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15)

  天二、七种无知(分二科)  地一、总标

  复有七种无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

  这十二缘起第一是「无明」,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约所知事辨」,第二科「约能知的智慧」来说明。「所知事」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十九种无知」已经说过了,现在是第二科「七种无知」,七种无知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列」,就刚才念这一段。除了十九种无知,又有七种的无知,就是七种的无明。那七种呢?第一种是「世愚」、第二种是「事愚」、第三种是「移转愚」。

  第一种的「世愚」,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前际、后际、现在际,在这三世上不明白是无我、无我所,所以叫做「世愚」。第二个叫做「事愚」,是约内外说的,这前面说过。

  第三种是「移转愚」,这个「移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由未来到现在,由未来移转到现在,由现在移转到过去。这时间的相貌有点迷惑性,我们说是由未来到现在,由现在到过去;也可以说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也有这种意思。这个「移转」呢,就指前面那个「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业能感果报,所以就是移转了。由未来到现在,由现在到过去才能移转。

  「四、最胜愚」,就指前面那个「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对于三宝有所不知,这个「最胜愚」,三宝是最殊胜的。「五、真实愚」,真实愚是苦、集、灭、道,对于出世间因果不明白,这叫做「真实愚」。

  「六、染净愚」,就是前面「于因无知」,计因所生法无知,就是因果。因果有善、恶,所以称之为「染净」。「七、增上慢愚」,就是最后那个「于六处触如实通达无知」,那么这叫做「增上慢愚」,就是对沙门果有所不知。

  地二、别名摄(分二科)  玄一、征

  前十九无知,今七无知,相摄云何?

  前面是把「七种无知」列出来,这下面「别明摄」,就是于「十九种无知」互相的关连,分二科,第一科是问。前面说的十九种无明,这里又说七种,那彼此的关连,是怎么样呢?

  玄二、释

  谓初三无知摄初一,次三无知摄第二,次三无知摄第三,次三无知摄第四,次四无知摄第五,次二无知摄第六,后一无知摄第七。

  这底下就解释,这个十九种无知里面,初开始的三个无知,可以摄持这里的第一个愚,就是「世愚」。那么正是很恰当的,前际、后际、前后际。

  「次三无知摄第二」,十九种无知的第二个,三个无知就是: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那么可以该摄这里的第二个「事愚」。正好是指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事,都是无我、无我所,但是我们不知道,认为有我、有我所,所以叫做「事愚」,那么和前文也是正相合的。

  「次三无知摄第三」,摄第三就是「移转愚」: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次三无知摄第四」,「次三无知摄第四」就是三宝,摄这个「最胜愚」。「次四无知摄第五」,苦、集、灭、道,四个无知,摄这里的第五个「真实愚」。「次二无知摄第六」,就是于因无知、即因所生法无知,摄这里的第六个「染净愚」这样子。

  「后一无知摄第七」,就是「于六触如实通达无知」,就是沙门果证的不明白,摄这里的最后一个「增上慢愚」。

  天三、五种愚(分二科)  地一、标总列

  复有五种愚: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

  前面是十九种无知和七种无明。这是第三科,还有五种的无知。

  「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这个「义愚」,就是不明白道理,对于一切所应该通达的事情,都是不明白。那么这就叫做「义愚」。这样的词,这样的名字,它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可以包括十九种无明都在内了。

  「二、见愚」,这个人「见」,有一点智慧的意思。他有智慧,能有所见,在这广大的、复杂的情况中,他能够看出来一些道理,那么叫做「见」。但是这种见,是愚痴的境界,有无明的,实在是错误了,搞错了,所以叫做「愚」。

  第三是「放逸愚」,这个「放逸愚」,这《披寻记》解释的好,想要生到天上去,但是又不想要做善事,那么就叫做「放逸愚」。就是要有好的享受,但是没有好的品德,这是有问题。

  四是「真实义愚」,对真实义不明白,那么苦集灭道是「真实义」,不明白就是「愚」了。「五、增上慢愚」,这和前面一样。

  地二、明别摄(分二科)  玄一、征

  前十九种愚,今五种愚,相摄云何?

  这里是问,底下嘛解释。

  玄二、释

  谓见愚,摄前六及于因所生法无知;放逸愚,摄于业异熟俱无知;真实义愚,摄于佛等乃至道谛无知;增上慢愚,摄最后无知;当知义愚,通摄一切。

  「谓见愚,摄前六及于因所生法无知」,这里第二个「见愚」,可以收摄前十九个愚里面的前六个愚。「及于因所生法无知」,及于因无知,从因所生法无知,这两个。那么前六加这两个就是八个,这「见愚」也可以该摄八个无明。

  「放逸愚,摄于业异熟俱无知」,就是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俱无知,这在前面的次第是第七、第八、第九。那么这三种无知都可以放在「放逸愚」里面,生死业都是属于「放逸」的事情。

  「真实义愚」,这个「真实义愚」可以「摄于佛等,乃至道谛无知」,佛、法、僧无知,苦、集、灭、道这七个无知。「增上慢愚,摄最后无知」,这个最后这无知,可以包括在这里面了。正好是前面那个「愚」,增上慢愚。「当知义愚通摄一切」,这里面五个愚,后面四个都解释了,这个「义愚」没有说,现在最后解释。它是通摄一切的,十九个无明都可以包括在内了。

  这是「约所知事」,所认识的一切缘起的事情,来辨别这个「无明」,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是「约能知」的智慧来说这个无明分两科,第一科是「异门差别」,分两科,第一科「辨差别」。

  亥二、约能知智辨(分二科)  天一、异门差别(分二科)  地一、辨差别

  复次无知、无见、无有现观、黑暗、愚痴、及无明暗,如是六种无明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

  这个在前面约所生一切缘起法,来辨别无明,现在约能知的智慧。是「无知、无见、无有现观」,这里面有六种无明。「无知」,就是从字面看,就是「知」和「见」,都是智慧,但是在六识上来看呢,第六意识是知,眼识是见,但是这里面的看法,在字面上看应该无差别。可是这个《披寻记》的解释呢,就把它分别了,不现见的事情,你不明白叫做「无知」;现见的事情,当前就可以见闻觉知的事情,你不明白叫做「无见」,这是这么样的分别,「无知、无见」。

  「无有现观」,这个「现观」是什么呢?是说修行人,佛教徒修学圣道成功了的人。他这无漏无分别的智慧出现了,修成功了,与真如理相应的时候,这无分别智与真如理相应的时候,叫做「现观」。那么现在说「无有现观」,那就不是圣人了,那么就是凡夫境界,凡夫境界那么就叫做「无知」了。

  「黑暗」,黑暗也是「无知」;「愚痴」也是无知;「及无明暗」,还是「无知」。这三个名词,字面上用的字是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无差别。既然无差别也还同时列出来,还是有差别的。看看他自己这个作者本身怎么解释。

  「如是六种无明差别」,这是一共有六种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这是本论作者自己的解释,这六种不同的无明,什么意思呢?是「随前所说」的「七无知事」。前面不是有七种无知:世愚、事愚、移转愚,另外四个,那么这里的六种无明呢,就是随顺前面所说的七无知事的次第,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了。

  这样解释呢,第一个「无知」,就是那个世愚;第二个「无见」,就是那个第二个事愚的意思。「无有现观」,就是第三个「移转愚」,因为你没有圣道的智慧,就是要流转生死;你若有圣道的智慧,这生死就停下来了,那么是这么样在配合。

  「黑暗」就是最胜愚;「愚痴」就是真实义愚,对于苦集灭道的次第的道理不明白,叫做「愚痴」。这个染净愚和增上慢愚,合起来名为「无明暗」,这样解释,这么也就可以明白这个意思了。

  地二、显总合

  于后二无知事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暗。

  这二科「显总合」。「后二无知事」,就是染净愚和增上慢愚。这个「总合为一」,就是这里的「无明暗」,是这样意思。「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暗」,就是这样意思。

  天二、所治差别(分二科)  地一、辨(分二科)  玄一、约三慧辨

  复有差别:谓闻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别,如其次第说前三种。

  前面是「异门差别」,约能知的智慧说无明,有异门的差别,也就是这六种无明。现在第二科,约智慧所对治的不同,来辨别这无明。第一科是「辨」分两科,第一科「约三慧辨」。

  「复有差别」,还有不同的含义,什么呢?「谓闻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别,如其次第说前三种」。「谓闻思修所成三慧」,就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初开始是闻所成慧,再进一步思所成慧,再进一步是修所成慧,这三种智慧。由这三种方法,所成就的三种智慧,这三种智慧成就了以后它是有作用的。有什么作用呢?

  「所治差别」,能对治,就是能消除内心的无明。「闻」所成慧所对治的无明,就是「无知」;「思」所成慧所消除出去的无明,就是「无见」;「修」所成慧所对治的无明,就是「无有现观」,「如其次第说前三种」无知。

  玄二、约三品辨

  即此所治葌、中、上品差别,说后三种。

  这是第二科「约三品辨」,就这里说的「闻思修三慧」所对治的无明,所对治的无明,是有三种不同。第一种是「葌品」的无明,第二种是「中品」的,第三种是「上品」。这是说这个无明烦恼力量的软、强、弱,分三品,这样子来解释。「说后三种」无明的。

  地二、结

  如是所治差别故,自性差别故,建立六种差别应知。

  这是结束这段文。前面这样解释呢,由闻思修三种智慧,所消除去无明的差别,说前三种无明。

  「自性差别故」,在无明本身的体性上看,也是有软、中、上品的不同。所以加起来,「建立六种差别应知」。

  本论的作者有大智慧,可以广、也可以略,说十九种,又说七种,又说五种。这个开合自在

  戌二、行差别(分三科)  亥一、身行(分三科)  天一、征

  身行云何?

  天二、标

  谓身业。

  天三、辨

  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动。

  前面是说的「无明」,说的无明的道理,这个无明的里面呢?一开始说的是,不知道是无我的道理,执着有我,这过去世是有我、是没有我?未来世是有我、没有我?从这里开始解释无明。一开始就是执着有我是个无明;后面的意思,执着有法也是无明,这个无明的大意解释完了。

  现在解释第二「行」,无明缘行这个「行」。行分三科,第一科是「身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身行云何?」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生命体他不老实,他要活动。什么活动呢?「谓身业」,这个身体的活动所造业力,那就是「身行」。这个「身行」,通常说这个出入息是身行。我们有入出息、有这口气,这身才能动,要没这口气就不能动了,所以他叫做「身行」。又有一种意思呢?就是这个身体会发出来种种的活动,那也叫做「身行」。这里当然是,主要是发出来的活动,或者是罪行,这下面有解释。

  「若欲界、若色界」,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标」、谓身业。第三科,解释。

  这个「身业」这件事,「若欲界」,或者是欲界的活动;「若色界」,或者是色界天身的活动。这里没有提到无色界,无色界就是没有色法,所以他没有前五根就不说了。

  「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动」,这个「身业」,究竟是什么呢?「在下」,若在欲界来说呢,就是一个「福业」,一个「非福业」;要在欲界以上的色界天呢?那就是「不动业」,就是定了。这样福业、福行、非福行、不动行,加起来是无明缘行的「行」,是这样意思。

  亥二、语行(分三科)  天一、征

  语行云何?

  这个语言这件事,是怎么回事情呢?

  天二、标

  谓语业。

  这个「语」,当然内心里面要有所寻思,才能够会说话,所以叫做「语行」。当然也包括,或者是说诚实的语言,或者说虚妄的语言;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些事情。那么就叫做「语业」。

  天三、辨

  余如前应知。

  其余的呢?像前面「身行」所说的,就是「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动」,和这是一样。

  亥三、意行(分三科)  天一 征

  意行云何?

  这个身行、语行说完了,现在说「意行」。「意行」指什么说的呢?这个第六意识要活动,一定要有受、想的心所,不然第六意识也不能活动。所以受想心所是意,叫做「意行」。

  天二、标

  谓意业。

  意的造作、意的活动。这个身业和语业,单独的列出来了,这个「意业」的范围就缩小了。那么就是思心所,由思为导首,所有的思想活动,那都叫做「意业」。

  天三、辨

  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动。

  「若在欲界,名福、非福」,这个「意业」也是一样。若是欲界有情,他的意业活动,或者是福业、或者是非福业。若「在上二界,唯名不动」,不动业,因为他是修禅定的。

  戌三、识差别(分二科)  亥一、辨相(分二科)

  天一、举眼识(分二科)  地一、征

  眼识云何?

  这底下十二缘起的第三个支,第三是「识」支。无明缘行,这两科说完了。底下说「识」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分两科,第一科「举眼识」,先是「征」。

  「眼识云何?」这个无明缘行说完了,那么说到第三个「识」支。识支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就指六识说的,第一个是眼、眼识。眼识是怎么回事情呢?

  地二、释

  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所有褔、非褔、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

  「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这个眼识不是指你现在的眼识说的,「谓于当来」,就是这个生命体结束了,又出现了一个生命体,是那个生命体所说的。所以「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就是以眼根为依止处,眼根就是增上缘了。「了别色境识」,依止眼根发出来眼识,这个眼识有明了性,它去明了各式各样的色境,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就指这个说的。

  「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这里的意思和前面的意思也是相合的。「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而这个「识」,当然是由名言种子现起,但是名言种子现起同时也要有,有支种子,就是业,业力的种子。这业种子来支持它,它才能够现行的。

  所以这里面说:「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或者是你造的福业,或者造的非福业,造的不动业。由这不动业呢,熏习你以前的眼识的种子。「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就是所栽培的、所滋润的,就是那个眼识的种子,叫做「种子识」。种子即是识,名为「种子识」。

  「及彼种子所生果识」,那个种子识,它不能永久停留在种子的状态,所以它会有因缘,它会得果报的时候,这眼识就现行了,就是「果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前面是因,这里是果;因也好,果也好都是「识」。

  天二、例余识(分二科)  地一、例同

  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再加以再说,「如眼识如是」。第一科「举眼识」,第二科就是「例余识」,就是眼识之外,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同眼识是一样的,所以「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也是这样子。那么也是当来的「依止余根了别境识,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科是「例同」,第二科是「显差别」,不同。

  地二、显别

  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别、差别应知。

  「由所依」,就是由于这个识,它一定要有一个「所依」根,就是眼识依眼根,耳识依耳根,乃至意识依意根,要有「所依」根。

  「及境界」,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要有一个所缘境。眼识要有色境、识要有声音,没那个所缘境,这个识是不活动,不能生起的。「及境界」,所依之根、所缘之境;个根不同、境不同,所起的「了别、差别」也就不同。就是依眼根、色境发出来眼识;依耳根及所缘的声音,发出来的耳识,乃至意识。所以这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差别应知」。

  亥二、料简

  此于欲界具足六种,色界唯四,无色界唯一。

  这底下第二科「科简」,再重新的解释解释。是什么呢?「此于欲界」,这个识,若在欲界的众生来看呢,是具足六种识的,眼识、耳识乃至意识。

  「色界唯四」,但是色界天的众生,六识不具足,鼻识、舌识没有。因为他们常是入定的,不需要吃人间的欲界的饮食,所以没有鼻识、舌识了,「色界唯四」种识。无色界呢?唯有一种,就是第六意识,前五识都没有。

  这样说呢?这个识指六识说,不像前面别的文指阿赖耶识,这里指六识说。

  戌四、名色差别(分二科)  亥一、别辨种类(分二科)

  天一、名差别(分二科)    地一、辨相(分四科)     玄一、受蕴

  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

  「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想蕴云何?谓一切了像种类。」这是第四科「名色差别」。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三个支都解释完了,现在第四科「名色差别」。差别里面「别辨种类」分两科,天一、是「名差别」。

  「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这个名色这一支,「名」是指什么说的呢?「受想行识」这四个;「色」呢?就是那个物质。现在说这个受想行识,就是「名」,这个受蕴在先,先解释这个「受」,先问。

  「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那就是众生在当前的境界上,他不断地「领纳」,也就是领受,领受不同种类的消息,不同种类的事情。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各式各样的情况。这么多的种类积聚起来,名为「受蕴」;这个「蕴」有积聚的意思,蕴是积聚的意思。

  这个「种类」呢?所受唯有苦受、唯有乐受、唯有不苦不乐受;有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意触所生受,这也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境界。

  玄二、想蕴

  想蕴云何?谓一切了像种类。

  这个「受蕴」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就是「想蕴」。

  「想蕴」是什么呢?「谓一切了像种类」,就是众生生命体存在的时候,他会很多的,会了别、会认识很多不同的事情。很多很多的不同的事情,所以叫做「想蕴云何?谓一切了像种类」,就指这说。

  这个「想蕴」呢?范围也是很宽的,当然它能够分析一切法,能够建立很多的名言;用很多的名言表达一切法,不同的意境。所以能诠、所诠,这都是「想蕴」的作用,这个它这么多的事情总合起来,就叫做「蕴」。

  玄三、行蕴

  行蕴云何?谓一切心,所造作意业种类。

  这个「想蕴」解释完了,就解释「行蕴」,行蕴是什么呢?

  「谓一切心,所造作意业种类」,「谓一切心」,各式各样的心,有的时候是有道德的,有的时候是无道德的,有的时候贪心、有的时候瞋心,各式各样的心。各式各样的心在创造的时候,就是在阿赖耶识里面熏成了业种子。那个种类,或者是善、或者是恶、或者是无记、或者属于人、或者属于天,这是「种类」不同。

  玄四、识蕴

  识蕴云何?谓一切了别种类。

  这是第四个,「谓一切了别种类」,这又是「识蕴」。这个「识蕴」指什么说的呢?「谓一切了别种类」,属于这一类的。它能「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这个了别的范围也非常的大,色受想行它都能了别。

  地二、料简

  如是诸蕴,皆通三界

  前面这个受、想、行、识,都是通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

  天二、色差别(分二科)  地一、四大种(分二科)  玄一、征

  四大种云何?

  前面是受想行识,是名色支里面那个「名」,包括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后来就是那个色蕴,名色,名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色」是什么呢?色是四大种,就是色,「四大种」是什么意思呢?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出体

  谓地水火风界。

  「地水火风」,这就是四大种。这是玄二是「释」,黄一是「出体」。四大种云何?「谓地水火风」,坚、湿、葌、动,这四大种。

  这个黄二是「料简」,再解释。

  黄二、料简

  此皆通二界。

  这「地水火风」也通于欲界,也通于色界,通二界。

  地二、所造色(分二科)  玄一、征

  四大种所造色云何?

  「四大种所造色」是什么呢?地二「所造色」,玄一是「征」。「四大种所造色」,是指什么说的呢?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出体

  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

  这是解释,第一个也是「出体」。「谓十色处」,是四大种所造色;「及法处所摄色」,也是四大种所造色。

  这「十色处」,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加上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境界,加起来就是「十色处」。

  「及法处所摄色」,「法处」,就是第六意根所面对的境界,就是法处;这个色、声、香、味、触,也都是法,也包括在「法处」之内。但是法处,又另外有广大的一切一切的事情,所以叫做「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后面的文解释,就是一个律仪色、非律仪色,还有一个三摩地所行境色,这都是「法处所摄色」。那么「十色处」加上「法处所摄色」,那么这就是四大种所造色。

  黄二、料简

  欲界具十,及法处所摄假色;色界有八,及法处所摄色,然非一切。

  这底下就是解释,解释「料简」。

  「欲界具十」,欲界的众生是具足十种色: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的假色也具足,「法处」,就指意根,意根所缘的法处。色声香味触是别说的,这个法处是总说的,也包括色、声、香、味、触在内,但是另外还有广大的境界,都是属于法处的。这个「法处所摄假色」指什么呢?指律仪色、不律仪色,三摩地所行境色,这是三种色还有极迥色,好多的还有好多色。这上面说「法处所摄假色」是什么呢?就是律仪色,律仪色就是佛教徒受了戒,防护自己的身口意不要有过失,那么就叫做律仪色。

  若是一般社会上,不讲道德的人常常做恶事,他要决定愿意作恶事,那就是不律仪所生色,这个不同。现在这里说的呢,就是四大种所造色是什么呢?「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欲界具十,及法处所摄假色」,这个「假色」指什么说的呢?就是律仪色和非律仪色,是「假色」。若三摩地所行境色呢?就是「实色」。

  这个「假色」是怎么讲呢?这个就是受律仪戒的时候,你受戒的时候,受戒的时候你心里面观察、观想戒师为你受戒。你自己虔诚的祈求受的戒,那么戒师作白四羯摩,或者是念戒相的时候,你都能够诚恳的、没有杂念的、很分明的,在心里面接受了。这样子呢,在你内心就造成了一种假色,也就是造成了一种力量,在你内心里面就是所谓戒体了。

  但是这个《说一切有部》叫色。现在这里面是《瑜伽师地论》作者也说之为色,但是说是「假色」。就是以你受戒的时候,你那个虔诚的祈求戒法的,那个分别心就成立了。你虔诚的思惟这件事,希望能够得到戒,你就得戒了,你有这么心呢?你就得戒了。就是因为你内心的祈求思惟,而成立这样的色,才显现出来这种色,所以这个叫做「假色」。就是因此假立名为色,并不是啊!并不是你心里面真有个地水火风。但是这里面可是说了,是四大种所造色,这里还是属于「四大种所造色」。

  这是「及法处所摄色」,这样子这个是《显扬圣教论》说,这个法处所摄色,这有三种:律仪色、不律仪色这两种,再加上三摩地所行境色,法处就这三个色,但是《杂集论》说得又是多一点。

  「然非一切」,这个欲界是具足十种,「及法处所摄假色」也都具足。色界天呢?有八种,实色里面有八种,及法处所摄色里面那三种色,那三种色「非一切」,不是三种色,全部都有。因为色界天的人,不会有这不律仪的事情,所以色界天的人只有三摩地所行境色,加上律仪色这两种;这个非律仪色,色界天的众生没有,所以「然非一切」,并不是所有的色都具足,这样子。

  亥二、总释体性

  此亦二种:谓识种子所摄受种子名色,及于彼所生果名色。

  这个色,还是分两种的,「谓识种子所摄受种子名色,及于彼所生果名色」,就是一个种子,一个现行这两种,这里有两种。两种什么呢?

  「谓识种子」,就是识的种子,就是「名色的种子」熏习在阿赖耶识里面叫「识种子」。「所摄受种子名色」,「识种子」是怎么回事呢?就是阿赖耶识能够受熏,能够储藏在那里,它能接受所以叫「摄受种子」,叫做「名色」,不是现行的境界。「及于彼所生的果」,叫做「名色」,这就是种子的名色已经现行了,成为现行的名色,和种子不同了。

  戌五、六处差别(分三科)   亥一、辨相(分二科)

  天一、举眼处(分二科)    地一、征

  眼处云何?谓眼识所依净色,由此于色、已见、现见、当见。

  前面是说「名色」,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现在名色缘六处,现在解释这个「处」。

  「眼处云何?」先举出来这个「眼处」,它是怎么回事情,怎么叫做「眼处」?「谓眼识所依净色,由此于色、已见、现见、当见」,这个「眼处」就是眼根,眼根也叫做眼处。这个「处」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生长门,先生的「生」,长短的「长」,生长「门」,出入门的门。生长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由于六根、六境合和的时候,能生出来「识」来,是识的生长门,能生出识来,这样的意思。这个「处」字是生长门的意思。

  这里说,「谓眼识所依净色」,这眼处、眼根,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就是眼识所依止的净色,这精微的物质。那么在色界,那是色界天的物质所组成的眼根。「由此于色,已见、现见、当见」,因为眼识因为有眼根的关系,这个眼识就能发生作用了。所以就能对一切的色法「已见」,已能够见到一切色法,也是现在就见,或者当来才见,可以这么分别。

  天二、例余处(分二科)  地一、标随应

  如眼处如是,乃至意处,随其所应尽当知。

  这是第二科「例余处」,如眼处是这样子,那么「乃至意处,随其所应」也是这样子,应该知道。就是耳处所依净色,由此于色‥‥,耳处所依净色,就是净色根,由此净色根的耳根,所以于声尘「已见、现见、当见」,和那句子是一样。「如眼处如是,乃至意处,随其所应尽当知」,完全应该知道。

  地二、例差别

  于一切处,应说三时业用差别。

  这第二科「例差别」,和前面的差别也是一样的。

  「于一切处」,就是六个处。「应说三时业用差别」,就是前面那个说的「已见、现见、当见」这个意思,在一切的境界上看,应该说这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有三时的作用差别。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或者说已见、现见、当见;已闻、现闻、当闻就是这个意思。

  亥二、出体

  此亦二种:谓名色种子,所摄受种子六处,及彼所生果六处。

  这个叫「出体」,这个也有分两种不同。「谓名色种子,所摄受种子六处」,这里说这眼处,也就是「名色的种子」;名色的种子,就是六处的种子随逐名色种子,这样意思。

  「名色种子所摄受种子」,也就是那个识,它能摄受这六处的种子,这是「种子六处」,就是在种子的阶段,还没能够现出来六处的境界。「及彼所生果六处」,这就是现行了

  亥三、料简

  五在欲色界,第六通三界。

  这六处里面,就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这前「五」处是在欲界、在色界;「第六是通三界」,就是意处是通于三界的。那么无色界是没有的,没有前面五个,只有第六个,第六个通三界。

  戌六、触差别(分三科)   亥一、辨相(分二科)

  天一、举眼触(分二科)   地一、征

  眼触云何?

  这底下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有:眼触、耳触、鼻触、舌触、意触,这个「眼触」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眼触云何?」这是个问。

  地二、释

  谓三和所生,能取境界净妙等义。

  眼触是什么意思呢?谓三种法能和合起来,能团结起来就是根、境、识;根、境、识合起来才名之为「触」。

  那么这个「触」呢,「能取境界净妙等义」,它能够摄取一切境界的「净妙」,特别清净微妙的境界;它也能摄取不清净,不微妙的境界,也有这个事情。那么也可能摄取,「能取境界」也取不到;「净妙等义」也取不到,那就是苦恼的人了。

  天二、例余触

  如是余触,各随别境,说相应知。

  像这样,像前面这一段文,所说的「余触」,「各随别境,说相应知」,每一位可以随顺自己所常用的境界,常使用的境界,说出来这三触的相貌。「说相应知」,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那就是六触了。

  亥二、出体

  此复二种:谓六处种子所摄受种子触,及彼所生果触。

  这是亥二,亥一是「辨相」,亥二是「出体」,亥三是「料简」

  「此复二种」,这个触也是分成两种:「谓六处种子所摄受种子触」,这就是种子触;「及彼所生果触」,就是现行了。

  亥三、料简

  欲界具六,色界四,无色界一。

  欲界具六,色界是四;无色界只有一,就是意触,不具有前五触。

  戌七、受差别(分三科)  亥一、辨相(分三科)  天一、乐受

  乐受云何?谓顺乐诸根境界为缘,所生适悦受,受所摄。

  这底下第七科,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现在说到第七,这个「受」的不同,分三科,第一科是「辨相」,辨受的相貌,说明受的相貌分成三科,第一科是「乐受」。

  「乐受云何?」怎么叫做乐受呢?「谓顺乐诸根境界为缘」,谓这个人,他能够有这种自在的力量,随自己的乐受。随顺自己的乐受,「诸根境界为缘」,「随」,随顺乐受、诸根和境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这「根境」能随顺你的心意,发出来「乐受」;这根境为缘,为因缘令你心里面发出来乐受的感觉,有这样的意思。发出来什么受呢?

  「所生适悦受」,所生出来令你喜悦的感觉。「受所摄」,同时与那乐受同时活动的心、心所法,那么就是「受所摄」。

  天二、苦受

  苦受云何?谓顺苦二,为缘所生,非适悦受,受所摄。

  「苦受」是什么呢?「谓顺苦二,为缘所生,非适悦受,受所摄」。

  「谓顺苦二」,二什么呢?就是六根、六境,根和境是两个。这个根、境这两个,为「顺苦」所受的生起的因缘,所以就生出来「非适悦」的受,我不欢喜心里面感觉到苦恼,「非适悦受」。「受所摄」,就是同时其他的心、心所法,也都包括在内。

  天三、不苦不乐受

  不苦不乐受云何?谓顺不苦、不乐,二为缘所生,非适悦、非不适悦受,受所摄。

  怎么叫做「不苦不乐受」呢?「谓顺不苦、不乐,二为缘所生,非适悦、非不适悦受」,就是根、境,六根和六境他能随顺,不苦不乐的境界,能随顺这个境界。这个以根、境两个为缘,所生出来的,所发生出来的,「非适悦受、非不适悦受」,还有种种受的所摄。

  亥二、料简

  欲界三、色界二,第四静虑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唯有第三不苦不乐。

  「欲界三、色界二」,这里面有乐受、有苦受、有不苦不乐受,「欲界」这三种受都有;「色界」只有两种,没有苦受。初禅、二禅、三禅,这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有。到四禅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定,是没有苦受的、也没有乐受,只有不苦不乐的无记受,所以「色界是二」。

  「第四静虑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唯有第三不苦、不乐受」,乐受没有了,苦受也没有了,只有不苦不乐的受。

  亥三、出体

  此亦二种:谓触种子所摄受种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这是「出体」,前面这个「受」,这个缘起支也有两种。

  「谓触种子所摄受种子」,谓你这六根和六境相触,所生出来的种子,这个种子是「所摄受种子」,就是触所生的种子;为识所摄受的「种子受」,就不是现行,将来会发出来。下一个生命,你是乐受、你是苦受、你是不苦不乐受,前一生已经栽培了在阿赖耶识里面,那个时候它只是种子叫「种子受」。

  「及彼所生果受」,等到下一个生命现前的时候,那「种子受」就变成果受了;变成结果表现于外令你感觉到了,在「种子受」你还不知道。这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到了第六,这是第九卷结束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