行之本。推爱及物博施济众故云行世仁慈。儒宗以为君子之德由生前积善故临终遇缘
二遇缘
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以善化人众所知识。知其道德识其仪貌。法华妙庄严王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即指妻儿为善知识。故知但能开导不局僧俗。国土乐事如上依报及大小弥陀经所说。法藏比丘者弥陀因名。昔为国王遇世自在王佛弃国出家。即于佛前发四十八愿具如大本
三得生
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此中合有临终持花接引等事文略不叙。壮士屈伸顷亦即少时前后语变
四生后益三。初花开二闻法三得道
初花开
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
经文但云七日不说花开
二闻法
闻法欢喜
二圣说法未及见佛
三得道得须陀洹经一小劫成阿罗汉
三总结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前二品临终见佛蒙光闻法。下品并无前二。生已见佛闻法。下品但见观音势至。上二并叙乘花而去到彼花开。下品不明义须合有但文略耳。上生应时即得四果。中生半劫下生一劫寻对可了
第十六下辈三品并无修因。皆是平生作恶临终遇善。准十疑论若无宿善今亦不遇故。此三品不无远因。上生但泛尔作过不知惭愧。中生所叙多是出家五众希贪名利毁破戒律。下生即造十恶五逆诸极重罪。罪有轻重故分三等
第十六下辈三。初下品上生二下品中生三下品下生
初下品上生三。初标二释三结
初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
二释四。初生来造恶二临终遇缘三见相得生四生后利益
初生来造恶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
作众恶业明非极重不谤经典尚有正信
二临终遇缘二。初知识开导二化佛来赞
初知识开导二。初闻法除业二称名灭罪
初闻法除业
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
二称名灭罪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经题佛号功力难思。灭罪劫数文中趣举
二化佛来赞二。初化众来迎二赞叹接引
初化众来迎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
二赞叹接引
赞言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三见相得生
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四生后利益三。初花开二观音说法三闻法入证
初花开
经七七日莲华乃敷
二观音说法
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十二部经
十二部经一切诸佛所说经法。总大小乘有十二类亦名十二分教。一契经二重颂三授记四讽诵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生九本事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义部即类也
三闻法入证
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此下三品生彼闻法皆发大心。前中三品但明小果。以其先发大心故不明耳。百法明门义同前释
三结是名下品上生者
二下品中生三。初标二释三结
初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
二释四。初造恶因二遇知识三得往生四生后益
初造因三。初别列四过二总结四过三示来报
初别列四过四。初毁戒过二犯盗过三说法过四无惭过
初毁戒过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
文略沙弥戒
二犯盗过
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
僧物最重故特标之。僧祇此翻大众。即常住物有二。一常住常住即寺宇米谷等。二十方常住即供僧食饮等。现前僧物亦二。一现前现前谓据数即分者。二十方现前谓作相普施者。四种僧物盗皆结犯。经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斯极诫也
三说法过不净说法
言不净者假托佛法希求利养
四无惭过
无有惭愧
公然造作内无羞耻
二总结四过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恶迹盈满故云庄严
三示来报
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
应堕狱者应犹合也
二遇知识三。初业相现前二知识开导三闻法灭罪
初业相现前
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
地狱众火即镬汤炉炭镕铜铁丸等。天台云火车相现即火轮也。因中果相自心中业
二知识开导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说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说佛功德有三。一十力二光明三
五分法身。十力者。一是处非处力(佛知说法因缘果报从是因不生是果佛悉遍知)。二业智力(佛知一切众生三世诸业因缘果报)三定力(佛知一切诸佛三昧)四根力(佛知他众生诸根上下)五欲力(佛知众生种种乐欲)六性力(佛知世间种种性)七至处道力(佛知一切道至处相)八宿命力(佛知种种宿命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劫)九天眼(佛天眼净见众生生死业报等相)十漏尽力(佛诸漏尽故无漏心解脱)五分中上三可解。修因感果名解脱。五住二死究竟永尽果后起用名解脱知见
三闻法灭罪
此人闻已除八十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感圣来迎以闻佛德一念信受转恶为善。火化清风境随心变其速若此
三得往生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
四生后益三。初花开二二圣说法三闻法获益。初花开
经于六劫莲华乃敷
二二圣说法
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
三闻法获益
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三结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三初标二释三总结
初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
标中上中两辈止于上品标佛告等。独下三品一一别标者以作恶往生反常骇众易惑难信故频标示。意令听受
二释四。初造恶因二遇缘三得生四生后益
初造恶因二。初叙现业二示来报
初叙现业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五逆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违负恩德故名五逆。生报即随阿鼻名五无间业。十恶者即身三口四意三一切恶业皆十摄之。既作极重余无不为故云具诸不善。问大本云下至十念不生我国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今经五逆亦得生者。今解若据弥陀愿力岂遮造逆之徒。方便赴机言乖趣合。彼则显乐邦殊妙欲进于善人。此明净业功深不遗于极恶。但使持名回愿无不灭罪往生故。观佛三昧经云四部弟子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等。如是等人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系念观佛一相好者。诸恶罪障皆悉消灭。引彼证此罪灭何疑
二示来报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随犯一逆阿鼻一劫何况多犯故经多劫
二遇缘二。初知识开导二胜相现前
初知识开导四。初说妙法二病苦不能三教修十念四灭罪数
初说妙法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说妙法者赞净土也。令念佛者作观想也
二病苦不能
此人苦逼不遑念佛
遑暇也
三教修十念
善友告曰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心观为念口诵为称十念谓十声也
四灭罪数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念念即约佛声
二胜相现前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花如日轮者喻其量也。若准俱舍日面径五十一由旬。今此但取地居仰望。大小未必如论
三得生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四生后益三。初花开二二圣说法三闻法获益。初花开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
二二圣说法
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
罪从缘生无有自性。诸法皆尔故名实相。普贤行法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也
三闻法获益
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三总结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第三显示利益二。初众见彼土依正庄严二随机获益
初众见彼土依正庄严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
前但韦提独见今此大众皆睹
二随机获益三。初夫人入证二五百侍女发心获记三诸天发心
初夫人入证
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豁然大悟破无明也。逮无生忍证法性也
二五百侍女发心获记
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得诸佛现前三昧
问往生论女人根缺皆不得生今何违者。答非谓此土女及根缺不得生彼。盖言生彼国者不受女人及根缺报耳。以弥陀发愿若有女人未生我国复受女像不取正觉。又云国中人天不具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是知彼无女人及根缺也。余如十疑论说
三诸天发心
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佛在幽宫说此观法。阿难目连侍佛左右。止有夫人侍女诸天以为听众余无闻者。后还灵山阿难重述。菩萨大众始得同闻
第三流通分二
初至皆大欢喜幽宫即座付属流通。二尔时世尊下还归崛山转说流通。由此二处众闻信受展转传授流注无究
初幽宫付属四。初立名教持二劝修获益三付属忆持四众闻欢喜
初立名教持二。初双问名持二别答
初双问名持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一问经名二问持法故云双问
二别答二。初示名二教持
初示名二。初从能观所观为名二约功用为名
初从能观所观为名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总包依正但缺徒众。首题避烦但摘五字包摄亦备
二约功用为名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灭罪往生是经力用
二教持
汝当受持无令忘失
智论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既受且持则无忘失
二劝修获益五。初见境胜二灭罪胜三自身胜四伴侣胜五果报胜
初见境胜
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
势至圆通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二灭罪胜
若善男子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
举闻况念其胜可知
三自身胜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分陀利此云白莲花一人间奇瑞二性洁无染故以比焉
四伴侣胜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补处为友无宜自轻
五果报胜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坐道场者谓成佛也。得道之场故名道场。一切诸佛皆于菩提树下趺坐断惑破魔成道。法身一体诸佛同证。故是佛家。势至章云去佛不远。小本经云皆
得不退阿耨菩提。并同此意
三付属忆持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意令对说持名功大持经亦然
四众闻欢喜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欢喜者一所未曾闻今得闻故。二清净国土得往生故。三展转开示利生无穷故。具斯诸义故怀大喜
二转说流通三。初佛还本处二阿难转说三众闻礼散
初佛还本处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
据佛王宫说经时久。或众不散待佛还来。或是再集。皆不可测
二阿难转说
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
累嘱忆持意见于此
三众闻礼散
无量诸天及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照前列众文略龙天。阿难亲闻代传佛语故云闻佛说也
观无量寿经者。净业之正因。除障之胜行。超凡入圣之妙术。长生不死之神方也。是以。受持代盛疏钞人伙。如吾祖灵芝律师义疏。综括众说芟除繁琐。文词简古义理精明。可谓得治经之旨矣。师正思念常处五浊。提诱群有令入佛道也。及读高僧传。慧布法师曰。方土虽净非吾愿。若使十劫莲华中受乐。何如三途苦处救众生也。既符所见。愈轻净业。而后染重病色力痿羸。心识迷茫总失趣向。且知志虽洪大力未堪忍。忽觉前非深自感伤。因见天台十疑论云。初心菩萨未得无生忍。要须不离佛。又引智度论曰。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离母弱羽可传枝矣。于是弃掷平生之所业。博寻西方教二十余年。作疏为赞勉诱来者。此疏其一也。师讳元照。字湛如。自号安忍子。若其道德高辉敷映。僧史唯欣净之一门。未尽其致。得之师之礼忏仪序中。卒撮梗【既/木】以告于兹矣。此疏始科与疏不接。本经言亘两端起尽易惑。一览之次。分科于文前。入疏于经间。缮写成一本。密助捡阅之费功。或人曰。寿诸梓广于世可乎。岂止非便初学。抑又西资之益不少也。余以是于或者之言也。今经疏者佛祖经疏。纵令刊行流布得非狂简乎。遂投书肆以充其需。非敢进之先达。只与同志人俱之。浅识所窥。错谬定多。聊俟英俊之订正。庶翻看之辈。观解顿发。共游唯心之净土。愿行速就。各见本性之弥陀矣。时宽文十二岁次壬子四月八日释湛慧书于洛东山戒光丈室
- 上一篇:依《观经四贴疏》论《观经》的念佛法门
- 下一篇:观无量寿经义疏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
- [佛经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贫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
- [佛学常识]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