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7)
寅二、生艰辛(分二科) 卯一、引经说(分二科) 辰一、举二量(分二科)
巳一、血量(分三科) 午一、标
生艰辛者:如薄伽梵说,汝等长时驰骋生死,身血流注过四大海。
这个「生杂染」,三杂染里面最后一个是生杂染,一共是分成四科,第一科「生差别」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生艰辛」,就是在三界五趣里面,流转生死是很艰难,是很辛苦地,这一段文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引经说」,「引经说」里面先「举二量」,二量第一个就是「血量」,流血的数量。第一段是先「标」。
什么叫做「生艰辛」呢?「如薄伽梵说」,像世尊所说的,是「汝等长时驰骋生死」,就是你们这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长时期的「驰骋生死」,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光阴非常的迅速,像是「驰骋」似的跑来跑去。「身血流注,过四大海」,这身体里面的血流注出来的,如果把它积聚在一起,能超过四大海的海水那么多,可见生死有多多,生死太多了。这是「标」出来,底下第二科是「征」。
午二、征
所以者何?
午三、释(分二科) 未一、举生象马等中
汝等长夜,或生象、马、驼、驴、牛、羊、鸡、鹿等众同分中;汝等于彼,多被斫截身诸支分,令汝身血极多流注。
这底下是解释。佛说「汝等」众生在长夜,「长夜」就是生死的流转中时间太长了,但是都没有光明,没有智慧的光明。在这样的生死境界里面做什么呢?或者是生在大「象」里面,或者生在「马」,或者是骆「驼」,或者是「驴」,或者是「牛」,或者是「羊」,或者是「鸡」,或者是「鹿」等等的这些众生里面,也可能是做蛇,也可能做老鼠。「众同分中」,各式各样同类的身体,老鼠与老鼠是同分的,人与人是同分的,大象与大象是相同的生命体,但是各有各的分,各有一分。「汝等于彼,多被斫截身诸支分」,若在象、马、驼、驴、牛、羊、鸡、鹿等中呢?那个身体多数是被斫,被截断了,这个身体分成一分一分。「令汝身血极多」的「流注」出来,这种事情,这是这个「血量」。
未二、例生人中
如于象等众同分中,人中亦尔。
这第二段「例生人中」。前面说我们若生在大象,生在马、驼、驴等畜牲世界这样子,「众同分中」。「人中亦尔」,我们生到人的世界来,也是一样,也是这个「身血极多流注」,也是这样。
巳二、泪量
又复汝等,于长夜中,丧失无量父母、兄弟、姐妹亲属,又复丧失种种财宝,诸资生具,令汝洟泪极多流注,如前血量。
这是第二科是「泪量」,前面是血的数量,现在说流泪哭了。
「又复汝等」,在「长夜」之中是丧失掉了,失掉了无量无边的父亲,无量无边的母亲、哥哥、弟弟、姐妹亲属,一些亲爱的人,这是失掉了这么多亲爱的人,就是要流泪了。「又复丧失种种财宝」,很多的「资生」资「具」,心里面也是在痛。「令汝洟泪极多流注」,是亲爱的人死掉了,或者贵重的财富也失掉了,就使令我们鼻涕眼泪极多的流注,就像前面那个流血那么多。这以下第二科「例乳量」。
辰二、例乳量
如血洟泪如是,当知所饮母乳,其量亦尔。
「如血洟泪如是」这么多,「当知所饮母乳,其量」也是这么多,超过四大海水那么多。这底下第二科「结应知」。
卯二、结应知
如是等类,生艰辛苦,无量差别应知。
我们应该知道,应该这么想,这个生是苦,流血是痛,流泪也是痛,就是饮乳的时候,母亲也是爱,儿女也是爱,因爱而有痛,因爱而有苦,所以「应知」。
寅三、生不定(分二科) 卯一、显不定(分四科) 辰一、于父母(分二科)
巳一、明算计
生不定者:如薄伽梵说,假使取于大地所有一切草、木、根、茎、枝、叶等,截为细筹,如四指量,计算汝等长夜展转所经父母。如是众生曾为我母,我亦长夜曾为彼母;如是众生曾为我父,我亦长夜曾为彼父。
「生不定者」,这是第三科「生不定」,这「生不定」分两科,第一科「显不定」,先说这个「于父母」,这一方面先计算一下。
「如薄伽梵说,假使取于大地所有的一切草、木、根、茎、枝、叶等,截为细筹」,把它割成小小的筹。这个「筹」就是计算数目的一种用具,或者是有四寸长,或者是多少长。「如四指量」,像四个指头横着立起来这么的尺寸。「计算汝等长夜展转所经」过的「父母」,这一生谁是我父亲,谁是我母亲,我死了以后又到一个地方去,又会有父亲、有母亲。「如是众生曾为我」做「母」,做母亲,「我亦长夜曾为彼母」,她给我做母亲,我也可能长夜为她做母亲,谁做谁的母亲不是决定的,所以说「生不定」。我给他做父亲,他也可能给我做父亲,就是这个人他是我的儿,但是来生可能是我的父亲,就是不定,不决定的。「我亦长夜曾为彼母」,说是这个人不是我父亲,也不是我母亲,是我的怨家,他那怨家就可能是你的儿,也可能是你的女,也可能是你的父亲,也可能是你的母亲,因为你若相距几千万里不会做怨家的,就是因为亲爱就有恨,恨从爱来的,那也是彼此有亲厚关系的,所以真实说起来,不应该有恨,也不应该有爱,所以这是彼此亦不决定。
巳二、释无尽
如是计算,四指量筹速可穷尽,而我不说汝等长夜所经父母其量边际。
「如是计算,四指量筹速可穷尽」,这是第二科是名「释无尽」。这个大地所有的草木、根梗、枝叶把它截断了做成筹,这么多的筹来计算的话,「速可穷尽」,很快的筹就没有了,就不够用了。「而我不说汝等长夜所经父母其量边际」,这样说那么,那个筹不够用,还有很多不能计算的,所以我不说你们长夜生死里边所经过,为你做父亲的,为你做母亲的,那个数量的边际是不能说的,这个边际是不可以说的,太多了,这是彼此自他的更互不定。底下「苦乐」不定。
辰二、于苦乐(分二科) 巳一、举苦
又复说言:汝等有情自所观察,长夜展转成就第一极重忧苦,今得究竟;汝等当知,我亦曾受如是大苦。
「又复说言」,佛又这么说,「汝等有情自所观察,长夜展转,成就第一极重忧苦」,这个苦从那来的?从执着来的,不要执着苦恼就轻,你老是执着,苦恼就多不可,就很多很多的苦恼。「汝等有情自所观察,长夜展转成就第一极重忧苦」,这个「汝等有情」自己观察自己的情况,不要说佛说,就是自己观察一下。「长夜展转」,在无明黑暗的生死里面,展转的流转生死,由前边就可以看出来,成就了最强的极重大的忧苦,受过了很多的苦,受到了很多的苦。「今得究竟」,这句话是佛说的,说现在遇见了佛法了的时候,有希望这个苦是停下来,到此为止了,遇见佛法以后就究竟了,这个苦到这里可以没有了,有希望停下来了。那就是因为学习佛法的关系,你要学习佛法才可以,也就是心里不执着才可以。
「汝等当知,我亦曾受如是大苦」,你们知道,这是佛这么说,你们知道我现在成佛了,但是你们知道我以前没成佛的时候,也和你们众生一样的,也曾经受过这么大的苦,这么多的苦啊,极重的苦也是受过的。受过的,可是遇见善知识了,知道修行,所以成佛了。这是说这个苦是这么样的情形。
巳二、例乐
如苦,乐亦尔。
这是例这个「乐」,前面说举「苦」,这是举「乐」。说我在生死里受苦很多,一点没有乐吗?也不是,也有乐也是有,但是不决定。忽然间苦了,忽然间乐了,忽然间乐了,忽然间又苦了,老是靠不住的,所以这是苦乐不定。这「生不定」是苦乐不定。
辰三、于处所
又复说言:我观大地,无少处所可得,汝等长夜于此处所,未曾经受无量生死。
这是第三段「于处所」,前面第一段「于父母」,第二段「于苦乐」,现在是「于处所」。佛又这么说,我观察这么大的土地,这广大的世界,没有小小的地方可以得到,「汝等长夜于此处所,未曾经受无量生死」的,说那个地方你没有在这里受过生死,你想找这个地方很少的,广大的土地之中,遍一切处啊,就在那里生过,也在那里死过的。「无少处所可得汝等长夜于此处所,未曾经受」过生,受过死的。这可以知道受的生死太多了,不过太多了都忘掉了,记不住。
辰四、于眷属
又复说言:我观世间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不为汝等,若母、若父、兄弟、姐妹,若轨范师,若亲教师,若余尊重,若等尊重。
前面说这一生在这一个范围内,另一生又在另一个地方,这「处所不定」。总而言之,遍一切处受生死。这底下「于眷属」。佛又告诉我们说,「我观」察「世间」的「有情不易可得」,就是很难得到一个人,「长夜流转不为汝等」,做「父」亲,或者做「母」亲,或者是「兄弟、姐妹」的;很难可得一个人,没给你做过阿阇黎的,没给你做和尚的,「轨范师」就是阿阇黎,「亲教师」,就是和尚;「若余尊重,若等尊重」,「若余尊重」其余的,若和尚、阿阇黎,这个和尚的同学,阿阇黎的同学,那也都是叫做「余尊重」。「若等尊重」,也不是和尚的同学,也不是阿阇黎的同学,但是他同样是有道德的人,所以也是可尊重的,都是有过这样关系的。这么多的有情里面,说是要找到一个人,没给你做父母、兄弟、姐妹的,不容易,没给你做过轨范师、亲教师、若余尊重、若等尊重,也是不容易,就是可见人与人之间,都是有过深厚友谊,深厚的友谊关系的,所以小小的不如意,应该把它放下,不要执着。
卯二、显生量
又如说言:若一补特伽罗,于一劫中所受身骨,假使有人为其积集不烂坏者,其聚量高王舍城侧广博胁山。
这底下「显生量」,显生的数量。「又如说言」,又如佛这么说,「若一」个「补特伽罗,于一劫中所受身骨」,不要说无量劫,就说一劫,一劫中或者一个中劫,或者是二十个中劫,二十个中劫算是一个大劫。「所受身骨」,所受生命的那个骨,「假使有人为」,假使有这么一个人好管闲事,把这个骨头堆积起来,「为其积集」,而没有烂坏的话。「其聚量高王舍城侧广博胁山」,那个积集起来那个骨身的那个量,那个数量,那个体积,能比王舍城旁边的广博胁山还要高,堆积起来。这个「广博协山」,旧的翻译叫做富罗山,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上,玄奘法师翻个广博胁山。「胁」什么意思呢?就是阿修罗的胁,那个山的形式像阿修罗的胸部的那个胁似的,就是很陡,大概是那个意思。这是这个苦恼的境界是这样子,这是第三科「生不定」。底下是第四科「生流转」
寅四、生流转(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生流转?
这个众生在生死里流转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这一科比较麻烦一点,复杂一点,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解「释」。先是「征」,「云何生流转」?底下解释。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约自身辨(分三科) 巳一、标
谓自身所有缘起,当知此即说为流转。
这个解释里面,先约自己的生命体来说,先是「标」。「谓自身所有缘起」,这个「生流转」,就是自家的这个生命体,他的「缘起」,这就叫做生流转;「生流转」不是自然的,是由因缘生起的。「当知此即说为流转」,这就叫做生流转,这个生命体有因缘故,现出生命来又结束了,又现出生命来又结束了,这样子。这是「标」,解释里面先是标,底下又问。
巳二、征
云何缘起?
这个生命的「缘起」,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问。底下又解释,分两科,先是「嗢柁南」,把他列出来。
巳三、释 (分二科) 午一、嗢柁南列
嗢柁南曰:
体门义差别 次第难释词 缘性分别缘 摄诸经为后
这就是这么多,这是「嗢柁南」。底下就是「长行」解「释」,长行解释在这个窥基大师的略纂上,这是分十科,但是现在这里的《披寻记》是分九科。这个「体」是一科,「门」是一科,「义」是一科,「差别」是一科,「次第」是一科,「难」是一科,「释」是一科,或者难释词是一科,「缘性」是一科,「分别缘」是一科,摄诸经为后又是一科,这有分九科的,有分十科的,那么到下面看吧,看他们究竟怎么说。这底下长行的解释,分九科,第一科是「缘起体」,第一科是「征」。
午二、长行释(分九科) 未一、缘起体(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缘起体?
生命是由缘起来的,缘起的体性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问,底下就解释,解释先略说,先是「标」。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略说(分二科) 戌一、标
若略说,由三种相建立缘起。
这是「标」说,先是这个标,底下是解释。「若」是简「略」的解释缘起的体性,很简单就是三种相,「由三种相建立」这个「缘起」的道理,很简单。这是一个「标」,底下解释,看怎么解释的。
戌二、释
谓从前际,中际生;从中际,后际生;中际生已,若趣流转,若趣清净究竟。
「谓从前际,中际生」,这是一个相,第一相;「从中际,后际生」,又是一个相;「中际生已,若趣流转,若趣清净究竟」,又是一个相,这是三相,就是这样子三种相。三种相前两种相,「谓从前际,中际生」,「从中际,后际生」,这两种相是生死的流转相。这个「中际生已,若趣流转,若趣清净究竟」,这是还灭,就是入涅槃了,就是这样子。
「从前际,中际生」,「从前际」就是过去,从过去的时代,现在我们生命体的缘起叫做「中际」,我们的中际是从那来的?从过去际来的,从过去际来的。这个「从中际,后际生」,我们现在这个生命体的情况,这在时间上说剎那剎那的也会过去了,那么将来,将来还有生命,那个「后际」就是未来,未来的生命也不是自然有的,是从「中际」来的,就是从现在的生命体创造而来的。「从中际,后际生」,那么这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个生命体分这么三个阶段展转的生起,是这样子。
这样子说其中的事情,在这里简单说一下,也有这个需要。「从前际生」,这里面就是说十二因缘,十二缘起。十二缘起「从前际生」是什么呢?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是「前际」;那么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这是「现在际」;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缘老死,那么这就是「后际」,分这三个阶段。这是「谓从前际,中际生;从中际,后际生」,是这样子。
「中际生已」,现在说,过去的先不说了,就说现在那个「中际」,中际这个生命现起来以后,以后这个时候有二种情形:一个是「趣流转」,一个是「趣清净究竟」。这个「趣流转」,就是我们对于生死的情况,感觉到满意,虽然是流了很多的血很痛,流了很多的泪又是很痛,但是还是感觉满意,那你就继续的流转生死,这是很难停下来的,是「若趣流转」。「若趣清净究竟」,如果你对于这个生死的苦,生的艰辛,艰难困苦啊,流了很多的血,流了很多的泪,感觉到没有意味,生了厌离心了,那就转过来了,就能到涅槃那里去了。「若趣清净」,「趣」者向也,就是向涅槃,清净的涅槃那边去了,那就是究竟的解脱了惑业苦,究竟的解脱了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都停下来了,就是得大自在了,就是成了圣道了,成了圣人了,所以「若趣清净究竟」。
这一段文就是「略说」,简略的说缘起的体性,就是这样子。下边就是广说,「广显」,第二科是广显,前面是略说,这就说广显。「广显」分两科,第一科是「从前际中际生中际生已复趣流转」,说这个意思。那么这一科里面分两科,先「征」。
酉二、广显(分二科) 戌一、从前际中际生中际生已复趣流转(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从前际中际生,中际生已复趣流转?
这句话是什么意义呢?你讲讲我听听,你解释解释我听听,这是问。底下就解释,解释分两科,先「辨相」。「辨相」里面先是「辨」,「辨」里面先说这个「受生义」,先说这个受生的意思。「受生义」,也先说「前际摄」,「前际摄」里面先说「无明缘行」。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辨相(分二科) 地一、辨(分二科)
玄一、受生义(分二科) 黄一、前际摄(分二科) 宇一、无明缘行
谓如有一,不了前际,无明所摄,无明为缘,于福非福及与不动身语意业,若作若增长。
这底下解释。这个十二缘起,很多的地方都有,很多的地方都有解释,但是我感觉《瑜伽师地论》解释的很广很广的,解释的很详细很详细的,和别的地方讲的,应该要注意,要解释。因为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光解释那一句话的意,也不能说不懂,也应该懂,但是里面复杂的关系,这《瑜伽师地论》里面,可是发挥的很多很多,希望你们各位也注意。
「谓如有一,不了前际」,这是解释我们在生死里面,怎么会得到一个生命,一个生命体。这先从「前际」开始说,再解释「无明缘行」,就是说有这么一个人,「不了前际,无明所摄」,就是在过去的时候,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什么?就是这个色受想行识,我们这个生命体,我们不知道这是个臭皮囊,这个身体是个幻化的,是无我、无我所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不了」。过去,「前际」就是过去,在现在以前久远久远了,那个时候在生死流转,就是色受想行识在变动,变动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怎么叫做因果,什么叫做业,什么叫做异熟,什么叫做我我所。总是虽然在业、业果里边流转,但是不知道怎么叫做业,也不知道怎么叫做异熟果,不知道什么叫做因,什么叫做果,不知道怎么叫做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不明白,不知道这个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的,不知道,执着有我有我所。
尽管有的众生不是分明,不是分明的怎么叫做我,怎么叫我所,不分明,但是还是执着的,这就叫做「不了」,这就叫做「无明」,都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生死里流转,很多很多的事情不明白,那么这么多的无知,都在「无明」的「所摄」,属于无明这一个范围内的东西,我们简单的做一个分类来说。譬如说在世界上大概的可以分两类人,或者说分三类人也可以,一种人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他就做恶事,做很多的恶事来占这个便宜,反正人死了就完了,说我若是不占这个便宜,你不占便宜,你白不占便宜,不吃白不吃,所以就是这随意的做种种恶事。这种人他就是不相信有善恶果,就无知,就无明,在这个我们现在学的是《瑜伽师地论》,还有其他的《阿毗达摩论》、《杂集论》,叫做「异熟果愚」,就是不知道有善恶果报,异熟果愚,那么这种执着心就是重一点,执着心重一点。
第二种人就是叫做「真实义愚」。「真实义愚」,真实义是什么?就是涅槃第一义谛。我不明白第一义谛的道理,那么这种人可能相信因果,也可能不是相信因果,但是他不做恶,他做什么呢?做善事。就是在或者相信佛的佛教徒,知道做善有善报,但是他还不是明白真实义的,所以去在这社会上,做这些执着心啊,我相、法相,就是我执、法执的心去做一些善事,在这广大的地区能够有很大很多好的计划,做得非常圆满,很多的人得到幸福,做这些事情。做这些事情,当然这是在佛法来说,这是好事,社会的福利,做官也好,做个好的官;做生意也好,也做得非常合道理;我卖这个药的时候,为人治病的药,要品质的管制,这药一定是没有毒素;或者是做所有事业行业的时候,总是做得很如法,很好。将来当然不是在人间得富贵荣华,就是到天上享天福,但是你不能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不能,这是一种人,这种人就是做善而不做恶。
再另外一种人,是做了很多的福业,散散乱乱的做了福业,感觉还是不行,不如不动业好,修禅定,禅定一入定几千年几百年,身心自在安乐,没有这个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的这些事情,社会上的问题。社会上虽然是做了很多的善事,你还不能离开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这些社会的问题,你还是在那里困惑。所谓对社会上有贡献,有什么贡献?就是穿的衣服好一点,住的房子住得好一点,有电灯,冷的时候有暖气,热的时候有冷气,只是这些享受好一点而已,内心的世界,你不能逃出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你逃不出去。
我以前我还不大懂,后来明白,在公司里做事,人事的冲突,普遍的都是苦恼,但是还不能不做,你不能不去,你不去不行,我要吃饭,我希望我的分期付款,到时候能交到,那非要做工不可。少数人他没有这件事,但还有其他的问题,也是有。总而言之,这苦是不能离的,我不高兴这个,我静坐弃舍了这一切的爱别离、怨憎会,到深山去修行,那么得禅定成功了,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这是不动业。这种人是不做恶,不动业,但是你还是不能逃离生死之苦的,你还不明白第一义谛的,还是不行。
所以这个,「不了前际,无明所摄」,就是包括这么多的因,有的做恶的因,有不做恶的因。不做恶的因大概说分两类:就是学习这个散乱的善法,得到社会上人的赞叹尊重,但是都还是苦恼的人;另外一部份人,我不稀罕这件事,我要多修禅定,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造这个「不动业」。你若说「无明为缘,于福非福及与不动」,就是一个「真实义愚」,他还不明白第一义谛,不能修四念处的圣道,这也是无明。他这「无明为缘」,就能发出来「不动业」;他欢喜做一些散乱的善法,利益了广大的社会的这些贫苦的人,他能够创造出来「福」业,这两种人都算是真实义语。其次有一种人,就是不相信善恶果报这种人,随时可以开枪杀人,他就造这「非福」业,就是造罪业了。
所以「不了前际」,就是明白点说,也就是不明白第一义谛,不明白第一义谛,说有「异熟果愚」,有「真实义愚」,有这样的「无明为缘」,所以是有造「福」业的,有造「非福」业的,有造「不动」业的,就是这样子。「身语意业,若作若增长」,不管是做罪,或者是做福,或者不动业,都是要由身语意来创造的,离开了身语意还有什么事情呢?说「若作」,说做这个业,做了业若忏悔了,那这个业就不增长了;那没有忏悔,我做得很好,那你有这个心情,你的业就逐渐的「增长」,或者做一次不够,做第二次,一次一次再做,这业就增长。那么这就叫做「无明缘行」,就叫做「无明缘行」,我不相信有善恶果报这些事情,那么就叫做「无明」。
宇二、行缘识
由此随业识,乃至命终流转不绝,能为后有相续识因。
这底下第二科「行缘识」。这个「行缘识」怎么讲呢?
「由此随业识」,这个「无明缘行」的时候,「无明」是自己的糊涂造了业,就是「行」。「行」有福行、非福行、不动业,你这样子造了业的时候,这个业就熏习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在阿赖耶识里面,而阿赖耶识受了这个业力熏习以后,这个业熏,并不是单独业能熏习阿赖耶识,你在动作的时候,你在有行动的时候,谁来推动这个行?当然是烦恼,就是贪瞋痴,你动机是贪心,动机是瞋心,这个各式各样的烦恼,所以烦恼也在动。这个业动的时候,烦恼一定也是动的,不会是没有烦恼,而业单独的会动,不会的。所以它熏这个识,熏阿赖耶识受熏的时候,是有烦恼也在熏习它,业也在熏习它,熏习完了,所熏习的这个种子就随着这个识,就相续下来了,相续下来了。
所以人的一生内心的动作,包括了一切的烦恼,包括一切的活动,一切一切的事情都没有遗漏的,一点也没有遗漏,都在阿赖耶识给你保存下来了,给你保存下来了,而这些东西一直随着在阿赖耶识,随着阿赖耶识就相续下来了。这个「随业识」,可以做两个解释:一个是熏习这些东西,这些种子它随逐这个识,随逐这个识相续下来,有业随逐的识不断的相续下来,这是这样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这个业熏习了识,这个识就随着业向前进,随着业向前进,随着你的业向前进,总而言之,他是不相舍离的,不相舍离,「随业识」。这里面当然还有其他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说。
「乃至命终流转不绝」,这个「随业」,我们人在一生之中,也是不管是做善,或者做恶,或者做什么,我们思想的活动,就是一直的在动,当然有的时候懈怠,有的时候精进,就是各式各样情形,一直到「命终流转不绝」,像这情形是不断的,「流转」就是相续,这变化的情况,一直的相续下来,是不绝断的,这样意思。
「能为后有相续识因」,这样情形的,这叫做「行缘识」。这第二科是「行缘识」,怎么叫做「行缘识」?就是这么回事,行为识做因缘,行是福行、非福行、不动业,它能为识做因缘。这个阿赖耶识里面,它会变现出来根身、器界,变现出来人的生命,人的世界,有时候变天的世界,变畜生的世界,变这老鼠的世界,变毒蛇的世界,变老虎的世界,变成地狱的世界。它为什么会变?由「行」为缘,是你自己造了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为因缘,所以阿赖耶识有这种功能,这就叫做行为缘。现在这样说,这是「乃至命终流转不绝」,流转不绝又怎么的呢?
「能为后有相续识因」,现在说「由此随业识,乃至命终流转不绝」,是现在这个生命,是这个时候是这样,这个生命存在的时候是这样子。这个生命一定不管寿命有多长,终究有一天中断了,它不能相续下去了,不能相续以后,这个生命以后又有一个生命,又有一个生命。那个生命怎么来的呢?「能为后有相续识因」,现在的这个「随业识」,能为将来那个生命的「相续识」的因,将来那个生命就是从现在这个「随业识」来的,是这么事,是相续下去了,所以叫做「相续识因」。
相续识因,这个「相续识」怎么讲?譬如说我们现在这个生命,还活活的存在,但是到了时候,老病死的时候,一剎那就灭了,不管是苦是乐,反正一剎那是灭了,灭了以后有可能多数是有中有,中有也是有色受想行识,他也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赖耶识,也是这样子。中有他也不是永久的,他也是会要死掉的,经上就说是七天,中有的寿命就是七天,七天到最后的时候,一剎那就灭了,如果没得果报,第二个剎那又是个中有,他还是七天。那么或者有一个七天之内,这个得果报的因缘出现了,一下子得果报了,得果报时候的情形,还是中有前一剎那灭了,后一剎那这阿赖耶识出现了,那一剎那的阿赖耶识出现了,叫做「相续识」,就是没有中断。
前面的这个,我们现在这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结束了,有中有的五蕴相续下来,中有一剎那灭了,就正式得了果报了,那第一剎那,那个果报的开始的第一剎那,叫做「相续识」,那就叫做,就是阿赖耶识,相续识。我们现在的这个「随业识」,把他一生的,你这一生之中这个生命体,你活了五十年,活了一百年,你活了一千年,这一生的这个熏习的种子,能为后来生命「相续识」的因,就这样子。由此因有彼果,又接续下去,是这么回事,「能为后有相续识因」。
当然第一剎那识又是闷绝,前六识都不活动,所以只是一剎那的阿赖耶识,但是不知道经过几剎那,这个是各有各的差别,前六识又恢复过来了,恢复过来。但是假设做人的话,在父母的胎里面,身体,你前五根没长成,眼耳鼻舌身,前五根没长成,没长成前五识不能动,只有意识,意根的意识。意识它还,意识它也是能够见闻觉知的,他自己不知道,我们一般人在母胎里面受了果报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身体还没长成,不知道。他只是意识在那里胡思乱想,但是他自己认为我还是正常的一个人,这样子。那么可是事实上,只是一个第六识,意识和阿赖耶识,只是这样子,这么情形。所以这个时候,就是「能为后有相续识因」,那么这是「行缘识」,无明缘行,行缘识,是这样意思。这是这一段文是「前际摄」,这一段文是说前际,底下。
黄二、中际摄(分二科) 宇一、释生长(分二科) 宙一、生起位(分二科)
洪一、识缘名色
此识将生果时,由内外贪爱,正现在前,以为助伴;从彼前际,即舍命已,于现在世,自体得生。
这底下是「中际摄」,就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了,那个时候是「中际摄」,属于这个范围内。分两段,第一个是「释生长」,解释生长。那么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这底下就是这个果报开始生长了,开始生长。分两科,第一个是「生起位」,开始生起的这个阶段。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识缘名色」。
「此识将生果时,由内外贪爱,正现在前,以为助伴」,这个随业识,随业识为相续识因,相续识就是果,就是阿赖耶识,那个随业识还是阿赖耶识。那么「此」,这个前际生命体的随业识,是后一生命的阿赖耶识的因,是这么回事。这底下又详细的解释,「此识将生果时」,这个随业识,就是接近要感得果报的时候,感得要成就这相续识的时候,那怎么才能够成就呢?那个果就是那个相续识,怎么才能生起呢?「由内外贪爱,正现在前」,要有这件事,由内外的贪爱,内外贪,一个内贪爱,一个外贪爱。这两种贪爱心现前的时候,「以为助伴」,它有力量帮助这个随业识去得果报,要这样子才行的。这个内贪爱、外贪爱是什么呢?
「内贪」,就是我爱,就是我爱,爱着自己,爱着我自己,爱着自己。譬如人在生存的时候,也是爱着自己,这个我爱还是很强烈的,时时的有我爱,不是暂时的;临命终的时候,唉呀,我要死了,如果他还有一点分明的话,知道我要死了,他心里面很痛苦,我要死了。他这样等到真实是死了以后,因为我爱就出来了中有,到中有的时候,还是有我爱,爱着这个自己,这是我爱,我爱就是内,「内贪爱」。
「外贪爱」,就是这个,外贪爱实在也是实有,生存的时候,爱着自己所有的一切,也爱别人所有的一切,就要打主意了,总是有境界爱,等到临命终的时候,还是有境界爱,只是爱到、爱不到,是又一回事。是愿意有我,这个「内爱」就是我爱,这个「外贪爱」就是我所爱。到了中阴身,中有的时候,就是爱着,他要找一个可爱的境界去,找一个可爱的境界要做人,那么就看见父母的颠倒,他也就是那虚妄的境界,他不知道是虚妄,贪烦恼就出来,瞋烦恼就出来,就有这个爱,这个就叫做「外贪爱」。「外贪爱」,说是这个到了猛火地狱,这个众生要临死的时候,要到地狱去,到这个八热地狱,不是八寒地狱,到这大热的地狱里面去的时候,他怎么情形呢?他本身很冷,这时候感觉冷的很厉害,就希望有热的地方去到那里,于是乎热的地方就出现了,他心里很欢喜就去了,到那去是地狱,就受果报了,所以那个看见那猛火热就欢喜了,那就是「外贪爱」。
「由内」爱着自体,爱着自体的内爱;若「外」,由爱着外面的境界爱。这两种爱正现前的时候,前面那个「相续识」,那个「随业识」里面那个业的种子,你以前造的业力,就得到现在这两种爱的帮助,一下子得果报了。或者得人的果报,或者天的果报,或者是得老鼠的果报,或者得毒蛇的果报,或者是到三恶道,反正总而言之,这么多以为「助伴」,这个生死就是这么回事。其实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了,那个〈意地〉的时候讲过了。「以为助伴」,这个助伴,「伴」就是助的意思,就是帮助他,虽然我们若是遇见了佛法,修行了的人,你修行之前,你也一样是要贪爱的。那么现在忽然间转变不贪爱,修这四念处,修行的时候,你以前的爱,以前的爱的烦恼、爱的业力还在,似乎还是要,也是要流转生死呢?由随业识为相续识因呢?不是了。
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得圣道了,你若修四念处得了圣道的时候,没有内外的贪爱了,要到阿罗汉的程度。初果、二果、三果还不行,到了阿罗汉的程度,他没有内的我爱,修无我观,他感觉没有我可爱,也观察一切境界也没有爱,对一切境界也不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圣人是这样子,一切境界心不动,心不动摇,所以他这样没有事了,心里面那是一个无为的不可思议境界。除非他有大悲心,我想要做天王,他就到天上去做天王;我想要做人,愿意做国王,那就是做国王。是由他大悲心般若的智慧,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不做,就什么也不做。我们凡夫不可以,凡夫说是我想要做国王,不一定,这个如意的事情,你想做不一定,除非你的业力够;不如意的事情,我若是有了罪的时候,你这不如意事不做,不做也得做,因为你的业力逼迫你,不做也得做。
所以说凡夫是个不自在的境界,就是受很多的苦,圣人没有这回事了。从这地方看出来,「此识将生果时,由内外贪爱,正现在前,以为助伴」,所以你若,佛说这个四念处是对了,修无我观能破除内自贪爱,一切法也都是空无相的,所以灭除了这个外贪爱,这个时候所有的尘劳境界,不能影响你,你不会再流转生死了,你不会。你若不修无我观,不修无我观这内自爱贪还是在的,你得了非非想定,你还是有我爱,有我爱的,所以都还是凡夫境界。
「从彼前际,既舍命已,于现在世,自体得生」,「从彼前际,既舍命已」,就是这个人,就是随业识能为后有相续识因,一下子内外贪爱正现前的时候,就得果报了。那么这样子时候,就是剎那间,「从彼前际」,就是过去一剎那前那个时候,或者是死有的境界,或者是中阴身在死有的境界,一剎那间就灭了,就是舍命,果报结束了。「于现在世,自体得生」,现在世他的自体,就是他的这个生命体出现了,一剎那间出现了,就是在母体里面,那个胎藏里面,新的生命开始了,一剎那间就开始了,就是这么回事。
「既舍命已,于现在世,自体得生」,那么这是生起位,识缘名色,这就是识缘名色。识缘名色,就是刚才说,这个名色,这个色就是父亲、母亲的遗体,这是色。这个名,就是那个,这个时候就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还有一个识,识里面只是第六识,前五识不动,前五识没办法动,只是第六识。那个「识缘名色」,那个「识」就是阿赖耶识,那个「名」里面包括了受想行识,「色」就是父母的遗体,这么和合起来,合起来就是「自体得生」,你这个生命体,你自已的生命体出现了,就是这么回事。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6)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