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称《普门品》。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品,由于观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它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长行,所以在汉文译本如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的《妙法莲华经》等中,此品全都是长行。...[详情]
普门品闻记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童就是童真,善财童子就是童男身,善财童子是福城东人。文殊师利菩萨当时在福城东说法,五百个童子来听法,五百个童女也来听法,五百个优婆塞又来听法,五百个优婆夷也来听法,个个都悟道。文殊菩萨对善财童子讲:‘你们悟道,发菩提心,得如来的根本智而未得后得智。你们应该向南方参学,亲近善知识,广学差别智。’善财就向南方参学,亲近了五十三个善知识,后得智圆满成就。所以善财童子二智圆满,一生成佛。龙女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八岁就发菩提心,到灵山会上听法华经。用自己最爱的龙珠供佛,释迦牟尼佛接受龙珠,龙珠价值娑婆世界,龙女对智积菩萨及舍利弗说:‘我献龙珠,世尊纳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龙女说:‘以你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即时大众遥见龙女,到南方无垢世界,现男子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等正觉,说法度众生。所以童男修行亦容易,童女修行亦容易。龙女修行,八岁成佛,善财修行,一生事办,因此,观世音菩萨也现童男童女身来度众生。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这就是天龙八部,观音菩萨亦能现;好像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山河大地来就山河大地现,日月星辰来就现日月星辰。清净明镜空无一物,能现一切物。观音菩萨法身是清净,无身能现一切身,‘应以天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天有二十八层天,六欲天有天王、天子、天女,观音菩萨都能现。
‘龙’,指龙王。龙王有四种:天龙王、海龙王、地龙王、守宫殿龙王。龙王是有福的,能及时行雨。龙王未除嗔心,若除了嗔心,就不做龙;虽然有嗔心,但是龙王有福。龙吟致雨,龙王一吟,就落雨;落多少雨是奉帝释天王之命。龙宫里有如来舍利,有藏经。所以,印度有龙树菩萨,跑到龙宫里看藏经、看华严经。上品华严,一个世界微尘数品;中品华严,一四天下微尘数偈;下品华严经,十万颂。龙树菩萨将下品华严经从龙宫带到人间来,就有八十卷华严经。龙王供养藏经,所以龙王的福报好大。
第三讲夜叉,夜叉称为捷疾鬼。它是跑得很快的,比飞机还快;一刹那间绕四天下三匝。夜叉有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人间比丘、比丘尼一白三羯磨受具足戒时,地行夜叉就欢喜赞叹,空行夜叉继续赞叹,空行夜叉又对天行夜叉讲,天行夜叉又对四天王讲;帝释天王就欢喜,魔王闻到就忧愁。所以,比丘受具足戒时,魔王是很恐怖,恐怖比丘出生死,又度无量眷属出生死,魔王子孙就减少。所以比丘戒又称为怖魔。
乾闼婆,此云香阴,以香为食,是帝释天的乐神。帝释享世间乐时,乾闼婆就奏音乐。
阿修罗称为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无天之德,就喜欢斗争;斗争时,杀一个头,就马上再生一个头。断一只手,就再生一只手。他们有福,所以打不死;有嗔心,所以欢喜斗争。
迦楼罗,此云大鹏金翅鸟,以龙为食。紧那罗,此云疑神,是帝释天王的法乐神。帝释天王想闻法,紧那罗就以音乐奏出法音来,一乘法同三乘法都能奏出来。紧那罗头上有一个角,众人皆疑是人还是非人,所以,他就被称为疑神。摩侯罗伽称为大腹神,他有五百由旬那么长,麟甲上内有虫,是大蟒蛇神;所有的蛇都以它为王,是蛇王,故此名为摩侯罗伽。
‘人非人等’,人就是指人类,四天下都是属于人。非人就是龙王现人身,但它不是人;鬼亦能现人身,也不是人;山神亦能现人身,但是亦不是人;树神能现人身,也不是人。南华寺年年都开戒,我受戒前一期戒,有一个树神现了人身来受戒。人家问他是那里人?他说我是曲江县人。问他姓甚么?他说我姓张。问他几多岁?他说四十岁。问他师父是谁?他答没有师父,也没有名字。虚云老和尚就改一个名给他,叫常辱。他日日扫地,少讲话。他受了比丘戒后,就连人也不再见了。第二年,老和尚入定,他就向老和尚索戒襟。老和尚问:‘你住在那个地方?’‘我住在山门口,与土地同居。’山门口有个土地,旁边有棵樟树,有四十年历史。所以这树神现人身来受戒,但它不是人。故云:‘非人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法是平等的,不单是人天之师,而是一切众生的师父。上来所说就是天龙八部,他们善根成熟时,观音菩萨即现天龙八部身而为说法,令他们悟道。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三分修行,七分护法。护法就是金刚神,有些是护戒、有些护禅定、有些护持咒。有护法神,就免了邪魔外道来破坏佛法;所以,这个神手执金刚,金刚杵一扬,邪魔鬼怪都粉身碎骨。因此,邪魔外道不敢破坏佛法。释迦牟尼佛讲楞严咒,有无量金刚神发愿来拥护楞严咒。所以,观音菩萨见众生菩根成熟,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令得悟道。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法身无身,处处能现身,处处能说法,帮助众生悟道;所以说:‘成就如是功德’。观音菩萨法身清净,无形无相,能令众生离苦。观音菩萨从本垂迹,从法起应,现三十二身;有身就人人都可见到。但见观音菩萨现身也不容易。若能得见,应一心归命,不要放过难逢难遇的机会,更应一心清净以种种供养奉侍观世音菩萨,那就得福无量;‘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上来已释菩萨应化身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应身是有相,难逢难遇,不是常常出现;众生善根与因缘成熟时,观世音菩萨才现身来说法。这是有相,如幻的观音菩萨,从本垂迹,从法身现起应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之。如今此段文,乃开迹显本之文,显法身是清净,遍一切时空,是无相的,一切苦不能坏,而能灭一切苦。若有人念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无相法身,能于怖畏急难之中,施与无畏;火难、水难、风难能救,刀枪、牢狱等难,亦能够解,乃至烦恼难亦能除。烦恼不能坏无相法身,无相法身能坏烦恼;无相能空有相,有相不能坏无相,故能灭一切苦,灭一切有相之苦。观音菩萨在娑婆世界,一切急难怖畏之中,能施无畏,能救度众生苦。只要一心称念观音菩萨,就能感应道交,离苦离难。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称观世音菩萨为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施无畏者。观世音菩萨在宝藏佛所时,曾发一个愿:‘若有苦难众生念我名号,我就寻声令他离苦。’故宝藏如来安菩萨名为观世音。我们娑婆世界,蒙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但是见不到观音菩萨的形相,因为法身是无相,无相怎能见?但无相清净法身,能救一切苦。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称菩萨为施无畏者。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
观音菩萨从本垂迹,现身说法利益众生;开迹显本,清净法身,遍满十方,令众生离苦。是以无尽意菩萨说:‘我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难逢难遇。如果观音菩萨不从本垂迹,他法身无相,任何人不能见。这次菩萨从本垂迹现菩萨身,参加我们这个法会,因此我要供养观音菩萨。’供养就是恭敬,恭敬属心,心无形相,惟有以物来表心。因此,无尽意菩萨即时解颈众宝珠璎珞来供养。这个璎珞宝珠不是世间物,是出世间功德所成。是以价值百千两金,不是一千两金,是一百个千两金,来供养观世音菩萨。
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菩萨布施,必定用般若来观照,见到布施的实相,得实福。实福不生不灭,实福可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见布施实相,名为实福,未见布施的实相,不是实福,是虚妄的福。所以人间福是虚妄,几十年就享完,天福也是虚妄,享尽就无。虚妄的福不能了生死,亦不能成佛道。所以菩萨不布施则已,一布施就求实福。因为实福能了生死,度众生,也能满一切愿。因此,菩萨布施的时候,一定用般若观照,内不见有我相,外不见有物相,更不见有受施的人相。内无我相,外无人相,中间无所施的物相,三轮体空,才见到布施的实相,得不生不灭实相的福。实相之福能真正自利利他,因此无尽意菩萨说:‘仁者受此法施’。即相离相,故云珍宝璎珞。珍宝璎珞是财施;无我相,无物相,无受相是法施。财施不碍法施,法施不碍财施,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故云仁者请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观音菩萨说:‘你用般若来观照,无能施,无所施,无受者。我亦用般若来观照,无能受,无所受,无受者;无能受的我相,无所受的物相,无受的人相。’所以观音菩萨不肯受之。菩萨受物是不受而受,如果有受而受,就损自己福,落有漏因果。凡夫不懂这个道理,人家供养有受而受,损自己的福,漏落生死。菩萨用般若来观照,人家供养受而不受,是无漏功德。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无尽意说:‘观音菩萨,无能受,无所受,无受者,何妨不受而受,以无漏功德,成就众生种种福田。请怜愍我等,受此璎珞,令众生得福。’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观音菩萨,在法华会上现身,无尽意菩萨向观音菩萨恭敬供养,观音菩萨在佛面前不敢随便受。佛即开口勉观音菩萨受其供养,成就他们布施功德,令四众得福。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
如是观音菩萨便受了无尽意菩萨的璎珞。无尽意菩萨代四众供养观音菩萨,如父母代儿子供养,令儿子得福。无尽意菩萨是为四众、天、龙、人、非人等得福而供养观音菩萨,所以观音菩萨就接受,怜愍四众、天、龙、人、非人等故,受无尽意菩萨的璎珞。受了以后又如何呢?
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何以观音菩萨要供养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塔呢?因为观音菩萨是以应身来参加法会。有应身必定有本,应身的本就是法身和报身;无法身,无报身,就无应身。古人讲:‘水银和真金,可以涂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处处应现往,是应身,应身从法身及报身而来;法身、报身是应身的根本。功德身就是报身,清净身就是法身,法身与报身一和合,就能现三十二应身,处处应现往。所以观音菩萨就供养他的根本,观音菩萨的根本就是清净法身和功德报身;法身就是多宝如来,报身就是释迦牟尼佛。两位佛都坐在宝塔里面,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坐。从法起报,报如其法;报与法等,报身与法身是相等的。其实人人都有根本,我们的本就是父母;无父母的本,就无我们。如果我们得了供养,也应分二份,供养自己的根本,供养父亲、母亲。做人不要忘本,故应孝顺父母;所以观音菩萨也不忘本,将缨络分为两份,供养多宝如来及释迦牟尼佛。这场戏做到这个地方就是极点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菩萨的神力是用来帮助众生。那一个世界那一个国土有众生善根成熟,观音菩萨就现身说法,令得悟道。观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现身自在,说法自在,游娑婆世界自在。观世音菩萨法身具足,能令众生离一切苦;应身具足,能说法帮助众生开悟。帮助众生开悟名为大慈,令众生离苦名为大悲;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名符其实。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佛经里头有长行、有重颂。长行文中的意义,世尊不厌其烦,用偈颂重释要点;偈颂有重颂、有孤起颂,孤起颂是长文中无的。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是孤起颂,长文所无。‘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是孤起颂,长文所无。现在此颂是长文有,再以偈颂重说,故名为重颂。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四句为一偈,故云偈颂。‘世尊’,世间唯佛独尊。每一位佛都具足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微妙难思,故云‘世尊妙相具’。三十二相是修功累德成就,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就是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中国祖师虽无三十二相,也有几个相。古来说五祖弘忍大师欠七个相,若再多七个相就是三十二相。他是祖师,还欠七个相,不及如来。三十二相,是行菩萨道的时候所修,成佛就有三十二相。每一个相皆是百福所成。甚么是一福呢?医好一四天下的盲人,此名为一福;教一四天下的众生尽修十善,此名为一个福。一百个福就有一个相,三千二百个福就有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经典中有讲。我们这因缘难遇,就略将如来三十二相讲给大家听。第一个相是‘足下平满相’。如来足下脚底好平,没有一粒米大的空缺。如来足下平满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就?行菩萨道时,劝助不退菩提心功德所成。有人发了菩提心,遇著困难欲退心,菩萨劝他不要退,建立坚固心;以劝助不退菩提心的功德,将来成佛时,足下现平满相。第二是‘千辐轮相’。如来的脚底有一千条纹,有纹像日月、像山、像水、纹像朵莲花;一千条纹,所谓千辐轮相。如来行路时,离地四寸,但千辐纹印在地下。有外道想破坏佛,用种种虫放在路上,等佛路过时把虫踩死而毁谤佛。谁不知佛乞食行过,虫未被踩死,而千辐轮现在地下。那个外道就转过来皈依三宝。千辐轮相是修布施功德所成,有财就财施,有法就法施,有无畏力就无畏施;以布施功德,成就千辐轮相。第三‘手指纤长相’。如来十只手指,都是纤细,而且十只手指都同长度;故云手指纤长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呢?说法护生功德所成。说法说得多,维护众生,十只手指又纤又长,故云手指纤长相。第四‘指间网缦相’。如来十只手指中间,都有网缦及光明。指间网缦相,好像鹅皇,鹅皇脚趾间相连成一个网;如来十只手指伸开现一个光网,叫指间网缦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呢?不坏他众功德所成、不破坏他国家的和合、不破坏社会的和合、不破坏别人家庭的和合、不破坏他道场僧团的和合。第五‘手足柔软相’。如来两手两足,都如棉花一样柔软;如楞严经讲兜罗棉手。是甚么功德所成?妙服奉施功德所成,妙服奉施供养三宝,微妙衣裳供养父母,如是功德所成。第六‘七处满相’。两个脚眼不露骨,两个手腕亦不会露骨,两个膊头亦不会露骨,颈亦不会露骨,这就是七处满相。我们惭愧,脚眼又露骨,手腕又露骨,膊头又露骨,颈又露出骨;如来七处都饱满。甚么功德所成呢?净饮食布施功德所成。用清净饮食布施,得到七处满相。第七个相是‘鹿王瑞相’。如来两腿犹如鹿王瑞腿一样,承受经典功德所成。我们对一切佛经典要恭敬,双手捧拱,承受佛法,就得到鹿王瑞相。
第八‘马阴藏相’。远离色欲功德所成。离色离欲,色欲远离,将来成佛的时候,就有马阴藏相;好像马王,阴藏藏起来,是远离色欲功德所成。第九‘狮子颊车相’。如来两边面好似狮子面一样,好似两个车轮一样。我们中国的佛像就造到,中国佛像两边面造得饱满。这个狮子颊车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呢?广修净行功德所成。华严经有一净行品: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就是净行。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个又是净行。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这个又是净行。广修净行,得狮子颊车相。第十‘胸前卍字相’。佛胸前现一卍字,这个字本读德音;后来武则天女皇,将这个卍字,说佛万德庄严,改读万音。甚么功德所成?蠲除恶行功德所成,一切恶不作,持戒清净。持一戒止一个恶,持具足戒具足止恶,蠲除一切恶行,成佛时就有胸前卍字相。第十一‘肢体具足相’。四肢一体都具足,是甚么功德所成?救护怖畏功德所成。放生、救生、保护一切众生,得到肢体具足相。第十二‘身清净相’。如来身体,不染尘垢,无有汗垢,故云身清净相。犹如莲花出水而不染泥水,如来在尘而不染尘,这个叫做身清净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常修十善功德所成。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贪、嗔、痴;修十善,得身清净相。十三‘脑户充满相’。如来前脑饱满,后脑又饱满。后脑饱满有记性,前脑饱满有思想。如来脑户充满,常施病药功德所成。十四‘手摩膝相’,即手长过膝。是甚么功德所成?见事乐助功德所成。见人家有事,乐于帮助;帮忙人家,帮得多,自手就特别长,摸到膝盖。所以古人说:‘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如阿弥陀佛双手垂下来,长可及膝。第十五‘狮子步相’。如来行路,好似狮子一样,又稳步,又淡定;稳步淡定,名为狮子步相,植众德本所成。般若为众德之本,植万行般若之本,感到狮子步相。十六‘四十齿白相’。如来牙齿有四十只,雪白;凡夫牙齿,多数都是得二十八只、三十二只、或三十六只。清凉国师,牙齿有四十只,他有如来三十二相中一相。四十齿白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志性等仁功德所成;志是志愿,性是品性,等是平等,仁是仁慈,所以有四十齿白相。
十七‘齿齐密相’。如来牙齿齐密,不会参差不齐;凡夫就不同,有些人哨牙、爆牙、牙齿疏落。如来牙齿密齐,是修何功德所成?和合诤讼功德所成。任何一个人想打官司,劝他莫打;令双方和合,令双方息争,便能感到自己牙齿齐密相。十八‘颔牙相’。若有人上唇与下唇含起来,讲话讲得非常流利,有辩才,这叫做颔牙相;俗说:‘口若含丹’。是修何功德所成?施可意物功德所成。以自己欢喜的物来布施与人,将自己可意物来布施,感到呢个颔牙相。十九‘美好发眉相’。眉毛生得好,发亦生得好,叫做美好发眉相;善护三业功德所成。人有身业、口业、意业,身、口、意三业善护,得美好发眉相。二十‘广长舌相’。所言至诚功德所成。三大阿僧祇劫不打妄语,就成就广长舌相。我本人曾经见到有两个人,舌头舐到鼻哥;一个在上海佛学院,我的同学舌头能舐到鼻哥。另一个是在蕉山,定慧寺的烧火师父;这个火头师,伸条舌出来就舐到鼻哥。我问他:‘你有无打妄语呀?’他说:‘我今生无打妄语,前一生就不知道。’可知道如来三大阿僧祇劫不打妄语,故得广长舌相。如阿弥陀经云:‘如来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切诸佛都护念阿弥陀经。二十一‘亹台大人相’。亹亹不倦,勤劳不息,不觉得疲倦之容貌。亹亹大人相,是修何功德所成?覆众生愿功德所成。常常满人家的愿,将来成佛时,便得到亹亹大人相;令听法的人,乐闻不觉疲倦。第二十二‘梵音相’。梵音深妙令人乐闻。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说法,优填王叫木匠来塑佛形像。三十二相,单单这个梵音相塑不出来。梵音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常软语功德所成。讲话要柔软,不要粗恶;柔软讲话,将来得这个梵音相。二十三‘眼如初月相’。初月似娥眉,眼头、眼尾尖细,俗话叫单凤眼。眼尾尖,眼头圆就不好,人家话老鼠眼;若果三角眼亦不好。单凤眼就好,眼如初月相,是心性和顺功德所成。二十四‘绀色目相’。所谓绀目澄清四大海,如来眼是绀色的,没有一处是白色;不是白眼看世人。绀色目相是甚么功德所成?慈眼视众生功德所成。
二十五‘眉间白毫相’。如来两眉中间有一条白毫,如来一出世就有五尺长。佛苦行时就一丈四,佛成佛时就一丈五。这个白毫相,中空外白,表里清净,卷舒自在;从初发心,乃至成佛,所有功德都在白毫相光中显现。这个白毫相是甚么功德所成?赞叹他人功德所成。不要赞叹自己,赞叹别人的功德,这样就得到眉间白毫相。二十六‘顶肉髻相’。如来头顶有一个红色肉髻,楞严经称之为无见顶相。顶肉髻相甚么功德所成呢?礼敬贤圣师长功德所成;顶礼师长,顶礼三贤十圣,顶礼诸佛菩萨,就得肉髻相。二十七‘身柔软相’。如来身体柔软,合集法藏功德所成。和合结集法藏得身柔软相。二十八‘紫磨金色相’,如来身体黄金色,叫做紫磨金色。是修何功德所成?布施卧具、衣服功德所成;布施丛林上被铺、蚊帐就得紫磨金色相。二十九‘孔毛生不乱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呀?离集会众闹功德所成。多人集合一处闹事,善劝大众远离不再胡闹,将来便得孔毛生不乱相。三十‘毛上右旋相’。毛向上右旋转是修甚么功德所成?受师友教功德所成,受师父教训,受善友教训,得到毛上右旋相。佛头顶条条头发都右旋,所以佛头顶有多发螺。我们平常人头顶只有一个转,极其量就两个转、三个转、四个转、五个转的人聪明到了不得。如来头上就有很多个转,皆是右旋相,从受师友教功德所成。三十一‘发绀青色相’。头发是青色的,不害众生功德所成。三十二‘平正方圆相’,安住禅定功德所成。
所以,如来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就是果,果必有因,不修因就无果。如来百劫修因,成就相好。无尽意问观世菩萨:‘世尊妙相具’,三十二相具足。‘我今重问彼’,上一次长行问,现在为大众再问。‘佛子何因缘?’一切法都讲因缘,有因无缘不成;因就称为亲因,缘就称为助缘。例如种子称为亲因,日、月、水、土称为助缘。无日、月、水、土,种子就不会萌芽、不生茎、也不会出叶,开花结果。根、茎、枝、叶都是靠日月水土为助缘。所以佛是法王,菩萨为法王子。故云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菩萨?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三十二相具足,三十二相是不可思议。从无相而相,法身是无相,具三十二相。龙女赞叹佛:‘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称为妙相尊就是世尊。‘偈答无尽意’,用偈来答无尽意菩萨:‘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观音自利且置,利他之行,遍满十方,寻声救苦,现身说法。一处祈求一处应,遍法界求一时应;故云善应。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前文无尽意菩萨问世尊,观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释迦牟尼佛将观世音菩萨誓愿讲出,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跟观世音菩萨学习。慈悲名为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跟观世音菩萨学习,从慈悲下手。成就大慈大悲一定要发愿。若不发愿,其行不坚固。释迦牟尼佛坐道场发大誓愿,‘若不成佛,誓不起此座’。七日后成等正觉,所以古人云:‘全凭愿力成等正觉。’菩萨行不容易,无愿而行就易退心。舍利弗过去是声闻人,后来舍小学大乘,行菩萨道。舍利弗见到一个人在路上哭,就问他因甚么事情哭,他说:‘我母亲得了重病,医生说要有道人的眼睛做药引,方可医好我母亲的病。我那里找到有道的人呢,有道的人那个肯舍只眼睛给我呢,我母亲的病一定不能救了。所以我就哭了。’舍利弗说:‘好,好,我是有道之人,我的眼睛舍了给你。’舍利弗就将他的右眼挖了给他。那个病人就说:‘啊!你错了,医生说是左眼,不是右眼。’舍利弗就说:‘救人救到底,我的左眼也挖给你。’这样两只眼睛挖了,送了给这人。这个人将两只眼睛放到鼻子去嗅,他说:‘两只眼睛这么臭,那里是有道的人!’就把两只眼睛掉到地上,用脚来践踏。舍利弗一想:‘众生很难度。我的眼睛很有用,都舍了给你,你还要掉到地上,用脚来践踏。’舍利弗就退了度众生的菩提心。舍利弗为甚么退了菩提心呢?皆因他没有愿力。所以我们修行全凭这个愿力,没有愿,十个有九个都会退下来。
我们出家人要受戒,受戒就要持戒。持戒仗自己的力,自己的力还不够;还要发愿,在观音菩萨面前发愿就仗观音菩萨的力,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就仗诸佛菩萨的力。发了愿以后,记在心田里,这个愿就永不会忘失。假如我们想放逸的时候,这个愿力就涌现在眼前,汝就不敢放肆。所以持戒靠自己的力,还要靠愿力。愿力就是诸佛菩萨的力,凡是发愿都要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菩萨就来帮助你。愿力就是法力,法力就来帮助你;受戒就是自己的力,持戒又是自己的力。有自己的力,又有愿力,两种力,这样戒就不会退。
所谓‘有愿必成’。这个愿又怎么发呢?以理来发愿,菩萨平常发四宏誓愿,就是以理来发愿。苦、集、灭、道就是四圣谛,不论小乘,大乘都以这个四圣谛来修行乃至悟道。苦就是众生,无苦不叫众生,众生迷了佛性,处处受苦,一定受苦。若果众生不知苦就不会回头。你看,若果无苦,那个肯出家;无苦,那个肯修行。释迦牟尼佛见众生苦而发心成佛。成佛的目的是度众生的苦。因此以苦谛来发的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苦谛里有集谛。集谛就是说苦的因,苦如何积集而成?苦因就是烦恼业。有烦恼和业就做成无量的苦果了。迷了佛性就有烦恼,烦恼是无量的;由烦恼作业,这个业又无边了;无边的业就招无量的苦。我们想度众生的苦,就要度众生的烦恼业。烦恼业可以忏悔,烦恼一灭就悟道了。悟道皆由心正,一正百邪灭,灭了烦恼就悟道了。所以初学道的人常常都要正念现前,正念一现前,恶念就消灭,烦恼和业都空。断烦恼不容易,因此就要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是无尽的,但可以断,因为烦恼无自性;若果有自性,就不可以断了。因此见集谛就发这个‘烦恼无尽誓愿断’的愿。
再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愿。法门是无量那么多的,有念佛的法门,有持咒的法门,有布施的法门,有持戒的法门,有禅定的法门。简单就是戒、定、慧,广大就是六波罗密,乃至万行的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如果法门不学习,就不能晓。我们受戒就得戒,习静得静,久参就有禅;都是学得来的。布施得到彼岸,念佛得三昧,也是学得来的。释迦牟尼佛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就是法门无量誓显学,亲近十方诸佛也是学十方诸佛的法门。
‘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最上,更无有上,所以修行修到极点就是成佛。我们出家人成佛就是毕业,毕业就是成佛。未成佛以前都还要修。所以这个四宏誓愿深广犹如大海,故云:‘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历无量劫来思议观音菩萨那个大愿海都思不到,因菩萨有愿海,有行海,有智海,有性海;有性海就得智海,有智海就有行海,有行海就有愿海。从愿起行,这是行海,以行填愿,这就是愿海;行愿具足就有功德海啊!所谓菩萨有愿海,行海,智海,性海,功德海。迷了这个佛性,就有烦恼海。烦恼海就有罪业海;业海就有苦海。苦海茫茫无本可据,业海茫茫又无本可据,烦恼海茫茫亦是无本可据。若果修行的人悟道,这个烦恼海就变成智海了,业海就变为功德海了,苦海就变为行愿海了。因此我们修行一定要发愿。
我自己出家的时候就发愿了,希望早日成就,经过三年才成功出家。我出家的时候适逢打仗,处处都奔波阻难,到处都不挂单;挂不到单,还留你出家吗?但我们有愿力,有愿力一定要出家,永不还家,因为还家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所以受了多少困苦,我们都是不返家,一定要出家。后来到了南华寺,受虚云老和尚的戒,我就正式出成家了。我有一句话供献大众‘切莫离师太早。’因为我亲近虚云老和尚,离开他老人家离得早,后来悔恨已迟了。所以青年的人,不要自作聪明,拜了明师又离师太早,自己就失大利益。所谓大器晚成,古人修行修几十年,然后才悟道。‘修行三大劫,悟在刹那’,所以我们年青人要好好亲近大德高僧,离师太早,脚根未稳,如何站得住呢?
因此观世音菩萨发愿深广犹如大海,观音菩萨的愿历劫都不能思议。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救了多少人呢?不能思议。地藏菩萨度众生出地狱,度了多少众生出地狱?谁能知道?用历劫来思议都不能知道地藏菩萨度多少众生出地狱。释迦牟尼佛度众生,也不知道度了多少众生成佛,这就是历劫不思议。妙法莲花经功德品中,释迦牟尼佛说:‘我说如来寿命长远时,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佛的愿是度众生成佛,此愿历劫都不思议,唯有佛才能究竟知道。
所以观音菩萨的度众生离苦大愿,观音菩萨能发,能行,能成就,但别的人历劫也不知道,故云历劫不思议。观音菩萨如何发愿呢?不是一见到佛就发愿的,是亲近佛而发愿的。亲近即侍奉佛,侍奉一位佛,学一位佛的法门,学完之后就在佛前发愿;侍奉两个佛,学两个佛的法门,学成功之后又发愿了。经云:‘佛曾亲近十方诸佛,广学诸佛无量的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在个个佛前都发愿,因为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不同。娑婆世界有男、女,极乐世界就没有男、女。娑婆世界跟阿閦(音同触chù)佛国土又不同,阿閦(音同触chù)佛国有男、女,而无欲,娑婆世界有男、女,又有欲。所以到娑婆世界学释迦牟尼佛的法门,到极乐世界要学阿弥陀佛的法门,到阿閦(音同触chù)佛的世界就学阿閦(音同触chù)佛的法门,到无量世界学无量的法门。犹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学五十三位善知识的法门。所以观世音菩萨侍多千亿佛,学千亿佛的法门,在千亿佛面前发大清净愿。救众生苦,与众生乐,就是清净愿;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是清净愿;法门无量誓显学,就是清净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也是清净愿。这一四句偈就是说观音菩萨发清净愿,以理发愿就是正愿,背理而发就名为邪愿。地藏菩萨过去是一个婆罗门女,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度自己的母亲出地狱,无毒鬼王就对地藏王菩萨讲:‘你的母亲,前三天就出地狱了,你的母亲离开地狱,所有地狱的众生都离开地狱生到天上去了。’婆罗门女悟此事已,她说:‘仗三宝之力,度我母亲出地狱而全体大众升天;我将来仗三宝之力,所有地狱众生,都度他们出地狱了。’根据这个道理,发了‘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因此以理来发愿,好像观音菩萨侍多千亿佛,广学无边法门,证无边的真理。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观音菩萨从愿起行,令众生离苦,世尊说只能略说。若果闻观音菩萨的名就能离苦,见观音菩萨的身亦离苦,心念观音菩萨亦离苦,心里起一念观音菩萨都不会空过。过去福建有一位雷法振,他是上山砍柴的,烧炭来卖。有一天,他找到一条木;鸭脚兰木,纹理幼细。他想:若以这条木来做观音菩萨像就好了。动了一个念头,但未曾做。过几天,又上山了,砍柴来烧炭。突然,有一只老虎跑出来,雷法振知道一定会没命,忽然间有一个美女,斥这只老虎,老虎就低头摆尾而走。雷法振就感激美人救命之恩,问她是何处人。她说:‘我是君家鸭兰木。’这样雷法振就觉悟了:‘我动一个念头将那块木来塑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的像还未曾塑成,观音菩萨就救了我的命。’所以就叫作‘心念不空过’。
我们心里头念观音菩萨不会空过,求福得福,求慧得慧,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我们见到观音菩萨的身,也不会空过,所求亦然。见观音菩萨的身,有的从梦中见,从梦中见都是好的;有的在禅定中见,禅定见更好;有的用泥巴木头来做观音菩萨。我们跑到大殿里,见观音菩萨,不要说是木头,眼前是真观音。所谓目前真佛甚分明,是甚么道理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有人问赵州老人:‘佛在何处?’‘佛在殿里底。’‘殿里那个泥塑木像呀!’州曰:‘是’‘我不问这个,我问真佛。’赵州老人又说:‘真佛殿里底。’所谓‘纸画泥塑木雕成,现前真佛甚分明’。
所以我们拜观音菩萨像亦不要当是木头来拜。你苦的时候,见到观音菩萨是苦容;你乐的时候,见到观音菩萨是笑容。观音菩萨乐,是你乐,观音菩萨苦,因为你苦。这个就是真菩萨了。闻名及见身,闻名即用口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闻名见身都不空过。释迦牟尼说:‘能灭诸有苦。’闻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礼拜观世音菩萨的像,念观音菩萨能灭四生九有的苦。九有是九地,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四生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能灭四生九有之苦,出离三界火宅。所以观世音菩萨是慈航,能度众生出离苦海,到涅槃彼岸。
妙法莲花经所说二十五有是甚么?‘四洲四恶处,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定,无想及那含’,共二十五有。四洲四恶处,四洲即四大部洲,四恶处即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六欲并梵天,六欲天同埋大梵天,共十五个。四禅四空定,无想天及阿那含天,又十个,共二十五。此二十五有包含了三有和九有,盖皆是众生受苦处。念菩萨名号,便得离此等苦处。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世间火可利人,亦会害人;世间火无实性,有生有灭。假如有一个人兴起害意,将你推落大火坑,你赶快念观音菩萨名号,菩萨法身遍法界,能灭一切火。法身有神力,能将火变为莲池。‘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观音菩萨是古佛再来!观世音菩萨神力一到,火就变为莲池;所以念观世音菩萨能灭火难,我们平常要多念,万一跌落大火坑,观音菩萨神力能救助。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这首偈就是讲水难。堕落大海便随风而飘,随浪而流,无边无际,无助无援;况大海里还有食人的龙、鱼及罗刹鬼。若念观音菩萨,得菩萨神力救助,则波浪不能淹没;龙、鱼、罗刹也不能伤害。‘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我讲个故事给大家听:广东沿海地方,过去海上有一怪物,头像龙头,身像龟身,尾巴像鱼,从来都未见过。有一天他突然间从大海出现,不再食鱼虾;跑上岸边食人,又食猪,又食牛。沿海一带的老百姓就恐怖。怪物渐渐跑到内地去,危害到所有人畜。观音菩萨千眼照见,千手扶持,就跑到海边用杨枝做成一个九头钩,用天蚕丝做绳,又用海水和泥沙做一个假人。土人对菩萨说:‘你唔好在此处,一阵只怪物出来会食你呢!’观世音菩萨答:‘我要捉那只怪物。’话毕怪物出现,一见观音菩萨,它就用水来喷,想喷倒菩萨来食。谁不知观音菩萨如如不动,怪物就发脾气,张牙舞爪。观世音菩萨说:‘孽畜,休得无礼,我赏一个人与你。’就将泥人掉给怪物;怪物一口将泥人吞落肚,泥人就溶了。九个钩儿钩住怪物的心,观音菩萨一拉,怪物像杀猪般叫起来。‘怪物怪物,你听我话,我带你去到南海修行,你不听我说,我就将你的心钩出来。’怪物也有灵性,就点点头。观音菩萨就骑在怪物身上,怪物四只脚就在海里头爬游到南海去。怪物是甚么东西?俗话叫做鳌鱼。在丛林大殿后面,很多时是供奉鳌鱼海岛观音的。因此,观音菩萨能够降伏水灾,也能将大海龙鱼鬼难降伏,救众生水灾之苦,救众生大海龙鱼鬼难。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这首偈就是风大,风大就代表业风。业风好厉害,业风吹你到边就到边处,吹你到南就到南,吹你到北就到北。虚云老和尚曾经到过武昌,他作了一首诗:‘业风吹送到武昌,老病驰驱累众忙;三月淹留三佛寺,一场灾难一彷惶。无心欲跨楼头鹤,有愿同登选佛场。尚想玉泉关壮缪,能于言下悟真常。’老和尚当时好感慨,他说:‘我被业风吹起到武昌,老病驰驱累众人忙’,老和尚当时有病,病了三个月,故云‘三月淹留三佛寺,一场灾难一彷徨’。‘无心欲登楼头鹤’,武昌有一个黄鹤楼;‘有愿同登选佛场’,三个月都无空过,又打念佛七,又打禅七,想人人都登选佛场;‘尚忆当年关壮缪’,关壮缪就是关公;关公昔年,在荆州玉泉山,智者大师座下悟道。
这首偈讲须弥山顶上,三十三天中间是帝释天王所居,其余三十二天就天子、天女所住。天的福会享尽,福报一尽就要堕落,不能再生天,为人所推堕,‘人’就是指业风。被业风所吹就堕落人间,或者做人,或者做畜生,随业受报;随业受报即为人所推堕。天福尽堕落好苦啊!若天子、天女念观音菩萨名号,靠观音菩萨神力,天福尽还可复得。‘如日虚空住’,不坠人间,所有天人都住在空中,夜摩天在空中住,兜率陀天又在空中住,四天王天都是在空中住;复得天福,故云:‘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这首偈就是指不失人身。‘恶人’就是恶业,有善业就做人,恶业重就不能做人。所以‘或被恶人逐’即被恶业追逐。恶业成熟,等于‘堕落金刚山’,失人身等如粉身碎骨。‘念彼观音力’,能消除恶业;‘不能损一毛’,连人身一条毛都不损,则人身不失矣。况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千万不要失却人身。当你将失人身之时,能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恶业消除,人身可复得。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此是能离刀杖苦之偈。昔日有怨,欠财欠命,或值怨贼索财害命。‘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过去杨州有个程伯伦。清朝的时候,北方贼兵打到南方,杨州就是必经之路;打椡杨州就打南京,杨州不失南京保存,所以杨州是军事必争之地。程伯伦一家有十七个人,大家就惊起来,就念观音菩萨名号。当夜梦到观音菩萨报梦:‘汝全家人十六口都平安,只有你一人有难,因你前世杀了人家十五刀,时节因缘到,怨家今日要你还十五刀,定业不可转。你赶快明日招呼个怨家,怨家就是黄麻子。’程伯伦就叫家人在另外住开,后做一台斋饭。午时候怨贼就来,怨贼手拿大刀。程伯伦就问:‘你是黄麻子吗?’‘你点解识我个名?’‘观音菩萨报梦,话我前世杀了你十五刀,今日要还你十五刀,我想请你先食饭,然后再还。’黄麻子想:‘你前世杀我十五刀,我今世杀你十五刀,你来世又杀我十五刀,我又杀你十五刀,怨怨相报就无有了期!’黄麻子话:‘好啦,这个怨业今日解除罢。’怨是可以解,也不必害怕怨家,怨家有时是善知识;提婆达多生生世世做释迦牟尼佛的怨家,但也是他令释迦牟尼佛早成佛道。法华经云:‘以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慈悲喜舍,三十二相紫磨金色身。’所以不要害怕怨家。这样黄麻子就将刀背向程伯伦凿、凿、凿、凿、凿了十五次。‘你我前世怨业今日解除啦。’两个就食饭,黄麻子将个竹筒放在台上,程伯伦问:‘个竹筒里面装甚么呀?’他说:‘装一部金刚经。’程伯伦话:‘我也受持金刚经!’‘你受持金刚经,我又受持金刚经,我们两个就是法兄弟啦。’‘我们结拜为兄弟吧。’他们两个人就变成兄弟,化敌为友,解怨为亲。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此乃临命终免难之偈。
人临命终之时,心力最强;若能一切放下,此时持念圣号即得感应菩萨神力加佑,利刀斩在神力上即时寻段段坏。国法有刑,三刀不死即赦其罪,何况刀段段坏;即免死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此乃脱枷锁之文。
不论何人,被囚禁枷锁,坐牢中无释日期;趁此机缘,一心念菩萨圣名或念普门品,业自消除。圣力加庇,杻械自脱,牢狱自开,即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此乃害人自害之文。
凡用毒药役使鬼神行事,对方无罪,护法神庇佑,即不能加害,鬼神必将毒物偿还本人,自己受之。如常州天宁寺,初有九莲宫道观,而嫉忌天宁寺兴盛,心生不忿。道士用符咒,请天上火神烧天宁寺。寺主叫僧众齐心念楞严咒,火神降临时,寺为云所盖,不见天宁寺,只见九莲宫,火神乃烧九莲宫回天消差。故云害人不到反招自害。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重释罗刹鬼难之文。
邪不能胜正,正能伏邪。恶鬼、罗刹、毒龙等,皆恶物也;若能正心持颂圣号,正气力及神光力,能令鬼类消声匿迹,何况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此乃恶兽惊走之文。
若遇恶兽,利牙相向,不要惊恐惶怖;提起正念,大声念圣号。彼一闻圣名,自走远方去。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毒来慈度,慈心一向,毒气自消。若见蛇蝎,不用惊慌;惟念菩萨圣号。彼闻圣号,自归巢穴去。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此乃天灾之文。是大众共业所感。
最好大众齐念圣号,能转戾气成祥瑞,化灾难于刹那。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世间众生,自种其因,自受其报,入生死海,受无量逼迫之苦。如是等报,菩萨以清净法身,妙观察智力,能寻声救种种苦。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菩萨具足定庄严神通力,又具足慧庄严方便智力;故能十方世界现身,在在说法,教化有情。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菩萨先度众生离三途苦,次教离人道中的生、老、病、死苦,渐渐引出三界火宅。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菩萨发心,行菩萨道,自利利他,先修五观。
第一真观。真即真实,真实即空,故真观即空观。空一切法,一切法入心时,无有不空者。因心是空故,凡物入心时皆空;若物不空,心中有物,便成障碍,障别法不能入心,又障汝不能学别法,更障汝不能进道,复令汝生我慢不能会道。所以菩萨必修空观,空一切法;乃至布施,亦不能著相,一著便成有漏,漏落生死,成有为法。所以菩萨先修空观,空除我执。第二修假观。从心流出,一一皆假;假者如幻如化不实之谓也,无常之谓也,如昙华一现耳。所以菩萨知世无常,幻妄不实,从空出假,入俗度生;在尘不染尘,在俗能离俗,在世出世,如莲花,出污坭而不染泥,方能度众生离烦恼,方能度众生出五浊。若自己染尘,焉能度生出离五欲?所以菩萨观世如幻,众生是假,建立水月道场,空花佛事,广度众生而自不染尘劳烦恼,故名‘清净观’。虽则学种种法乐,治众生种种烦恼病,病袪药空,干干净净故名清净。第三修中观。观一切法实相、众生实相、诸佛实相皆是一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相无相、无来无去相、无凡圣相、无人我相、离一切相;法体清净、周遍法界、广大无边、成就广大功德;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更无有法可成,证得无上菩提,清净功德遍满虚空,名‘广大智慧观’。上来三观齐修,三谛理显,三德圆证,自利既圆,复修利他功德,故云‘悲观及慈观’。悲观者,菩萨观众生与己同体,同体故众生有苦,菩萨必知;故大悲由生,愍救其苦。众生离苦,菩萨心亦无苦。例如子女有病,父母亦病,母子同体故。所以菩萨修同体大悲,愿救一切苦,成就大悲功德。慈观者,菩萨与众生同体故,息息相关。众生乐即菩萨乐,菩萨见众乐,心生欢喜,故名为乐。所以菩萨以种种方便,令众生得人、天之乐,得出世乐,得无上菩提觉法之乐,得大般涅槃寂灭之乐。因此菩萨与众生乐,成就大慈功德。众生学菩萨修五观,望早成就,故云‘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上来五观齐修,修德有功,性德显现,得见无垢妙极法身。无明烦恼破尽无余,光明炽盛普照世间,降伏三灾风火,永离三界火宅,成就佛国净土,出生无漏功德,法报二身,常住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上来修悲观,得识众生与我同体。欲令众生离苦,莫如教持戒清净。无业无报,则众苦自熄矣,故云‘悲体戒雷震’。再修慈观,莫如现身如云,洒大囧珐雨,为众生说种种法。未种善根令种,已种令增长,已增令成熟,已成熟令解脱;到涅槃之彼岸,灭除烦恼焰。
争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修行最怕怨业。宿怨障道,不论文斗、诤讼、经官、武斗怖畏军阵,皆是宿怨所致。菩萨若不为解怨释结,众生修道难望其成;故观音大悲,先使众生宿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众生念菩萨名号,念到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不见有生,不见有灭,生灭相不可得,故云‘妙音’。又念菩萨名号,念到感应道交,即念即脱众苦。又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长寿得长寿,求三昧得三昧,求辩才得辩才,求净土生净土,人人有求必应,故名‘观世音’。又念菩萨名号,念到无念而念,进一步无我念佛,十方世界现全身,无一法不是佛法,此时名‘梵音’。又念菩萨名号,念到感应,善根成熟时,观音菩萨即为其说法,令得悟道;如海潮不失时;故名‘海潮音’。世间音声这有漏,不能救苦;但念观音圣号是无漏功德,能救世间苦,故云‘胜彼世间音’。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上来念菩萨名号,能令众生获五种妙功德。可知菩萨是古佛再来,倒驾慈航,再行菩萨道,驾轻就熟,能救众苦,切莫生疑;如世间父母,堪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菩萨既是古佛再来,今又行菩萨道,具足佛因、佛果功德。又以慈眼视众生,愿人人皆获一乘因果功德。故菩萨福如大海,任从人取,用之不竭,是故众生应顶礼大悲王。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楞严经云:持地菩萨多年苦行,平填道路,蒙毗舍浮佛摩顶,即时心开,悟无生忍,入菩萨位同时发愿:‘若闻如来宣妙莲花,佛知见地,我先证明。’所以佛说普门品毕,持地菩萨即出来证明:‘若有众生得闻观世音菩萨法身自在,寻声救苦,无漏业者;及闻普门示现三十二应身说法度生,神通力者;当知是人所获功德,我持地证明甚多甚多。’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说普门品时,闻法众生,心开意解,各各八万四千烦恼皆发无等等,无上菩提正遍知心。
编者后记
此‘闻记’是录自讲经法会录音带,故偶有重覆,边语或口语,请读者见谅。
- 上一篇:善财童子与《普门品》
- 下一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
- [佛经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贫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