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金刚经 >

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无得无说分第七

  无得无说分第七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yá)?”

  须菩提言;“如我解(jiě)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译语】第七章 无法可说 无法可得

  “须菩提,说说你的看法,你认为如来[在菩提树下悟证佛道时]就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法了吗①?你觉得如来[成正等正觉住世四十九年]就说了许多教法了吗?”②

  [根据自己证觉无为法自性本空的体验], 须菩提谦恭地回答道:“据我悟解佛陀所说的教法,没有一个定法是取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也没有哪一个定法是如来所说的。什么道理呢?因为如来所说的佛法是无上菩提心法,只可心悟,是不可色相取,只可意会其义理,不可言说;对非法(执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这样,对非非法(执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三乘贤圣③皆以无为法④修行,而体悟无为法性的程度深浅各不相同,所证的果位当然也就有所差别。”

  【注释】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最高、最圆满、最究竟的觉悟。有情有了这种觉悟,就洞悉了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理。这个真理直观存在,本来如此。迷则不觉,悟则明晓,既非所谓神权者所创造,也不是外来给予之物,而是全靠自己精进不懈,如法修特,亲身体悟真如妙理,所以说无所得。

  ②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说了“顿、渐、偏、圆、大、小、空、有”各种教法,都是随顺众生的根性,应机而说,没有固定不变、实在无法为如来宣说的。般若性空妙理,离言绝相,所以既无能说,亦无所说,纵有言说都是假名无实,如认为有实在教法可说,就是执取法相,如同望月指标,不可执取。既不住一切法,更有何法可说?所谓“始从得道后,终至般泥洹,于是二中间,佛都无所说”。

  ③贤圣是学德殊胜的美称。具体地说,凡证悟究竟真理的人叫圣,修行尚未证悟者叫贤。本经中所云是指依佛法修善行,以制伏烦恼,使身心获得安乐,证入各种果位的总称。有大小乘之别。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但断见、思二惑,还有尘沙无明在,未入十地圣位,只称贤者,或称地前菩萨。进入初地的菩萨,渐开佛眼,分破无明,证中道佛性,息妄契真,会入正道,直至等觉阶位,将完成无漏圣智(一切种智),称为圣者。如来称为大圣。小乘修“五停心观”“别相念处”的行者称为贤。入“预流”初果位的,直到无诤行的大阿罗汉,皆称为圣。

  ④无为法是真理或涅槃的异名,指自性清净之心,原来具足,无造作相。“为”是造作意思,凡是因缘造作的,有生、住、异、灭四种现相的,皆属有为法;反之,无因缘造作,无生灭变幻的属无为法。佛经中的无修无证,就是指此。这与“老子”所说的一切顺其自然不造作的无为学说不同。依佛法的无为法修行,把生灭心灭了,得见佛性,解脱生死,寂灭现前。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