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心经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慧明法师:《心经》第七讲

  现在讲第三个元素,生命当中第三个组成部分是“想”,下面接下去一个是“行”。

  “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思”,“想”跟“思”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样是精神主体的东西,我们平常说思想思想,《心经》当中的这个“行”就是“思”的意思,也就是作意,就是内心世界它要发出一种行为,有种主观能动性的“思”的行为,要发动,叫做“行”,它的精神要开始行动了;这个行动的前提首先要接纳,然后有“想”,这个“想”其实是一种影象,是一种形状。如果我在马路上走的时候,有人突然给我一个耳光,我马上就接受,接受了以后就形成一种影象,这个人打我了,打我了要怎么办呢?接下去就是“思”,你要还击还是不还击?如果我在马路上走,有人突然给我一百元钱,跪在地上,这个时候首先也是“受”,受了以后首先把这个跪在地上给你钱和这个人的表情接纳,在你的精神主体里面形成一种影象,然后接下去才有你的行为和主观能动性,我要不要接纳这个物质,然后他跪着的时候,我应该不应该把他扶起来,还是不接纳麻木的走过而已。这就是“受”和“想”,然后把信号传递到我们的精神主体,才有主观能动性的开始。就是第四个“思”,“思”就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个是“识”,佛法当中解释为了别,也就是了知、分别,就是知道了以后给它分门别类。要不要收藏?那么这个“识”字在我们的佛法当中讲得就比较多了。

  “识”很多人往往知道是那个意识的识,这个人有没有意识?其实佛法把这个“识”分别列为八个识------八个主体。眼有眼识,耳有耳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称为六识,再加上第七个叫“末那识”,第八个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称为藏识,就是把东西收藏起来的“藏”;还有一个“末那识”也叫“执着识”,始终把我们的生命执着不放。

  眼识是由眼睛跟物质和色法进行感触和接受,通过“想”和“思”,然后进行分门别类得出好与坏的一种结果并且收藏,叫做“眼识”。“耳识”对于各种各样的声音也通过了“受”“想”和“思”,然后进行了别、分门别类的一个结果。“舌识”对于各种各样的味道也是进行了接受、影象、主观能动性上的分辩以后,得出分门别类的结果。“鼻识”对于各种各样的香味也是这样子通过感受、接纳、经过印象,通过了主观能动性,然后得出分门别类的结果。那么我们的“身识”,身体上的识是什么?身体是触,你的手碰到木头的时候,木头很光滑、很舒服;你这个手碰到很粗糙石头的时候,它会感觉到很粗糙;也是通过“受”、“想”、“行”,然后进行分门别类进行收藏。

  意念在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意识的过程中,它是最主观的,相当于比较主观的一种形式,作出的分别和了知。在五识的结果当中,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了别的作用,会发出一种主观性上的内容,它也包含着思在内、受在内和想在内。

  第七个是“执着识”就是“末那识”,印度的梵文叫末那,翻译成汉语叫执着,就是这个杯子你牢牢拿着不放,不让别人抢走,执着不放。我们为什么平常的时候很多人死不去?他还想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这个“末那识”在起作用。当一个人被人家一棍子打昏在地上,他所有的意念都不起作用的时候,但是过了一阵子他会缓过神来又活过来了。为什么死了意念都不起作用了还能活着呢?好像我们的植物人一样,他为什么会活着?这是“末那识”在起着重大的作用,他牢牢的抓住生命不放,舍不弃生命当中很多自私自利的心、占有欲,都是第七识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八识叫“阿赖耶识”也叫“藏识”,它把前面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当中所有的善的内容、恶的内容、不善不恶的内容尽收其中,成为生命延续的种子。西方人多数在讲灵魂,其实人死了以后投生,佛教不讲灵魂,讲中阴身,中阴身的大部分内容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内容和第七“末那识”的执着,它离开了身体以后,不断的在飘移当中,要投胎的也是这个东西。

  在“色、受、想、行、识”这五个元素组成了我们生命体以后,到底是实在的还是不实在的?

  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当中和《摄大乘论》当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一个“异”字,变异的“异”字。生命始终在生、住、异、灭当中,它有异生异住,异住异灭。生也是在变异变化当中生,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停留一百年还是八十年,始终也是在变异当中而存在,从来没有一刻停止过,从你的四大到“受”、到“想”、到“行”、到“识”,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都在变异当中。

  人为什么会生到娘胎里面去?为什么在娘胎里通过十月怀胎渐渐的又会长大?然后为什么十个月就出生?然后为什么会有慢慢的成长?又慢慢的变成年轻健壮,然后又慢慢的老去而又慢慢的死去?整个过程就是个变异的过程。现在我们的这颗心很难能觉察到自己在变异,知是知道我老了,我好像憔悴了,可能会买一些装饰品来涂一下妆一下,但是有没有思考过生命在变异的观点?平常的时候,我嘴巴里面也在讲,马上就老了,其实这句话很粗的,也很麻木的,因为他是不用心的在讲我老了,很快就要死了,很多人是不负责任在讲,因为他内心当中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自己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变异的过程。

  色身四大在变异,“受”也在变异,“想”也在变异,“思”也在变异,“识”也在变异。比方说“受”,你想想小女孩那么大,你叫她挑一百斤,她肯定很痛苦,你就是拿一百斤黄金让她挑,她也很痛苦,受不了啊,但是你给我慧明法师一百斤黄金挑挑,我就很开心。为什么啊?这是黄金呢。

  同样的“受”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过程当中,对它的“受”是不一样的,等到我到了九十岁的时候,有人弄来一百斤黄金给我,我会说不要,这是生命的压力,有可能小偷来偷你,你不同意,他把你的生命都夺走了。不一样的“受”!想法也不一样,现在我有一百斤黄金,我可以建一个大殿,当我九十岁的时候你给我一百斤黄金我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我九十岁的时候三顿饭能够吃多少?没有这个必要了,到那个时候“思”和“想”都会发生变化。

  我在这里讲到的“思”就是“行”,“色、受、想、行、识”中的“行”。因此变异过程在《摄大乘论》中说“一切种子如瀑流”,在《唯识三十颂》中讲“恒转如瀑流”,恒是永恒,转是不停的在转,生命是永远的不断在转,转得象瀑布一样,你远看白白的一条,好象是没有在变,没有感觉到它在变,其实细心观察的话,水从上而下时刻、刹那之间、弹指之间都在变,无时无刻的不停的在变。

  过去西方的哲学家也是这个观点,像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也是这种观点。如果生命对这个事实、这种观点麻木或者不承认的话,你念多少佛、念多少经只能够说是暂时的快乐;如果你不懂得、不接受、不实践这个原理的话,生命怎么成佛?生命怎么下地狱?生命怎么可以成为阿罗汉?佛法要求人对自己的生命要有透彻的认知,首先要接受自己的生命,对于自己的生命要有一个总体的认知,给自己生命要有一个正确的观点,然后才会把握这个生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