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7)

  午四、约无学辨

  又有十种:谓无学正见、乃至正解脱、正智。

  这里是说建立差别「显差别」。差别里面,第一科是「性类差别」。「性类差别」就是善法、恶法、无记法;现在是说善法的差别。善法差别里面第一科「别辨增一」,分十科。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种善法;第二科,二种;第三科,三种;第四科是四种;第五科是五种;第六科就是六种;七种、八种、九种;这个第十科是十种善法,数目增加到十种。十种,第一科是「约方便辨」,约方便来辨别善法的差别。看这个文里面,闻、思、修三种智慧有提到闻所生慧的善法、思所生善,没有提到修慧;又说「有依善、无依善」,这些的确是有方便的意思,善法的前方便的意思。

  第二科约「系不系辨」,这是欲界系、初、二、三、四静虑系善,空无边处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系善;「无漏所摄善」,那就是不系了。那么又有十种,「谓十善业道」,这是「约业道辨」,就是内心有意愿的行动表现在三业上,那就是「十善业道」,这是「约业道辨」。

  这个第四科「约无学辨」,这是约圣人说了。又有十种,这十种就专指无学位的阿罗汉以上的圣人说的。这十种善法里边,第一个是「无学、正见」,那么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都指无学的圣人说的。那么这是八正道,再加上「正解脱」。「正解脱」,就是阿罗汉他能胜解苦、集、灭、道四种谛理,就叫做「正解脱」。「正智」,就是阿罗汉所得尽智和无生智这二种智慧,叫做「正智」。这是无学位以上的圣人的十种善法。

  午五、约感生辨

  又有十种:谓能感八福生,及转轮王善,及趣不动善。

  这是第五科「约感生辨」,就是能感得八种福报生命。这八种生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指欲界,在我们人间做小国王,这算一个;再就是国王的臣,辅佐国王做事的臣,这是二个;再加上六欲天,就是八个;八个再加上「转轮王善」,能在人间做转轮王的这样的善法,就是九个了。这个是八个加「转轮王」是九个。再「趣不动善」这就是十个,十种善法。

  这个「趣不动善」,前面都是欲界,欲界六天加上人间的小国王,加上臣,那么就是八个,这都是人间,欲界的。

  「趣不动善」那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上的善法,这是定善了。那么或者是再包括到无漏的善法,那就是更殊胜了。现在是这十种善法,是「能感八福生」的、「及转轮王善,及趣不动善」,一共是十种善法。

  辰二、结

  如是等类,诸善差别。

  这是结束前面这一大段文:「别辨增一」这一段,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结束,像前面说的这么多种类的善法的差别,有这么多。

  「略说善有二种义」,这以下略说善的含义、善的道理。

  「别辨增一」是第一科,那么这第一科里辨出来有十科,加结束,就是这个结束。

  卯二、略说善义

  略说善有二种义:谓取爱果义、善了知事及彼果义。

  现在是第二科,这个善法一共分二科,第一科「别辨增一」;第二科是「略说善义」,就是简要的说明善法的含义。善法有什么意义呢?「有二种义:谓取爱果义、善了知事及彼果义」,就是有这二种义。

  第一个道理,「谓取爱果义」,就是你做这样的善法的时候,你将来能得可爱的果报,那么这个可爱的果报,在里边的情况──你造这样的业,在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上说就是集,苦集的集;可爱的果就是这个苦,苦、集。「善了知事及彼果义」,这就是灭、道。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前面取可爱果义是世间的善法,「善了知事及彼果义」就是出世间善法了。

  这个「善了知事」,就是你能够明了这件事情的真相,那就是佛法里面的智慧。佛法里面的智慧就是道谛,道谛的般若的智慧──戒、定、慧,包括戒、定在内的智慧,能通达世间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及彼果义」,及彼圣道──三乘圣道的果就是涅槃果。这样就是出世间的道谛和灭谛,加前面的苦谛和集谛,就是四谛。那么苦集是在这里不包括恶法,只属于二种善法:一个散乱的善法,一个禅定的善法。做这样的善法就是在欲界得可爱的果;在色界、无色界得可爱果。加起来就是世间善法和出世间的善法,有这二种义,「略说善有二种义」,就是这二种道理。

  寅二、不善法(分二科)  卯一、标

  不善法者:谓与善法相违,及能为障碍。

  这个「不善法」。前面把「善法」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说「不善法」的差别。先「标」出来,然后解释。

  「谓与善法相违,及能为障碍」,就是说做这种恶事的时候,是和善法相违背的,善法的功能能令你得到可爱的果报;现在做恶事与善法相违,就是做这种事得到苦恼的果报、不可爱的果报。

  这件事情从自己的经验上应该感觉到,就是你造因的时候,是你自己心里欢喜这样做就这样做,你不欢喜做就不做,就是有你的自由。若是得果报的时候,得可爱的果报也很自由、也很自在;得不可爱的果报就是不自由的,你欢喜也要受,不欢喜也要受、也要接受,所以这个不可爱的果报的确是苦恼了。所以「与善法相违,及能为障碍」,这恶的果报来了的时候,它「能为障碍」,令你想要做些如意的事情,不行!有障碍。所以恶果报来了,你想要修学出世间的善法,不行,做不来,就是不可以,就是有障碍。不但是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也有障碍,它也是不令你自由的。

  卯二、释

  由能取不爱果故、及不正了知事故。

  「由能取不爱果故」,这是第二科:解释。「及不正了知事故」,这是解释恶也有这二种义,它能取得不可爱的果报,令你苦恼。「及不正了知事故」,你做这种恶事的人,在恶的时候,在做恶事的时候、得恶果报的时候,你都是「不正了知事故」,不能够正确的通达一切事的真实相。不通达这个五蕴: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是苦、空、无常、无我,你不知道,不知道这件事的。这个智慧也不够了,所以就没有这种功能,这是说恶法是这样。

  寅三、无记法(分二科)  卯一、标列

  无记法者,略有四种:谓异熟生、及一分威仪路、工巧处、及变化。

  这是第三科,说这个「无记法」。无记法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无记」,就是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它没有善、恶的那样的意义的。

  什么是无记法呢?「略有四种:谓异熟生、及一分威仪路、工巧处、及变化」这一共是四种。这个「异熟生」,就是前生造的业力,或者是善业、或者是恶业所招感的果报,就叫做异熟生。这个异熟生应该是分两类:一种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善恶业所得的果报,是果报的主要的一部分,它是果报主。它本身也不是善、也不是恶。是这样:它若是善,它会拒绝恶;它若是恶就拒绝善。而阿赖耶识什么都有接受,你前六识做善,它也接受;做恶,它也接受,它是不拒绝;接受。所以它本身是无记性的,这是一种。第二种就是由阿赖耶识引出来的前六识,也有属于无记性的,不全是属于善,也不全是属于恶的,也有无记性。那么这里边都应该包括在内的,这两种都应该包括在内;这里只说无记。

  「及一分仪路」,我们以前也讲过。就是我们在一个道路上、在一个处所里边有行、住、坐、卧的威仪,那么是叫做威仪路。威仪路是表现在身体上的一种表色,这个表色,它是由内心发动出来的一种行动,当然也通于善、也通于恶;但是现在这里是说无记性的,不说善、恶那一种。

  「工巧处」,这个工巧处在本论后文也有更详细的解释,其实包括的范围很广。这个工巧处,乃至做一切的工商业、做农夫耕田的事情、乃至一切现在所谓的工厂制造什么产品,都包括在内,很多很多的事情;乃至到书法,书画、雕刻,乃至现在这个数学、印刷,这一切一切很多很多事情都包括在内。工巧处这样情形也是通于三性的,但是这里面单说是属于无记性的。

  「及变化」,这个「变化」也应该说它有两种。一种就是术,艺术的术,你有一种术就会变化;另外就是有神通。你有禅定的工夫,那么你就有了神通;有了神通就会变化。神通里面包括一部分的、小小的、生得的、报得的神通。报得的神通并不是有禅定,果报有小小有能相似的神通,小小一点儿,也不是决定靠得住;但是也小小有一点变化。这里就是说这么多的无记。但是这里说的变化,看下文的解释,只属于善和无记,那就不包括报得的神通在内,我们下文再解释。这是前面列出来这四种无记,这底下又加以「料简」,就是不全面的解释,也一部分的简别简别。

  卯二、料简(分二科)  辰一、诸工巧处及威仪路(分二科) 巳一、举工巧处

  若诸工巧,但为戏乐,不为活命,非习业想,非为简择,此工巧处业是染污;余是无记。

  「若诸工巧,但为戏乐,不为活命,非习业想,非为简择,此工巧处业是染污;余是无记」,若是我们所做的事业,在各式各样的工巧里边,工巧业里边。「但为戏乐」,只是一种游戏、娱乐的性质,不是为了活命,不是为了生活事情。「非习业想」,不是为了活命学习那件事,不是的,只为戏乐。「非为简择」,这个「非为简择」,也有非为习业想,有习业的意思。「简择」,就是在里面学习,学习这个工巧在里面各式各样的观察、思惟、练习,那叫做简择;或者是学习那件事的前方便,做种种方便,也叫做「简择」。现在都不是属于这一方面的,不是为活命,不是为了活命,学习那件工巧业,也不是做那事的前方便,只是为了戏乐。

  「此工巧处业是染污」,这样的工巧业是属于染污的,不是清净的。这若按照本论下文的解释,这工巧业属于染污性质的很多很多了,只是一少部分不为活命但为戏乐,一少部分是无记,大部分都是染污,「此工巧处业是染污」。「余是无记」,剩余的为戏乐的事情,那是属于无记,可以这么简别。

  巳二、例威仪路

  如工巧处,威仪路亦尔。

  「如工巧处」这样子分析:一少部分是无记,多数都是污染。那么「威仪路」呢?也是一样。就是一大部分都是放逸、都是污染。当然也可能有一部分属于善性的,一少部分也是无记。

  辰二、诸变化心

  变化有二种:谓善、及无记。

  这最后一种无记法是「变化」,是有两类,就是善和无记,而没有染污的一部分,这就是单指有禅定、有神通的人的变化。因为,有了禅定、有神通的人他没有欲了,他没有欲界的人这种欲。没有这个欲的时候,他心清净,他表现出来的事情最多是无记;另外他就是属于善,属于良善、予人有利益的事情。若是有欲的,那就不一定。有欲的时候,他里面他可能有欺诳性,那就是有恶、有染污了。那么这是说无记这一类的法。

  子二、根境差别(分二科)  丑一、法差别(分二科)

  寅一、别辨增一(分二科)  卯一、内六处(分二科)

  辰一、五根(分二科)  巳一、举眼(分十一科)  午一、一种

  复次,眼有一种;谓能见色。

  在前面就是把「性类差别」这一段、这一大科解释完了。「性类差别」里面就是善、不善法、无记法。

  现在这第二段「根境差别」,说到根境的差别。这个前边是性类的差别;现在这底下说是「根境差别」,就是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在这上面也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的。分两科,第一科是「法差别」,第二科是「名差别」。能诠显的名、所诠显的法,这个法也还是六根、六境,这都是法。这底下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增一」,这个根境别辨用数目来表示它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内六处」,第二科就是「外六境」了。「内六处」里面先说前五根,然后说第六意根。前五根里面先说眼根,有十一科,第一科是「一种」。

  「复次,眼有一种」,眼只有一种眼。「谓能见色」,就是它有能力、有这种功能,能照见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各式各样的色法,它有这种功能,这就叫做「眼」,眼就是这样意思。

  午二、二种

  或立二种:谓长养眼、异熟生眼。

  「或立二种」,或者是两种。「谓长养眼、异熟生眼」。「长养眼」,就是我们吃饭,吃饭这个营养使令眼的能力、能加强了它的能力,这是长养眼;或是睡眠也能长养眼;或者修梵行、得三摩地都能长养眼。

  异熟眼,「异熟生眼」就是果报了,前生的业力得到的眼。而异熟生的眼也须要长养,不长养这个眼也是很难维持的,也是要长养的。不过读书人用眼用得厉害,也有人用眼用得轻。

  午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肉眼、天眼、慧眼。

  「或立三种:谓肉眼、天眼、慧眼」,有这三种。「肉眼」,就是我们所得的这种眼睛,就是这一切在光明中显现出来的色法,没有障碍,这一切色我们可以见,这是肉眼。「天眼」,那功能就是厉害了,它是显露、不显露的色法,有障碍、无障碍的色法,它都是可以看见的,这天眼是厉害的。这两种眼都是物质组成的,由精微的物质组成的眼睛。

  「慧眼」,这个慧眼它是属于心法,不是物质,它也有能照见一切法的能力,那它照见的力量当然是高过了肉眼和天眼,这是圣人所得到的眼睛。

  我们通常说是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还有三种眼,这上面没有提,只提了还有两种眼:一个法眼、一个佛眼。这里说的慧眼包括法眼在内,法眼也是智慧,所以也包括在里面。通常说慧眼观一切法的真实相、观一切法的真如理,那叫做慧眼。通达一切法的缘起,那就是法眼。但是也有调转过来说的,法眼是观第一义谛的;慧眼是观一切法是缘起,调过来。那么佛眼的意思,若按照《智度论》上的解释,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到成佛的时候统名为佛眼,有这么意思。这样说,佛眼也包括了肉眼、天眼,也包括了慧眼、法眼;但是,佛眼是超过了一切人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的功能的,是更殊胜的一种眼,也就是一种智慧。所以这里面说三种眼,也就等于是说五种眼了。

  午四、四种(分二科)  未一、总标列

  或立四种:谓有瞚眼、无瞚眼,恒相续眼、不恒相续眼。

  这个第四种。第四种,这又分两科,第一是「总标列」,第二科「随难释」。现在说是「总标列」。

  「谓有瞚眼」,这个「瞚」就是动,这个眼睛和眼皮有开、有合的动,就是有瞚眼。「无瞚眼」,这个眼睛它不瞚、不动。我们人间一般人的眼睛都是要瞚,不瞚是不行;诸天的眼睛是不瞚。「恒相续眼」,这个眼一直的相续下去。还有「不恒相续眼」,这底下解释。

  未二、随难释

  恒相续者,谓色界眼。

  「恒相续者,谓色界眼」,色界天上的眼。这里面的原因:色界天上的人都是有禅定的人,没有欲、没有烦恼,是和平的世界,所以那个眼睛一直能保持,他的能力特别强,因为有禅定的功夫,所以那个眼力不会中间眼睛盲了,不会的。我们人间的眼睛不行,人间眼有的时候会破坏、会被破坏,因为人与人烦恼很多,烦恼破坏了自己的眼睛,或者自己用自己的眼睛用的不合适,那也会有问题。所以这个眼「有恒相续」、有「不恒相续」的不同。

  午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五趣所摄眼。

  这个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五趣所摄眼」,这又不同。

  午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自相续眼、他相续眼,端严眼、丑陋眼,有垢眼、无垢眼。

  「或立六种:谓自相续眼、他相续眼」,自己的眼。这个「相续」就是身体,这个身体是叫做相续。就是自身的这个相续眼、他身的眼睛。还有端严的眼、还有丑陋的眼。还有是有垢眼、还有无垢眼,这可以做两种解释,就是有的人的眼睛黑白分明,就可名之为无垢眼;有的人的眼睛里边有些毛病,就是有病的眼睛,就是有垢眼。或者说凡夫的眼叫有垢眼,圣人的眼叫无垢眼。

  午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有识眼、无识眼,疆眼、弱眼,善识所依眼、不善识所依眼,无记识所依眼。

  「或立七种」,七种眼睛。「谓有识眼、无识眼」,我们的眼识其实如果一直的读书,眼识是一直要动;如果不多读书的时候,眼识不动的时候还是很多的,多数是第六识活动,而第六识这一注意活动的时候,这个眼识是不活动了,所以就是这个眼识有的时候有识,那么就是「有识眼」;「无识眼」,有的时候这个识不发生作用,叫做「无识眼」。

  「疆眼、弱眼」,这个能力有强有弱,这也是各式各样的。「善识所依眼、不善识所依眼」,这个眼识受意识的牵引,就有善、不善的不同了,眼识本身也不能善、也不能够不善的,就是受到意识的牵累,所以有「善识所依眼、不善识所依眼」。

  「无记识所依眼」,这时候也没有善、也没有恶,无记识所依眼。

  午八、八种

  或立八种,谓依处眼、变化眼、善业异熟生眼、不善业异熟生眼、食所长养眼、睡眠长养眼、梵行长养眼、定所长养眼。

  「或立八种:谓依处眼、变化眼、善业异熟生眼、不善业异熟生眼、食所长养眼」,这底下或立八种,八种眼睛。

  第一个是「依处眼」,这个依处眼有几种解释,就是我们这个肉眼就叫做依处眼。这个依处眼就是为变化眼所依止的地点,所以叫依处眼;或者说是扶根尘是净色根的依止处,所以叫做依处眼,那么这个依处眼就指扶根尘这个眼睛叫做「依处眼」。

  「变化眼」,应该说是净色根的眼,净色根的眼睛它有种种作用。这个变化就是指它有种种作用说的,它能见一切色法、也能读书,这里面有很多的转变、有很多的作用,这是特别重要,这表示它的重要了。

  「善业异熟生眼」,这个善业异熟眼:由善业得的果报的眼睛,叫善业异熟眼。「不善业异熟生眼」,那个眼睛的功能有问题了。由善业得到的果报,那个眼是特别强了。好像是《大智度论》、是那上说?本论上也有提到说:转轮圣王的眼睛,在黑天的时候,天黑没有日月,夜间黑暗的时候,他的眼睛能看一百由旬,在一百由旬内的事物就看自己的掌纹似的,看得那么清楚;像我们小小的地方都看不清楚了,所以这「善业异熟眼」是不得了,那么强!「不善业异熟生眼」,那就多数是到三恶道的眼睛了。

  「食所长养眼」,用饮食的营养来滋养这个眼睛。还有睡眠也能长养眼。还有梵行也是长养眼,你修梵行能长养这个眼睛。「定所长养眼」,那就是得了禅定了,得了禅定了也能长养这个眼睛。那么眼睛有这么多的差别,这是说是八种。

  午九、九种

  或立九种,谓已得眼、未得眼、曾得眼、未曾得眼、得已失眼、应断眼、不应断眼、已断眼、非已断眼。

  「或立九种」眼睛,九种。「谓已得眼」,这是指过去说的。「未得眼」,是未来的。「曾得眼」,是我现在得到了,我以前也得过的,所以叫做曾得眼。「未曾得眼」,就指在现在得到这样的眼睛,以前没得过,是未曾得眼。「得已失眼」,得是得了,又失掉了。总而言之,这个眼睛还是无常的、是靠不住的。「应断眼、不应断眼」,这个「应断眼」,就是有过失的眼睛,像我们这个眼睛不理想,是应该把它调整,就叫做应断眼。「不应断眼」就是圣人的慧眼、法眼、佛眼,这个我们应该学习、能够修行、能够证得才好。「已断眼」,已经断了的眼睛;或者是「非已断眼」,没有断的眼。这是九种。

  午十、十种无

  或立十种者,无。

  这上面说没有十种眼,十种是没有。

  午十一、十一种

  或立十一种,谓过去眼、未来眼、现在眼、内眼、外眼、粗眼、细眼、劣眼、妙眼、远眼、近眼。

  「或立十一种」,十一种眼睛。谓过去的眼、未来的眼、「现在眼,内眼、外眼」。这个「内眼」就是自家的眼睛;「外眼」就是他人的眼睛,或者这么说。「粗眼、细眼」:「粗眼」,或者说我们欲界众生的眼睛,粗眼;「细眼」,就是色界天的眼睛。「劣眼」,就是应该是不善业所得到的眼。「妙眼」,那就是善业所得到的眼睛。还有是「远眼、近眼」。「远眼」,或者说是过去、未来的眼睛是远眼;「近眼」就是现在得到的眼睛。

  这里边说「过去眼」、说「未来眼」、说「现在眼」,这里面倒是有意思。就是我们以前的栽培不够,得到的眼睛我们不满意;但是这终究是要过去的,我们可以栽培,将来得个好眼睛,所以还有「未来眼」。如果是决定就是这样子,那就不行了,不可以改变的了;现在还是可以改变的。

  巳二、例耳等(分二科)  午一、例同

  如眼如是,耳等亦尔。

  前面说眼,这么底下说「耳等」。「耳等」,第一科是「例同」;第二科是「显别」。如眼睛是这样子,「耳等」也是这样子,和前面一样,意思是一样。

  午二、显别(分二科)  未一、标

  是中差别者,谓增三、增四。

  「是中差别者」,这底下「显别」。第一科是「标」,这里面也有不同的地方,「谓增三、增四」。

  未二、释(分三科)  申一、耳(分二科)  酉一、三种

  三种耳者,谓肉所缠耳、天耳、审谛耳。

  「三种耳者:谓肉所缠耳」,这底下说不同的地方,可以增到三、增到四,这个耳。

  这个增三,三种耳是什么呢?「谓肉所缠耳」,就是我们看见的这个耳,肉所缠耳,这应该说是扶根尘。扶根尘是保护这个净色根的耳,那么就是正好是「肉所缠耳」。「天耳」,这是天上的人他们的耳,或者是得了色界四禅的人,入定的时候,他有天耳通的那种耳,叫天耳。「审谛耳」,这个审谛耳怎么解释呢?就像经上佛说法的时候告诉听众:『谛听!谛听!善思念之』,那么这叫做「谛听耳」。就是你注意的听闻佛法,那叫做审谛耳。从这方面讲,耳朵的重要能够──是学习佛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酉二、四种

  四种耳者,谓恒相续耳、不恒相续耳、高听耳、非高听耳。

  「四种耳」。前面说是三种耳,这底下说四种耳。「谓恒相续耳、不恒相续耳」,这是和前面应该是一样。「高听耳、非高听耳」,这是约它的作用说,就是学习佛法,听闻善法,听闻佛法能逐渐的使令你转凡成圣,那么就是高听耳。「非高听耳」,不学习佛法,一般世界上的事情不是「高听耳」。

  申二、鼻舌(分二科)  酉一、三种

  三种鼻舌者,谓光净、不光净及被损。

  「三种鼻舌者」,前边是耳说完了,这底下说「鼻舌」。鼻舌分两科,第一科「三种」。「三种鼻舌者:谓光净,不光净及被损」,这鼻舌说有三种,一种是「光净」的,就是很清净的,没有毛病。说是「不光净」的,有毛病、不光净。「及被损」,被破坏了。三种。

  酉二、四种

  四种鼻舌者,谓恒相续、不恒相续、有识、无识。

  「四种鼻舌者,谓恒相续、不恒相续」,或者是「有识」、或者是「无识」,有这个分别,这四种。

  申三、身(分二科)  酉一、三种

  三种身者,谓滓秽处,非滓秽处,及一切遍诸根所随逐故。

  这底下第三个说到「身」。这身的差别是什么呢?「谓滓秽处、非滓秽处,及一切遍诸根所随逐故」,有这三种的不同。第一种,就是我们这个身体有污秽的地方,那就是我们人间的人。人间的人要排泄这些问题,就是不清净了、污秽的这样的身体。「非滓秽处」就是色界天以上,色界天的人清净,欲界天也是不排泄,也比较清净。欲界天的人他不排泄、也没有病。所以可以说是「非滓秽」。若是色界天上的人的身体是大光明的境界,那是特别殊胜了,和我们欲界真是不能比了。所以,从经论上告诉我们的事情,人真是应该放下

  「及一切遍诸根所随逐故」,这是第三种身。「一切遍诸根所随逐故」,我们这个身体里面,这个身根,我们通常说这个意根是很重要;但是身根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身根,它是普遍到全体,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所随逐的,你若没有身根,那四个根放在什么地方?所以有这么一个情形:「一切遍诸根所随逐故」的身体。

  酉二、四种

  四种身者,谓恒相续、不恒相续、有自然光、无自然光。

  那就是这个「恒相续、不恒相续」,就是在你的寿命这么长之间,都是恒相续的,如果中间是断了,就是「不恒相续」了。「有自然光」,那就是欲界天和色界天他们身体能发出来光明,自然的发出光明来。那么我们的身体不能,我们人间的人不能发出自然的光明;或者人造的光明,可以。这是把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都说完了。

  辰二、意根(分十二科)  巳一、一种

  或立一种意。谓由识法义故。

  这里第二科;把前五根说完,现在说第六意根。「意根」分十二科,第一科是「一种」,也是数目增加,计算它的差别。「一种意」是什么呢?「谓由识法义故」,就是说,这个意它能够认识法、认识义。「法」,就指能诠显意义的这一切的名句文,是法;「义」,就是名句文所诠显的道理,它里面有什么什么义。这个能诠、所诠,这都是意识所认识的,有这样功能的名之为「意」,就这一种意。实在这「一种意」倒是说的很简要。

  巳二、二种(分二科)  午一、标列

  或立二种:谓堕施设意、不堕施设意。

  这底下说二种,分两科,第一科标列。「谓堕施设意,不堕施设意」,这是标出来,这底下解释。

  午二、随释(分二科)  未一、第一义

  初谓了别名言者意,后谓婴儿意。

  这底下解释,先解释第一种解释。「初」,头一个这个「堕施设义」怎么讲呢?就是你这个意,能了别名言的意,了别种种的名字。名字就是言。因为你若没有名就不能说话,一个名字、一个名字连接起来就是语言,所以名就是言。而这个「堕」字怎么讲?堕者,落也,降落的落。就是这个「施设」,「施设」是什么呢?就是名、就是字、就是名句文,就是「施设」。这个名句文从那里来的呢?就是有智慧的人安立出来的,他心里面这样分别、这样思想;画一画,怎么样画各式各样的符号,施设出来的,所以这个「堕施设意」。就是施设种种的名言,落在你的心里面,你的心能接受。能接受,那就是了别名言的意;如果这个名言不能落在你的身上、你的心里面,落不上去,那就是不了名言。

  这样说,这个「堕」字,「堕」有一个动词的意思,这里面也有一个学习的味道,你学习这个名言,在你内心里面有了念心所;这念心所的力量,就是你积聚了很多的名言,这叫做「堕施设意」。如果你不接受、你没有学过,你心里面没有积集这么多的名言,那就不行了,那就是不堕施设意。

  头一个是「了别名言者意」。后一个:「谓婴儿意」,婴儿的时候,他还不明白名言,不了,他还没有开始学习名言。这样说,如果是学习了一种文字,对另外一种文字没有学过,那也可以说「不堕施设意」。不过,终究他心里面有一种施设的,不是说完全没有。这是第一个解释。

  未二、第二义

  又初谓世间意,后谓出世间意。

  这是佛法的态度了。头一个「堕施设意」是世间人,世间上的人他们的心意。或者说「堕施设意」是有学问的人;「不堕施设意」就是没有学问的人,也可以这么说。「后谓出世间意」,这是圣人了;「世间意」是凡夫。出世间的圣人,他心里面也是有施设意的;但是,他在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离一切名言相,离一切名言相的时候,就「不堕施设意」了,那就是超越了世间,不是凡夫境界了。

  我们种种的分别心、种种的烦恼,都是在分别那个地方,都在名言那个地方,不是在第一义谛那个地方。这个圣人就是从名言这个地方超越了,超越了名言达到无名言的地方,所以没有烦恼了,没有分别,没有这些烦恼。我们不能超越名言,我们就是为名言所困、为烦恼所缚,所以是苦恼的。

  巳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心、意、识。

  前边是说两种。这个也很有意思,「一种意,(谓)由识法义故」,有二种意,「堕施设意、不堕落施设意」。佛菩萨的智慧会这样安立,也是有意思。

  「或立三种,谓心、意、识」,由心、意、识来表示我们内心的差别,表示内心的差别。经过了人家有智慧人的解释,我们才能够有一点分别,什么叫做「心、意、识」,你看这《俱舍论》才能看出来;你若不解释,你就读那文,读不出来什么事情。他解释这个「心、意、识」怎么解释呢?似乎是这个识,这个识是面向外的,识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识」的意思。

  这个「意」是干什么的呢?意是为识做依止处的,他去认识外边的、去收集外边的消息的时候,他要有个依止,以这个意做依止处,他才有力量去采访各式各样的消息,这叫做以意为依止,去了别色、声、香、味、触、法,这叫做「识」,也叫做「意」。了别了以后,他得到了很多很多的名言、很多很多的消息,把它收集起来,是名为「心」。

  这里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以「意」为依止,向外,叫做「识」;「识」认识了很多的资料又收回来、又回来、又流回来,那叫做「心」。流出去叫「识」,流回来叫「心」,而以「意」为依止的,以「意」为依止的。这个《大毗婆沙论》上有好多种解释,不止这一种。

  以「意」为依止,向外去了别叫做「识」。这里边我看又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认识外边的境界,得到新的消息,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你以前收集的,你在心里面得到的知识,也可以以「意」为依止流通出去;流通出去这就是由心。这样说这个「意」,也是意、也就是心。说为「识」做依止的时候,就叫做「意」,作依止的时候就叫做意。把外边得到来的新的知识,收集起来,收集回来叫做「心」。但是以「意」为依止的时候,也有「心」的意思,也有这个「心」的意思,心里有很多很多的智慧,这个智慧,在这个「识」向外活动的时候,有智慧的基础,所以他内外并不是分开的,还是连贯在一起的,还是连贯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