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8)

  卯二十五、在家出家染净品别(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五科)

  巳一、第一问答

  谁能覆世间?谁能令不显?谁复能涂染?谁为大怖畏?

  无明覆世间,放逸令不显,戏论能涂染,苦为大怖畏。

  这是第二十五科「在家出家染净品别」,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举颂言」。分五科,第一科「第一问答」。这里一共有十个颂,有五个问答。

  巳二、第二问答

  诸流处处漏,是漏谁能止?当说谁防护,众流谁所堰?

  世间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说能防护,由慧故能堰。

  巳三、第三问答

  念慧与名色,念问是一切,何当永灭尽,唯愿为我说。

  念慧与名色,我说是一切,若诸识永灭,于斯永灭尽。

  巳四、第四问答

  云何念所行,诸识当永灭;今请垂方便,为释令无疑。

  于内外诸受,都不生欣乐;如是念所行,诸识当永灭。

  巳五、第五问答

  若诸善说法,及有学异类,彼常委能趣,请大仙为说。

  不耽着诸欲,其心无浊染,于诸法巧念,是苾刍能趣。

  辰二、长行释(分三科) 巳一、标缘起

  此是波罗延中,因阿氏多所请问颂。

  我们看长行的文,「此是波罗延中,因阿氏多所请问颂」,这是第二科「长行」的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缘起」,这个颂的缘起。

  「此是波罗延」,这「波罗延」是经的名称,「波罗」是彼岸的意思,「延」是趣的意思,趣向于彼岸,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在这部经里面,「因阿氏多所请问颂」,「阿氏多」是《阿弥陀经》名叫阿逸多,翻到中国话叫无能胜,就是慈氏菩萨,弥勒菩萨。因为他的请问而佛回答,这样有这个颂的,这颂的缘起是这个样子。

  第二科是「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释初问答颂」,刚才读的这个是请问,是弥勒菩萨请问的。下面「无明覆世间 放逸令不显 戏论能涂染 苦为大怖畏」,这是佛回答。这是「初问答颂」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二句」,这是解释头二句,头二句就是「谁能覆世间?谁能令不显」,这是问的初二句。「无明覆世间,放逸令不显」,这是回答的初二句。这科分二科,第一科「辨世间」,「谁能覆世间」,「无明覆世间」,这世间怎么讲呢?先解释世间。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一切」。

  巳二、别释颂(分三科) 午一、释初问答颂(分三科)

  未一、初二句(分二科) 申一、辨世间(分二科)  酉一、标一切

  言世间者,略有三种:一、欲世间,二、色世间,三、无色世间。

  「言世间者,略有三种」世间,一是「欲」世间,就是三界这欲界的世间,第二科是「色」界的世间,第三科是「无色」界的世间。这是「标一切」,这个「世间」通于三界,完全名之为世间的。第二科是「简今义」,简别现在的文,说的「世间」是什么意思呢?

  酉二、简今义

  今此义中,意辩出家、在家二种世间。

  现在这个颂的含义里面,它的正义是辨别,说明「出家」和「在家」这「二种世间」的事情,这是「简今义」,这是「辨世间」。下面第二科「辨出家」,分二科,第一科「总标列」。

  申二、辨出家(分二科) 酉一、总标列

  出家世间复有二种:一、恶说法。二、善说法。

  「出家世间复有二种」,是离开了家到另一个地方去,这个世间还是有二种不同。第一是「恶说法」,第二种是「善说法」,这二种不同,这是「总标列」。下面第二科「随别释」,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由无明」。

  酉二、随别释(分二科) 戌一、由无明

  恶说法者:无明所覆。

  就是他说的法,都是有罪恶的,是有过失的,这样的说法,这样的出家人,「为无明所覆」,就是他有一种根本的烦恼,被根本的烦恼所盖覆,「覆」者盖也,就是遮障,遮障住了。这个世间上一切法它的真实相,为无明所盖覆,你就看不见它的真实相了,当然这无明并不是在外边,是在你心里边,你心里面有无明,你的了别性都受它的影响,就不能明白诸法的真实相,这是「无明覆世间」。「谁能覆世间」呢?就是「无明覆世间」。

  戌二、由放逸

  善说法者:由有明故,应可显了;由放逸故,令不显了。

  这是第二科「由放逸」。「善说法者」是指佛教,佛说的法都是真实不虚的,是非常好的。是「由有明故」,这个说法的人有大智慧光明,听法的人他也学习了智慧。「应可显了」,所以你若在善说法这个范围内出家,「应可显了」,你应该是有智慧的关系,这诸法的真实相就显现出来了,应该是这样子。那么「由放逸故,令不显了」,你在佛教里面,在佛法里面出家了,但是你放逸,你不肯努力,不肯学习佛法,懈怠令不显了,那么这个诸法真实相,还是不能显现出来,也还是被盖覆住了,那么就是懈怠令不显了。这是「无明覆世间,放逸令不显」,放逸就不能显现出来诸法的真实相。

  未二、第三句(分三科) 申一、总标

  若诸在家异类白衣,为诸戏论之所涂染。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解释「初二句」,现在第二科解释「第三句」,就是解释第三句「戏论能涂染」这句话。这句话,第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就是「若诸在家」,若是很多在家人,他不是出家人。「异类白衣」,「异类」这句话可以做二种解释:就是在家人也有很多种类,就是思想也有个别的不同的,有的是读书人,有的是做官的,富贵贫贱,各式各样的,这样的白衣,可以这样解释。或者说不是佛教徒,那么在佛教徒之外的,就是「异类白衣」,那么佛教徒若学习佛法,那他的思想又不同了。我看还是第一种解释好。

  「若诸在家异类白衣,为诸戏论之所涂染」,这个诸法真实相,时时的、很分明的显现出来,但是众生的分别心,就是涂抹上一层,自己的分别心涂抹上一层盖覆的东西,就是不显现出来了,这是「为诸戏论之所涂染」,这诸法的真实相还得不显现出来的。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别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戏论」。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申二、别释(分二科) 酉一、戏论(分二科) 戌一、标

  当知戏论,略有三种。

  这个「为诸戏论之所涂染」,这个「戏论」是什么意思呢?「略有三种」不同,这是「标」,下面解「释」。

  戌二、释

  谓三种言事,名为戏论;于四种言说,有所宣谈,亦名戏论;能发语言所有寻伺,亦名戏论。

  「谓三种言事,名为戏论」,有三种言事,就叫做「戏论」。这「三种言事」是什么呢?就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这三种言事。这个三种言事,「言」是能表达的,「事」是所表达的,就是我们的语言所表达的事情,不超越这三种,过去、未来、现在,这些都叫做「戏论」,我们说这事如何如何,你所表达的这都是戏论。

  「于四种言说,有所宣谈,亦名戏论」,这四种言说就是名能表达的,能表达的有四种不同,就是见、闻、觉、知这四种。这四种言说,不管你是因见而有所言说,或者因闻、觉、知而有所宣扬谈论,都叫做「戏论」,这是能表达的是戏论。

  「能发语言所有寻伺,亦名戏论」,能发表语言的所有寻伺,就是你内心里面的思惟,因为你要说话,经过内心的思惟才能说话,所以内心的寻思也名叫「戏论」。这样说,这就是三种戏论都不符合真理,与真理有所违反,没有真实的意义,所以叫做「戏论」,这是「释」,这是第二科的解释。下面第二科解释「涂染」。

  酉二、涂染

  若于过去、未来、现在三种言事,依四言说发起异类分别思惟,或违或顺,是名涂染。

  这底下解释「涂染」,「涂染」是什么意思?「若于」,假设一个人对于「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事情,「现在」的事情,这「三种言事」。「依四言说」,依据这四种言说,「发起异类」不同的「分别思惟」,心里面分别思惟,或者是「违」,或者是「顺」,这样子去分别去,这就是把诸法真实相涂染了,就不是诸法真实相的面目了,这叫做「涂染」,「戏论能涂染」。底下第三科「结成」。

  申三、结成

  若前戏论,若后涂染,诸在家者多分可得,是故说彼为诸戏论之所涂染。

  前面的三种戏论,四种戏论,由这三种、四种的「戏论」,又发起后面种种的思惟分别,就叫做「涂染」。这件事,「诸在家」的人多数都有这种事情,多数都不能够超越这个境界,「是故说彼」在家人,是「为诸戏论之所涂染」。

  《披寻记》七○一页:

  发起异类分别思惟等者:谓依现在行,分别过去未来曾更及未曾更种类相貌,是名发起异类分别思惟。由此思惟不可意相或可意相显现在前,是名或违或顺。如前已说:未来无相故无分别,如此如是,当来决定不可知故。乃至广说依现在行,分别为因,生诸离染。(陵本十六卷十二页)由此当知,异类分别及涂染义。

  「发起异类分别思惟等者:谓依现在行,分别过去未来曾更及未曾更种类相貌,是名发起异类分别思惟」,这「异类分别思惟」这样讲法。「谓依现在行」,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现在的这些有为法,变化的、变动不拘的境界,你在这上根据现在的行情况,来分别过去的,分别未来的事情。过去的也是这样子,未来的事情虽然没成为事实,也是这样子,就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推论未知道的事情。这个「曾更」曾经经过的,及未曾经经过的种类相貌,「是名发起异类分别思惟」。

  「由此思惟不可意相或可意相显现在前,是名或违或顺」,这样意思。「或违或顺」,可意的就叫做「顺」,不可意的就叫做「违」。这是已「如前」面「已说」过。「未来无相故无分别」,未来的事情没有成为事实,是没有体相的,所以没有体相可分别。「如此如是,当来决定不可知故」,那件事没有事实,当然是不可知。「乃至广说依现在行,分别为因,生诸离染。(陵本十六卷十二页)」,那地方讲过这个意思。「由此当知,异类分别及涂染义」。

  这个「涂染」这句话很有意思,这诸法真实相是那样子,都是被自己的分别涂上去一层,因为诸法真实相是这样子,那么这件事自己的分别,给诸法实相画出个面目来,然后说诸法真实相是这样子,实在那个面貌是你自己给它涂上去的,你说诸法真实相是那样子,这是个错误。但是这件事,人就是容易犯这个过失,而不是那件事的本来面目,是你给它画出来的,你就认为它是那件事的真相。这件事很奇怪,就是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有时候犯这种过失,自己还是不知道的。这是第三句「涂染」,这一句讲完了。现在讲第四句,「苦为大怖畏」,讲这句话。

  未三、第四句

  此中恶说法者无明所覆,善说法者放逸不显,诸在家者戏论涂染,彼于现在苦因转时,于此苦因,不能如实知是苦因;于此苦因,爱乐而住。由此因缘,生当来苦,即说此苦,名大怖畏。

  「此中恶说法者」,这里边第一句说到在外道里边出家的,这「恶说法」的人,他们是糊涂没有智慧,为「无明」所遮盖,有这种过失。「善说法者放逸所显」,佛教是能说明真理,但是佛教徒若放逸的话,你不肯努力,不肯用功,也还是不能够显示诸法真实相的。「诸在家者戏论涂染」,这个在家人有戏论的涂染过失。这三种人其实都是,都有无明、有放逸、有涂染,都是有这种过失。「彼于现法苦因转时」,这三种人无明在活动的时候,放逸在活动的时候,涂染在活动的时候,这就是将来得苦的一个因,即是苦因。这就是于现法中苦因活动的时候,就是无明活动,就是苦因的活动,无明就是苦因,放逸就是苦因,涂染就是苦因,这种苦因活动的时候。

  「于此苦因,不能如实知是苦因」,但是我们对于这是苦因,但是我们不真实知道这是苦因,不知道这是苦因。「于此苦因,爱乐而住」,不但是不知道,而且还是对于这苦因很欢喜,欢喜的在这里面活动。「由此因缘,生当来苦」,你继续这样子活动,就引发出来将来的苦恼。「即说此苦,名大怖畏」,这个苦是人的大怖畏,苦来了的时候,心里很苦、很恐怖,但是不知道这是自己创造的。

  午二、释第二问答颂(分四科) 未一、释诸流漏

  又恶说法者,由无明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诸在家者,由戏论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善说法者,由放逸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

  这是前面第一个问答,就是两个颂解释完了。下面是「第二问答颂」,分四科,第一科是「释诸流漏」,是说「诸流处处漏,是漏谁能止?当说谁防护,众流谁所堰」,这是问;「世间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说能防护,由慧故能堰」,这是佛回答,第二科一问一答。现在分四科,第一科解「释诸流漏」。

  「又恶说法者,由无明门」,从无明是个门,从这里面发生很多的过失,什么过失呢?「从六处流」,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地方,这六个地方一直在流,一直在活动,就是从这无明,这无明在这六个地方在流动。「漏泄从苦」,他就漏出来,也就是引出来很多的过失,由过失引发很多的苦恼。「诸在家者,由戏论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由戏论,也就是他内心的虚妄分别,就是烦恼,烦恼流出来业力,由业力就流出来很多的苦恼,是这样子。「善说法者,由放逸门,从六处流漏泄众苦」,也是一样,佛教徒你听闻佛法,你不修四念处,你还是这样子的。

  《披寻记》七○一页:

  从六处流漏泄众苦者:眼乃至意六种暴流,名六处流。如前已说:暴流有六:谓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陵本十七卷十六页)义应准知。由是暴流,住贪瞋痴,不能越度,当生众苦,是名从六处流漏泄众苦。

  「从六处流漏泄众苦者:眼乃至意六种暴流,名六处流。如前已说」,前面说过「暴流有六」种不同,「谓眼暴流,能见诸色」,能见诸色的时候,就引起贪瞋痴,引起贪瞋痴的烦恼,就引出了业力,业力就引出很多的苦。「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了诸法的时候,也是引出贪瞋痴,引出很多的罪过,很多的苦恼,「陵本十七卷十六页」讲过这件事。「义应准知」,这里说的这个六处流和前边的义,也可以准照,就会知道了。

  「由是暴流,住贪瞋痴,不能越度」,这个「暴流」实在就是贪瞋痴,就是暴流,你没有四念处,你是不能够超越它的。「当生众苦,是名从六处流漏泄众苦」,这是说这三种,这三种人,一个无明门,一个是戏论门,一个是放逸门,这三种人由三种门,引生很多的苦恼,这是解释这个「诸流漏」,是这样解释,就是「世间诸流漏」,这一句话解释完了。现在解释「是漏念能止」,解释第二句,「释念遮止」。

  未二、释念遮止

  如是无明、放逸、戏论诸门流漏,由闻他音内正作意,于诸行中了知过患,此相应念,逆流而转,故能遮止;如是方便,名伏对治。

  「如是无明、放逸、戏论诸门流漏,由闻他音内正作意」,由于这个人还算是好,他能听闻佛菩萨的法语,然后在「内」里边能「正作意」,能如理作意,能如理的思惟观察。「于诸行中了知过患」,于这一切有为法、有漏法,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十八界,了知到它的过患,能够令你引很多的苦恼。

  「此相应念,逆流而转」,你这个如理作意,了知诸行的过患,像你有老病死啊,像你爱别离、怨憎会啊,造种种的罪过,这些流转生死,这些过患。你能这样观察,「于诸行中了知过患」,这个「了知」是观察,就是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相应念,逆流而转」,你这个如理作意,这个念就是四念处,「逆流而转」,违背这个生死流,向圣道那边去,不向生死那边去,向涅槃去了,逆生死流,向涅槃那边去。「故能遮止」,所以就能够遮止这个漏,这个六处的流就能遮止,叫它不流,不流贪瞋痴了。

  「如是方便,名伏对治」,你能这样子发心修四念处,这叫做「伏对治」,就是能调伏,能降伏其心,「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修四念处,修无我观,这叫做「对治」。而这个「对治」是只是调伏,能降伏,叫它不流。现在这个《披寻记》的文念一下。

  《披寻记》七○二页:

  由闻他音内正作意等者:此句长读,为显念能遮止诸漏,故说相应正知能了诸行过患,兼显正知因缘,故说由闻他音内正作意。

  「由闻他音内正作意等者:此句长读」,这一句「由闻他音」不要停下来,读下来,「内正作意」,你内正作意,要根据「闻他音」而来作意,这样意思。「为显念能遮止诸漏」,这一段文的意思,你有了正念四念处,才能遮止诸漏的,遮止你眼耳鼻舌身意的烦恼漏。「故说相应正知能了诸行过患」,能遮止,所以叫做「相应」;这个「正知」能了诸行的过患,就是四念处。

  「兼显正知因缘,故说由闻他音内正作意」,这「闻他音内正作意」,是成就正知的因缘,实在正知就是四念处,正念也就是四念处。你若不能闻他音,你不能内正作意,这个四念处是得不到的,得不到。说我只是「内正作意」,你得不到四念处;你只是「闻他音」,而不正作意,也不能得四念处。所以一定要「闻他音」,而又「正作意」,这样子才能成就四念处的。

  未三、释慧堰塞

  若出世间正见所摄诸无漏慧,于三种流皆能堰塞;如是方便,名断对治。

  下面第三科「释慧堰塞」,解释「堰」,解释那个「堰」字。「由慧故能堰」,这个「能堰」,这个「堰」字就是堵住,堵住它。这是「若出世间」,这个前面说「伏对治」,你这时候修行的功夫,只能够调伏烦恼,使令烦恼不增长,而逐渐的停下来了,这样子来对治这个烦恼,对治这个漏。

  现在是第二个阶段,「若出世间」,就是你得圣道了,得了无生法忍了。这个时候,你的智慧是超越世间了,这时候这个智慧叫什么名字?叫做「正见」,就是八正道那个第一个叫做正见,也就是七觉支那个正见。「所摄诸无漏慧」,属于正见的这一所摄的,都是属于无漏的智慧,这个智慧里边没有烦恼了,没有我我所的执着了,「无漏智慧」。「于三种流皆能堰塞」,对于前面那三种流,无明流、放逸流、戏论流,这三种流都能够堵住它,就是能断除去了,有这个力量。「如是方便,名断对治」,说这样子的四念处的方便,是从「伏对治」上,又进了一步是「断对治」,能把这个漏根本的消灭了,就是「断对治」。说这个「对治」分两个阶段,一个是伏,一个是断。「伏」是内贤,就是内凡位;这个「断」是圣位,入圣位了,分这么两个阶段的。

  未四、释俱防护

  于此流漏,若伏、若永二种对治,皆能断故,俱名防护。

  这是第四科说是「俱防护」,说是「我说能防护 由慧故能堰」,这解释这个「俱防护」。

  「于此流漏」,于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流漏。「若伏」,你能初开始学习四念处,能降伏烦恼,这是初开始这个阶段;「若永」,就断掉了,永久的没有流漏了;「伏」是暂时的没有漏。这两种「对治,皆能断故」,你这个从听闻佛的法音,由闻他音,内正作意,所生的四念处有这个力量,「皆能断故」,这个伏断,一个永断,都能断。「俱名防护」,这都叫做「防护」,就是保护,保护你的一念清净心广大功德庄严,不失掉你的功德。

  《披寻记》七○二页:

  于三种流皆能堰塞者:无明、放逸、戏论三门流漏,名三种流。出世间慧能令永断,名能堰塞。

  「于三种流皆能堰塞者:无明、放逸、戏论」,这「三门流漏,名三种流。出世间慧能令永断,名能堰塞」,这样解释。

  午三、释后三问答颂(分二科) 未一、料简染净(分二科) 申一、一向染

  又恶说法者及在家者,一向堕于染污品摄。

  这是第三科解「释后三问答」,一共五个问答,前边二个问答都解释完了,现在解释后三个问答。分两科,第一科是「料简染净」,也就是说明这个染污和清净的分别。分两科,第一科是「一向染」,第二科是「二可得」。什么呢做「一向染」呢?

  「又恶说法者及在家者」这两种人,「一向堕于染污品摄」,这一向就是完全的,完全是堕落在染污这一类的,属于这一类摄的。

  申二、二可得

  若善说法毗奈耶中,二种可得:诸纵逸者,随杂染品,非显了摄;不纵逸者,堕清净品,显了所摄。

  这是第二科「二可得」。「若善说法毗奈耶中,二种可得」,说是我在佛法里边的,我是佛法中的,我是佛教徒,或者我是出家的佛教徒,或是在家佛教徒。这样的佛教徒,有两种可能,「诸纵逸者」,是佛教徒他放逸自己,那他也是「堕」落在「杂染品」摄,「非显了摄」,他不能够把这个清净心能显示出来。「不纵逸者」,佛教徒里面,你是在家的佛教徒,你是出家的佛教徒,你不放逸,能够用功学习四念处,那就是属于「清净品」摄,「显了所摄」,这个真理,诸法的真理,诸法无我的真理能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了,这是「二可得」。

  未二、显无放逸(分二科)  申一、总标

  又若已显了,若应显了,当知二种皆无放逸。

  这是第二科「显无放逸」,前边解释这个染和净的不同,这个第二科显示这个不放逸的境界,分两科,第一科「总标」。是「若已显了,若应显了,当知二种皆无放逸」,这两种人都是不放逸的,都是努力用功修行的人。

  《披寻记》七○二页:

  又若已显了等者:诸阿罗汉不为三界无明所覆,名已显了;若诸有学犹为余无明壳之所缠覆,名应显了。如是二种清净品摄,由是说言皆无放逸。

  「又若已显了等者:诸阿罗汉不为三界无明所覆,名已显了」,这「已显了」是只是不为无明所覆盖的,是阿罗汉叫做「已显了」。「若诸有学犹为余无明壳之所缠覆」,就是你到了初果、二果、三果这些圣人,这些圣人虽然是圣人了,也断一部份的烦恼,但是「犹为余」,剩余的无明壳所缠覆,还没能解脱,「名应显了」。这个人虽然没有像阿罗汉那样子,但是他也应该是能显了。「如是二种清净品摄,由是说言皆无放逸」,这个「应显了」还是圣人,这是两种都是圣人。

  申二、别释(分二科)  酉一、无学(分二科)  戌一、释第三问答颂

  诸阿罗汉斯已显了,于不放逸,无更须作不放逸事;于四念住,若念若慧已善修故,已善证得清净识故,唯有决定;

  前边是「总标」,现在是「别释」,解释这个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无学」,解释这个无学的境界。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第三问答颂」,第三问答就是「念慧与名色,今问是一切,何当永灭尽,唯愿为我说」,这是问;下面回答,「念慧与名色,我说是一切,若诸识永灭,于斯永灭尽」,这是回答,解释这个第三个问答颂。

  「诸阿罗汉斯已显了」,这阿罗汉他修四念处已经成功了,他已经不为无明所覆盖了,所以这个诸法无我的真理显了,现前了。「于不放逸,无更须作不放逸事」,对于这个不放逸的圣境,他已经成功了,他不需要再去,去修学这个四念处的事情,他不需要再去,「无更须作不放逸事」,修四念处了。「于四念住,若念若慧已善修故」,什么叫做「无更须作不放逸事」?就是指四念住,这个身、受、心、法这四念住,或者是念,这个不散乱的念,和这个无我的智慧。「已善修」,他已经善巧的修习成功了,所以他不再需要像以前那么修行了。「已善证得清净识故」,这个阿罗汉他因为修四念处成功了,他已经能证得了清净的心,阿罗汉不管是入定、出定也好,心总是清净的,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世间的一切法,不能染污他了,所以他成就了清净心故。「唯有决定」,他这个人是不动摇了,什么事情不可以转动他的。

  《披寻记》七○二页:

  唯有决定者:谓阿罗汉所作已办,更无应作,无勤功用,已到彼岸故。

  「唯有决定者:谓阿罗汉所作已办」,他应该作的事情,都已经作完了,「更无应作」的事情。「无勤功用,已到彼岸故」,不再像以前那么精进用功了,这是个无为闲道人的境界。

  于无余依涅槃界中,善清净识当永灭故,若念若慧亦随永灭,余依所摄,先业所引一切名色亦随灭尽。

  「于无余依涅槃界中,善清净识当永灭故」,这个是「已善证得清净识故」,这就是有余依涅槃的境界。「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他要是寿命到了的时候,他就到无余依涅槃界去了。这个「善清净识」,他在有余依生存的时候,他那个非常好的那个清净心,「当永灭故」,在无余依涅槃的时候,也就灭掉了,那个清净识也灭掉了。「若念若慧亦随永灭」,「若念若慧」,这「念慧与名色,今问是一切,何当永灭尽,唯愿为我说。念慧与名色,我说是一切,若诸识永灭,于斯永灭尽」,诸识先灭,诸识灭,这念慧是心所法,心王要是不在了,心所法也随着永灭了。

  「余依所摄,先业所引一切名色亦随灭尽」,在有余依涅槃界中所摄的这一切法,就是过去世所造的业,引来现在的这个果报,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一切果报,一切的名色,名:受想行识,还加上这个四大的身体,这个生理的组织,「亦随灭尽」,也随着都灭了。这就是这些有漏的,有漏的色受想行识,有为的一切法都灭了,就是完全是无为的境界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亦随灭尽」。这个问:「念慧和名色 何当永灭尽 唯愿为我说」,佛现在回答说,「念慧和名色」,若诸识永灭的时候,念慧和名色也都灭了,到无余涅槃的时候都灭了,就是灰身泯智的意思,到了无为的境界了。这样子说,就是人世间的众生和他是没有感应了,你不能求他作什么事情的,不可以,你念他的名字,他也不知道,他入无为的境界了,不知道。所以这个佛菩萨,佛菩萨有大悲心不入无余涅槃,他还有色受想行识的存在,我们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你这个诚心念这个菩萨的名号,他那个观世菩萨的无分别的智慧就知道了,这时候还是有感应,是有感应,若入无余涅槃,就不能有感应了。

  戌二、释第四问答颂

  乃至彼法未永灭来,于六恒住常善安住;于离欲地所有内受,及于诸欲相应外受,不生欣乐。如是名为诸阿罗汉正念现行,乃至寿尽识方永灭。

  这下边第二科解「释第四问答」,前面是第三个问答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四个问答。这第四个问答:「云何念所行,诸识当永灭,今请垂方便,为释令无疑。于内外诸受,都不生欣乐,如是念所行,诸识当永灭」,这个里面有特别的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一念识,这个了别性它会灭?为什么它会灭?弥勒菩萨向佛提出这个问题,佛就是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应该注意,应该注意这里,佛说出理由来的,为什么会灭。

  「乃至彼法未永灭来,于六恒住常善安住」,就是得了有余涅槃的人,他是成就了清净识,已善证得清净识,他入定也好,不入定也好,他不入定,他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会接触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彼法未永灭来」,就是没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于六恒住常善安住」,他常能够安住在六恒住里面,就是他的六识,眼识乃至意识,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他也不忧,也不喜,都是不执着的境界。怎么苦恼的境界,你触恼他,他心里面不忧;怎么欢喜的境界,他也不喜。他有一个独立的清净境界,不受一切法的影响,就是「六恒住」,眼识也是这样子,乃至意识也是这样子,「常善安住」。

  「于离欲地所有内受,及于诸欲」,这个时候他内心,远离了欲界的欲,也远离了色界无色界禅定的欲,这个时候他有两种受,一个是内受,一个是外受。「所有内受」就是入定的时候,他一入定的时候,他在禅定里面,他也有觉受,当然这不是灭尽定,入灭尽定是无受的。这个「内受」,有喜受、有乐受、有舍受,喜、乐、舍三受。「及于诸欲相应外受」,及于他不入定的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在外面的境界活动,他也有「外受」,你天气冷了,他也有感觉,也感觉冷,热他也会有感觉,你骂他、你恭敬他,他都明了的,他不糊涂啊,他都有受,相应受。「不生欣乐」,只是他心不动,他心里不受这受的影响,他不生执着心,「不生欣乐」,不生欢喜心,实在就是不执着。这阿罗汉对于内受和外受心里面不执着,无着,虽然是明明了了的,但是不执着。

  「如是名为诸阿罗汉正念现行」,也就是那个「六恒住常善安住」,这是他这个正念现行的相貌,是这样子。「乃至寿尽识方永灭」,这样子寿尽的时候,他这寿命,前生的业力招感今生的寿命,这个寿命到时候了,活二百岁,活一百二十岁,活一百岁,到时候这个寿尽了,这时候识也就灭了,因为他不执着,不执着了。这样说,为什么我们凡夫死了又会再生呢?因为有着,有着他就会再生,不着了,心就灭了;也是因为没有慈悲心,众生虽然在生死里流转,他不管了,他入无余涅槃了,是这样意思。这样说,佛说出这个理由,这个识为什么会灭呢?就是因为不着的关系,这个理由说出来。

  《披寻记》七○三页:

  于离欲地所有内受等者:受用现法乐住,是名内受;受用外境界事,是名外受。

  佛用这个理由来说明,这个识要灭是这个原因,就是心里面不着的关系,就是不动。

  酉二、有学(分三科)  戌一、标

  若诸有学斯应显了,于不放逸,应更须作不放逸事。

  前面是指「无学」说的,前面是说无学,现在这里解释「有学」。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若诸有学」,就是已经得了初果以上的人,初果、二果、三果是有学。「斯应显了」,他的功德还没有圆满,他还应该努力的修行,要「显了」,使令这个心更清净、更光明,要显了这个无我义。「于不放逸,应更须作不放逸事」,对于这个圆满的不放逸境界,他还要再努力,他还要修这个四念处的。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释第五问颂

  彼复二种于不放逸、不放逸事,谓常所作,委悉所作。有学异类,若诸有学极七反有,或复家家、一来果等,及于现法堪般涅槃;于下分结及上分结,心无染污,为断彼故修习对治。

  前面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解「释第五问答」。第五个问答:「若诸善说法,及有学异类,彼常委能趣,请大仙为说」,下边是「不耽着诸欲,其心无浊染,于诸法巧念,是苾刍能趣」,佛这样回答,解释这个颂。

  「彼复二种」,这个有学的情况有二种差别,「于不放逸、不放逸事,谓常所作」,这个「于不放逸」实在是果,「不放逸事」是因,你若做这个不放逸事,才成就不放逸。他说有二种,「谓常所作,委悉所作」,就这两种。「常所作」,就是精进的意思,不间断;「委悉所作」,就是做的时候,还非常的精细观察,修学止观还不是粗略的,精细的来修行。

  「有学异类」,这有学里面有不同的。「若诸有学极七反有,或复家家、一来果等」,这就是「有学异类」。「若诸有学」里面有不同的类别,「极七反有」就是初果,初果他若不努力修行的话,他还要最多要七次,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这有里边,在欲有,或者是天上,或者是人间,要七回,七番天上,七番人间,受生死苦,这时候就是证圆寂了,就是得了阿罗汉果了。

  「或复家家」,或者另外一种就是「家家」,就是这初果,他若修行了一点,有一类是完全他也不修行了,有一类是修行了一点,他把欲界的烦恼,欲界有九品烦恼,就是他断除三品,或者断除第四品,断了三品或者四品,这个时候,这个圣人就叫做「家家」,就不叫须陀洹了,叫「家家」。「家家」什么意思呢?就是生到天上去,在天上死了,死了又生到天上去,死了又生到天上去,一回生一家,第二生又生一家,第三生又生一家,从「家」至「家」,叫「家家」,或者生二家,或者生三家。也可能是到人间,来人间,或者是南瞻部洲,或者是东胜神洲,或者是西牛货洲,不到北俱泸洲去,在人间生一家、二家或三家,这叫做「家家」。这里面的意思,这个九品的烦恼,第一品烦恼,能使令你受二番生死。

  「初品因二生」,使令你受二番生死;「二三四各一」,第二品烦恼各令你受一番生死,这样子。二、三、四,这是三,这是三品烦恼,每一品烦恼令你受一番生死了,这是三。头一品令你受两番生死,加起来就五番生死了。「五六共应六」,第五品烦恼,第六品烦恼,这两品烦恼合起来,它的力量令你受一番生死,那么就是第六番生死了。「七八九」这三品烦恼,合起来令你受一番生死,最后这一番生死,这三品烦恼令你受一番生死。加起来就是九品烦恼,令你受七番生死。现在这个圣人断了三品,或者断了四品,你看他还有几品?还有几番生死?所以这几番生死,要生到几多家,要生到二家,或者生三家,就是二三家家,是这样,这叫做「家家」。

  「一来果等」,如果他若是断了六品烦恼,这个「五六共应六」,第五品烦恼,第六品烦恼,这两品烦恼,合起来一番生死;若是断了五品,他一定要断第六品,所以「五六共应六」。这样子这个人,断了六品烦恼的这个圣人,就叫做「一来果」,他还有三品烦恼,还有七八九,那就一番生死,就是一生天上,一来人间,或者一来人间,一生天上。这个欲界的九品烦恼完全没有了,所以叫「一来果」,他再来人间一次,就到色界天去了,不来欲界。这些人,这些有学,「极七反有」也好,「或复家家」也好,或「一来果」这些人也好,「及于现法堪般涅槃」,就是他们这些人,就是在现在的生命堪得能引,他们有能力入于涅槃了,他们有这个能力。如到了初果「极七反有」,他就入涅槃了,「或复家家、一来果等」,他也有能力入涅槃了,因为他是圣人了,不是凡夫。

  「于下分结及上分结,心无染污」,这些圣人对于欲界的五下分结,他这正念一提起来,心就清净;对这上分结,他心里也清净,有的已断除清净,有的没断除,他正念一提起来,也能伏住,所以「心无染污」。「为断彼故修习对治」,但是还没有完全断,他为求断除彼没有断的烦恼,还要继续的修习四念住来对治它。

  亥二、释第五答颂(分四科)  天一、释后颂第一句

  又于诸欲不耽着故,诸下分结不能染污。

  这是第五个颂的答,前面是释第五个颂的问,现在释第五颂的答。分四科,第一科「释后颂第一句」,第五颂的第一句,就是「若诸善说法」,第一句就是「不耽着诸欲」,就是回答第一句。

  「又于诸欲不耽着故,诸下分结不能染污」,这位圣人他对于「诸欲不耽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诸下分结不能染污」,欲界的五下分结不能染污他了,他不耽着,所以也就是他不爱着,不爱着就是心无染污。

  天二、释后颂第二句

  心无浊故,诸上分结不能染污。

  「心无浊」是第二句,「其心无浊染」,这句话是「诸上分结不能染污」他,五上分结不能染污他。

  《披寻记》七○三页:

  于下分结及上分结心无染污等者:谓若有学极七反有或复家家一来果等,此于下分结心无染污及修对治;若阿罗汉向于现法中堪般涅槃,此于上分结心无染污及修对治。是名有学常委所作异类应知。

  「于下分结及上分结心无染污等者:谓若有学极七反有或复家家一来果等,此于下分结心无染污及修对治;若阿罗汉向于现法中堪般涅槃」,阿罗汉向就是三果圣人,向前继续努力修行,就叫做「阿罗汉向」,「堪般涅槃」。「此于上分结心无染污及修对治。是名有学常委所作异类应知」。

  天三、释后颂第三句

  又于一切有苦法中,如实知集乃至出离,于四念住善住其心。

  这是第三科解释后颂的第三句,就是「于诸法巧念」这一句。

  「又于一切有苦法中」,「有苦法中」,就是色受想行识是有苦法,这是苦谛。「如实知集」,知道执着心就是集谛;「乃至出离」,就是道谛了;中间有个灭谛,没有苦、集,就是灭谛了。「于四念住善住其心」,他这位圣人,他这心没有其他的杂念,一直安住在四念住清净的境界,不放逸,这就叫做「于诸法巧念」,就是修学四念住叫做「巧念」。

  天四、释后颂第四句

  修习如先所得圣道,能趣究竟。

  这是第四科「释后颂第四句」,「是苾刍能趣」。他「修习如先所得」的「圣道」,也就是四念住,「能趣究竟」,能向于阿罗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去了。下面第三科是「结」。

  戌三、结

  如是修习对治道故,彼于一切不放逸中,诸所应作不放逸事,皆得究竟。

  得究竟圆满了。

  巳三、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略辨义」的「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诸在家者及于外法而出家者,决定杂染;及显于善说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若行故逸堕染污品,若不放逸堕清净品。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诸在家者及于外法而出家者,决定杂染」,在外法出家的人,决定是杂染的,及在家者也决定是杂染的。「及显于善说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若行故逸堕染污品」,若是他不肯学习圣教,也决定是不行,若行是放逸,也是堕染污品。「若不放逸堕清净品」,肯闻思修,他就会得圣道的。这是解释,以下第三科。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