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9)
日二、住摄善法戒(分二科)
月一、别辨相(分六科)
盈六、五种慧(分三科)
昃一、标
昃二、列
昃三、释
是诸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寻求善因;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由此菩萨获得善果,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无我妄见我。如实了知摄善法障。为摄善故速疾远离。
这是第六科五种慧,分三科。第一科:标,第 二科:列,现在是第三科。解释。
「是诸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么多的发菩提心的菩萨,这个已经入圣位的菩萨,因为他经证悟了第一义谛,他只是希求一切种智,这一切智他已经成就了,没有凡夫的这一切的问题。这个凡位的菩萨有很多的问题,这个这里面提出来一件事,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个菩萨他虽然没证悟第一义谛,但是他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善法所成就的无上菩提果,无上菩提果有大胜利。
前面的《披寻记》说了,就是能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能作这件事,凡位的菩萨是不可能的。这个能作一切有情的义利,这个「义利」这两个字,就是我们念供的时候,「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但是我听各位念供的时候,有人念「利益」,「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我不知道这是原来的文句就是「利益」?是原来的文句是「义利」,后来有的人就把它改为「利益」?不过我们读律上的文,读这《瑜伽师地论》的文,这个「义利」,这两个字,好过这个「利益」两个字,所以不要改,还是「义利」。「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这样念好。
「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深一层的说,得无上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见大胜利」,如果若是浅一点说,就是得无生法忍就是善果,得无生法忍以后能作有情一切义利。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要有这种堪能性,能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了,见大胜利。因此,他就努力的修学圣道,他虽然没有得无生法忍,但是见到这件事很重要,所以肯努力的修行,肯努力修行这问题,若是很顺利用功,那谁都感觉不是难事。就是有困难的时候,那就容易有问题。
我们通常说,若是我们完全不静坐,就是比较好,有一点道心的人,就是闻思两种智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在这个范围内用功,而没有修慧。这个闻思的智慧,也是很重要。但是还没能达到不退转的程度。你很精勤的在闻思在用功,不知道遇见什么因缘,或者外边有什么因缘的引诱,或者内里面诸恶寻思,你忍不住了,你就会退道,会退失的。若是达到修所慧的时候,譬如说是,你得到了未到地定,这个时候就比较容易。虽然是没得无生法忍,但是也比较容易继续向前进,也比较容易。就是在闻思的这个时候是比较困难,但是你若能够,「能于善果见大胜利」的时候,你的精进就能够提起来。
就像社会上作生意的人,他认为有利可图,不怕辛苦,披星戴月也受得了这些事。若是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的时候,有一点杂乱境界影响的时候,就忘掉了「见大胜利」这件事,忘了这件事,那就不容易,就可能有问题。说这位菩萨也不是指圣位的菩萨,指凡位的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寻求善因」,他就会去求,去寻求去。再注意或者各方面去探寻,去采访这个得善果的因,我要努力的成办这件事,就会作这件事。
「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这是五处,就是五种慧,五种智慧。那么「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是第一;「寻求善因」,这是第二。「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就是为了成就一切善法,而后才能得到善果的大胜利,那怎样办法呢?要「如实了知倒与无倒」,要真实的理解我修的善法是对是不对,要真实的了知件事。前面说到前五波罗蜜,「了知倒与无倒」,你修六波罗蜜的时候,怎么叫做「颠倒」?怎么叫做「不颠倒」?你要知道这件事。那我们要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会知道这件事,「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那么这就是「无倒」,就是「无倒」,没有颠倒。如果你有所执着的话,那么就是颠倒了。那个善法是不能得圣道的。这是由此菩萨获得善果。由于你若能够注意,你所学习的这个善法,什么叫做「颠倒」?什么叫做「不颠倒」?那当然是弃舍颠倒学习无颠倒。由此菩萨获得善果,这样子。
你无所得的智慧,修学六波罗蜜,你就能得无生法忍,乃至到得无上菩提。由此菩萨获得善果,「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无我妄见为我,如实了知摄善法障」,那么,什么叫做「摄善法障」?这一段文正好是解释这个意思。我们先顺这个文。《披寻记》对于这个文他有解释。
「不于无常妄见为常」,我们不要在这无常、生灭的境界上,错误的认为是常的,这件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当然我们佛法里面,众生的根性不同,佛菩萨的方便也就不一样。其中一个明显的事情,就是若是我们学习唯识的话,学习这个学派的理论,我们就会知道一件事,就知道我们这个明了性的心是无常的,观心无常,我们就会知道。若是我们不学习唯识的理论,那不一定,你就不一定知道这心是无常你不容易明白其中,当然不管学习那学派的佛法。我们都会接触到四念住的这个法门,观心无常,尽管说这句话,但是照样还是认为这一念心是常住的,还是有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呢?那么很明显的就是矛盾了嘛。但不管了,这个矛盾不管,就不去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在唯识学派这个理论,我个人的感觉,它非常的认真,有问题要解决,不能放在那里,我不管,我没看见,我不知道,不这样推卸责任的。
这里面很明显的一件事,我曾经说过,就是它那个等无间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这是《中观论》上的话。但是这个唯识说得更清楚,这是等无间,等无间缘说什么?他就说这一念心是剎那生灭,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那么这心不常住。
我们读这《胜鬘经》上也说到这个问题,就是它是剎那生灭的。但是我们凡夫的肉眼不能明白这件事,那就是学什么你就是那样的思想,你学那一个思想,那一个学派你就是那个思想。你如果没有学,你什么都没有。我们众生是这样,「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这句话也不是容易。譬如说这个人生活很优裕,很自在,忽然间把他放在牢狱里面,失掉自由了,这时候感觉苦,那谁会说在牢狱里边是快乐?不是指这件事情说的,指那个什么呢?就是我们一般人的心情,就是我们也不感觉到苦,也不感觉到乐,我们感觉到很自在,我们的衣食住没有问题,一点压力没有。但是你这个时候,你若没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你有什么快乐吗?我看也没有什么快乐,不过也不感觉到苦就是。
这个时候我们心里面怎么想?但是这个地方,是通义,不管是那个学派,它是通义,就是有苦苦,有坏苦,有行苦,就是这个行苦,你能感觉到行苦是苦,这个不容易。你能知道行是苦这个不容易。那么当然我们有可能,我们不深入的去静坐,修止观的话,也不会感觉到行是苦,不感觉到这样。从行苦的定义来看,乃至到色界天的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都是行苦,那都是行苦。这就是要有佛教徒的深入三昧,修四念住才能觉知到这里,说「不于其苦妄见为乐」。
「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这个不清净而妄见为净,这个事情也还是世出世间的不同,这个譬如说是外道他修学禅定达到无色界的四空定,就是这个非非想定是最高的地方。那么若在佛法的理论来说呢,他是世间生死凡夫的境界。为什么说他是生死凡夫境界?因为他的我见没有去掉,他那个非非想定的人他就执着那个是我,一切法都空了,唯我独存。你看那个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非非想定那个地方解释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我」是染污法,你若执着有我是个染污,那就是不净。但是他若没有佛法的智慧的时候,那他就是这就清净到极点,最高深的境界了,所以是不于「不净妄见为净」,这是佛教徒才有这个智慧。
说「不于无我妄见为我」,这个佛法的理论,譬如说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字,那个最初翻译的人,他用这个字是有事情的。「诸行无常,」,「行」是有为法,有为法有剎那灭,这是无常。看诸法无我那个地方,他不说诸行无我,他不用那个字,他用法,那个地方有点事情,有为法是法,无为法也是法,都是无我的。这个地方不同了,和无常不同,就不同了。所以是我们若是我们不深入的学习佛法,这个事你就搞不清楚,你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是「不于无我妄见为我」,那就是没有智慧,那也叫做「颠倒」。这个「如实了知摄善法障」,前面这是四种颠倒,你有这个四种颠倒,是摄善法障,成就一切善法的障碍。你要弃舍这个颠倒,你才能够得无上菩提,才能得圣道的。但这个地方也就和前面的「如实了知倒与无倒」,「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
这地方也有点问题,到下文《披寻记》它也有解释。「如实了知摄善法障」,那么就是第五;那么「能于善果见大胜利」,这是第一义;「寻求善因」是第二;「如实了知倒」是第三;「如实了知无倒」是第四。这下面这一段文是摄法障,「了知摄善法障」是第五,这都是智慧境界。你没有这个智慧,你就不能破除这个颠倒。
「为摄善故速疾远离」,你为了成就无上菩提,成就圣道,你要速疾远离,人命无常,你要赶快努,你要远离这个摄善法障,远离一切颠倒。
看这《披寻记》:
「不于无常妄见为常等者」,那么前面那一段他不解释了,他就解释「摄善法障」。「此中应以大乘道理显示其义」,这上面说:常乐我净,这个摄善法障,应该用大乘的道理来显示它的含义,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他就是贬斥了《遁伦记》,把《遁伦记》窥基大师的《略纂》,他贬斥他,这话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他们上面都是用小乘的意思解释,没有用大乘义解释。但是我看这个前后文,韩清净居士说的有道理,是有道理的,不这么解释,用大乘道理解释是对的,那么是有差别了。
前面说倒与无倒,后边这个也是倒与无倒,这个常乐我净也是倒与无倒。但是前后文差别。这个遁伦大师、窥基大师,那个大智慧是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个地方教韩清净居士抓住了,叫他挑了毛病,就是顺这个文意不容易。就是当时我认为就是事情忙,没有再去想一想,把这文顺过去就好了,这是这个意思。而这个韩清净居士,他是先学《俱舍论》,尔后是不是学了《成唯识论》,后来专心学《瑜伽师地论》,学了很多年,当然是很有成就,这个辛苦还是有价值的。
「应以大乘道理显示其义,谓非有义是无常义」,这个无常,那么小乘佛法的意思,是生灭、是败坏法,那么有剎那剎那的变坏,那么是无常义。但是在唯识上讲这个无常义,怎么讲?这就把这个字掉过来,无字在前,常字在后,现在把「常」字掉过来,「常无」,叫做「无常」,是这个意思,就是「谓非有义是无常义」。这个「非有义」,怎么讲呢?这个我们学习《中观论》:一切法自性空,就是非有,自性空里面一切法不可得。那么这叫做「非有义」。现在这唯识不这么讲,唯识说什么呢?就是遍计所执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这叫做非有义,这个遍计执这句话也是费解,但是我们若是学习了「真实义品」,也是菩萨地,前面的真实义品,第三十六卷的下半卷,那上面说的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非如言说有自性故」,就是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非有义」。他不和《中观论》的说法不一样,他观察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这句话就是和「一切法是唯心所现」,这句话是一句话。「一切法都是心的变现」,这句话和「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这两句话是一句话。再想一想,你会知道那么从这里来观察一切法是毕竟空的。这就是唯识和《中论》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其实说起来也还是通,彼此还是有关系的。
这无常怎么讲?要这么讲,用大乘义来解释,「谓非有义是无常义」,这个我们学习《维摩诘所说经》:「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当然这句话也和小乘是不同了,不同。但是这句话你若一定用《中观论》解释也是可以。但是用唯识讲也是可以,所以他还是通的。
「非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这句话呢,这个「非」字,我认为是多余的了,应该没有这个字。我另外有一本《披寻记》,我对看一下,它也是这么写的,也是「非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我认为「非」字是多余的,就是「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这个「有执」,是什么?就是我不知道名言安立一切法是空的,我认为是有的,是有,是有执。这个「有」的执着,执着一切法是有的。这里有两件事:一个就是你日常生活这个心,我们的思想接触一切法的时候,认为是有,这是指现行说的。这个习气指它的种子。或者是那样说,这句话有三个意思:「有执」是一个意思;「习气」是一个意思;「粗重」是一个意思,那么粗重就是有执的种子。
我们学习《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的地方:「明、无明为二」那个地方,我就是用这个意思来解释。我们这个无明,日常生活里时时在活动,不管我们有善恶无记,或者我们学习佛法,我们拜佛念经,都有这个无明在活动。这个你在活动的时候就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叫做「粗重义」。「粗重」是什么?就是无堪能性的意思。你有这个种子,你就没有堪能与第一义谛相应,叫做「粗重义」。这个习气,你常常的执着,这个有所得的习气,就算是你像阿罗汉断除去我见了。但是习气还是有的,这个习气也是属于现行。但是它和那个执有一点分别不同的。这个「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你就这个变易生死苦,你不能断,这个分段生死可以。这个阿罗汉可以把分段生死消除了,但是这个变易生死还在的,还是苦。你不能和佛的境界相比,「是为苦义」,那么这个苦义,我们刚才说行苦,比那还要深一层的,那个行苦是凡夫境界,这实在是阿罗汉还有这个事情的。
「所知障无明于诸菩萨能染污义,是不净义」,这个所知障也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所知障,这个无明就是法执、我执法执也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但是你不知道,这个不知道也就是前面说有执习气粗重义是为苦义,这个就是无明,这无明这个所知障,于一切所应知事能够障碍不颠倒行令不显现,不颠倒行诸法如幻如化。这个胜义谛的境界不能显现,被所知障遮住了。那么这无明。于诸菩萨能染污义,他对一切菩萨的那个心,他能染污他的心。教他心不清净这个无明,这就是有所得的这种执着一直到佛的境界才能究竟的清净,那么你要能够通达一切法无我义,无我性那么 到那境界才能解脱无明的这种染污是不净义。这个不净义是这样讲,这个不是指烦恼障叫不净,指这个所知障的无明叫做不净。
「诸法自性无我相义,是无我义」,「诸法自性就是我们蕴界处,乃至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凡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那叫做「诸法自性无我义」,这叫做「无我义」。这个就是所谓法执,那阿罗汉还没能够清净,「是无我义」。「由此能障菩萨摄受善法」,这里边无常义、苦义、无我义、不净义,这一共四法,「由此能障菩萨摄受善法」。如果这四种障碍,你没能够消除,就能障碍你菩萨成就的一切善法,你的善法被它染污,你不能成就的。当然这是深一层的意思,深一层我们读那个〈真实义品〉的确是这样意思。〈真实义品〉,你不妨自己规定一百天内用它作课本,每天念一遍。这〈真实义品〉每天念一遍,这个〈真实义品〉有很多注解。太虚大师也有真实义品的讲义,还有谁?这个《披寻记》,我读这个前后文,我感觉韩清净居士很努力的把这个〈真实义品〉作注解,他很努力的解释,我感觉他也真实是用了很多年的精神,努力的作解释,应该是可以参考的。
这个能障菩萨摄受善法那里面,也是说这个法无我的智慧,是菩萨非常重要的,菩萨道你要学习这个智慧,你才能够超越过阿罗汉,能行菩萨道,能得无上菩提的。说阿罗汉感觉到他是因为没有学大乘的空观,所以对世间上苦、空、无常、无我的境界有厌离心,所以他就想要入涅槃,而不愿意去继续的再生死流转,度化众生他不高兴作这个事,厌离心。
菩萨因为有法无我的智慧,对世间上苦恼的境界,心里面不那么厌离,厌离的没有那么像阿罗汉那么强。但是他也不感觉有这件事,用这法无我的智慧,一切法是空无所有了。空掉遍计执的时候,他没有这个厌离心,他有慈悲心,所以是「由此能障菩萨摄受善法,是故名为摄善法障」。
「如实知故,能速远离」,因为你能如实的能够破这个遍计执,通达一切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的,你就能很迅速远离这个障碍。这个我们谁也不要耻笑谁,对世间上这些杂乱的境界放不下,固然是无量劫来的习气,你无可奈何。这样说我们可以分三个部份:你若是学习小乘佛法,他就是训练你生起强大的厌离心,就放下了,放下了,那么就是修四念住,得涅槃;若是学习《中观论》,观一切法自性空,这里面无有少法可得,那么也就是放下了;现在唯识这个学派的理论,它不用那个方法,它用唯心变现的一切法,都是你的内心的分别,你认为那个东西很可恶,实在是你内心的分别,你认为很可爱,也是你内心的分别,并不是离开你的心分别,有一个可憎的东西,有个可爱的,不是的。如果我们学习佛法,你深入地思惟这个道理,如果你通了的话,就放下了,很容易就放下,就没事情。如果你没有深入的掌握到这个真理,内心里面老是有那么一点就是不容易都放下。所以「由此能障菩萨摄受善法,是故名为摄善法障」。「如实知故,能速远离」,就是你真实的知道这个「如实知」这个地方,有两件事:一个是你深入认真的去学习,就可以如实知,当然这是说解;还有你如实的修止观,也能达到,这是一个行,一个证。当然我们先应该学习在解的这地方努力,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也就放下了。但是还有习气你要解决,那就是要修止观了。但是我们现在看《瑜伽师地论》的态度,就是一方面学,一方面行,不是说等我完全通了,我再修行,,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学和修行是同时的,是这样。学和修行是同时的,修止和修观也是同时的。修止的时候也可以修观,修观的时候修止,那么这是两个意思了。
「如实知故,能速远离,不于非有无常,不于非有无常妄见为常」,「不于有粗重苦妄见为乐」,从这句话看出来,前面那个非有执着习气,那个「非」字是个错误的,可以看出来。「不于有粗重苦妄见为乐,不于所知障无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诸法自性无我妄见为我」,就不会有这个错误了,你不犯这个错误,你就远离了这个摄善法障。
月二、结略义
菩萨由此十种相故,名住摄善法戒。速能摄善一切种相,谓施渐次、若戒渐次、若忍渐次、若精进渐次、若静虑渐次、及五种慧。
前面是解释这个摄善法戒,现在这里第二段结略义,就是显示它的要义。「菩萨由此」,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由此十种相故」,这里最后是五种智慧,前面是五波罗蜜,「名住摄善法戒」,摄善法戒是这样意思。「速能摄善一切种相」,你修学这十种摄善法戒,你常常用功的话,你会很迅速的能摄善一切种相,能够成就,这个「摄」就是积集的意思,你积集善法的一切种善法的这些功德相,这摄善法相是什么呢?
「谓施渐次、若戒渐次、若忍渐次、若精进渐次、若静虑渐次、及五种慧」,这看出来前面五种恶的差字,应该是五种慧。
日三、住饶益有情戒(分三科)
月一、总标
又诸菩萨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种饶益有情戒,于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种。
这一共是三种境界,第一摄律仪戒,第二摄善法戒,第三饶益有情戒,安住在饶益有情戒而不违犯,叫做「住」。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又诸菩萨由十一相」,有十一个相貌,十一种功德相,你成就了这十一种相,就叫作住一切种饶益有情戒。这饶益有情戒就是只是成就了于一一相中,就是十一相,这一一相里边成就一切种有很多相,每一相里边有很多相,所以叫作成就一切种。这是总标,下边是别释。
月二、别释(分十一科)
盈一、与作助伴(分二科)
昃一、于诸事业(分二科)
辰一、标义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彼事业,皆为助伴。
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自己的内心里诸恶莫作,安住在律仪戒,也成就摄善法戒,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关怀一切有情的事情,所以于诸有情彼彼事业,各式各样的事情皆为助伴,菩萨都愿意帮他的忙,成就他的功德,这句话是总说的。
悉能与彼而作助伴。
这个于诸有情彼彼事业,什么事业?「谓于思量所作事业」,就是内心里边在筹划在计划,我应该作什么什么事,这个先计划。这个「谓于思量所作事业」「及于功用所作事业」,就这两件事,先立法尔后再执法,按照这立的法去处理事情。我看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佛陀就是一有事情报告佛,佛先立法,这个事情这样这处理,然后大众僧再执行,佛也是这样作事情。
「悉能与彼而作助伴」:这个菩萨对于这两件事都能作助伴。你最初在筹划的时候,菩萨也帮助你,这就是智慧了,给你智慧怎么怎么样立法。你在「功用」发生作用,就是你立的法现在发生作用,按照这个去处理事情的时候,菩萨也来帮忙成就事情。
看《披寻记》:
「思量所作事业,功用所作事业者」:这是两种事情,一个思量所作事业,功用所作事业。「由意所作名思量所作」:就是内心实在就是智慧,由你内心的智慧所作的事情,就是你在叫作思量所作。那就是在准备的时候,就是怎么处理事情的方法先把它立定出来。「思量乐欲所应作故」:这个思量所作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思量乐欲所应作故,你就是在心里面观察思惟你欢喜怎么作,这件事是应该作,应该作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最后你愿意这样决定,这样处理事情。这是要经过一番思惟观察,也可能多数人在一起会议,商议这件事,所以思量乐欲所应作故。
「身语所作名功用所作」:你拟出来这个政策以后,然后去执行的时候,就是身语。他不用再想了,就是执行你这政策,就是身语,那么这里面也可能包括文字,由文字怎么样来推行这件事,所作,名功用所作。
「思量无间发起加行作所应作故」:思量无间发起加行,就是你最初筹划以后,中间没有间隔,你就发起了行动,作所应作的事情,就是这样子。这两件事菩萨都参与了,菩萨在众生作什么什么事情的时候,菩萨都参加。那这个事情菩萨无条件参加?菩萨还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当然菩萨也是有大智慧才能参加这件事情的。没有大智慧你能参加吗?我看是不能参加的。那么这是标义,就是把这个原则标出来。
下边释类,就是这里面有多少类别,一个种类一个种类的,不是就是单纯的一件事,就是各式各样的事情,解释它的类别。
辰二、释类
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无倒事业加行,或于守护所有财物,或于和合展转乖离,或于义会或于修福,皆为助伴。
这是举出来不同的情况。现在这个总科就是与作助伴,下边是于诸救苦。
「或于道路若往若来」:菩萨是愿意帮助一切众生栽培善根成就功德的,为了这件事的时候,菩萨不怕辛苦。可以在道路上或者去或者回来,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来,菩萨也都去,就是这样意思。
「或于无倒事业加行」:或者是无倒的事业,就是这件事是有意义的,不是有罪过的。这件事是有意义的,这个事业要加行,就是要经过实际的行动来推行这件事,那么菩萨也作助伴的。
「或于守护所有财物」:众生要有财才能生存的,所以财也是很重要的。他费了多少的精神时间,合法的取得了财物后,这个财物要加以保护,守护不要失掉。当然这也是要智慧,对于守护财物的事情,菩萨也是作助伴。
「或于和合展转乖离」:展转乖离,就是人应该是团结的,但是人有问题就容易乖离,彼此思想不合了这就乖,思想冲突了就乖,乖的结果就要分离。但是作事情非要团结不可,所以菩萨就去调和,使令他们不要乖离,所以或于和合展转乖离,把这个展转乖离把他团结起来,菩萨也去作这件事,众生也可能自己做这件事,菩萨去作助伴。
「或于义会或于修福,皆为助伴」:或于义会下边修福,那个义会就是修智慧,下边是修福,这里是修智慧,学习智慧的事情。这个菩萨当然也会看出来,广大社会的民众,多数智慧都不高,大智慧人是少数人,多数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并不是决定的,也可以有智慧,那就是大家集会来学习佛法,就会有智慧。「或于义会」:或者是对于众生之间,他们集会学习道理,学习真理的集会,菩萨也去作助伴。「或于修福」,或者菩萨对于广大社会的民众,他们有修学福业的事情, 利益人的事情,菩萨也去作助伴。一个福一个慧,这下边就是总结起来,你这道路若往若来也好,无倒事业加行也好,守护所有财物也好,或于和合展转乖离也好,或于义会或于修福也好,菩萨都去作助伴,帮助他成就。实在来说菩萨就是在社会上是一个领导人,他是个领导人不是个平常的人,他是在佛法里面修学了一个程度,他有一定的智慧达到一个高的程度,他能在社会上作一个领导者,是那么意思。当然这件事本来政府应该负这个责任的,但是政府未必能负起这个责任。但是佛教徒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就起来作这件事。这是个大智慧的境界,当然菩萨本身也应该是个大福德人,是个大智慧的人,不然你能作领导者吗?那么这件事呢,这上面说的无倒事业,守护财物,和合展转乖离,或于义会或于修福这个事情,这就是说出来社会上的问题。这社会上有很多问题,菩萨在这里作一个领导者,是这个意思。实在这地方有什么味道?这没有明说出来。我认为这里边就是参加政治活动了,你们同意不同意?菩萨就是这样。你在《梵网经》上菩萨他就是去作一个地方的长官,作种种事情,就是这样。但是是个大智慧的境界。那么我们要看比丘戒,比丘戒没有这个行动,比丘戒不参加政治活动。菩萨是有这件事,但是这就是你自己要想一想,你是不是菩萨?你要有大慈悲心真实是为人民服务,那是大菩萨境界。
看《披寻记》:
「或于道路若往若来皆为助伴者」:这一段文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彼事业求请助伴,随顺于彼呼招去来,名于道路若往若来。这句话他解释明白了。「谓诸菩萨于诸有情」,我们事实来看,这种人是很多吗?我认为不是很多。虽然传戒的时候,大家那么多人都受菩萨戒了,但是我认为真实能够达到这个程度的不是很多。我也承认我们佛教里面是有些有才华的人,有福报有智慧的人是有,是有这种人,但是没有训练好,佛法的训练不够。玉不琢不成器,没有雕琢好。如果雕琢好那是菩萨,是大菩萨,的确是菩萨。没有雕琢好不行。所以这个怎么办呢?要沈住气,你不要着急,在佛法里面好好训练自己,佛法已经有戒定慧有这么多的经论,他的确有良好的方法能训练你成大菩萨,的确是这样。但是我们就是急于为人师,这就是没有训练好;没训练好就不行,没有成就。这个我在台湾,有一个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不要说名字。他说这个总统推行政策的时候不能一味的随顺人民的意愿作事情,不可以。你要领导人民走向一个方向去。哎呀!一看这个人有智慧,说出来这么一句话来。我老是抓住民意,然后我能拿到选票。这不是国家的领导人,不是!你要看的更远,知道我们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应该走那一条路,你总统要负这个责任的。哎呀!这个人有点智慧,说我们现在说菩萨这上面,就是这种人,要有大智慧。
「谓诸菩萨于有情彼彼事业求请助伴」:这个于诸有情,很多的众生,有各式各样的事情,他本身要请顾问,知道我的智慧不够,我要请什么什么人作顾问来指导我们。「求请助伴随顺于彼」:菩萨就是随顺他的意愿,你有所求于我,我就来帮助你,随顺于彼呼召去来,呼召就是你请我来,请我去,名于道路若往若来,就是这样子;若往若来就是这个意思。
「若诸有情于彼若求若取不正解了,菩萨能为无倒宣说令彼成办」:若诸有情于彼,对于他的事业那上面他有所求有所取,当然是一般社会上的人,就是求财求名,就名利权力这些事情。「不正解了」:他没有大智慧明白这件事应该怎么作,他不知道。「菩萨能为无倒宣说,令彼成办」:菩萨他知道广大社会实际的情况,知道应该走什么方向,他会正确宣说这件事。「令彼成办诸所作事」,使令他成就这件事。「是名无倒事业加行」:就是或于无倒事业加行这句话的意思。「此中无倒谓即正说」:这上面说无倒事业加行,这无倒这个词,就是正说的意思。「准下应知」:你怎么知道无倒就是正说的意思?下边的文可以知道。下边的文是那里呢?「谓﹙陵本四十一卷十四页﹚」就是那上面是正说事业。当然这是大智慧的境界,大智慧能够正说这个事业应该怎么办,这个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是名无倒事业加行无倒正说。
「又诸有情招集财物,若得谐遂。菩萨随力所能而为守护」:又诸有情招集财物,「招」者求也,这有情他们求集财物,求是他内心里面有所求。求什么呢?积聚很多的财富。「若得谐遂」:如果这件事他成功了,能满其意了,「谐遂」就是他满愿了。「菩萨随力所能而为守护」:随自己的智慧所能帮助他守护这个财物,是这样。「令彼财物不为他人之所侵夺」:使令他的财物不被他人侵夺去了,非理的把他抢走了,不会。「或火焚烧」:或者财物为火所焚烧,或水所漂荡如是等,为他保护财物,没有这些损失,是名叫作「守护所有财物」。
「又诸有情若由他语,或自意乐展转乖违,乐欲别离,菩萨为说悦可意语,能令庆悦觉悟和合,是名和合展转乖离」:这个《披寻记》的作者很努力的解释,这意思解释的好。「又诸有情若由他语」,或者由别人来说破坏的话,说某某人怎么怎么的,你要加以小心。「或自意乐」,或者不是别人说,自己的心里面感觉到有问题。「展转乖违」,就是可能是直接,也可能是间接的,展转就是经过多少程序,大家感情破裂了——乖违。「或自欲乐展转乖违,乐欲别离」,心里最后决定同他分开,不同他合作了。「菩萨为说悦可意语」,这位大菩萨感觉这件事大家分裂不是好事,须要团结,那么就去调解,说一些令他满意的话。「能令庆悦」,能令那个人心里面欢喜,觉悟分裂是不好的,彼此间都是没有利益的,和合了彼此都是两利的,所以觉悟了,和合而不分裂了,「是名和合展转乖离」。其实社会上这种冲突的事情到处都是,不管是什么团体,都是一样,国家也是一样。
「若诸有情为求义利诸所集会是名义会」:这个义会是什么意思呢?「若诸有情为求义利」,就是有道义的利益,不是非法的,有道义这件事是有正义的,为这件事而集会的话,是名叫作义会。「如于闻说正法等是」:举个例子就像是我们佛教徒学习正法这件事。这件事这是要大家集会来怎么样筹办这件事,那么这就叫作义会。那要在佛法来讲,当然闻思修都是义会,我们打禅七也是义会,乃至是打念佛七也是义会,都可以这么讲。
「福有三种:一施所成,二戒所成,三修所成」:把义会解释完了,这下面说修福。福有三种福德不同:「一是施所成」:就是财物的布施所成就的福报。其实六波罗蜜里面最后是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前五波罗蜜里边都有智慧的,没有智慧那个施一定是有功德吗?那不一定。现在说施所成,施所成里面实在有智慧的,有智慧去布施成就福报的。我们讲《维摩经》的时候曾举一件事,就是优波鞠多尊者说法。讲经的法会说法的时候,我感觉来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是魔王来了,魔王来的时候就是来跳舞唱歌,那么听经的人就是去看或跳舞唱歌去了,就不听优波鞠多尊者说法。优波鞠多尊者就是默然不说了,这样子就轰动起来,很多人来参加这个法会。那么这样的集会来看跳舞来听歌的,这有什么意思?在佛法来说增长贪瞋痴的。但是优波鞠多尊者不出声。这样子天天这样作呢,来的人越来越多,到了第三天,优波鞠多尊者采取行动了,就把魔王降伏了。这时候优波鞠多尊者说法,很多人得圣道。所以这件事,施所成当然用财的布施,用法的布施都是布施,但是这地方是用财布施。这财的事情是人所喜悦的,你没有财不能生活。但是人所喜悦就容易流弊有偏差的事情,但是我们佛教徒不觉悟,这是施所成福。
「二戒所成」:就是我们要持戒,持戒也能得到福,如果不持戒,你光是施所成财物的布施而不持戒,你得到的果报可能有问题。若能持戒而修福,一定是生天的。若是布施而不持戒的话,那可能到鬼神的世界去享福。那金翅鸟的福报很大,龙王的福报也是大的;大福德的神那和天差不多的。但是他也有苦恼,所以要有戒的话,就没有这问题,生到天上享福而没有过患。
「三修所成」:就是修学禅定,修禅定的人有施也有戒,他成就了四禅八定的话,那到了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享福,而不会在人间这种境界。我们看打天下的皇帝都是福报非常大,也有点智慧,但是也很苦,他们不纯是快乐的。打天下的皇帝就是他有施也有多少戒,但是不是那么清净,说打天下的时候也造了很多罪。若是修所成就远离这些过失,这当然是指禅定说。
「是于此三种随应修习是名修福」:这三种福随其所应,看因缘了,菩萨来领导社会大众造福,是这样意思。当然菩萨可能在里边加上佛法的因缘,使令人因此而得解脱,可能是这样子。那么这是于诸事业或与为作助伴,当然这种事情和凡夫的一般心情不同,别人作什么功德,我在旁边看着,有机会破坏一下心情快乐,凡夫是这样的,但是菩萨不是,菩萨帮助你成就功德。
昃二、于诸救苦(分二科)
辰一、总标
于诸救苦亦为助伴。
前面是于事业为助伴,现在是于诸救苦也作助伴。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于诸救苦亦为助伴」:这个对于众生的苦难,菩萨发心救护这件事。若是世界上这社会里面也有人去作这件事,那菩萨也去帮助这件事,是这样子。说亦为助伴这是总标,下边第二科释类。分五科,第一科是于灾患苦。
辰一、释类(分五科)
宿一、于灾患苦
谓于遭遇疾疫有情,瞻侍供给,盲者启导,聋者撝义,手代言者晓以想象。迷方路者示以隅途,支不具者惠以荷乘,其愚騃者,诲以胜慧。
这是说出来作助伴救护苦的相貌。「谓于遭遇疾疫有情」:这个遇到了疾病的有情,「瞻侍供给」,菩萨来瞻侍。这个「瞻侍」,我查字典作「临侍」讲。那么菩萨自己住处和那个病者不是在一起,他从自己的住处到那个地方去看众生的病,而他并不只是看一看就完了,他还要侍奉他、照顾他的病,供给他的所须,那也可能去给他找医生,作这些事情。「盲者启导」:或者有的人盲了,菩萨也想办法来启示他,来领导他作所应该作的事情,解决他的困难。「聋者撝义」:这耳朵失听了,他也有很多的困难,那么菩萨撝义。这「撝」当作开示讲,撝义就是开示他道理,使令他成长智慧。本来人有生得慧,那么也有修得慧。生得慧也有高低,但是就是那么多;你前生的智慧带到今生来就是那么多。你须要再继续的学习增长智慧这部分呢,聋的人有困难,他的耳朵聋了就不能学习,学习有困难。菩萨有善巧方便能开示他道理,能令他增长智慧。
「手代言者晓以想象」:就是这个人他口不能说话了,用手来表示他心里面的思想,用手代言晓以想象。菩萨也会用手说话,就是告诉他怎么开智慧。「想」:思想各种情况来开发智慧的意思。「迷方路者示以隅途」:这有的人走迷失道路了,不知东西南北了,菩萨也开示他这是东这是南这是西这是北,告诉他一个方向。当然这里面浅显的说是这样,如果深一点说我感觉社会上的人有几个人知道东南西北呢?菩萨能令众生开达智慧,是这个意思。
「支不具者惠以荷乘」:就是我们这个身体,大概说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不具足,缺个眼睛,或者是缺个手,或者是缺个腿的支不具者。「惠以荷乘」:菩萨慈悲要给他呵护,给他一个车,解决他支不具的困难。「其愚騃者诲以胜慧」:若是有人特别愚笨,没有智慧,菩萨开示他教他开智慧,殊胜的智慧。这个诲以胜慧这件事是非常重要,我们一般人只是表面上感觉这个人困难,这件事有意义,去作个医院办个学校,对于思想上的问题多数不知道。菩萨能够开发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是大智慧的境界。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而佛教正是胜任开发众生智慧的这件事。但是我们佛教徒本身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才能有这个智慧,不然你能够教别人开智慧吗?我看不能!而佛教徒去办慈善事业当然这也是好事,这但众生世界上的苦恼,就是缺少智慧,主要是愚痴来的,不是说缺钱,不是从这里来的,这是一少部分,主要是智慧的问题,主要是这一点,但是我们佛教徒若不深入经藏的时候,你能知道这是个大问题吗?我看都不能知道。所以「诲以胜慧」这句话是大光明境界,不是平常的事情。
宿二、于盖缠苦(分二科)
列一、举贪缠
为贪欲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贪欲缠苦。
这是第二科于盖缠苦。前面是说于灾患苦,于灾患的苦,菩萨发大悲心救护众生是说这件事。说这菩萨,我们看这个菩萨「遭遇疾疫有情瞻侍供给」,这一件事就不得了。那人有病了,你要常照顾他,一天就好,也可能几个月病没有好。菩萨就得天天去照顾,这是个问题。「盲者启导,聋者撝义,手代言者晓以想象。迷方路者示以隅途,支不具者惠以荷乘,其愚騃者诲以胜慧」,那这个菩萨很忙。我们念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那是法身菩萨境界。现在这里不是说法身菩萨,这是肉身菩萨,我们眼睛可以看得见,是这个菩萨行菩萨道,那他还有时间学习佛法吗?他还有时间修行吗?所以应该是我这么推测这件事,菩萨他自己要修行多少年,学习佛法多少年,自己修行多少年,达到一个高的水平,这时候他就全部的精神奉献给社会大众,应该是这样,不然诲以胜慧这件事你办得到吗?瞻侍供给这件事你能办得到吗?没有几天就厌恶了。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8)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10)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