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9)

  卯二十六、依诸欲(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五科) 巳一、诸欲爱味

  于诸欲希求,或所期果遂,得已心定喜,至死而保爱。

  巳二、诸欲过患

  诸乐欲众生,若退失诸欲,其色便变坏,如毒箭所中。

  巳三、诸欲出离

  若远离诸欲,犹如毒蛇首,彼于爱世间正念超度

  巳四、诸欲自性(分二科)  午一、事欲

  田事与金银,牛马珠环钏,女仆增诸欲,是人所耽乐。

  午二、烦恼

  攀缘沈下劣,变坏生诸漏,从此集众苦,如船破水溢。

  巳五、离欲功德

  若永绝诸欲,如断多罗顶,弃舍诸愁忧,犹莲华水滴。

  这是第二十六科「依诸欲」,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分五科,第一科是「诸欲爱味」。这一共是六个颂,分五科,第一科是「诸欲爱味」,第二科是「诸欲过患」,第三科是「诸欲出离」,这爱味、过患、出离,这是前三个颂。第四个颂是「诸欲自性」,分两科,第一科是「事欲」,第二科是「烦恼欲」,这是第四,第五个颂是「离欲功德」。这六个颂分五科,下边第二科「长行」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举依处」。

  辰二、长行释(分三科)  巳一、举依处

  此是义品中依诸欲颂。

  「义品」也叫做《义足经》,在我们汉文的藏经里边,有一部经叫《义足经》,就是旧的翻译叫《义足经》,玄奘法师的翻译叫「义品」。这一品里边「依诸欲颂」,「依诸欲」说出来这六个颂。这是「举依处」,就是这六个颂的出处,出在「义品」里边,这是第一科「依处」。第二科「别释颂」,分五科,第一科解释「第一颂」,分两科,第一科「释希求等」,「于诸欲希求」,解释这一句。

  巳二、别释颂(分五科)  午一、第一颂(分二科)  未一、释希求等

  谓如有一,希求未来所有诸欲,为获得故发勤方便,得巳现前耽着受用;如是希求及正受用所得诸欲,由此因缘生喜生乐。

  「谓如有一,希求未来所有诸欲」,假设有一个人,他希求未来所有诸欲,就是希望我将来有很多很多令我满意的欲,这是一个愿望,叫做「希求」。「为获得故发勤方便」,为了希望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欲,就是「发勤方便」,发起很多的行动,叫做「发勤方便」,「勤」就当行字讲,勤者行也,就是「发勤方便」。「得已现前」,采取了行动以后,这个人成功了,得到了很多的欲,很多的欲现在前。「耽着受用」,于是乎他就爱着所得到的这些欲,受用这些欲。

  「如是希求及正受用所得诸欲,由此因缘生喜生乐」,这样「希求」是愿,「得已现前」是成功了,「耽着受用」;成功了以后分三个阶段,一个是愿,一个是得果,一个是受用。「如是希求及正受用」,像前面这样子他有希求的愿,而后成功了以后,又受用所得的诸欲。「由此因缘生喜生乐」,他心里面非常的喜悦快乐,发了这样的愿而后采取行动,就很顺利的成功了,心里非常快乐,这是解释「希求」。「于诸欲希求 或所期果遂」,这个「所期」就是所希望的,「果遂」就是成功了。「得已心定喜 至死而保爱」,到了死的时候,心里面还是保护爱着,都不会说不爱了,都不会的,这是解释「诸欲爱味」。

  未二、结名爱味

  如是总名诸欲爱味。

  这是「结名爱味」,就是这样子最初立愿,而后采取行动,一直到得到诸欲而后又受用,总起来名字叫「诸欲爱味」。「诸欲」是所欲的境界,「爱味」是受用这个欲,心里面有爱着心。

  午二、第二颂(分二科)  未一、释退失等

  又彼希求及正受用所有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事,若退失时,随彼诸欲恋着爱味,爱箭入心如中毒箭,受大忧苦或致殒殁。

  这是第二科解释第二个颂,第二个颂是「诸乐欲众生 若退失诸欲 其色便变坏如毒箭所中」,解释这第二个颂。第二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释退失等」。

  「又彼希求」,又彼人,那一个人希求诸欲,「及正受用」诸欲,「所有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事」,他希求诸欲,受用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的诸欲事,「若退失」时,若是失坏了,不属于他所有了,变坏了。这个时候,「随彼诸欲恋着爱味」,随顺他以前在诸欲上的爱着,生起种种的爱着、乐着心。「爱箭入心」,现在这个时候,他以前的爱,现在就变成箭了,这个爱着心,爱就是成了箭了,「入心」,射入他的心里面去,这个时候就苦恼了。说一个譬如,「如中毒箭」,像有毒的箭射到他身体里边去了,「受大忧苦」,心里面非常的苦恼,「或致殒殁」,或者因此而死掉了。这是「释退失等」。

  未二、结名过患

  如是名为诸欲过患。

  这是第二科「结名」叫做「过患」,这是第二科,受到这个爱着诸欲,就有这种过患,有这种过失,有这种灾患。

  《披寻记》七○四页:

  爱箭入心等者:此中毒箭,喻彼苦受,乐受变坏所生苦故。《集论》中说:变坏故,是有色义。是故颂言:其色便变坏,心心所法,假名色故。

  「爱箭入心等者:此中毒箭,喻彼苦受」,为毒箭所中,就譬喻他这苦的觉受,「乐受变坏」了,「所生」的「苦」恼就像这样子。「《集论》中说:变坏故,是有色义」,这个色有变坏的境界,叫做「有色义」。「是故颂言:其色便变坏」,这个颂上说,「其色便变坏」,实在就是他退失诸欲的时候,这个色就是他这个生命体的四大,也随着有转变,也就是中间败坏了。而这上面说,「心心所法,假名色故」,这上面说色变坏,实在不是色,是他的心,他这个心为苦恼所破坏了,心变坏了,色也就变坏了,不是两回事,所以叫做「其色便变坏」。如毒箭所中,这件事是你爱着诸欲,诸欲若变坏的时候,你就苦恼。如果说你虽然有诸欲而不爱着,诸欲变坏的时候,心里不苦恼,心就没有事;所以现在说有这样的过患,就是因为你爱着的关系,你爱着,你就有这个问题。

  午三、第三颂(分二科)  未一、释远离相(分二科) 申一、举毒蛇喻

  又复毒蛇,譬诸欲境;毒蛇首者,譬诸欲中所有爱味。若诸愚夫爱味诸欲,贪着受用,如蛇所螫。

  这是第三科解释「第三颂」,第三个颂就是「若远离诸欲 犹如毒蛇首 彼于爱世间 正念能超度」,解释第三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远离」的「相」貌,「若远离诸欲」这几句话。分两科,第一科「举毒蛇」的譬「喻」。

  「又复毒蛇,譬诸欲境」,这个有毒的蛇,这是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譬喻你所爱着这一切欲的境界,欲的境界就像毒蛇似的。「毒蛇首者,譬诸欲中所有爱味」,这就是譬喻诸多的欲中,你所有的爱味,你在享受诸欲的时候,心里面有爱着心,这就叫做「毒蛇首」。「若诸愚夫爱味诸欲,贪着受用」,若是这些糊涂人,他爱着这个诸欲的境界,贪着受用诸欲,「如蛇所螫」,就像被蛇咬住了,被蛇的毒所伤害了,这是举毒蛇的譬喻。第二科是「不生爱着」。

  申二、不生爱着

  若有多闻诸圣弟子,远离诸欲所有爱味,如毒蛇首,终不爱染而受用之,广说乃至不生耽着;彼于诸色所有贪爱,乃至于触所有贪爱,皆能调伏断灭超度。

  「若有多闻诸圣弟子」,假设有一个人是佛教徒,他能多闻佛法,听闻佛法讲到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这样的圣人的弟子。「远离诸欲所有爱味,如毒蛇首」,学习佛法都是圣弟子,都是佛弟子,他能够远离这一切欲,对于这一切的欲没有爱味,远离诸欲的爱味,他不爱着诸欲。为什么不爱着诸欲呢?「如毒蛇首」,他能观察诸欲就像毒蛇的头,毒蛇的口要咬人,有毒。「终不爱染而受用之」,他就不会爱着这些诸欲,就不会去受用诸欲了。

  「广说乃至不生耽着」,「广说乃至」,这里边有一点差别,譬如说原来佛教徒也是一般凡夫,他也是爱着诸欲,但是听闻佛法以后,得到了理智,有了闻思修智慧了,他就改变自己修不净观,观察这个欲是毒蛇,他慢慢地就调伏了自己的爱着心,所以「广说乃至不生耽着」,他就不生爱着心。虽然有很多的欲,但是心里面不执着。

  「彼于诸色所有贪爱,乃至于触所有贪爱,皆能调伏断灭超度」,那一位佛教徒,对于色的贪爱心,对于声、香、味、触,「乃至于触」,身所接触的一切境界,这些爱、贪着心皆能调伏,全部能够用止观来调伏,能调伏自己的爱着心。当然这不是说一句话,这是长时的用止观来调,今天也作如是观,明天也作如是观,修奢摩他,又修毗钵舍那,长时期这样子。「皆能调伏」,虽然有很重的爱,但是也能够消灭这种爱着心,能断除这爱着心,能超越这个爱着心,不为爱着所苦。

  未二、结名出离

  如是名为诸欲出离。

  这是「结名出离」。这样子,这位佛教徒,就能从这个诸欲中解脱出来,不为毒蛇首所伤害了,第三个颂是这样意思。「若远离诸欲,犹如毒蛇首」,若是一个佛教徒,你心里面有了智慧,愿意弃舍这一切欲,怎么弃舍呢?就观察这些诸欲像毒蛇的首似的,你这样观察的话,你就能解脱了。「彼于爱世间,正念能超度」,对于贪着爱的这种世间,你有了闻思修智慧的正念,能解脱一切欲的,这第三个颂解释完了。

  午四、第四颂及第五颂(分二科)  未一、总标列

  又诸欲自性,略有二种:一者、事欲,二者、烦恼欲。

  这是第四科解释「第四颂及第五颂」,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列」。

  「又诸欲自性」,又凡夫所遇诸欲的体性,「略有二种」不同,「一者,事欲,二者,烦恼欲」,有这两种不同,这是标列出来。第二科是「随别释」,别释这两种欲,分两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事欲」,「事欲」就是解释这第四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初半颂」,解释第四个颂的初半颂。第四个颂就是「田事与金银 牛马珠环钏」,这是初半颂。「初半颂」又分三科,第一科「标列」它的「体性」。

  未二、随别释(分二科)  申一、事欲-第四颂(分二科) 酉一、释(分二科)

  戌一、初半颂(分三科)  亥一、标列体性

  事欲有二:一者、谷。彼所依处,谓田事。二者、财。彼所依处,谓金银等事。

  「事欲有二」,这个「事欲」有两种不同,「一者,谷。彼所依处,谓田事。」这个「事欲」,这个「事」是所欲的境界,叫做事,所欲之境名之为「事」。这个「烦恼欲」是能欲之心,就是烦恼;「事欲」是已经有了所欲之境,是你所有的。事欲有两种,第一个是「谷」,谷所依止的地方就是「田」,这个谷是由田地里边生长出来的,这个「田」就是个「事」,它能生出谷来,为你所受用。「二者、财」,第二个就是财,财是什么呢?「彼所依处,谓金银等事。」这个「财」所依止处就是黄金和白银,加上钞票这一类的东西,这叫做「财」。这一个「谷」,一个「财」都是所欲,所有的欲都是从这里出来的。这是标列出来「事欲」的体性,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释彼依处」,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决定」。

  亥二、释彼依处(分二科)  天一、标决定

  何以故?诸求谷者,必求田事;诸求财者,必求金银等事。

  「何以故?」这是先问,什么原因是这样子?「诸求谷者,必求田事;诸求财者,必求金银等事」,这是「标决定」。为什么谷所依处是田事?财所依处是金银等事呢?「诸求谷者」,很多人生活所需的食品,求这个谷,「必求田事」,决定要求之于田,从这个大地生出来谷,离开这个是没有谷的。「诸求财者,必求金银等事」,从这里得到财,这是决定的。这下边第二科「随别广」,广释这件事。

  天二、随别广

  求金银等复有二种:一者、事王,二者、商贾。

  「求金银等复有二种」,求财富的人还有两种不同,「一者、事王」,第一个是为国王做事,为国王做事叫「事王」,也就是为政府做事。「二者、商贾」,行商作贾,做生意的人,有这两种不同。

  亥三、明彼方便(分二科)  天一、于求谷等

  求谷求田,方便须牛。

  这是第三科「明彼方便」,求这种种的方法。分两科,第一科「于求谷等」。「求谷」或者是要「求田」,求谷求之于田,没有田就去求田,多买一点土地;但是求田的时候,就「方便须」要「牛」来耕田,才能出来谷的,所以还须要牛。

  天二、于求财(分二科)  地一、事王

  求财事王,方便须马。

  这是第二科「求财」,分两科,第一科是「事王」。「求财」如果若是为国王作事,那个「方便」就是须要有「马」,这样子交通工具还是很重要的。下边第二科是「商贾」,分两科,第一科「举胜方便」。分两科,第一科是「列诸事」。

  地二、商贾(分二科)  玄一、举胜方便(分二科)  黄一、列诸事

  求财商贾所有方便,若金银等共相应者,谓诸宝珠;金银异类不相应者,谓环钏等。

  「求财商贾所有」的「方便」,所有的手段,所有的行动。「若金银等共相应者」,这个金、银、钞票这些东西,大家都是使用它的,叫做「共相应」,都合适的。「谓诸宝珠」,就是这些宝珠,这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当然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钞票。「金银异类不相应者」,和这个金银不同类的,不是普遍合适的。「谓环钏等」,这个环钏等,这些装饰品,也是用这个金银宝物做成的,这个是「不相应」,就是普遍的不是大家共同使用,有的人用,有的人不用,所以叫做不相应。这是列出来诸事,下面「明最胜」。

  黄二、明最胜

  此举最胜。

  这里边说到金银,说到宝物,说到环钏等,这是最殊胜的,还有其它的不只于此。

  《披寻记》七○五页:

  求财商贾所有方便等者:此中方便,略举二种:一者、宝珠。此与金银种类同故,众共受用,名共相应。二、环钏等。此与金银异类,非共受用,名不相应。

  「求财商贾所有方便等者:此中方便,略举二种:一者、宝珠。此与金银种类同故」,这个宝珠和金银是一类,都是属于宝,都是人所重视的。「共受用」名叫「共相应」,大家都是这样使用到,叫「共相应」。「二」是「环钏等」,「此与金银异类」,不是同类的,不是共受用,那叫做「不相应」。

  玄二、例余当知

  若买卖言说事务,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余当知」。前边说这些事情,现在说「若买卖言说」,是做商贾的人,当然有很多的宣传,所以叫做「言说事务」。「当知」也是一样,从这里面求财。

  戌二、后半颂(分二科)  亥一、举助伴(分二科)  天一、女

  积集如是财谷事已,受用戏乐所有助伴,谓诸女色。

  这是第二科「后半颂」。「田事与金银,牛马诸环钏」,这半颂解释完了;现在解释下半颂,「女仆增诸欲,是人所耽乐」,解释这个颂。

  「积集如是财谷事已」,这个人他积集了这么多的财,积集了这么多的谷,这些事情做好了以后。「受用戏乐所有助伴」,你受用这些财富做种种戏乐的时候,不会就你一个人,一定要有个助伴帮助你,和你合作共同受用的。「谓诸女色」,这是个助伴。

  天二、仆

  若未积集,招集守护及息利中所有助伴,谓诸僮仆。

  「若未积集,招集守护及息利中」,这是第二科「仆」。若是你现在还没有积集这个财谷,还没有积集,想要积集的时候,你要招集一些人,招集这些人给你守护,你招集来人的时候,要守护你所积集的这些财谷等。「及息利中」,你这个财谷还能生利息的,做这些事情也要有助伴,「所有助伴,谓诸僮仆」,就是你的员工这些人。

  亥二、释耽乐

  如是财谷积集广大,于此处所耽乐不舍。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耽乐」,「是人所耽乐」,解释这个「耽乐」。「耽」和「乐」都是爱的意思,爱着、爱乐这样意思。「如是财谷」,你「积集」了很多很多,「于此处所耽乐不舍」,对于所集的这些财谷,那你就在这里边爱着,而不会弃舍的了,就在享受了。

  酉二、结

  如是一切皆名事欲。

  这是结束前面这一段,所谓「事欲」就是这些东西,这些财富,这些事欲。

  《披寻记》七○五页:

  若买卖言说事务等者:此亦求财商贾所有方便,由是说言当知亦尔。

  申二、烦恼欲-第五颂(分二科)  酉一、初半颂(分三科) 戌一、攀缘

  烦恼欲者:诸于事欲随逐爱味,依耽着识,发生种种妄分别贪。

  前面「事欲」解释完了,现在解释什么叫做「烦恼欲」,就是第五个颂,「攀缘沈下劣」,这「沈」念「ㄕㄣˇ」,但是在这里应该念「ㄔㄣˊ」,「变坏生诸漏 从此集众苦」,解释这第五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初半颂」,先解释初半颂,就是「攀缘沈下劣 变坏生诸漏」,先解释这个,分三科,第一科是「攀缘」。

  「烦恼欲者」,前面这个事欲解释完了,这以下解释烦恼欲,就是能爱着事欲的心,当然就是烦恼说的。「诸于事欲随逐爱味」,就是这个人,他得到了很多的财富以后,他的心就随逐爱味去了,随着爱心去转动。「依耽着识,发生种种妄分别贪」,这个「耽着识」,就是你的分别心,你的心里边有耽着。这个「识」是指心王说的,这个心王发生出来种种虚妄分别的贪爱心,贪爱心就是心所了;这个识里边有贪着心,有贪爱所以叫做「耽着识」。这是说「攀缘」,是这样子解释。下面第二科「沈没下劣」。

  戌二、沈没下劣

  又于事欲,由烦恼欲令心沈没,成下劣性。

  「又于事欲,由烦恼欲令心沈没」,又于此人对于这个所欲的事,由于内心里面有烦恼的欲,来爱着这个事欲,所以「令心沈没」,使令这个清净心就不显现了,就沈没失掉了。「成下劣性」,这个染污心活动起来,这个贪心、爱着心、愤怒,都是在一起,这样子使令你的心不高尚了,鄙劣了,「成下劣性」,是这样子的。

  戌三、变坏生诸漏

  若彼事欲,变坏散失便生诸漏,愁叹忧悲种种苦恼,缠绕其心。

  下面第三科「变坏生诸漏」,第五个颂「攀缘沈下劣 变坏生诸漏」,就是这一句。

  「若彼事欲」,若彼所爱着的事欲,如果没有财富,什么都没有了,所爱着的欲就没有了,所以所爱着的欲「变坏」了,就是「散失」没有了。「便生诸漏」,就因此会引生出来又很多的烦恼,前边是爱着喜乐,现在变成了「愁叹忧悲种种苦恼」了。「缠绕其心」,他的心为愁叹忧悲种种的苦恼所缠绕,所困扰。这是「变坏生诸漏」。

  酉二、后半颂

  彼由如是,于现法中诸漏蔽伏,无有对治;犹如船破水渐盈溢,招集当来生老病等种种苦恼。

  这是解释「后半颂」,这后半颂就是「从此集众苦 如船破水溢」,解释这句话。

  「彼由如是」,彼人由于这样的情形,先是满意的,后来所爱着的事欲破坏了,心里面苦恼了。如是「于现法中诸漏蔽伏」,很多很多的烦恼蒙蔽他的心,来伏他的心,他这个心为这些诸漏所压伏,这个压力很大。「无有对治」,他没有方法能够消除这么多的苦恼,消除这么多的烦恼,他不能,他就为这些苦,为内心的烦恼所困扰。「犹如船破水渐盈溢」,就像那个船破了的时候,水就流到船里面,满满的水,满到船里面,船里面都是水了,这样船就危险,一定是要沈下去了。说是我们爱着诸欲而诸欲失坏了的人,心里面最初是贪爱喜乐,后来变成种种的愁叹忧恼的时候,他就「招集当来生老病等种种苦恼」,原来还没有这个,由于你这样的爱着和苦恼愁忧,就招集来将来的生老病死的苦恼,种种的苦恼都来了。这是解释这个后半颂,「从此集众苦 如船破水溢」。

  午五、释第六颂(分二科)  未一、初半颂

  若于诸欲已得出离,便能永绝随欲爱味,发起贪着诸染污识;犹如断截多罗树顶,不复生长。

  这是第五科解「释第六颂」,第六颂是「若永绝诸欲 如断多罗顶 弃舍诸愁忧 犹连华水滴」,解释这第六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先解释「初半颂」,就是「若永绝诸欲 如断多罗顶」。

  「若于诸欲已得出离」,若这个人是佛教徒,他听闻佛法,知道欲是苦,所以能够修学四念处,就能从诸欲里边出离,从这个欲里边解脱出来了。「便能永绝随欲爱味,发起贪着诸染污识」,对于欲的染着、贪着的这些染污心,也都解脱了。「犹如断截多罗树顶,不复生长」,说出一个譬喻,就像把这个多罗树的顶,把它截断了,然后这个树就不复生长了,有这种事情。这样子,你能够修四念处,把诸欲断了以后,这个爱味断了事欲,烦恼欲也随着都没有了,就解脱了。

  未二、后半颂

  又彼事欲可爱、可乐乃至可意,若变坏时,非清净识诸忧愁等一切苦恼,皆不得住;如连华叶,水滴不着。

  这是解释后半颂,「弃舍诸愁忧,犹连华水滴」,解释这个颂。「又彼事欲」,彼所爱着的事欲,这些财富,这个财富很多,有很多的房地产,很多的钞票,是「可爱」的,是可欢喜的,这是令你满意的、「可意」的。「若变坏」的「时」候,「非清净识诸忧愁等一切苦恼,皆不得住」,因为你心里面有四念处的正念,所以这个欲变坏的时候,你心里面没有烦恼,这个烦恼不能存在,它不能生起。「如连华叶,水滴不着」,像那个连华的叶,这个水滴在那上,虽然有水滴,但是它不着,它能解脱,像你内心里边有四念处观的正念,这爱着也不着你,这些染污心不着在上面,也就得清净了。这是把六个颂解释完了。下边是「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巳三、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先是「标」。底下第二科解「释」,先解释「自性」,未一、是自性。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自性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诸欲爱味、过患、出离,三种自性。

  「谓薄伽梵」,就是指佛。「此中略示」,简要的开示我们,什么叫做「诸欲」?什么叫做于诸欲的「爱味」?什么叫做爱味的「过患」?什么叫做「出离」?这三种法的体相。从这科文上也看得很清楚,第一个颂就是诸欲的爱味,第二个颂就是诸欲的过患,第三个颂就是诸的出离,这是前三个颂。

  未二、功过

  又显爱味能为过患,及彼出离所有功德。

  这第二科是「功过」。「又」是后三个颂,「田事与金银」这后三个颂。后三个颂的前两个颂,就是「显」示这「爱味能为过患」,这诸欲虽然是有很多的事欲,但是你若爱着的时候,才令你有过患,你若不爱着就没有过患。「及彼出离所有功德」,就是最后一个颂:「若永绝诸欲,如断多罗顶,弃舍诸愁忧,犹莲华水滴」,这最后一个颂,显示出离诸欲的功德,就没有一切苦恼了。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结束这一段文。

  《披寻记》七○六页:

  今当略辩上所说义等者:此中二义:初义,配属前三颂;后义,配属后三颂应知。

  卯二十七、造贤善(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于过去无恋,不希求未来;现在诸法中,处处遍观察。智者所增长,无夺亦无动。

  一共是分二十七科,现在是最后二十七「造贤善」,这个科的名字叫「造贤善」,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这是一个半颂,一共是六句话。下边第二科「长行」的解「释」。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举依处

  此是造贤善颂。

  这是「造贤善颂」,这是造作贤善的颂,就由五种的观行,使令你得解脱,就是叫「造贤善颂」。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依处」,造贤善颂里边的颂,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处」,第二科是「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标修梵行」。

  巳二、别释颂(分三科)  午一、标修梵行

  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净信,以正信心弃舍家法,趣于非家;由五种相,修行梵行令善清净。

  「谓如有一」,这是说有一个人,「于佛所证」悟的「法」和律,「获得净信」,得到清净的信心,这个清净的信心,就是你对佛所证悟的法、律,有了信心以后,就能使令你三业清净,所以叫做「净信」。这可见这个「信」是很深刻的,有人有了信心,而还不清净,那就表示他信的不够深刻,现在是说信的很深刻的。「以正信心弃舍家法」,他有这样很清净的信心,这个时候会有什么表现呢?就是弃舍了家法,弃舍了烦恼的家,「舍家法」其实就是弃舍了欲。「趣于非家」,趣者往也,就是往到没有烦恼,没有欲的那个地方去了,「非家」,到那个地方。所以我们出家人到外边做事回来,你不要用那「我回家去」,不要用这个字,顶多说我回到寺朝上去,我回佛学院去,不要说回家去,不要用那个字。现在我们学这个《瑜伽师地论》也是说「非家」,「趣于非家」,在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也是用这个字,叫「非家」,是这样说。

  「由五种相,修行梵行令善清净」。「趣于非家」,到「非家」去干什么?到那去做什么?「由五种相,修行梵行」,就是修这五种梵行,使令你的三业究竟「清净」,是这样意思。这是「标修梵行」,由五个相貌修行梵行,这是标。下边「别释五相」,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无恋」,第一个相貌。

  午二、别释五相(分二科)  未一、释(分五科)  申一、无恋

  谓能舍离居家诸行,无所顾恋;亦不缘彼心生追恋,还起染着。是名初相。

  「谓能舍离居家诸行,无所顾恋」,第一个相貌就是这个人,他能够舍离他的家,家里边就是这一切的「诸行」,就是诸欲,把这些诸欲能舍。「无所顾恋」,他为什么能够舍呢?就是对这些欲都不顾恋了,不留恋,不爱着了,所以他就是离开了家。「亦不缘彼心生追恋,还起染着」,这是那么回事,他是听闻了佛法,发生了信心,一时的勇猛,他就能无所顾恋的可以出家,但是出家后顶多是两个星期,心里面是不留恋,过了两个星期以后,可能还是要想家了。现在这里说「亦不缘彼心生追恋,还起染着」,出了家以后,也不再缘念彼原来的家,心里面就追恋,就会有爱着,「还起染着」心,不会的,不这样做。「是名初相」,五种梵行这是第一种梵行。当然也有的人弃舍了,他就是心清净了,也有这种人;但是也有不是这种的,就是短时期的可以不顾恋,但是过了一个时期,就是又有顾恋。

  那为什么说「亦不缘彼心生追恋,还起染着」呢?就是你来到「非家」以后,「非家」这个地方给你一个四念处,你心里面有四念处的正念,常这样修行的时候,所以「亦不缘彼心生追恋,还起染着」,是那么回事。并不是初发信心就是圣人,你若是初果圣人,也还是有欲,还是有欲的。说是他不追恋,还起染着,就是因为你心里面有一个法门,有一个法门。我们现时代的佛教,密宗好像比以前盛,盛起来,学的人多。密宗怎么回事?密宗就是你一参加到里边去学,他就给你一个法门,你要修法,一天要修几支、几座,早晨起来要修,午前要修,午后要修,晚间要修,常常修。我们显教怎么回事呢?你出家以后,你师父有给你一个法门吗?这就是个问题。譬如说光是学一学,你不修四念处,就是你心里没有法门,没有法门的时候,你也不是圣人,你原来的欲,它能自然的就不动吗?不会的,所以这是个问题。所以「亦不缘彼心生追恋,还起染着。是名初相」。

  申二、无希

  又于现法利养恭敬未来种类所有诸行,不生希望;亦不愿求当来人天所有诸行,修行梵行。是第二相。

  这是第二个梵行。「又于现法利养恭敬」,出家以后,很多信心的居士对于出家人有恭敬心,就给你很多的利养,对你很恭敬,那么你出了家以后,就得到这么多的利养恭敬,心里面也不爱着,对这个也不执着。又于现法利养恭敬,「不生希望」,虽然有,心里面不希望。对于「未来种类」,未来的时候,「种类」就是和现在同一种类的,也还是利养恭敬,「不生希望」。我将来得到更多的、更好的利养恭敬,我现在得到利养恭敬心里面爱着,我将来得到更多的,我看你们能够修大庙得到很多的利养,我也不次于你,我若活动活动也是一样的,心里面没有四念处,光是在利养这些事情上活动。结果是什么样子?心里面没有四念处,那个心是什么样子?这里边就告诉我们,第二个梵行,「于现法利养恭敬」不生希望,不执着;未来的利养恭敬,心里面也不执着,不执着这件事。

  「亦不愿求当来人天所有诸行,修行梵行」,这是第二个意思,这又不同了。有的修行人,一天也持戒清净用功修行,他目的,我将来要在人间得人间的富贵,或是得到天上的富贵,还是这个,他目的不是想要得涅槃。现在这里说这个修行人,他现在不求利养恭敬,未来也不求利养恭敬,「亦不愿求当来」,来生人天的所有富贵,也还是欲,不是因此而修行梵行的,是为得圣道,为得涅槃而修行圣道的。「是第二相」,这是第二个梵行的相貌。

  《披寻记》七○六页:

  又于现法利养恭敬未来种类所有诸行等者:依现所得利养恭敬心生味着,由味着故,发起未来种种分别思惟,是名现法利养恭敬未来种类所有诸行。依此诸行,希求未来还得如是种类利养恭敬,与此相违,名不希求未来。

  「又于现法利养恭敬未来种类所有诸行等者:依现所得利养恭敬心生味着」,爱着这个利养恭敬,那个人有大护法,我没有大护法,或者我的护法不是那么样富贵,就是在这上用心分别,这都是不对的。「是名现法利养恭敬未来种类所有诸行」,是这样意思。「依此诸行,希求未来还得如是种类利养恭敬,与此相违,名不希求未来」,这么讲。

  申三、观察(分二科)  酉一、释(分三科)  戌一、于法安立

  又于现在五取蕴摄色等诸法,及彼安立,能正观察。

  前面这个地方,如果我们能这样子,我们的心就有了时间,也有了精神在四念处上多用功。如果你不修学四念处,你就在名闻利养上,于是乎对于在家居士也就有烦恼,就会去争这个有钱的护法,去拉拢,如果我的护法,不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就有这些问题。如果你在这上用心分别,你不用说就知道你心里面没有四念处了,你不用说就知道的。这样说,如果我们出家人是这样子,只是有个外表是出家人,内里边没有真实的功德庄严,这就是佛法的衰相,要知道。

  「又于现在五取蕴摄色等诸法」,这是第三个梵行的相貌;第一个相貌就是「无恋」,第二个相貌是「无希,看这文上,「于过去无恋,不希求未来」,这是两个相貌。现在第三个是「观察」,就是「现在诸法中,处处遍观察」,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于」诸「法安立」。

  「又于现在五取蕴摄色等诸法,及彼安立,能正观察」,其实主要还是这一个梵行相。这一位舍了家,弃舍家法,趣于非家的这个人,他有第三个梵行的相貌,是什么呢?「于现在五取蕴」,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体,我们以前讲过这个「取蕴」,这个蕴是由取而有,烦恼叫做「取」,由烦恼而有这个「蕴」,有了这个五蕴以后又引起烦恼,所以叫做「取蕴」。「于现在五取蕴摄色等诸法」,这个蕴是个总名,别名就是色受想行识,色蕴乃至识蕴这些诸法。

  「及彼安立,能正观察」,「及彼安立」是什么呢?就是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依五蕴而宣说的四念处,宣说的这些圣道,宣说的三十七道品,或者「安立」,依彼五蕴所安立的这些法门,就是能诠显的这些圣道。「能正观察」,也就是说你依据佛所安立的法门,去观察色受想行识,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就是修四念处,「能正观察」。这个「正观察」,就是契合佛说的法门,而不是自作聪明种种的事情,佛告诉你这样观察,你就依教奉行,不要自作聪明,这就是修四念处。你这样修四念处,那么你才能够无所顾恋,对于这一切的名闻利养,心里面不执着。

  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高僧常和国王大臣来往,当时有一个大臣对他说,说你是出家人修行的,怎么常和国王大臣到这富贵人家里边来往呢?这个法师说:「我观这国王大臣和贫穷人,无有二相。」这个人说的也是很好,这就是这个人,他常常修学圣道,所以他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当然你若学习佛法,也会说出这么一句话。这里边是说,你的第三个梵行就是修四念处。

  《披寻记》七○六页:

  又于现在五取蕴摄色等诸法等者:如《集论》说:何故名取蕴?以取合故,名为取蕴。何等为取?谓诸蕴中所有欲贪。又说:变现相是色相,领纳相是受相,构了相是想相,造作相是行相,了别相是识相。又复广说建立色蕴,乃至建立识蕴。(《集论》一卷一页二页三行)此中诸义,随应当知。由是于诸法中能正观察。

  「又于现在五取蕴摄色等诸法等者:如《集论》说:何故名取蕴?以取合故,名为取蕴。何等为取?」什么叫做「取」?「谓诸蕴中所有欲贪」,就叫做「取」。「又说:变现相是色相,领纳相是受相,构了相是想相,造作相是行相,了别相是识相。又复广说建立色蕴,乃至建立识蕴」,这个经里面解释五蕴的相貌,「(《集论》一卷一页二页三行)此中诸义,随应当知」,随《集论》上所解释的应该知道。「由是于诸法中能正观察」。

  戌二、于身语意(分二科)  亥一、举身行

  又于现法及当来世诸身恶行,及恶果报,谓我于身不应发起所有恶行,广说如经;乃至应断身诸恶行,修身善行。

  前边是「于法安立」这样观察,现在是第二科「于身语意」要做观察。分两科,第一科「举身行」。

  「又于现法」,就是又这一位出家人在「现法」,现在的色受想行识,「及当来世诸身恶行」,「当来世」就是将来,身体所做的「恶行,及恶果报」,你有恶行就有恶果报。「谓我于身不应发起所有恶行」,我不应该做有罪过的事情。「广说如经;乃至应断身诸恶行,修身善行」,这个修行人能作如是观。这是「举身行」,下边「例语意行」。

  亥二、例语意行

  语、意善行,当知亦尔。

  就是现法当来世的语行、意行,你若做恶行,也会有恶果报;所以我现在对我的语、意,不应该发起所有的恶行,能有这样的智慧观察。这是观察身语意,下面第三科于「去来今」。

  戌三、于去来今

  又于色等诸蕴,能随观察去来今世,皆是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由无我故,于彼一切不执我所,乃至于彼不执为我。

  「又于色等诸蕴,能随观察去来今世」,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有过去的,有未来的,有现在的,这三世的五蕴都是无常的,都是有变动的。「无常故苦」,因为不长久,它就苦恼。譬如说这个苦恼的事情,原来没有,忽然间有了,未有而有,这就叫做「无常」;有已还灭,也叫做「无常」。未有而有,没有苦,忽然间有苦,所以叫做「无常故苦」;有已还灭,你有满意的事情,忽然间灭了,也是无常,也是苦,有坏苦、有苦苦,还有一个行苦,都是无常的。「苦故无我」,苦恼的事情,苦是逼迫性,你不愿意苦也得受着,你不得自在,我是自在义,你受苦就是不得自在,就表示没有我的意思,此中无有我也。

  「由无我故,于彼一切不执我所」,所以乐也不执着我所,苦也不执着我所,无我、无我所,究竟的观察无我、无我所,就到了毕竟空的境界了。「乃至于彼不执为我」,不执我所,也不执有我,观一切法,由无常观到无我,这是说到修无常观,修苦观,修无我观。这是「于去来今」,第二科是「结」束。

  酉二、结

  如是如实正慧观察,是第三相。

  这是第三个梵行的相貌。下面第四个是「无夺」。

  申四、无夺

  又依初法毗钵舍那,诸根成熟,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于当来世通达增长,非诸王等所能劫夺,是第四相。

  「又依初法毗钵舍那」,这个「初法」是什么呢?就是前边你修四念处,修无常观,修无我观,这是在由外凡进入到内凡的时候;现在「初法毗钵舍那」,就由内凡进入到见道了。见道初果须陀洹,就是「初法毗钵舍那」,初开始见到缘起法了,这时候的毗钵舍那观。这个毗钵舍那观是怎么回事呢?是「诸根成熟」,就是由外凡而内凡的时候,这个信、进、念、定、慧成熟了,或者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也都成熟了,都圆满了,所谓圆满成熟就是有功能得圣道了,是这个意思。

  「于当来世通达增长」,就是一剎那以后,在内凡的时候是现在,一剎那以后到了初果了,这叫做「于当来世通达增长」,你通达无我义了,而这个智慧还要继续增长的。你得到了圣道了以后,这个圣道的境界,「非诸王等所能劫夺」,也不是国王,也不是土匪,他能够夺你的圣道,这个圣道是不可破坏的。这是「第四」个梵行「相」。

  《披寻记》七○七页:

  又依初法毗钵舍那等者:谓住现法能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诸所有智,是名初法毗钵舍那。

  「又依初法毗钵舍那等者:谓住现法能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就是你现在努力修行,你现在这个生命体上,你就能够入于见道位,「能入正性离生」。这个「正性」就是无我我所,这个清净无漏的境界;「离生」就远离一切烦恼了。这样的人「诸所有」的「智」慧,是「名初法毗钵舍那」。

  申五、无动

  又依第二法毗钵舍那,于现法中涅槃功德能善增长,非诸烦恼及随烦恼所能倾动,是第五相。

  「又依第二法毗钵舍那」,这是第五个无动,第五个梵行相貌就是「无动」。这是第二法,第二法就是见道以后,你继续修四念处观的时候,叫「第二法毗钵舍那」。「于现法中涅槃功德能善增长」,你能观察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就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这是现法的涅槃功德。你这样智慧的观察,你能够善巧方便的努力修行,继续的增长,那就得阿罗汉果了。「非诸烦恼及随烦恼所能倾动」,这个时候你已经得阿罗汉的圣道了,所有贪瞋痴根本的烦恼,及随烦恼都不能动摇你,你就算不入定,心里面也是清净的。「是第五相」,这是第五个梵行的相貌。

  未二、结

  由此五相,修行梵行,令善清净。

  这是第二科「结」束。「由此五相,修行梵行,令善清净」,使令你的心由恶而善,由染污而清净,得了圣道,得了阿罗汉果,这是结束。下面第三科「结名贤善」。

  午三、结名贤善

  若依如是一日一夜,亦为贤善,第一贤善,当知超度此余一切所有梵行。

  「若依如是」,若是一个佛教徒,你能依据,你能随顺这样的五种梵行相来修行,你修行就是只有「一日一夜」,那你这个人就是「贤善」,而不是一般的凡夫了,就是贤善。「第一贤善」,而这个贤善是最殊胜的贤善,而不是世间的贤善。「当知超度此余」,你这样贤善的境界修学圣道,能超越了「此余」,就是此佛法以外的「所有梵行」,都不如你的梵行是最殊胜的。

  巳三、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略辨义」第三科,第一科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所修梵行,于一切相皆善清净,不与他共。

  你在佛法里边的法与律中所修的梵行,你这样努力的修行,「于一切相皆善清净」,于一切色受想行识相,眼耳鼻舌身意相,色声香味触法相,眼识乃至意识相,「于一切相」,你心里面都是不受一切法,于一切法不受,得到这样圣人清净的境界了,「皆善清净」。「不与他共」,不与外道共有,这是唯独佛法能栽培你到这个境界。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这个颂只有六句:「于过去无恋,不希求未来,现在诸法中,处处遍观察。智者所增长,无夺亦无动」,这个《瑜伽师地论》主把这六句颂解释得这么圆满,解释得这么好。这底下嗢柁南曰。

  丑二、后颂结

  嗢柁南曰:恶说贪流怖,类誉池流贪,作劬劳得义,论议十四种。

  这「恶」是恶行,这个「说」是应说,「贪」是欲贪,「流」是暴ㄅㄠˋ流,或者是瀑ㄆㄨˋ流,「怖」是有怖,「类」是胜类,「誉」是誉等,泉「池」,又是暴「流」,还有「贪」恚,「作」是应作,「劬劳」,「得」,这一共是十三个,十三个加个「论议」,就是十四种,用这个颂结束前面这一段。

  《披寻记》七○八页:

  嗢柁南曰恶说等者:此总结前体义伽他,开合有别。体伽他中别说十三,谓恶说等乃至得义。义伽他中一一差别有二十七,总合为一,说为论议。是故总数成十四种。

  「嗢柁南曰恶说等者:此总结前体义伽他」,这个「体」伽他、「义」伽他,把它结束,这个伽他有「开合」的不同。「体伽他中别说」有「十三」科,「谓恶说等」这十三科,「乃至得义」,这个「义」的地方。「义伽他中一一差别有二十七」个,义伽他的有二十七个,「总合为一,说为论议」,这二十七科合在一起,名之为「论议」。这个论议加上体伽他的十三个,就是十四种,「是故总数成十四种」。

  这个〈思所成地〉到此圆满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