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6)
玄二、掉乱(分二科) 黄一、释(分二科) 宇一、辨相
言掉乱者:谓如有一根不寂静,诸根掉乱,诸根嚣举。
这是说这个「毗钵舍那障」,在奢摩他里面修毗钵舍那观,但是奢摩他没有修成功的时候,这奢摩他有障、毗钵舍那也有障。毗钵舍那的障这里是分二段,第一段是「乐自恃举」,这一段讲完了。现在是第二段「掉乱」,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又分二科,先「辨相」。
「言掉乱者:谓如有一」,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修行人,「根不寂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寂静」,不能寂静住。「诸根掉乱、诸根嚣举」,这两句话就是解释这「根不寂静」,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根里边现在是「诸根」,应该包括这六根,这个掉动、散乱,就是这样意思。
这里边分两种情形;一个是不静坐的时候这前五根就是「掉乱」,就是在色声香味触上不能收摄自己的心,就是虚妄分别。第二个阶段就是静坐的时候,这个第六意根不能寂静住。所以这里虽然没有明白的这么说,但是这两句话可以分开这二个意思解释。就是「诸根掉乱」主要指前五根接触色声香味触五种境界的时候,他的心里面散乱。「诸根嚣举」就是静坐的时候心里面飘动,在各式各样的境界上虚妄分别,不能寂静住。
《披寻记》八七四页:
谓如有一根不寂静等者:如寻思行补特伽罗诸根不住,名不寂静。诸根掉动,诸根散乱,是名掉乱。诸根飘举,是名嚣举。
「谓如有一根不寂静等者:如寻思行补特伽罗诸根不住」,说「寻思行」的人,就是虚妄分别的人,这虚妄分别的心特别强,就是特别的散乱的这种人。「诸根不住」,他不能安住。不静坐的时候当然是散乱不安住,静坐的时候也是困难;你不静坐的时候你特别放纵你的前五根,静坐的时候想要寂静住有困难。它是不静坐的时候的情形影响静坐的时候,你不静坐的时候你能收摄其心、不多散乱,静坐的时候也容易寂静住的。「诸根不住」,名叫「不寂静」。「诸根掉动」就是「诸根散乱」,「是名」叫做「掉乱」。「诸根飘举,是名」叫做「嚣举」,就是这样解。
于一切时,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
「于一切时」,不管是静坐、不静坐,「一切」的时候「恶思所思」,心里面就是些不清净的虚妄分别、有过失的,「恶思所思」。「恶说所说」,这语言,说一些有罪过的语言,这是他所说的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就是他的身,身体。「恶思所思」是意,「恶说所说」是口,「恶作所作」是身,就是有罪过的事情,是他所作的事情,他这个三业都是乱的,所以他的诸根不寂静,「诸根乱掉,诸根嚣举」。
「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不能坚固思惟诸法」,所以他要静坐的时候,他「不能安住思惟诸法」,这个心不寂静住去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无常、无我,他不能这么「安住思惟」。「不能坚固思惟诸法」,前面「安住思惟诸法」是初开始,这个「安住思惟诸法」是初开始的时候;「坚固思惟诸法」就是有了成就的时候,他思惟诸法、思惟地非常坚固,也就是他的奢摩他修得很好,那么在奢摩他里边思惟诸法的时候,因为奢摩他有力量,这毗钵舍那也有力量,能深入的观察诸法实相,所以那个时候叫「坚固」,你外面一切的境界不能动摇他。现在这两种他都不能行,所以「不能安住思惟诸法」,也「不能坚固的思惟诸法」,这就是被障住了。这个思惟诸法是毗钵舍那,不能这样子思惟,就是被障碍住了。
宇二、显障
这是第二科「显障」。「由此因缘」,由于他这个前六根这样子掉乱,思惟诸法思惟不来,所以他的毗钵舍那就是不能圆满的成就。「不得清净」,所以这三业也不得清净了。
黄二、结
是名掉乱毗钵舍那障。
这结束这段文。
《披寻记》八七四页:
不能安住思惟诸法等者:此中二种思惟,当知说名自性清净。如〈思所成地〉说:(陵本十六卷一页)言安住思惟者:谓此思惟先未知义得正了知得正决了故。言坚固思惟者:谓此思惟数数作意能于其修随顺趣入故。于此二种思惟无有堪能,是故毗钵舍那不得清净。
「不能安住思惟诸法等者:此中二种思惟」,就是这个「安住思惟诸法」、「坚固思惟诸法」这二种,这二种思惟「当知说名自性清净」,就是这个思所成慧本身的清净的相貌,你能遵循佛陀的法语,安住的思惟诸法实相,坚固的思惟诸法,那么你这个思慧就是很清净了,就是自性清净。「如〈思所成地〉说」(陵本十六卷一页)那里说。「言安住思惟者:谓此思惟先未知义,得正了知、得正决了故」,这句话就是这个「先未知义」,在这个思惟之前,你没能通达这个苦集灭道的道理,所以你没能得到「正了知」,没能得到「正决了」。这个「决了」就是比那个「正了知」又进一步,进一步的意思。因为这个人他这个思惟就是不成熟、不及格,这个时候的思惟叫做「安住思惟」。
「言坚固思惟者:谓此思惟数数作意能于其修随顺趣入故」,这个「思惟」,他「数数作意」,这个就是先已知道苦集灭道的义,而又是「数数」的,也就是精进的去作意观察,所以他就有成就了。「能于其修」,能于他所修的法门「能随顺趣入」,能入到那个境界里边,所以这个叫做「坚固思惟」。
「于此二种思惟无有堪能,是故毗钵舍那不得清净」。
亥二、总结
如是二法障奢摩他,谓多放逸及住非处。二法能障毗钵舍那,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
这是第二科「总结」,结束这一段文。这个「寂静障」它分四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标」、第三科解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别显」,别显「奢摩他障」、「毗钵舍那障」这一科讲完了,现在就是「总结」。
「如是二法障奢摩他」,哪两法呢?「谓多放逸」和「住非处」,这前面解释过了。「二法能障毗钵舍那,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这两法障毗钵舍那,这是总结。
戌四、结
如是若奢摩他障,若毗钵舍那障,总名寂静障。
这也是「结」,这个是结束这一段文。这个「寂静障」分四科,第四科就是「结」。
申四、结
如是名为障之略义。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一段文。
午三、总结
即此略义及前广辩,总略为一,说名为障。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
巳二、无障(分二科) 午一、违有障
此障相违,当知无障。
前面是说「有障」,这一段解释完了。现在说是「无障」。
「此障相违」,前面说的这两种障,你能够与这两种障相违,没有这两种障。「当知无障」,那就是你的奢摩他很顺利的成功了,你的毗钵舍也很顺利的成功了。
这下面第二科「显无障」。
午二、显无障
谓即此障,无性远离不合不会,说名无障。
「谓即此障」,「谓即」这两种障「无性」,就是没有这个障的体性,就是障是没有体性,也就是没有这个障。「远离不合不会」,「远离」放逸及住非处这叫做「不合」,「远离」自恃举及掉乱那叫做「不会」,也就是不现在前,这「说名」叫做「无障」。
寅九、惠舍(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惠舍?
前面是第八科,就是「二道资粮」一共分十一科,这个第八科要「无障」。现在是第九科叫做「惠舍」,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惠舍」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略标
谓若布施、其性无罪;为庄严心、为伴助心、为资瑜伽,为得上义而修布施,是名惠舍。
「谓若布施,其性无罪」,说这个修行人他也肯布施,而这布施这件事做的是有意义,没有过失;这布施本身,你做的这个布施本身没有过失的,所以叫「无罪」。「为庄严心,为伴助心」,说这个布施这件事;前面无罪是说没有过失,下面说是有功德;能「庄严」你的心,「为伴助心」,它是做心的助件,能帮助他有成就的。「为资瑜伽」,帮助你修止观的。「为得上义」,能够得到无漏,这个殊胜的境界。「而修布施,是名叫做惠舍」。这前面一共有四种:庄严心、伴助心、为资瑜伽、为得上义,这个「其性无罪」不在内;说「庄严心、伴助心、资瑜伽、得上义」,这四种功德的布施,这叫做「惠舍」。
《披寻记》八七五页:
谓若布施其性无罪等者:正行施时身语意业,名施自性。离诸过失,是名无罪。数数惠施制伏悭垢,名庄严心。善思俱行增长广大,名伴助心。能为定地资粮名资瑜伽。能证上妙可爱乐事,名得上义。如是种种为所愿乐而修布施,故名惠舍。
「谓若布施其性无罪等者:正行施时身语意业,名施自性」,你正在做布施的时候,你的身业、语业、意业,就叫做施的自性、施的体性,这是施意。因为你做布施的时候,就是由你的心、你的意业表现在身语上,所以这三业都有布施的相貌,这叫做体性。「离诸过失,叫做无罪」,其实这里边也有很多的事情。「数数惠施制伏悭垢」,你常常的布施,能制伏你内心的悭吝的污染,使令你心清净,叫做「庄严」,这人从无始劫以来都有这种问题,都有这个悭吝心,现在布施能把这悭吝心破除去,所以就心清净了,叫做庄严。
「善思俱行增长广大,名伴助心」,你用这个好心肠去做这件事,这个「善思俱行」,这个「善思」和你的心在一起活动去做这个布施的功德,而这件行动逐渐地「增长广大」,那就叫做「伴助心」,它这个功德能帮助你心向于圣道,就是这样意思。「能为定地资粮,名资瑜伽」,这个功德能为你得「定」、就是得三摩地,其实就是得圣道的因缘,资粮就是因;能为定地的因缘,所以叫做「资瑜伽」。「能证上妙可爱乐事,名得上义」,就是成就无漏的圣道了。「如是种种为所愿乐而修布施」,叫做「惠舍」。
辰二、广辨(分三科) 巳一、问
问:谁能施?谁所施?用何施?何相施?云何施?何故施?由此因缘,施性无罪。
这下面是第二科「广辨」。前面是「略标」,下面广说前面「略标」的意义。这广辨里面第一科是「问」。
「谁能施?谁所施?用何施?何相施?云何施?何故施?」一共是六个问题。「由此因缘,施性无罪」,这先解释这个「无罪」,这叫做「无罪」。
这下面回答这个问题,分六科,第一科是「谁能施」,先「标」。
巳二、答(分六科) 午一、谁能施(分二科) 未一、标
答谁能施者:谓施者、施主,是名能施。
谁能够做这个布施?实在是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施者」,一个是「施主」,这两个人是能布施者,能布施的。这是「标」。
下面是「辨」,就是说明,分二科,第一科是「总征」。
未二、辨(分二科) 申一、总征
云何施者?云何施主?
这是问,就是征。
下面第二科「别答」,分二科,第一科回答这个「施者」。
申二、别答(分二科) 酉一、施者
谓若自手施,名为施者。
就是说你自己用你的手去布施,这就是「施者」,就是这施的人,来执行这件事的那个人叫做「施者」。
酉二、施者
若自物施、若欲乐施、非不乐施,名为施主。
这什么叫做「施主」呢?「若自物施」,若是你自己的,这东西是你所有权,你的所有权,说你是个主人,你是施主。「若欲乐施」,若是你欢喜,你欢喜施,你这个主人心里面欢喜施。「非不乐施」,不是不愿意施,这就叫做「施主」。如果是,你是所有权,这个物是你的所有权,而你自己亲自去做这件事,那么你又是「施者」,你又是「施主」。若是你自己没有做这件事,你委托别的人做,那么你是「施主」,而不是「施者」,那就是分两个人了。
午二、谁所施(分三科) 未一、标
谁所施者:谓四种所施。
第二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谁是「所施」的呢?这个「所施」也就是接受你的布施那个人,是你所施的,这样子。这是第一科是「标」。「谓四种所施」,有四种人是你所施给的,是标数。
下面「列」出来。
未二、列
一有苦者,二有恩者,三亲爱者,四尊胜者。
这四种人。
下面第三科解释这四种人,先解释「有苦者」。
未三、释(分四科) 申一、有苦者(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有苦者?
这是「征」,下面列出来。
酉二、列
谓贫穷者、或乞丐者、或行路者、或希求者、或盲瞽者、或聋騃者、或无依者、或无趣者、匮乏种种资生具者。
「谓贫穷」的人,生活困难。「或乞丐者」,这「乞丐者」就是乞求生活的人。前面说这「贫穷者」,或者就是指乞丐说,或者是他虽然是贫穷还不致于乞丐。「或行路」的人,他不是说一定是乞丐,也不是说是贫穷,但是他是离开了家到外边去行路的人,那么这也是…一行路离开了家,什么事情都不方便、困难,所以他也是「有苦者」。「或希求者」,或是这个人他是希求这件事,希求这个东西的。「或盲瞽者」,就是眼睛不对了。「或聋騃者」,这个耳朵不对,「騃」是无所知,这个人很笨的。「或无依者」,没有依靠的人。「或无趣者」,「无趣者」就是无家可归的人,这种人。「匮乏种种资生具者」,缺少这个各式各样的「资生具」,生活所需的东西他都没有。
酉三、结
复有所余如是等类,名有苦者。
这第三科是结束。「复有所余如是等类,名有苦者」,这前面举出这几个例子,还有其他的那些,这都叫做「有苦者」。
申二、有恩者(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有恩者?
这是第二种。先是「征」,下边就列出来。
酉二、列
谓或父母、或乳饮者、或养育者、或成长者、或于旷野沙碛等中能济度者,或饥俭时能赈恤者、或怖怨敌而救援者,或被执缚而能解者、或遭疾病而救疗者,教利益者教安乐者,引利益者引安乐者,随所生起诸事务中为助伴者,同欢喜者同忧愁者,遭厄难时不相弃者。
「谓或」父亲、母亲,这是于你有恩的。「乳饮者」,就是用乳给你饮的这个人,也是有恩的。或者是「养育者」,养育你的人,也可能就是父母,有可能不是,是另外的人,是养育你的生命的人。「或成长者」,或者是成长你的知识的人。「或于旷野沙碛等中能济度者」,或者你在旷野里面、在沙碛中有困难,那个人能来救济你,这也是有恩者。「或饥俭时能赈恤者」,就是「饥俭」的时候,这荒年的时候,生活所需的这些衣食都是很少、很少,很多人都很困难,而这个人「能赈恤者」,能够帮助你解除这些困难的人。
「或怖怨敌而救援者」,或者你有怨敌的恐怖,那个人能够救护你,这也是有恩者。「或被执缚而能解者」,或者你被…或者是政府的警察,或者是土匪把你「执缚」了,而那个人能解除你这个问题的,也是有恩者。「或遭疾病而救疗者」,有病,那个人能够给你治这个病,把病治好了。「教利益者教安乐者」,他能够开示你这个生财之道,这个现世的生活的问题,能够教你得到这个利益的人,这是有恩者。「教安乐者」,他能开示你「诸恶其作众善奉行」,令你得到安乐的人,这是有恩者。「引利益者引安乐者」,这个「引」就是扩大的意思,把你的利益给你扩大,你的安乐令你扩大,那个人。
「随所生起诸事务中为助伴者」,随你自己的智慧所计划、发动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他能够同你合作,帮助你的事情成功,这个也是有恩者。「同欢喜者」,你事业成功了,他不嫉妒、不破坏你,帮助你,和你一样的欢喜,这个人也很难得,也是难得的,「同欢喜者」。「同忧愁者」,你若是失败了,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他心里也不欢喜,这个人也是你的有恩的人。「遭厄难时不相弃者」,你在如意的时候和你做朋友,现在你倒霉的时候他不离开你,这种人也是难得,这也是有恩者。
这前面第二科,现在下面第三科。
酉三、结
复有所余如是等类,名有恩者。
申三、亲爱者(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亲爱者?
这是第三种。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列。
酉二、列
谓诸亲友,或于其处有爱有敬、或信顺语、或数语言谈论交往,或有亲昵。
「谓诸亲友」,「亲」就是「友」,就是有亲爱的人。「或于其处有爱有敬」,这里就列出来这个「亲友」;或在这个地方他和你「有爱」还「有敬」,有感情它就是「有爱」,这个「敬」那就是有恭敬心,你一定是要有品德好,他就会有恭敬心。「或信顺语」,或者你说话、或者他说话,彼此能够信得及,这也是一个亲爱者。「或数语言谈论交往」,常常的在一起,欢喜在一起谈话,有来往,这也是亲爱者。「或有亲昵」,就是常常亲近的人。
酉三、结
复有所余如是等类,说名亲爱。
下面是第四个「尊胜者」。
申四、尊胜者(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尊胜?
酉二、列
谓若沙门若婆罗门,世间同许为贤善者,离损害者极离害者,离贪欲者,为调伏贪而修行者,离瞋恚者,为调伏瞋而修行者,离愚痴者,为调伏痴而修行者。
「谓若沙门、若婆罗门」,就是他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能放下尘劳的事情,向于理想那里去努力修行的人,这是叫做沙门、婆罗门。「沙门」,所有的出家修行的人,都名为「沙门」。婆罗门只是这一类的,这一种性的人,叫「婆罗门」。「世间同许为贤善者」,这也是尊胜的一种人;就是世间上的人,大家都同意这个人是有德行的人,那么这就是尊胜者。
「离损害者,极离害者」,这个「损害」就是杀生,实在这个杀盗淫都是「损害」,都不是好事。现在单独说杀生的话,不杀生就是「离损害者」。「极离害者」,这个「害」就是杀害人、杀的这个手段特别残忍;而不做这种事,叫做「极离害者」。那么这是有慈悲心的人,所以也是叫做尊胜。「离贪欲者」,前面这是杀生,下面是「离贪欲」的人,这个人也是尊胜。「为调伏贪而修行者」,说这个人还没能离贪,但是他想要离贪,而肯这样用功修行,这也是尊胜者。「离瞋恚」的人,他不忿怒,你怎么样伤害他,他不忿怒。「为调伏瞋而修行」的人,也是尊胜者。「离愚痴者」,这个「愚痴」在佛法里面讲:不知道世间、出世间的缘起,这个人就是「愚痴」;这个人没有这种愚痴,这是尊胜者。「为调伏痴而修行者」也是尊胜者。
酉三、结
复有所余如是等类,名尊胜者。
这是「谁所施」,这是第二科,说完了。
现在下面第三科「用何施」,分二科,第一科「标」。
午三、用何施(分二科) 未一、标
用何施者:谓若略说,或用有情数物而行惠施,或用无情数物而行惠施。
「用何施者」,你用什么东西来布施呢?「谓若略说,或用有情数物而行惠施」,或者是「有情」这一类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这一类的东西,你去布施去。「或用无情数物而行惠施」,「无情」这一类的东西,能布施。这是「标」。
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这「有情数物」,先是「征」。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有情数物(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有情数物持用惠施?
「云何有情数物」,怎么叫做「有情数物持用惠施」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先列出来这个有情数,先「正明声闻」。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列有情数(分二科) 亥一、正明声闻
谓或妻子奴婢作使,或象马猪牛羊鸡鸭驼骡等类,或有诸余大男大女小男小女,或复所余如是等类所用施物。
「谓或妻子奴婢」,或者是他把他的「妻子」舍了、布施出去,或者他的「奴婢」,或者「作使」、有事情使用这个人去做事。「或者象马猪牛羊鸡鸭驼骡等类」,这些东西他能布施。「或有诸余的大男大女、小男小女」,这可能是他的儿和女。「或复所余如是等类所用的施物」。
这是说「声闻」,这个科上说这是声闻根性的人,这样说这个人出家了嘛!他就把这些东西都弃舍了,或若是这样意思。或者是把这些送给别人,这是一个意思。
现在第二科是「兼显菩萨」,分二科,第一科「标」。
亥二、兼显菩萨(分二科) 天一、标
或复内身头目手足血肉骨髓、随愿施与,此亦名为有情数物持用布施。
「或复内身头目手足血肉骨髓、随愿施与」,这不是外物,是内身体,能这样布施。「此亦名为有情数物持用布施」。
下面第二科「简」。
天二、简
是诸菩萨所现行事,非此义中意所许施。
说是「内身头目手足」等这些物的布施,这是「菩萨所现行事」,他所能做到的事情。「非此义中意所许施」,现在是声闻地不是讲菩萨;不是这个声闻地里面所说的这种布施。
《披寻记》八七七页:
或复内身头目手足等者:〈菩萨地〉说:又诸菩萨略由二相以自内身施来求者:一、总求身者,以身施彼,随所欲为,系属于彼,随顺于彼;二、别求手足头目支节血肉筋骨乃至髓者,随其所欲,一切施与。(陵本三十九卷二页)此唯菩萨所现行事,不共声闻,是故宣说非此义中意所许施。
「或复内身头目手足等者:〈菩萨地〉说:又诸菩萨略由二相以自内身施来求者」。一是「总求身者」,这来求索的人,我就要你菩萨本身,全身我都要,这是「总求身」。「以身施彼」,菩萨以自己的身体,就是布施他,布施他「随所欲为,系属于彼」,你随那个人所要做什么,你都要听招呼不可违抗的,就是属于那个人的一个物了,「随顺于彼」这是一种。「二、别求手足头目支节血肉筋骨乃至髓者,随其所欲,一切施与」,这是在(陵本三十九卷二页)说的,这是〈菩萨地〉里面说的。「此唯菩萨所现行」的事情,不共于声闻的,「是故宣说非此义中意所许施」。
戌二、名无罪施
若有于彼诸有情类,或得自在,或有势力,或能制伏。
前面列出来这个有情数,分二科,一个声闻,一个菩萨。现在这下面第二科,「名无罪施」,这个施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还有道理须要说明。
「若有于彼诸有情类」,说是把这个妻子、奴婢,作使这些有情数要布施,你须要「于彼诸有情类」,或者得到「自在力」,你对于这些人,你有自在力;你要怎么地就能随顺你的意思做,那叫「得自在」。「或有势力」,或者你有力量,这个「力量」,或者是你有大智慧的力量,或者是你有大威德力,或者你彼此间的关系,总是你有一种力量,你能够自在处理这件事。「或能制伏」,他不同意,你能制伏,能制伏他。
《披寻记》八七七页:
若有于彼诸有情类或得自在等者:谓于自所摄受妻子奴婢作使说得自在,于余大男大女小男小女说有势力,或能制伏。
「若有于彼诸有情类或得自在等者:谓于自所摄受妻子奴婢」,你所摄受,这个「摄受」,或者是你所受护的妻子、奴婢、作使,「说得自在」你有自在力。「于余大男大女小男小女说有势力」,把这几个字这样分开来解释,有力量,或者「能制伏」。
若应持彼惠施于他,若惠施时自无有罪;若不由彼惠施因缘、他心嫌恨;若施于他、知彼有情不为损恼。是名无罪有情数物、持用惠施。
「若应持彼惠施于他」,你有这个力量,有自在力有势力能制伏,你「持彼」就能惠施别的人。「若惠施」的时候,「自无有罪」,你自己用你的智慧观察,自己这样做没有罪过,这是一个条件,你须要有这样才可以布施的。「若不由彼惠施因缘,他心嫌恨」,若是「由彼惠施因缘他心嫌恨」,那这是不可以布施;你把他布施了,他心里不嫌恨,这样才可以,这又是一个条件。「若施于他,知彼有情不为损害」,你把你的妻子、奴婢这些人布施给对方了,你知道对方不会对他有损害,这也是个条件,前面这是一共三个条件。「是名无罪有情数物,持用惠施」,是这样的意思。
申二、无情数物(分五科) 酉一、征
云何无情数物持用惠施?
这是第二科,先是「征」,后面「标」。
酉二、标
谓若略说,有三种物。
酉三、列
一者财物,二者谷物,三者处物。
这是三种。这是标、列,下面解释,先解释这个「财物」。
酉四、释(分三科) 戌一、财物(分二科) 亥一、释
言财物者:谓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玛瑙彩石、生色可染、赤珠右旋。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或诸珍宝、或金或银、或诸衣服、或诸什物、或香或鬘。
「言财物者」:「谓摩尼」摩尼珠,「真珠」,还有「琉璃、螺贝」,还有「璧玉、珊瑚」,还有「玛瑙彩石」,这个「彩石」就是玛瑙,是玛瑙彩石。「生色可染」,这个「生色可染」在菩萨戒里面有,「生色」就是生来就是这样的颜色,那么就是黄金,本来就是这种颜色,不可变异的。「可染」就是白银,它是白色,它可以染,染成别的色,可以变化的,那么就是金银了。还有「赤珠右旋」,赤珠上面有右旋的纹。「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或诸珍宝、或金或银、或诸衣服、或诸什物、或香或鬘」。
亥二、结
是名财物。
是名叫做财物。
《披寻记》八七七页:
生色可染者:谓彼末尼真珠琉璃等宝,成就妙色清净光莹可令爱染,是名生色可染。
「生色可染者:谓彼末尼真珠琉璃等宝,成就妙色清净光莹可令爱染,是名生色可染。」这么讲呢也是有道理,这就是没有重复的过失了。
戌二、谷物(分二科) 亥一、释
云何谷物?谓诸所有可食可饮、大麦小麦、稻谷粟谷、糜黍胡麻、大小豆等、甘蔗葡萄、乳酪果汁,种种浆饮。
这前面是这个财物说完了;这个财物里边说这么多,我们通常说这个钞票是财物,但是这地方,或有所余如是等类,可能包括这里面。
「云何谷物」呢?「谓诸所有可食可饮、大麦小麦」,还有这个「稻谷」,还有这个「粟谷」,还有这个字很少见叫「糜」,这个字念(ㄇˊㄟ)「糜黍」,糜黍这一种谷,还有「胡麻」还有「大豆、小豆等、甘蔗葡萄、乳酪果汁、种种浆饮」,那么这是谷物,这个谷物这么讲。
亥二、结
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谷物。
「复有所余」,这下面结束,「如是等类,是名谷物」。
戌三、处物(分二科) 亥一、释
云何处物?谓诸田宅、邸店廛肆、建立福舍、及寺馆等。
这是第三科,先是解释。「云何处物?谓诸田宅」,这个「处物」就是不动产。这个「田」,有田、有土地。「宅」,就是这些建筑物、房子。这个「邸店」,就是旅店客舍。这个「廛肆」,就是做生意的房子。「建立福舍」,这个「福舍」就是免费的为别人所用的,那么这就是你这样子来生福,来修福的一种。「及寺馆等」,这个「寺」,是政府的官舍的房子,这个「馆」也是旅店等。
亥二、结
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处物。
「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叫作「处物」。
酉五、结
是名无罪无情数物,持用惠施。
这是第五科结束这段文。
未三、结
当知此中有情数物、无情数物、一切总说名所用施。
此所用物的「物」,用这些物来布施的。
午四、何相施(分二科) 未一、释
何相施者:谓无贪俱行思造作心意业,及此所起身业、语业、舍所施物;或自相续,或他相续。
第四科,一共是六科,这个第四科「何相施」,先是解释。
「谓无贪俱行思造作心意业,及此所起身业、语业、舍所施物;或自相续、或他相续,是名施相」。这个施的相貌,表现于的相貌。实在外边没有相貌,是由你心里面有了相貌表现出来的,所以还是相貌。这是什么为相貌呢?就是你内心里面没有贪心,你对这个物,能舍,就是没有贪着心。「俱行思造作心意业」,就是这个「思」,就是你布施的这个意愿,这个行动的意愿,这个行动的决定者,就思心所,就是在造作这件事的时候,那个决定者,那个行动者,就是你的心。这个心呢,这是心所法,这个思心所是个心所法,和那个心王同时活动,叫做「俱行」。这个无贪的,这个思心所和心王同时活动,这就是意业。「及此所起身业、语业」,由这个意业表现在身业上,表现在语业上,表现在身语业上,还就是「舍所施物」这样子。「或自相续」,或者是你自己的身体,你的自己的这个生命体,「相续」就是你自己的身体做这件事。「或他相续」,或者是委托别人做这件事,说施主、施者的意思。
未二、结
是名施相。
是名叫作施相。
午五、云何施(分二科) 未一、释(分三科) 申一、辨施相
云何施者?谓由净信,而行惠施;由正教见,而行惠施;由有果见,而行惠施。
下边是「云何施」,这第五科。一共六科,现在第五科,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辨施相」。
「云何施者?」怎么会施呢?这个就是解释那个思心所能这样布施的原因,究竟怎么回事情?「谓由净信,而行惠施」,就是他对佛法有清净的信心,而后才行布施的,这个清净的信心从那里来的呢?「由正教见,而行惠施」,这个「正教」就是佛法,你从佛法里边得到「见」,得到智慧,这个智慧,这个「见」就是有力量的。一般的说法,如果你有一点见地,你不坚固,那还不能名之为见,这个「见」就表示很坚定的意思。你从佛法的学习上得到了智慧,其实就是正见,由这个智慧,它发出来这个行动,有清净信的布施,这样子「而行惠施」。
「由有果见,而行惠施」,前面是说「由正教见,而行惠施」就叫做「净信而行惠施」。这下面还有第二个意思,「由有果的见,而行惠施」。
《披寻记》八七八页:
由有果见而行惠施者:谓施饮食能感大力,施诸衣服能感妙色。施诸车乘能感快乐,施诸灯明能感净眼,于如是等深生信解,不由他缘非他所引而行布施,是名由有果见而行惠施。
「由有果见而行惠施者:谓施饮食能感大力」,能令你身体有力量,力量大一点。「施诸衣服能感妙色」,你用衣服来布施,能令你的身体有妙色,有最好的形色。「施诸车乘能感快乐」,你若是用车来布施,将来得神足通,车子布施。「施诸灯明能感净眼」,就是使令这个眼睛清净庄严,有威、有威力。「于如是等深生信解,不由他缘非他所引而行布施」,你对这样子的因果的道理深生的有信解,你就自动的发心做这个功德,不是由别人来劝你去布施,不是。非由他缘「非他所引」,不是别人引导你去做,不是的。「而行布施,是名由有果见而行惠施」。
由极殷重、而行惠施;由恭敬心、自手行施、而不轻慢;应时而施、济他要用;不损恼他、而行惠施。
「由极殷重而行惠施」,「极殷重」就是极诚恳,极周到,很周到,想得很周到,这样子行布施。「由恭敬心」,自手的行布施,「而不轻慢」,不轻慢对方,对受施者,虽然是个乞丐,或者是个有苦的人;但是你对他布施,态度非常好,你对他表示恭敬,不轻慢,其实这件事还是很重要的。「应时而施」,正是他需要的时候,你布施。「济他要用」,而施者那个东西是正他所需要的;你布施是布施,那不是他需要的,那就不是这个意思,「济他要用」。「不损恼他而行布施」,你布施的时候,不要另外还要是说几句刻薄的话,令人家苦恼,这就不对了,「不损恼他而行惠施」。
申二、显施物
如法平等,不以凶暴积集财物而行惠施,以鲜洁物而行惠施,以精妙物而行惠施,以清净物而行惠施。
这是第二科「显施物」。「如法平等」,「如法」就是合法的行为,很公平的得到的财富,你不是非法来的财富。「不以凶暴积集财物」,不是凶暴的那种行为得到的财物,「而行惠施」。「以鲜洁物而行惠施」,这惠施的东西你把它弄得好好的,像供佛,我们供养这生果,你把它洗洗干干净净的供佛;不要随随便便就供佛,不要那样子,供鲜花都是一样,「鲜洁」新鲜、清洁的东西,而行惠施。「以精妙物而行惠施」,好的,最好的去布施。「以清净物而行惠施」,这个东西是个清净物,这是另有一个意思。
《披寻记》八七八页:
以清净物而行惠施者:谓若施物如法所引,非诳诈得非侵他得,当知是则名清净物。
「以清净物而行惠施者:谓若施物如法所引,非诳诈得非侵他得,当知是则名清净物」。这样叫做「清净物」。这个如是因,如是果,这是因果是相称的。
申三、明弃舍
由此自他俱无有罪,数数惠施制伏悭垢,积集势力而行惠施,先心欢喜而行惠施,于正施时其心清净,施已无悔。
下面第三科「明弃舍」。「由此自他」,由于你这样的布施,你自己和对方彼此两方面都没有罪过。「数数惠施」,一次又一次的惠施。「制伏悭垢」,当然都有悭吝心,悭吝心就是垢,但是你能制伏自己的悭垢。「积集势力而行惠施」,「积集势力」这个「势力」实在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你这个财物,你所布施的物就是势力,就是力量。另外就是你一次又一次的布施,使令你这个布施,这个布施这个心情,这个清净的这个布施的力量,一天一天的增长,这也叫「积集势力而行惠施」。这个「积集势力」,就是能布施的心也是势力,你常常的布施,你这布施的心就有力量,「而行惠施」。「先心欢喜而行惠施」,这布施之先,你心里面就欢喜了,「而行布施」,要这样布施。「于正施」的时候,「其心清净」,像前面说的这样,「施已」而不后悔。
未二、结
如是而施。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披寻记》八七九页:
数数惠施制伏悭垢等者:谓有种种可施财物,虽见求者正现在前,而于惠施心不趣入,是名悭垢。当知此由先未串习所作过失。对治此故,力励思择而行惠施,能不随逐先未串习所作过失自在而行,是名制伏悭垢。如是数数思择为先串习施已,于行惠施心乐趣入,是名积集势力而行惠施。
「数数惠施制伏悭垢等者:谓有种种可施财物,虽见求者正现在前」,现在面前的求者。「而于惠施心不趣入」,心里面不想布施,「是名」叫做「悭垢」。「当知此由先未串习所作过失」,因为从来也没有布施过;这个「串习」,常常的布施叫「串习」。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有这样的过失,所以这个第一次的布施是最难了。
「对治此故,力励思择而行惠施」,对治自己的悭垢这个悭吝的过失,要努力的「思择」,用智慧来观察,就能够破除自己的悭垢,就能行惠施了。「能不随逐先未串习所作过失,自在而行」,不随自己的悭吝能很自在的行布施,「是名制伏悭垢」。「如是数数思择为先串习施已,于行惠施心乐趣入,是名积集势力而行惠施」。这是解释这一段。
下面第六科「何故施」,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
午六、何故施(分二科) 未一、释
何故施者:或慈悲故而行惠施,谓于有苦。或知恩故而行惠施,谓于有恩。或爱或敬或信顺故而行惠施,谓于亲爱。或为希求世出世间殊胜功德而行惠施,谓于尊胜。
「何故施者?或慈悲故而行惠施,谓于有苦」,这有苦的人,你布施他是用慈悲的,你这个动机是慈悲心,解除他的苦难,给他安乐。「或知恩故而行惠施」,这是第二种不同,知道恩而行惠施,那就是「谓于有恩」的人。或者是「爱」,或者是「敬」,或者「信顺故而行惠施,谓于亲爱」,「谓于亲爱」的人而行惠施,这前面这个。「或为希求世出世间殊胜的功德,而行惠施」,那就是「谓于尊胜」。你对于尊胜有道德的人,你布施他呢,你就可以希求世出世间殊胜功德,而行惠施。
未二、结
由是因缘,故修惠施。
巳三、结
由是行相,或在家者、或出家者、修行布施。为庄严心、为伴助心、为资瑜伽、为得上义、而行布施。由此因缘,施性无罪。是名惠舍。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段文。「由是行相」,由这样的布施的相貌,或者是个在家的佛教徒,或者是出家的佛教徒,他能够修行布施。修行布施,「为庄严心」,令心清净,「为伴助心」。其实在呢,我们心里面有愿,愿得圣道,我有圣道的愿望,但是力量不够,须要做功德,由功德的力量,帮助我的这个愿去得圣道,所以叫做「为伴助心」。「为资瑜伽」,其实这个就是解释前面这个「伴助心」的意思;我修这个止观的时候,总是不那么顺利,不那么顺利怎么办呢?你就用布施办法,或者是布施,或者是忏悔,或者是读经,各式各样的方法帮助你的止观,是这样子。「为得上义,而行布施」,为得无漏圣道,而行布施。「由是因缘,施性无罪,是名叫做惠舍」。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5)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