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11)
辰八、三种语言(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三种语言?
这里是说三种语言。
巳二、列
谓有法语言、无法语言、及余语言。
巳三、释(分三科) 午一、有法语言
有法语言者:谓宣说厌舍,离诸缠盖,趣可爱乐等,广说如经。
第一种是法语。
午二、无法语言
无法语言者:谓染污心说饮食等。
第二种是无法的语言,「谓染污心说饮食等」。
午三、余语言
余语言者:谓无记心所起言说。
第三种是「余语言者」,就是除掉了前两种,剩余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是什么意思呢?「谓无记心」,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恶,这样的心情所说出来的语言,那么就叫做无记心。这可见前面这个「法语」和「无法语」,都是有记心。他宣扬佛法的语言,他对于佛法有恭敬心、有尊重的心情的。如果没有这种心情的话,也没有轻视、不信的心,那也应该是无记的语言了。有染污心,当然这是属于恶的一面的。如果是用无记的心情说这些语言,也是属于第三种了。
这是把语言分成了三类,这在我们佛教徒来说,也是的确是应该明白这件事的。
辰九、二十二种发愤(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二十二种发愤?
前面是第八科,「三种语言」。这以下是第九科,「二十二种发愤」。这个「愤」,看下文里面的意思,有愤恨的意思,就是心里面不高兴了,是这样意思。和发愤图强的「愤」,也含有那样的意思,但是主要还是有一点愤怒。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二十二种发愤」?这二十二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心里面愤怒,这二十二种心是什么呢?这是问。底下列出来。
巳二、列
一、伪斗。二、伪称。三、伪函。四、邪业方便。五、拒枓。六、轻调。七、违反。八、诤讼。九、骂詈。十、忿怒。十一、诃责。十二、迫愶。十三、捶打。十四、杀害。十五、系缚。十六、禁闭。十七、割截。十八、驱摈。十九、谄曲。二十、矫诳。二十一、陷逗。二十二、妄语。
第一个,是「伪斗」,这个「斗」,是以前在乡村里有这种器,量五谷是多少。十斗是一石,十升是一斗;现在可能还人有用这种东西吧?
「伪斗」,这个斗里面有虚伪。如果他向外出售,这个斗可能小一点,他若往里面入,买,它可能会大一点,这样子他占便宜,使令对方吃亏了,这还是有着欺骗的意思。你被人欺骗了,当然心里面就是有点不平了,所以是「愤」。
第二是「伪称」。「称」,现在是看见、常常有用,称量、测量物体的轻重。这个「称」它也是有虚伪,总是自己想占对方的便宜,使令自己多一点,对方吃亏一点。那么这也是一种令人心里不平的。
第三是「伪函」。「函」,就是信;「伪」,就是这里面也有些心机来欺骗人的意思。你受了他的欺骗了,当然心里面也是不平,所以叫做「伪函」。而这件事,也是要智慧才能够明白;不然的话,你不知那里面有虚伪,就上当了。我昨天说过,为这个两个字,我去看《三国志演义》,我小小说一段。
曹操到西凉去,这个西凉与马超……,马超和韩遂这两人背叛了曹操,曹操去打他们去。打他们的时候很辛苦,还吃了很多的亏。曹操是有智慧的人,很善于用心的人,他想了一想、想了一想,想出个主意来。这一天就是同韩遂大家见面,一点没有作战的意思,在那里说闲话,说些闲话,以前经过的事情,就像老朋友见面那样说话,说话就完了,大家就撤退了。但是,马超这一天他没有到前线来,但是也有他的人就报告他这件事,曹操(注:贯穿前后文,疑应为马超)就疑惑,来问韩遂,韩遂说没有什么,就是这么说话,不知道什么意思。等到再后来,曹操又写一封信来,特意的用很多人送这封信给韩遂,这个意思就是叫马超知道。马超知道有信来,他也要去看,韩遂就把信给他看。他一看,前面几句话看没有,后面几句话涂了,涂抹了;再看几句话,那后面又涂了。马超就疑惑:「你这个事情怕我知道,把它涂抹了。」说:「不是!原来就是这样子。」但是马超不相信,他们两个就打起来了。当然马超是年轻,韩遂可能年纪大一点,就把韩遂的一个手斩断了。后来两个人冲突了,很严重,韩遂就向曹操投降了。那马超是剩了一个人,只有他,狐独了,他也不能和曹操作战了,也跑了。所以这叫做「伪函」。
看《三国志演义》,当然那是小说,并不是真实的事情。有些事情是真实,有些事情不见得真实。但是,看出来这个有智慧的人和没智慧的人完全是不一样。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维持正常,能够能经过什么样的变动,他能够有智慧能认识这件事,而不会受欺骗,这还是不是容易的事情,还不是容易。像「伪斗、伪称、伪函」这些事情,社会上的人,如果是不相信佛法的人、不相信因果的人,是时时有的事,随便说谎话骗人。所以我们的确是应该用功修行了。
四、「邪业方便」,窥基大师解释就是:邪的身、语、意的方便。就是恶的身、语、意业的方便。这个「方便」,在经论上的使用法,大概是有两种不同,一个就是采取行动了,就叫做「方便」。你正式做这件事了,那叫做「方便」。第二个意思,是正式的行动之前有准备的工作,先要准备一下,那叫做「方便」,这是一种。现在这里是邪业的方便,应该包括这两个意思。邪业的行动、不合道理的事情、做罪过的事情,应该是包括这两个意思。
第五是「拒枓」。这个「拒」,是抗拒,就是防御对方的侵略,叫做「拒」。这个「枓」,就是彼此斗争。这个「枓」,查那个字典上的意思,似乎是诤论也叫做「枓」。
第六,是「轻调」,这个「轻调」,就是他不尊重你、轻视你、来戏弄你,这也是令人不欢喜的事情。
七、是「违反」,「违反」,就是他就是和你作对,你说东、他就说西,不管你合不合道理,他总是反对你,那么这是叫做「违反」。
第八、是「诤讼」,这个「诤讼」,就是大家有了利害的冲突,到了法庭上去辩论,那么就叫做「诤讼」。
第九、是「骂詈」,「骂」就是「詈」,种种的言词来毁辱这个人,是「骂詈」。
第十、是「忿怒」。前边这个「伪斗、伪称、伪函」,这些事情是引起你内心忿怒的外缘。这底下说忿怒,这是说内心的事情,内心里面忿怒、忿恨、恼怒了。
十一、是「诃责」,他或者是有道理的、或者是无道理的来诃斥你、指责你的不对。
十二、是「迫愶」,就是恐吓你,你若不随顺我的意思,我会怎么怎么样来对付你。恐吓你,叫「迫愶」。
第十三、是「捶打」你。第十四、是「杀害」你。第十五、是「系缚」,绑起来。十六、是「禁闭」,就把你关闭在一个地方,失掉自由了,叫「禁闭」。十七、是「割截」,割截你的身体的一部份。十八、是「驱摈」,不准你在这里,把你驱逐了,不睬你了。十九、是「谄曲」,就是很卑鄙的,有非份的要求,这种谄媚的行为,不是那么直爽的。
二十、是「矫诳」,「矫」者诈也,就是欺诳的意思。或者是语言、或者什么事情,就是弄一个虚伪的相貌,当作真实的情况,就是受欺骗了,「矫诳」。
二十一、是「陷逗」,这「陷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最初是用一个理由同你说这件事,把你引到里边去,就是陷到里边去了;然后再用不同的态度来对付你。譬如说是你有什么财物,最初是把这财物借去了;后来你再同他要,他说:「我没有借!」不还你了,那么叫做「陷逗」,就是这一类的事情。先把你的利益拿到了,拿到了以后……最初用一个你容易相信的理由,把你的利益拿到了;拿到以后,就是另一个面目了,那叫做「陷逗」。二十二、是「妄语」,就是说谎话骗人。
这是二十二种令人心里面愤怒的事情。
辰十、六十二种有情(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六十二种有情之类?
现在第十科,有「六十二种有情」,六十二种众生、六十二种人。
巳二、列
一、那落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剎帝利。七、婆罗门。八、吠舍。九、戌陀罗。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十六、在家。十七、出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仪。二十一、不律仪。二十二、非律仪非不律仪。二十三、离欲。二十四、未离欲。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二十八、苾刍。二十九、苾刍尼。三十、正学。三十一、勤策男。三十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十五、习断者。三十六、习诵者。三十七、净施人。三十八、宿长。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轨范师。四十二、亲教师。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四十四、宾客。四十五、营僧事者。四十六、贪利养恭敬者。四十七、厌舍者。四十八、多闻者。四十九、大福智者。五十、法随法行者。五十一、持经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论者。五十四、异生。五十五、见谛。五十六、有学。五十七、无学。五十八、声闻。五十九、独觉。六十、菩萨。六十一、如来。六十二、转轮王。
第一,是「那落迦」,「那落迦」也是人;「傍生」也是人;「鬼」也是人;「天」也是人,只是做了恶事就变成地狱、傍生、饿鬼了;做善事就变成天、变成人了。这是我们前面讲过了。这五是「人」。
六、是「剎帝利」,七、「婆罗门」,八、是「吠舍」,九、是「戌陀罗」。这个我们前面也已经讲过了。
十、是「女」人,十一、是「男」人,第十二、「非男非女」的人,这就是生理的组织不正常,他也不是男人、又不是女人。
十三、是「劣」,十四、是「中」,十五、是「妙」,或者是论福德有劣、中、妙的不同;或者是论智慧有劣、中、妙的不同,总之有这三种差别。
十六、「在家」,十七、是「出家」,这个若在印度来说,有很多的宗教;在佛教里面说有在家、出家;其他宗教也有这个分别,在家、出家。
十八、是「苦行」,十九、是「非苦行」,这是说人的行为。有的人能吃苦,他欢喜做这种事情;有的人不事苦行,他不愿做种苦恼的事情。在佛法的态度:目的是得圣道。如果是正常的说,就是修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可以得圣道。至于是苦、是乐呢?佛的意思就是中庸,中庸之道。若特别情形,你非要环境特别好一点,衣、食、住要特别好一点才能得道,佛也是同意。若是这个人特别的要修苦而能得道;不修苦就不能得道,你若特别丰富了,他就放逸了,那只好苦一点,那佛也是同意。如果这件事不能得圣道,苦也好、不苦也好,那都不是佛的意思。所以在佛法里面说:『无益苦行当远离』。是「苦行」和「非苦行」。
二十、是「律仪」,二十一、是「不律仪」。这是在佛法的态度上,我们应该学习律仪,不应该去学习不律仪,这个我们在前文也有解释过了。二十二、是「非律仪非不律仪」,这是分这么三种,前面解释过。
二十三、是「离欲」,二十四、是「未离欲」,这前面我们也是讲过了。这个离欲应该分两种:一个是其他的宗教徒,他修学世间的禅定,也能远离欲界的欲,他成功了可以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这是一种离欲。第二种佛法里面所赞叹的离欲,就是修学八正道,那能够究竟的解脱生死苦的。外道所说的离欲实在是暂时的,等到他的色界定、无色界定破坏了以后、无常了以后,他又回到欲界来,还是有欲的,所以那个离欲不是真实的。二十四、是不离欲,为欲所迷而不能觉悟,「未离欲」。
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这个是按照佛法的态度做一个分类,做「正性、不定性、邪性」的分类。按《俱舍论》上的意思,就是要得初果以上才是「正性定聚」,因为他决定是不退转了,所以他就是死掉了以后──这个初果死掉了以后,到第二生他还是不会失掉、圣道也不失掉、也不会退转的。所以他是属于正性的这一类有情里面的,是决定了,不会失掉!
这个「邪性聚定」是什么呢?就是三恶道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生,他们那种做恶业的性格,你是很难改变他的。若是造了无间业,是决定要到无间地狱去的,所以叫做「定」;做恶事名之为「邪」;他是这一类的人,所以叫做「聚」,属于这一类的人。
「不定聚定」,「不定聚」属于这一类的。就是除掉了「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之外的人,都是属于「不定聚」。这个「聚」,就是类的意思。因为这一种人遇见坏因缘,就会转变成「邪性聚定」;遇见佛法好的因缘他就会转变成「正性聚定」,他本身不决定,所以叫做「不定聚定」。他这个性格决定是这样了,所以也名之为「定」。
可是在初果之前有个四善根位,就是加行位。加行位有四个位次: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暖、顶」两个位次,当然是有修行的人,也还是向上进的人,但是还没能决定,还有可能遇见恶因缘,也可能会退。若到了忍位以上是决定不退了,到忍位决定是不退了。所以忍位以上的人,他还没能到初果,但是他已经可以不退了。说是得初果的人决定不堕落三恶道;这忍位也是一样,也可以不堕落三恶道了,所以,也可以把忍位加进去的,所以也可以说他是「正性定聚」。这「暖、顶」也是有修行的人,但是还有一点靠不住的可能,所以不说他是「正性定聚」。
二十八、是「苾刍」,二十九、是「苾刍尼」,这是佛教徒出家的人,这是约受戒来说,他受了比丘戒了。旧的翻译就是叫做「比丘」,我们通常用的那两个字;这新翻译──玄奘大师翻的,翻个「苾刍」。这个「苾刍」有解释是一种草,这个草是非常香的,香味很浓。譬喻这个修行人,这个比丘有戒、定、慧的香,戒香、定香、慧香,有这香,所以叫这个名字。但是,这里主要是说戒,他出了家、受了比丘戒了,就名之为「苾刍」。
但是在《大智度论》上解释,就是他能够「破恶」,破身、口、意里面的四种恶法,能破恶;能够杀烦恼贼,正在做这件事,叫做破恶。另外有「乞士」的意思,自己不生产,向在家的信徒去乞求生活所需,所以叫乞士。第三个能够持清净戒,这也是比丘里面含义之一。第四个能够「怖魔」,能令魔王恐怖了,你能够解脱了他的势力范围,他不能再控制你了,那么叫做怖魔;有这四个意思。所以这「苾刍、苾刍尼」都是一样。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女众,受了比丘尼戒了。
三十、是「正学」,这个「正学」,就是在比丘尼和沙弥尼之间的一种人,这个律上有,就是年轻的女人出家了,要给他在十八岁到二十岁这两年之内受这个「正学」、学六法;过了二十岁以后再受戒,受比丘尼戒;就是试验他是有孕、没有孕。那么最初在这件事之前就是有这种事情,最初怀孕不知道,受了比丘尼戒以后,就发生生小孩的问题,所以佛就制这个正学女,这个缓冲的办法,那么叫「正学」。
第三十一、「勤策男」,第三十二、「勤策女」,这就是沙弥、沙弥尼,这个翻到中国话翻做「勤策」。「勤策」,就是沙弥、或者沙弥尼为大僧所勤加策励,来警策他,叫他好好学习佛法、好好用功修行,就是受了十戒的沙弥、沙弥尼叫「勤策男、勤策女」。
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这是在家佛教徒。他受了三皈了、受了五戒了,就名之为近事男、近事女。这个「近事」,就是亲近三宝,为三宝做事情,所以叫做「近事」。那么这是近事男、近事女。
受八关斋戒的人,当然是已经受三皈、五戒了,那不名为近事男、近事女;叫做「近住男、近住女」,那和这个名字不同。这个「近住」在《大毗婆沙论》上解释:他亲近阿罗汉住故。因为你能够受八关斋戒,或者受一昼夜,你能够修四念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死。看看经上说,受八关斋戒的人,还是应该在庙上住。在庙上住这一天,要停止在家的事情,修梵行,等于说就是修四念处,修这一天的梵行。如果受了八关斋戒,虽然说持戒、没有犯戒;但是没有修四念住,还就是到office去做事情,不是太合乎原意,不符合原意的。「近阿罗汉住」这样解释,说是你学习了八关斋戒,你就是与阿罗汉渐渐的相近了,将来你可以得阿罗汉了,这有这样意思。或者说这个「近住」,是你受的戒不是尽形寿,是「近时而住」,只有那么短的时间,过了那么多的时间以后就失效了,这个戒就没有了,是近时而住。
三十五、「习断者」,三十六、「习诵者」。第三十五、是「习断」。「习断」,就是他数数的──这个「习」,是数数的意思,一次又一次的修学佛法,学习佛法,修学止观,断烦恼的人,应该是这么说。第三十六、是「习诵者」,就是诵经,诵这个律,或者是某一部论。「习诵」这个「习」,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诵;如果你不诵、不诵就忘掉了,忘掉就不能诵了,所以要「习」才可以。
三十七、「净施人」。这个「净施人」可以按两个意思来解释:第一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出家的人,你受了这个戒,有不捉持金银宝的这种戒;但是,没有金银宝又不可以,那么这怎么办呢?要请一个净施人,就是另外请一个,譬如说是比丘尼,要请一位女居士;如果说是比丘,就请一位男居士。你要同他说,说:「我得到的这个财,别人同我结缘的财,我的心里面想:『都是你的,暂时放在我这里用。』」若这样讲就清净了。我推想这件事为什么这样做呢?就是不要执着这个钱是我的,不要有我、我所的执着。所以,有了红封、接到红封钱的时候,你心里面观想;预先同那个人联络好了;你就观想:「这个钱是他的,暂时放在我这里用。」
前面说那个邪业的方便;现在这是正业的方便,使令你学习无我、学习无我观,不执着这个身体是我、不执着这个财富是我的。你一得到财富的时候,心里想:「这个财富是他的,不是我的。」不要执着是我。我在想这件事,不要说是我们能这样做,就是能听见这句话,我看还不容易,还不容易。这是要学习戒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你若听见了这句话、又能这么做,我感觉到我们会减少很多的烦恼,而不会因为这件事引起了很多的过失,不会!所以那个人──你请的那个就叫做「净施人」,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就是施的时候,他肯布施的时候,他能够无我、无我所的观察,不取,就是三轮体空的意思了。施者、受者、财物,都能观察是无我、无我所的,都是毕竟空的,他不执着我、我所:「我是怎么怎么的」──不执着,那么那叫做「净施」,这是一个清净的布施的一个人,能远离过失。你这样布施,你所得到的功德能够帮助你去得圣道;如果有执着我、我所的话,这个功德帮助你在人间、天上享受富贵,享受这个可爱的五欲,还是令你迷惑,所以在这里头加一个叫做「净施人」,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三十八、「宿长」。这个「宿长」是什么?就是年纪大的人,或者是有道德的人、有学问的人。宿长,年纪大的人,是这么说;老年人,这么说好了。三十九、「中年」,这个人年纪还没老,不是宿长,他是中年人。第四十、是「少年人」。下面有解释什么叫做少年、中年、老年。
四十一、「轨范师」,就是翻译叫做阿阇黎。阿阇黎是「轨范师」,他是能为我们做轨范的人。他能教授我们佛法的人、教授我们的威仪、教我们怎么样学习戒、定、慧的人,就是「轨范师」。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都叫做「轨范师」。
看《阿含经》上,这些像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这些阿罗汉去乞食的时候,这些在家的居士见到他的时候,称他为阿阇黎,我认为这个称呼也是很好,称为阿阇黎。
四十二、「亲教师」,「亲教师」,就是和尚。和尚就是邬波陀耶,梵语叫做邬波陀耶。邬波陀耶这个话传到西域,由印度传到西域的时候,就变成和尚了;和尚是个土语,不是雅语。这个「亲教师」其实他的作用也是和「轨范师」一样,也是教导我们学习佛法的,我们要同他亲近、接受他的教导;也翻一个「依学」,依止的依,学习的学,依止他学习出世间的圣道,所以就叫做依学。也翻个亲教;也翻个依学。
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轨范师」和「亲教师」这都是师长,受戒的时候有「亲教师」、有「轨范师」;这底下说弟子。弟子这里边分成两类:一类是共住弟子,和你在一起住。第二种不在一起住,但是离你不远,随时来亲近你、请教你,所以那叫做「近住弟子」。「共住弟子」也好、「近住弟子」也好,都是以师长为依止的,都是依止于师长的人。看这个律上,佛说的这种法语,初出家的时候,不能离开师长,因为你要向师长来学习佛法的,有这样的意味。如果出了家以后,就离开了师长,那等于说就是没有学习佛法,就是没有学习佛法的条件了、没有学习佛法的因缘了。这若是出家了以后不学习佛法,这是佛法的衰相。如果你不学习佛法,你只是一个人自己在那里,不学习佛法干什么呢?那么他做什么?那么这是一个衰相。如果他若是有所作为,更是衰相。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佛法、非佛法,更是衰相。所以收了徒弟,而不教导徒弟,这是个佛法的衰相。不听师长的教导,那位师长也可能无可奈何,这是一件事情。
四十四、「宾客」。「宾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离开了原来居住的地方,旅游到外边去作客,那么叫做「宾客」,这种人。
四十五、「营僧事者」,就是管理大众僧事情的人。
第四十六、「贪利养恭敬者」,就是爱着利养恭敬的人,对于人家的利养、对于人家对他的恭敬,他很注意这件事,那么就是爱着利养恭敬者。当然这也还是与我、我所有关系。
四十七、「厌舍者」,就是他厌离这个利养恭敬,或者是厌离这个色、受、想、行、识,厌离尘劳,他是一直的注意修学戒、定、慧的人,这是「厌舍者」。
四十八、「多闻者」。第四十九、「大福智者」。这底下,一直的说的是完全在佛法里边的、佛教里边的事情了。「多闻者」,博学多闻,他对于佛法能博学多闻的、而对于第一义谛有所觉悟的人,那叫做「多闻者」。
四十九、「大福智者」,就是在佛法里边的人,这个人的福德很大、智慧很高这种人。看见律上说:这个大众僧里有大福智的比丘,要特别的优待他。这个掌值僧事的人、营僧事的人,对这样的比丘要优待他。因为什么呢?大家都借他的光。的确是!大家都借他的光。借他的光,大家修学圣道的时候方便一点,衣、食、住不困难,你可以安心学习圣道。若没有这个大福德智慧的人,就差了,就差一点。这可见佛──我看这个律上,我们感觉到制这个戒律那么多的不方便,总感觉到不舒服;但是你看看律,佛很懂得人情,很多的地方很迁就我们的凡夫的心情的,很迁就的。
五十、「法随法行者」,这文上:「法、随法、行者」,这么念。这个「法」,就指涅槃说,就是佛、法、僧那个「法」,就是指大般涅槃叫做「法」,这是大安乐处,这叫做「法」。这个「随法」,就是八正道,或者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这些修行的法门,它不是大般涅槃、它不是涅槃;但是它顺于涅槃。「随」者,「顺」也。你能按照这个法门去修行,就到涅槃那儿去了,所以它称为「随法」。所以,「法随法行者」这个话怎讲呢?就是涅槃的「随法」,你能够依教奉行的人、你能够修学圣道的人、向于涅槃的人,那叫做「法随法行者」。我们说:『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第四句。那么『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这是闻慧和思慧;『法随法行』就是修慧了。所以,这个「法随法行者」他已经修学禅定、而在禅定里面修学四念处的大修行人了,这不是平常人了。
五十一、「持经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论者」:这也是我们佛徒徒里面各随自己的意乐而学习的不同。「持经者」,他能够受持修多罗,就是能够读诵,应该能诵了,叫做「持经者」。他能够背诵《阿含经》、或者是背诵《华严经》、《般若经》、《大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我们在《高僧传》上看,古德真是不得了!他能持经。
五十二、「持律者」,他能够把律背下来,他能诵戒本,乃至能诵广律,他能持戒清净,这是一种修行人。
五十三、「持论者」,对某一种论,像《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显扬圣教论》,很多的这些论,他能够受持、读诵,真是不可思议!这正好是三藏。
说「持经者、持律者、持论者」,这个「持」,似乎是多偏重于文句的受持;但是文句的受持是属于闻慧,闻慧是为思慧、修慧做基础的。所以,前面说「法随法行」是修慧,这里就是闻、思慧了。而闻、思慧有的人,也一定应该有修慧;有修慧的人也一定应该有闻慧,你有所缺就不对了。说「法随法行」这是修慧,你没有闻、思慧,你这修慧也不圆满。所以闻、思、修都是应该具足的。
五十四、是「异生」。这个「异生」怎么讲呢?在《大毗婆沙论》上的解释是:一切的圣人,佛法里面说的圣人;其他的地方说圣人不算数;都叫做同生,不是异生,是同生。那么一切的生死凡夫是不同于同生,所以叫做异生。那么圣人也是不同于凡夫,也应该叫异生吧?这不应该这样说。圣人,一切的圣人:由初果乃至到佛,是同见真理了。这个在《法华经》的〈譬喻品〉初,说完了〈方便品〉以后,舍利弗尊者领解了,这个〈譬喻品〉初有一句话叫做:『我等同入法性』。『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我读这一篇文,读到这个地方,我特别的注意了,佛对于这句话没有加以简别,佛没有说。所以,印顺老法师也引这一句话来证明「三乘同一无言说道,体假入真」,就是阿罗汉、辟支佛和佛所见的法性是一样的,是这个味道,这么讲。而在华严经的〈十地品〉,第八地那上也有个文,就是:『法性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这句话也有这个味道,这个真常的法性『二乘于此亦能得』,声闻、缘觉也觉悟了真常法性了。这和《法华经》的『我等同入法性』,这和《般若经》也是同入法性,都是这么讲。
但是我们天台智者大师认为不是,是因为声闻、缘觉所见的是偏真的;佛、菩萨圣人,那是圆融的法性,是不同,这是《涅槃经》上有这个意思,智者大师也不是说自己要这么说,是从《涅槃经》上看出来。你若读《维摩经》的时候,就感觉到阿罗汉和菩萨有距离,就好像不是同入法性。那《华严经》,我看那清凉国师──清凉澄观国师,他解释这一段文的时候,是『二乘于此亦能得』,这句话他说:这是贬斥第八地菩萨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二乘人所觉悟的法性,和佛菩萨所觉悟的法性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这么说呢?意思是在贬斥这个八地菩萨,就是说:「你还不圆满,你不能入无余涅槃,你还要发心学习佛法、广度众生的。」他这么解释。
所以我们中国佛教,因为读了──当然祖师没有什么不对,都是有根据的,都有圣言量根据;但是按《大毗婆沙论》说,那就是不一致了;《大毗婆沙论》说一切圣人都是同生、同见第一义谛,这和《般若经》的味是一样,《般若经》也是这么说。我们读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是这样意思,就是:声闻、缘觉和佛──佛是果,菩萨是因,都是同入第一义谛,是无差别的。但是这里面就可能会有疑问了,那么究竟是同?是不同?就会有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这个问题先放那里,我们讲这个「异生」。
这个「异生」就是和圣人不同,他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的见。不同的见:有我见、我所见,有常见、断见、有见、无见,各式各样的见,六十二见;有不同的各式各样的烦恼,这个就是凡夫。他也会造作各式各样不同的业力,得各式各样不同的果报,所以称之为「异生」。圣人都不是这样子,圣人同入法性,都是不可思议境界,离一切相的不可思议境界,所以称之为「异生」。
五十五、「见谛」。「见谛」,就是初果圣人以上都叫做「见谛」,就是他经过长时期的修学戒、定、慧,他见到苦、集、灭、道四谛了,主要是见到灭谛。因为是由修学圣道而得灭谛了,得到色、受、想、行、识的寂灭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离一切言说相、离一切分别相了,那么叫做「见谛」。你见了灭谛了,才知道色、受、想、行、识是苦,才能知道是苦谛;烦恼是集谛,才知道。我们没有见谛的人不感觉到苦,这色、受、想、行、识有什么不对呢?我感觉也没什么不对嘛!就不知道色、受、想、行、识是苦。所以,虽然是苦,而不知道这是苦,所以我们不能说「见谛」。虽然我们也是在苦、集之中;但是,不知道苦是苦谛、也不知道烦恼是集谛,还不知道。而这位圣人──见谛以后的圣人知道、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了,就是初果圣人以上,他是有这种功德了。所以「见谛」者,他所以叫做「见谛」,他得到无我、无我所、毕竟空的智慧了。
五十六、「有学」。这个「有学」,就是三果和四向: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四向;和初果、二果、三果,加起来是七个人。这七个人都名之为「有学」,就是他对于戒、定、慧他还欢喜学,还没能满足,还「有学」,这都是圣人,而不是说凡夫。
或是初果圣人之前──初果圣人之前,没有入圣位的人──没有入圣位的人应该说是「有学」?但是,佛不说他是「有学」,因为他们有可能不学了。他今天是学、明天学;可能有一天又不学了。的确是这样子,不学了。说:「我来学,不是我师父叫我来学,我自己要学。」但是有一天不学习了,「我不学了,我走了」,这也是可能的呀!
说是有的人自己不想学,师长逼迫他到佛学院去学;但是学了以后,很有兴趣,继续学、不断的学;但是,也可能有一天又不学了。什么时候这个学的心能坚定下来?要到初果。要到初果以后能不退了;或者说要忍位的时候,他这个学的心是决定下去而不会失掉的,不会失掉的。当然,人与人是不一样,如果感觉到生死是苦,唯有佛法能解脱苦,你若真能够认识到这里,这学的心是不能停下来的;这是一。
第二样,在佛法上的学习上是有欢喜心,所谓有法喜。他也能继续不断的学;如果学的时候没有滋味、不生法喜,也不感觉到生死是苦,那他学也很难,也不容易学。或者说是──我看《涅槃经》的翻译者昙无谶尊者,他小的时候,六、七岁的时候,他母亲也可能是信佛,到寺院里面来往,就看见那个大德,这个境界呀!受到很多人的恭敬、尊重、供养。那她就想:「我叫我儿出家、做师父,将来他也成为大德。」原来这样子他母亲叫昙无谶出家的。那么这个动机不是太纯正;但是昙无谶是成功了。
所以我想,我们在寺院里面,寺院里面我多少也是经验过──因为什么要做住持?其实就是两个原因。就是一个:你贪求名闻利养──贪利养恭敬者,所以我要做住持。第二个,就是要有大悲心,如果没有大悲心,那他为什么要做住持?为什么要做住持?有了大悲心做住持,应该是最合适的,应该最合适。如果没有大悲心而贪利养恭敬去做住持,烦恼多得很!烦恼很多很多的,很多的问题。学习佛法也是一样,你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因为贪求利养恭敬学习佛法,那也是一样,烦恼多得很!很多很多的烦恼来苦恼你。现在这里说「有学」,他已经是圣人了,不是凡夫,当然他的动机是很纯净的,是「有学」。
五十七、是「无学」。「无学」,就是对于戒、定、慧已经学到究竟圆满了,所以是「无学」了。当然,到究竟圆满应该是佛,其他的人都还是有所不足,不能说「无学」。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10)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1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