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9)

  申二、于无生法得清净忍(分五科) 酉一、标

  住此住中,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

  这是第八地,现在这一段文说十地菩萨,但不是从初地开始的,从胜解行住开始的,所以这个第八地菩萨是第九住,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这一科里面,现在是第二科「于无生法得清净忍」,前面第一科是「第一义智成满得入」,这个第一科已经学习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于无生法得清净忍」,这一科里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住此住中」,这位第八地不动地,第八不动地菩萨,他的这个清净心安住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里面。「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他对于这个「无生法」,就是真如理,真如里面无生无灭,没有法生也没有法灭。在这里面「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这个「证得」就是如实地了知。我们依靠名句文,依据语言文字去明白佛法,这不是真实的了知。现在是说他成就无分别的智慧了,他证悟真如理,那叫做「证得」,那叫如实了知。这个如实了知,在初欢喜地,初极喜住的时候就如实了知了,但是现在是第八不动地菩萨,在如实了知真如理这件事,他是最殊胜的,超过前七位菩萨,所以最胜的,最殊胜的极清净忍。

  这句话是「标」,这一段文究竟讲什么呢?就是讲这件事,讲这个「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就讲这件事,把它先标出来。下面第二科是「征」。

  酉二、征

  此复云何?

  这件事内容是怎么回事情呢?这是「征」,下面第三科再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明方便」。

  酉三、释(分二科) 戌一、明方便

  谓诸菩萨由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若时获得四如实智,如实了知一切诸法,尔时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

  这是说「方便」,这个方便就是方法,你根据这个方便,你就可以成就了。或者这个方法当个行动讲,你根据这个方法采取这样的行动,你就会有这样的成就,就会成就「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是这个意思。这个「方便」是这个科的题目。

  「谓诸菩萨由四寻思」,就是很多的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们都是由这一条路走过来的,没有第二条路(啊!这里面有意思)。「谓诸菩萨由四寻思」,那就是在胜解行住的时候,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也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佛法,有这么一个准备的时期,知道怎么样走这条路,然后你开始这样做。怎么做呢?就是学习这个四寻思。这个四寻思在〈真实义品〉讲过,就是名、义、自性、差别,就这四种。这四种实在来说就是个所缘境,你由闻思修的智慧去观察这个名、义、自性、差别,观察名、义、自性、差别都是内心的分别安立的,由内心的分别安立的。我们眼睛看着这个地方有一个房子,那么若按佛法的理论来说,这是内心的分别,离开了我的分别没有这件事。这个有,不否认这件事是有,但是不是真实的,假有实无。这个名、义、自性、差别完全都是这么回事!

  这个初开始你一定要学习奢摩他,你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这个次第是这样。为什么要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呢?这个奢摩他就是止,也就是定,它能加强你心的力量。这个力量强大了的时候,你作如是观就能够悟入,这个力量强能悟入。若是我们没有奢摩他,用散乱心去观察名、义、自性、差别都是内心的分别,不是真实的,你心里面也很难肯定,很难,不容易明白。若是有奢摩他的帮助,就容易肯定是这样子。

  我说一件事,譬如说是在学校里面学习做医生,做医生,可能有书本、有课本,还有老师在讲解。讲解,如果你不用心,这件事不行。你要常常用心,用心来学习,毕业了以后,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跟一个大医生旁边作医生,过了一个时期你就可以做医生了。这个病人来了,你检查就知道是什么病,然后用什么药来治疗。这个境界一出现呢,你就能用你所学习的知识去观察,然后就知道怎么样治疗。我们佛教修行这件事亦复如是,你一定学习什么叫做四寻思,一定学习,学习好了的时候,要在奢摩他里面思惟观察。思惟观察熟了的时候,这件事你熟了,「啊!名、义、自性、差别都是我内心的分别,离开了我内心的分别,没有那件事。那件事离开了我的内心的分别,它本身是没有体性的」。在文字上你的学习有多少信心,但是不是肯定的。经过长时期地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就肯定了,「是的!我心若不分别,世界上没有事。」你若是内心里面得到这样的认识的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这些境界,你心里面没有事,你就知道这都是我心的分别,那件事本身是没有事的,你这样心就不动。如果是我学习了,我能考第一名,但是你没有修四寻思,你没有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不行,别人若赞叹你,你就欢喜;别人毁辱你,你就忿怒,没有作用,你不能发生作用。

  「由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在这一切法,这一切的因缘生法上。「正寻思已」,这个「正」就是随顺佛陀的法语,随顺经论上佛菩萨的法语,叫做「正」。然后内心里面这样思惟观察,叫「正寻思已」。这个「已」,就是这件事做圆满了。那这要看个人努力的程度,和你根性的利钝,到那个时候圆满了。圆满了以后怎么样呢?「若时获得四如实智」,这个时候就成就了四种真实的智慧,还是这个名、义、自性、差别,还这四种,但是这个时候不叫寻思了,叫做「智」,叫做如实智。这个如实智什么意思呢?就是决定了是这样子。前面寻思的时候,「是空的吗?」心里面还是有一点不决定,叫做四寻思;等到决定了的时候,心里面不犹豫了,「是空的,是假的」。「若时获得四如实智」,这个四如实智,就是在暖、顶、忍、世第一,就是到了忍位了。这个暖、顶是在四寻思,忍位以后就是四如实智,就成就了四种真实的智慧。

  「如实了知一切诸法」,这个时候就是如一切法的真实相,知道它是空的了,就是那个是如幻如化的境界,它本身上是没有真实性的。当然这个地方就是遍计执和依他起。「尔时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尔时」就是那个时候,就是四如实智现前的时候,也就是「如实了知一切诸法」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叫做你成就了真实的智慧呢?这里有道理可讲的。「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这个「一切」包括的范围很广,邪分别的执着完全都息灭了。「邪分别执」,就是这一切的境界它和我的分别心是两回事,我的心是我的心,那件事是那件事;那件事离开我的心,它本身有体性的,这就是「邪分别执」。我们没有学习唯识这个法门的时候,我们思想就是这样子嘛!那里有个房子,和我没有关系,它有它的体性,我们就是这样想法,这样的思想叫做「邪分别执」,就是和法性的真理不契合的,那么这是一个邪分别执。第二呢,认为那件事是真实有的,不是如幻如化的,不是如梦中境、如水中月的,不是,我们就这样执着。说现在来了老虎,这真实是老虎,不是纸老虎,它是真实的。那么这样的执着,那就叫做「邪分别执」。「邪分别执」,这是总相说;别相说呢,就是我执、法执。我们自己,我们若观察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是我,这是一个执着,这是邪分别执。但是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也都是真实的。执着有我,这是一个执着;执着有一切法,也是执着,这都是「邪分别执」。

  「皆悉远离」,到你四如实智成就的时候,你这个执着都息灭了,没有了。这一切法,承认是有一切法,但是是心的变现,如幻如化的,它也本身没有体性的。一切法没有体性,心也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遍计执息灭了,圆成实显现了。

  这是唯识上它的修行的方法,是这样的次第,和中观有一点不同,和中观的《大智度论》的想法,就是色法也好,心法也好,都是因缘有的,都是自性空的。但是自性空的同时,还是有一切法,一切法还是如幻如化,是有的,但是自性空中无有少法可得。无有少法可得的同时,一切法还是宛然而有的,那就是天台智者大师说的「即空即假」。但是这个地方是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你这个根本智现前的时候,也就是观一切法空的这个智慧成就的时候,一切法不可得。等到这个根本智过去,出来后得智的时候,一切法是宛然而有的。《中观论》的学者如是,唯识学者亦复如是,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唯识和中观没有冲突,但是方法有一点不同。这个学习唯识的人要同意中观学者「因缘所生法就是空的」,应该承认这句话;而中观学者也要承认唯识学者说「依他起是如幻如化的,不可以说是毕竟空」,也要承认这句话。因为它是这样子嘛!中观学者也是说「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也是这样说,所以应该是没有冲突。

  但是现在是说唯识学者他的修行的方法,你要看着你这一念心,你的心一动就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唯心所现,都是假的。但是这个假的有两种情形,就是你心里这样分别,我现在分别现在这里全都是火,都是猛火,但是我心里一不分别就没事,没有火,什么事没有,你这个第六意识这样分别就是这样子。但是若是你内心的分别加上业力的时候,那就不同了。加上业力的时候,就是十二缘起那个行缘识,那个识的分别有业力的问题,那就不同了。有业力的问题,譬如说是,假设这个人五戒十善修的很好,生到天上的天宫那种大福德境界现前了。一现前的时候,你分别不分别,这个境界也是现前的。你说我不分别,不分别它也是现前的。就说我们人间的人也是一样,这个身体也是你的行缘识,也是你的分别。但是你说我这个第六意识我寂静住,我不分别,不分别它也是在,因为那是有业力的问题,有业力。也是,离开你心的分别,也是没有体性的,也是这样子。等到业力结束了的时候,这事就结束了,就没有事了。「尔时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那这就是你要经过一个时期的修这个四寻思,尔后有四如实智的时候,这些执着都没有了。但是问题是什么呢?这个世界上不是你一个人,还有很多人,大家都是,各人有各人的分别,各人有各人的业力,就是有各式各样的因缘在一起,当然有的人有共业,有的人没有共业,这就是复杂了一点。但是你自己的这个四如实智若成就了,「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的时候,你若一入定,正念一提起来,这个真如理就现前,那是你自己个人的别业,可以这么说,那是圣人的境界出现了。

  这一段文是说方便,就是你肯依据佛菩萨的法语为方便而这样修行,这叫做方便。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点分别呢,初开始得无生法忍的时候是分别我执、分别法执这一部分没有了,俱生的我执、法执还在,他也是有烦恼的,他那个正念,有的时候有正念,有的时候还是有一点事情的。

  戌二、明正观

  观一切法,于现法中,随顺一切杂染无生,观彼先时一切所有邪分别执因所生法,于当来世一切无余永不复生。

  「观一切法,于现法中,随顺一切杂染无生」,这是第二段正观,前面是说方便,这是说正观。因为修行这件事,就算你得无生法忍了,你时时要保持正念的,你不保持正念还是不行的。所以这个「观一切法」,这位圣者他还是这样观察的。「观一切法,于现法中,随顺一切杂染无生」,这个「观一切法」这句话是总说的,通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个「于现法中」,过去的不算了、不在内,未来也不在内了,单说现在。「随顺一切杂染无生」,你原来你没得圣道的时候,你没成就如实智的时候,「随顺一切杂染」,我们这一念心,这身口意,你随顺这些贪瞋痴的污染,随顺这惑业苦,杂染就是惑业苦,这个境界出现了,有的时候贪心出来了,有的时候瞋心出来了。现在这位修行人,于现在这个现实的情况里面,随顺杂染的这一切境界,都是寂灭相了,都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里了。你在奢摩他里面这个正观现前的时候,这些惑业苦的境界都是无生无灭的了。

  「观彼先时一切所有邪分别执因所生法,于当来世一切无余永不复生」,这几句话是说过去和未来。「观彼先时」,因为这位修行人他在奢摩他里面修观的时候,他不只是观现在,还「观彼先时」,过去生的时候你「一切所有邪分别执」,就是原来不知道一切法是唯心所现,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有我、有法,那么有贪瞋痴造种种业,熏习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有种子,种子生现行了就出来果报了,这些事情。「观彼先时一切所有邪分别执」,以邪分别执为因,就是所生法,邪分别执就是遍计所执,所生法就是依他起,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也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十八界。观察这个由「因所生法,于当来世一切无余永不复生」,因为你现在你成就了四如实智了,一部分的邪分别执已经断灭了,所以于当来世的时候,这个「邪分别执因所生法」都不生了,当来世没有这件事了。「于当来世一切无余」,一点也没有剩余的,完全都不生了。完全不生这个地方,也是很复杂的,就是你不可能烦恼障、所知障一下子完全息灭,不可能是这样子,总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息灭了。你的这个烦恼遍计所执,一部分的灭掉了,你的这个染污的业一部分也是不生了,就是有多少清净。若烦恼障、所知障完全息灭了,那就是佛的境界了,「于当来世一切无余永不复生」。

  那么这个地方最初的时候,你还没有成就四如实智的时候,那还是胜解行位,进一步成就了四如实智,这个时候就是到了忍、世第一,一剎那就是初极喜地了。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现在到了第八地,到这个境界。

  酉四、指

  此四寻思、四如实智,广说如前真实义品。

  这是第四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释」,现在第四科是「指」。

  「此四寻思、四如实智,广说如前〈真实义品〉」,把那个四寻思、四如实智的道理详细地去解说,像前面那个〈真实义品〉,在那里有解释。这是指到〈真实义品〉去了。

  酉五、结

  此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今此住中已极清净,是故说言: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

  「此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这第五科是「结」。此四种如实的智慧,「始从胜解行住」,什么时候开始成就四如实智呢?开始就是在胜解行地,胜解行地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就是胜解行地。在忍位就开始有四如实智了,但是那个时候不叫初地,不叫初极喜地,还叫做胜解行地。他进一步到了初极喜住,初极喜住是第二住,第三住就是增上戒住,再就是增上心住,然后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诸谛相应增上慧住,缘起相应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就是第七地了。「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到了七远行地的时候,这个四如实智「未极清净」,还没有达到极圆满的清净。可见这个烦恼,一层一层地破,到第七菩萨地还没有极清净。

  「今此住中已极清净」,现在到了第八不动地的时候,就是第九住的时候,这个四如实智清净了,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个地方「清净」若和第七远行地来对比的话,就是他这个时候无功用,第七远行地菩萨他还是有功用,就是这个地方有点差别,所以赞叹第八菩萨地是极清净。「是故说言: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把这一句话说出来了。所以才这么说,说是这位菩萨住在这里,他对于真如理的不生不灭,证得菩萨第一最殊胜的极清净的无生法忍,他成就了这个境界。

  申三、除断灾患得甚深住(分三科) 酉一、标

  是诸菩萨得此忍故,得甚深住。先于第一无相住中,四种灾患今悉除断。

  「是诸菩萨得此忍故,得甚深住」,前面第二科「于无生法得清净忍」这一科说完了,下面第三科「除断灾患得甚深住」,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是诸菩萨」,这么多的得不动地的菩萨。「得此忍故」,他成就了无生法忍故。「得甚深住」,他得到一个安住第一义谛,安住真如那里,有甚深的住,安住在那里境界是特别深的,这时候是前面那些住所不能及的。

  「先于第一无相住中,四种灾患今悉除断」,得甚深住之前,在「第一无相住中」,第一个无相住是谁?就是第七远行地,那是第一个无相住,就是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也是无相住,那是第一个无相住。在第一个无相住的时候,「四种灾患」,有四种灾患,有四种不如意的事情。「今悉除断」,到第八菩萨地,就是第九住的时候,四种灾患全面地消除了,没有了。

  这是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列」。

  酉二、列

  一者、除断于无相中有加行有功用事。

  第一个灾患是什么呢?「除断」,就是灭除了「于无相中有加行有功用」这件事。那个第七远行地他还是有加行有功用的,这就是一个灾患,现在到第八不动地的时候灭除了这件事。这个修行的事情的确是一时一时的,若按照我们来说,我们若不特别努力,就懈怠了。可是到了第七菩萨地,七远行地的时候,特别努力反倒是个过失,这是有这个问题。

  二者、除断于上清净住精勤思慕。

  「于上清净住」就是由初极喜住的时候对第二地菩萨来说,「哎呀,第二地菩萨他见真如理的境界非常高」,我就心里面有点仰慕这件事,「哎呀,我现在还有所不足,我办不到这件事」,对于那个上位的菩萨境界心里面思慕,思慕就是有一点爱乐的意思,也是有一点希望我也成就的意思,有这么一个心情。「于上清净住精勤思慕」,这个「精勤」可见还不是一次,常常地仰慕、恭敬、尊重、欢喜更高的境界。现在到这个时候,到第八不动地的菩萨,「除断于上清净住精勤思慕」,没有这件事了,没有这个心情了。

  三者、除断于一切种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

  前面「于上清净住」,应该说他无加行无功用,安住在第一义谛,这件事他很仰慕、很尊重这件事,这是自己用功修行的境界。这第三「除断于一切种利有情事」,这个佛菩萨利益众生是各式各样的情形,所以叫做「一切种」。「有大堪能」,对于各式各样度化众生的事情,这位大菩萨有大堪能,他能做得来,这个事情他能做得来。就是同时在十方世界普度一切众生,这件事真是不得了,有大堪能。「精勤思慕」,也是精勤地,「我几时才能成就呢?」精勤地仰慕这件事,就是爱乐这件事。现在到了第八不动地的时候,没有这件事了,没有这个心情了。「除断于一切种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不思慕这件事了。这是第三种灾难。

  四者、除断有微细想现在前行。

  这第四种灾难是什么呢?「除断有微细想现在前行」,这个入在禅定里面修观的时候,在有加行有功用的时候,他入定的时候他还有微细的想,有微细的分别心,那是非常微细。等到出定的时候,那他这个想就粗显。现在这个到第八地菩萨的时候不是了,他这个微细想都不现前了,那纯是寂静住了。那么这个有微细想也是一个灾难,也有这种事情。

  当然我们在这里也就有一点事情,有什么事情呢?按我们本身的情形去比量圣人,其实是不应该这样做,但是还非要做这个事不可。譬如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预先要筹划,安排好,然后才推动这件事,才去做这件事。我们若不计划,完全不想,这件事是不能做的,我们做不来。我们凡夫是这样子,但是初开始的圣人,初得无生法忍的圣人他做事也是要观察、思惟、计划,可是到了第八地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这时候就不是这样子,「除断有微细想现在前行」,不这样子,除断这件事。

  这个我头些日子也提到这件事,我们读这个《大品般若经》的时候,说是有一位佛他就要入涅槃,入涅槃,但是他观察众生还有应该度化的,应该要度化,但是他要入涅槃怎么办呢?就留一个化身,由这个化身去度众生,他入涅槃,有这么一件事。这件事,我们思惟这件事的时候,在《解深密经》说出来一件事,就是色法是可以变化的,心不能变化,不能变化出来一个心在那里发生作用,不能,《解深密经》说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时候佛就是留一个化身在那里度众生,那么这件事怎么回事呢?若和这个《解深密经》会合起来看呢,就是这个化身是没有分别心的,那他怎么能够度化众生呢?无分别心能度化众生吗?所以从这个地方还得要用这个灭尽定这件事来解释。就是这位佛他加持了一下,加持这个化身。在加持的时候,这个化身佛就有作用,能够度众生,但是还是无分别的。

  我们头几天说过,现在再重复说:譬如说现在你入定,你入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三禅、四禅虽然是很高深的禅定,还是第六识的境界,就是第六识在那里寂静住,第六识在那儿入了三昧了,但是他的心还在,他随时可以出定。我们说出定,还有一点问题,就是第六识它寂静住,就是定。不寂静住,但是还是在那儿坐着,也可以说出定,你知道那是出定了吗?也不知道。有的时候他是在那儿行住坐卧,但是他是在定里面,他没出定。所以用我们凡夫肉眼来评论事情,这是很难准确的。这是说我入定了,或者初禅、或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时候要出定的时候,要出定的时候随时决定,我现在要出定就出定,不出定就不出定。因为那个第六识它还在那儿发生作用,随时下命令他要出定就出定。但是若是第六识不活动,第六识不活动,第七识也不管这件事,就是阿赖耶识的时候,阿赖耶识是无分别的,那么入定的时候怎么能够出定呢?因为第八识它没有分别,阿赖耶识不能分别。如果是佛教徒,三果圣人灭除了无所有处定的烦恼,他就有能力入灭尽定。三果圣人是没有我执,还小小有一点俱生我执,那么他正观一现前的时候,他一入灭尽定的时候,这个第七识也不执着有我了,那么只有阿赖耶识明明了了地在那里无分别住,那么怎么能出定呢?第六识在的时候,第六识有分别,「我现在要出定,或者我不出定」,第八识没有这个分别,那怎么能出定呢?

  所以这个经上就说呢,这个得灭尽定的人入定之前,他要预先有一个方便,自己在那里作念:「我要入定二十四小时」,这样子入了灭尽定以后,二十四小时以后他就出定了,就是这样出定,要加持。加持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在定里面的境界是无分别的,虽然无分别,到时候他就有作用,他就能出定。如果说是你在加持的时候,你入定之前加一个指示:「现在下大雨,我现在入定,我不出定,天晴了我就出定。」那么好,你这样加持了以后呢,这一下子下雨半个月,就是十四天一直下雨,他不出定。等到天晴了,他就出定了!他是很准的,你怎么样告诉他,他就会这样做。这样做,但是我们人间的人有问题,人间的人这个身体是靠饮食才能生存。如果入了灭尽定的时候,段食没有了,你这个悦意触食也没有,这个思食也没有,只有一个阿赖耶识,所以你缺少那么多的饮食,超过了七天,经过十四天天才晴,一出定这个身体就死掉了。所以现在说佛要入涅槃,他就是变一个化身在这里度化众生,那就是他也应该加持这个化身,那么这个化身得到加持的时候,他也像佛在世一样,和真佛一样也在度众生。但是加持的时候他有时间性,到时候,这个化身也走了,是有这件事的。

  所以现在这上说「四者、除断有微细想现在前行」这件事,这里就是有这么多的问题了,他完全无分别住的时候就是有这么多问题。但是如果不是人间的人,那没有关系,他天上的人。若我们人间的人,因为这个身体要依赖很多的因缘的支持,这身体才能存在。若是色界天上的人根本不需要吃饭,那他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形,就不可一概而论了。「除断有微细想现在前行」,那么这是第四个灾难。

  酉三、结

  是故此住名极清净。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他没有这个灾难了,没有这四种灾患,所以这个第九住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是极清净。这些灾难都没有,所以他是极清净的境界。这一科是第三科「除断灾患得甚深住」。

  申四、蒙佛悟导授妙智等

  又此菩萨于甚深住极生爱乐,即于如是法门流中,蒙诸如来觉悟劝导,授与无量引发门智神通事业。

  这是第四科「蒙佛悟导授妙智等」。「又此菩萨于甚深住极生爱乐」,这个「甚深住」就是佛的境界,对于佛的境界他是「极生爱乐」,这爱乐心很勇猛的。「即于如是法门流中,蒙诸如来觉悟劝导」,「于甚深住极生爱乐」这话什么意思啊?就是他的心要住在真如这里不动,那这个话表示什么?我不去度众生了。再明白一点说,就是要入涅槃了,像阿罗汉入涅槃似的,是这样意思。「即于如是法门流中」,但这时候他还没有入涅槃,就是他在真如这里住,在这里住,还没有入涅槃这个时候。「蒙诸如来觉悟劝导」,这时候蒙受十方诸佛如来觉悟劝导,为他说法,来觉悟他他有错误。这位第八不动地菩萨他有错误,来觉悟他,还要劝导他做事情,要去度化众生的。「授与无量引发门智」,就是十方诸佛赠送给他「无量」,就是不可思议「引发门」的大智慧「神通」的事情。就是你不要入涅槃,你要发大悲心广度众生,就是这个意思。

  《披寻记》一六○七页:

  于甚深住极生爱乐等者:此甚深住寂静解脱,是故菩萨于此住中极生爱乐。如是爱乐从彼寂静解脱平等所流,名法门流。即于如是法门流中,如来为欲除彼由爱乐此不欲利生障故,觉悟劝导,令其愍念未能解脱一切众生,授与无量如来妙智。由此妙智,能引一切神通所作事业。由此事业,能办众生一切义利。

  「于甚深住极生爱乐等者:此甚深住寂静解脱,是故菩萨于此住中极生爱乐」,「此甚深住寂静解脱」,就是这时候这个无加行无功用,这无分别智安住在真如理的时候,这个境界是寂静的、是解脱的、是没有系缚,非常的安静,这个境界。「是故菩萨于此住中极生爱乐」,所以这个菩萨对这个甚深住极生爱乐。这个我们连未到地定都没有成就的人,当然我们想象不到这个境界。如果得到未到地定可能会想象一点,就是那个心安住那里不动,这个境界非常殊胜。我们没得定的人,你想坐一会,勉勉强强可以,身体非要活动活动,或者打打乒乓球心才快乐一点,我们是这样子嘛!但是现在是说,我们没得圣道,我们只是,假设的话,得了初禅、二禅我们感觉到很快乐,但是你不能和那个菩萨,不但有奢摩他,还有毗钵舍那的境界,这个时候的寂静住你感觉不到那里。

  譬如说是得了初果须陀洹的人,但他没得初禅;但那个不是佛教徒,但是他得初禅了,他们两个人是怎么情形?这个初果圣人不知道那个人是怎么回事,得初禅那个人他不知道。而那个外道他得了初禅,他也不知道初果须陀洹的境界,不知道。他一入定,想要知道那个人的修行怎么样,他不明白,还有这个事情。虽然那个外道他不是圣人,但是他的定力比这个初果高,那初果就不能知道他。但是初果的内心里面还有毗钵舍那、有无我观的智慧,那他也不知道,外道也不知道,也是不明白这件事的。所以这个定的浅深、智慧的高深,都各有各的差别。不是说我们得了圣道一定是高过外道,那不一定,还有事情的。

  现在这一段文是说什么事情呢?是说这些到第八不动地的菩萨,他们就是欢喜这个甚深住,欢喜这个寂静住,欢喜这个境界。「此甚深住寂静解脱,是故菩萨于此住中极生爱乐」,这个是我们完全想象不来的事情,「极生爱乐」。

  「如是爱乐从彼寂静解脱平等所流,名法门流」,这个于甚深住极深爱乐这个爱乐心,「如是爱乐从彼寂静解脱」,就是他入了定了,在真如那里住的时候。「平等所流」,就是无差别的相续下来,那叫做「法门流」。那就是从真如里面,就是他的无分别智和真如相应的时候,相续下去。这个「门」有两个意思,从外面到里面来,也可以从里面到外面来,有出、入的意思。现在这个地方是出的意思,在那无分别智里面,就流出来这么一念心。流出这一念心,就是这个爱乐心,对于这个甚深住寂静解脱生爱乐心,爱乐心从那无分别智流出来,就是这个意思。

  「即于如是法门流中,如来为欲除彼由爱乐此不欲利生障故,觉悟劝导」,这个时候这个十方如来「为欲除彼」,除灭那位菩萨「由爱乐此不欲利生障故」,由于爱乐这个寂静住寂静解脱,他就不想要去度化众生。这个不想要度化众生,就是个障,障碍他不能去度化众生。这时候十方诸佛想要除掉他这个障碍,「觉悟劝导」,就是放光说法来觉悟他、劝导他。「令其愍念未能解脱一切众生」,就是为他宣说佛法,来觉悟他有所无知的地方;劝导他令其愍念没能解脱的一切众生。「授与无量如来妙智」,他这时候佛菩萨说法开导他,那么佛菩萨同时也授与这位菩萨无量佛陀的妙智。「由此妙智,能引一切神通所作事业」,十方诸佛给他这个妙智,这个妙智就是佛的一切种智,但是不是那么圆满,他要到第十地,到最后成佛的时候,一切种智才圆满。这个时候十方诸佛给他这个妙智慧,「由此妙智」,这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的菩萨,由此佛陀送给他的妙智,「能引一切神通所作事业」,就能发动,这个引就是发动,发动一切度化众生所须的神通,由这个神通就发作无量无边教化众生的事业。「由此事业,能办众生一切义利」,这么样的事业,那就是现身说法的这些事情,能成办众生一切的义利,就是很广博地得圣道的这些事情。

  申五、悟入分身妙智及得自在(分二科) 酉一、指经说

  如是蒙佛觉悟劝导,引发无量分身妙智,得十自在。如经广说,应知其相。

  这是第五科「悟入分身妙智及得自在」。「如是」,就是这位菩萨「蒙佛」慈悲「觉悟」他、「劝导」他,就是为他说法了。「引发无量分身妙智」,佛菩萨赠送给他的智慧,这个智慧做什么呢?引发出来无量无边的分身的智慧,就是他到十方世界去度化众生的时候,现出来无量无边的化身,那个分身就是他的化身。现出这么多的身度化众生,这是妙智。「得十自在」,成就了十种自在的力量。「如经广说,应知其相」,如《十地经》,就是《华严经.十地品》广说这件事。「应知其相」,你读那《十地经》就会知道这个自在的相貌了。

  酉二、辨自在

  得自在故,随所欲住,如意能住;随乐安住静虑、解脱等诸心住,如意能住;若暂思惟一切食等诸资生具悉皆成办;一切世间工业明处如其所欲悉能现行;普于一切能感生业,及于一切受生处所,皆随所欲自在往生;随所爱乐,一切神通所作事业皆能起作;一切妙愿,随其所欲皆得称遂;随于事物,发起胜解,如所欲为皆成无异;随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实知;普于一切名句文身得随所欲,于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

  「得自在故,随所欲住,如意能住」,前面是「指经说」,这下面是第二科「辨自在」。他得到这个分身妙智的自在力,「随所欲住」,他去现这个化身度化众生的时候,随这位菩萨他心里所欢喜的,「我要住一千万年」,「随所欲住如意能住」,就如其心意就能住一千万年,他就是能够这样随心所住;这叫做命自在。

  「随乐安住静虑、解脱等诸心住,如意能住」,这是第二心住,心住就是三昧住,住在三昧里面。随他欢喜的安住在某一个静虑,四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随他欢喜要安住在那一个解脱,有八解脱,或者三三昧。「等诸心住」,安住静虑也是心住,解脱也是心住,各式各样的心住,随他欢喜的愿意安住在哪一个三昧里面,「如意能住」,随他的心里面,他就能安住在那里面,这个自在的境界,那么这个叫做心自在。

  「若暂思惟一切食等诸资生具悉皆成办」,这是财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若暂思惟」,他在众生的世界来利益众生的时候,所现的化身那是和佛的法身不同,所以还需要有食来支持这个身体。若暂思惟一切各式各样的饮食诸资生的所需,「悉皆成办」,就都能成办,生活不会有困难的。

  「一切世间工业明处如其所欲悉能现行」,这下面是业自在。「一切世间工业明处」,「明」是智慧,或者是知识,或者是你要造一道桥梁,或者造一个大房子,或者造一个庙,各种知识。「如其所欲」,如这位菩萨心之所欲,「悉能现行」,就能成办。造一个大楼,他也会做。

  「普于一切能感生业,及于一切受生处所,皆随所欲自在往生」,这是生自在。「普于一切能感生业」,在众生的世界得一个果报,这个果报是果,要有因才能得果,就是那个业,那个业因。「及于一切受生处所」就是果,就是由如是业得如是果,在那里去做国王去,或者做个比丘,做个比丘尼。「皆随所欲自在往生」,能随心之所欲就到那个地方,就得果报了。这是生自在。

  「随所爱乐,一切神通所作事业皆能起作」,这是神通自在,也叫做如意自在。随所欢喜的,一切的神通所作的事业「皆能起作」,都能做好。我愿意现什么神通,就可以现什么神通,都是如意自在的。

  「一切妙愿,随其所欲皆得称遂」,这个很广博地不可思议的愿力,现在这个地方是一个凡夫的世界,我现在要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佛世界,就是一切的妙愿随其所欲都能够满愿,都能成就,「皆得称遂」,都可以成功了。

  「随于事物,发起胜解」,随各种不同的情况,说这个地方是个高山,这里是个大海,但是这时候「发起胜解」,我现在思惟这个地方是个黄金,这个大海这地方是一个大道场,他随其所胜解,随他殊胜的观想也都出现,也是这样子,「发起胜解」。「如所欲为皆成无异」,如自己所要做的,都会成就。不会我愿意这个地方是黄金的世界,忽然变成土的世界,不会的,「无异」,没有差别。

  「随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实知」,「随所欲知所知境界」,说现在出现一个事情,这个境界一般的众生都不明白,佛对这个事情呢,「皆如实知」,都能够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情;这是智自在,智慧的自在。

  「普于一切名句文身得随所欲」,这下面法自在。这个「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就是他能够利用各式各样的名句,显现出来不现见的事情。这个名也好,句也好,都是由文字组成的。「文」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叫文。「一切名句文身得随所欲」,都能随这位菩萨心里面所欲的,愿意怎么用就可以怎么用。文字是显示真理的一个工具,那么它就是能诠显真理的法句,所以这是法自在。

  「于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在世间法、出世间法来觉悟众生的这些文字的施设,「正安立」就是施设,施设各式各样的文字,「皆得善巧」,有大智慧能做好这件事。

  这一共是十种自在。

  《披寻记》一六○七页:

  得十自在等者:《十地经》说:得命自在,得心自在,得物自在,得业自在,得生自在,得愿自在,得信解自在,得如意自在,得法自在,得智自在,是名得十自在。今此中说随所欲住如意能住者,即命自在。随乐安住静虑解脱等诸心住如意能住者,即心自在。若暂思惟至悉能现行者,即物自在。普于一切能感生业至自在往生者,即生自在。随所爱乐至皆能起作者,即业自在。一切妙愿至皆得称遂者,即愿自在。随于事物至皆成无异者,即信解自在。随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实知者,即如意自在。普于一切名句文身得随所欲者,即法自在。于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者,即智自在。

  「得十自在等者:《十地经》说:得命自在」,十种自在,这是列出名字来。第一个是命自在。「得心自在,得物自在」,「得物自在」也就是财自在。「得业自在,得生自在,得愿自在,得信解自在」,「信解」就是胜解,胜解自在。「得如意自在」就是神通自在。「得法自在,得智自在」,这十种自在。「是名得十自在」。

  「今此中说随所欲住如意能住者,即命自在」,寿命自在。「随乐安住静虑解脱等诸心住如意能住者,即心自在」,就是定自在。「若暂思惟至悉能现行者」,这一段文「即物自在」,就是财自在。「普于一切能感生业至自在往生者,即生自在。随所爱乐至皆能起作者,即业自在。一切妙愿至皆得称遂者,即愿自在。」

  「随于事物至皆成无异者,即信解自在」,就是胜解自在。「随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实知者,即如意自在。普于一切名句文身得随所欲者,即法自在。于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者,即智自在。」这么样分这个次第。

  申六、领受所得自在胜利

  如是菩萨获得自在,从是已去,所得自在所作胜利,广说如经,应知其相。

  这是第六科「领受所得自在胜利」。如是菩萨获得这十种自在,「从是已去」,从是以后,所得到的自在,所作的胜利;由这样的自在广度众生,能令众生转凡成圣,得三乘圣道,这就是所作的胜利。「广说如经,应知其相」。

  《披寻记》一六○八页:

  所得自在所作胜利等者:《十地经》说:是菩萨得是菩萨十自在已,即时名为不可思议智者,无量智者,广智者,不可坏智者。乃至广说是菩萨得如是智力示一切所作一切事中无有过咎故。此应准知。

  「所得自在所作胜利等者:《十地经》说:是菩萨得是菩萨十自在已」,他获得了十自在以后。「即时名为不可思议智者」,这位菩萨是个不可思议的大智慧人。「无量智者」,他是无量智慧的人。「广智者」,有广大智慧的人。「不可坏智者」,他的智慧是不可破坏的。「乃至广说是菩萨得如是智力示一切所作一切事中无有过咎故」,这是在《十地经》上,乃至广说是菩萨得到这么多的大智慧。「示一切所作」,表示这位菩萨一切所作,一切的事情,都是有功德而没有过失的。「此应准知」。

  申七、善根清净(分二科)  酉一、举因缘

  又能弃舍粗见诸佛,恒常无间不离见佛。

  这是第七科「善根清净」,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因缘」。「又能弃舍粗见诸佛」,这个「粗见诸佛」是什么?就是有所得。你见佛的时候,心里面有所得,有这样的执着,那叫粗见佛。我们没得圣道的人完全都是粗见佛,见佛也是有所执着,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明白这个道理,你看见佛的时候,你有执着心在里面,所以那叫粗见佛。「恒常无间不离见佛」,这位菩萨他见佛是没有间断的,因为他能见诸法如,所以是不间断的,「不离见佛」。

  酉二、指经喻

  其余所有善根清净,金喻、光喻,如经应知。

  「其余所有善根清净」,这是第二科,前面「举因缘」,这第二科「指经喻」,指经里面的譬喻来说。「其余所有善根清净」,不但见佛的时候是清净的,其余所有善根也是清净的。这下面有「金喻、光喻」,用金作譬喻、用光作譬喻,「如经应知」。

  《披寻记》一六○八页:

  金喻光喻如经应知者:《十地经》说:譬如本真金善巧金师,作庄严具已,系在阎浮提王若颈若项,阎浮提人余宝庄严具无能夺者。如是佛子菩萨住此不动地,彼诸善根一切声闻辟支佛乃至七地菩萨所不能坏。菩萨得是地大智光明,灭诸众生烦恼暗障、以善分别智门故。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于一时流布慈心满千世界,亦能放光遍照其中。如是佛子菩萨住此菩萨不动地中,能放身光照十千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世界众生、渐能除灭诸烦恼火令得清凉。

  「金喻光喻如经应知者:《十地经》说:譬如本真金善巧金师」,譬如这个本来是黄金,是真实是黄金,另外有一个善巧制金的金师。「作庄严具已」,他用这个真金制作成庄严具以后。「系在阎浮提王若颈若项」,这个庄严具就系在阎浮提王的脖子上面。这个颈也是脖子,项其实也是脖子;或者说颈是指前面,项就是后面,有前后之别。系在他的脖子上。「阎浮提人余宝庄严具」,阎浮提人其他的宝庄严具,「无能夺者」,没有人能胜过这位阎浮提王的黄金的庄严具的。「如是佛子菩萨住此不动地」,这是个譬喻,譬喻佛的弟子,这位菩萨他住在不动地的时候。「彼诸善根一切声闻辟支佛乃至七地菩萨所不能坏」,也就是所不能胜,不能胜过这位菩萨。

  「菩萨得是地大智光明」,前面这是金的譬喻,下面是光明的譬喻。菩萨得是第八不动地,大智慧光明之后。「灭诸众生烦恼暗障」,菩萨有这样的大智慧光明的时候,有什么用呢?能消灭众生的烦恼暗障;烦恼就是暗,烦恼就是障。「以善分别智门故」,菩萨有大智慧能灭除众生的烦恼障,怎么能灭除烦恼障呢?菩萨的大智慧光明「以善分别智门故」,用善巧说法这个大智慧境界能够灭除众生愚痴的黑暗,就能开发出来种种的智慧。「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于一时流布慈心满千世界」,这《十地经》上的话。「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千世界的主就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有什么功德呢?「能于一时流布」他的「慈心满千世界」,这么大的空间。「亦能放光遍照其中」,大梵天王也能放光遍照千世界。「如是佛子菩萨住此菩萨不动地中」,大梵天王这样子,这位八不动地菩萨,这位佛弟子,这位菩萨「住此菩萨不动地中能放身光照十千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世界众生、渐能除灭诸烦恼火令得清凉」,放光说法,度化众生,逐渐地能令众生除灭他们的烦恼火,使令得到身心的清凉,就是得圣道了。

  申八、受生威力

  此住菩萨受生威力诸殊胜事,皆如经说,应知其相。

  这是第八科「受生威力」。这位菩萨,「此住菩萨受生威力」,就是他在众生的世界受生,或者是做大国王,或者是做大比丘,他有广大的威力,那些很多殊胜的事情,皆如《十地经》说,「应知其相」。

  《披寻记》一六○八页:

  受生威力诸殊胜事皆如经说者:《十地经》说:菩萨住是地中,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自在最胜。乃至广说如是应知彼受生相。又说以精进力,于一念间得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昧。乃至广说能变身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于一一身能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如是应知彼威力相。

  「受生威力诸殊胜事皆如经说者:《十地经》说:菩萨住是地中,多作大梵天王」,多数是作梵天王。「主千世界自在最胜」,在大千世界里面,他的自在力是最殊胜的。「乃至广说如是应知彼受生相」,他受生的相。「又说以精进力,于一念间得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昧」,他的精进力在一剎那间就能成就这么多的三昧。「乃至广说能变身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能现出这么多的身体。「于一一身能示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他也可以现佛身,然后有这么多的菩萨「以为眷属」。「如是应知彼威力相」,这威力是这么大。

  未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谓入一切法第一义智成满得入故;得无生法忍故;除断一切灾患故;逮得菩萨甚深住故;于法门流蒙佛授与无量引发门智神通事业故;悟入无量分身智故;得自在故;领受所得自在胜利故;善根清净故;受生故;威力故。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这是第二科「结略义」。前面第一科是「别辨相」,分三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这位「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的情形,是什么呢?「谓入一切法第一义智成满得入故」,这是第一科。「得无生法忍故」,这是第二科。「除断一切灾患故;逮得菩萨甚深住故;于法门流蒙佛授与无量引发门智神通事业故;悟入无量分身智故;得自在故;领受所得自在胜利故;善根清净故;受生故;威力故」,简单说就是这么多的要义。

  午二、广指(分三科) 未一、指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不动地说。

  「若广宣说」,前面是略说,下面说「广指」,分三科,第一科是「指」。「若广宣说如《十地经》不动地说」,说他的威力。

  未二、释

  于此地中,舍先所有有加行有功用道,其心升上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而转不动胜道,是故此地,名不动地。

  「于此地中,舍先所有有加行有功用道」,第一科是「指」,现在第二科是解释。于此第八不动地中,「舍先所有有加行有功用道」,弃舍了这个境界。「其心升上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而转」,这位菩萨的心上升了、进步了,达到「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而转」,任运地就是自然地不需要有加行,任运地就现前了,什么呢?「不动胜道」,不动地的胜道,这个殊胜的胜道现前了。「是故此地,名不动地」。

  第三科是「配」。

  未三、配

  即由此义,当知说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

  这是结束这个名字。

精彩推荐