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6)

  午二、一来

  若先倍离欲界贪者,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得一来果。

  「若先倍离欲界贪者」,这个「倍」字,以前我们是曾讲过的。这个「倍」字,在这里怎么讲呢?就是一部分,当作一部份讲。「若先倍离欲界贪者」,你修现观之前你已经远离了一部份的欲界的贪欲心。欲界的贪欲心你没有完全消除,但是因为你修不净观的关系,你弃舍了一部份。「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那位禅师在现在,他修现观的时候,也就是修四念处,但是,是在奢摩他里修四念处相应了。「入如是谛现观已」,就是「契入」谛现观,就是观那个苦集灭道,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了。「得一来果」,这个时候你所成就的果位,不是须陀洹果,是超过了须陀洹果得斯陀含果,就是他再一来欲界受了一番生死,就得阿罗汉果,得涅槃了,叫一来果。那么这位修行人他的定力深一点,所以他把欲界的这个……他在奢摩他里面,应该说是还是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面修了不净观,破除去多少欲,现在现观相应了的时候,他就超越初果得二果。

  午三、预流

  若先未离欲界贪者,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粗重永息,得预流果。

  「若先未离欲界贪者」,第三科「预流」;若是修现观之前,他在未到地定里面,他没能够远离,就是没能弃舍欲界的贪心。「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他经过,多少岁月,他修这个四念处现在相应了。「粗重永息」,这个「欲」的种子,欲界烦恼的种子,不是暂时的调伏,而是永久的息灭了,那就是,「得预流果」,这个粗重永息是我见(萨迦耶见),戒取,疑,这三种烦恼的种子息灭了,叫做粗重永息,不是欲。

  《披寻记》一一一二页:

  粗重永息得预流果者:此中所断的粗重,谓即一切见道所断烦恼。由彼断故,得预流果,不堕恶趣,是故说言粗重永息。摄异门分说有远尘离垢。尘谓已生未究竟智,垢谓彼品及见断品所有粗重。(陵本八十三卷十四页)义应准知。

  「粗重永息得预流果者:此中所断的粗重,谓即一切见道所断烦恼」,就是成就了无分别智,他成就了无分别智呢,他把这个萨迦耶见,这个分别我执灭掉了,戒取也灭掉了,这个疑也灭掉了。灭掉了,不是偏指现行说的,是指种子说的。所以「粗重永息」得预流果。「此中」「粗重」「谓即」「见道所断烦恼」,这个见道之前,是加行道。加行道之前,是资粮道。这个资粮道和加行道……,这个资粮道还没能调伏烦恼,加行道能够调伏烦恼了,但是没有断;由见道开始断烦恼,修道还断烦恼,到无学道就烦恼完全断除了。所以有的烦恼是见道所断,有的烦恼是修道的时候断,这个分别所起的烦恼,是见道所断的。这个我见,萨迦耶见的这个我见,我见呢,有分别的我执,有俱生的我执。现在见道所断的是断这个分别我执,俱生我执还不能断,要修道的时候才能断的。所以现在说一切见道所断的烦恼,「由彼断故」,由彼见道烦恼所断故,「得预流果」。「不堕恶趣」,这个初果圣人,他有什么样的好处呢?就是永久不再会到三恶道去了,不堕入三恶道。这个初果圣人还有一种好处,临命终的时候,正念分明。不管是怎么死的,临命终的时候有正念,有正念所以也不堕入三恶道的。「是故说言粗重永息」。

  「摄异门分说有远尘离垢」,这个「远尘离垢」是经上的话,那个「尘」和「垢」是什么意思呢?先解释这个「尘」,「谓已生未究竟智」,就是这位修行人,他已经成就无我的智慧了,这个无我的智慧现前了,但是还没有究竟圆满,那要到阿罗汉才能圆满的,这个初果圣人,无我智是成就了,但是不圆满。就是这个无我的智慧,现前的时候,也就是见道。现在这里说这个尘垢,这个「尘」是什么意思呢?是「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就是这个我慢,它是能障碍你这个无我的智慧现前的。但是这个相貌呢?是有间、无间的不同。这个在现观那一方面来说呢,那清净光明的智慧,被这个我慢间断了,这个时候心里面有我慢,无分别智就间断了,那么这个我慢不现行呢,这个无分别智就是不间断。是这样子有间、无间的。或者说是无间断就是相续的意思。有间断就是不相续。我慢烦恼现行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剎那剎那相续的,那么就是无间。有的时候不相续,现是现了,一下子就没有了,那么也叫做有间、无间。这个「我慢现转」,我慢的烦恼就是自己高举,执着有我,我很了不起,这是我慢显现出来的行相,就是这个就叫做「尘」。「尘」是什么?尘就是我慢烦恼,叫做「尘」。

  这个「垢」是什么呢?「垢,谓彼品及见断品所有粗重」,「谓彼品」就是彼我慢那一类,彼我慢品。「及见断品」,就是见道所断的那一类的所有的粗重。这个彼品,我慢的种子,那么有分别的我慢的种子,有俱生我慢的种子,现在说是「见断品所有粗重」,就是见道所断的,分别所起的我慢的种子,就是把这个种子给断了,那就叫做「离垢」。「尘」呢?就是我慢的现行。「垢」呢?就是我慢的种子。把我慢的现行、种子完全消除了,叫做「远尘离垢」,那么就是这里说的这个「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粗重永息,得预流果」,就是这样意思。

  辰三、显得名(分二科) 巳一、标义

  由能知智与所知境和合无乖,现前观察,故名现观。

  这是第三科「显得名」。第一科是出智体,第二科是辨断果,现在第三科「显得名」。分二科,第一科「标义」。

  「由能知智与所知境」,这个能知的智慧就是无我,通达无我的这个智慧。「与所知境」,所知境就是我空的境界,观察我不可得,这个无我的智慧观察我不可得,无我的境界是所知境。这个能知的智慧与所知境界和合,这个融合在一起,而没有乖违。譬如说你若执着有我,那就是不对了。譬如说你虽然观察无我,但是还不能真实承认是无我,那么就是有乖违。现在是没有这些事情。「现前观察」,这个无我的智慧,显现在前,观察这个我不可得,「故名现观」。若是作如是观的时候,那是有分别境界。等到观察成就了,就是无分别的境界。现在这里说,应该是无分别的境界。这是标义。下面第二科「举喻」。

  巳二、举喻

  如剎帝利与剎帝利和合无乖,现前观察,名为现观。婆罗门等当知亦尔。

  「如剎帝利与剎帝利和合无乖剎」,剎帝利翻个田主,田地的田,主人的主,就是统治人民的政府的领导人,就是国王、王族。王族的剎帝利和剎帝利,他们同一族姓的人,所以他们是和合无乖的。「现前观察」,我看你是剎帝利,你看我也是剎帝利,这个能观、所观都是无我的境界,是「名为现观」。「婆罗门等当知亦尔」,就是婆罗门与婆罗门「和合无乖,现前观察」。这是也是这样子。这是举的譬喻,就像这个能知智与所知境「和合无乖,现前观察,故名现观」。

  辰四、举相状(分二科) 巳一、标

  此亦成就众多相状。

  第四科是「举相状」,分两科,第一科「标」。

  「此亦成就众多相状」,就是这位得须陀洹果的人,他有很多的相貌,可以知道的。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它的相状,分两科,第一科「获得四智」。

  巳二、列(分二科) 午一、获得四智

  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获得四智。谓于一切若行若住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断智,得非常智,得缘生行如幻事智。

  「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谓这位禅师他不懈怠精进地修四念处,现在成就这无分别智了,就「获得」「四」种「智」慧。「谓于一切若行若住,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谓这位禅师,或者他经行的时候,或者他静坐的时候。「诸作意中」,他内心里边有如理作意,什么如理作意呢?「善推求故」,他能够观察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可得。「得唯法智」,就是唯独是色、受、想、行、识,众缘所生的色、受、想、行、识、而已,这里边没有我可得,观察我不可得。那么这就是一种「唯法智」,唯独是因缘所生的色、受、想、行、识的法,只是法,没有我可得。

  「得非断智」,又得到一个智慧,是不断,不断的智慧。这个不断的智慧可以分两个解释:一个是只要有因缘,就有因缘所生法,有因缘而没有所生法就是断了,有所生法就是没有断,譬如说人死了以后,继续有生命的出现,就是没有断,那么这是一种解释。其次,从你的智慧的推求,譬如这个人二十岁,面貌是这样子,到了八十岁的时候,面貌又一个样子,那么前后不同,什么时候开始不同的?并不是十年一变,二十年一变,是剎那剎那变异的。前一剎那的相貌,第二剎那就不见了,不见了,那么就是断了吗?其实没有断。这是微细的非断,非断智。「得非常智」,观察这一切有为法,它不是常住不变的,前一剎那,后一剎那都不同了。

  「得缘生行如幻事智」,我们凡夫的智慧,不是断就是常,昨天这样子,今天还是这样子,认为是没有变,那就是常;我们凡夫认为昨天和今天不同了,那就是断,但是圣人呢,他不断也不常。「得缘生行如幻事智」,因缘所生的一切有为法,在我们凡夫来看都是真实的。那一花、一草、一木、鸟在那里叫一声,这都是真实的,但是圣人呢?这位须陀洹果的圣人,他观察因缘所生的有为法,都是如幻化似的,就是幻术所变的。他用一个小手巾就变出一个兔子来;这一桶水,他用幻术一变,变出个鱼来;这是大人知道,就是幻术所变,不是真实的,如梦中境,如水中月似的。这一切有为法,内里边的根身,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乃至意识,根、尘、识这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真实的,不执着是真实的。所以知道一切法空,是圣人的智慧,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如镜中像,这也是圣人的智慧。我们凡夫也不能看见一切法是如幻化的,也不能看见一切法是空的,我们凡夫没有这种智慧。而这个初果圣人就有这种智慧了,他看见一切法都是不真实的。

  午二、速遣缠等

  若行境界由失念故,虽起猛利诸烦恼缠,暂作意时,速疾除遣,又能毕竟不堕恶趣,终不故思违越所学,乃至傍生亦不害命。终不退转,弃舍所学。不复能造五无间业,定知苦乐,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无因而生。

  「若行境界由失念故」,前面这是说这个初果圣人,得到这四种智慧,其实不只于此,他还有第二科「速遣缠等」,还有这种能力。「若行境界」,若是他这个时候没有入定,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活动的时候,「由失念故」,失掉了正念,有这个时候。「虽起猛利诸烦恼缠」,失掉了正念,这不如理作意就来了。不如理作意来,就会生起了猛利的烦恼缠。这个「缠」,是烦恼活动的时候,形容烦恼活动的相貌叫做「缠」,这是用个「猛利」的字样,这个烦恼是很猛利,很厉害的。虽然失掉了正念,心里面现起了猛利的烦恼,「暂作意时,速疾除遣」,他这个正念失掉了,就是一剎那间而已,一下子正念又恢复过来了。恢复过来呢,他就知道一切缘生行都是如幻如化的,不是真实的,那么很快地就把烦恼消除了,就把烦恼消除、除遣了。这是初果圣人,他也会现烦恼,但是时间很短,很短就把烦恼结束了。我们现在不能,我们现在出了烦恼,很久还不能觉悟

  「又能毕竟不堕恶趣」,这个初果圣人他生存的时候,他这个正念有力量,能调伏猛利的烦恼,能除遣猛利的烦恼。那么死掉了以后呢?「毕竟不堕恶趣」,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的,就是因为他能调伏烦恼的关系。

  「终不故思违越所学」,他生存的时候,不管时间多久,他决定不会故意地这样思惟,违犯佛所制定的戒,「所学」就是戒,不会故意地犯戒的,不会这样子,「乃至傍生亦不害命」这个持戒清净到什么程度呢?以杀生戒为例,就是傍生里面,他也不会随便去伤害它的生命的,就是一个蚊虫,一个蚂蚁,他也不伤害它的生命。「终不退转,弃舍所学」,他不会……,就是他有了烦恼,他会用正念来调伏,他不会退失道心,变成了个生死凡夫了,不会这样子。「终不退转」,成为凡夫,弃舍所学的佛法,我不信佛了,不会有这种事情。

  「不复能造五无间业」,这个初果圣人,他不会再造五无间业,五种堕落无间地狱的业力,就是弒父、弒母,杀害他的父亲,杀害他的母亲,弒阿罗汉,一个阿罗汉,你杀死他,也是要堕落到阿鼻地狱,到无间地狱,破和合僧,转*轮僧,以及出佛身血,都不会做这种事情。

  「定知苦乐,非自所作,非他所作」,他有了无我的智慧,他通达了因缘生法,通达了一切法是因缘所生,他决定知道一切法的苦,一切法的乐,不是「自所作」。这个「自所作」就是苦是自己造的苦,乐是自己造的乐,就是说这乐是有他自己的自性的,这个自性能造出快乐来,苦也有他的自性,这个自性能造出苦来,他没有这种思想。「定知苦乐,非自所作」。这个自性呢,譬如说一切法是因缘所生,这个因缘所生法是佛教的态度,从佛法的态度,一切法是因缘所生,但是有的外道的思想,一切法不是因缘所生,那么怎么生的呢?是自性所生。每一法都有它的自性,由它的自性生出来苦,生出来乐,由自性生出来一个老虎,生出一个人,生出一个树来,树也有自性,老虎也有自性,乃至人也有自性,由自性生出来的,都是由自性生出来的。现在这个初果圣人,「定知苦乐,非自所作」,知道这个世间上苦恼的事情,快乐的事情,都是无自性的,所以不是由自性生的。

  「非他所作」,这个他就是大自在天,不是自在天有这个能力叫众生苦,叫众生乐,不是。自在天叫我们苦,自在天叫我们快乐,那么我们的快乐是自在天生的,不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创造的,是大自在天给我们的,那就是他作,是他作。

  「非自他作」,这是自他和合所作的。就是每一法要有它的自性,又加上大自在天他们和合,造出来苦恼的事情,造出来快乐的事情,那么就是自他和合所作,现在「非自他作」,这个初果圣人,他不同意这种见地

  「非非自他,无因而生」,也不是没有自他,就是没有原因的,这件事就出来了,这自然的有个老虎,自然的有一个人,这个初果圣人不同意这件事。那么怎么生的,是因缘所生,就是他自己的业力,在众多因缘的帮助,就有了这件事了。是这样子生的。

  《披寻记》一一一二页:

  定知苦乐非自所作等者:摄事分说:由二因缘,自作苦乐不可施设不可记别,如是他作俱作俱非所作无因而生当知亦尔,乃至广说。(陵本九十三卷二十三页)其义应知。

  「定知苦乐非自所作等者:摄事分说:由二因缘,自作苦乐不可施设不可记别」,这二因缘就是自性是个因缘,一个是大自在天是个因缘,所以能自作苦乐,或他作苦乐,或自他合和,或非自他无因缘而生。现在是说,「自作苦乐不可施设」,没有自性,也没有大自在天能创造万物的。所以「由二因缘,自作苦乐不可施设,不可记别」,不可以向人这么说的。「如是他作俱作俱非所作无因而生当知亦尔,乃至广说。(陵本九十三卷二十三页)其义应知」,这个初果圣人,认为一切法都是由因缘有的,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也不是自他和合而作,也不是无因缘而有,就是由因缘有。由因缘有,这因缘是在自己这一方面的,所以你有权力,你有能力,可以改变,可以改变你自己,我对我自己不满意,这是由因缘有的,我现在不要创造这种因缘,那就没有事了。

  终不求请外道为师,亦不于彼起福田想。于他沙门婆罗门等,终不观瞻口及颜面。

  「终不求请外道为师」,这个初果圣人他不会去拜外道为老师的,他不会这样子的。「亦不于彼起福田想」,也不会对那个人是有道德,你对他供养,能令你得福,他不会有这种想法,他没有这个想法。我们在这里注意一件事,什么叫做正知正见?就是知道一切法是由因缘有,这是正知正见的一个条件。但是这个因缘有,我们怎么能知道?就是要学习经论才知道。佛菩萨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修学禅定,就可以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你修出世间的戒、定、慧,那么就可以得三乘道果。这是因缘,你不学习,不知道的。不知道因缘生法,你怎么能得圣道呢?怎么能得圣道?你不知道,你自己看不清楚!但是这个初果圣人,他决定认为诸法是因缘有,不是自作,不是他作,不是自他和合而作,也不是无因而有。「终不求请外道为师」,「亦不于彼起福田想」。「于他沙门婆罗门等,终不观瞻口及颜面」,对于佛法以外的沙门和婆罗门这些外道,终不会去看他的脸,去看他的口,看他说什么话,看他的脸,他要怎么的,不会有这种事情。就是因为你有正知正见了。所以真实有正知正见是初果圣人,那是无漏的正见。没得初果之前,那就是闻思修的正知正见,从闻思修里面得正知正见。

  《披寻记》一一一二页:

  于他沙门婆罗门等者:摄事分说:不视他面,彼将何说我当听受。不观他口,适出语已,寻我听闻思惟筹量审谛观察。诸他沙门婆罗门者,当知即是诸外道辈(陵本九十五卷十四页)此应准知。

  「于他沙门婆罗门等者:摄事分说:不视他面,彼将何说」,你看他的脸,注意他,他将要说什么,这样子。「我当听受」,他说什么,我应该注意听听,初果圣人没这回事情。「不观他口」,不看他的嘴。「适出语已」,他将一说出来话。「寻我听闻」,我立刻的要听一听他的话。「思惟筹量审谛」,去「观察」去,初果圣人不会做这个事。「诸他沙门婆罗门者,当知即是诸外道辈(陵本九十五卷十四页)此应准知」。

  唯自见法、得法、知法、证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缘,于大师教,非他所引。于诸法中,得无所畏。终不妄计世瑞吉祥,以为清净。终不更受第八有生。具足成就四种证净。

  他不去睬这个外道的口和面,不去管他。那么他本身有什么了不起吗?「唯自见法」,就是他要靠自己的智慧见苦集灭道,能见到什么是苦,什么是集,什么是灭,什么是道,见法。当然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由佛陀的开示也知道这是苦、这是集、这是灭、这是道,这时候不算数,这时候不能说你见法。由于佛的语言文字的开示,你也可以知道这是苦集灭道,但是这时候不能算是见法。若你经过奢摩他、毗婆奢那的修,达到初果以后,这时候你真实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你才有这个程度,这个时候你才有这个程度。

  「得法」,由于你见法了的时候,见到苦集灭道,世间的缘起因果,出世间缘起的因果。真实的,就是由前面那十六种观行,就是这样子奢摩他、毗婆奢那这样子的观察,到最后你决定了,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得法」呢,就是得,你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知法」,你得到了法以后,你自己知道我现在是初果、我是二果、我是三果、我是四果,你自己知道的。不是说自己还不知道,我向人家问一问,你给我印证印证,我是初果?是二果?不是的,他自己知道的,这是「知法」。

  「证法源底」,他证悟法的源底了。就是初果这时候见到缘起的苦集灭道,就是达到究竟了,「于所知法得究竟故」,这是「证法源底」这是在《杂集论》这么样解释的。「越度疑惑」,这个「度疑」,「越度」就是超过。超过什么?就是超过这个疑惑,说是某某人他能得初果、得二果,他不疑惑这件事。「惑」,说自己,我得到初果,我或者得二果,这件事也不疑惑,也不疑惑这件事。因为他听佛说苦集灭道四谛,听佛说这三十七道品,对于得圣道这件事不疑惑,不疑惑。若自己还疑惑,那足见你不是初果。

  「不由他缘」,不由他缘有二个意思,一个是你在修道的时候,不须要别人来引导你,你自然是很善巧的能这样子修行。「不由他缘」在修道的时候,不由他缘。这可见见道以前,就是在资粮位、加行位这个时候,那个时候,你须要有善知识,要有经,佛陀的法语,善知识的开导。得了圣道以后,「不由他缘」,你自己自然是知道怎么修行的,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为众生开示佛法的时候,「不由他缘」,不像我们还要找找参考书,还要预备预备,怎么讲这一段佛法。这个初果圣人他就是根据自己的智慧能宣扬佛法,不假藉别人,不假藉他缘。

  「于大师教,非他所引」,「大师」就是佛陀,对于佛陀的教导的法语,他对佛陀有信心,不要说是现在,就是死了以后,第二生、第三生以后,那对于佛的教法,其他的一切外道不能够引导他,叫他不要信佛了,没这回事情。所以得了初果以后,没有隔阴之迷的,没有这回事情。说是经论说初果有隔阴之迷,是搞错了,是你把那一段经文搞错了,不是这么说的。

  「于诸法中,得无所畏」,就是对他自己所证悟的苦集灭道这种佛法,别人若问他,这怎么回事,他心里面没有恐怖。如果你是增上慢,你自己在骗人,你说你得初果、得二果了,在骗人,那就不行。那若人若问你,你心里有点心慌了,因为你知道你不是得初果嘛!你在骗人,那就不行,你没能得无所畏。真实得了初果的人,你问他苦集灭道证悟的事情,他心里面很平静,他不怕,他不怕你有所问。

  「终不妄计吉瑞吉祥」,世间上的人糊涂,说佛教是迷信,其实世间人都是迷信。迷信一个数目,迷信一个相,这表示吉祥,这表示凶。这个初果圣人不会有这种事情,不去计较这种事情。「终不妄计」,世间人认为这是瑞,这是吉祥。「以为清净」,这是清净、是合道理的,是令人满意的事情,初果圣人不会有这种想法。

  「终不更受第八有生」,这个初果圣人,他若不精进,他须要再受七番生死,就得阿罗汉道,不会再受第八番生死的,不会的,最多受七番生死。不过这地方有个问题,初果圣人再受七番生死,就是把欲界的九品烦恼完全消除了,但是那么顶多就是三果圣人,不是得阿罗汉,怎么能说是得了涅槃呢?这《大毗婆沙论》有解释:因为这个初果圣人他经过七番生死,他那无我的四念处的智慧非常的有力量,所以到了第七番生死的时候,他决定一下子得阿罗汉道,就是入涅槃了,不会再受第八番生死,不会的。

  「具足成就四种证净」,他成就了佛、法、僧、戒。什么叫做「佛」,我们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名之为佛,这是搞错了,不是这么一回事。佛是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之为佛,得了一切种智名之为佛,不是说得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名之为佛,「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初果圣人就是达到了这个境界了,就达到这个境界。但是这种事情,你怎么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你凭什么能达到这个境界,这就是你要学习佛法、学习经论,而要用功修行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佛、法、僧、戒,这四种在他的内心里那个清净智慧中,证悟了这件事,这是清净的。佛之所以为佛者,所以是法、是僧、是戒,他都能达到那个清净,无为的境界。他这样子,有这样的信心,有这样的智慧。有了这样智慧,成就了不可破坏的信心的,叫「具足成就四种证净」。

  《披寻记》一一一三页:

  唯自见法等者:摄异门分说:言见法者,谓于苦等如实见故。言得法者,谓随证得沙门果故。言知法者,谓证得已,于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预流我已证得无退堕法故。越度惑者,谓于自所证。越度疑者,谓于他所证。非缘于他者,谓于此法内自所证,非但随他听闻等故。余所引者,谓于大师所有圣教,不为一切外道异论所引夺故。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谓于自所证若他诘问无悚惧故。(陵本八十三卷十四页)此中差别,义应准释。又于此中离欲界故,是名证法源底。思所成地说:离欲界欲,如得源底故(陵本十八卷十一页)极七返有,故说终不更受第八有生。于佛法僧及自所得圣所爱戒获得正信,是名具足成就四种证净。

  「唯自见法等者:摄异门分说:言见法者,谓于苦等如实见故」,苦集灭道,他是由他自己的智慧,经过长时期的修行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见到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所以如实见故。「言得法者,谓随证得沙门果故」,你或者得初果,乃至四果。「言知法者,谓证得已,于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预流我已证得无退堕法故」,成就了无我的智慧,不会再到三恶道去。越度疑、越度惑,这越度惑是什么意思呢?「越度惑者,谓于自所证」,对于自己所证悟的,自己没有惑,没有迷惑,我现在证的是对不对?是得解脱没有?没有这回事情,没有这种惑。越度疑是什么意思呢?「越度疑者,谓于他所证」,别人所证的,他也不疑惑。当然你能证,别人也能证,他也相信这件事。

  「非缘于他者,谓于此法内自所证,非但随他听闻等故」,他这个所证悟的境界,是经过自己内心的修习,成就了无分别的无我智,证悟了这个境界。「非但随他听闻」,不是只是听别人讲解,不是,所以叫做「不由他缘」。「非余所引者」,「于大师教非他所引」这个,「谓于大师所有圣教,不为一切外道异论所引夺故」,他的这个思想外道不可以夺,不可以把你的思想改变一下,不可能的。「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谓于自所证若他诘问无悚惧故。(陵本八十三卷十四页)」,你证得初果了,他问一问什么叫做初果?什么叫做苦集灭道?他不怕你问的(陵本八十三卷十四页)。「此中差别,义应准释」,现在这一段论文,是约准以摄异门分说的来解释。

  「又于此中离欲界故,是名证法源底」,这句话,这证法源底前面这一段文没有解释,这里面提出解释。什么叫做证法源底呢?他是说:离欲界欲叫做证法源底。「思所成地说:离欲界欲,如得源底故(陵本十八卷十一页)」,我认为韩清净老居士这句话,虽然这一段,这句话是思所成地说的,那段文是有这句话,但是解释这句话不合道理。(陵本十八卷十一页)。「极七返有,故说终不更受第八有生。于佛法僧及自所得圣所爱戒」,这个戒,是圣人所爱。「获得正信」,他对于佛法僧戒得到了一个正信了,不是颠倒的。「是名具足成就四种证净」,这是说得了初果有这样的相貌,这么多的功德

  卯二、辨作意(分二科) 辰一、简胜解作意

  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胜解作意。

  这是第二科「辨作意」。通达这一科,第一科是明现观,这一科讲完了。现在第二科「辨作意」,辨这个七种作意,这是那一种作意,这个意思。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简胜解作意」。

  「如是行者」,这位禅师,「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胜解作意」,他用暖顶忍世第一,到了世第一已前都叫作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前面有解释过,就是苦集灭道四谛,每一谛里面有四种观行,四四十六种观行。最初了相作意也是学习这十六种观行,但是他犹为闻思之所间杂,就是也还要向善知识学习的。这个到胜解作意的时候,完全是自己用功了,完全是在未到地定里面,自己作如是观,有这样奢摩他、也有毗钵舍那这样观,而没有闻思的间杂了,那就叫作胜解作意。现在这里说简别,就是胜解作意的范围。

  辰二、出远离作意

  于诸圣谛现观已后,乃至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名远离作意。

  七种作意第一个是了相作意,第二个是胜解作意,第三个是远离作意。什么叫做远离作意呢?第二科「出远离作意」。

  「于诸圣谛现观已后」,这位禅师对于苦集灭道四谛,成就了无分别智以后。「乃至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名远离作意」,就是由世第一法,一剎那间就是到了须陀洹果,须陀洹果这个时候一共有十六剎那。这十六剎那,经过十六剎那,就是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见道所断的这些身见、戒取、疑,实在就是十使,把这些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都断了,叫做远离作意。这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还没有得圣道,到了远离作意这个时候得初果了,这样意思。

  寅三、修习(分二科) 卯一、明得果(分二科) 辰一、一来(分二科)

  巳一、标名

  复从此后,为欲进断修所断惑,如所得道,更数修习,永断欲界上品中品诸烦恼已,得一来果。

  第三科是「修习」。第一科是观察,辨四谛境。第一科观察,第二科是通达。现在是第三科是「修习」,修习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明得果」。分两科,第一科是「一来」。又分两科,「标名」。

  「复从此后」,这位禅师他得了初果须陀洹,成就了远离作意以后,功德还没有圆满,他还要继续的修行。「为欲进断修所断惑」,他内心的目的想要进一步消除去修道所断的烦恼,就是俱生的烦恼;不经过分别,就是任运地就起了爱烦恼。这个初果圣人还有爱烦恼,也有瞋心,也有这些烦恼的。那么他进一步要断除这些烦恼是修所断惑,是俱生的烦恼。于「如所得道更数修习」,如他得初果的时候,所成就的道,就是苦、空、无常、无我。那么得了初果以后,还是这样修行,还是修不净观,修不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也是观苦、空、无常、无我的这样修行,当然也有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这样用功修行的时候,「永断欲界上品中品诸烦恼已,得一来果」,就把欲界的三品烦恼,上品中品这两品烦恼完全断了,还有下品烦恼没有断,这个时候就叫做一来果。前面我们讲过什么叫做上品,什么叫做中品,我不知道你们记住没有?

  巳二、辨相(分二科) 午一、例预流

  如预流果所有诸相,今于此中,当知亦尔。

  前面标一来果的名字。下边辨这个一来果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例预流」。

  如预流果所有的相貌,前面刚才讲的那一大段,那么多的德、道德的相貌。「今于此中,当知亦尔」,现在得了二果的圣人,他也具足那么多的相貌,也都有。

  第二科是「显差别」,还有一点不同,什么呢?

  午二、显差别

  然少差别,谓若行境界,于能随顺上品猛利烦恼缠处,由失念故,暂起微劣诸烦恼缠。寻能作意,速疾除遣。唯一度来生此世间,便能究竟作苦边际。

  「谓若行境界,于能随顺上品猛利烦恼缠处」,「若行境界」,就是他没有入定,他没有修止观,他这时候这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的时候,「于能随顺上品」,这个「随顺」或者就当「引发」讲好了。你在这样的境界上活动,你的眼耳鼻舌身在这样的色声香味触上活动,这个色声香味触能令你引发出来上品的猛利烦恼缠,能令你生出很大的烦恼的境界。那么若是这位二果圣人他有正念的时候,那也什么事没有,也不能有烦恼。但他若失念,失掉了正念的时候呢,「暂起微劣诸烦恼缠」,他暂时的、很短,很短的时间内也会现出来很微弱的烦恼,也会有烦恼。这个初果圣人,初果就不是了,初果就不是微劣了,就是很强、很强的烦恼。二果呢,他的烦恼不是很强,但是有一点,叫作烦恼缠。

  「寻能作意,速疾除遣」,但是他现烦恼是现烦恼,但是他很快的就觉悟了,这个「寻」就是立刻地,立刻地他如理作意就现前了,很迅速的就把烦恼消灭了,「速能除遣」。这个地方和初果不同,初果他现的烦恼就是强大一点,所以这个地方有点不同。至于初果他现的强大烦恼,他也是能把它消灭了,能把它消灭了。「唯一度来生此世间,便能究竟作苦边际」,而这个二果圣人,他有什么问题呢?他要来一次欲界,在欲界里还要再来人间。假设他现在是在人间,他死了以后又生到天上,从天上死了,还要再回到人间,还有这么一来回,一往来。「便能究竟作苦边际」,再来这么一次,一来回,他就有这个……道力增长了,他就能究竟地把苦的……作了苦的边际,过了以后,没有苦了,苦就到此为止了。至于苦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就是苦。

  辰二、不还

  得不还果,及不还相,如前已说。

  前面是说得一来果,现在是得不还果,就是三果。得不还果及不还果他那个道德的相貌,像前面文也已经说过了,在这里不说了。

  卯二、辨作意(分二科) 辰一、观察作意摄(分三科) 巳一、略标举

  当知此中,由观察作意,于一切修道,数数观察已断未断,如所得道,而正修习。

  这是第二科「辨作意」。前面第一科明得果,现在是第二科「辨作意」。分两科,第一科名这个「观察作意」。前面是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都已经说完了。所以现在就说这个观察作意。这里边有摄乐作意,这里没说,后面有说。分三科,第一科「略标举」。

  「当知此中」,就是得了圣道已后,他常常修「苦、空、无常、无我」的这个圣道的现观,常常这么修。常常这么修,就把烦恼就调伏了。调伏了,烦恼不现行了,那是不是圣人?所以这地方说「当知此中,由观察作意」,圣人他自己观察自己。「于一切修道,数数观察已断未断」,他在一切时,一切处常维护正念,修这个四念处的圣道,「数数观察」,他也是修奢摩他的止,但是还要数数的修毗钵舍那观的,不全是修奢摩他的止。观察自己,我这个烦恼断了,我这个烦恼还没有断,观察这个。「如所得道,而正修习」,如他所得的苦、空、无常、无我的这个圣道,他还是努力这么修习,就是不断的重复修这无我观、修无常观、修空观、修苦观,而这么修习。那么这是略标举。下面第二科「广分别」,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巳二、广分别(分二科) 午一、征

  又于此中云何名修自性?云何名修业?云何名修品类差别?

  这提出这么几个问题,这是问。下面解「释」这几个问题。分三科,第一科「修自性」。我们通常说话也会说这样修行、那样修行,究竟什么叫作修行?它的定义是什么?这上给我们解释了。

  午二、释(分三科) 未一、修自性

  谓由定地作意,于世出世善有为法,修习增长。无间所作,殷重所作。令心相续,会彼体性。如是名为修之自性。

  「谓由定地作意,于世出世善有为法,修习增长」,这上说出第一个条件,「定地作意」。你要在奢摩他定里边,不是散乱心。定地里边有如理作意,「作意」,这修行实在是内心的分别,内心就是常作如是观就叫做修行。但是在禅定里边作如是观,观什么呢?「于世出世善有为法」,就是世间的善有为法,出世间的善有为法。「修习增长」你常这么……,在定里边常这么思惟观察,这善就会增长。这个善法的增长是这样子,就是在禅定里面这样思惟,这善就增长。我们现在这个凡夫境界,没有得定,没有定,我们心里面也是思惟,你常常思惟贪,这个贪心烦恼增长;你常常思惟这个瞋心的时候,那瞋就增长;这个杀盗淫妄一切事情也都是,你常常这样思惟,他就增长。现在你出世间的圣道,亦复如是,也是,但是它就是在禅定里面这样思惟,思惟它就善的佛法增长,你修定也是这样子,你修智慧也是这样子,

  「无间所作,殷重所作」,这个修习增长,怎么叫做修习增长呢?「无间所作」,不要懈怠,中间不要有其他的染污的事情,你长时期的作如是观,作如是……,修如是奢摩他,修如是毗钵奢那,这叫做无间所作。「殷重所作」就是详细的、深刻的去思惟,作如是观。「令心相续,会彼体性。如是名为修之自性」,你要使令你这个心,相续不间断地作如是止,作如是观,久了呢,就和那件事融会,融和起来了,就成功了。你常思惟,诸行……,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无常、无我的,常常这样思惟,加上奢摩他的帮助,你就确定是这样子,就成就了。「会彼体性」。这样说呢,就是在禅定里面「无间所作,殷重所作,令心相续,会彼体性」,这就叫做修行,修的自性,修的本身的相貌是这样子。如是名为修之自性。

  未二、修业(分四科) 申一、标

  当知修业略有八种。

  这第一个问题,「云何名为修自性」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二个问题,什么叫作修业?修业,修的功能,这样修行,会有什么样的功效?是这样意思。分四科,第一科「标」。当知修业略有八种不同。

  申二、列

  一有一类法,由修故得。二有一类法,由修故习。三有一类法,由修故净。四有一类法,由修故遣。五有一类法,由修故知。六有一类法,由修故断。七有一类法,由修故证。八有一类法,由修故远。

  第一个,这底下列出来这八种。「有一类法,由修故得」,这是一种。第二种呢,「有一类法,由修故习」。「三有一类法,由修故净。四有一类法,由修故遣。五有一类法,由修故知。六有一类法,由修故断。七有一类法,由修故证。八有一类法,由修故远」,这个修业有这八种不同。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三科解「释」,解释这八种。第一科是「由修故得」。

  申三、释(分八科) 酉一、由修故得

  若先未得殊胜善法,修习令得,名修故得。

  若是你以前没修行的时候,你没有成就这样殊胜的善法,你没得定,这九心住你没得那个等持,你没得未到地定,没得色界四禅,没得。「修习令得」,你按照佛陀所开示的方法,你就这样的学习,最后成功了,叫「名修故得」。「名修故得」,说我想把《金刚经》背下来,那我就常常背,最后把《金刚经》背下来了。「由修故得」,说是我这个不净观我没成就,我常常修不净观,后来成就了,叫做「由修故得」。

  酉二、由修习故

  若先已得,令转现前,名修故习。

  这是第二科。怎么叫做由修故习呢?「若先已得」,你以前是成就了,比如说我把《金刚经》背下来了,但是你背得不熟。你现在呢?「令转现前」,令它相续的现前,常常、常常的背,就熟了,这就叫名修故习,是这样意思。初开始成就是成就了,但是不是那么美满,你要继续不断地再去学习,再去练习,它就广大起来,力量就强大了,是这样子。就是练功夫也是这样子,你练太极拳,这个时候,勉强的可以练,可以对付,但是还是不是那么妙,要常常的练习才行,就是「名修故习」。

  酉三、由修故净

  若先已得未令现前,但由修习彼种类法,当令现前,令转清净,鲜白生起,名修故净。

  这是第三种「由修故净」。

  「若先已得未令现前」,说我以前,我已成就了这种功德,但是你还没能令这功德现前,那么就是种子了。你这样修行成就了种子,这里边举一个例子来说呢,譬如说是「世第一」,暖、顶、忍、世第一,世第一一剎那就入于初果,初果一共有十六剎那,实在就是十六种智慧。十六种智慧,就是欲界八种智慧,色界无色界有八种智慧。欲界这个智慧呢?就是修苦、空、无常、无我,这么修,观察色受想行识是苦空无常无我这么观。但是这个时候,世第一以后这是无漏的境界,是圣人的境界。作如是观的时候呢?你就栽培了这种智慧,无漏的智慧。而这个智慧是观察欲界的色受想行识所成就的,不是色无色界的色受想行识。不是!但是呢?这个智慧和那个智慧是同类的,你观察色界、无色界的色受想行识,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但是你还没作如是观,你只是在欲界的色受想行识作如是观,你成就了欲界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这叫做法智,苦集灭道,这是法的智慧,是无漏的智慧。但是这个智慧一成就了呢?同时也就成就了色、无色界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他俩是一回事情,是一回事情。所以那叫做类智,色无色界的色受想行识的苦集灭道的智慧,和欲界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这个法智是相类似的,所以叫做类智。

  就说是你先未得……「若先已得,未令现前」,若是你这个时候,你还没有修这个类智的这种观,但是你法智成就了呢,这个类智的种子也就成就了。所以「若先已得」,还没现前,类智还没现前。「但由修习彼种类法,当令现前」,那么你这个法,欲界的法智成就了,你这个时候开始观这个色界、无色界的色受想行识,观察他是苦空无常无我,唉,这个时候,这智慧就现前了,这个类智的智慧就现前了。所以「但由修习彼种类法」。这个现行,智慧现行了,「若先已得,未令现前」,这是得种子。「但由修习彼种类法」呢,你就作如是观,观察色界、无色界的色受想行识是苦空无常无我,「当令现前」,令那个,你原来栽培的那个法智的种子,也就是类智的种子,它就现前了,就是类智现前了。类智现前了呢?「令转清净,鲜白生起」,你原来没作如是观的时候,你只是在欲界的色受想行识,作苦空无常无我的观,把欲界的烦恼断了。你这个时候再观察色界、无色界的色受想行识,作如是观的时候,这类智现前了呢,就把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也断了,所以「令转清净」。就是断了烦恼就叫做清净。什么叫做清净呢?「鲜白生起」,就是把色界、无色界的那个爱、见、慢、无明要断掉了,断掉了,你的智慧很新鲜、很清白,这样的光明的智慧现起了,这就叫做「由修故净」,「由修故净」。

  酉四、由修故遣

  若有失念染法现行,修善法力令不忍受,断除变吐名修故遣。

  「若有失念,染法现行,修善法力令不忍受,断除变吐」,这个时候还是在初果,你还没有得二果、三果、四果,所以你若得了初果以后,你有时候失念了的时候,失掉了正念的时候呢?这个染污法也会现行,你还会有欲心,会有瞋心,会有这些事情现行。「修善法力」,这个时候你自己继续……那么这个,原来失念了染法现行,现在把失念的事情调转过来,我正念现前了。「修善法力」,就是观察是无常的、苦、空、无我,你思惟这样,一思惟呢,「令不忍受」,使令你这个清净心不容受这个染污的境界,染污的烦恼不容受。「断除变吐」,把那个现行的烦恼消灭了叫「断除」,把种子也消灭了「变吐」。这就叫做「由修故遣」。

  酉五、由修故知

  若未生起所应断法,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厌坏。了知如痈、如箭,障碍无常、苦、空、以及无我,深心厌坏,名修故知。

  「若未生起所应断法,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厌坏」,这是第五科「由修故知」,这个烦恼有的时候失掉正念会现起,但是有的时候,你有正念它不现起了,但是你没断,烦恼种子还在。所以若没有生起,那个烦恼的种子是应该消灭的,那怎么办呢?「修善法力」,那当然你还要继续思惟无常、思惟苦、思惟空、思惟无我,还要这样子修止观。「了知如病」,了知这一切有为法,欲界的有为法,色受想行识,色界无色界的这些有为法。「如病」,就像四大错乱了,你就有病,这是一个可厌恶的事情。「深心厌坏」。

  「了知如痈」,这个痈,经论上的解释呢,就是过去世的罪业,现在要受苦,身体得了痈疮,或者肿瘤这种病,这是更可厌恶了。世间上的这些有为法,有漏法令我们惑、业、苦的流转生死,「如痈」,就是深心厌坏。「如箭」,箭,射来了,这也是苦恼的境界。「障碍」,一个障碍令你不自在,令你苦恼。了知它是如痈如箭,障碍,你要了知这世间上这一切有漏、有为的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是苦的、是空的。「及以无我」,通达它是无我的。「深心厌坏」,也还是深深地厌恶这件事。「名修故知」,这叫修故知。这样子呢,因为你修了无我观,你还有奢摩他的力量呢,能断烦恼种子,不修无我观,不能断烦恼种子。

  《披寻记》一一一四页:

  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厌坏等者:此中如病如痈如箭,谓于诸行住厌背想。当知此由修过患想及实义想为因,由是此说修善法力。过患想者:谓于诸行思惟无常及思惟苦。实义想者: 谓于诸行思惟空性及无我性。言如病者:谓如有一因界错乱所生病苦生厌背想。言如痈者:谓如有一因于先业所生痈苦修厌背想。言如箭者:谓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修厌背想。如是诸义,皆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六卷四页)

  「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厌坏等者:此中如病、如痈、如箭,谓于诸行住厌背想」,如病如痈如箭,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位禅师对于三界里边的有为法,这有漏的这种法,安住在厌背想,就是不高兴它、弃舍它、厌恶它。「当知此由修过患想及实义想为因」这个修厌背想,不能只是修厌背想,你是要由于你要修过患想,和修这实义想,以此为因,你要修这个,要修这个过患想和实义想为因。「由是此说修善法力」,这上面文上说:「修善法力令不忍受」,这个修善法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指这个说的,就是修过患想,修实义想,这叫做善法力。

  「过患想者,谓于诸行思惟无常及思惟苦」,这叫做过患想。「实义想」是什么呢?「谓于诸行思惟空性及无我性」,这是叫做实义想。也应该修过患想,也应该修实义想。这样子你才能有力量断烦恼。「言如病者:谓如有一因界错乱」,因为地水火风这四大种的错乱,就「生」出来「病苦」,「修厌背想」。「言如痈者:谓如有一因于先业所生痈苦修厌背想」,过去世的罪业现在得痈,这是要修这样的厌背想。「言如箭者:谓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怨家用箭来射你,这是一个很可厌恶的事情,你要这样「修厌背想」,「如是诸义皆如摄事分说」。

  酉六、由修故断

  如是知已,数修习故,无间道生,断诸烦恼,名修故断。

  这是第六科「由修故断」。「如是知已」,就是像前面这样子,你有这样的智慧以后。「数修习故」,常常的修实义想、厌患想、厌背想。「无间道生」,前面实在就是加行道,努力的这样修行。现在「无间道」就是得果了。什么叫做「无间道生」呢?就是「断诸烦恼」,这时候这个无我的智慧现前了,就断诸烦恼。初见道的时候,就把身见、戒取、疑的这些烦恼断了。「名修故断」,这修故断是这样意思。

  酉七、由修故证

  烦恼断已,证得解脱;名修故证。

  这个烦恼断完了,你就得到解脱了。烦恼不系缚你了,你就自在了,这叫做「修故证」。断烦恼要见到无我的真理,才能断烦恼。在断烦恼这一部份叫做「无间道」;断了烦恼就得解脱,叫做「解脱道」。「名修故证」,这个断烦恼、得解脱,实在是同时的,不是分前后的,但是要约这二个意思,立二个名字,「名修故证」。断烦恼,「名修故断」。断烦恼、得解脱,「名修故证」。

  酉八、由修故远

  如如进趣上地善法,如是如是令其下地已断诸法,转成远分,乃至究竟,名修故远。

  这第八科「由修故远」。「如如」,就是如是如是。「进趣上地善法」,你先是修欲界,而后修色界、无色界,这都是圣道,所以称之为善法。「如是如是令其下地已断诸法,转成远分」,你得了初禅,在初禅上观察他的禅的境界,色受想行识,苦空无常无我,那就距离欲界的烦恼更远,就远了。你若修二禅的时候,就把初禅的烦恼,就更远了,就是这样辗转到非非想天乃至到灭受想定。「如是如是令其下地已断诸法,转成远分」,转变成更遥远了,和你不相干了。「乃至到究竟」的把烦恼都断掉了。「名修故远」。

  申四、结

  当知是名八种修业。

  前面八种修业到这里结束了。

  未三、修品类差别(分四科) 申一、标

  应知此修品类差别,有十一种。

  这是第三科,修的品类差别。第一科是云何名修自性,第二科云何名修业,第三科就是修的品类差别,这又是总说起来。分四科,第一科「标」。应知此修品类的差别,有十一种的不同。

  申二、列

  一奢摩他修。二毗钵舍那修。三世间道修。四出世道修。五下品道修。六中品道修。七上品道修。八加行道修。九无间道修。十解脱道修。十一胜进道修。

  这是十一种品类差别。这是列完了,下面解释,分十一科,第一科解「释」,「奢摩他修」。

  申三、释(分十一科) 酉一、奢摩他修

  奢摩他修者:谓九种行,令心安住。如前已说。

  这前面解释过,就是九种心住: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这是九种「令心安住」。下面第二科是「毗钵舍那修」。

  酉二、毗钵舍那修

  毗钵舍那修,亦如前说。

  《披寻记》一一一五页:

  奢摩他修等者:此中奢摩他修,谓即九种心住。毗钵舍那修,谓即六事差别所缘。如前心一境性处中广释其相。(陵本三十卷九页及十二页)

  那六种差别事就是:义、事、相、品、时、理这六种,前面解释的很多。

  酉三、世间道修

  世间道修者:谓于诸下地见粗相故,于诸上地见静相故,乃至能趣无所有处一切离欲。

  「世间道修者」,这是第三种。「谓于诸下地见粗相故,于诸上地见静相故」,彼欲界和色界初禅来说,色界初禅是上地,欲界就是下地,下地是粗,上地是静。初禅和二禅来说,二禅是静,初禅是就又是粗了。乃至非非想定对无所有处定也是这样说。「乃至能趣无所有处一切离欲」,这样子用粗静的方法,来修四禅八定的时候,最后你的能力能够进步到无所有处一切离欲,就是能远离无所有处定的离欲,那非非想定的欲,你不能离,就是到此为止了,这是「世间道修」。

  酉四、出世道修

  出世道修者,谓正思惟: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由正见等无漏圣道,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处一切离欲。

  这是前面的了相作意,苦有四种观行,集灭道各有四种观行,一共是十六种观行。「由正见等无漏圣道,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处一切离欲」,因为出世间圣道的修行,在道谛里面有三十七道品。这上面说这八正道里边,第一个是正见。那就是成就了空无我的无分别的智慧了,它是能断除一切烦恼的,所以是无漏圣道。因为你有这样的圣道,你用这样的正见观察欲界的色、受、想、行、识,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受、想、行、识,乃至非想非非想处,都是苦、空、无常、无我,所以能破四禅八定的,乃至到非想非非想处的欲,通通都能破除去,那么就得圣道了,就得圣果了。所以这是出世道的修行。下面第五科「下品道修」。

  酉五、下品道修

  下品道修者:谓由此故,能断最粗上品烦恼。

  这下品道修是什么呢?「谓由此故」,就由于这位禅师所修的四念处,它怎么叫做下品呢?「能断最粗上品烦恼」,它有能力,能消灭了那个最粗鄙的上品的烦恼,那个就是下品道修。这个时候,实在来说,就是初果所得的圣道,它断除出去的烦恼,在一切烦恼里面是最粗的,就是上品烦恼。

  酉六、中品道修

  中品道修者:谓由此故,能断所有中品烦恼。

  能断掉中品的烦恼,那就是二果和三果了,能断中品烦恼。

  酉七、上品道修

  上品道修者:谓由此故,能断所有最后所断下品烦恼。

  那就是色界、无色界。或是最后断非非想天的烦恼,那个时候,能断的道力是最上品的,因为那时候是向于四果的圣道,所以它的道力是最高的,但所断的烦恼是最微细的,最下品的。所以这叫做「上品道修」。

  酉八、加行道修

  加行道修者:谓由此故,为断烦恼,发起加行。

  那就是初果之前,在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就叫做「加行」。「加行」,那时候修四加行也还就是修四念处。四念处的目的是为断烦恼,所以他发动自己要努力的去修四念处,这时候就叫做「加行道」。

  酉九、无间道修

  无间道修者:谓由此故,正断烦恼。

  那就是到初果的时候。就是由世第一的一剎那,到第二剎那就是初果了。初果是一剎那,一共是十六剎那是不间断的,在不间断里面,就把烦恼断掉了。所以「谓由此故,正断烦恼」,那就叫「无间道」。

  酉十、解脱道修

  解脱道修者:谓由此故,惑断无间,证得解脱。

  这个解脱道的修行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谓由此故」,由此解脱道修。「惑断无间」,就是无间道能断烦恼,它没有其他法的间隔,就证得了解脱。断惑就证真。证真得解脱。解脱就是自在的意思,没有烦恼系缚,他的身口意是自在了。

  酉十一、胜进修道

  胜进修道者:谓由此故,从是已后修胜善法,乃至未起余地烦恼能治加行;或复未起趣究竟位。

  这个胜进道是什么呢?就是得了初果以后,你不停在那里,继续地修四念处,向前进,是要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那个时候的修行叫做「胜进道」。「谓由此故」,由此胜进道故,「从是已后修胜善法」,修行更殊胜的圣道。因为你这时候断了分别所起的烦恼了,你的圣道的智慧,比加行位的时候力量强大了,所以叫做「修胜善法」。「乃至未起余地烦恼」,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修行的时候,你没有失掉正念,内心是清净的。你在奢摩他里面修无常观、修苦观、修空观、修无我观,这个时候正念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不现前。这个时候,你的四念处的修行,叫做「胜进道」。所以未起余地烦恼的时候,叫做「胜进道」。若是起了呢,就不名为「胜进道」。那你就是未断烦恼,那就叫做加行道了,就是加行道了。

  「或复未起趣究竟位」,乃至到最后,比如说是你得初果,由初果得二果,也可以有七种作意,到最后得二果的时候,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也可以这么解释。「或复未起趣究竟位」,还没起,没有生起趣位究竟,这个时候,都叫做「胜进道」。若是起的时候,就另有名字了。或者是叫做「加行道」,或者是叫「无间道」,或者叫做「解脱道」了,各有各的意思就不同了。这上面说「胜进道」呢?就是没有起那些烦恼的时候,你修四念处由初果向二果、三果、四果去,都叫做「胜进道」。因为起了烦恼,就叫做「加行道」。断了烦恼,就叫做「无间道」。证得解脱,就叫做「解脱道了」了,这是立名字有这样的界限。

  申四、结

  当知是名十一种修品类差别。

  就讲到这里,好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