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9)

  月二、行缘识

  由此新所作业故,说此识名随业识。

  「由此新所作业故,说此识名随业识。即于现法中,说无明为缘故行生,行为缘故识生。」前面一段说到两个果:「内异熟果」和「增上果」。后面这一段就是辨两种因:一个「引因」,一个「生因」。先辨那个「引因」,引因里面先辨引因的相貌。「引因」的相貌就是两种:一个是「能引」,一个是「所引」。现在这里先说「能引」,能引里面先说「缘起」,后来再解释「识」的名字。「缘起」里面就说这两个字,「无明缘行」和「行缘识」。这个「无明缘行」,这一段昨天说过了,现在是第二节「行缘识」。

  「由此新所作业故,说此识名随业识」,这个「新所作业」,也就是现在所造的身口意的三业,或者善业、福业、不动业和罪业。这个前面是「无明缘行」,这个行,就是「新所作业」。由于内心里面有无明,不知道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所以内心有冲动,就是造了很多的生死业。造了这个业以后呢?这个情形就是,这个业就熏习在阿赖耶识里面了,所以就说此阿赖耶识,名为「随业识」,这就叫做「行缘识」。

  这个阿赖耶识里面它能受熏,它能储藏很多的业的种子,在我们创造的时候就在同时,剎那剎那的熏在阿赖耶识里面。所以熏在阿赖耶识里面那些业种子,那么就叫做「行缘识」。「以行为缘」,而造成了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而这个种子就是「业」,这个「识」就随这个业就去了,叫「随业识」。就是随顺你造什么业,它就熏成什么业种子,它是如实的,一点没有过也没有不及,所以叫做「随业识」。这个「行缘识」,在无明的时候也有识,在行的时候也是有识,「无明缘行」的时候在识里面熏成种子,这个种子名之为「识」,有这样的意味。

  日二、结说现法

  即于现法中,说无明为缘故行生,行为缘故识生。

  这就是「行缘识」,指这个说。「即于现法中」,这一段是「结说现法」,就是把前面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两个意思再做一个结束,总结起来说。

  「即于现法中说」,前面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它的要义也就是在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这个「现法」,就是现在的五蕴法里面说,法里面说就是「无明为缘故行生,行为缘故识生」,就是这一句话。前面是解释它的内容,这一段就把它会合在十二缘起,这两个支里面,就是这样意思。

  荒二、释识名(分二科)  日一、名因识

  此识于现法中名为因识,能摄受后生果识故。

  这是解释「识」的名称。前面是「明缘起」,明「无明缘行,行缘识」的这个缘起。这底下是解释「识」的名称,识的名称。第一个是「名因识」,第二个「名六识身」,现在是「名因识」。

  「此识于现法中名为因识」,说现在这个「随业识」,这个识,就是在现在的五蕴身里面,它不是果识它是「因识」,它现在还没得果,但是已经造成了得果的因了,所以叫做「因识」。就是你现在的身、口、意三业的行动,在识里面造成了一种种子了,这个种子将来能得果,所以这个时候叫做「因识」,这样意思。

  这个「因识」,为什么叫做因识?「能摄受后生果识故」,这个「摄受」,就是引发的意思。你心里面造了福业、或者是非福业、或者不动业,这个业有能力引发后来的生命体,它有这个力量,所以叫做「因识」。「后生果识故」,就是将来的生命,将来的生命。现在我们的生命,现在生命是过去的「因识」引来的。我们现在在造业,又去引未来的生命,这生命是这么来的,由业力引发出来的。引发出来的说那个生命体叫做「果」,现在的业叫做「因」,而那个「果」,主要就是以阿赖耶识为主的,所以叫做「果识」。那个阿赖耶识是由现在的「因识」引发的,所以就是「能摄受后生果识故」。「摄受」,当引发讲,或者当成就讲也是可以。

  日二、名六识身

  又总依一切识,说名六识身。

  前面解释「因识」这个名字,这底下叫做「名六识身」等。这个「身」就是体性,六识的体性。

  「又总依一切识,说明六识身」,前面说是叫做「果识」,叫做「因识」。这个「因识」它能摄受后生的「果识」,这样说这个因识,只是单独的指一切种子识说的。可是在事实上的活动的时候,那当然不只是阿赖耶识的一切种子识。

  所以「又总依一切识」,又全面的来看一看,那应该是一切识都包括在内,那就指「六识身」说了。因为你活动的时候,实在是前六识活动,也就是主要是第六识活动,不是单独有阿赖耶识的。所以若「总依一切识」来说明的话,那应该名为「六识身」,六识的体性都包括在内的。那么「六识身」是活动者,这个在活动的时候是指「六识身」说的。受熏,阿赖耶识受熏,把活动的成果储藏起来,能够摄受,能够保持不坏,当然是阿赖耶识的力量,所以那就叫做「因识」。

  洪二、所引

  又即此识是后有名色种子之所随逐,此名色种子是后有六处种子之所随逐,此六处种子是后有触种子之所随逐,此触种子是后有受种子之所随逐。

  这底下第二科是「所引」,前面是指「能引」说的。这个引因的相貌,先解释什么叫做「能引」,后来才解释什么叫做「所引」。那么现在知道这个「能引」是这样了,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就是「能引」。现在这底下解释什么叫做「所引」。

  「又即此识是后有名色种子之所随逐」,「又」就是这个「此识」,此识当然指这个「因识」,就在因的时候这个识。这个「识」是「后有名色种子所随逐」的地方。「后有」,我们现在这个身体这也是有,这是现有;这个现有结束以后还有新的生命,就名之为「后有」。那个「后有」的生命是由谁来成就的呢?由名色、六入、触、受所成就的。所以属于「后有的名色种子之随逐」,这个「名」的种子,「色」的种子是随逐就个识,随逐这个「因识」。若指将来能受果的力量来说,就名之为「因识」;若是已经受果了,那么就叫「果识」,其实只是一个识,看它对望那一部份,就立出不同的名字。将来能摄受后生果识,就名为「因识」;若是它已经现行了,那么就叫做「果识」。

  所以「又即此识是后有名色种子」的随逐处,是所随逐的。就是这个「识」是所随逐的;「名色种子」是能随逐的。这个「名色种子」,就是我们这个前六根、六识在活动,活动的时候不单是识也有根;不单是根也有识,也有六根、六境、六识,实在是十八界。十八界全面的活动造成的业力,熏习在阿赖耶识里面,这里面也有「名」的种子、也有「色」的种子,不单是一种。因为你缺了一样就不能活动,没有所缘的色、声、香、味、触、法也不能活动;没有能做依止的眼、耳、鼻、舌、身、意也不能活动;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是不能活动。他们这根、境、识,合作起来才能动,动,阿赖耶识才能受熏。所以熏的时候在受、想、行、识那一方面就叫做「名」,其余的就是「色」,就是色了。

  所以我们譬如说:是在一个黑暗的地方,就是众多的人必须要从这里经过,但是这个地方很暗,那么你在那里放一个光明灯,你在那里放一个光明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也是你的六根、六识,六境合作,才能做这件事,那么将来你的眼睛就是特别,就是这样子。那么这眼睛也是包括根、境、识的,是包括的。所以就是,有名也有色;有色也有名,而不是单独一件事的,所以「又即此识是后有名色种子之所随逐」。

  「此名色种子是后有六处种子之所随逐」,这是前面说是,这个「识」是「名色种子的随逐处」,这在十二缘起来说就是「识缘名色」,就是这句话。这底下说是「此名色种子是后有六处种子之所随逐」,就是「名色缘六处」,在十二缘起里面就是这句话。「此名色种子」,它是所依止,是所依的,是后来、将来那个生命的六根种子的随逐处,就是「名色缘六处」,因为有了「名色」,它能为将来的「六处」作缘,是这样子。在我们这一念心一动的时候,这里面很复杂,也是无明缘行;同时也是行缘识;同时也是识缘名色;名色也是缘六处,这就有很多事情,「是后有六处种子之所随逐」的。

  「此六处种子是后有触种子之所随逐」,这六处的种子为依,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六处不是现行,是六处的种子。这个种子它又是后有生命体「触种子」的随逐处。因为你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不能与色、声、香、味、能、法相接触。所以这个「触」,是一定要有「六处」才能够有触,而那个触也是有种子的,也是有种子。你若是说是,譬如说:是成立一个佛学院,我给他买一个好的椅子,给他坐那里舒舒服服的学习佛法,这就是个触,这个以触为主要的。将来你那个触就是也会很好,假设人家买一个好椅子,你都把它破坏了,将来你那个触有问题,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形。「六处种子是后有触种子的随逐」就是「六处缘触」。

  「此种子触是后有受种子之所随逐」,这个「此种子触」,不是现行的触,是种子的触,它又是什么呢?又是后有生命体里面那个「受种子」的随逐处。那个「受」由这个「触」做依止才能够出现的,不是没有这个触,那个受是不能有的,没有那个受的。有好的触就有好的受;有坏的触就有坏的受。这就是福业和非福业的不同了。这样子加起来总起来说呢,就是「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这一共从识到受,一共是五个,这五法,这五法是「所引」的,这五法是所引的。就是前面「无明缘行,行缘识」是「能引」的,这五法是所引的,再明白一点说,无明缘行,行缘识是能造者;这识、名色、六处、触、受是所创造的种子,熏习在阿赖耶识里面,是这么回事。无明缘行、行缘识是「能引」;识、名色、六处、触、受是「所引」是那样子,所引生出来的种子。

  寅二、结名

  如是总名,于中际中后有引因应知,由此能引识乃至受一期身故。

  这是「结名」,结束这一段。前面说什么叫做「引因」,先是「辨相」。「能引」和「所引」这两个的相貌,现在这个相貌说完了,就说它的名字。

  前面这一段,总起来是说什么东西呢?就说的「中际中的后有引因应知」,中际中的后有引因应知道。无明缘行,行缘识是「前际」;识、名色,六入,触、受是「中际」。现在说的呢,就是「中际」里面「后有的引因」,它那将来的生命以「此」,以这五法种子为「引因」,它能引发出来后有的果报,是这样意思。

  「由此能引识乃至受一期身故」,为什么它是「后有引因」呢?「由此能引」,因为由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就能引出来后一个生命的「识」的「一期身故」。那一个「一期」,或者一百年为一期,那个生命能活到,能存在一百年,或者存在一万年,那么那一个时期里面的果报,能引出来那个果报的,所以就叫做「引因」,这样意思。

  宇二、生因(分二科)  宙一、辨(分三科)  洪一、受缘爱

  由先异熟果愚引后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

  这底下是「生因」,前面是说「引因」,这底下说「生因」。这个唯识的经论里面,解释十二因缘是这样解释的,前面一段是「引因」,后面一段是「生因」。

  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是「能引」;识、名色、六处、触、受,是「所引」。这「生因」,也有能、所,就是爱、取、有,是能生;生、老、死是所生。而这个「生因」和前面那个「引因」,有直接关系。

  看它的解释:「由先异熟果愚」,这是先辨别「生因」的受缘爱,「由先异熟果愚引后有已」。「由先异熟果愚」,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是这么个意思;那个无明缘行,行缘识也就是「异熟果愚」,就是不知道这个「异熟果」,它是无我、无我所的,它是能造成很多的苦恼的,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东西,但是我不知道「异熟果愚」。由这个因得这个果,它是一个令人苦恼的事情但是我不知道,我认为很好,所以就是这个认为好的,这个无明,就是「异熟果愚」。由这「异熟果愚」,发出来的活动就是「行」,无明缘行,有了行就缘,识、名色、六处、触、受。识、名色、六处、触、受是「后有」。无明缘行,行缘识是「能引后有」的,这个能引的是什么呢?就是「异熟果愚」,就是无明,它不知道是苦、空、无常、无我,所以就去,还是创造一个力量把那个苦恼的境界引发出来,这样意思。

  「引后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这无明的冲动就有了行,行就有了识,这样子造作了就引发出来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五法的种子,但是这件事没有到此为止,还有第二件事。「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这「境界」就是增上果,就是境界增上果,就是前一个生命他所创造的业力,所得的增上果。这个增上果得到以后,这内心里面又缘这个境界,这个增上果,这个时候内心里面有反应,缘这个增上果,不是生贪心就生瞋心,贪、瞋、痴、慢各式各样的烦恼。但是主要是爱烦恼说的。

  所以「又由第二境界所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这「境界」就是个所缘缘。你这个心有因缘、次第缘、增上缘,就缘这个所缘缘的时候,心里面有受,有受就有爱这么回事。前面「异熟果愚」,这是内异熟果;这「境界」,是外面的增上果。这个内异熟果,不知道那里面是无我、无我所的,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不知道。对于境界,对于增上果也是一样是糊涂,不知道这里面也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也不知道,所以叫作「愚」。「境界所生受」就是果,对这个果是「愚」,不明白它的缘起的道理,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不知道。不知道呢,「起缘境界受爱」,这个境界好啊!能令我满意啊!或者说是,虽然不能够令我满意,但是对于我有满意的情况有助力,我也是欢喜,那么这就是「境界受爱」。在境界上有了受,或者是乐受、或者苦受、不苦不乐受,那么有了受就有爱,这个爱当然也有欲爱、色爱、无色爱,各式各样不同的爱。

  前面「异熟果愚」是自体爱,这后面「境界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这个是在增上果,在增上果这里面做种种的希求,种种的希求。

  洪二、爱缘取

  由此爱故,或发欲求,或发有求,或执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

  「由此爱故,或发欲求,或发有求,或执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由此爱取和合资润,令前引因转名为有」,是这样。前面这一段是辨别这个「生因」,这个生因就是这么回事,就是由「先异熟果愚」加上「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这两个愚合起来在活动,在活动就是「引后有」。

  「由此爱故,或发欲求」,这是第二科「爱缘取」,起了爱的时候,当然也有欲爱、色爱、无色爱。「由此爱故,或发欲求」,由欲爱就发出欲求;由色爱、无色爱就发出来有求,是这样的意思。这个「欲求、有求」这是属于染污的,染污的的境界。「或发有求」,也还是染污的。我想要得色界定、得无色界四空,这个希望心里面也是染污,也并不是清净的,都是有所得、有所执着的,所以都是染污的。

  「或执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前面他因为有「异熟果愚」,有「境界受果愚」,一个增上果愚、一个是异熟果愚,这二个愚。这二个愚,第一个不相信善恶果报,这是一个愚,造种种的罪业。若是没有这个异熟果愚,他有胜义愚、真实义愚,他会能发出来福业,能发出来不动业的,那么这也还是愚。

  「由此爱故,或发欲求,或发有求」,前面说是「境界受爱」,前面「异熟果愚」是自我爱,这是一个境界爱,应该这两个爱都合在内。「由此爱故,或发欲求」,在欲界,有人间的欲,或者欲界六天的欲,我希望,我希望能得到那样的欲。「或发有求」,他对欲界的欲,虽然也是有多少迷恋,但是愿意得色界四禅,愿意得四空定,这心情不一样。那也叫做「求」,「或发有求」。

  现在这里说:「或执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这是「爱缘取」,就是「爱」增长了,这时候叫做「取」。前面有爱但是不一定有活动,这个「取」,就是爱增长了以后,有了活动的时候那个爱,那叫作「取」。这个「取」也是不一样的,一般的人就是「欲取」,他就知道色、声、味、触是最好的,就是无限量的去增求,这是「欲取」。

  「或执见戒及我语取」,这是稍微聪明一点的凡夫,就是在家人,在家人他这个心情,他不欢喜欲了,他欢喜得禅定,或者欢喜要得涅槃,这样的意思。那么这个人他怎么样个办法呢?「或执欲取,或执见戒」,人或者是,他还要欢喜人间这种五欲乐,但是更殊胜一点,这叫做「执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或者这个众生他帮助、成就,见取、戒禁取及我语取,欢喜这件事。这个见取,「或执见取」,这个不包括「我语取」在内。「我语取」是我见、身见的种子。「或执见取」,这明白点说就是指外道说的,他有见取、有戒禁取,这是不一样的,他执着他的这个邪知邪见,这是一个错误。「及我语取」,我语取就是执着我,执着我;有欲取的,也有「我语取」;执见取的也是「我语取」。这个执著者,也可能会转成佛教徒,但是在凡位的时候不一定,他原来那个邪知邪见,未必完全能放下。但是肯来到佛教对佛教还是有点信心,有信心但是还有点累赘,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或执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及我语取」就是我执我见;执欲取的人也有「我语取」;执见取,戒禁取的人也是有「我语取」,这两种人。一般的「执欲取」的,就是没有什么特别的高深的思想,就是在社会上生存目的,就是尽量的争取色、声、香、味、触的美,叫做「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就是外道,简单说就是「见取」。那么这里面,这个邪见应该要也包括在内,这戒禁取也是包括在内。或者是「执见取」,就是把那个身见不在内,身见不在内,那么执着见取,或者他执着断见,或者执着常见,或者执着空论。那么对这样的思想他很欢喜,他全面的接受了,所以叫「执见取」。「执见戒,及我语取」,他也执着这「我」,在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个「我」,这样执着。

  洪三、取缘有

  由此爱取和合资润,令前引因转名为有。

  这是第三段「取缘有」,前面是「爱缘取」。

  「由此爱取和合」,由前面说,就是第二,「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由此爱取」,那个「起缘境界受爱」这个爱,「由此爱故,或发欲求,或发有求,或执欲取」。「由此爱」,再由取,就是下面那个「或执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执着这个,就是爱的烦恼重了,就有了取的烦恼。「由此爱取和合资润」,爱烦恼和取也是烦恼联合起来、和合起来,是「资润令前引因转名为有」,来资助,「资」者助也;「润」,资润。资润前面那个二果「生因」,资润那件事。

  「令前引因转名为有」,他这样做的时候有可能不如他意,他的理想是那样子,事实上办不到,那么就打折扣了。打了折扣,那么他现在所造的这个因,是不是白做了呢?不是的,他没有白做。是「令前引因转名为有」,就使令前面那个能引,所引的这个力量转变成为后有的生因了,转变成后有的生因了,「转名为有」。

  寅二、结

  即是后有生因所摄。

  也就是将来那个生命,生起的一个条件,属于这一类的。这样子也就是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是三个阶段。

  玄二、后际摄(分二科)  黄一、约引因辨

  从此无间命既终已,随先引因所引识等受最为后,此诸行生或渐或顿。

  「从此无间」,这是「后际摄」。前面是中际摄、前际摄,这是「后际摄」。这个「后际摄」分二科,第一科「约引因辨」。

  「从此无间命既终已」,那么他从这个中际,他是这个业力不管是多长,寿命多长,但是终究有一天结束了,从此不间断的,他的生命结束了。「随先引因所引识等受最为后」,那么会出现什么事情?「随先引因所引」,所引发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种子。「受最为后」,那个最后那个受,是在那个九心住的后面、最后。或者说是「受最为后」,最初是识而后是名色、六处,触、受,在五支种子里面最后一个,「受最为后」。

  「此无间命既终已,随先引因所引识等」,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五法的种子,由前面引因所引成的。「此诸行生或渐或顿」,这些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个叫「诸行」,他们若是,这个种子若现起的话,就是得到一个新的生命了。得到一个生命的时候有「渐、顿」的不同,有的是渐,有的是顿。拿人来说,这个出胎以后,处在胎位的时候,到时候又出胎,出胎以后是个婴孩,后来是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这样子。那么这个身体降生了以后,他没有立刻就成人,就能够达到一个标准的能力,不能。要逐渐地、逐渐地,才能成为一个大人,他能够办什么、什么事的,「或渐」。「或顿」,或者有的众生,他的生命出现的时候,不是渐、是顿,一下子就成功了,这身体什么,那一部分都已具足了,所以叫做「顿」。

  黄二、约生因辨

  如是于现法中,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故爱,爱为缘故取,取为缘故有,有为缘故生,生为缘故老病死等诸苦差别,或于生处次第现前,或复种子随逐应知。

  这是第二科「约生因辨」,前面是「约引因辨」,这底下「生因」。

  「如是于现法中,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故爱」,「无明触」,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没有这个清净的智慧与他相应,所以叫「无明触」,没有清净的智慧与它在一起活动。像我们日常生活,如果你常修止观,你可能就这样子了。你这个心若是注意这个境界的情况,注意这色、声、香、味、触、法的情况,眼、耳、鼻、舌、身、意的情况,乃至眼识,乃至意识的情况,使令它保持清净不乱,那么这个情形就不同了。那么你有这个智慧的力量,有佛法的智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里面虽然是剎那、剎那的动,你有智慧照顾,智慧照顾它,使令它这个烦恼渐渐减少,智慧逐渐地增加,这样意思。

  「如是于现法中,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故爱」。「无明触」就是糊涂了,不知道所触的一切境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都是无常无我的,不知这个事,所以那叫做「无明触所生受」。「以此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故爱」,那么就是心里爱烦恼也来了,是这样意思。「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故爱」,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没有智慧在里面观察,所以那么就是贪、瞋、痴在活动了。贪、瞋痴也是一样「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故爱」。

  「爱为缘故取」,有了爱他就要取,取为已有。「取为缘故有,有为缘故生」,说是若进一步的有,进一步的有,这个「有」就是前面那个「由此爱取和合资润,令前引因转名为有」,就是这个字。这个取为缘故有,「爱为缘故取,取为缘故有」,就成有了有生命的这个力量了,能有将来的生命的力量了。

  「有为缘故生」,那个将来后有生命能现起的关系,是因为这个「无明」,无明的关系,「爱为缘故取,取为缘故有」的关系。「有为缘故生」,就是那个力量,那个业力特别强大的时候,所以这个新的生命就出来了,「有缘故生」。「生为缘故老病死等诸苦差别」,这个「生」,也就是识缘名色的那个「识」,识缘名色的识,当然这里面也包括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那么「爱取有」,这个被这个业所资助的熏习的时候,达到了「有」的程度的时候,这个「有」,这个业力一发动「故生」,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都出来了。

  「生为缘故老病死等诸苦差别」,这个你的识、名色、六处、触、受,从由无而有,以此为缘,为因缘故「老病死等诸苦差别」,也就是内身的变化,那么就会这个生命体出现的时候,或者是老了、或者有病、或者死等。「诸苦差别」,随各式各样的苦,是有各式各样的不一样。

  「或于生处次第现前,或复种子随逐应知」,这个生老病死,依诸苦差别现前了的时候,是什么情形呢?如「或于生处次第现前」,或者这个修行人,在他受生的地方,或者是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间,「次第现前」,那也一定生老死现前了,是这样生老死会现前。那么这个生老死现前,那就是指这个身体说的,这个内身有这样变化。「诸苦差别」,那就是愁叹苦忧恼指那几句说的,有这么多的不一样的苦出现。「或于生处次第现前,或复种子随逐应知」,或者你「爱取为缘」,所和合资润的这些业种子,这些业力,这业力使令你成就了一个老病死的生命体。「诸苦差别」,老也是苦、病也是苦、死也是苦,一共有二十多的个苦、或者是三十多个苦,不一样的。

  「或于生处次第现前」,或者是你在生处,就是前面说是,譬如说是在人间,这有色处,人间、或者是地狱、恶鬼、畜生,或者人间,那么就很多的老病死的苦恼,很多的苦恼都现前,生理上的苦恼,或者心理上的苦恼都现前。若是欲界天呢,空居天好一点,但是也有一些不如意。若色界天,色界天也有苦恼,但是和欲界不同。或者说是没有苦,他们没有「老病死等诸苦差别」,但是那件事也还是有,就是那个种子「随逐应知」,隐藏在阿赖耶识里面,就是随逐他也不分离的,所以叫做「应知」。

  地二、总结

  如是于中际中,无明缘行等、受缘爱等为因缘故,后际诸行生。

  这是「总结」,这个第一段,第二段从中际、后际生,这是天一。第一段是「别辨」,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段「总结」。

  「如是于中际中,无明缘行等」,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这种种的因缘故。「后际诸行生」,将来的生命又出现了,就是每一阶段的生命,都是由前一个生命创造的业力成就的,或者更前一个生命创造的。「后际诸行生」,就是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就是这样子,这样子十二因缘分三际,这样解释。

  天二、后际不生趣清净究竟(分三科)  地一、趣清净

  复有先集资粮,于现法中从他闻音,及于二果诸行,若于彼因、彼灭、彼趣灭行如理作意。由此如理作意为缘正见得生,从此次第得学、无学清净智见。

  这是第二科「后际不生趣清净究竟」,说这一段。前面是「流转生死」,这里是还灭了,这个情形不同,分三科,第一科是「趣清净」。

  「复有先集资量」,还有一类众生,他前一生就积集了圣道的资粮了,所以情形不同。「于现法中从他闻音」,前一生积集资量,为这一生修行做准备,当然这样计划是很好,可是几个人计划兑现了呢?还不一定。那么「复有先集资粮,于现法中从他闻音」,你前一生有很好的栽培「先集资粮」,在现在这一生中呢,「从他闻音」,从另外一个人听闻佛法的法音。「及于二果」,以及有二个果的事情。这个「从他闻音」呢,当然最好是从佛,再其次就指这些大弟子,听闻了苦、集、灭、道的法音这样子。「及于二果」,还能听闻,佛菩萨开导他二个果报的事情,前面有说到就是「内异熟果」和「增上果」。

  「及于二果诸行,若于彼因」,从别人听闻了法音,他就会观察他的异熟果,增上果的诸行是不是满意的。「若于彼因」,彼二个苦果,内异熟果也就是这个生死的苦果。「若于彼因、彼灭」,假设这个人能观察彼异熟果的因,异熟果的灭,他用什么因能灭这个异熟果,什么原因能令异熟果继续的存在呢?这样子。所以「若于彼因」,就是集谛;「彼灭」就是灭谛,那个异熟果是要完全灭掉的,那是要因灭才果灭的。所以「若于彼因、彼灭、彼趣灭行」,「彼趣灭行」,这个就是道谛,苦集灭道的道谛。

  「彼趣」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彼向另一个如意的地方去了,叫「彼趣」。那么向什么地方去了呢?去那个寂灭相,诸法寂灭相,不可意言,向那里去了,就是涅槃了,向那里去。也就是那个「趣灭行」的那个道谛;「彼灭」就是灭谛;「彼因」就是集谛。「及于二果」,这二果就是苦谛,这样子四谛就具足了,「二果」是苦谛。「若于彼因」;就是集谛;「彼灭」是灭谛;「彼趣灭行」就是道谛,能灭除去诸行的惑业苦。

  「如理作意」,他听闻了佛法中的苦、集、灭、道这四种作意,听闻了以后他能够作意,能够思惟、观察。「由此如理作意为缘正见得生」,由此如理作意,听闻了佛说的法音,「从他闻音」,就是听了苦、集、灭、道的法音。这里面呢,前面「先集资粮」,就是或者自己有什么样的善知识,在佛法里面少少的栽培了一点。那么后来呢,就是听闻殊胜的佛法了,苦集灭道这样的佛法,语言文字的佛法。听闻了这个佛法以后呢,能够如理作意,这个人的善根很不错了。听闻了苦集灭道以后,他能如理作意的去思惟,这是很不容易了。就是前面思惟这个「二果」的苦谛;「彼因」的集谛;「彼灭」的灭谛;「彼趣灭行」的道谛,这样的思惟。

  「由此如理作意为缘正见得生」,就是得到「正见」,得到什么样的正见呢?就是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在他内心里面决定无疑了,他能得到这样的正见,「正见得生」。这样说正见得生,八正道里面的正见那是入了圣位了,在这里看似乎还没入圣位,应该属于加行位。

  「从此次第得学无学清净智见」,他若得到正见以后,当然他会继续努力地修止观,继续努力地修止观,暖顶忍世第一,再一剎那就初果了,就是见道了,从此次第就得了,成就了学和无学的清净智。「学」就是初果、二果、三果,这是「学清净智见」;「无学」呢?就是四果,四果的「清净智见」,清净智、清净见,就是灭除去了见烦恼和爱烦恼,他得到了无漏的清净的智慧了,所以叫「清净智」。这个智和见呢,是一回事但是有点差别,「智」是决断的意思,这件事决定是这样子,没有疑问了;这个「见」是推度的意思,就是要观察是不是这么回事,我看一看、我想一想,我再深入地观察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是空的吗?观,要观察、要推度。那么到这里说,清净智、清净见是无漏的境界,圣人清净的不是有漏的事情。

  地二、明永断(分二科)  玄一、辨断相(分二科)  黄一、标渐次

  由此智见,无明及爱,永断无余。

  这个前面是说「趣清净」,「从他闻音如理作意」,他向于圣道那里去,向于「学无学清净智见」那里去。这底下第二科「明永断」,「明永断」分二科,第一科是「辨断相」,第二科是「成经说」。「辨断相」里面第一科是「标渐次」,标出来他的次第。辨断相,第一科是「标渐次」。

  「无明及爱,永断无余」。「由此智见」,由于这个「从他闻音,如理作意」就得到了正见。由正见开始,就修这个四念处,就是修习现观。「由此智见,无明及爱永断无余」,那么到初果的时候呢,就灭除去我执、我我所见灭除这个,那么得了初果以后继续地向前进,「无明及爱永断无余」,到阿罗汉果,无明也断了;爱也断了,没有剩余的,那么这就到无学的境界了。「无明及爱永断无余」,这个「无明」呢,也就是执着有我,那就是无明,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执着有个我;或者是明明白白地认为这个常恒住不变异是我;或者是虽然执着我,自己还糊糊涂涂,什么事我也不懂,可是事实上是执着有我的。这个我见,由初果圣人把它消灭了,消灭了这个我见,就是分别我执消灭了。那么继续修四念处就是,由二果、三果、四果断了爱烦恼,这无明的烦恼和爱烦恼「永断无余」,没有剩余地完全都清除了。

  黄二、辨差别(分二科)  宇一、证慧解脱

  由此断故,于彼所缘不如实知,无明触所生受,亦复永断。

  这是第二科「标差别」,标差别里面先说,「证慧解脱」。

  「由此断故」,由于「无明及爱,永断无余」故。前面说是「境界爱」,还有一个「内异熟果爱」,那么内异熟果爱也就是我爱,爱着有个我;这个境界爱,就是我所爱了。这个「无明及爱永断无余,由此断故,于彼所缘不如实知,无明触所生受,亦复永断」,因为你已得圣道了,那么成就了初果的时候,于彼所缘的境界,自己观察自己过去的时候,在所缘的境界「不如实知」,不知道是苦、空、无常、无我,不知道。那个时候没有无漏的智慧明,是「无明」,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就「生受」,生出来执着心,有受就有爱,就是这还子。现在你因为断除去「无明及爱」的关系,「于彼」以前,你以前「所缘不如实知,无明触所生受,亦复永断」,没有这件事了,就是没有这个无明触了,「无明触所生受」也没有了。

  我们没得圣道,我们也没有,也不是暖顶忍世第一,当然我们是外凡的境界。我们外凡的境界,若特别注意,这个正念也会出来,若不特别注意的时候,这「无明触所生受」,我们还不懂。我们不管是遇见什么境界,都有无明与此相应,与我们的心相应,不知道是无我的,不知道一切法是苦、空、无常、无我,不分别这个事,没有这种正忆念。现在因为得了圣道了呢,不同了,就是「无明触所生受,亦复永断」,也没有了。就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他能保持正念,知道是苦、空、无常、无我,所以「无明触所生受,亦复永断」。

  「由此断故,永离无明」,因为把这个我、分别我执断了,就是永久他不会再,不可能再有了,「由此断故,永离无明」。「于现法中,证慧解脱」,就在现前的眼、耳、鼻、舌、身、意同色、声、香、味、触、法的这些幻化境界中,成就了无漏智慧的解脱,不迷惑了,所以叫做「于现法中,证慧解脱」。

  宇二、证心解脱

  若于无明触所生受,相应心中,所有贪爱,即于此心得离系故,贪爱永灭。于现法中证心解脱。

  这底下第二科,「若于无明触所生受」,这是说我们,我们没有成就圣道的人,我们这个内心和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都是「无明触」。无明触有「无明触所生的受」,所有的这个感受,与受相应的心里面,是有贪烦恼、有爱烦恼、也会有瞋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是有的。「于无明触所生受相应心中,所有的贪爱,即于此心得离系故,贪爱永灭」,因为现在得了圣道了,他这个内心有光明的智慧与他同时活动,他虽然也见色闻声,但是心里面没有系缚;没有贪烦恼的系缚;也没有瞋烦恼的系缚,在心里不能系缚他。「故贪爱永灭」,所以这时候,他内心的贪爱的烦恼永久的灭除了。

  「于现法中证心解脱」,就在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他成就了心解脱。他心里面没有爱烦恼,没有见烦恼了,这些烦恼不能够覆障他了,所以「证心解脱」。前面是「证慧解脱」,这是说「心解脱」,心解脱有个什么意味呢?有禅定的功夫,有禅定的功夫,有禅定的功夫使令心里解脱了,也就是没有这个贪爱,没有贪爱的烦恼,没有「无明触所生受」的烦恼,就是得到「心解脱」。

  玄二、成经说(分二科)  黄一、由无明灭得无生法

  设彼无明不永断者,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后际应生,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得无生法。是故说言:无明灭故行灭,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

  这是第二科「成经说」。前面是「辨断相」,这底下「成经说」。这个听闻了苦集灭道的正法,内心里面能够如理作意。

  「由此如理作意为缘正见得生」,这应该在加行位来说,由加行位得了正见以后,继续努力地精进修行,那么就得初果。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那么就是得了阿罗汉果,这个阶段当然这是要长时期地努力。长时期地努力呢?已经得阿罗汉果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自然是清净的。但是在没得阿罗汉果之前的,初果、二果、三果圣人,他要时时地用正念保护自己心的清净。若是没得初果的这个四加行的人,他若是在阿兰若处住,他常有正念保护自己,也是清净,若是到尘劳的世界呢?就不一定,有的时候清净,有的时候不清净。说我们若是初开始常常修四念处的话呢,亦复如是。你提起了正念的时候常常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他的心也清净。你把正念停下来,正念停下来就不行了,他心里面这无明、贪爱,就发生作用,就不清净,自然是这样子。这里是说呢?由开始得正见、到最后、到阿罗汉次第是这样子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