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4)

  子二、明业(分二科)   丑一、别辨四义(分四科)  寅二、是趣入摄

  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此据世俗言说道理,是故发心,趣入所摄。

  这第二大科是「发心持」,「发心持」里面是分三科。第一科是「辨相」,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明业」,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作用。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四义」。分四科,第一是「趣入摄」。

  「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以后,「即名趣入无上菩提」,这个时候这个人的身份,他进入到无上菩提的这个范围内了。「预在大乘诸菩萨数」,这个「预」也就是参与的意思,就是参加了这个大乘佛法的这些,很多的菩萨里面的一位了;就是他是菩萨摩诃萨了。

  这个《摄大乘论》上曾经有一个颂:『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也是这样意思,就是预在大乘诸菩萨数,这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从这里开始计数了,第一个阿僧祇劫开始了。它也是说出来一个相貌:第一个就是「清净」,就是他的正念有力量,能调伏烦恼;也就是信、戒、闻、舍、慧;或者是信、进、念、定、慧有力量,能调伏内心的贪瞋痴,这时候叫做「清净」。「增上力」,这个「清净力、增上力」,「增上力」是什么呢?就是善知识。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亲近善知识,这善知识对他有增上力,就是无形中能使令他善根增长、调伏烦恼,有这种威力,叫做增上力。这个第三个力量就是「坚固」力,这个坚固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若遇到恶知识的时候,他的善根还不可以迫坏的,他的恶知识不能破坏他的善根,所以就叫做坚固力。第四个呢?是「升进」力,就是有善知识的增上力,恶知识不可以破坏的关系,他的善根一直的进步、有所增长,那么就叫做升进力。如果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具足这四种条件的时候,就是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开始了。这是《摄大乘论》上的颂。这里说「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正好是这样意思。

  「此据世俗言说道理,是故发心,趣入所摄」,这样说他已经开始无上菩提道,参加到是菩萨里面的一员了。这句话是根据世俗菩萨说的,世俗的言说道理说的;就是他没有得无生法忍,他还是有烦恼的菩萨。从这里来讲他是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这样意思。不是说他得无生法忍、不退转了,那个大菩萨境界,不是那样意思。「是故发心,趣入所摄」,所以说发无上菩提心了,就是他已经入于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了,这叫做「趣入」的意思,「所摄」就是摄于这样的范围内了。

  《披寻记》一一三六页:

  预在大乘诸菩萨数等者:谓出发心,即名趣入。堕在大乘名数,然非真实诸菩萨摄。如发心时,起增上意,发誓愿言: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我是菩萨。第二第三亦复如是。由是宣说此据世俗言说道理。

  「预在大乘诸菩萨数等者:谓出发心,即名趣入」,你能这样子发无上菩提心,那就是入于无上菩提大乘诸菩萨数了,是「堕在大乘名数」里面了,堕者入也,入于菩萨数。「然非真实诸菩萨摄」,不是得无生法忍,见到第一义谛了,不是那样的菩萨,不是属于那样的菩萨。「如发心时,起增上意,发誓愿言」,这里举出一个事实,这个初开始发菩提心的时候,「起增上意」,就是发动这个特别诚恳的心,发誓愿说:『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昨天说的那个发心仪轨的文句。「乃至我是菩萨」,愿尊证知我是菩萨,「第二第三亦复如是」,说第一遍,再说第二遍,再说第三遍也是这样子。「由是宣说此据世俗言说道理」,就是指世俗发心的这个道理说的,这是叫做「趣入」。这个由《摄大乘论》的四句颂,加上这里这一段文,就是很分明的说出来,什么时候第一大阿僧祇劫开始!这个分际说得倒是很清楚,可以称之为菩萨了。这是第一段「趣入摄」。现在第二「菩提根本」。

  寅二、菩提根本

  又诸菩萨要发心已,方能渐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非未发心;是故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

  「又诸菩萨要发心已」,这些诸佛菩萨他决定发菩提心,「方能渐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发了心有了愿,一切功德都是从菩提愿开始的。开始呢,是渐次的开始,不是说大话,我一下子无量功德都圆满了,我成佛了!不是这么说的,是渐次的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非未发心」,不是说没有发心就成佛了,更是不合道理。「是故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所以初开始虽然还是凡夫,他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还是凡夫,但是能作无上菩提的根本,就是最初开始就是根本。这个支末的是从根本生出来的;这是发菩提心是无上菩提的根本。下面第三段「大悲等流」。

  寅三、大悲等流

  又诸菩萨,悲愍一切有苦众生,为欲济拔发菩提心;是故发心,是悲等流。

  「又诸菩萨,悲愍一切有苦众生」,有痛苦的众生,菩萨对他发悲愍心。那么这个发心发悲愍心做什么呢?「为欲济拔发菩提心」,就是为了济拔、来救护苦恼的众生,他发无上菩提心。「是故发心,是悲等流」,所以发无上菩提心是这个悲愍的等流,也就是由悲愍心流出来的菩提心,是这样意思。前面是菩提根本,是他自己要求无上菩提,所以发无上菩提心,第二第三「是悲等流」这句话,就是为了救护众生而发菩提心,是两个意思:一个是求无上菩提而发菩提心,一个是救护众生而发菩提心,是两个意思。

  寅四、学所依止

  又诸菩萨以初发心为所依止,为建立故,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菩萨学中,皆能修学。是故发心,是诸菩萨学所依止。

  这是第四段「学所依止」。这个「学」是以菩提心为「依止」的,就是由菩提心才发出来学。「又诸菩萨以初发心为所依止」,一切的菩萨,没有例外的,都是以初发无上菩提心作依止处、作个基础。「为建立故,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这个菩提心为依止,为建立,就是一切的功德都是以菩提心为依止处,而菩提心能建立一切功德,是这样意思。虽是以菩提心为依止,它能建立什么呢?下面这句话「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就是修学三十七道品,修学六波罗蜜,这一切的菩提分法,都是由菩提心建立的,菩提心是一切菩提分法的依止处。你有这样的愿,你才能够修三十七道品、修学四念处,你才能够修六波罗蜜的。

  「及作一切有情义利」,这个你有了菩提心的时候,你才能发心去创造,去作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救护一切众生的事情,是由菩提心建立的,是以菩提心为依止的,这二件事都是以菩提心为依止处。「菩萨学中」,这个「一切菩提分法」、「一切有情义利」是菩萨要修学的事情。这两件菩萨所应作的事情「皆能修学」,你有了无上菩提心的时候,你就能修学菩提分法、能修学一切有情义利,这样子。「是故发心,是诸菩萨学所依止」,所以你发无上菩提心这件事,是一切菩萨学处的依上处,它是建立者。这四段就是把前二段综合起来说,第一段是「趣入」,趣入说,就是可以名之为菩萨了。

  《披寻记》一一三七页:

  为所依止,为建立者:如说大种于所造色为五种因:谓生、依、立、持、养。云何依因,谓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故。云何立因?谓由大种损益,彼同安危故。今初发心,望菩萨学为所依止及为建立,义亦如是。谓菩萨学不离发心而修学故,名所依止。及由发心舍与不舍,菩萨学损减增上,名为建立。

  「为所依止,为建立者:如说大种于所造色为五种因」,这是《披寻记》的作者,用这件事来解释。「如说大种」这四大种就是地水火风,坚湿暖动四大种。「于所造色为五种因」,这个所造作出来的这地水火风的世界,这四大种是一切色法的种,种者因也。这个因,有几种呢?有五种因。这四大种是所造色的五种因,那五种呢?「谓生、依、立、持、养」,这五种因。

  在《俱舍论》上解释这件事,说这个世界上我们所看见的、所触到的地水火风,都是由四大种生出来的;如母生子,类似这样情形,所以叫做「生」,这个是生因。这「依」,怎么讲呢?「云何依因,谓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故」,叫做「依」。就是四大种创造出来一切色法以后,这些创造的这些色法,它还是不能够离开四大种的地方单独活动的,它不能;它还要以四大种为依止处的,他不可以离开四大种,所以叫做「依」,依因。「生」,「依」,「立」。

  「云何立因」?这「立」什么意思呢?「谓由大种损益,彼同安危故」,就是这个大种,或者受到伤害了,叫做「损」,或者是增加了力量,叫「益」。「彼同安危故」彼那个四大种所造的一切色法呢,也是同样的「安」,或者「危」。这四大种受到伤害了,四大种所造的一切色法也受到伤害;四大种得到增益的力量了,那么一切色法也就茂盛起来。所以这叫做「立」,这是立因。

  「今初发心,望菩萨学为所依止及为建立,义亦如是」,说现在菩萨初发无上菩提愿的时候,「望菩萨学」:菩萨所应该学的一切菩提分法,及做一切有情义利,这两件事,也是为所依止,这菩提心为这两件事做依止的。「及为建立」,就是有了菩提愿,他就能建立修学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的。「义亦如是」,这个道理也和那四大种所造的色法意思是相似的。

  怎么相似呢?「谓菩萨学不离发心而修学故」,说菩萨要学习这一切菩提分法,做有情一切义利这件事,也是不能离开菩提心的,「菩萨学不离发心而修学故」,不能离开无上菩提心修菩提分法及做一切有情义利。如果离开了菩提愿的话,那他就不修菩提分、不修四念处,他也不会去度众生的。就是度众生是另一回事了,就不是由菩提愿发动的,而是其他的动机了。「谓菩萨学不离发心而修学故,名所依止」,这依止就是这样意思。

  「及由发心舍与不舍,菩萨学损减增上,名为建立」。「及由发心舍与不舍」,由于你发了菩提心,你又弃舍了菩提心,没有菩提心了;或者是没有弃舍菩提心。因为你菩提心有舍与不舍的不同,所以你这菩萨学处也有损减、增上的不同,所以叫做「建立」,是这样意司。菩萨学处完全依靠菩提心来决定的。这是第四段「学所依止」,无上菩提心是菩萨学处的依止处。

  丑二、结显略义

  如是应知最初发心是趣入摄。

  这是第二科「结显略义」。前面是「别辨四义」,现在是「结显略义」,就是结束这段文,显示它的要义。「如是应知」,由前面这四段所说的,就应该明白了:这个最初发心是趣入菩萨数了,「摄」。是菩提的根本、是大悲等流,是学所依止。

  子三、辨类(分二科)  丑一、具明二种(分二科)  寅一、出其差别(分二科)

  卯一、总举(分二科)  辰一、释名

  又诸菩萨最初发心,略有二种:一者、永出,二、不永出。

  这是第三科「辨类」。前面第一科是「辨相」,第二科「明业」。「明业」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三科「辨类」,它也有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具明二种」,分二科。第一科是「出其差别」,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举」,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名」。又诸菩萨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略有二种不同:一者是「永出」,二者是「不永出」,有这二种不同。

  《披寻记》一一三七页:

  永出不永出者:谓此发心不堕世间,求出世间,故名为出。自发心已,究竟不舍,名为永出。与此相违名不永出。

  「永出不永出者:谓此发心不堕世间」,这个发无上菩提心,不属于世间法,不属于世间的有漏流转生死的境界。「求出世间」的,发无上菩提心,也是希求出离世间生死大苦的。声闻的出离心,声闻人、辟支佛,这二位修行人也是希求出离生死大苦;现在这无上菩提心也是,希求出离世间生死大苦的,「故名为出」。「自发心已,究竟不舍,名为永出」,从开始发无上菩提心以后,「究竟不舍」,永远也不会再弃舍菩提心的,名之叫「永出」。「与此相违名不永出」,我发心,发了三天就不发心了,那就不是永出!发心发了二十三年,就不发心了。

  辰二、释

  言永出者:谓发心已,毕竟随转,无复退还。不永出者:谓发心已,不极随转,而复退还。

  「言永出者」这是第二科,就是释义;前面是「标名」,这里是「释义」。「谓发心已,毕竟随转,无复退还」,说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毕竟随转」,是究竟、无尽期地随顺的现起菩提心,菩提心一直地出现,不退转。这件事不是自然而有的,就是像前面说的「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就是你本身要栽培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要用清净的戒定慧调伏内心的烦恼,你本身要有这个条件,加上还要亲近善知识。谁是善知识?佛菩萨是善知识,经律论是善知识,第一义谛是善知识。如果你不亲近这个善知识,你说你的菩提心不退转,不可能的!不可能的!说「谓发心已,毕竟随转,无复退还」,不会再退下来的,不会又回到原来的那个颠倒迷惑的世界去的,不会的。

  「不永出者呢?谓发心已,不极随转」,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不极」于「随转」,不是特别的诚恳,随顺菩提心的活动,不是!不是很诚意的。只是没有理智,只是感情上一时的欢喜,到时候又不欢喜了,这就是退了。如果你若是有智慧深入的学习了佛法,这是,我不是感情上的事情,那就不同!现在是「不极随转」,不是那么特别地合格,「而复退还」,心情不对了,我不信佛了!我相信上帝,就是这样「退还」。

  《披寻记》一一三七页:

  随转退还者:谓所发心最初剎那,名之为转。相续剎那无变异故,名为随转。「若发心已,还复弃舍,名为退还,退堕法故。

  「随转退还者:谓所发心最初剎那,名之为转」,就是现起,转者起也,现起。「相续剎那无变异故,名为随转」,剎那剎那相续下去,你这个菩提心不变化,那就叫做随转。这样子呢,就是你的心随着无上菩提愿在活动,那么叫做「随转」;或者这个随就当做相续讲,相续的现起。「若发心已,还复弃舍,名为退还,退堕法故」,因为你本来栽培的就不是那么样的合适,所以就是属于退堕法,不是不退堕法。

  这是第一科「总举」,「总举」分两科,一个「标名」,一个「释义」,这是「总举」;其实就是第一种解释。下面第二科就是「别广」,就是第二种解释。也是「标名」、「释义」。

  卯二、别广(分二科)  辰一、标名

  此发心退,复有二种:一者究竟,二不究竟。

  有这么两种不同。

  辰二、释

  究竟退者:谓一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

  什么叫做「究竟退」呢?「谓一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这一退失了菩提心了以后,永久也不会再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了,那么这叫做「究竟退」。

  《披寻记》一一三八页:

  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者:谓有声闻独觉决定种性者,虽复发心求大菩提,然定不能当证大果,终当弃舍大菩提心,还于自乘而般涅槃。如是种类,名究竟退。

  「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者:谓有声闻独觉决定种性者」,就是这个人的六处里边,眼耳鼻舌身意六处里边,有声闻的种性、有独觉的种性。他有这样的种性呢?是属于决定的。还有一种是不定的,就是不决定的。就是这一个人,他的六处里边,有声闻种性,还有独觉种性,还有佛的种性,那这样子呢,他就不决定。有的时候发出离、发声闻菩提心,又发独觉菩提心、又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可能又退了,又发声闻的菩提心了,他有点不定。

  现在这里说是决定的不变异,他只是具足一个声闻种性,那他就不变了。或者独觉种性、佛种性都是决定的。现在就是说「谓有声闻独觉决定种性者,虽复发心求大菩提,然定不能当证大果」,他因为没有佛性嘛!所以他发心求大菩提,也不能证无上菩提。「终当弃舍大菩提心」,终究有一天他就大菩提心弃舍了。「还于自乘而般涅槃」,又还在他自己具足的这个种性,那个种性那里而般涅槃,「如是种类,名究竟退」。

  不究竟者:谓退已后,数数更发求菩提心。

  这不究竟退的什么样子呢?就他退失菩提心以后,他「数数更发」,一次又一次的又发无上菩提心了,这就是不是究竟退。

  《披寻记》一一三八页:

  退已数数更求发菩提心者:谓为大乘种性补特伽罗,由种性力,若遇胜缘虽发心退,然能数数更发心故。

  还是能发心的,就是因为有种性的关系。

  寅二、显缘因力(分二科)  卯一、明初发心(分三科)   辰一、总标

  当知菩萨最初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

  前边说这个发心的差别,「出其差别」;现在第二科「显缘因力」。分两科,第一科是「明初发心」,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当知菩萨最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怎么会发心呢?由四种缘和四种因、四种力而发无上菩提心的。

  《披寻记》一一三八页:

  四缘、四因、四力者:建立义是缘义,顺益义是因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五卷十二页)即于如是诸因缘中,若令发心坚固不动,有胜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缘,转名为力。

  「四缘、四因、四力者:建立义是缘义,顺益义是因义。如有寻有伺地说」。这个「建立义」、「顺益义」怎么讲呢?如有寻有伺地那地方解释过了,陵本五卷十二页。「即于如是诸因缘中,若令发心坚固不动,有胜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缘,转名为力」,这个力是这样意思。

  这个「建立义」是缘,「顺益义」是因义。看后边这个四缘和四因呢,不是决定有差别,有一点差别,但是有些地方还是通着的、彼此相通的。这个建立义是缘义,这可以这么解释:就是有外面有一个大力量,帮助你成就这件事,那么叫做建立义。这个顺益义就是你本心,你内心里面有力量,顺着这无上菩提去栽培善根,你本身有力量,那么叫做顺益义。这就是这样分别,后面还是相通的。

  辰二、别释(分三科)  巳一、四缘(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四缘?

  前面是「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四缘」,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四缘」呢?下面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由见神变」。

  午二、缘(分四科)  未一、由见神变

  谓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希奇有神变威力。

  这真是太难得了!他能够看见佛,我们这末法时代,非常的感觉到见佛是太有善根了!功德太大了!「及诸菩萨」或者看见 佛,看见 观世音菩萨,看见 弥勒菩萨,真是太好了!「有不思议甚希奇有神变威力」,看见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的、特别奇妙的、很少有的「神变威力」,这个不可思议变化的威德力,你看见这件事了,能不发菩提心吗?

  《披寻记》一一三八页:

  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者:神变有三种:谓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如威力品释。(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页)如是神变由成所作,名不思议。决择分说:谓如是如是如来同界同智,势力勇猛,住无漏界,依此转依,能作一切有情义利,如是不可思议。(陵本七十四卷十页)得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胜于其余,胜诸世间,同意所许,故名甚奇希有。

  「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者:神变有三种」不同,神通变化,这个「神」这个字是不可思议的意思,就是变化,这个变化是不可思议,这么意思。有三种不同:「谓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如威力品释(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页)」,实在在前面也是解释过了。这个神境神变呢,就是不可思议境界的神通变化。譬如说这个菩萨、佛,有一身能分化成无量身,无量的身形,这是不可思议;说这个大地都是是土木泥巴,变成黄金的世界,这个事不可思议;说是一剎那间就是几千万里就过去了,这事不可思议;就是各式各样的这些变化不可思议,那么这叫做「神境神变」。

  这个众生的确是欢喜这件事,若有神通呢,他就会对你有恭敬心。你只是文字上会讲讲佛法而已,你没有神通嘛,有人就当我面说这句话!我说你是赞叹我,我实在文字上也不是会说会讲的!我神通也没有,讲解经论也是不会讲。那么就是若是有了神通呢?使令人有恭敬心,你说的话他欢喜听,这是人情,连我也是这样子。不过我若现在呢,也会有其他的分别心。这个第一个是「神境神变」。

  「记说神变」呢?这个「记」就是「说」。这个记说神变是什么呢?就是佛菩萨有他心通,知道你久远以前的思想是怎么样?知道你最近的思想是怎么情形?知道你现在的思想是怎么样?都知道!知道呢,他就知道你的根性了,你过去的熏习,怎么个情形?与什么样的佛法能相应、能契机,就为你宣说佛法,是这样意思,所以「记说神变」。

  「教诫神变」,下面有「教诫神变」。前面那个「记说神变」,那个「说」字,记说神变就是只是注重他心通,能知道众生的思想。那么这个时候呢,随其所依,为你宣说佛法,教诫你要修学戒定慧,要断烦恼,就这个事情。所以是教诫神变,这也是不可思议的变化!这个记说神变,这个他心通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种神通,说教诫神变也是不可思议的!佛菩萨一动一静,一语一默,都通,都是神通的境界。

  「如威力品释」,现在菩萨地后面也是有个〈威力品〉,那里有解释这件事,「如威力品释」(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页)。「如是神变由成所作,名不思议」,这样你有这样的神变,佛菩萨有这样这三种神变,「由成所作」,就叫做不可思议。看这个「决择分说:」现在是〈本地分〉,下面就是〈抉择分〉,「谓如是如是如来同界同智,势力勇猛,住无漏界,依此转依,能作一切有情义利,如是不可思议」,这就是解释前面这个「由成所作名不思议」。

  「〈决择分〉上说:谓如是如是如来」,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是怎么回事情呢?是佛,「同界同智」,也就是此佛、彼佛十方三世一切佛,他们同是法性的境界,就是「同界」。「同智」,同是无分别智。这无分别智,无有高下,都是证悟这个同界,就是法性。「势力勇猛」,指这个佛的那个神通道力,不管是智慧、是禅定,都是非常勇猛的,力量非常广大的。「住无漏界」他那个无分别智,都安住在极清净的法界上面,没有烦恼最清净法界那里。所有的佛,都是这样子,都是安住那个离一切相那个真如那里,就住无漏界。

  「依此转依」这个清净的无漏界,就是无量劫修行的转依的境界,就是弃舍了一切有为有漏的一些杂染法,而成就了无漏无为的清净功德,这叫转依,也就是住无漏界是转依所成就的。「能作一切有情义利」,这个由无量劫来的转依成就的同界同智,势力勇猛的住无漏界的那个无分别的智慧,「能作一切有情义利」,他有大悲心能够造作有情的福利,一切有情的福利。「如是不可思议」,这件事不可思议。表面上这是释迦佛,实在是无量佛的力量,表面上是阿弥陀佛,实在是无量佛的力量,不可思议!(陵本七十四卷十页)。

  「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这前面是解释那个不可思议,现在解释「甚奇希有神变威力」。是「依定自在」,这是要依靠他有这个高深的禅定,这个禅定是自在的,愿意入、住、出都是随意的,自在。「随其所欲」,随顺佛在禅定里边的大慈悲愿。「一切事成」,一切事情,想要做什么事情都成功了。「胜于其余,胜诸世间,同意所许,故名甚奇希有」。「胜于其余」,他这个力量能超过了其余的事情。

  这上面是说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这个定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定,那是什么事情就不要谈,这些事情都做不到了,所以「胜于其余」,胜于其余没有定的。是「胜诸世间,同意所许,故名甚奇希有」,说超过了世间上也有人有高深的禅定,也能现出种种神通,但是不能和佛比。佛能超过这世间的「同意所许」,不是听人说,我亲眼看见那个人有神通!你这样赞许这件事。实在那个不能和佛比的,所以故名「甚奇希有」。这是把这个不可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解释完了。

  或从可信闻如是事,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

  「或从可信闻如是事」,前边是自己亲眼看见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甚希奇有,神变威力」。下面说「或从可信闻如是事」,自己没看见,那么是我从可以信赖的人那里听说这件事,那就和我看见一样;那个人说话,我这个信心十足,是这样子。「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或者是自己亲自见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甚希奇有的神变威力;或者是听可信的人说这件事。「便作是念」,他心里面就这样子忆念这件事:「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佛得无上菩提有这样的威德力。「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使令这个「安住者」,就是安住于无上菩提的人,那就是「佛」,令「及修行者」,就是菩萨。「成就如是所见」,他能成就前面说的「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能成就了这个力量。

  《披寻记》一一三九页:

  令安住者及修行者者:此说诸佛得定自在,心调柔故,名安住者。善修心故,名修行者。

  由此见闻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发心缘。

  「由此见闻」,由前面说,初一段是「见」,后一段是「闻」。「增上力故」,这个「见」和「闻」,有强大的力量,你就发心了。「于大菩提深生信解」,所以就对佛所觉悟的大菩提,深深的建立了信心和信解,明白这件事,「因斯发起大菩提心」,因此他就发了无上菩提心了。看见了佛菩萨的不可思议神变,他就发无上菩提心了,是名第一发心的因缘,「发心之缘」。

  未二、由闻说法

  或有一类,虽不见闻如前所说神变威力,而闻宣说依于无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萨藏教。

  「或有一类,虽不见闻如前所说神变威力」,这是第二「由闻说法」。或有一类的众生,虽然没有见闻如前所说的神变威力,「而闻宣说依于无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萨藏教」,但是他听见佛菩萨宣说依于无上菩提的菩萨「微妙正法菩萨藏教」,他听见了大乘法藏、大乘佛法。这个「依于无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无上菩提」是佛的果位,就是微妙的正法,这个「正法」就是佛法,不是声闻乘的法,也不是缘觉乘,现在是「无上菩提」的「微妙正法」。这是「菩萨藏教」,不是声闻藏教,是菩萨法藏的这些教法,听闻了这样的教法。这个「藏」者,藏也。一文一句都藏无量义,一义中也藏无量的文句,这种缘由不可思议的境界,叫做「藏教」。

  《披寻记》一一三九页:

  微妙正法菩萨藏教者:谓于十二分教中方广一分,唯菩萨藏。即于是中宣说一切诸菩萨道「为令修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力、无畏、无障智等一切功德,是名无上菩提微妙正法。

  「微妙正法菩萨藏教者:谓于十二分教中方广一分,唯菩萨藏」,就是十二分教里边『长行重诵并授记』这十二分教,里边有个「方广」,方广就是大乘,这「一分唯菩萨藏」,它是属于菩萨的,其余的就不是菩萨藏了。「即于是中宣说一切诸菩萨道」,就是在这个方广的教法里边,宣说一切诸菩萨的所行的佛道。「为令修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力、无畏、无障智等一切功德,是名无上菩提微妙正法」,这上面详细说出来,这个一切诸菩萨道,「为令修证无上菩提」,就成就了十力,十种智慧力量,还有四无所畏,还有无障碍智「等一切功德,是名无上菩提微妙正法」。就是大乘的经论,是以无上菩提为志愿的,宣扬这样的正法教,佛菩萨藏教,他听到了。

  闻已深信。

  他听闻了以后,他深深的相信这件事。

  《披寻记》一一三九页:

  闻已深信者,谓诸菩萨具多胜解,于真实义,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七页)

  「闻已深信者,谓诸菩萨具多胜解」,这个菩萨他有很多的智慧,很深刻的理解佛法的智慧,叫做「胜解」,「具多胜解」。「于真实义,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于这个第一义谛是真实义。「胜解依处」,就是你能通达佛法的智慧,第一义是他的依止处。胜解依处,前面这个真实义是所解;胜解是能解,这个胜解以所解为依止处,没有所解也就没有能解了。

  「具足成就净信为先」,说这个菩萨他圆满的具足了清净的信心,对于这个真实义,他有信心,「具足成就净信为先」,这个清净的信心。「决定喜乐」先是有信心,而后决定就有了喜乐,对于如来的正法有喜乐。「如力种性品说」这件事(陵本三十八卷七页)。

  由闻正法及与深信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二初发心缘。

  前边这个「由闻说法」,这个「闻已深信」。「由闻正法」,由于这个菩萨他听闻佛陀的大乘正法,「及与深信增上力故」,他后来还有深信的殊胜的力量、勇猛的力量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所以他对于佛陀得无上菩提这样的殊胜的智慧,深深的建立了「信解」的智慧,他相信这件事是真实不虚。「为得如来微妙智故」,所以看他也就发心,要成就佛的智慧,「发菩提心」,所以就发了无上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了,「是名第二初发心缘」,这是第二个。第一个是「见佛菩萨不可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现在第二个就是「闻佛说无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萨藏教」,这是这两个发心因缘,下面第三个「由住持法」。

  未三、由住持法

  或有一类虽不听闻如上正法,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

  或有一类菩萨,不但没有见到佛菩萨,也没有听闻如来的无上正法,但是他又有不同的情况,什么呢?「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看见大乘佛法,这就是说这个文字的佛法,「将欲灭没」,将要没有了,将要灭亡了,看见了这件事。

  《披寻记》一一三九页:

  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者:谓十二分教,方广一分,及所余分菩萨藏摄者,是名一切菩萨藏法。若诸有情世间,由见浊故,有情多分造立众多像似正法,虚妄推求邪法邪义,故说正法将欲灭没。

  「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者:谓十二分教,方广一分」,就是大乘的经论要灭亡了,要没有了,「及所余分菩萨藏摄者」,其余的这个律,或者是论,若按我们汉文佛教的情况说呢,由印度翻译过来,就是一部分经、律、论的佛法,还有中国历代大德的著作,这又是一分,也是大乘佛法,「是名一切菩萨藏法」。

  「若诸有情世间,由见浊故,有情多分造立众多像似正法」:「若诸有情」,这个时候的佛教徒,「若诸有情世间」,就是这个时代的佛教徒,「由见浊故」,他的思想受到污染,心不清净,「由见浊故」。什么呢?怎么叫做「见浊」呢?「有情多分造立众多像似正法」,这时候这个佛教徒,他造作了很多相似的正法,不是正法,但是与正法相似,造作这件事。「虚妄推求邪法邪义」,就是正法都不愿意学,就是虚妄地、就是错误的去推求邪法,不符合佛的一实相印、三法印,不符合的。「邪法邪义」,法就是能诠的教法,义是所诠的义,有能诠,有所诠的义;能诠的教法是邪,当然所诠的义也就不是正了。「故说正法将欲灭没」,因为你发明了很多相似的正法,那么那个真实的正法呢,就隐覆了,就是谁也不学习了;因为你有大福德,大的威力,你说的都是对的,人家都跟你学,而那个真实的正法,就没有人学了。那么要是一直是这样子呢,这个正法就灭亡了,是这样意思。「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这样子。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萨藏法久住于世,能灭无量众生大苦,我应住持菩萨藏法,发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

  「见是事已」,这位菩萨看见了这件事以后,「便作是念」,他心里面在忆念这件事。「菩萨藏法久住世间」,佛菩萨的慧眼,所说的这个正法,久住在世间呢,「能灭无量众生大苦」,能灭除无量无边的众生的生死大苦,会有这种作用。「我应住持菩萨藏法,发菩提心」,我应该,我劝别人发心呢,这不行!我要自己要发心,我应该住持真实的菩萨藏法,为这件事要发无上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我弘扬正法,使令众生灭除大苦,我要做这件事。

  《披寻记》一一四○页:

  能灭无量众生大苦者:谓如能断金刚般若经:说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如是一切,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此说菩萨要依菩萨藏法,得微妙智,方能成办如是不思议事,是故说言能灭无量众生大苦。

  「能灭无量众生大苦者:谓如能断金刚般若经说」,就是我们通常念的这个《金刚经》,玄奘法师他翻的《金刚经》前面有『能断』两个字。「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如是一切,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金刚经》上那前面那一段。「此说菩萨要依菩萨藏法,得微妙智,方能成办如是不思议事」,这一段文,其实在说什么意思呢?就是菩萨要以菩萨藏法得微妙的智慧,你能够学习佛的正法,由闻思修得无生法忍,得这些智慧。「方能成办如是不思议事」,你才能成办前面「一切众生皆令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你才能做这件事的。「是故说言能灭无量众生大苦」,是这样意思,这不是说凡夫能做这件事的,这是这个作者是这样意思。

  由为护持菩萨藏法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三初发心缘。

  由这位菩萨,他要护持菩萨藏法,他要护持佛的藏法,他就是有一种很大的威德力,是「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他对佛陀的智慧深深地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但是信是信,还没得,现在想要得,得到佛智慧,那么而发菩提心,「是名第三初发心缘」。

  未四、由见难得

  或有一类,虽不观见正法欲灭,而于末劫末世末时,见诸浊恶众生身心。

  这下面是第四「由见难得」。「或有一类,虽不观见正法欲灭」,或有一类的菩萨,他虽然没有看见佛的正法要灭亡了,就指这个白纸黑字的这个经论的正法欲灭,「而于末劫末世末时」,在这个时候,见诸浊恶众生的身心,都是污浊的。

  《披寻记》一一四○页:

  末劫末世末时者:谓于尔时正法欲隐,是名没时。于是时中,为显诸行生灭,三世差别,是名末世。若复为显彼时久远,假设譬喻计算数量差别,是名末劫。当知此中时是总称,世是其位,劫是其数,如是差别。

  「末劫末世末时者:谓于尔时正法欲隐」,这个正法,就是渐渐地都不能流传了,都在藏经楼上,在那里,放在那里,也没有人去看,「我到南传去,去静坐去」。也好啦,也不是不好!「正法欲隐,是名没时」,这个末字,这个意思。那么是「于是时中,为显诸行生灭」,在这个时候,正法就隐藏了,不流通了。这个时候,为显诸行都是生灭的,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的。「三世差别」,有现在、有过去、有未来的差别,是名叫末世,这末世这么讲。「若复为显彼时久远」哪,「彼时久远,假设譬喻计算数量差别,是名末劫」。要复为显示那个时代的「久远」,有多久远,是多少数呢?说为假设一个譬喻,来计算那个时间的数目,那个数量的多少,是名末劫,这么讲,这个末劫这么讲,「是名末劫」。

  「当知此中时是总称」,这是一共:末劫是一句话,末世是一句话,末时是一句话,一共是三句话。三句话,那个末时是总说的,总称。「世是其位」,末世的这个世是位,过去是个位,现在是个位,未来是个位,这三个位字。「劫是其数,如是差别」,这个劫,这个末劫这个「劫」字,是这个位的数目。位,这个时候有过去未来的数目。

  见诸浊恶众生身心,

  《披寻记》一一四○页:

  诸浊恶者:略有五种:一者寿浊,二者、有情浊,三者、烦恼浊,四者、见浊,五者、劫浊。如菩提分品释。(陵本四十八卷十八页)于尔所时,一切有情多造恶业,多受恶果,故名为恶。

  「诸浊恶者:略有五种:一者寿浊」,寿命浊,就是寿命短促。这个时代的众生,顶多是一百左右岁,这是最多。实在这个寿命,一百多岁算是,有的人说我能活七十岁就已经够本了,今生七十古来稀,我活七十岁已经很多了!其实活一百岁也不算多!那寿命不算长,这叫「浊」。「二者、有情浊」,第二是「有情浊」,旧的翻译就是「众生浊」,有情怎么浊呢?就是这个时候,这个时候的众生,不知道谁是他父亲?谁是他母亲?不知道谁是有道德的人;谁是无道德的人?就是没有这种观念,不尊重道德。不知道这是现法罪、后法罪?对于这个罪过的事情没有恐怖心!也不修布施,也不修福业,也不受戒,也不受八关斋戒,这叫作众生浊,这个众生是这样子。

  第三是「见浊」,见浊呢,就是前面说的,这个时候的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就是发明了很多的相似的佛法,寻求各式、虚妄分别推求,特别、个别的一件事,说这是佛法。这样子呢,这就是见浊。第五,「五者、劫浊」。这个烦恼浊还没讲。「烦恼浊」,烦恼浊就是众生,多数有不平等的贪心、不公平的贪心。其实这句话很有意思:不公平的贪心!这是一个。还有拿着刀杖,拿着武器,常好有纠纷,常好有斗诤,有这个事情。随便地说谎话、欺骗人,这样事情,那么这就是烦恼浊,这些事情。第四个是「见浊」。

  第五是「劫浊」。这劫浊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时代,人都是生活困难,很多的地方有饥馑,粮食不够用,这是一个现象。第二呢,这个时代的人哪,有很多种病,医生都不能治,不能治疗,这是有疫病、疾病。第三个呢,就是这个时代的这个世界上,常常有战争,特别地常好这个杀害的事情出现。这是饥馑、疾病、刀兵、战争,这是叫作劫浊。这是「五者、劫浊」。「如菩提分品有解释(陵本四十八卷十八页)」。

  「于尔所时,一切有情」,那么多的时间里面,就是那个时代里面,「一切有情,多造恶业,多受恶果,故名为恶」,就是这样意思。「见诸浊恶众生身心」,这个菩萨,这个有种性的菩萨看见「虽不观见正法欲灭,而于末劫末世末时,见诸浊恶众生的身心」,是这样子。

  十随烦恼之所恼乱。

  这是十种随烦恼,恼乱这一切众生。

  《披寻记》一一四○页:

  十随烦恼之所恼乱等者:谓诸众生身心为随烦恼之所恼乱,有其十相,非谓十种随烦恼也。又复随烦恼名,通说一切本随烦恼。集论中说: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集论四卷十二页)又烦恼差别有其多种,倒染心故名随烦恼。如有寻有伺地释。(陵本八卷六页)

  「十随烦恼之所恼乱等者:谓诸众生身心为随烦恼之所恼乱,有其十」种「相」貌,「非谓十种随烦恼也」,因为烦恼里边有根本烦恼,还有十种随烦恼。现在这里说的十随烦恼不是那个十随烦恼。「又复随烦恼名,通说一切本随烦恼」,这里说十随烦恼,是通说一切的根本烦恼、一切的随烦恼总合起来,名之为「十随烦恼」,是这样意思。「集论中说: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集论四卷十二页)。又烦恼差别有其多种,倒染心故名随烦恼」,就是颠倒迷惑的事情染污了你的心。

  这个「心」,经论上把烦恼各别的列出来名义,有善心所、有染污心所,都各别的列出来名字;那么剩下来是心,「心」就是无记的了,也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所以这个不善不恶的心,与恶心所、与染污的心所和合呢,就是被烦恼所恼乱了,是这样意思。「烦恼差别有多种,倒染心故」,这是迷惑颠倒的烦恼染污了你的心,名随烦恼。这随烦恼就这么讲,就是我们的心不能自主,随烦恼活动,随顺烦恼的力量去活动,那么就是被烦恼所污染了。「如有寻有伺地解释了(陵本八卷六页)」。

  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粗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

  「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十随烦恼之所恼乱,这个「十」究竟是那几个十呢?这下面列出来。「谓多愚痴」,这个时代的众生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粗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有这十种。

  《披寻记》一一四一页:

  谓多愚痴等者:痴不善根,愚所知事,故名愚痴。于所作罪,望己不羞,望他不耻,名无惭愧。于资生具深怀鄙吝,故名为悭。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由可爱事,若变坏时,内怀冤结,故名为忧。因此拊赝,故名为苦。身心刚强,不安隐性,无堪能性,故名粗重。此有十八品类差别」,如抉择分说。(陵本五十九卷二页)能令身心不寂静转,故名烦恼。由非法行,不平等行,现在前故,故名恶行。不修诸善,不护诸恶,故名放逸。耽着睡眠,偃卧为乐,昼夜唐捐,舍众善品,故名懈怠。于佛法僧心不清净,于四圣谛生不顺解,故名不信。

  「谓多愚痴等者:痴不善根,愚所知事」,我们众生无始劫来就有这个痴,就是有这个愚痴,它是不善法的根本,这一切不善法都由愚痴发出来的,所以叫痴不善根。「愚所知事,故名愚痴」:就是对于所应该明白的事情不明白、糊涂,叫做愚所知事,不明白叫做愚痴,就是不明白道理。

  「于所作罪,望己不羞,望他不耻,名无惭愧」:对于所作罪过事情,对自己来说:自己来反省自己的时候,没有羞、不知道羞。「望他不耻」,我造了罪的时候,我看别人,人家都不造罪,我都不感觉到耻,名无惭愧,这无惭愧就这么讲。前面说是『于所作罪,望己不羞叫无惭;望他不耻就是名为无愧了』,这无惭无愧这么讲。

  「于资生具深怀鄙吝,故名为悭」:这「悭」字怎么讲呢?是资养生命所需的这些资具,「深怀鄙吝」,就是非常吝啬,这就叫做「悭」。「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心里面有染污,这些好荣耀的事情都要属于我,这是染污;如果属于别人,这就不欢喜,就是「心怀染污,不喜他荣」,不欢喜别人有荣耀的事情,故名为嫉,这是嫉妒障碍。

  「由可爱事,若变坏时,内怀冤结」:自己有可爱的事情,但是可爱事情忽然间变化了,不可爱了,那么心里面就有冤结,很苦恼,「故名为忧」忧是这样子意思。「因此拊赝,故名为苦」,因为可爱的事情转变了、没有了,心里面拊赝。拊者,拍也;拊者,击也,就是打自己的胸,打自己的身体,故名为苦。这个忧苦这么讲。

  「身心刚强,不安隐性,无堪能性,故名粗重」:自己的身也比较刚强,心也是刚强,「不安隐性」,不自在。实在这个是「无堪能性」,没有修学善法的能力,不能!修学善法不行。实在这刚强就是烦恼的相貌,贪心来了:『你不要贪』,不可以!瞋心来了:『你不要瞋』,也不可以!是刚强。而这个烦恼来了呢,就是心里面不安静,就是不安隐性。恼来了的时候,也不可能是修学善法的,是无堪能性能,那叫做粗重,粗重这么讲。「此有十八品类差别」,这粗重有十八品那么多,「如抉择分」有解释(陵本五十九卷二页)。

  「能令身心不寂静转,故名烦恼」:使令这个身心不寂静,这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烦恼来了,心里就不寂静;你烦恼不来的时候,喜怒哀乐之未发,这时候心里面是也平静、安静,没有压力。所以这个事情呢,「能令身心不寂静转,故名烦恼」。这些名相,我那么看,唯识的经论解释的好!解释的很有分寸,很贴切!当然我们过去的这些,不管是那一个宗派:是天台宗,是华严宗,三论宗,法相宗,这些大德们,他们解释的也是很妙的,也是好,这是大智慧!

  「由非法行,不平等行,现在前故,故名恶行」:「由非法行」,就是不合道理的事情,「不平等行」就是做出这种事情,令人心里不服。虽然你有势力,别人嘴不敢说,但在心里不同意,「现在前故」那就叫做恶行。「不修诸善,不护诸恶,故名放逸」:他不肯去做种种善事,「不护诸恶」他不保护心的清净,作种种恶事,这叫做「放逸」。不修善而修恶名为放逸。

  「耽着睡眠」就是欢喜睡觉,「偃卧为乐」就是躺在那里感觉到快乐。「昼夜唐捐,舍众善品」,这个昼和夜这个时间很宝贵,就这样都空过了。「舍众善品」,就是很多的善品须要用功修行,结果都没有修行,不修善品,这叫做懈怠,这懈怠这么讲。「于佛法僧心不清净」,于佛、于法、于僧,心里面没有清净,就是没有恭敬心,清净就是恭敬的意思。「于四圣谛生不顺解」,对于佛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不是没有解,但就是解得不合道理,「故名不信」。这叫不信,这不信这么讲。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浊恶世,于今正起诸随烦恼所恼乱时,能发下劣声闻独觉菩提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菩提能发心者。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由见末劫难得发心,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缘。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这个菩萨看见众生有这么多的十随烦恼之所恼乱的时候,「便作是念:大浊恶世,于今正起」,是特别广大的污浊的世界,现在正在现起。「诸随烦恼所恼乱时」,众生他的心是清净的、是无记性的,但是为烦恼所恼乱的时候,「能发下劣声闻独觉菩提心者,尚难可得」,这样的大环境,你说是劝一个人发下劣的声闻菩提心,发下劣的独觉菩提心,「尚难可得」都不容易,你劝他发出离心很不容易的,「况于无上正等菩提能发心者」,能发无上菩提心的人,这是更难了。「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但是,劝一切众生劝不来,我要发无上菩提心!菩萨应当有这样的想法。若说:你们都这样,我也这样子;你们不不发心,那我也不发心,他不是这样。你们不发心;我要发心!这也是智慧的问题。

  「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令此恶世」,我发了无上菩提心的时候,我好好地修学佛法,修学圣道,使令这个大浊恶世无量的有情,为诸随烦恼所恼乱的这些有情,「随学于我」,让他随顺我,和我做同学,一同的发起菩提愿。

  「由见末劫难得发心,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这句话是结束上文。这位菩萨看见末劫的这个时代「难得发心」,不容易发无上菩提心,他这样子看见这里,他就发了特别地力量,这个诚恳地发出来慈悲心,就是「于大菩提深生信解」,佛的无上菩提深深地有信解力,就不容易退转的。「因斯发起大菩提心」,因为这个他就发了无上菩提心了。「是名第四初发心缘」,第四个初发无上菩提心的因缘。

  巳二、四因(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四因?

  前面是「四缘」,这底下是「四因」,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略标

  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是名第二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畏,是名第四初发心因。

  「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就是这个菩萨,他的六处里面有殊胜的佛性,无漏的佛性,他具足这个,这是第一个最重要的发菩提心的因缘。「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是名第二初发心因」:又很多的菩萨,他要依赖佛菩萨为他的善友,佛菩萨就是他的善友,「摄受」佛菩萨的帮助,或者是这样说,佛菩萨的帮助,佛菩萨的威力的加持,他发无上菩提心的,是名第二初发心因。菩萨种性具足是自己的力量;第二,就是佛菩萨的力量,他力。说是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是他力,不仗自力,实在那一个法门没有佛菩萨的力量呢?

  「又诸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又诸菩萨于诸众生多数都发起大悲心,就是对于良善的众生,固然是发欢喜心,帮助他修学佛法;对于特别地恶,众多地恶行的众生,也是发慈悲心的。而这个菩萨于诸众生发慈悲心呢,是名第三初发心因。这是自己,他自己看见众生苦,他发慈悲心。

  「又诸菩萨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畏,是名第四初发心因」:这个不得了,这位菩萨不得了!这可见这个人不容易退转的。诸菩萨于极长的时间,种种猛利地「无间、无缺」,不间断、也不缺少,生死大苦,难行的苦行,「无有怯畏」他不害怕,他不感觉这件事,唉呀!这件事做不来呀!他没有这个心情。长时间猛利的难行苦行,他不恐怖,他认为他有自信:我能做得来!「是名第四初发心因缘」。所以这个四种因发菩提心是更坚强了。

  未二、别辨(分四科)  申一、种性具足

  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性具足。

  现在第二科「别辨」,第一科是「略标」。这个四因里边,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这四种因缘;下边是「别辨」,别辨这四种因缘。第一科是「种性具足」。

  「若诸菩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有「殊胜」的佛种性,「从无始世界展转传」到现在来,「法尔所得」那个法性本来就是这样子,不是因为造作而得的,不是因缘所生的,就是本来就有这种功德,「当知是名种性具足」。这是第一科「种性具足」,第二科是「善友摄受」。分两科,第一科「总标」。

  申二、善友摄受(分二科)  酉一、总标

  由四种相,当知菩萨善友具足。

  有四种功德,那样的菩萨就是你的善友,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又分四科,「第一善友具足」。

  酉二、别释(分四科)  戌一、第一善友具足

  谓诸菩萨所遇善友,性不愚钝,聪明黠慧,不堕恶见;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谓诸菩萨所遇」的好朋友,「性不愚钝」他这个心不愚痴、不迟钝,「聪明黠慧」就是耳聪目明,他那个第六意识非常的灵敏、有智慧。「不堕恶见」他没有恶见,他的思想不会入于恶见之中的,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披寻记》一一四二页:

  性不愚钝等者:不愚诸法性是利根,名不愚钝。由与俱生引发二慧相应,名为聪明。了知诸法自相及分别体,是名黠慧。于实无事不如一类起增益执,于实有事不如一类起损减执,是名不堕恶见。

  「性不愚钝等者:不愚诸法性是利根」,就是对诸法性,诸法的平等性、诸法的差别性,他不愚、他不糊涂,他通达诸法第一义性,通达诸法的缘起,那这就是利根人,「名不愚钝」。「由与俱生引发二慧相应,名为聪明」:「由与俱生」,「俱生」就是一生来的时候就有智慧,就生得慧。由生得慧引发出来闻思了,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由与俱生引发二慧相应」,就是生得慧和闻思慧相应,名为聪明,这个聪明是这样意思。

  「了知诸法自相及分别体,是名黠慧」:就是他明白一切法的自相,每一法各别的相,但是每一法的自相深入地明白呢,那就是第一义谛。「及分别体」,就是心,就是自己的心,就是明白和心,又明白了一切法。「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我曾经注意读过这个《华严疏钞》,清凉国师他解释的,但是现在我自己有解释。「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是约人说的;「应观法界性」:是约因说的。以法而有人,实在是一回事,但是主要还是法。「应观法界性」:「法界性」这怎么讲?界是因也,十八界这个界是当因讲,「法界」就是一切法的因;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染污法、清净法、生死缘起、涅槃缘起,都是因缘所生的。这因缘所生,这是很广泛的意思,其中主要的一点是什么呢?「一切惟心造」。染污法也是心造的;清净法也是心造的。就是:你要明白你的心;你要明白一切法。这里说:「了知诸法自相」,就是通达一切法是缘起,就是这个意思。

  「及分别体」:你还要明白你的心;或者这话说,一切法以心为体,以分别心为体相,离开了自己内心的分别,没有一切法可得,是名黠慧,这就叫做智慧。「于实无事不如一类起增益执」:对于实在是没有这件事,这个菩萨对于实在没有这件事,菩萨就通达它是没有这件事。「不如一类起增益执」:不同于一类的众生愚痴,没有嘛,他说有,这就是『我』。一切法是无我,没有补特伽罗我,没有萨迦耶见的我,但众生认为有我,那么就是增加了。没有我,你说有我,那么就是增加,增执益。菩萨是不!「于实无事不如一类起增益执,于实有事不如一类起损减执」,这一切法是因缘有的,你不能说没有,一切法空而不妨碍因缘有的,「于实有事不如一类起损减执」,认为没有因果,不承认有因果,那就是损减执了。「是名不堕恶见」,这个不堕恶见,就这么讲。

  戌二、第二善友具足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教人行于放逸,亦不授与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所遭遇到的好朋友,什么叫做好朋友呢?「终不教人行于放逸」,他不会教人去做放逸的事情,「亦不授与诸放逸具」,也不会给你一个放逸的因缘,放逸的资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这是第二个善友的相貌。

  《披寻记》一一四二页:

  终不教人行于放逸等者:谓如诸受欲者,乐受诸欲而无喜足,名行放逸。精妙的饮食及余资身众具,名放逸具。

  「终不教人行于放逸等者:谓如诸受欲者,乐受诸欲而无喜足」,他欢喜享受这一切的欲,没有满足的时候,「名行放逸」,这叫做「放逸」。「精妙的饮食及余资身众具」:这是「放逸」的工「具」,而这位菩萨不做这个事,不劝你行放逸,也不给你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为人做好朋友也不容易!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